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秒激光器
- 格式:doc
- 大小:546.00 KB
- 文档页数:9
阿秒科学的概念阿秒科学是一种物理学研究中的新概念,代表了一种极快速度下时间测量的技术与方法。
所谓阿秒(attosecond),是时间单位,它等于1秒的十亿分之一,也就是纳秒的千分之一,皮秒的百万分之一,飞秒的十亿分之一,飞秒又等于一兆分之一。
一个阿秒非常短暂,如果时间的概念里一秒钟等于地球到太阳的距离,那么一个阿秒的长度,大约相当于一根头发的宽度。
阿秒科学研究时间尺度最短的物理现象,主要关注光电子的行为。
其实,阿秒科学的发展是伴随激光技术蓬勃发展而来的。
激光技术的发展为人们观察、测量和操作阿秒级别的现象提供了可能。
阿秒科学的发展对动态研究微观粒子的行为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前所未有的方法。
在以前,科学家只能观察到一些微观粒子的平均行为,而现在,阿秒科学则能够看到微观粒子的瞬间行为。
那么为什么阿秒科学如此重要呢?一方面,阿秒科学的发展能够帮助人们更深入地了解量子物理的基本规律。
在阿秒级别下,物质的基本行为被理论和实验重新定义,使得一些传统上难以理解的问题得以解决。
另一方面,阿秒科学的应用有很多,比如用于纳米电子器件的瞬态响应研究、量子力学规律的验证、电子做动力学研究等等。
不过,阿秒科学的研究过程并不容易。
由于时间尺度极短,传统的测量和观察方法无法应对。
因此,科学家们发展了一系列的技术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比如阿秒脉冲激光技术、高能量电子束成像技术、动态电子衍射技术等等。
这些技术的发展为阿秒科学的研究提供了必要的工具和手段。
从阿秒科学的发展来看,它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上都有着广阔的前景。
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对阿秒级别的研究将会越来越深入,这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微观世界的奥秘,推动科学的进步。
总之,阿秒科学是一种具有重要意义的新兴学科,它以极短时间尺度下的物理现象研究为核心内容。
通过阿秒科学的发展,人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微观世界的基本规律,解决一些难以理解的问题,同时也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了诸多应用和启示。
实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激光系统选择:选择能够产生阿秒量级光脉冲的激光器,常见的有飞秒激光器(femtosecond laser)和飞秒光纤激光器(fiber femtosecond laser)等。
光脉冲压缩:通过使用光学非线性效应将光脉冲进行压缩,以获得更短的脉冲宽度。
常用的压缩方法包括福克-哥里亚转换(FROG)和自相关(autocorrelation)等。
光脉冲测量:通过使用阿秒级离散自相关(ASD,asymmetric spectral dispersion)技术或阿秒级频率梳(AFS,asymmetric frequency comb)技术,对光脉冲的波形和频谱进行测量和分析。
光脉冲调控:根据实验需求,使用光学元件(如光栅、衍射片、非线性晶体等)对光脉冲进行调控,以实现所需的光参数和光学效果。
光脉冲应用:根据实际需求,将阿秒光脉冲应用于不同的实验领域,如超快光谱学、材料科学、量子光学、生物医学研究等。
需要注意的是,阿秒量级光脉冲的实验方法包含复杂的光学设备和技术,需要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经验来进行操作和分析。
阿秒激光原理阿秒激光是一种在激光技术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一种极短脉冲激光,其脉冲宽度在阿秒级别(1阿秒等于10的负18次方秒)。
阿秒激光的原理基于光的量子特性以及激光的产生原理。
激光是一种特殊的光,它与普通光相比具有高度相干性、方向性和单色性。
激光的产生是通过光的受激辐射过程实现的,即通过激发原子或分子使其跃迁到高能级,然后再通过受激辐射的过程使其返回到低能级时释放出激光。
阿秒激光的产生是通过超快脉冲激光器实现的。
超快脉冲激光器是一种能够产生极短脉冲的激光器,其脉冲宽度可以达到阿秒级别。
超快脉冲激光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超快脉冲激光源产生高度相干的激光脉冲,然后通过一系列光学器件对脉冲进行调整和放大,最终得到阿秒脉冲。
阿秒激光的产生依赖于一种特殊的光学器件——阿秒激光器。
阿秒激光器通常由一个光学放大器、一个光学频率转换器和一个光学压缩器组成。
光学放大器用于放大激光脉冲的能量,光学频率转换器用于将激光脉冲的频率转换到所需的范围,光学压缩器用于压缩激光脉冲的宽度。
通过这些光学器件的组合和调整,可以实现阿秒激光的产生。
阿秒激光的应用非常广泛。
由于其极短的脉冲宽度,阿秒激光可以实现对物质的高分辨率成像,用于生物医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的研究;同时,阿秒激光还可以用于超快动力学研究,探测和研究物质的超快动态过程;此外,阿秒激光还可以用于激光切割、激光打孔和激光刻蚀等材料加工领域。
