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规章4-CCAR 97FSR2(2011版)
- 格式:ppt
- 大小:1.94 MB
- 文档页数:81
ccar97部规章内容英文回答:The Ccar97 regulations are a set of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design, construction, and maintenance of civil aircraft. They are published by the Joint Aviation Authorities Group (JAA) and are based on the International Civil Aviation Organization (ICAO) Annexes.The Ccar97 regulations cover a wide range of topics, including:Airworthiness requirements.Design criteria.Performance standards.Operating limitations.Maintenance and inspection requirements.The Ccar97 regulations are intended to ensure thatcivil aircraft are safe and airworthy. They are used by aviation authorities around the world to certify aircraft for operation.中文回答:中国民航规章 97 部(CCAR-97)是针对民用航空器设计、建造和维护的一系列技术规章。
它们由联合航空局组织(JAA)发布,并以国际民航组织(ICAO)附件为基础。
CCAR-97 规章涵盖广泛主题,包括:适航要求。
设计标准。
性能标准。
运行限制。
维护和检查要求。
CCAR-97 规章旨在确保民用航空器安全和适航。
CCAR - 中国民航规章引言概述:中国民用航空规章(CCAR)是中国民用航空局颁布的规章,旨在规范民用航空行业的运作,确保航空安全和服务质量。
CCAR包括了许多方面的规定,涉及飞行操作、机场管理、航空器维护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详细介绍CCAR的内容和要求。
一、飞行操作1.1 飞行员资质要求:CCAR规定了飞行员的资质要求,包括飞行经验、培训课程和考试要求。
1.2 飞行程序:CCAR规定了飞行程序,包括起飞、巡航、下降和降落等各个阶段的操作规范。
1.3 飞行安全:CCAR强调飞行安全的重要性,要求飞行员在飞行中严格遵守规章制度,确保飞行安全。
二、机场管理2.1 地面运营:CCAR规定了机场地面运营的各项规范,包括航班引导、停机坪管理和货物装卸等。
2.2 安全措施:CCAR要求机场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应急预案、安检措施和飞行航迹监控等。
2.3 设施设备:CCAR规定了机场设施设备的维护和管理要求,确保机场运行的正常和安全。
三、航空器维护3.1 维护标准:CCAR规定了航空器维护的标准和程序,包括定期检查、维修记录和零部件更换等。
3.2 维护人员:CCAR要求航空公司配备合格的维护人员,确保航空器的安全和可靠。
3.3 紧急情况处理:CCAR规定了航空器在紧急情况下的处理程序,包括紧急降落和救援措施等。
四、航空公司管理4.1 运营规定:CCAR规定了航空公司的运营规定,包括航班计划、票务管理和客户服务等。
4.2 安全管理:CCAR要求航空公司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包括培训计划、飞行员评估和事故调查等。
4.3 质量监控:CCAR规定了航空公司的质量监控要求,包括飞行安全报告、客户满意度调查和质量审核等。
五、民航局监管5.1 执法监督:CCAR规定了民航局对航空公司的监管要求,包括执法监督、检查评估和处罚措施等。
5.2 法规宣传:CCAR要求民航局加强法规宣传,提高航空从业人员的法规意识和遵守规章的能力。
