生命的结构基础高中生命科学第一册第三章2017沪科版1
- 格式:ppt
- 大小:19.51 MB
- 文档页数:7
第二节细胞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识别各种细胞器,知道各种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
过程与方法:用类比、归纳的方法,描述各种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
通过资料分析,了解生物研究思路和方法,提高科学研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生命体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并逐步激发探索生命奥秘的热情。
[教材分析]本课是《生命科学》第一册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是第三章的重点内容之一。
它是后面将要学习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蛋白质的合成、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等的最根本的基础。
通过学习,使学生从系统的角度来认识到细胞,认识系统内的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及细胞器之间是怎样分工合作,协调配合来完成细胞的生命活动的,为下一章学习细胞的能量的供应和利用奠定细胞学基础。
教学重点:各种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
教学难点:细胞中的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
[教学对象分析]本节课所要学习的细胞器,,学生在初中初步学过叶绿体、线粒体和液泡等几种细胞器,虽然间隔时间较长,但了解下来,学生还是有一定的了解,另外学生在前一节课刚刚学过细胞膜以及做了实验《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所以学生对于细胞质有了初步的认识。
本章内容——生命的结构基础,较前一章内容——生命的物质基础更为直观,图文并茂,尤其是充分利用电子显微镜下的照片以及立体模式图大大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教材设计]重点学习各种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
叶绿体和线粒体,在第四章中通过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进一步详细分析其结构和功能,核糖体的功能将在第六章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部分进一步阐明。
细胞内的中心体将在细胞增殖部分介绍。
液泡的功能在实验“探究植物细胞外界溶液浓度与质壁分离的关系〞中已了解,所以,本节课应该是为后面内容细胞代谢与细胞增殖作铺垫,所以首先应让学生准确掌握和识别各种细胞器,因此功能方面不用涉及得太深。
其次,教学中尽量为学生提供各种素材,积极调动学生参与分析讨论。
引导学生了解生物研究思路和方法。
沪科版高中生命科学第一册第三章《生命的结构基础》教案一、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原生质: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细胞壁:植物细胞特有 组成成分:功能:支持、保护 特点: 细胞膜:(1)组成:(2)结构特点:(3)功能特点:方 式浓 度 载 体 能 量 举 例被动运输 自由扩散协助 扩散主动运输 (主要方式)胞吞和胞吐1.下图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A 代表__ ; B 代表_____ _____; D 代表_ _。
(2)细胞膜从功能上来说,它是一层___ ___膜。
(3)B 结构具有_ ____。
(4)在a-e 的五种过程中,代表被动运输的是___ 、 、 ____。
(5)可能代表氧气运输过程的是图中编号_ _;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是图中编号___ __。
(6)细胞膜上与细胞识别、血型决定有密切关系的化学物质是细胞质的结构和功能1、细胞质基质2、细胞器(亚显微结构):填写下列编号的名称并指出它的功能。
