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珈泰皇十二式洗头(附人体穴位详细图解)
- 格式:doc
- 大小:254.00 KB
- 文档页数:10
图解:瑜伽拉筋十二式(大众版)1 瑜伽拉筋十二式-大众版全图2 大众版瑜伽拉筋十二式-动作图解第一式:礼敬式-起势第二式:风吹树式-导引足少阳经筋(胆经)第三式:战士二式-导引足厥阴经筋(肝经)第四式:展臂式-导引手太阴经筋(肺经)第五式:直角转动式-导引手阳明经筋(大肠经)第六式:战士一式-足阳明经筋(胃经)第七式:三角伸展式-导引足太阴经筋(脾经)第八式:幻椅式-导引手少阴、手太阳经筋(心经、小肠经)第九式:增延脊柱伸展式-导引足太阳经筋(膀胱经)第十式:半三角扭转-足少阴经筋(肾经)第十一式:摩天式-导引手厥阴、手少阳经筋(心包经、三焦经)第十二式:敬式-收势3 瑜伽拉筋十二式缘起2006年,瑜伽学者石鉴月先生在其所著《瑜伽学》《东方阿育吠陀》中首先提出“瑜伽拉筋导引”的概念。
2017年,石先生所著《东方瑜伽学》中对瑜伽拉筋的原理与功法进行了系统阐述,并依照中华养生子午流注的顺序,正式编创出“瑜伽拉筋十二式”。
2018年5月,石先生对原套路进行了精心整编修订,在专业版的基础上,再创大众版,大众版套路体式简便且均为站姿,户内户外皆宜,更便于大众习练推广。
4 瑜伽拉筋的原理与功效中华养生“筋”,指肌肉、肌腱、关节韧带的总称。
大致沿十二经脉循行路径分布的各筋组合体,称为“经筋”。
十二经筋介于外层十二皮部与里层十二经脉之间,对外承受皮部导入的风寒湿诸邪,对内影响十二经脉的畅滞,间接影响五脏六腑的强弱。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导致十二经脉阻滞的“横络”,多出在经筋层的肌腱处,而肌腱上的障碍(痛结、扳机点、横络),多由于相关肌肉紧张(或筋缩)形成的持续肌张力而引起。
现代运动学原理表明:缓解肌肉张力、解除肌腱紧张的最好方式是静态拉伸(PNF拉伸法),因为静态拉伸可以刺激腱梭,促使中枢神经向相关肌肉发出“舒张、放松”的指令,而帮助肌肉延展,促使肌腱放松恢复。
瑜伽,正是最好的静态拉伸运动。
同时多种瑜伽本式的配合,可以沿经筋路径,精准、深入拉伸相关肌肉,不仅能有效消除经筋上的“横络”,恢复相应经脉的顺畅,还能促进血气循行,提升经脉的活力,强化五脏六腑。
泰式洗头(全程45分钟)一、放松肩部1、大拇指从大椎骨至膀胱筋按(2遍)2、双手提拉肩部至手臂按(2遍)3、空心掌来回敲打放松肩背部。
二、头部放松1、双手拇指开天门,按印堂穴,滑至神庭穴、头维穴、太阳穴。
2、双手拇指开天门,按印堂穴,滑至阳白穴、太阳穴。
3、双手中指揉按睛明穴,扣拉攒竹穴,食指、中指、无名指分开切按眉头、眉中、眉尾,大力滑至太阳穴、并揉揉按。
4、中指、无名指分开滑拉耳前耳后(3遍),中指按听会穴、听宫穴、耳门穴,从耳上绕圈到耳后按医风穴、完骨穴、扣拉风池穴、风府穴,四指从脑后交叉放松至头顶。