中国民航局关于印发《中国民用航空局规章立法后评估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民用航空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11.08.31•【文号】民航发[2011]82号•【施行日期】2011.08.3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民航,法制工作正文中国民航局关于印发《中国民用航空局规章立法后评估规定》的通知(民航发[2011]82号)民航各地区管理局,各航空运输(通用)、服务保障公司,各机场公司,各地区空管局,局属各单位,局内各部门:现将《中国民用航空局规章立法后评估规定》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中国民航局二〇一一年八月三十一日附件:中国民用航空局规章立法后评估规定为了规范规章立法后评估工作,总结立法经验,改进立法工作,推动规章立改废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完善民航法规体系,依据《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中国民用航空总局规章制定程序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中国民用航空局规章(以下简称民航规章)的立法后评估工作,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的立法后评估是民航规章实施后,根据其立法目的,结合行业管理的需要,按照一定程序和标准,对民航规章的立法质量、实施效果、存在问题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和综合评价,并提出相应建议的制度。
第二条民航局是民航规章的评估机关。
民航局法制部门负责立法后评估工作的组织实施。
第三条民航局相关部门、地区管理局按照各自职责,配合做好立法后评估工作。
第四条评估机关可以根据需要,将其中的部分事项或者全部事项委托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社会团体进行。
第五条民航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应当积极参与配合立法后评估工作,客观反馈立法后评估意见。
第六条立法后评估工作应当遵循客观公正、公开透明、公众参与、注重实效的原则,把握重点,有序推进。
第七条立法后评估工作不得预设评估结论,不得根据个人偏好取舍信息资料。
第八条立法后评估工作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以及评估信息提供者要求保密的,有关单位和人员必须对相关内容予以保密。
CCAR - 中国民航规章引言概述:中国民航规章(CCAR)是中国民航局制定和管理的一系列法规和准则,旨在确保中国民航行业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CCAR的内容涵盖了航空器运营、机场管理、空中交通管制、航空安全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对CCAR的重要性、内容和实施情况进行详细阐述。
一、航空器运营1.1 航空器注册和运营许可CCAR规定了航空器的注册和运营许可的程序和要求。
航空器的注册是指将航空器纳入中国民航局管理并颁发合法证书的过程。
运营许可则是指航空公司或者私人航空器所有者获得运营航空器的合法许可。
CCAR确保了航空器运营的合法性和安全性,保障了乘客和货物的安全。
1.2 机组人员资质和培训要求CCAR规定了机组人员的资质和培训要求。
这包括飞行员、机务人员和空中乘务员等各个职位。
CCAR要求机组人员必须通过相关考试和培训,获得相应的资质证书,才干从事相关工作。
这样的规定确保了机组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提高了航空器运营的安全性和效率。
1.3 航空器维护和检修CCAR对航空器的维护和检修提出了详细的要求。
航空器的维护和检修是确保航空器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
CCAR规定了维护和检修的程序、标准和要求,包括定期检查、故障排除和备件更换等。
这些规定保证了航空器的正常运行和飞行安全。
二、机场管理2.1 机场规划和建设CCAR对机场的规划和建设提出了一系列要求。
这包括机场选址、跑道布局、航站楼设计等。
CCAR要求机场必须满足一定的安全和运营要求,确保机场的正常运行和航空器的安全起降。
2.2 航空器地面服务CCAR规定了机场的地面服务要求,包括航空器停放、加油、货物装卸等。
这些规定确保了航空器在地面上的安全和顺利运行,提高了机场的效率和服务质量。
2.3 客户服务和安全管理CCAR强调了机场的客户服务和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机场必须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包括航班信息查询、行李寄存、旅客引导等。
同时,机场也必须加强安全管理,确保机场设施和运营过程的安全性,保障乘客和机组人员的安全。
CCAR - 中国民航规章引言概述:中国民航规章(CCAR)是指中国民航局制定和管理的一系列规章制度,旨在确保民航行业的安全、有序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详细介绍CCAR的背景和重要性,并分别从法规制定、飞行运行、航空安全和航空管理四个方面,阐述CCAR 的具体内容和作用。