总结起来,阿秒激光是一种极短脉冲激光,其产生依赖于超快脉冲激光器和阿秒激光器。
阿秒激光具有高度相干性和方向性,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材料科学、超快动力学和材料加工等领域。
阿秒激光的研究和应用将进一步推动激光技术的发展,为人类带来更多的科学和技术进步。
阿秒瞬态吸收光谱动力学理论汇报人:2024-01-04•阿秒瞬态吸收光谱基本概念•阿秒瞬态吸收光谱动力学理论•阿秒瞬态吸收光谱实验技术目录•阿秒瞬态吸收光谱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阿秒瞬态吸收光谱在生物学中的应用•阿秒瞬态吸收光谱的未来发展与挑战目录01阿秒瞬态吸收光谱基本概念定义与特性定义阿秒瞬态吸收光谱是一种利用超短脉冲激光探测物质在极短时间内(阿秒级别)的动态吸收特性的光谱技术。
特性具有极高的时间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能够探测物质在非常短暂的时间段内的光谱变化,揭示物质内部的动态过程和相互作用机制。
A BC D产生机制通过光栅、棱镜或非线性光学晶体等分束器将激光分成探测光和参考光。
利用超短脉冲激光器产生极短的激光脉冲,其持续时间通常在皮秒至飞秒范围内。
通过比较探测光和参考光的强度变化,可以获得物质的瞬态吸收光谱。
探测光被聚焦到样品上,与物质相互作用,产生瞬态吸收信号。
化学反应动力学研究物质在极短时间内发生的物理变化和相变过程。
物理和材料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01020403研究大气中气体的化学反应和污染物转化等。
研究化学反应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和反应机制。
研究生物分子的动态结构和功能,如光合作用、视觉过程等。
应用领域02阿秒瞬态吸收光谱动力学理论动力学模型速率方程模型描述分子内部动态过程,通过建立反应速率常数和分子内部状态变化的关系来描述分子内部的动力学行为。
密度矩阵模型描述光子与分子相互作用的微观过程,通过建立光子态和分子态之间的耦合关系来描述光子在分子中的传播和散射过程。
波恩-奥本海默近似将电子和核的运动分开考虑,电子的运动通过薛定谔方程描述,而核的运动则通过经典力学的方法描述。
基于薛定谔方程描述分子内部状态的变化,考虑了电子和核的相互作用。
量子力学框架半经典框架密度泛函理论框架将电子和核的运动分开考虑,电子的运动用量子力学描述,而核的运动则用经典力学的方法描述。
将分子中的电子运动看作是单电子运动,通过求解单电子薛定谔方程来描述电子的运动状态。
纳秒激光器原理及应用简介纳秒激光器是一种能够产生纳秒级脉冲的激光器,其原理基于激光器的工作原理,经过特殊设计和调整,使得激光器产生纳秒级的脉冲。
纳秒激光器随着其高能量、高峰值功率和短脉冲宽度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原理纳秒激光器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激光的产生:纳秒激光器通常采用固体激光介质,如2. 脉冲调制:纳秒激光器使用特殊的脉冲调制技术,如Q开关技术,能够控制激光的脉冲宽度和频率,使得激光器产生纳秒级的脉冲。
3. 能量放大:激光脉冲通过光学放大器进行能量放大,从而增加激光器的输出功率和峰值功率。
4. 脉冲整形:为了满足应用需求,纳秒激光器还需要进行脉冲整形,包括调整脉冲宽度、脉冲形状和脉冲重复频率等参数。
应用纳秒激光器在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材料加工:纳秒激光器可以用于材料的切割、焊接、打孔等加工过程。
其高峰值功率和短脉冲宽度能够实现精细加工,应用于微电子、材料科学等领域。
2. 医疗美容:纳秒激光器可以用于皮肤色素病变的治疗、纹身去除、皮肤再生等医疗美容领域。
其短脉冲宽度可以有效保护皮肤组织,提高治疗效果。
3. 光学测量:纳秒激光器可以用于激光扫描显微镜、激光雷达等光学测量领域。
其快速响应和高能量输出能力,能够实现高精度的测量和分析。
4. 科研实验:纳秒激光器在物理实验、化学实验等科研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如激光光谱分析、超快动力学研究等。
结论纳秒激光器通过特殊的设计和调整,实现了纳秒级脉冲的生成,具有高能量、高峰值功率和短脉冲宽度的特点。
其广泛的应用领域包括材料加工、医疗美容、光学测量和科研实验等。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纳秒激光器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将进一步拓展和深化。
5基望远镜不同,太空望远镜分辨率的限制因素是望远镜的衍射极限。
太空望远镜的图像不受大气像差和大气吸收的干扰,因此11000kg重的HST的极限角分辨率达0.006弧秒。
HST能做一些地基望远镜所不能做的事情:寻找1亿光年远的造父变星。
造父变星之所以重要是由于它们的绝对强度极佳地与强度调制的周期关联,测得周期,天文学家能计算造父变星的亮度,把计算的亮度与测量得的亮度比较,就能确定距离。
该宇宙尺可以精确地确定哈勃常数,即宇宙膨胀的速率为70 km/(s·mpc)(1 mpc是326万光年)。
HST之所以能确定哈勃常数和其它重要的发现,是由于它能看到1亿年前离开恒星的光,但是它们不能测量来自第一个恒星的光。