5、以印堂穴至百会穴为准线,两边以攒竹穴,鱼腰穴,丝竹空穴,太阳穴,耳门穴为起点,对称揉按至头顶百会穴。
6、双拇指揉按肩外俞,按肩中俞,肩井,巨骨穴,双手拇指点按肩中俞,肩井,巨骨穴7、一手掌心扶侧头,一手掌压住巨骨穴做颈部牵引动作。
三、拖头皮止痒法1. 用适度温水冲湿头发及头皮后选择适合洗发水并打泡2 .双手四指顺拖至百会穴6条线各(2遍)(起点:神庭,头维,太阳穴,耳门,完骨,风池)(4节拍)3、双手四指托抓脑后2遍(8节拍)4.双手四指反托抓至百会穴4线各2遍(起点:耳门,太阳穴,头维,神庭)(8节拍)5 .双手四指托抓脑后2遍(8节拍)四.经典弹手法:1.单弹:双手从耳门穴到神庭穴延一条直线紧挨着推弹出来(2—3 遍)。
2.双弹:双手从耳门穴至神庭穴紧挨着一条线推两下,弹拉出来(2—3遍)。
3.滑弹:双拇指指腹从耳门穴至神庭穴发际线延着头顶处滑弹出来(2-3遍)。
4.揉揉弹:侧头单手掌心揉耳侧分三个部位揉两下弹出来(2-3遍)。
5.合手弹:双手虎口相合从神庭穴至百会穴双弹头顶,反手重叠掌心双弹头顶。
6.推拉弹:先推弹脑后,再用拇指和中指由脖子上至下拉筋弹法(2-3遍)。
7.摩擦法:双手拇指耳前耳后来回摩擦(3-4遍)。
双手四指摩擦前额发际线至头顶百会穴。
双手四指摩擦脑后十字叉摩擦(1遍)。
泰式洗发流程一、顾客衣领处处理好,防止弄湿顾客的衣物。
在领口处和后背处垫上毛巾和防水纸,一定要点的深一些,紧贴顾客的衣服,注意不要碰到顾客的背部。
(泰式洗发会洗到顾客的肩膀、脖子,所以这个环节非常重要)二、头部放松。
1、从鼻翼划到印堂,轻揉五下2、揉睛明穴划到神庭穴,揉阳白划到额头,划到前侧点位置,划3下,到太阳穴,太阳穴往上打圈(收鱼尾纹,防止下垂),轻轻按下去3-5秒。
3、用美容指揉睛明穴—攒竹—眉头—眉中—眉尾—太阳穴—耳前耳后—四会—耳点上侧一公分处(会感觉有两根筋在搏动)。
整套动作一定要轻缓,慢慢拉放开。
三、润湿头发。
与普通水洗方式一样先润湿头发,一定要湿透。
四、施放洗发水。
取适量洗发水,在掌心涂匀之后涂于顾客头部两侧,打出丰富泡沫,注意打泡沫时力度均匀,不能太重。
五、十指抓发。
1、用指腹带一点点指甲,轻轻抓下去。
对于烫染干枯易打结发质,要慢慢抓下去,并用手指将头发梳理顺。
2、从神庭抓到百会,慢慢来抓,用力一定要均匀。
3、从两前侧点到百会。
4、从太阳穴到百会,从耳门到百会。
六、后头部。
用手掌托住头部,从后发际线皮肤的位置往头顶抓,注意要抓到头顶(抓不到头顶,容易痒)。
七、反复的抓发。
重复的从发际线来抓,但抓的时候一定要有丰富的泡沫;十指倒抓,用指腹稍带点指甲,一定注意指甲不能过长。
八、排搓方式:一定要双手平行的搓,不能从下到上搓,容易扯到头发。
九、第一遍洗发大约3-5分钟,然后把头发洗干净、冲水。
开始第二遍洗发。
十、按摩、放松头皮。
施放洗发水打泡,再大体的抓一遍止痒,然后开始进行按摩—放松头皮—洗脖子—洗肩—拉背—洗耳朵。