一、法规制定:1.1 制定背景:CCAR的制定是为了适应中国民航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国际标准的要求。
1.2 法规体系:CCAR由一系列规章制度组成,包括飞行规则、机场管理、航空器适航和维护等方面。
1.3 法规制定程序:CCAR的制定程序包括立项、起草、公开征求意见、审议和发布等环节,以确保法规的科学性和合法性。
二、飞行运行:2.1 飞行规则:CCAR中规定了民航飞行的基本规则,包括起飞、降落、空中交通管制等方面。
2.2 飞行许可:CCAR规定了飞行员的许可要求和程序,确保飞行员具备足够的技能和经验。
2.3 飞行安全:CCAR对飞行安全进行了全面的规定,包括飞行器维护、飞行员培训、飞行操作等方面。
三、航空安全:3.1 安全管理体系:CCAR规定了航空公司和机场必须建立和实施安全管理体系,确保航空运营的安全性。
3.2 安全监管:CCAR规定了民航局对航空公司和机场的安全监管要求,包括定期检查、安全评估等方面。
3.3 事故调查:CCAR规定了航空事故的调查程序和责任追究,以提高航空安全水平和防范事故的发生。
四、航空管理:4.1 航空市场准入:CCAR规定了航空公司的市场准入条件和程序,促进航空市场的公平竞争和健康发展。
4.2 航空经济监管:CCAR对航空公司的经济运营进行监管,包括票价管理、运力分配等方面。
4.3 国际合作与交流:CCAR鼓励航空公司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进行合作与交流,促进中国民航的国际化发展。
结论:CCAR作为中国民航规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民航行业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制定和实施CCAR,中国民航局能够确保民航行业的安全运营,促进航空市场的公平竞争和健康发展,提高航空安全水平,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规章制定程序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民航规章的制定程序,保证民航规章质量,促进依法行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和《规章制定程序条例》,结合民航规章制定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民航规章,是指中国民用航空总局(以下简称民航总局)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和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的,或者与国务院有关部门在各自权限范围内联合制定的,以民航总局令的形式公布的规范性文件。
民航总局、民航总局职能部门或者民航地区管理局制定并对外发布的涉及行政管理相对人权利、义务、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其他规范性文件不得与民航规章相抵触。
第三条民航规章只能以民航总局的名义制定,民航总局的职能部门不得以自己的名义制定规章。
第四条制定民航规章,应当遵循下列原则:(一)国家法制统一原则;(二)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原则;(三)职权和责任相一致原则;(四)维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原则;(五)保障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原则。
第五条民航总局法制机构(以下简称法制机构)负责对规章制定工作的指导和监督,承担规章起草计划汇总、审查监督等工作,负责与全国人大法制机构、国务院法制机构进行联系、协调及规章备案工作。
民航总局职能部门负责规章的立项申请、起草和组织起草工作。
民航总局空管局、民航地区管理局的法制工作部门负责在本单位的权限范围内研究执行民航法律、法规、规章的措施和办法,审查本部门依据民航法律、法规、规章起草的贯彻执行的具体制度、规定,提出立法建议。
第六条民航规章应当结构严谨,内容完备,形式规范,条理清晰,用词准确,文字简洁。
第二章立项第七条民航规章规定的事项应当属于执行法律或者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的事项;需要规定行政许可、资质、资格、行政性收费、行政处罚措施的,应当制定规章。