12345678910111213123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45678910111213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液泡内质网*1、与自然界的碳循环关系最密切的两种细胞器是()A、线粒体与染色体B、叶绿体和线粒体C、线粒体和核糖体D、线粒体和内质网2、生物体中能形成多糖的场所是()①肝脏②骨骼肌③高尔基体④叶绿体⑤线粒体⑥核糖体A.①②③⑥B.①②③④C.①③④⑤D.①②④细胞器在功能上的联系氨基酸核糖体(形成多肽)线粒体(供能)1、牛奶中含有乳球蛋白和酪蛋白等物质,在奶牛的乳腺细胞中,与上述物质的合成与分泌有密切关系的结构是()A、核糖体、线粒体、中心体、染色体B、核糖体、线粒体、叶绿体、高尔基体C、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膜D、核糖体、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结构细胞的各部分在结构上是相互联系的,功能上是相互协调的,每个细胞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细胞只有保持完整,才能正常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第三章生命的结构基础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生物体的代谢活动几乎都在细胞内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第一节:细胞膜各种细胞的形态各不相同;各种细胞的结构大致相同;细胞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一.细胞膜的结构■细胞膜的成分:磷脂、蛋白质、多糖.胆回醇■主妥成分:蛋白质和磷脂■基本骨架:磷脂双分子层蛋白质的分布[:唾、it嵌"贯聲在磷脂双分子层的内!卜侧多糖的分布:膜的外侧|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半流动性蛋白质可以在磷脂双分子层中进行横向移动或自身旋转运动,磷脂本身也处在运动状态。
二.细胞膜的功能1、保护细胞2、控制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3、细胞与环境的信息交流糖蛋白(受体):是细胞识别外界信息的“信号天线”三.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方式大分子和颗粒性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胞吞:细胞膜摄取颗粒性物质的过程。
胞吐:细胞内的小囊泡被运输到细胞内侧,与细胞膜集合在一起, 张开,释放内含物。
并且向细胞外小分子物质出入细胞膜的方式丨被动运输I细胞外细胞膜愀助#散--------------- i—. . ■丄自曲扩散■八管细胞内yyy主动运输(由缄胞提供)•A A A1.被动运输:细胞内外的物质浓度不同,物质就从高浓度的一侧通过膜扩散到低浓度的一侧。
a.趋于有浓度较高的区域向浓度较低的区域运动。
b.离子,分子和微小的颗粒是永恒运动的。
c.在被动运输中,细胞并不消耗能量。
2.自由扩散:甘油、02、CO2等小分子也可以自由穿过细胞膜。
3.协助扩散:与细胞膜上称为载体的蛋白质结合,有载体蛋白穿越细胞膜。
4.主动运输:逆浓度梯度输送特定分子和离子的运输方式。
功能特点:细胞膜具有选择性的透过性功能。
需消耗能量,磷脂双分子中的蛋白。
被动运输与主动运输的区别注意:孙助〒散的运输速度有一个饱和值物质进出细胞的主要方式:主动运输细胞膜的功能特性:选择透过性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是活细胞的重要标志四.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三、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水分子通过细胞膜的扩散称为渗透细胞壁—(全透牲〕陌圧/细胞膜细胞核癸层{细胞质(选择透过性)1液泡膜液泡成熟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4渗透:水分子通过细胞膜的扩散。
生命的结构基础章测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l50分)一、选择题(30题,l—5题每题1分;6—25题每题2分;26—30题每题3分,共60分) 1.人类高度关注古细菌的原因不包括 ( )A.其生活的极端环境类似于早期地球的,在生物进化上有重要地位B.为基因工程提供特异性的基因资源,具有潜在的实用价值C.为微生物学乃至生命科学的研究提供新的课题和材料D.其属于原核生物,为研究生物固氮和光合作用等提供材料2.下列各过程中,一定不在细胞器中进行的是 ( )A.脂蛋白的合成 B.抗体杀灭抗原C.水解酶消化异物或碎片 D.丙酮酸的彻底氧化分解3.下列有关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的阐述,不正确的是 ( )A.C、H、O、N、P是ATP、染色质、质粒、NADPH共有的化学元素B.