目前的理论认为第一个恒星、行星系统和星系是在宇宙存在约5亿年时形成的,现在还看不到那个时代。
最近,美国Lockheed Martin和TRW/Ball等公司在竞标设计、建造、测试和部署第二代太空望远镜(NGST),它是主镜孔径6m的三镜消像散望远镜,将在10年内进入L2轨道——距地球百万英里的半稳定重力平衡区。
在从600nm到10µm的波长范围内,观察将受到黄道带光的背景噪音的限制,黄道带光是来自黄道平面中尘埃和微粒的最小散射和热辐射。
NGST将研究如此远的、在宇宙大爆炸后5亿年内发射光的物体,还可以看到宇宙退耦(大爆炸后30万年发生的物质和能量的分离)后首先发光的物体,这些观察可以修正关于宇宙是如何演变过来的理论,可以使天文学家看到第一代恒星的形成[12]。
参 考 文 献1 邱元武. 微光子学. 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02,39(3):1~72 R.Winn Hardin. World’s largest laser shoots photonics to a new level. Photonics Spectra ,1998,32(5):104~1143 Gaynell Terrel. GAO blasts laser budget. Photonics Spectra , 2000, 34(10):55~584 Alissa M.Yohey. Laser projects create an optics market. Photonics Spectra , 1998, 32(8):127~1285 Hank Hogan. Stone-cold telescope will spot cosmic neutrinos. Photonics Spectra , 1999, 33(6):36~396 Hank Hogan. Undersea telescope detects neutrinos. Photonics Spectra , 1999, 33(2):347 Charles T.Whipple. Project aims to solve neutrino mystery. Photonics Spectra , 2000, 34(3):50 8 Richard Gaughan. Gravity-wave detector comes online. Photonics Spectra , 2001, 35(8):46~48 9 Brent D.Johnson. Stabilized lasers contribute to geology. Photonics Spectra , 2001, 35(6):57~5810 Daniel S.Burgess. Interferometer gauge space. Photonics Spectra , 2001, 35(2):4011 Dan Drollette. Extreme photonics:mega mirrors. Photonics Spectra , 2000, 34(2):84~9012 Richard Gaughan. Building a better hubble. Photonics Spectra , 2001,35(8):84~94从飞秒化学到阿秒物理学物理学家利用飞秒光脉冲来跟踪分子内原子的运动已习以为常,现正研制发射更短脉冲的X光源以研究和控制原子内部电子的运动。
产生阿秒激光脉冲的实验方法产生阿秒激光脉冲的实验方法引言:阿秒激光是当今光学研究领域的前沿技术之一,它的特点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能释放出极高能量的脉冲。
阿秒激光在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被誉为“光束的极限”。
本文将介绍如何产生阿秒激光脉冲的实验方法,以及这项技术的应用。
一、基本原理阿秒激光产生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激光脉冲的超快速调制和放大来实现。
在基础激光器上产生一个连续的激光束,然后通过非线性光学晶体进行频率转换,产生一个高能量、短时间的激光脉冲。
这个过程需要精确的光学组件和相干光源的支持,才能获得稳定且高质量的阿秒激光脉冲。
二、实验方法1. 光学系统的搭建要产生阿秒激光脉冲,首先需要搭建一个稳定的光学系统。
光学系统包括激光器、振荡器、光学晶体、光学透镜和光学探测器等组件。
通过使用高精度的光学元件,可以实现激光束的精确控制和调制。
2. 脉冲放大系统在产生激光脉冲的过程中,需要经历放大过程。
通过使用放大器,可以将较弱的激光脉冲放大到足够强度,以产生阿秒激光脉冲。
放大器的选择和优化对于获得高质量的激光脉冲至关重要。
3. 调制和压缩系统为了产生阿秒激光脉冲,还需要进行激光脉冲的调制和压缩。
调制可以通过光纤或非线性晶体来完成,而压缩则需要使用光学反射器和光学延迟器等光学元件。
优化调制参数和控制各个组件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实现高质量阿秒激光脉冲的关键。
三、应用领域1. 物理学阿秒激光在物理学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在纳米尺度物质表征方面。
由于阿秒激光脉冲的时间分辨率非常高,可以观察到原子级别的动态过程。
这对于研究材料的结构和性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 化学学在化学研究中,阿秒激光可以用于实时观察和控制化学反应的过程。