民航规章所规范的内容,相关法律、法规已有规定的,只能对其相关条款进行细化,或根据相关条款对具体操作办法和实施细则进行规定,不得与相关法律、法规相抵触;没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可以根据民航总局的职责范围,对涉及到的内容进行规定。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令第98 号)已经二○○一年《航空器机场运行最低标准的制定与实施规定》(CCAR—97FS—R1二月二十六日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局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局长刘剑锋二○○一年二月二十六日航空器机场运行最低标准的制定与实施规定(1991年8月22日发布2001年2月26日第一次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提高民用飞机全天候运行的安全水平和航行的标准化程度,规范机场运行标准和实施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第三条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对已建立仪表飞行程序的民用机场和军民合用机场制定民用飞机使用的机场运行最低标准,也适用于航空营运人对所用机场制定本航空营运人的运行最低标准和实施细则。
第三条在本规定中使用的术语含义如下:(一)精密进近——使用仪表着陆系统(ILS)、微波着陆系统(MLS)或精密进近雷达(PAR)提供方位和下滑引导的进近。
(二)非精密进近——使用甚高频全向信标台(VOR)、无方向性无线电信标台(NDB)或航向台(LLZ)(仪表着陆系统ILS下滑台不工作)等地面导航设施,只提供方位引导,不提供下滑引导的进近。
(三)机场运行最低标准——机场可用于飞机起飞着陆的运行限制。
对于起飞,用能见度(VIS)或跑道视程(RVR)表示,在需要时,还应当包括云高;对于精密进近着陆,根据运行分类用能见度(VIS)或跑道视程(RVR)和决断高度/高(DA/DH)表示;对于非精密进近着陆,用能见度(VIS)和最低下降高度/高( MDA/ MDH)表示。
(四)计划最低标准——在飞行计划中对起飞着陆和航路飞行选择的备降机场使用的最低标准。
通常起飞备降机场使用的计划最低标准与该机场的着陆最低标准相同,而航路飞行和目的地的备降机场使用的计划最低标准略高于该机场的着陆最低标准。
(五)超障高度(OCA)或超障高(OCH)——按照有关超障准则确定的最低高度(OCH为在跑道入口以上或在机场标高以上的最低高)。
带你走进CCAR-中国民航规章相信很多初入民航圈的朋友经常会听到大家用“66”“91”“121”“145”这些数字来指代整个民航体系中某个特定范畴或者某个执行标准。
而那些不用和民航规章打交道的圈内人也有很多并不清楚这些数字到底代表的是什么。
今天,小编就带大家来认识一部属于民航自己的法规-CCAR。
CCAR:(China Civil Aviation Regulations)即中国民航规章的缩写,也是指中国民航规章体系。
目前,中国民航管理的航空公司和其他航空企业全部按照CCAR的要求来建立和健全各自的管理体系。
CCAR共有上百部,根据不同的工作性质,各公司选用不同的内容进行规范和管理。
当听到类似“121规定”,就是指CAAR第121部规章对事件做出的执行标准规定。
当听到类似“145培训”,就是用CCAR第145部规章涉及范畴指代其所包含的培训内容。
当听到“(飞行员)91体检”,就是指飞行员的体检标准是符合CCAR第91部要求的体检标准,也说明该飞行员将执行符合91部要求的航空器的飞行任务。
那么,要了解CCAR,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了解这上百部规章的标题,以此来熟悉每个数字所涉及的标准及其指代的内容。
CCAR重点目录汇总CCAR1-20行政程序规则CCAR11-中国民用航空总局规章制定程序规定CCAR13-民用航空行政检查工作规则CCAR14-民用航空行政处罚实施办法CCAR15-民用航空行政许可工作规则CCAR20-关于修订和废止部分民用航空规章的决定CCAR21-59航空器CCAR21-民用航空产品和零部件合格审定规定CCAR23-正常类、实用类、特技类、通勤类飞机适航规定CCAR25-运输类飞机适航规定CCAR27-正常类旋翼飞机适航规定CCAR29-运输类旋翼飞机适航规定CCAR31-载人自由气球适航规定CCAR33-航空发动机适航规定CCAR35-螺旋桨适航规定CCAR39-民用航空器适航指令规定CCAR43-维修和改装的一般规定CCAR45-民用航空器国籍登记规定CCAR60-70航空人员CCAR61-民用航空器驾驶员、飞行教员、地面教员合格审定规则CCAR65-民用航空器签派、情报、气象、电信人员执照管理规定CCAR66-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交通管制员执照管理规定CCAR67-航空