线粒体、核糖体、质粒、酶等结构或物质中肯定不含有核糖参与组成的是酶C.糖蛋白、抗体、RNA聚合酶、限制性内切酶都是具有识别作用的物质D.假设某基因在控制合成两条多肽链的过程中,产生的水分子数为a,则组成该基因的碱基个数至少为(6a+12)4.某一细胞能通过细胞膜从环境中吸收“M”物质,进行实验得到如下结果:①当细胞中M物质浓度高于环境溶液中M物质浓度时,也会发生M物质的吸收②只有在氧气存在的条件下才会发生M物质的吸收③M物质的吸收存在最大值,且吸收结束后膜两侧存在M物质的浓度差④M物质的吸收随着温度变化而变化,且有一定的最适温度M物质的吸收方式为主动运输的判断依据是 (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③④5.下列与物质跨膜运输有关的叙述合理的是 ( )①洋葱表皮细胞置于蒸馏水中不会破裂②蔗糖浸渍冬瓜导致细胞脱水死亡,蔗糖分子再进入细胞③分泌蛋白主要是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排到细胞外的④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是指细胞失去了大量的水导致细胞质和细胞壁的分离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③④6.1988年,阿格雷成功地分离了存在于细胞膜上的一种膜蛋白,该膜蛋白具有水通道的功能。
主题三生命的结构基础细胞膜1. 细胞的吸水和失水(1)【课标标准】(本小节)①理解植物细胞吸水的原理;②学会观察和研究细胞的基本技能,以及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③学会探究植物细胞外液的浓度与质壁分离的关系。
【教学目标】(第1课时,下同)【知识与技能】①明了渗透、质壁分离等概念的确切含义;能运用概念,分析、解决生活生产中的一些实际问题;②较熟练、规范地独立完成实验操作;感知细胞膜的存在、质壁分离现象及其状态的变化规律,分析变化的原因;【过程与方法】③亲历探究的基本过程并自我评价,理解实验方法,掌握记录、处理数据和运用曲线图表达结果的一般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④与他人合作共同探究,初步形成敢于质疑、注重证据、求真务实等精神,增强学好生命科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①明了“质壁分离”的确切含义;②感知质壁分离现象及其状态变化的规律;③体验探究的各个基本步骤,选择和采用相关方法开展有关定量研究。
【教学难点】①显微镜的使用和细胞大小的测量等技能;②定量研究的基本思路、数据转换以及运用曲线图表达结果的一般方法;【核心概念】质壁分离,科学探究。
【教学基本策略】问题驱动,引导探究。
【教具准备】探究活动的材料、仪器和试剂,PPT,双筒显微镜,实物投影等。
【教学过程】【上课前的交待】▲请预习课本P44~46的第6步。
▲先熟悉材料用具,想想它们有什么用途。
▲阅读学案上的【主要学习目标】,做到心中有数,这也是自我评价的主要标准。
▲对照学案,大致了解本节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有哪些。
【引言】期中前,我们学习了生命的物质基础。
今天我们开始进一步学习(主题3)生命的结构基础。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是一个基本的生命系统。
作为系统,一般都具有边界,就如一个国家有海陆空的边界。
边界必须要能控制并完成系统与外界的物质、信息等的交流。
那么,植物细胞的边界究竟是细胞壁还是细胞膜呢?细胞壁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吗?细胞膜是细胞这个系统的边界。
高二生命科学学案班级:学号:姓名:日期:第三章生命的结构基础第1节细胞膜(第1课时)一、学习目标能说出细胞膜亚显微结构图中的各组成成分,能用实例说明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能举例说明不同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方式。
能举例说明细胞通过细胞膜上的受体接受来自外界和身体内部的信息。
重点: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特点。
被动运输、主动运输和胞吞胞吐。
难点:细胞膜上脂质和蛋白质都是运动的。
三、预习和笔记1、重要概念:2、与第二章的联系:3、需要明确的内容或概念:。
4、细胞是生物体和的基本单位,除外生物都由构成。
6、资料1、2、3能说明:。
7、资料4、5、6说明:。
8、资料7说明:。
9、你如何描述细胞膜的结构及其特点:。
10、细胞膜的什么结构为细胞之间的信息交流提供了方便?。
11、细胞膜具有的功能:。
12、右图是细胞膜结构示意图,图中编号1、2、3分别表示组成细胞膜的 、 和三种成分除了图示成分,细胞膜中还含有 。
