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二章概念 外延间的关系
- 格式:ppt
- 大小:2.90 MB
- 文档页数:25
《大学逻辑》试题库毕节学院逻辑教研室第一章引论思考题1.普通逻辑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广义:研究思维的形式结构及其规律和逻辑方法的科学狭义:研究推理形式有效性的科学2.学习逻辑学的意义何在?一,有助于正确认识事物,探寻新结果,获得新知识二,助人们准确、清晰的表达思想和建立新理论三,有助于人们做出更为严谨、更具说服力的推理和论证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 思维的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取决于( B )A 思维的内容B 逻辑常项C 逻辑变项D 语言表达的形式2. “所有S不是P”与“有的S是P”( B )A 逻辑常项相同但变项不同B 逻辑常项不同但变项相同C 逻辑常项与变项均相同D 逻辑常项与变项均不同二、多项选择题1.“要么p,要么q”与“或者p,或者q”这两个命题形式,它们含有( CE )A 相同的逻辑常项和变项B 相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C 不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D 不同的逻辑常项和变项E 相同的语言表达式2. 指出下列命题中,哪些具有共同的逻辑形式( BE )A 有些花是红色的。
B 只有年满18岁,才有选举权。
C 他是医生并且是劳动模范。
D 只要甲来,乙就来。
E 只有发烧,才患肺炎。
第二章概念练习题一、填空题1.概念是反映思维对象__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___ 的思维形式。
2.任何概念都有两个基本的逻辑特征,即内涵和外延。
3.概念间的关系,是指概念在外延之间的关系。
4.概念内涵与外延间的反变关系是指,概念的内涵越__大___则外延__越小___;概念的内涵越_小__则外延越__大___。
5.a、b两个概念。
如果所有的a都是b,并且所有的b都是a,则a、b之间关系是__全同关系___。
6.给概念下定义最常用的方法叫___属加种差定义法___ 。
7.划分由三个要素构成,即__划分的母项___ 、_划分的子项__ 和__划分的根据。
8.“虎”这一概念可以概括为___猫科动物__,限制为__东北虎___。
第二章词项和概念第一节词项与概念的概述——概念是最小的思维形式,词项则是最小的思维逻辑形式。
一、词项:就是表达概念的语词。
二、概念▲概念的作用,在于区别不同种类的对象。
▲概念,就是反映某类思维对象的特有属性或者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形式。
三、概念和语词的关系——概念是语词的思想内容,语词是概念的语言形式。
——概念和语词的差别:1.并非所有的语词都能表示概念。
2.不同语词可以表达同一个概念。
3.同一语词可以充当不同的概念。
四、概念的发展和变化1.随着新事物、新科技的出现,在人类认识中形成新的概念。
2.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旧概念也会有相应地增减新内容。
3.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废除了一些虚假概念,修正了一些不恰当概念。
——不同的认识水平、不同的历史阶段,概念会发生变化。
这是概念不确定性的表现。
——但是,对某一个特定的认知阶段而言,概念的内容和所指也具有一种的相对稳定性,这是概念确定性的表现。
概念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是对立统一的。
五、概念要明确,用词要恰当▲首先,要正确地认识思维对象。
▲第二,要尽量地避免用词歧义。
六、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概念的内涵,就是指概念所反映的思维对象的特有属性或者本质属性。
▲概念的外延,就是指概念所反映的思维对象的类的分子。
▲概念内涵和概念外延的反变关系反变关系:概念内涵和概念外延的反变关系:一个概念的内涵越多,那么这个概念的外延就也少;反之,一个概念的内涵越少,那么这个概念的外延就越多。
第二节概念的种类——逻辑学讨论概念的分类,是一种抽象的讨论,不会考虑概念的具体内容。
——逻辑学对概念进行分类,依据的就是概念这两个基本逻辑特征。
一、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单独概念,就是反映某一单个思维对象的概念。
▲普遍概念,就是反映某类思维对象的概念。
——依据:概念的外延是一个还是不止一个。
——单独概念的外延只有一个,它的指称对象是独一无二的;普遍概念的外延指称对象不止一个,至少两个,数量不限,直至无穷。
形式逻辑学(金岳霖)第一章绪论一、逻辑学的发展历史(一)、西方1、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工具论》。
演绎逻辑;2、近代早期:培根,《新工具》;穆勒,《逻辑体系》。
归纳逻辑3、近代后期:黑格尔,《逻辑学》,辩证逻辑4、现代:罗素等,《数学原理》,数理逻辑(二)中国1、古代:墨子,《墨经》2、近代:严复,《穆勒名学》3、现代:金岳霖《形式逻辑》二、逻辑学的研究对象逻辑学是研究思维形式结构和基本规律的科学。