十一、冲水,洗眼。
冲水:先将额头和耳朵冲洗干净,然后将头发泡沫冲净,最后冲洗脖子、肩部和背部。
洗眼:让顾客放松,闭上双眼,用双手握住水龙头让其成水柱状,水流不宜太急,用水柱冲洗眼睛,从左右开始,然后向下移动冲到鼻梁为止。
十二、最后把头发包好,进行掏耳朵、按脖子、扭脖子、按肩、按手、按背。
瑜伽中太阳式敬礼的十二个动作及作用梵文词“苏利亚”〔Surya〕意思是太阳;而“那玛斯卡”〔Namaskara〕一词的意思是敬礼或尊敬。
因而,在梵语中,人们就把这一组姿势称为“向太阳敬礼式”,或称为“拜日式”。
传统上,人们一向都是在大清早太阳刚刚出现在地平线上时,就对着朝阳来做这些姿势的。
但是,日间任何时候都可以练习它,许多习瑜伽者都把它作为每日瑜伽常规功课开始之前必做的前奏或放松练习。
这时人们最常做的瑜伽姿势之一。
太阳敬礼是一组十二个动作的预备操练。
这套动作唤醒躯体和精神,为接下来的瑜伽操练做准备。
十二个动作每一个导致不同的脊椎运动,并和呼吸动作保持合拍,从而逐步注入平衡与和谐的感觉,各姿势环环相扣,使得这个敬礼做起来轻松愉快。
在每一节功课的开始,至少要做六个连续组套。
练习功法:1、挺身站立,但要放松,两脚靠拢,两掌在胸前合十,正常呼吸2、两脚保持平放在地上。
随着你把双臂高举头上〔举臂时,两手食指相触,掌心向前〕,缓慢而深长的吸气,上身自腰部起向后方弯下。
在这样做的过程中,两腿、两臂都伸直;上身向后弯以帮助增加脊柱的弯度。
3、一面呼气,一面慢慢向前弯身,用双掌或两手手指触及地板〔不要弯曲双膝〕。
以不感到太费力为限,尽量使头部靠近双膝。
4、一面保持两掌和右脚在地板上稳定不动,慢慢吸气,同时把左脚向后伸展。
同时慢慢把头向后弯,胸部向前方梃出,背部则成凹拱形。
5、一面慢慢呼气,一面把右脚向后移,使两脚靠拢,臀部向上方抬起。
两脚脚跟尽量压向地面,两臂和两腿伸直。
你的身体应该像一座桥的样子。
6、一面吸气,一面让臀部微微向前方移动,一直到两臂垂直于地面为止7、然后蓄气不呼,弯曲两肘,膝盖着地,把胸膛朝着地板方向放低,保持胸部略高于地面,一边慢慢呼气,一边把胸部向前移。
8、直到你的腹部,你的两条大腿接触地面。
吸气,同时慢慢伸直两臂,上身从腰部向上升起。
你的背部应成凹拱形,头部像眼镜蛇式那样向后仰起9、呼气,同时把臀部升高到空中10、边吸气,一边弯曲左腿并向前迈一大步,左脚脚趾与两手指尖平行。
16-21美化头皮与发丝1.哑门穴双手贴着头用拇指,顺时钟旋转按摩。
使头皮细胞通畅、改善头皮屑、美化头皮发丝、延长头发生命。
2.神庭穴用半握拳方式,顺时钟旋转按摩。
预防圆形脱毛症、促进细胞代谢、加强长发能力、抑制落发的效果。
3.足三里穴用半握拳方式,顺时钟旋转按摩。
调整内分泌机能、改善发质、活化头皮、使发丝光彩明亮。
4.涌泉穴可用盘坐姿式,拇指顺时钟旋转按摩。
改善头皮过敏、抑制白发生长、活化头部细胞、改善干枯发质。