其中3和1组成 具有功能。
13、比较小分子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方式14、大分子物质如何通过细胞膜:。
15、请描述细胞膜的功能特点:。
四、练习1、新生儿小肠上皮细胞通过消耗ATP ,可以直接吸收母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和半乳糖。
这两种物质被吸收到血液中的方式分别是( )A 、主动运输、主动运输B 、胞吞、主动运输C 、主动运输、胞吞D 、协助扩散、主动运输2、葡萄糖分子进入红细胞和小肠上皮细胞的共同点是( )A 、都要消耗能量B 、都要蛋白质协助C 、都是主动运输D 、都是从低浓度到高浓度高二生命科学学案班级: 学号: 姓名: 日期:第三章 第1节 细胞膜(第2课时)一、学习目标通过运用渗透作用原理解释成熟植物细胞吸水的原因。
通过运用细胞膜选择透过性特征这一概念,解释植物细胞产生质壁分离现象的原因。
二、重点和难点:三、预习和笔记1、我观察过的植物吸水与失水的现象:。
2、右图为渗透作用示意图,烧杯中为清水,长颈漏斗用半透膜封口,内加为30%蔗糖液。
第三章生命的结构基础第1节细胞膜一、知识提要:1、理解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特点。
2、理解物质通过细胞膜的各种方式。
3、理解细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
4、知道细胞通过细胞膜上的受体来接受外界的信息。
二、基础训练:1、细胞膜的化学成分主要是_____________。
各物质的排布特点是:________形成基本骨架,__________分子______、_______或________在基本骨架中。
2、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和磷脂可以与_________结合分别形成__________和_________,起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两者之间的_____________合称为原生质层。
4、当细胞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时,细胞失水,细胞内的原生质层会逐渐__________,细胞体积逐渐_______________。
5、在下列几组化学元素中,构成细胞膜所必需的基本元素是 ( )A.C、H、O B.C、H、O、P C.C、H、O、P D.C、 H、O、N、P6、氧气和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分别是 ( )A.协助扩散、主动运输 B.协助扩散、自由扩散C.自由扩散、主动运输 D.自由扩散、协助扩散7、实验表明,K+不能通过磷脂双分子层的人工膜, 但如果在人工膜中加入少量缬氨酶素(含12个氨基酸的脂溶性抗菌素)时,K+则能通过膜从高浓度向低浓度处扩散,则它通过人工膜的方式是 ( )A.自由扩散B.协助扩散C.主动运输D.渗透作用8、右图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鉴别细胞膜内外侧的有效依据是()A.①B.②C.③D.④④9、甜菜块根细胞的液泡中含有花青素,将块根切成小块放入蒸馏水中,水无明显颜色变化,但用盐酸处理后,则能使水变红。
其原因是()A.细胞壁被破坏B.盐酸破坏了细胞膜C.花青素不溶于水而溶于盐酸D.盐酸破坏了原生质层的选择透过性功能10、白细胞能吞噬绿脓杆菌,与这一现象有关的是()A.主动运输B.协助扩散 C.自由扩散D.细胞膜的流动性11、决定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的主要物质基础是()A.磷脂分子B.糖蛋白 C.载体蛋白D.糖蛋白和载体蛋白12、下列有关细胞膜结构的叙述,错误的是()A.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的基本骨架,具有一定的流动性B.磷脂双分子的亲水性头部伸向细胞膜内外两侧表面,疏水性尾部相对排列在内侧 C.蛋白质分子有的附着在磷脂双分子层的内外侧,有的镶嵌或贯穿在磷脂双分子层中D.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在磷脂双分子层中是静止的13、下图是细胞膜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1)从化学成分上看,图中①是_________,②和③是_________。
沪科版生命科学高一上第3章《生命的结构基础》复习提纲第1节细胞膜□细胞膜·细胞膜的结构①细胞膜要紧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膜的外侧有少量多糖。
②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会自动形成磷脂双分子层的稳固结构。
③蛋白质分子有的附着在磷脂双分子层的内外两侧,有的以不同深度镶嵌或者贯穿在磷脂双分子层中。