(一)什么是思维1、广义思维含义思维是指人的全部心理现象和认识过程。
2、狭义的思维含义思维是指理性思维。
(二)思维形式思维形式是指思维内容的组成和表达方式。
(三)思维形式的结构思维形式组成的要素的联系方式,各种具体思维形式中所隐含的最一般的、共同的东西。
简单判断结构:主项(S)、谓项(P)、联项、量项。
主项(S)和谓项(P),又称为变项。
联项和量项又称为常项。
复合判断结构:p –>q。
三段论推理结构:三概念、三个判断组合。
三、逻辑的类型(一)形式逻辑与非形式逻辑形式逻辑是以形式规律为研究对象。
非形式逻辑是以非形式规律为研究对象。
(二)演绎逻辑(必然性推理)与归纳逻辑(或然性推理)第二章概念一、概念概述(一)概念的含义思维是反映思维的对象和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
特有属性:性质和关系。
1、简单性质、简单关系;复杂性质、复杂关系2、具有相同属性的事物形成一类;具有不同属性的事物分别形成不同的类。
3、组成某类的那些个别事物,叫做某类分子。
4、特有属性和偶有属性5、本质属性和固有属性(两者为特有属性)6、真实概念和虚假概念(二)概念与语词1、联系。
概念是语词的思想内容,语词是概念的物质外壳。
2、区别:①概念具有全人类性,语词具有民族性②所有的概念都要用词语来表达(名、动、形、量、连),但并非所有的词语(大部分虚词)都表达概念。
虚词中的连词表达事物之间的条件、因果关系。
③同一概念可以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同一词语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
《逻辑学》教学大纲《逻辑学》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专业: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编码:04000157制定单位:哲学教研室执笔者:王俊涛审定时间:2011年3月9日审定:政治与管理学院教学工作委员会一、课程说明1.本课程的性质逻辑学是一门关于思维的科学,是研究理论思维方法的科学。
逻辑学是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
逻辑学的基本内容包括概念、判断和推理、假说和论证。
概念、判断和推理是普通逻辑所研究的三种基本思维形式。
本课程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法学专业、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形式逻辑在整个专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从某种意义上讲,任何一门科学都要应用逻辑。
各门科学都有一个严密的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知识体系,总要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来表达。
而这些正是形式逻辑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形式。
通过学习形式逻辑就可以把中,能敏锐地发现逻辑问题并迅速地,准确地揭露对方的逻辑错误,准确地揭露某些诡辩手法,提高思维的准确性、灵活性和敏捷性。
3.本课程同其他课程的关系与本课程有关的前期课程主要是中国哲学史中有关“中国逻辑学说的产生和发展”的部分和西方逻辑发展史,只有学习逻辑发展史,才能真正搞清楚普通逻辑基本内容的来龙去脉,更加深刻地把握各种思维形式及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与本课程有关的后期课程主要有数理逻辑。
数理逻辑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普通逻辑的现代化。
在数理逻辑中,全部用的是符号语言即符号式。
现在,普通逻辑从结构和内容上都注意了与数理逻辑的联系。
数理逻辑的基础知识包括命题演算和谓词演算两个部分。
命题演算包括传统逻辑的“复合判断及其推理”的内容,谓词演算包括传统逻辑的“性质判断及其推理”和“关系判断及其推理”的内容,并将逻辑规律即逻辑形式的规律包含在这两个演算之中。
4.教学时数分配本课程共56课时,其中讲授48课时,实践8课时。
周次教学内容讲课学时习题课学时(实践)1 第1章绪论 32 第2章概念123节 43 第2章概念456节 44 第3章命题与推理概述2讨论第2章作业2学时4-5 第4章简单命题及其推理66 第4章简单命题及其推理47 第4章简单命题及其推理48 第5章复合命题及其推理2讨论第4章作业2学时9 第5章复合命题及其推理410 第5章复合命题及其推理411 第6章逻辑基本规 2 讨论第5章作业律2学时12 第6章逻辑基本规律212-13 第7章归纳推理与假说213-14第8章论证 414 复习 1 讨论6-8章作业2学时合计48 85.教材与参考书目(1)教材:《逻辑学》(第三版),姜全吉迟维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3月第1版;2004年11月第3版(2)参考书目:《普通逻辑原理》吴家国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1989.3《普通逻辑自学导引》刘新友田宏第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1.9《怎样提高逻辑思维能力》何应灿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3《趣味逻辑学》彭漪涟余式厚著中国青年出版社 1981.11《形式逻辑》金岳霖主编人民出版社 1979.10.《逻辑学辅导》(修订版),赵泽宗姜全吉林正锐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3月第1版6.考核方式本课程期末考核方式为考试或考查,答卷时间为2小时,试卷卷面总分数为100分。
