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设计评审检验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37.50 KB
- 文档页数:1
模具设计评审规范模具设计评审是用于对模具设计进行评审和指导的一种方法,旨在提高模具设计的质量和效率。
评审过程中,评审人员对模具设计进行全面的、系统的检查和评估,从而找出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和优化的建议。
规范的模具设计评审可以确保设计达到预期的要求,提高模具的生产效率和品质。
1.设计需求评审:评审人员应该对设计需求进行全面的理解和分析,确保设计满足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评审时要关注产品的功能和性能要求,外观要求,设计要求等,确保设计满足所有的需求。
2.结构设计评审:评审人员应该对模具的结构设计进行评估,确保其具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能够准确地复制产品的形状和尺寸,方便模具的制造和维修。
评审时要关注模腔结构,模芯结构,排气系统,水路系统,冷却系统等,确保结构设计合理。
3.材料选择评审:评审人员应该对模具材料的选择进行评估,选择适合的材料以满足产品的要求。
评审时要关注模具的工作环境,产品的材料要求,模具的寿命要求等,确保材料选择合理。
4.制造工艺评审:评审人员应该对模具的制造工艺进行评估,确保模具可以通过现有的生产工艺制造出来,并具有足够的生产效率和品质。
评审时要关注模具的加工工艺,加工难度,工时评估等,确保制造工艺可行。
5.试产评审:评审人员应该对模具的试产情况进行评估,检查模具在试产过程中是否出现问题和缺陷,并提出改进意见。
评审时要关注模具的开模力,开模速度,模具寿命等,确保试产顺利。
6.维修保养评审:评审人员应该对模具的维修和保养情况进行评估,检查模具是否得到及时的维护和保养,确保模具的寿命和性能。
评审时要关注维修记录,维修工艺,保养情况等,确保维修保养符合要求。
为了确保模具设计评审的质量和效果,在评审过程中需要遵守以下规范:1.评审人员应该具有丰富的模具设计和制造经验,能够准确地判断和评估设计的优劣。
2.评审人员应该对模具的相关标准和规范有深入的了解,能够根据标准来评估设计的合理性。
对我厂内六大类模具落料冲孔、拉延、压弯、成型、修边、翻边整形,实行定期定质静态评审。
评审部门由装备部组织设计部、产品工程部、质保部、工艺部、生产部、模具中心共同评审,主要对模具的使用状态,维护状态和使用寿命进行评估。
评估内容如下:一模具技术状态分类标准一类模具:冲压件完全符合产品图纸,模具零件完整无缺,各部工作良好,模具外观及工作部位清洁,标记清楚。
二类模具:制件有偏差,但满足使用要求,模具零件完整无缺,主要工作部位良好,磨损不严重,模具外观及工作部位清洁,标记清楚。
三类模具:制件有偏差,影响使用性能,模具零件不齐全,主要工作部位磨损较重或变形,模具外观不清洁,标记不清楚。
二模具材质及主要问题1、主体部分主体部分主要包含:上下模板、压料板。
主要存在问题:检测是否有弯曲变形、开裂、朔变现象。
材质主要有:灰铁、45#、A3根据材质制定维护方案,无法维护的按报废处理。
2、工作部分工作部分主要包含:凸凹模、大型不宜拆卸部分和生产周期长的部件。
主要存在问题:检测是否有弯曲变形、开裂、朔变、严重研伤、大面积研伤现象。
材质主要有:低碳钢、中碳钢、合金工具钢、优质高碳钢。
根据材质的不同制定维护方案,无法维护的按报废处理.三、产品质量根据模具使用频率和制件质量检测模具的精度和配合间隙是否符合图纸要求.由质保部对模具生产的制件得出的结论,对模具做出状态评估,并出据相关证明.四、维修费用及模具生产周期所评估模具的日常维护费用(年计)与模具制造成本超过20%的按报废处理在10%到20%之间,根据模具的生产周期自定复制模具方案;在10%以下的根据各部们意见评估模具寿命.五、模具寿命的确定.对符合继续生产条件的模具,使用寿命根据生产纲领确定(钢件20万次、铝件50万次)按照寿命逐年递减,评估次数逐年递增的方针进行评估。
每次评估时间确定在模具寿命结束前一万次,对模具易损部件执行模具维修计划.六、模具评审记录各部门对模具状态评审实行打分制,形成评审记录,装备部出具模具评审维护记录,质保部出具制件合格记录,交由装备部存档保管。
塑胶模具如何评审?一、产品确认点1.开模的产品3D图是否为最新图;2.模具设置的产品缩水率是否正确,产品模穴数是否正确;3.产品表面要求再次确认,产品的脱模斜度是否足够,有纹理和电镀要求且外形精度要求的须将前模型腔做相应预留;4.对开模的零件图,让模厂回传确认并做全局干涉检查;二、模具整体确认点1.前后模模仁及重要部件的材料和热处理是否正确;2.模具分型面的拆模方式是否合理;3..产品有夹口时要求在前后模仁间加两到四组精定位锁;4..分型面上不封胶位R处要做R或倒角避空;5.内模仁分型面要高出模胚分型面0.5mm以上。