刮痧按摩效果加倍当你想要达到更完美的效果时,请配合下图四个主穴按摩和左图经络刮痧(局部督脉)做全程的美化头皮与发丝。
可于洗头前,先将眉型刮痧板用酒精片消毒后,再用刮痧板沾些许精油轻刮颈部“督脉”,从哑门穴—神庭穴,每次刮痧间距约一寸半(两指幅横宽),每一分段间距刮10下,其间会经过位于头部正中线的百会穴(可适度加强该穴,并由后往前多刮10下)。
刮完后可用双手互扣的方式,以顺时钟方向按摩头部“督脉”10遍(从哑门穴—神庭穴),再搭配足三里、涌泉、顺时钟旋转按摩36圈,效果更佳。
按摩顺序1.哑门穴位置:后颈部正中线入发际上五分处(约一尾指幅横宽),该穴深部为第一第二颈椎之间。
2.神庭穴位置:从鼻梁中点直上入发际五分处。
3.足三里位置:从膝盖处侧直下取三寸(约四指幅宽度),并交会于胫骨外侧一寸处(约一拇指宽度)。
4.涌泉穴位置:足掌前后中线前1/3处,脚掌中央前方的凹陷处。
(左右脚各一穴)。
手法用拇指顺时针旋转、推滑按摩。
亲切小叮咛:头皮有皮肤炎或伤口者不宜刮痧!头皮刮痧过程中若有瘀塞,则会有小红点般的痧点产生,只要刮后配合按摩很快就会散掉;饮食方面可搭配吃点黑芝麻或何首乌作药膳;头部刮痧时,请使用无刺激性的面霜或乳液,要避开眼睛部位且手法不宜过重!创造动人的眼睛1.风池穴可用两手拇指同时顺时针旋转按摩。
有明目通窍功能,对眼睛因看电脑萤幕过久所引起的眼睛酸涨、视力模糊、眼压过高很有功效喔!2.睛明穴请用两手食指轻压顺时针旋转按摩。
男性人体穴位全图(正背面高清大图)男性人体穴位全图(正背面高清大图)穴位,学名腧穴,指人体经络线上特殊的点区部位,中医可以通过针灸或者推拿、点按、艾炙刺激相应的经络点治疗疾病。
穴位是中国文化和中医学特有的名词。
多为神经末梢和血管较多的地方。
也叫穴、穴道。
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组织器官,之所以能保持相对的协调与统一,完成正常的生理活动,是依靠经络系统的联络沟通而实现的。
而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体表的部位。
经络、腧穴在人体中纵横交错、沟通内外、联系上下,与人体脏腑、机体、五官的健康息息相关,能使人体气血运行畅通,起到治疗和保健作用。
1、足太阳膀胱经穴位图主条目:足太阳膀胱经穴,位于足太阳膀胱经上的穴位左右各67个,共134个:睛明穴、攒竹穴、眉冲穴、曲差穴、五处穴、承光穴、通天穴、络却穴、玉枕穴、天柱穴、大杼穴、风门穴、肺俞穴、厥阴俞穴、心俞穴、督俞穴、膈俞穴、肝俞穴、胆俞穴、脾俞穴、胃俞穴、三焦俞穴、肾俞穴、气海俞穴、大肠俞穴、关元俞穴、小肠俞穴、膀胱俞穴、中膂俞穴、白环俞穴、上髎穴、次髎穴、中髎穴、下髎穴、会阳穴、承扶穴、殷门穴、浮郄穴、委阳穴、委中穴、附分穴、魄户穴、膏肓穴、神堂穴、譩譆穴、膈关穴、魂门穴、阳纲穴、意舍穴、胃仓穴、肓门穴、志室穴、胞肓穴、秩边穴、合阳穴、承筋穴、承山穴、飞扬穴、跗阳穴、昆仑穴、仆参穴、申脉穴、金门穴、京骨穴、束骨穴、足通骨穴、至阴穴。
