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文明的历史进程共74页
- 格式:ppt
- 大小:8.72 MB
- 文档页数:4
1、古埃及文字:________2、古埃及天文学成就:______3、古埃及文明的象征:______4、谁创造了从0到9十个数字的计数方法:________5、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____________》6、苏美尔人发明了:________7、古巴比伦王国位于哪条流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印度种姓制度四个等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9、印度种姓制度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了解希腊早期社会的重要文献:____________11、希腊文明的发源:________12、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________________13、世界七大奇迹之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14、《十二铜表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罗马建筑艺术的代表:______________16、被誉为欧洲民法的基础:________________17、拜占庭建筑的杰作:______________18、希腊雕塑艺术中的杰作:____________19、德谟克利特提出:______20、“百科全书式”的学者:__________21、日本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________22、文艺复兴的先驱:____23、文艺复兴美术三杰: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24、文艺复兴运动最早兴起于:______25、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础:________26、推动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____________27、最早的殖民国家:______、______28、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____________30、法国大革命开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1、第一个人权宣言:____________32、法国革命推向高潮:________33、到达非洲的好望角:______34、到达印度:________35、到达美洲的古巴、海地:______36、环球航行:______37、使世界连成一个整体:__________38、马克思主义理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9、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______________40、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________41、美国独立战争爆发:______________42、美国诞生的标志:____________43、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____________44、美国的第一任总统:______45、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__________________46、工业革命最早兴起于:______________47、第一辆火车机车的名字及发明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8、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________________49、电灯泡、第一座火力发电站和输电网:______50、1913年使用流水线生产汽车:____51、谁制成了汽车:____52、使物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3、俄国最伟大的作家之一,被列宁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______________54、“南美解放者”:________55、印度民族女英雄:________56、19世纪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______________57、开启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____________58、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道路:________59、发明了炸药:________________60、标志着贝多芬在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成熟:____________________61、阻止了日本独霸中国的企图,维持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____________62、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____63、一战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第一次取得胜利的民族民主革命:________________64、欧洲战争策源地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5、1936年广田弘毅上台组阁,建立法西斯专政:__________________66、冷战的开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7、两极(冷战)格局正式形成:________________68、大大加快了欧洲一体化:____________69、发展中国家作为一支新兴的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舞台:________70、非洲独立年:__________71、标志着非洲摆脱了殖民主义的枷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2、推翻了沙皇专制:________73、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__________74、斯大林模式形成标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5、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的事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76、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标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7、二战扩大的事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8、二战进一步扩大的事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9、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0、二战欧洲战争结束的事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1、二战结束的事