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少年卫生学课件:运动负荷试验
- 格式:ppt
- 大小:952.04 KB
- 文档页数:25
运动负荷检测与分析方法一、了解几个名词(一)、运动负荷运动负荷,又称生理负荷,是指人做练习时所承受的生理负荷。
运动负荷包括运动量和运动强度两个方面。
由强度、密度、时间、数量及运动项目的特点等因素构成。
在锻炼时只有运动负荷保持适宜,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运动负荷过小过大都不行。
过小,则达不到锻炼的目的;过大,又超出了人身心所能承受的限度,对人身心健康和教学任务的完成都十分不利。
因此,要学会合理地安排和调节运动负荷。
(二)、运动强度运动强度是指单位时间内完成练习所用的力量大小和机体的紧张程度,影响运动强度的主要因素是练习时的速度和负重量。
如初中生100米快速跑,跑后即刻心率可达到180次/分以上,慢跑1分钟,心率一般在130次/分左右,显然前者强度大,后者强度小。
在体育活动中,较大强度的项目有跑、跳、攀登等,而走、爬、投掷等的运动强度则相对较小。
(三)、运动时间运动时间是指一次体育课练习的总时间或每个练习的间歇时间,在保证一定的合理强度和密度的同时,练习时间持续的长短直接关系着运动负荷的大小。
如果一节课,学生长时间处于大强度的运动之中,那么,他们的运动负荷就偏大。
运动时间可以根据不同的人制定不同的项目。
(四)、练习密度练习密度是指单位时间内重复练习的次数,它在运动负荷中反映时间和数量的关系。
练习密度是否合适较大地影响着学生的运动负荷,一般与运动负荷成正比。
二、运动负荷检测与分析从两个方面入手:(每学期对所有体育教师体育课进行1次以上运动负荷检测与分析:填好两张表作好两个分析)1、体育课运动负荷(心率)测定记表(表一)2、体育课密度测量表(表二)附:(表一)(男女各抽测3名学生、每生一张)体育课运动负荷(心率)测定记表学校:上课教师:测量者:记录者:附(表二):每学期填写一张:例:体育课密度测量表学校:上课教师:班级:测量者:记录者:测量时间:在课堂教学中最常用到的运动负荷测量方法除了脉搏测量外,还有询问法和观察法。
人教版初中体育与健康课件:学会运动负荷的自我
监测
导读:本文人教版初中体育与健康课件:学会运动负荷的自我监测,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人教版体育与健康《学会运动负荷的自我监测》ppt 一、检测运动负荷的简便方法
二、适宜运动脉率的判断及其测定
三、运动后心脏恢复率的测定
四、怎样判断运动负荷的大小
在正常情况下,脉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即脉率)和心率是一致的。
成人安静时的正常心率为70—80次/分。
学龄儿童为80—90次/分。
在运动和情绪激动的时候可以使脉搏加快,而休息、睡觉的时候脉率则会减慢,在参加运动时,脉搏跳动的越快,说明运动越剧烈;
本站课件均从网络收集或是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大家尊重作者的劳动成果,并积极上传自己的作品与大家一起分享交流,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普通下载。
少年儿童运动训练负荷的基本特点作者:陈爱健来源:《小学科学·教师版》2013年第01期众所周知,运动训练负荷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及柔韧等多种训练负荷,要想合理安排少年儿童时期运动训练负荷,确保少年儿童生理心理及运动成绩的正常发展与提高,就要求我们对少年儿童时期几种运动训练负荷有足够的认识。
一、运动训练负荷的基本特点1、力量训练负荷。
少年儿童的骨骼特点是软组织较多,骨组织内的水分和有机物较多,无机盐少,虽然骨骼弹性好不易折断,但坚固性差,易弯曲,因此力量训练应多采用发展全身各部位的一般力量练习,以及克服自身体重和持轻器械的练习手段。
少年儿童运动员提高力量主要是靠提高肌肉的协调能力,而不是靠增大肌肉体积。
一般到15岁以后才进行专门的力量练习,16歲以后可逐渐采用最大力量负荷的训练。
少年儿童的力量训练负荷增长可分三个年龄阶段:(9--11岁)克服自身的体重;(12—14岁)轻器械负荷;(15一17岁)专门的力量训练。
少年儿童的力量训练应以动力性练习为主,少用静力性练习(年龄越小越要注意这个问题)。
即使在15-17岁阶段,两者的比例也虑保持适当。
2、速度训练负荷。
速度提高取决于步频和步长,而频率取决于协调能力,步长取决于力量。
由7—14岁动作频率提高快,所以在速度训练中,提高协调能力的训练和负荷要占较大的比重,14岁后要提高步长,就必须加强力量训练。
在速度训练中,无氧训练应加以限制。
由于少年儿童每千克体重的吸氧量较成人少,所以从事紧张活动时缺氧快。
少年儿童心率住180次/分以上时,增大强度就必须谨慎,持续时间要短。
少年儿童速度训练手段宜采用一些白然快速动作,如各种追逐性游戏,短程接力赛等,发育期后可逐渐增多发展速度力量的练习。
3、耐力训练负荷。
耐力素质的发展水平一般是随着年龄的提高而提高。
如进行3分钟大强度活动,9岁儿童的工作能力只达到成人的40%,12岁为65%,15岁少年可达到成人的92%,这是因为少年儿童所能负担的最大氧债量较少,活动不能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