2、足厥阴肝经穴位图主条目:足厥阴肝经穴;位于足厥阴肝经上的穴位左右各14个,共28个:大敦穴、行间穴、太冲穴、中封穴、蠡沟穴、中都穴、膝关穴、曲泉穴、阴包穴、足五里穴、阴廉穴、急脉穴、章门穴、期门穴。
3、足少阳胆经穴位图主条目:足少阳胆经穴;位于足少阳胆经上的穴位左右各44个,共88个:瞳子髎穴、听会穴、上关穴、颔厌穴、悬颅穴、悬厘穴、曲鬓穴、率谷穴、天冲穴、浮白穴、头窍阴穴、完骨穴、本神穴、阳白穴、头临泣穴、目窗穴、正营穴、承灵穴、脑空穴、风池穴、肩井穴、渊腋穴、辄筋穴、日月穴、京门穴、带脉穴、五枢穴、维道穴、居髎穴、环跳穴、风市穴、中渎穴、膝阳关穴、阳陵泉穴、阳交穴、外丘穴、光明穴、阳辅穴、悬钟穴、丘墟穴、足临泣穴、地五会穴、侠溪穴、足窍阴穴。
十二经络瑜伽体式之二、
“心经”
1.安神、减压。
舒心式:先用两手把两腰的肾区搓热,然后平躺下来十指交叉枕在脑后,肘尖平放在地面上,充分打开腋窝,疏通心经,平和心平,使心肾相交到一起,就这样舒舒服服的闭上眼睛做腹式呼吸,去想象草地,鲜花,蓝天,白云,身在自然的感觉。
2.让你的心脏强壮起来。
合十式:双手合十,肘尖向两侧平展,两个小臂打开成一条直线,掌根平在胸中间,五指微微张开,指尖向外翘起来,两手手心暗暗用力向一起推。
在逐渐增加力量的过程中,你会感觉到手臂微微发抖,保持这个状态,半分钟至一分钟。
3.吃得香,睡得好。
手少阴式:双手在胸前合十,然后手掌向外翻使手心朝外,手背贴在一起,然后两个小拇指勾住,让小指头相互勾住,让小指带着手掌由下向外翻,同时吸气,把手臂向前伸直,再向上尽量向头顶的上方去伸展,接下来呼气,双手慢慢的按原路线收回来,最后到一开始的动作做5回合。
小肠经:
推掌侧面式:缓解办公一族的伏案工作:瑜伽山式站立,双脚并拢,双数在胸前合十,五指分开,肘尖向两侧平展,这样可以疏通手臂的所有经络,尤其是小肠经,让后保持这个姿势,吸气双手向左侧推,同时面部转向右侧;呼气时收回来。
然后吸气双手右推,面部转向左。
抓背手:瘦大臂,塑造肩背的线条:瑜伽山式站立,挺直腰背,左手臂弯曲背后肩胛骨处,手背贴脊柱,尽量向上伸,右手从上面弯曲向背后,手心向脊柱,尽量让双手在背后抓在一起。
如双手抓不到,可用瑜伽带来做。
推壁压肩式:,对肩周炎、颈椎病的:瑜伽山式站在一个墙壁前面,距离60厘米,双手扶墙与肩宽,下压上体,上体与地面平行,双肩向下压,这样更。
人体全身按摩穴位图头部穴位图(正面) 头维穴发际穴阳白穴印堂穴攒竹穴鱼腰穴外明穴睛明穴丝竹空瞳子髎承泣穴球后穴四白穴迎喷鼻穴人中穴地仓穴承浆穴填补:前顶通天上星神庭承光当阳五处曲差眉冲素髎兑端龈交上迎喷鼻头部不和穴位图百会穴后顶穴风府穴风池穴天柱穴哑门穴太阳穴下关穴客主人耳门穴听宫穴翳风穴颊车穴大迎穴人迎穴填补:四神聪强间脑户目窗正营率谷承灵脑空头窍阴完骨天冲颔厌头临泣悬颅悬厘听会和髎角孙颅熄玉枕胸部腹部穴位图天突璇玑华盖紫宫玉堂膻中中庭鸠尾巨阙上脘中脘建里下脘水分