通过短时间间隔内的光谱测量,可以揭示化学反应发生的机理,并优化化学过程。
这对于新材料的合成和能源转化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3. 生物医学阿秒激光在生物医学研究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观察生物分子的动态变化和光敏反应过程,可以对生物体进行非侵入性的探测和治疗。
诺贝尔物理学阿秒光脉冲阿秒光脉冲是指一种时间极短、能量极高的光脉冲,其脉冲宽度在阿秒量级(1阿秒=10^-18秒)左右。
诺贝尔物理学奖于2018年授予了高谷树一郎和道原秀之,以表彰他们在阿秒光脉冲的研究和应用方面所取得的突破性成果。
阿秒光脉冲的研究不仅对物理学领域具有重要意义,也在生物医学、化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
阿秒光脉冲具有极高的光强和极短的脉冲宽度,这使得它在研究微观世界和快速动态过程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阿秒光脉冲的产生离不开激光技术的发展。
激光是一种高度聚焦的光束,具有单一波长和相干性。
通过将激光束经过特殊的增益介质放大,可以产生阿秒光脉冲。
而阿秒光脉冲的产生,又为研究物质的基本性质和微观过程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手段。
阿秒光脉冲在物理学领域的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阿秒光脉冲可以用于研究原子和分子的动力学过程。
由于阿秒光脉冲的时间尺度极短,可以实时观察原子和分子的电子结构和化学反应过程。
这对于理解化学反应机理和开发新的材料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阿秒光脉冲还可以用于研究凝聚态物质的电子和晶格动力学。
通过观察材料中电子和晶格的运动,可以揭示材料的电子结构和相变机制。
此外,阿秒光脉冲还可以用于研究超快光学现象,如光子晶体、光学波导和光学器件等。
除了物理学领域,阿秒光脉冲在生物医学和化学领域的应用也日益受到关注。
在生物医学领域,阿秒光脉冲可以用于显微成像和分子探测。
通过使用阿秒光脉冲进行显微成像,可以实时观察生物分子和细胞的活动过程,为生物学研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手段。
在化学领域,阿秒光脉冲可以用于研究化学反应的速率和机理。
通过观察化学反应的过程和产物,可以揭示化学反应的动力学和热力学规律,为化学合成和催化反应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阿秒光脉冲的研究和应用正日益深入,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阿秒光脉冲的产生和探测技术仍需要进一步改进。
目前,阿秒光脉冲的产生和探测技术仍受到实验条件和设备限制,需要更加稳定和高效的技术手段。
阿秒时间抖动的全保偏掺铒光纤激光器赵洺贺1,2,杨若傲2,陈子扬2,王爱民2,李倩1,张志刚2*(1.北京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广东深圳 518055;2.北京大学电子学院区域光纤通信网和新型光通信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871)摘要:近年来,超稳光生微波和远距离时频同步等高精度、高速科学研究对低噪声飞秒光纤激光器具有迫切的需求。
为实现低时间抖动噪声的激光种子源,基于“光积木”结构,设计并搭建了一台重复频率为100 MHz的全保偏掺铒锁模光纤激光器,“光积木”结构可以有效地抑制激光器的机械噪声和重频漂移。
采用平衡光学互相关技术,首次从全保偏锁模光纤激光器的出射脉冲中直接进行了高精度的时间抖动测量。
该激光器在傅里叶频率10 kHz至1 MHz的积分区间内,积分均方根时间抖动仅为98.36 as。
关键词:飞秒激光器;时间抖动;平衡光学互相关中图分类号:TB9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5795(2023)03-0144-05All⁃PM Er: fiber laser with attosecond timing jitterZHAO Minghe1,2, YANG Ruo'ao2, CHEN Ziyang2, WANG Aimin2, LI Qian1, ZHANG Zhigang2*(1. School of Electronic and Computer Engineering, Peking University, Shenzhen, 518055, China;2.