人员医学体检及合格证管理规定CCAR71-120空域、导航设施、空中交通规则和一般运行规则CCAR91-一般运行和飞行规则CCAR93-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规则CCAR121-139民用航空企业合格审定及运输CCAR121-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合格审定规定CCAR135-通用航空经营许可管理规定CCAR137-民用机场专用设备管理规定CCAR139-民用机场使用许可规定CCAR140-149学校、非航空人员及其他单位的合格审定及运行CCAR145-民用航空器维修单位合格审定的规定CCAR150-179民用机场建设和管理CCAR158-民用机场建设管理规定*稳重的目录内容有所筛简,方便大家直观地抓住重点指代对象。
航空发动机适航规定(2011年修订)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民用航空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11.03.15•【文号】中国民用航空局令第207号•【施行日期】2012.01.01•【效力等级】部门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民航,装备工业正文中国民用航空局令(第207号)《航空发动机适航规定》(CCAR-33R2)已经2011年1月30日中国民用航空局局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2年1月1日起施行。
局长李家祥二〇一一年三月十五日航空发动机适航规定A章总则第33.1条适用范围(a)本规定规定颁发和更改航空发动机型号合格证用的适航标准。
(b)按照中国民用航空规章《民用航空产品和零部件合格审定规定》(CCAR-21)的规定申请航空发动机型号合格证或申请对该合格证进行更改的法人,必须表明符合本规定中适用的要求,并且必须表明符合中国民用航空规章《涡轮发动机飞机燃油排泄和排气排出物规定》(CCAR-34)。
[2002年4月19日第一次修订]第33.3条概述每一个申请人必须表明该型航空发动机符合本规定中适用的要求。
第33.4条持续适航文件申请人必须根据本规定附件A编制中国民用航空局可接受的持续适航文件。
如果有计划保证在交付第一架装有该发动机的航空器之前或者在为装有该发动机的航空器颁发适航证之前完成这些文件,则这些文件在型号合格审定时可以是不完备的。
第33.5条发动机安装和使用说明手册每一个申请人必须备有在型号合格证颁发之前可供中国民用航空局应用,在发动机交付时可供用户使用的经批准的发动机安装和使用说明手册。
该说明手册必须至少包括下列内容:(a)安装说明(1)发动机安装构件的位置,将发动机装接到航空器上的方法及安装构件和相关结构的最大允许载荷;(2)发动机与附件、管件、导线和电缆、钢索、导管及整流罩连接的位置和说明;(3)包括总体尺寸的发动机轮廓图;(4)定义发动机与航空器和航空器设备,包括螺旋桨(如适用)的物理和功能界面;(5)如果发动机系统所依靠的部件不是发动机型号设计的组成部分,而发动机型号合格审定又要基于这些部件,则其界面条件和可靠性要求必须在发动机安装说明手册中直接规定,或者规定参考适当的文件;(6)必须给出发动机控制所需的仪表清单,包括控制发动机工作的仪表精度和瞬态响应的所有限制值,以评估在装机条件下该仪表的适用性。
民航规章分类民航规章分类快捷通道行政程序规则(1-20部)航空器(21-59部)航空人员(60-70部)空域、导航设施、空中交通规则和一般运行规则(71-120部)民用航空企业合格审定及运输(121-139部)学校、非航空人员及其他单位的合格审定及运行(140-149部)民用机场建设和管理(150-179部)委任代表规则(180-189部)航空保险(190-199部)综合调控规则(201-250部)航空基金(251-270部)航空运输规则(271-325部)航空保安(326-355部)科技和计量标准(356-390部)航空器搜寻援救和事故调查(391-400部)行政程序规则(1-20部)部号CCAR-11LR-R1 CCAR-11LR-R2 CCAR-12LR CCAR-12LR-R1 CCAR-13 CCAR-14-R1 CCAR-15 CCAR-17 CCAR-18-R1 CCAR-18R2局令号民航总局第45号令民航总局第185号令民航总局第40号令民航总局第187号令民航总局第163号令民航总局第116号令民航总局第161号令民航总局第157号令民航总局第114号令民航总局第144号令标题中国民用航空总局规章制定程序规定中国民用航空总局规章制定程序规定中国民用航空总局职能部门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规定中国民用航空总局职能部门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规定民用航空行政检查工作规则民用航空行政处罚实施办法民用航空行政许可工作规则民航行政机关行政赔偿办法中国民用航空监察员规定中国民用航空监察员规定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关于废止部分民用航空规章和规章性文件的决定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关于废止部分民用航空规章和规章性文件CCAR-19 