神阙阴交气海石门关元中极曲骨会阴横骨大赫气穴四满中注肓俞商曲石关阴都腹通谷幽门步廊神封灵墟神藏或中俞府缺盆气户库房屋翳赝窗乳中乳根不容承满梁门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外陵大巨水道归来气冲髀关足五里阴廉急脉冲门府舍腹结大横腹哀日月期门天池食窦天溪胸乡周荣中府云门人体背部穴位图大椎陶道身柱神道灵台至阳中枢脊中悬枢命门腰阳关肩中俞肩外俞附分肩井天髎曲垣秉风天宗臑俞肩贞大杼风门肺俞厥阴俞心俞督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小肠俞膀胱俞上髎次髎中髎下髎腰俞会阳长强魄户膏肓神堂膈关魂门阳纲意舍胃仓肓门志室胞肓秩边白环俞上肢内侧穴位图天泉穴天府穴侠白穴青灵穴曲泽穴尺泽穴少海穴孔最穴郄门穴间使穴内关穴列缺穴经渠穴太渊穴大陵穴灵道穴通里穴阴郄穴神门穴鱼际穴少商穴劳宫穴少府穴中冲穴少冲穴上肢外侧穴位图曲垣秉风巨骨肩髎肩髃臑俞肩贞臑会臂臑消泺手五里清凉渊肘髎庭院小海曲池手三里上廉下廉四渎支正温溜三阳络支沟会宗偏历外关养老阳谷阳池阳溪腕骨后溪中渚前谷液门少泽关冲商阳二间三间合谷下肢内侧穴位图箕门穴血海穴阴包穴曲泉穴阴谷穴阴陵泉膝关穴地机穴中都穴漏谷穴筑宾穴蠡沟穴三阴交穴交信穴复溜穴商丘穴中封穴太溪穴大钟穴水泉穴照海穴然谷穴公孙穴太白穴大都穴隐白穴下肢外侧穴位图居髎环跳髀关风市中渎伏兔阴市梁丘膝阳关犊鼻阳陵泉足三里上巨虚条口丰隆外丘阳交飞扬光亮阳辅悬钟跗阳解溪冲阳丘墟太冲陷谷足临泣第五地内庭行间大敦厉兑足窍阴至阴侠溪足通谷束骨京骨金门申脉仆参昆仑。
瑜伽体位——向太阳致敬式,拜日12式练习步骤体位法是瑜伽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它的动作温和缓慢,通过身体的扭转和对内脏器官的挤压、伸展,调整内分泌系统、内脏器官、神经系统、呼吸机能、肌肉,有助于放松紧张的身体和精神,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协调性,改善和纠正不良体态,全面提升身体素质,让身体和心灵达到完美的和谐状态。
瑜伽的体位法练习动作中,有的是来自于对动物姿势的模仿,有的是瑜伽修行者自己创造的。
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和实践,瑜伽的体位姿势练习已经达到了8万多种,但最基本的日常动作也就是几十种。
对于初学者来说,首先掌握这些基本练习,才能避免面对众多纷繁的体位法时的迷惑、困顿。
向太阳致敬式由12 个姿势组成,用不同的方式活动脊椎并伸展四肢。
对于初学者、年长者、身体僵硬的人,它有非常好的锻炼柔韧性的效果,并能调节呼吸和集中意识,使人体各系统处于协调状态。
1. 两腿并拢站立,两手在胸前合十。
2. 吸气,两臂上举,上身从腰部开始向后弯。
3. 呼气,上身慢慢向前弯,尽量拉长后背,两手接触地面或是放在小腿胫骨上。