④膜上的蛋白质和磷脂可与多糖结合形成糖蛋白和糖脂。
糖蛋白是细胞识别外界信息的“信号天线”,与细胞的识别、免疫反应、信息传递和血型决定有着紧密关。
⑤磷脂双分子层实质上是一层半流淌性的“油”,膜上的蛋白质能够在磷脂双分子层中进行横向移动或自身旋转运动。
·细胞膜的功能①爱护细胞。
②完成细胞与周围环境的物质交换。
③完成细胞与周围环境的信息交流。
物质能跨膜运输进出细胞,是因为细胞膜在功能上具有的选择透过性。
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是活细胞的重要标志。
□细胞物质通过细胞膜的方式·被动运输①细胞内外的物质浓度不同,物质从高浓度的一侧通过细胞膜扩散到低浓度一侧的现象,称为被动运输。
在被动运输中,细胞不消耗能量。
被动运输分为自由扩散与协助扩散。
②自由扩散是指脂溶性物质、O2、CO2等小分子自由穿过细胞膜的运输方式。
其特点是不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
实例,如O2、CO2、水、甘油、乙醇(酒精)、苯、胆固醇、脂肪酸等进出细胞。
③协助扩散是指溶解于水的无机离子和有机小分子,由载体蛋白关心穿越细胞膜的运输方式,其特点是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
由于细胞膜上载体蛋白质的数量是有限的,协助扩散的运输速度都有一个饱和值。
实例,如葡萄糖、氨基酸和核苷酸等进出细胞。
血浆中的葡萄糖进入红细胞(葡萄糖进入其他细胞是主动运输)。
·主动运输①物质进出细胞,逆浓度梯度,由低浓度运输到高浓度,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同时需要消耗能量的运输方式称为主动运输。
其特点是需要载体蛋白和消耗能量。
②主动运输是物质进出活细胞的要紧方式,能够主动地选择性吸取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排出对细胞有害的物质。
生命的结构基础(一)考试要求1.细胞膜的分子结构。
要求能理解细胞膜分子结构的流动镶嵌模型及具有一定流动性的结构特点。
2.细胞膜的主要功能。
要求能理解细胞膜的功能和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理解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是具有选择透过性。
3.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要求能理解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概念、各种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以及在理论和实践上的重要意义。
知识要点一、细胞膜的分子结构1.化学成分:细胞膜主要是由 和 构成的。
:构成基本支架2.空间结构: 蛋白质分子: 在膜的表面在磷脂双分子层中细胞膜的外表: 组成糖被3.结构特点:二、细胞膜的功能2.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3.细胞膜的功能特点:细胞膜是一种 ,只有具有这个功能。
可以自由通过;细胞 可以通过; 则不能通过。
三、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命题研究各种生物膜在结构上的联系 直接联系: 间接联系: 生物膜系统 概念:细胞内的 ,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而形成的结构体系 作用 细胞膜对细胞的 、 、 起决定作用。
生物膜上有丰富的 ,为各种化学反应创造有种条件。
生物膜将细胞 ,保证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
研究意义理论上:阐明细胞 的规律。
实践上:利用其原理加以应用。
实例: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过程 分泌蛋白合成部位: 各种生物膜在功能上的联系 分泌蛋白合成后的运输:提分关键1.如何理解细胞膜成分、结构、功能及运动性、流动性、选择透过性之间的关系?答:成分组成结构,结构决定功能。
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都是运动的,因而决定了由它们构成的细胞膜的结构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结构的流动性保证了载体蛋白能从细胞膜的一侧转运相应的物质到另一侧,由于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不同,所以,当物质交换功能完成之后能体现出不同的物质进出细胞膜的数量、速度及难易程度的不同,即反映出物质交换过程中的选择透过性。