民航总局第117号令CCAR-19-I 民航总局第147号令的决定 CCAR-19 民航总局第162号令民航总局行政复议办法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关于废止部分民用航空规章和规章性文件的决定关于修订和废止部分民用航空规章的决定回到页首CCAR-19-II 民航总局第186号令 CCAR-20LR 民航总局第60号令航空器(21-59部)CCAR-21-R2 民航总局第80号令民用航空产品和零部件合格审定规定有效有效有效有效有效有效有效有效有效有效有效有效有效有效有效CCAR-21-R3 民航总局第183号令民用航空产品和零部件合格审定规定CCAR-23-R3 民航总局第132号令正常类、实用类、特技类和通勤类飞机适航规定CCAR-25-R2 民航总局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CCAR-25-R3 民航总局第100号令运输类飞机适航标准CCAR-27-R1 民航总局第112号令正常类旋翼航空器适航规定CCAR-29-R1 民航总局第113号令运输类旋翼航空器适航规定CCAR-31 民航总局第181号令载人自由气球适航规定CCAR-33-R1 民航总局第109号令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关于修订《航空发动机适航标准》的决定CCAR-34 民航总局第108号令涡轮发动机飞机燃油排泄和排气排出物规定 CCAR-36 民航总局第107号令航空器型号和适航合格审定噪声规定CCAR-36-R1 民航总局第182号令航空器型号和适航合格审定噪声规定CCAR-37AA 民航总局第24号令民用航空材料、零部件和机载设备技术标准规定CCAR-39AA 民航总局第8号令民用航空器适航指令规定CCAR-43 民航总局第159号令维修和改装一般规则CCAR-45-R1 民航总局第76号令民用航空器国籍登记规定有效有效有效CCAR-49 民航总局第87号令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器权利登记条例实施办法CCAR-53民航总局第131号令民用航空用化学产品适航规定航空人员(60-70部)回到页首CCAR-55 民航总局第145号令民用航空油料适航规定有效有效失效有效有效有效有效有效失效有效有效有效有效失效有CCAR-60 民航总局第141号令飞行模拟设备的鉴定和使用规则CCAR-60FS-R1 民航总局第33号令雇用外籍飞行人员从事公共航空运输飞行的暂行规定CCAR-61-R1 民航总局第115号令民用航空器驾驶员、飞行教员和地面教员合格审定规则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关于修订《民用航空器驾驶员、飞行教员和地面教员合格审定规则》的决定CCAR-61-R2 民航总局第137号令CCAR-63FS 民航总局第52号令民用航空器领航员、飞行机械员、飞行通信员合格审定规则CCAR-65TM-TV 民航总局第106号令民用航空航行情报人员岗位培训管理规定CCAR-65FS-R1 民航总局第136号令民用航空签派员执照管理规则CCAR-65TM-III-R2 民航总局第118号令民用航空航行情报员执照管理规则 CCAR-65TM-II-R2 民航总局第171号令民用航空气象人员执照管理规则CCAR-65TM-I-R2 民航总局第175号令民用航空电信人员执照管理规则CCAR-65TM-Ⅲ-R3 民航总局第169号令民用航空情报员执照管理规则CCAR-66-R1 民航总局第153号令民用航空器维修人员执照管理规则CCAR-66TM-I-R2 民航总局第82号令中国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制员执照管理规则CCAR-66TM-Ι-R3 民航总局第168号令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制员执照管理规则效有效有效失效有效有效 CCAR-67FS 民航总局第101号令中国民用航空人员医学标准和体检合格证管理规则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关于修订〈中国民用航空人员医学标准和体检合格证管理规则〉的决定 CCAR-67FS-R1 民航总局第125号令 CCAR-68SB 民航总局第72号令航空安全员管理规定 CCAR-69 民航总局第184号令航空安全员合格审定规则 