4. 吸气,两手着地,置于左脚两侧,右腿向后撤一大步,右脚背着,抬头,拉长后背。
4-1. 吸气,右腿再延伸贴靠在地上。
呼气,停留在这个姿势上,吸气,两手向上合十,上身向后仰。
4-2. 吸气,右腿保持放在地面。
呼气,停留在这个姿势上,吸气,两臂放在体侧,指尖点地,上身后仰。
5. 呼气,上身向前俯身,两手十指张开贴于地,左腿向后与右腿并拢。
两臂伸直支撑起身体,注意,身体要呈一条直线,不要塌腰或弓腰。
保持5 次呼吸。
6. 吸气,膝盖着地,呼气,弯曲两肘,胸部和下巴着地,抬高臀部,屏住呼吸。
或弓腰,保持5 次呼吸。
7. 吸气,上身向前移动,慢慢伸直两臂,上身向后仰。
8. 呼气,上身落下,同时伸直两腿,脚跟尽量着地,臀部向上。
头在两臂之间,整个人呈倒“V”字形。
保持5 次呼吸。
9. 吸气,右脚向前迈一步,放在两手之间,抬头,拉长后背。
瑜珈泰皇十二式洗头
一准备工作
1 铺垫毛巾——单手拿捏顾客后颈部风池穴,揉按天柱穴、颈百劳穴、双手提按顾客肩部、定喘穴、肩穴、巨骨穴、肩中俞、肩外俞、揉按、做敲打放松动作。
先将胶纸铺于离毛巾单口距15厘米的距离上,在胶纸8厘米口处对折后扎入领口20-25厘米后肩背。
2 扶客躺下——站在顾客坐于洗头床的左边,左手臂带力托住肩胛,右手找住顾客脑后部(给顾客安全感)。
3 放松头部——从额头到耳际线顺梳,并按摩额头部(如头发用过发胶或者喱水定型的头发就按摩头部、面部、肩部进行按摩3分钟) 根据发质、发量合理为顾客选择洗发水、调试水温;一般先冷水再开热水(以防热水过热烫伤手)在手腕处试水温,估计在40度(高于体温)适中水温可冲淋客人头顶后马上离开询问水温是否合适。
附:按摩头部动作程序:
大拇指揉按攒竹穴,揉按印堂穴,,神庭穴、揉按到头维穴并揉按,按至太阳穴揉按,大拇指开天门揉按印堂,分按至阳白穴揉按,揉按至太阳穴揉按。
双手中指揉按晴明穴、揉按攒竹穴,双手手指切按眉头、眉中、眉尾并带力揉按至太阳穴揉按。
双手拇指揉按神庭穴到百会穴,头维穴揉按到百会穴,太阳穴揉按到百会穴。
双手四指揉按、听会穴、听宫、耳门、天冲、风池穴、完骨穴、医风穴、之后揉至头顶百会穴。
双手合手敲打成“V”字型,放松头部。
头部刮痧
二湿发`打泡
湿发头顶——两耳前后侧——脑后
上洗发手(分四点)头顶、两耳上侧、脑后。
打泡(双手放松) 1头顶:2两耳侧上:后脑:双手抓耳后发际线两遍,再正后顶拖抓出来。
三拖抓头皮
耳前至头顶—发际线至头顶(坚):耳前至神庭穴(横)。
要点:顺抓、耳侧——两耳侧至头顶(来回顺抓2遍)。
脑后—双手托脑后先抓耳后发际线(2遍),再同时一前一后抓到前顶;从耳尖至头顶抓(整体动作2遍)。
备注:(1)力度要适中,频率、速度均衡,尽量用指腹,需大力用指甲背,需小力用指腹。
(2)抓完后可冲净泡沫接着洗第二遍。
四弹手(每个动作2__3遍)
单弹—手合头表,有推动力,可不靠近发际线(大拇指沿一条线紧挨着弹下来)。
双弹—推两下拉出来.