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______________83、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____________________84、二战的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85、一战后的世界政治格局:______________________86、两极格局(冷战)结束的标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87、当今时代的主题:__________88、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是:________1、古埃及文字:象形文字2、古埃及天文学成就:太阳历3、古埃及文明的象征:金字塔4、谁创造了从0到9十个数字的计数方法:古印度人5、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是:《汉谟拉比法典》6、苏美尔人发明了:楔形文字7、古巴比伦王国位于哪条流域: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8、印度种姓制度四个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9、印度种姓制度的特点是: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
北京市朝阳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①秦征服统一岭南百越诸部族设三郡强化中央集权②在日趋明显的中原文化影响下古滇文化中断消失③反映出五铢币作为法定铜铸币在当地的流通使用④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实例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④3.下图为金章宗(1168年—1208年)在《女史箴图卷》中的题跋。
结合所学知识,对以下选项表述的准确性进行判断,选出准确选项()A.反映出“大定之治”的鼎盛B.金未能创制出本民族文字C.此时的书法成为一门艺术D.其书写的风格近于宋徽宗4.在“收同轮、路、电、邮经营权”的背景下,清政府邮传部上书慈禧太后,获准成立交通银行。
1914年哈尔滨交通银行开始发行印有哈尔滨地名的“国币”券,直接面对沙俄卢布及日本的金融政策。
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保路运动推动交通银行的创立B.成为官僚资本巧取豪夺的工具C.它终结了银元的法定货币地位D.发行“国币”券抵御经济侵略5.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右侧的进军路线图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于()A.1895年B.1931年C.1945年D.1948年6.2023年3月27日,俄罗斯捷杰耶夫与马林斯基交响乐团重返中国舞台,演奏在嘹亮高亢的号角声中开始。
前奏部分的小号动机来自《义勇军进行曲》,“红旗主题”在灿烂的C大调上喷薄欲出,宽广的颂歌主题与铿锵的进行曲交映。
作曲家吕其明于1965年春创作的这首《红旗颂》瞬间打动听众,掌声随即加入了演奏。
下列选项中,关于这一场景的分析合理、准确的是()A.该作品诞生于庆祝粉碎“四人帮”的重大胜利B.歌颂祖国和人民的主题,引发强烈的情感共鸣C.反映出中苏(俄)之间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D.是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的成功实践7.某同学对下图信息做出的相关分析,准确的有()①增速最快阶段出现在中美建交之际②处于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期③中国与外部关系出现重大调整突破④对外开放促进国民消费水平的提升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8.2023年春季,朝阳区亮马河游船实现了首航。
(完整版)人教版初中历史目录大纲初中历史(人教版)目录初一上册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 (1)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2)第2课原始的农耕生活 (7)第3课华夏之祖 (12)活动课一寻找历史 (17)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19)第4课夏、商、西周的兴亡 (20)第5课灿烂的青铜文明 (26)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 (30)第7课大变革的时代 (36)第8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一) (41)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46)活动课二编历史小故事 (52)第三单元统一国家的建立 (55)第10课“秦王扫六合” (56)第11课“伐无道,诛暴秦” (62)第12课大一统的汉朝 (67)第13课两汉经济的发展 (72)第14课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77)第15课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82)第16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一) (87)第17课昌盛的秦汉文化(二) (92)活动课三秦始皇功过的辩论 (97)第四单元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101)第18课三国鼎立 (102)第19课江南地区的开发 (108)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 (114)第21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 (118) 第22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二) (122) 活动课四运用历史地图学习历史 (127)活动课五“温故而知新”的方法和技能 (131)中国历史大事年表古代部分(上) (134)附录 (135)初一下册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1)第1课繁荣一时的隋朝 (2)第2课“贞观之治” (7)第3课“开元盛世” (12)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 (17)第5课“和同为一家” (22)第6课对外友好往来 (28)第7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一) (33)第8课辉煌的隋唐文化(二) (38)活动课一历史短剧——文成公主入藏 (44)第二单元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49) 第9课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50)第10课经济重心的南移 (56)第11课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 (61)第12课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66)第13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一) (72)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77)活动课二历史画配文——话说《清明上河图》 (83) 第三单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 (87) 第15课明朝君权的加强 (88)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93)第17课君主集权的强化 (99)第18课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 (103)第19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109)第20课明清经济的发展与“闭关锁国” (115)第21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 (121) 第22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二) (127) 活动课三历史知识竞赛 (132)活动课四设计历史知识示意图 (135)附录一中国历史大事年表古代部分(下) (138) 附录二中国历史纪年表 (139)附录三好书推荐历史学习网站推荐 (140)初二上册第一单元侵略与反抗 (1)第1课鸦片战争 (2)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7) 第3课收复新疆 (12)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 (16)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活动课一模拟时事报道——侵略与反抗 (24)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 (27)第6课洋务运动 (28)第7课戊戌变法 (32)第8课辛亥革命 (36)第9课新文化运动 (40)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45)第10课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46) 第11课北伐战争 (50)第12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54)第13课红军不怕远征难 (59)活动课二模拟导游——重走长征路 (65)第四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69)第14课难忘九一八 (70)第15课“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74)第16课血肉筑长城 (79)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87)第17课内战烽火 (88)第18课战略大决战 (92)第六单元经济和社会生活 (99)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100)第20课社会生活的变化 (104)第七单元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 (111)第21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一) (112)第22课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二) (117)中国历史大事年表(近代部分) (121)附录 (122)后记 (123)初二下册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1)第1课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2)第2课最可爱的人 (7)第3课土地改革 (12)第二单元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17)第4课工业化的起步 (18)第5课三大改造 (23)第6课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27)第7课“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32)第三单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37)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38)第9课改革开放 (42)第10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48)活动课一社会调研——家乡的昨天和今天 (52)第四单元民族团结与祖国统— (55)第11课民族团结 (56)第12课香港和澳门的回归 (60)第13课海峡两岸的交往 (65)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71)第14课钢铁长城 (72)第15课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76)第16课外交事业的发展 (80)活动课二历史纪实大家谈——新中国的外交 (85) 第六单元科技教育与文化 (89)第17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一) (90)第1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二) (94)第19课改革发展中的教育 (98)第20课百花齐放推陈出新 (102)活动课三20世纪歌曲中的“历史” (108)第七单元社会生活 (113)第21课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 (114)活动课四家庭照片 (118)中国历史大事年表(现代部分) (120)初三上册第一单元人类文明的开端 (1)第1课人类的形成 (2)第2课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7)第3课西方文明之源 (14)活动课一古代世界文化之旅 (20)第二单元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 (23)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24)第5课中古欧洲社会 (28)第三单元古代文明的传播与发展 (35)第6课古代世界的战争与征服 (36)第7课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使者 (41)第8课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一) (46)第9课古代科技与思想文化(二) (51)第四单元步入近代 (57)第10课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58)活动课二追访历史新闻——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 (64)第11课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67)第12课美国的诞生 (72)第13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78)活动课三我看拿破仑 (84)第14课“蒸汽时代”的到来 (88)第五单元殖民扩张与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93)第15课血腥的资本积累 (94)第16课殖民地人民的抗争 (99)第六单元无产阶级的斗争与资产阶级统治的加强 (105)第17课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06)第18课美国南北战争 (111)第19课俄国、日本的历史转折 (117)第七单元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世界 (123)第20课人类迈入“电气时代” (124)活动课四策划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展 (129)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 (131)第八单元璀璨的近代文化 (137)第22课科学和思想的力量 (138)第23课世界的文化杰作 (143)世界历史大事年表 (147)重要词汇中英文对照表 (148)附录 (150)后记 (151)初三下册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 (2)第2课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7)第二单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第3课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4)第4课经济大危机 (20)第5课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25)活动课一老照片配文——图说法西斯暴行 (30) 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34)第7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39)活动课二战地采访——反法西斯战争必胜! (44) 第四单元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第8课美国经济的发展 (48)第9课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 (52)第五单元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 (60)第11课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 (64) 第六单元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第12页亚非拉的奋起 (70)第13页动荡的中东地区 (75)活动课三致巴以人民的一封公开信——中国学生期盼巴以人民走向和平 (80)第七单元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第14课冷战中的对峙 (84)第15课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90)第16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95)第八单元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第17课第三次科技革命 (102)第18课现代文学和美术 (107)第19课现代音乐和电影 (111)活动课四撰写历史小论文——《科学技术与未来》 (115) 世界历史大事年表 (117)重要词汇中英文对照表 (118)附录 (119)后记 (120)。
人的进化与道德进步作者:方习瑞来源:《神州·中旬刊》2013年第05期1895年,震动当时学术界并持续影响世界至今的《物种起源》得以出版,达尔文在此书中道出生命的发展轨迹——在遗传、变异、生存斗争中和自然选择中,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等到高等并不断发展变化。
接下来,达尔文的《人类的由来》等著作完善生物进化论学说。
自此人类便展开了一场持续千年、关于生命起源和演进的大讨论,“神造论”和“物种不变论”的神话被彻底打破。
进化论在历经了几世纪的发展变化后,已经不仅仅被人们视为自然科学的一种理论,更被杂糅在了社会、文化和人性等关乎人类内部发展变化中,并被人无意识的变为解释我们自身所处环境的理由。
然而,当天择理念变成赤裸裸的暴力竞争和优劣之别,甚至演化为社会达尔文主义和弱势种族灭绝政策的时候,我们是否还要承认对于达尔文进化论的这种解读?大卫?洛耶给出了答案——不!因为达尔文在对人类进化进行描述和说明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价值观念,阐明了自己的道德原则和标准。
道德进化论作为广义进化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了道德行为进化论、道德规范(命令)进化论和德性或美德进化论。
《达尔文:爱的理论》便以此为切入点,细致的阐明了达尔文进化论中关于爱与道德的进步理念。
在《故事》一章,作者讲述了关于在《人类的由来》中如何发掘重建达尔文的第二半理论的过程,对达尔文第二半理论之所以被埋葬进行了三方面解释:范式的倾轧,历史的重手,达尔文个人的担忧和恐惧。
在《理论》一章,作者将达尔文关于“道德意识”的理论命名为“道德能动者(moral agent)理论”{1}。
这个理论包含三个层次:生物学层次,社会科学以及系统科学层次,最后也是最根本的——心理学层次。
在这里,生物选择是进化的核心驱动力量。
最后,作者指出达尔文对于现代人文主义心理学发展的伟大猜测。
在这里,作者采用了多级命题法进行第一层次的阐释。
命题1:道德意识有可能是从人类强烈的性本能、亲子本能和社会本能中产生的。
保护文化遗产的宣传语1.文化遗产是国家的财富,共同守护共同传承。
2.保护文化遗产,为后代留下丰富的历史积淀。
3.文化遗产是民族精神的象征,我们必须珍惜。
4.文化遗产无价,让我们一起保护。
5.保护文化遗产,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6.保护文化遗产,拥抱历史文明的千姿百态。
7.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对历史的回望与尊重。
8.文化遗产的守护者,是每一个热爱历史的人。
9.保护精神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民族的基因。
10.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每一个人的关注与行动。
11.守护文化遗产,传递人类智慧的瑰宝。
12.保护文化遗产,守护属于未来的记忆。
13.文化遗产的保护,向世界展现国家的独特魅力。
14.保护文化遗产,延续历史的传奇与壮丽。
15.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对先辈付出的最好回报。
16.保护文化遗产,传承国家的灵魂与价值。
17.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对历史与文明的敬仰。
18.保护文化遗产,让世界共同分享人类智慧的珍宝。
19.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的根,我们要保护。
20.保护文化遗产,留住传统的根与灵魂。
21.以文化遗产传承为使命,共同守护我们的历史宝藏22.保护文化遗产,传承千年智慧23.文化遗产是我们的根,保护是我们的责任24.守护文化遗产,用心传承25.文化的脉络将因遗产的保护而永远连结26.保护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文明27.文化遗产,传递生命的智慧28.保护文化遗产,传承优秀传统29.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对过去和未来的承诺30.守护文化遗产,保护我们的身份认同31.保护文化遗产,传承时代记忆32.文化遗产,是珍贵的文明瑰宝33.文化遗产的保护,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34.用心保护文化遗产,让世界更加多彩35.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36.保护文化遗产是热爱国家的表现37.文化遗产见证了历史沧桑,保护是对历史的尊重38.守护文化遗产,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39.保护文化遗产,延续承先启后的篇章40.文化遗产,是我们的瑰宝,需要我们共同呵护41.文化遗产是保护和传承我们历史和传统的珍贵财富。