可见,流动性是细胞膜结构的固有属性,无论细胞是否与外界发生物质交换关系,流动性总是存在的,而选择透过性是细胞膜生理功能的描述,这一特性只有在流动性基础上,在完成物质交换功能时方能体现出来。
第3章生命的结构基础●本章核心概念(1)细胞膜是由磷脂和蛋白质构成,他不仅保护细胞,而且可以对进出细胞的物质进行选择和控制,也是细胞接受外界信息的主要场所。
(2)各中细胞器都有自己独特的结构和作用,他们相互协作,以完成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
(3)原核细胞是细胞最原始的类型。
(4)病毒一大类非细胞的生命体,与人类有密切的关系2 学习过程(1)通过细胞质壁分离实验了解细胞膜的作用,并进一步理解内环境稳定的重要性(2)通过实验了解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区别(3)通过实例了解病毒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并通过班级网页或板报展示人与病毒斗争的历程。
(4)通过细胞的系列实验,提高显微观察能力。
●知识结构细胞膜的功能●自学导引1.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根据细胞结构的特点和复杂程度的不同,可将细胞分为细胞(如细菌细胞)和细胞(如动物细胞)两大类。
3.细胞膜主要由分子和分子组成。
细胞膜上有各种各样的,可接受不同的。
4.氨基酸分子通过细胞膜的运输方式是,其必要的条件是需要和消耗。
5. 细菌没有核膜,组成核的物质存在于中。
6.病毒为非细胞结构的生物,主要由外周的和核心的组成,只能营生活。
7. 如果将新鲜的大蒜放在糖醋汁中,大蒜刚开始会出现萎缩现象,主要是由于大蒜细胞靠作用水;此时蔗糖分子和醋酸分子不能进入大蒜细胞,原因是;一段时间后,蔗糖分子和醋酸分子却进入了大蒜细胞内,其原因又是。
1.细胞2.原核、真核3.蛋白质、磷脂、受体、信息4.主动运输、载体、能量5. 拟核6. 蛋白质、核酸、寄生7. 渗透、失、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醋酸杀死细胞,蔗糖也可使细胞失水死亡,细胞膜失去选择透过性。
●自我测验一、选择题1、细胞膜的外表,有一层由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与多糖结合形成的糖蛋白,叫做糖被。
它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具有重要的功能。
下列各种生理功能的完成,与其有密切关系的是()①胃黏膜上皮细胞的保护作用②呼吸道上皮细胞的润滑作用③主动运输④红细胞膜上的血型决定⑤卵细胞膜表面对同物种精子的识别⑥人体免疫细胞识别外来侵入物⑦对O2的运输⑧使细胞与周围环境分开A.③⑤⑥⑦⑧B.①②④⑤⑥ C.①③⑤⑦⑧ D.①②⑤⑥⑧2、用显微镜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如果用9%的盐水取代生理盐水,观察到的细胞发生的现象为 ( )A.质壁分离 B.质壁分离复原 C.皱缩 D.破裂3、病毒的化学组成特点是 ( )A.含有蛋白质、DNA和RNA B.含有蛋白质、DNA或RNA4、下列生理活动与生物膜功能无直接关系的是()A.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 B.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多肽C.神经递质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信息 D.受精作用的完成5、小肠上皮细胞内有大量线粒体存在,与此结构特点有关的生理活动是 ( )A.主动运输 B.自由扩散 C.协助扩散 D.内吞作用6、下列不属于细胞核功能的是()A.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B.是控制生物遗传的中心C.是控制细胞代谢活动的中心D.是细胞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主要场所7、纤维素是一种多糖,在下列哪一种生物中能找到 ( )A.芹菜 B.草履虫 C.蜗牛 D.水螅8、下列哪种细菌对人体有害 ( )A.双歧杆菌 B.乳酸杆菌 C.肺炎球菌 D.大肠杆菌9、浓盐水有很强的杀菌作用,其主要原因是 ( )A.浓盐水含有许多氯离子 B.浓盐水含有许多钠离子C.浓盐水使细菌失水死亡 D.浓盐水中缺少氧气10、下列物质中,必须经过细胞膜上载体的协助,才能进入细胞的是 ( )A.水分子 B.甘油分子 C.氧气分子 D.二氧化碳分子11、人成熟的红细胞和精子的寿命都很短,这一事实体现了()A.环境因素的影响B.功能对寿命的影响C.遗传基因的影响D.核、质的相互依存关系12、对细胞膜的选择性起主要作用的物质是()A.胆固醇B.多糖C.蛋白质 D.磷脂13、细胞的生物膜系统是一个在结构和功能上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