CCAR-70TM 民航总局第79号令中国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制岗位培训管理规则空域、导航设施、空中交通规则和一般运行规则(71-120部)回到页首CCAR-71 民航总局第122号令民用航空使用空域办法有效有效有效有效有效失效失效有效有效有效有效失效CCAR-73 民航总局第166号令民用航空预先飞行计划管理办法CCAR-85 民航总局第172号令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设备开放、运行管理规则CCAR-87 民航总局第111号令民用航空空中交通通信导航监视设备使用许可管理办法CCAR-91FS-Ⅱ民航总局第57号令中国民用航空仪表着陆系统Ⅱ类运行规定 CCAR-91FS 民航总局第120号令一般运行和飞行规则CCAR-91-R1 民航总局第177号令一般运行和飞行规则CCAR-91-R2 民航总局第188号令一般运行和飞行规则CCAR-93TM-R2 民航总局第86号令中国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规则CCAR-93TM-R3 民航总局第99号令中国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规则CCAR-93TM-R4 民航总局第190号令关于修订《中国民用航空空中交通管理规则》的决定CCAR-94FS-Ⅲ民航总局第67号令民用直升机海上平台运行规定CCAR-97FS-R1 民航总局第98号令航空器机场运行最低标准的制定与实施规定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关于修订《航空器机场运行最低标准的制定与实施规定》的决定有效有效有效有效有效失效有效有效失效有效有效CCAR-97FS-R2 民航总局第119号令CCAR-98TM 民航总局第123号令平行跑道同时仪表运行管理规定CCAR-115TM 民航总局第5号令中国民用航空通信导航雷达工作规则CCAR-116 民航总局第158号令民用航空气象探测环境管理办法CCAR-117TM 民航总局第6号令中国民用航空气象工作规则CCAR-117-R1 民航总局第146号令中国民用航空气象工作规则CCAR-118TM 民航总局第7号令中国民用航空无线电管理规定CCAR-119TR 民航总局第14号令外国民用航空运输不定期飞行管理细则CCAR-119TR-R1 民航总局第167号令外国航空运输企业不定期飞行经营许可细则(附英文译稿)CCAR-147民航总局第154号令民用航空器维修培训机构合格审定规定民用航空企业合格审定及运输(121-139部)回到页首CCAR-121-R2 民航总局第140号令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失效有效有效有效失效有效失CCAR-121-R4 民航局第195号令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CCAR-129 民航总局第127号令外国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 CCAR-135 民航总局第151号令小型航空器商业运输运营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CCAR-135TR-R2 民航总局第133号令通用航空经营许可管理规定CCAR-135TR-R3 民航总局第176号令通用航空经营许可管理规定CCAR-137CA-R1 民航总局第19号令民航特种车辆、地面专用设备生产许可证管理暂行规定。
一、运行和维修管理1. CCAR-43《维修、预防性维修和改装》——2004 年 6 月完成编制工作,8 月送审。
——用于规定民用航空器维修的基本准则。
2.CCAR-91 《一般运行和飞行规则》——2004 年 1 月 14日民航总局令第 120 号发布,2004 年 6 月 1 日施行。
——用于管理在我国境内(不含香港、澳门的特别行政区)实施运行的所有民用航空器(不包括系留气球、风筝、无人火箭和无人自由气球)的飞行和运行。
3.CCAR-91FS-II 《中国民用航空仪表着陆系统 II 类运行规定》——1996 年 10 月 16 日民航总局令第 57 号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4.CCAR-94FS-III 《民用直升机海上平台运行规定》——1997 年 9 月 22 日民航总局令第 67 号发布,1997 年 10 月 1 日施行。
同时,1985 年 5 月 8 日民航局制定的《中国民用航空直升机近海飞行规则》第六章第八节停止执行。
——用于实施对民用航空直升机海上作业的管理。