第十一课《我们的祖先》教学设计一、学情分析从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来看,学生们对于我们祖先的了解渠道和感兴趣的程度是不够的,在现在这个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里,大家都似乎不太关注遥远的历史,但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泱泱大国,如果我们能够引导学生去关注我们祖先的历史,学生们是能够从中获益良多的。
而且学习这一课还是能够较深远学生今后的生活,学史明智。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程度上分析,学生对于与自己有着密切联系但是又比较生疏的事物是有着强烈好奇心的,学生们乐于追问:以前是什么样子的?对于我们祖先的认知又停留在星星点点的碎片上,例如:听说过“北京人”;知道孔子是个很有名的人;读过李白的诗歌等等。
在这个主题的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将充分发挥学生的探究欲望,将学生们日常的有关祖先文明的碎片连缀起来,深入研究探索,让学生们感受到:我们的祖先真了不起,作为他们的后人我不禁要珍惜他们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还要继承他们不畏艰难勇于创新的精神,争做一个聪明的现代劳动者。
因此,本可针对上述学情分析,确定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多种方式学习了解我国古代灿烂文明的缔造者们的事迹。
教学难点是:了解我国古代灿烂文明缔造者的事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和不畏艰难勇于创造的精神。
在突破重难点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多用历史的故事以及考古发掘出来的实物,来触动学生的心灵,从中了解先民的生活,感受先民的创造和艰辛。
用眼睛观察历史与社会,用心灵感受历史与社会。
二、设计思路在《我们的祖先》这个主题教育活动中,贯穿始终的都是“人物”,是我们勤劳智慧的祖先,由远古的祖先到古代文化中的名人再到古代的普通劳动者,时间轴承由远及近,随着学生们聆听历史的脚步越走越近,萌发出的那种敬意与骄傲将深深激励学生,最后我们可以将关注的视角由古人转移到我们身边的普通劳动者,和学生们自己,因为他们才是中国现在历史和将来历史的缔造者。
三、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先民的艰辛,历史文化名人的成就,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思想感情,和不畏艰难勇于创造历史的精神。
2022-2023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单元考点梳理分层卷(中图·北京版)第三章世界的居民(考点梳理卷)第一节人口和人种(课本P47-57页)1、人口增长:人口数量1987年7月11日,世界人口总数达到50亿1990年联合国决定将每年的7月11日定为“世界人口日”2011年10月31日,世界人口达到70亿。
18世纪以前,人口增长十分缓慢工业革命以后,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大大加快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人口迅速增长人口增长速度是用人口自然增长率表示的。
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大于0,表示人口增加;自然增长率小于0,表示人口减少。
欧洲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非洲是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
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或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低;经济发展水平低的为国家或地区,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高。
一般发达国家人口增长较慢,但美国是发达国家中人口增长较快的,人口增长较快的原因是移民。
世界各大洲按照人口增长率由高到低依次排是:非洲>南美洲>亚洲>大洋洲>北美洲> 欧洲。
3、人口分布(1)人口密度:定义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
单位人/平方千米公式意义反映一个地区的人口疏密程度。
(2)世界人口分布特点:分布特点半球世界上约90%的人口分布在北半球纬度北纬20°—北纬60°分布着世界上约80%的人口大洲世界上人口的70%分布在亚洲和欧洲(3)影响世界人口的分布的因素:影响因素分布特点自然气候世界上温带、亚热带以及热带的部分地区集中了世界绝大部分人口,寒带和干旱地区则人口稀少。
纬度北半球居住的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90%,而20°N~60°N的纬度地带集中了世界80%左右的人口。
该地的人口总数(人)该地的面积(平方千米)因素地势世界人口高度集中于地势比较低平的地区,约80%的世界人口分布在海拔500米以下的平原、低山和丘陵。
七年级历史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教案整合关于中华文明的起源时间,红山文物的最新研究结果和关于文明标准的定义,可以证明中华文明起源于8000年前。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七年级历史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教案整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人类历史的起源;(2)掌握我国主要的远古居民元谋猿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产、生活情况、距今年代,氏族生活的特点。
(3)培养学生的读图和识图能力、比较分析历史事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总结出我国主要的远古居民的代表,读懂图表、文字材料并从中总结规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起源地之一,增强民族自豪感。
(2)正确认识人类历史的起源。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我国最早的人类、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活和生产状况难点:远古居民的生存方式[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具]地图册、我国原始人类相关多媒体、考古新发现图板书设计: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一、元谋猿人:最早、170万年二、北京人:时间:70---20万年生活方式:群居生活发展水平:用天然火三、山顶洞人:时间:1.8万年生活方式:氏族生活、工具进步发展水平:人工取火[授课过程]教学内容教法、学法导入新课:1、我国最早的人类元谋人距今170万年中国最早的人类多媒体展示女娲造人的民间故事,询问学生:谁能讲一讲民间故事女娲造人的传说,以此导入。
可问学生:西方人类起源的传说。
展示多媒体图片:阅读教材第一段,同学们得到了哪些历史信息?材料中提到了什么人、什么时间、什么证据?鼓动学生争先回答,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集体回答还是单人回答。
简单介绍考古的一些知识,如化石、定年方法等。
教学内容教法、学法2、北京人发现时间:1929年发现地点:北京西南周口店生存年代:20—70万年体貌特征:手脚分工明显、残留猿的某些特征生活状况:群居生活生产水平:能制造和使用工具,使用天然火3、山顶洞人:时间:1.8万年生活方式:氏族生活、工具进步发展水平:人工取火小结:总结本节课学习的三个远古居民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