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Advanced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s and Networks,School of Electronics,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low⁃noise femtosecond fiber lasers are widely demanded in high⁃precision and high⁃speed research such as ultra⁃stable photogenerated microwave and long⁃distance time⁃frequency transfer. To realize a laser seed with low⁃timing⁃jitter noise, an 100 MHz all⁃polarization⁃maintaining mode⁃locked Er:fiber laser was demonstrated on "optical cube". The"optical cube" configuration can effectively suppress the mechanical noise and the drift of the repetition rate. Based on the balanced optical cross⁃correlator technique, this is the first time to per⁃form high⁃precision time jitter measurement of the pulse train directly from an all polarization⁃maintaining mode⁃locked Er:fiber laser. The integrated root⁃mean⁃square timing jitter from 10 kHz to 1 MHz offset frequency is only 98.36 as.Key words: femtosecond laser; timing jitter; balanced optical cross⁃correlator0 引言近年来,低噪声的被动锁模激光器在超远距离时间同步[1]和超稳光生微波[2-3]等高精度科学实验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用阿秒光脉冲探索微观世界作者:杨先碧来源:《大自然探索》2024年第05期阿秒光脉冲技术是一种引人注目的新技术,它以其独特的方式改变了我们对量子世界的理解。
它不仅带来了全新的研究视角,更在无数次实验中揭示了量子世界的奇妙特性。
在这段科研征程中,主角是瑞典物理学家安妮·吕利耶、法国物理学家皮埃尔·阿戈斯蒂尼和奥地利物理学家费伦茨·克劳斯,他们凭借着在阿秒光脉冲技术发展中的卓越贡献,荣获了2023 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要探究阿秒光脉冲的奥秘,我们首先要清楚什么是阿秒。
阿秒是一个时间单位,其值为一百亿亿分之一秒。
这个时间如此短暂,以至于光在1 阿秒内仅能前进0.3 纳米。
这种难以想象的短暂瞬间,似乎已经超越了我们的探测极限。
光脉冲是光源按着一定时间间隔时断时续的发光,而阿秒光脉冲是由超级短暂的闪光所构成。
它是科学家手中的利器,用以探索那些瞬息万变的微观世界。
阿秒光脉冲具有极致的速度和短暂,却足以照亮微观世界的隐秘空间。
光是电场与磁场振动而形成的电磁波,它的振动频率受到物理极限的约束。
正是这种自然规律的限制,光脉冲的最短持续时间无法低于1飞秒,这是20世纪80年代时科学界的共识。
飞秒与阿秒,虽一字之差,却有千倍的时差。
若要跨越这道时间之篱,阿秒光脉冲的研究人员明白,仅靠改良现有科技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开拓全新的技术领域。
光脉冲是激光光源在一个个间隔的小时间段内发射出来的,其峰值功率很高。
随着激光技术的不断发展,光脉冲宽度也在不断缩小,也就是脉冲的时间间隔不断变小。
如何将光脉冲压缩到阿秒量级?高次谐波可以充当动力来源。
对混合的多频光进行分解时,其中最低频率为基频2 倍以上的那些波就是高次谐波。
吕利耶是早期通过实验来产生高次谐波的科学家之一。
早在1987 年,吕利耶将红外激光射入惰性气体,观察到了高次谐波的产生。
与以前实验中使用的波长较短的激光相比,红外激光产生更多、更强的高次谐波。
飞秒激光器是仅以千兆分之一秒左右的超短时间放光的“超短脉冲光”发生装置。
飞是国际单位制词头飞托(f em t o)的缩写,1飞秒=1×10^-15秒。
所谓脉冲光是仅在一瞬间放光。
照相机的闪光的发光时间是1微秒左右,所以飞秒的超短脉冲光只有其10亿分之一左右的时间放光。
众所周知,光速是以30万千米每秒(1秒间绕地球7周半)无与伦比快的速度飞驰而过,但是在1飞秒期间连光也只不过前进了0.3微米。
通常,我们用闪光摄影能够剪下活动物体的瞬间状态。
同样如果用飞秒激光器闪光,则连以剧烈速度进行化学反应的过程,都有可能看到其反应的每个片断。
为此,可以使用飞秒激光器来研究化学反应之谜。
一般的化学反应是在经过能量高的中间状态,即所谓的“活性化状态”后进行。
活性化状态的存在早在1889年已由化学家阿雷尼厄斯从理论上预言,但是因为是在极短瞬间存在,所以无法直接地观察。
但是1980年代末通过飞秒激光器直接证明了它的存在,这是用飞秒激光器查明化学反应的一个例子。
如环戊酮分子经活性化状态分解为一氧化碳与2个乙烯分子。
现在飞秒激光器还应用于物理、化学、生命科学、医学、工程等广泛领域,特别是光与电子携手,期待在通信或计算机、能源领域开辟各种新的可能性。
这是因为光的强度几乎可以毫不损耗地从一地到另一地传输大量信息,使光通信进一步高速化。
在核物理学的领域,飞秒激光器带来了巨大冲击。
因为脉冲光具有非常强的电场,在1飞秒内有可能将电子加速到接近光速,所以,能够用于加速电子的“加速器”。
在医学上的应用如上所述,在飞秒内的世界连光都被冻结得无法前进很远,但是即使这个时间尺度,在物质中的原子、分子以及计算机芯片内部的电子在电路内依旧运动。