6.难加工部位、胶位复杂部位、以及多斜度等须做镶件7.镶件的尺寸,材料,热处理是否正确,镶件是否都固定方式,圆形镶件是否都有做防转;8.螺丝柱镶针或司筒直径尽量为整数9.螺丝柱顶部是否有做火山口,火山口是否照标准设计;10.筋位的根部是否小于壁厚50%,否则要想办法防缩水;11.插穿要有斜度,最好大于3-5°,尽量不小于2°,高度低的插穿位斜度尽量大于10°、15°、20°、30°、45°等;12.模内注塑的模具,模内注塑件的定位方式是否合理;二、浇注部分1..浇口的位置排布是否合理,是否跟模流分析相符;2..定位圈直径、唧嘴口大小及R是否符合要求;3.牛角水口必须做镶件;4.潜水、牛角水口等流道是否有足够顶针,是否能保证顶出平衡;5.大件的点浇口直径0.6~1.2mm,背面的波仔大小和位置需确认清楚;6.表面处理后需要加工水口的装饰件类产品,水口已经隐藏的(不影响外观),可以做侧入水,没有隐藏的,需做搭底浇口。
水口设计要利于加工,满足ID外观要求。
7.侧键类模具设计要求产品表面高出分流道,避免侧边镀不上和裙边积油问题。
分型面尽量做平面或斜面,不做弧面,入水点大小设计一般1.5MM-2.5MM*0.35MM,入水点太小,强度不够,产品顶出易顶变形。
模具设计3D评审规范模具设计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来保证设计的质量和可行性。
为了规范模具设计的评审流程和结果,下面提出了一些3D评审规范。
一、评审前准备1.明确设计目标:在评审前,必须明确模具设计的目标和要求,包括产品的功能、尺寸、质量标准等。
2.评审团队组织:组织由设计师、工艺工程师、质量工程师和项目经理组成的评审团队,以确保评审的多角度性和专业性。
3.准备模具数据:评审前,必须准备好完整的模具设计数据,包括3D模型、2D图纸、材料规格等。
二、评审要点1.模具结构评审:对模具的结构设计进行评审,包括模具的整体布局、零件连接方式、冷却系统、顶出机构等。
评审时应特别关注模具结构的合理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2.加工工艺评审:对模具的加工工艺进行评审,包括加工工步、刀具选择、加工精度要求等。
评审时应确认加工工艺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3.材料选择评审:对模具材料的选择进行评审,包括材料的机械性能、热冷疲劳性能等。
评审时应确保材料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4.模具寿命评审:对模具的使用寿命进行评审,包括模具设计寿命、维修保养方式等。
评审时应确保模具寿命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三、评审流程1.了解需求:评审前,评审团队应仔细阅读设计目标和要求,并与需求方沟通,确保对需求有全面的了解。
2.初步评审:评审团队对模具设计数据进行初步评审,分析模具的结构、加工工艺、材料选择和寿命等方面的问题,并提出初步意见和建议。
3.讨论和修改:评审团队就初步评审的结果进行讨论,共同商讨修改方案,并进行模型和图纸的修改。
4.详细评审:团队成员根据修改后的模具设计数据进行详细评审,重点检查修改后的设计是否符合需求并解决初审中存在的问题。
5.评审报告:评审团队撰写评审报告,详细记录评审过程、修改意见和建议,并提出最终的评审结论。
四、评审结果1.合理性:评审结果应呈现出模具设计的合理性和可靠性,确保满足产品的需求和质量标准。
2.经济性:评审结果应呈现出模具设计的经济性,包括材料的成本、加工工艺的简便程度等。
塑胶模具设计检验清单1.模具要求清晰明确模具设计的要求必须明确、清晰,包括产品尺寸、材料要求、表面要求等。
只有明确的要求才能确保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2.尺寸精度检查模具设计必须符合产品的尺寸要求。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进行尺寸精度检查,确保设计的模具与产品精度要求一致。
尺寸精度检查可以通过三维模型和尺寸测量工具来进行。
3.材料选择正确塑胶模具制造过程中,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
正确选择材料可以确保模具的强度、寿命和耐磨性。
材料选择需要考虑产品的使用环境、制造工艺和客户需求等因素。
4.模腔和模芯设计检查模腔和模芯是塑胶模具的核心部分,直接影响产品的成型效果。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检查模腔和模芯的设计是否合理,是否满足产品的结构和外观要求。
5.冷却系统设计检查冷却系统是塑胶模具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冷却系统的设计直接影响产品的成型周期和质量。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检查冷却系统的布局、通道尺寸和冷却效果,确保冷却系统能够有效地冷却模具。
6.产品成型性检查在模具设计过程中,需要对产品的成型性进行检查。
成型性的检查包括产品的结构设计、脱模方向以及壁厚等方面。
通过成型性检查,可以确保产品能够顺利成型,并且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7.模具寿命评估模具的寿命是塑胶模具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评估模具的寿命,确定模具材料和结构的合理性。