形式逻辑学练习(堂上训练部分)第一章绪论一、填空:1.普通形式逻辑研究的对象是:思维形式思维基本规律简单逻辑方法_。
2.在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三者中,普通形式逻辑研究的思维属于_抽象思维__。
3.思维的逻辑形式又叫_ _思维的形式结构_____,指具有不同思维内容的思维形式所共同具有的__共同联系方式___。
4.思维的形式结构是__由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结合而成__的符号系统。
5.思维形式结构中固定不变的部分叫__逻辑常项_,可以变化的部分叫__逻辑变项__。
二、指出下列命题的形式结构:1.这个学生是三好学生。
(这个S是P )2.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
?(非p,但q)3.这节课或者你来讲,或者我来讲。
或p,或q4.如果不努力学习,就很难取得好成绩。
如果非p,那么,非q三、指出下列形式结构中的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1.所有S是P逻辑常项:所有,是。
逻辑变项:S,P2.p←q逻辑常项:←,。
逻辑变项:p,q3.有S不是P逻辑常项:有,不是。
逻辑变项:S,P4.(p∧q)→r逻辑常项:∧,→ 逻辑变项:p,q,r第二章概念一、填空:不能任意改变。
二、指出下列概念是单独概念还是普遍概念:1.我国人口最多的城市(单独概念)2.《鲁迅全集》(单独概念)3.比尔·盖茨(单独概念)4.《普通形式逻辑》课本(普遍概念) 5.电脑(普遍概念)6.那张纸(单独概念)7.共产党(普遍概念)8.中国共产党(单独概念) 9.国庆节(普遍概念) 10.中国人(普遍概念)三、指出下列加横线概念是集合概念还是非集合概念:(非集合概念)合概念)四、指出下列概念是正概念还是负概念:1.无济于事(正概念)2.败诉(正概念)3.不料(正概念)4.不作为(负概念)五、指出下列各题加横线概念之间具有什么关系并用图形表示出来:句子(a),短语(b),词(c),单句(d),复句(e)d e b ca他(a),教师(b),文学(c),小说(d),作家(e).营业性舞厅(a),人(b),场所(c),成年人(d),标志(e),未成年人(f)六、下列限制是否正确为什么①把"森林"限制为"树"。
第三节概念间的关系概念是人们反映客观事物本质属性的一种思维形式,客观事物之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联系,因而概念之间的关系也是各种各样的。
普通逻辑不研究概念之间的一切关系,只研究两个概念的外延之间的关系。
根据概念外延之间是否重合,可以把概念分成相容关系和不相容关系两大类。
一、相容关系相容关系是指两个概念的外延至少有一部分重合的关系。
根据外延重合的多少,相容关系又可以分为同一关系、真包含关系、真包含于关系和交叉关系四种。
1.同一关系同一关系也叫做全同关系,它是指外延完全重合的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
例如:“鲁迅”(a)和“《阿Q正传》的作者”(b)这两个概念,它们的外延完全重合,那么a概念与b概念之间的关系就是同一关系。
具有同一关系的概念内涵有所不同,外延却完全相同。
因此,在语境许可的情况下,具有同一关系的概念可以交替使用,这样既可以避免表述重复,又可以丰富表达的内容。
例如:“中国”,“我的母亲”,“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这三个概念是同一关系,使用在不同的场合会取得不同的修辞效果。
2.真包含关系真包含关系是指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与另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重合的关系。
3.真包含于关系真包含于关系是指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与另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重合的关系。
真包含关系与真包含于关系是相对互逆的,人们把它们合称为属种关系。
在具有属种关系的概念中,外延大的概念称为属概念,外延小的概念称为种概念。
由于属概念与种概念分别反映不同层次的对象,因此,在语言表达中,属概念与种概念一般不能并立使用,否则,会使部分外延被重复断定。
另外,由于属概念反映的是一个类,外延比较大,因此,属概念不可能是单独概念,也不可能是集合概念。
4.交叉关系交叉关系是指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与另一个概念的部分外延重合的关系。
例如:“教师”(a)和“律师”(b)这两个概念,它们的外延仅有一部分是重合的。
即a概念的部分外延与b 概念的部分外延重合,那么a概念与b概念之间的关系就是交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