如果使用飞秒脉冲就能让其瞬间止住,研究发生了什么。
除了闪光让时间止住外,飞秒激光器还能够在金属上钻出直径最小达200纳米(万分之二毫米)的微孔。
这意味短时间内被压缩锁定在里面的超短脉冲光获得超高输出的惊人效果,而且对周围不产生额外损伤。
阿秒脉冲光的实验方法阿秒脉冲光是一种极短、极强的光脉冲,其特殊的性质使其在物理、化学、生物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为了研究和利用阿秒脉冲光,科学家们开展了许多实验,本文将介绍其中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
阿秒脉冲光的实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产生阿秒脉冲光:阿秒脉冲光的产生通常采用飞秒激光器。
飞秒激光器能够产生极短的飞秒脉冲,其典型时长为几十飞秒至几百飞秒。
通过对飞秒激光进行调制和放大,可以得到能量更高、脉冲更短的阿秒脉冲光。
2. 干涉实验:阿秒脉冲光通常用于干涉实验,以研究光的相位和幅度。
在干涉实验中,需要将阿秒脉冲光与参考光束进行干涉。
可以使用干涉仪、干涉滤波器等设备进行实验。
通过观察干涉图样的变化,可以获得阿秒脉冲光的相位和幅度信息。
3. 能谱分析:阿秒脉冲光的能谱分析是研究其频率特性的重要方法。
常用的能谱分析方法包括自相关法和光谱分析仪法。
自相关法通过将阿秒脉冲光与其自身相互作用,得到脉冲的自相关信号,从而得到脉冲的频率特性。
光谱分析仪法则通过将阿秒脉冲光通过光栅或光谱仪进行分光,得到脉冲的频谱信息。
4. 时间分辨实验:阿秒脉冲光的时间分辨实验是研究其时间特性的重要手段。
常用的时间分辨实验方法包括飞秒光闸法、频率混频法等。
飞秒光闸法通过使用飞秒光闸器,将阿秒脉冲光与参考信号进行干涉,从而得到脉冲的时间特性。
频率混频法则通过将阿秒脉冲光与参考光束进行频率混频,得到脉冲的时间特性。
5. 应用研究:阿秒脉冲光在物理、化学、生物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物理领域,阿秒脉冲光被用于研究量子力学、光电子学等基础科学问题;在化学领域,阿秒脉冲光被用于研究化学反应的动力学过程;在生物领域,阿秒脉冲光被用于研究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动力学行为。
通过实验研究,科学家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阿秒脉冲光的特性,并开发出更多的应用。
阿秒脉冲光的实验方法包括产生阿秒脉冲光、干涉实验、能谱分析、时间分辨实验和应用研究等步骤。
现代技术的前沿领域现代技术的前沿领域现代技术已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复杂系统,主要由三大基本技术:即物质变化技术、能量转换技术和信息控制技术组成。
物质、能量和信息构成了世界的三大要素,由此考察技术活动则可以从纷繁复杂的技术类别中发现其主要脉络。
迄今尚无公认的技术分类标准,因而我仅就一些与日常生产和生活及人类的未来密切相关的现代技术前沿领域加以论述。
这些技术主要有:信息技术(包括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材料技术、生物工程技术、能源技术、纳米技术、环境工程技术、海洋技术、空间技术等。
一、信息技术(一)信息技术概论人类伊始就离不开信息活动,但作为一门科学,却始创于20世纪40年代后期。
N.维纳指出:"信息既不是物质、又不是能量,信息就是信息",即提出了"信息"是存在于客观世界的第三要素的著名论断。
美国学者 C.E.仙农创造了不同于先前所有物质单位体系的信息单位"比特"(Bit),从而第一次系统地给出了信息的定量描述,并用数学公式把信息传递过程中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依存关系统一起来。
维纳和仙农在物理性空间之外,又揭示出一个信息空间,这是人类认识史上一次重大的飞跃。
"信息"的定义,至今众所不一。
可以简单的理解为"消息"或"信号",在信息论中,信息的定义则为信源的不确定度。
它的意识是,如果某一信源只能产生一个消息,且始终不变,则说它发出的信息量等于零,实际上这便是从信息量的角度给信息的一种定义。
"信息技术"指获取、传递、处理和利用信息的技术。
如果从信息学的角度则可把信息技术分为信息获取技术、信息传递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信息利用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支撑技术。
1.信息获取技术它包括信息测量、感知、采集和存储技术,特别是直接获取自然信息的技术。
信息测量包括电与非电性信息的测量,如何把自然的电信号、磁信号,以及其他的非电磁性信号测量出来,这包括利用传感技术、接收技术等测量技术,这种测量本身实际上也包含着信息的转换,因为通常的测量过程,往往是把自然信息通过传感器转化成光的或电的信息,以便记录与存储。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题目:阿秒激光器学院:物理与电子技术学院专业:物理学(师范类)学生姓名:陈思音(20111125020078)张晓蕾(20111125020016)何芳君(20111125020060)指导教师:李成仁2012年11月阿秒激光器[摘要]超短脉冲激光正在进行着从飞秒(1fs=1510-s)10-s)向阿秒(1as=18的跨越,这一跨越对激光原理和激光应用来说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文章主要介绍了阿秒脉冲的原理、测量方法以及阿秒激光器的应用和对科学发展的意义。