5.CCAR-97FS-R2《航空器机场运行最低标准的制定与实施规定》——1991 年 8 月 22 日民航总局令第 20 号发布,1992 年1 月 1 日施行;2001 年 2 月 26 日民航总局令第 98 号发布第一次修订版,发布之日起施行;2003 年 6 月 20 日民航总局令 119 号发布第二次修订版,发布之日起施行。
——用于规定民用机场和军民合用机场制定民用飞机使用的机场运行最低标准,同时用于航空营运人对所用机场制定运行最低标准和实施细则。
6.CCAR-121《大型飞机公共航空运输承运人运行合格审定规则》——1999 年 5 月 5 日民航总局令第 83 号发布 CCAR-121FS;1995 年 5 月 12 日民航总局令 41 号发布 CCAR-121AA;2000 年 7月 18 日民航总局令第 92 号第一次修订 CCAR-121FS;2004 年 2-6月第二次修订CCAR-121FS并与CCAR-121AA 合并, 7月送审。
民航管制安全规章 4s民航管制安全规章4S一、简介民航管制是指对民用航空器和航空活动进行监管和管理,确保航空安全和航空秩序的机构和制度。
民航管制安全规章4S是民航行业中的一项重要规定,涵盖了四个方面的内容,即“Safety”(安全)、“Security”(安保)、“Standard”(标准)和“Service”(服务)。
二、安全(Safety)安全是民航行业的首要任务,也是民航管制的核心内容之一。
民航管制安全规章4S要求各方积极采取措施,确保航空器、设备和运行过程的安全。
包括但不限于航空器维护保养、机组人员培训、航空器适航性监管等方面。
三、安保(Security)安保是民航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航管制安全规章4S的重点之一。
民航管制安全规章4S要求各方加强对航空器和航空活动的安全保护,防范恐怖袭击、非法入侵等威胁。
包括但不限于机场安检、航班信息共享、边境监控等方面。
四、标准(Standard)标准是民航行业的基础,也是民航管制安全规章4S的基本要求。
民航管制安全规章4S要求各方遵守国家和国际标准,确保航空器、设备和运行过程的符合标准要求。
包括但不限于航空器适航标准、航空器运行规范、机组人员资质标准等方面。
五、服务(Service)服务是民航行业的重要环节,也是民航管制安全规章4S的关键内容之一。
民航管制安全规章4S要求各方提供高质量的服务,确保航空器和旅客的安全和舒适。
包括但不限于航班管理、旅客服务、应急救援等方面。
六、总结民航管制安全规章4S是民航行业中的重要规定,对航空安全和航空秩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落实安全、安保、标准和服务的要求,可以有效提升民航行业的整体安全水平和服务质量。
各方应共同努力,严格执行规章制度,确保民航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引言:民航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是航空企业合法、合规运行的依据,中国民航局现行有效的规章有近120部、现行有效的规范性文件约900个,其中很多都与飞行运行、飞行训练和技术管理工作相关,需要从事相关工作的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认真领会、学习和研究。
这里我们将CCAR-91、CCAR-135和CCAR-121三部飞行运行规章的适用范围、CCAR-121部关于副驾驶和机长的训练进入条件以图表的方式列出,直观简洁,便于理解;同时,对民航规范性文件进行了介绍。
一张表看懂CCAR-121规定的副驾驶和机长训练进入条件分类副驾驶进入条件机长进入条件组类I 总驾驶员时间不得少于250 小时。
满足CCAR-61部中对申请航线运输驾驶员执照所规定的资格要求和经历要求。
基本条件(飞机类别和级别等级的航线运输驾驶员执照的申请人必须具有至少1,500小时的驾驶员飞行经历时间)。
毕业于CCAR-141部批准的课程,该课程至少有230小时飞行训练时间。
组类I I 最大起飞全有副驾1、总驾驶员时间不得少于500小时;2、高性能训练课程进行训练20小时(不超过10小时的飞行模拟机)或在涡轮驱动、具备增压舱的多发飞机上担任机长飞行70小时或担任副驾驶飞行300小有机长担任飞机机长飞行一年以上,相应机长飞行经历时间不少于300小时,且总驾驶员飞行经历时间不少于300小时,且总驾驶员飞行经历时间不少于2200小时。
重136吨以下驶经历者时。
经历者无副驾驶经历者1、毕业于按照CCAR-141部批准的课程,该课程至少有250小时飞行训练时间;2、高性能训练课程进行训练20小时(不超过10小时的飞行模拟机)或在涡轮驱动、具备增压舱的多发飞机上担任机长飞行70 小时或担任副驾驶飞行300小时。
无机长经历者总驾驶员飞行经历时间不得少于2700小时,其中在组类II飞机上不少于1000小时,且作为操作驾驶员不少于400个包括起飞和着陆的航段,其中在本机型上作为操作驾驶员不少于200个包括起飞着陆的航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