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界者”钟扬》一文在报道钟扬事迹的时候非常注重以言写人,请结合文 本进行分析。 答案 ①引用钟扬自己的话来塑造人物形象。 文章多处引用钟扬演讲、展板、文章中的文字来塑造其形象,突出其品质。如引 用钟扬演讲中关于“植物资源重要性”的论述,表现了钟扬对收集种子工作的重 视;引用钟扬为上海自然博物馆写的图文展板中的文字,体现了钟扬的专业素养,表 现了他对科普工作的热爱;引用钟扬《生命的高度》一文的相关内容,突出了钟扬 的执着追求,表现了其奉献精神。 ②用他人的话来表现人物。 文章多处引用钟扬妻子、同事、学生的话从侧面烘托人物的形象。如用妻子的话 表现钟扬的知识储备充足;用同事的话展现钟扬采集鼠曲雪兔子的经过,表现钟扬 的不畏艰险及其对科研事业的热爱;用学生的话表现钟扬对科普工作的付出。 从钟扬的自述以及别人的评价中,我们体会到了钟扬那强烈的责任心、使命感和 为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
文章第三段写道:“中国的稻田里如何走出了袁隆平这样一位世界级的农业科 学家?”请你结合全文简述原因。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案 (1)①客观原因。这是由中国的国情决定的。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自古以 来就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历史赋予了这位知识分子、伟大的农业科学家重 大的责任。②主观原因。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普遍发生的饥馑给袁隆平留下了 刻骨铭心的印象,袁隆平对中国亿万农民怀有深厚的感情,无法眼睁睁看着亿万农 民忍饥挨饿,他立志要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作为科学家,袁隆平具备敢于挑战、不 畏艰难、攀登科学高峰的勇气和胆量。 (2)作用:①内容上,肯定了袁隆平对中国乃至世界作出的巨大贡献;②结构上,承上 启下,具有过渡作用;③表达效果上,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以一首诗结尾,有什么深意? 答案 ①这首诗是对张秉贵精神的高度概括,同时照应了文章的标题。 ②这首诗是一位青年农民所写,抒发了他对张秉贵的赞美之情,深化了文章主旨。 ③以诗歌结尾,富有文学色彩,丰富了文章内容,让通讯变得生动活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