[Abstract]Ultrashort pulse laser is crossing from femtosecond(1fs=1015-s)to attosecond(1as=1018-s),the leap have significantly influence on 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Laser.The article mainly introduces that the principle of attosecond pulses,the measuring method and the application of attosecond laser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关键词]超短脉冲、阿秒脉冲、高次谐波、应用、飞秒技术、振荡周期一、引言正如激光的发明引起了光学领域的一场巨大的革命一样,超短脉冲激光的产生使人类探索许多未知领域及发现新的物理规律的梦想成为现实自然界中存在着许多以前受测量手段的时间分辨率限制而无法认识的超快现象,如分子尺度上的运动,单分子的振动及转动,液体或品格的振动及转动,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都发生在飞秒(1fs=1510-s)到皮秒(1ps=1210-s)的范围锁模技术使激光脉宽一下子缩短到了飞秒的数量级,终于为研究这些超快现象提供了时间分辨的可能。
1999年,20世纪末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美国埃及裔科学家Ahmed Zewail]1[,表彰他在超快光谱和飞秒化学方面的开拓性工作.但人类探索自然无穷奥秘的热情驱动着科学家要找到比飞秒更短的闪光脉冲来帮助自己看到更快的反应过程。
正如每位摄影师都知道的那样,一个“闪光”可以冻结一个动作,如果动作发生的时间越短,则需要冻结它的“闪光”就相应地要求越短,否则图像就会出现虚影。
然而,要突破现今3 .7fs 这样一个对800nm波长的激光来说不到两个光学周期的脉宽界限,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验上都面临巨大的挑战。
因此,阿秒科学将是未来几年里超快光子学中最热门的研究课题]2[。
二、产生阿秒脉冲的原理方法回顾一下从皮秒到飞秒技术的发展过程,我们可以看到有这么几个条件是必要的:一是新型增益介质的出现。
增益介质作为产生激光的三个必要条件之一,对于飞秒脉冲的产生来说还必须要求具有宽的增益带宽。
根据傅里叶变换,增益带宽与持续时间成反比,只有足够的增益带宽才能保证飞秒输出目前通用的增益介质。
二是采用新的激光技术。
飞秒脉冲产生利用的是新的锁模技术,其中克尔透镜锁模技术因为机制简单及操作方便已成为目前最常采用的飞秒激光脉冲产生技术。
三是谐振腔镜的镀膜工艺及腔内色散补偿技术的发展。
只有在宽带膜及有效的高阶色散补偿的保证下,才能得到10fs 以下的超短脉冲。
但是当飞秒脉冲要向更短的阿秒迈进时,这种产生飞秒的方法却不再适用。
原因很简单,主要是受到光振荡周期的限制。
众所周知,可见光的振荡周期大约是2fs,由于脉冲持续时间不可能短于一个光振荡周期,所以在可见光波段不可能产生短于飞秒的光脉冲,要想实现阿秒脉冲必须在高频区(如极紫外或软X射线区)想办法。
但是在高频区要想利用传统的光学谐振腔来产生紫外阿秒脉冲有如下困难:一是没有紫外区激光介质,二是缺乏在紫外区镀宽带膜的成熟技术。
既然激光介质和谐振腔这两个激光产生必备的条件都不具备,人们只能另外想办法来产生更短的阿秒脉冲。
目前人们在产生阿秒脉冲的原理方法上作了大量的前沿探索工作,其中最有前途的方案是超短脉冲的谐波合成技术。
具体的可行技术有两种:一种是利用超强超短脉冲与惰性气体的非线性效应产生高次谐波,或者受激拉曼散射从而得到阿秒脉冲的方法;另一种是相位锁定光学参量或同步飞秒激光产生的可见光亚谐波合成技术。
最近,前一种方法,即高次谐波产生阿秒脉冲技术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一个由奥地利维也纳技术大学、加拿大国家研究中心和德国比利斐尔德大学的研究人员组成的国际课题组,报道了他们产生的单个脉冲为650as 的X射线脉。
他们采用氖气作为非线性介质靶,用一束超高强度超短激光脉冲聚焦在靶上,从而获得了类似激光的X射线脉冲,并且利用新的测量技术第一次测出了此X射线脉冲的脉宽是650as。
对于这种方法的物理机制,1993年Paul Corkum给出了一个简单的模型,这个模型可以很好地解释实验中高次谐波产生的一些物理性质。
图1就是这个模型的简单图示解释。
Paul认为,当超强超短激光脉冲与气体原子靶相互作用时,超强超短脉冲作为驱动光场,极大地改变了原子中电子的电离势曲线,结果使束缚电子可以穿透这个势垒发生隧道电离,被电离出的自由电子在随后的光场中加速或减速,并与它脱离的离子或周围的离子碰撞。
复合时发射出能量等于电离电位Wb与激光光波场中得到的动能之和的光子]3[。
图1中发射出的光子频率表示为Wxuv,处于极紫外或软X射线区。
由于这种基本过程与激光频率准周期性的叠加,从而产生了谐波。