模具寿命评估可以通过模具使用经验和模拟软件进行。
8.模具维护方案制定模具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维护和保养,以确保其良好的工作状态和延长寿命。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制定模具的维护方案,包括清洁、润滑和定期检查等内容。
9.模具制造工艺评估模具的制造工艺评估是塑胶模具设计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工艺评估,可以确定模具的制造难度、工艺流程和制造时间等。
工艺评估需要考虑模具的结构和材料等因素。
10.工装夹具设计检查在塑胶模具设计过程中,还需要对工装夹具进行设计检查。
工装夹具的设计应与模具设计相匹配,以保证工装夹具能够正确、稳定地夹持模具,确保成型质量和安全性。
MD制冷家电集团冰箱事业部企业标准模具供方现场评审标准美的制冷家电集团冰箱事业部发布修订页美的制冷家电集团冰箱事业部企业标准模具供方现场评审标准1.目的对模具供方的综合能力进行评审。
2.适用范围适用于美的冰箱事业部所有模具供方。
3.评审内容及标准3/82.质量过程控制(50)原材料的主要技术参数是否具备检测手段A完全具备5B部分具备(80~99%)3C不完备(小于<80%)0不具备检测手段的原材料是否规定验证办法并执行,或能提供分供方的质保书(上述选项为B时)A是(2)B否(0)对于外协的产品,有无验证办法交实施(提供记录) A是(3)B否(0)关键的工序是否设立质控点并能提供控制记录A设立了质控点且记录非常完备10B设立了质控点但记录不完备5C没有全部设立质控点0能否按照技术协议的要求,提供所使用材料的证明材料A能(3)B否(0)出厂检验项目覆盖技术协议规定常规项目的程度A完全覆盖(100%)5B部分覆盖(80~99%)3C覆盖率较低(<80%)0出厂检验常规参数的AQL值与技术协议要求的差异A高(5)B等于(3)C低(0)所有检验工艺文件是否完备,能指导关键工艺的检验A是5B否0检验人员和关键/特殊工序的人员是否经过操作、质量培训,能提供培训记录A是,且能提供培训记录3 B是,但不能提供培训记录1C否0检验人员和关键/特殊工序人员在现场检查中的操作是否符合规范A全部符合规范3 B大部分符合规范1 C大部分不符合或全部不符合0三年内有无质量培训计划(提供培训内容)A是3 B否05/84评分标准4.1每项有相应分值(见上表),评分时所选取的分数填入“模具供方现场评审计分表”对应的框内,先每部分计分,然后总计分。
4.2评审时,根据模具供方客观实际情况,每项因素分值为0—100分(可按插值法原则打份,如选A为30分,选B为20分,此时根据情况可打25分)。
5评审程序5.1供方提供资料目录:供方综合情况调查表、质量体系认证证书(有证书的供方)、过程控制记录、异常处理记录。
模具dfm报告评审要点
模具DFM报告评审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设计可行性评估:评审人员需要对模具设计进行可行性评估,确保设计方案在技术上、制造上和经济上是可行的。
评审人员应该检查设计是否满足客户的要求和规范,并确定是否存在任何潜在的问题或风险。
2. 材料选择和加工工艺评估:评审人员需要对模具所使用的材料进行评估,确保选择的材料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用性。
此外,评审人员还需要评估模具的加工工艺,确保选择的工艺能够实现所需的精度和质量。
3. 零件设计评估:评审人员应对模具中的各个零件进行评估,包括零件的形状、尺寸、连接方式等。
评审人员应确保各个零件之间的相互配合和连接是可靠和合理的。
4. 模具结构评估:评审人员需要对整个模具的结构进行评估,确保模具的结构设计满足使用要求,并且能够承受所需的工作负荷。
评审人员应检查模具的刚度、稳定性和可靠性,并确保模具的结构设计能够方便维修和更换零件。
5. 成本评估:评审人员需要评估模具的制造成本和使用成本,确保设计方案在经济上可行。
评审人员应评估模具所需材料的成本、加工工艺的成本以及模具的使用寿命和维修成本等因素。
6. 风险评估:评审人员需要评估模具设计中存在的潜在风险,包括制造难度、工期安排、材料供应等。
评审人员应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并评估这些措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通过对模具DFM报告的评审,可以发现和解决模具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确保模具的设计方案在技术、制造和经济等方面都是可行的。
评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对于评审工作的质量至关重要,他们应具备丰富的模具设计和制造经验,以确保评审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