而电子是在光强最大(波峰或波谷)处被精确电离,同时辐射高次谐波,所以辐射是在极短的时间内产生,理论计算这个时间大约是100as。
但是在一个光周期内有两次辐射,这样产生的光脉冲是一个阿秒串,即每半个光周期有一个阿秒脉冲,这种间隔如此紧密的脉冲串在绝大多数实验中都是无法使用的。
可贵的是奥地利这个国际课题组同时也解决了这个难题,他们利用几个周期的强飞秒激光作为驱动激光,再使用一个高通滤波器,从数目较少的阿秒脉冲串中分离出了单个脉冲,从而为阿秒脉冲的实用化奠定了基础,图2为采用重元素Zr作为滤波器选取单个阿秒脉冲的实验原理图。
三、阿秒脉冲中的测量理论家已经预言,本质上高次谐波可以实现相当好的同步以产生阿秒脉冲序列,其中每个脉冲约为100阿秒.如果是这样的话,许多实验室可能已经产中了这样的脉冲,但在还没有人想出测量这么快的光学事件的方法之前.我们又如何知道它是否发生了呢?一个寻找灵感的途径就是借鉴目前用于飞秒脉冲测量的方法——自相关法]4[.自相关本质上就是用脉冲自己测量自己.具体地说,就是先将一个脉冲成完全相同的两个.然后在可调范围内造成两个相同脉冲在迈克耳孙干涉仪两臂上的延迟,再使它们都通过非线性光学材料.当两臂完全等长时,两个脉冲会同时到达非线性材料,这时的信号最强。
随着光路不对称性的变化,两个波一先一后地到达非线性材料,引起非线性响应信号发生相应改变观察非线性响应的变化,使我们能测出两脉冲重叠程度随光程差△x变化的情况,脉冲的宽度就简单地正比于△x/c。
然而没有人知道如何将一束高次谐波分成完全相同的两束。
而且目前我们已知的非线性介质来说,脉冲的强度还不足以产生非线性响应。
最近.希腊FORTIH实验室的物理学家们已经提出并演示了一种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
首先他们在产生高次谐波之前就将激发脉冲分成完全相同的两束,有效地解决了产生两个完全相同的脉冲的问题。
他们解决第一个问题的方法是使用离化的气体产生高次谐波。
因为离化气体更容易产生高次谐波,而同时离化气体还充当了非线性介质.以测量脉冲序列中的脉冲宽度。
上述对阿秒脉冲结果的解释依赖于更细致的理沦分析,如果分析是正确的话,FORTH就解决了阻碍阿秒科学发展的主要问题,通过这一工作,实验上的阿秒科学就可以登台亮相了,人们也真正进入了阿秒科学时代。
四、阿秒脉冲的应用我们知道,飞秒脉冲近年来已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如抽运探测超快光谱学、荧光上转换飞秒光谱学、量子系统相干控制等。
A.Zewail正是由于应用这些相关的技术来测量飞秒尺度下的化学键断裂等飞秒化学上的工作而获诺贝尔化学奖。
此外,还有许多飞秒激光脉冲的各种应用。
例如,使用能量高度集中的飞秒激光脉冲进行微加工。
这一技术可用于复杂的脑外科及眼科手术中。
德国JENA大学的Konig采用高强度钛蓝宝石单束激光,发明了目前世界上最精细的激光手术刀,这种“激光刀”的刻痕宽度仅0.11m,并已成功地进行了人体第一号染色体的细胞分离手术及动物癌细胞的切除实验。
在频率测量上,飞秒激光同样有着重要的应用,由振荡器产生的一个短于10fs的光脉冲的光谱包含了百万以上的模式,这些模式有固定频率间隔,相当于用飞秒激光脉冲作为光学频率的尺子,可以在激光光谱的范围内精确地确定任何频率。
这样的频率尺子能够在光学频段上建立更精确的原子钟。
作为比飞秒激光更短的脉冲,阿秒脉冲将在上述领域中得到同样甚至更重要的应用。
如能够观测电子围绕原子的运动,原子的电离和离子键的形成]5[。
阿秒激光器还可为单个电子活动“摄像”,科学家们已经成功用阿秒激光观测了电子,使记录电子运动终于成为现实。
理论上,我们还可以尝试让激光脉冲频率提高一千倍,如此就可以看清原子核内部的运动。
同时阿秒脉冲将由于其超短的脉宽和超宽的频谱而被应用于许多新的领域并开拓出新的应用。
五、结论对超短脉冲激光的研究正在进行着从飞秒向阿秒的跨越,作为比飞秒激光更短的脉冲,阿秒脉冲将在很多科学领域做出更重要的应用。
继而人们在产生阿秒脉冲的原理方法上作了大量的前沿探索,这位研究超快现象提供了时间分辨的可能。
最有前途的方案是超短脉冲的谐波合成技术最近,高次谐波产生阿秒脉冲技术更是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希腊FORTIH实验室已有效地解决了产生两个完全相同的脉冲的问题。
他们解决第一个问题的方法是使用离化的气体产生高次谐波。
因为离化气体更容易产生高次谐波,而同时离化气体还充当了非线性介质.以测量脉冲序列中的脉冲宽度。
为阿秒脉冲的探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阿秒脉冲将由于其超短的脉宽和超宽的频谱而被应用于许多新的领域并开拓出新的应用。
参考文献[1] Zewail A H.Science,1988,242;1645[2] Steinmeyer G.Sutter D H.Gallmann L et nl.Photonics Spectra 2000,(2):100[3] 阿秒激光脉冲的新进展(韩海年魏志义苍宇张杰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中国科学院所光物理实验室北京10080)物理 2003,32(11)[4] 王向欣王成李邵辉刘建胜徐至展脉冲啁啾对于阿秒脉冲的影响[期刊论文]-光子学报2005,34(5)[5]超快激光的新前沿—阿秒科学(苍宇魏志义张杰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光物理实验室北京 10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