合弹—双手合弹(双或单弹)头顶四种弹法(正反手、左右两侧)
弹脖子—脑后为推弹:脖子拉筋由上至下。
点搓弹—3条线点搓按开弹出(*双手斜拉风池)。
五按摩、正弹、推弹
摩擦两耳前后(大拇指)(2~3遍)
正弹:双手正弹额头滑下来,并反手弹头顶2遍。
推弹:食指、中指分开按摩耳前后,拖出来推两下2遍。
六捶头:分四区(空心拳);
双手齐捶两侧太阳穴、头维穴,手刀口敲捶神庭2~3遍。
双手交叉捶头顶(频率先快颤动力)2遍。
单手沿耳后边侧同敲3遍。
一手抬头一手敲捶风池,风府颈后部3遍。
七洗耳朵:
用少许泡沫罩耳轻揉,摩擦耳前后,并点按听会、听宫、耳门3个穴位。
大拇指`食指揉捏耳轮、耳碗、挖耳沟,手指刮耳边2遍。
双手合揉两耳并抖动,冲水(冲净泡沫和头皮即可)
八上护发素:
只需上于发尾并梳顺,可分部按摩(专业护发素`锔油膏可用热毛巾包3~5分钟)
九揉按法:
揉按:双手食指`中指`揉按丝竹空,太阳穴至神庭印堂穴.(1遍)。
洗眉:按三个眉点后用食指点按,食指分推合推。
提升眼角、大拇指揉按攒竹、按印堂、分推到头维穴、太阳穴。
点按六条线:神庭至百会穴为正线,对称向两边扩散五条(1遍)。
按11个穴位:神庭、头维、太阳、上关、听会、听宫、耳门、天冲、风池、完骨、医风。
十十字按(切按法):
两耳上至头顶,前额至后顶.(揉按为主,四指分开)
十一瑜珈洗肩颈(每个动作2遍)
1:双手指有下往上沿颈正底位置拉筋,一手抬头另一手在风池滑到、天柱、颈百劳、肩井、巨骨穴、来回二次,换手重做另一边,双手四指顶风池风府6下。
2:一手将头托起,另一手拇指在风池穴、天柱、颈百劳穴、肩中俞、肩外俞、揉按,慢慢揉回风池穴,换手重做另一边,向上自然放松5~6下。
十二瑜珈六式滑肩背点按`滑肩胛并点按
双手(大鱼际)滚、拉、揉、拨、顶膀胱经。
大拇指拨肩(平躺及抬头)点按肩中俞、肩井、巨骨穴,四指揉捏肩部(*托头从脑后抓出)并放松头部。
十三冲水:冲净顺序:头顶发际—头顶—耳—脑后
冲灌耳朵:A一手托耳后,另一手拿杯或水龙头将水拉高,冲完后一手指按便耳朵,反侧头放开手指,另一手敲颤上耳后侧。
擦干头发:A双手先分擦额头,耳周,颈侧。
轻弹头皮,发尾轻拍干,要用力揉、搓B 包头发,不松不宜过紧。
十四擦拭:敷面:敷面按点眼周`额头,擦拭耳前后`前颈部
擦肩背:先擦颈发际发线再肩背,再用一条热毛巾敷在风府穴处。
十五按摩:瑜珈肩颈部:揉捏肩颈部,点按肩颈部穴.
手部:揉拨放松手臂及经络,点按穴位;:推手背及手掌,拉手指放松敲手心;揉捏手臂摇晃手腕,放松动作。
总时间:50分钟(洗头部分20~30分钟,按摩部分20~30分钟)
注意: 1`指甲为0-1mm,最好不留指甲,不能戴任何饰品。
2`戴耳环或项链的顾客先征求其同意先摘下以防洗掉。
3`洗眉`洗耳`洗肩`洗背,先征得顾客同意。
头部穴位图(正面)
头维穴发际穴阳白穴印堂穴攒竹穴鱼腰穴外明穴睛明穴丝竹空瞳子髎承泣穴球后穴四白穴迎香穴人中穴地仓穴承浆穴
补充:前顶通天上星神庭承光当阳五处曲差眉冲素髎兑端龈交上迎香
头部背面穴位图
百会穴后顶穴风府穴风池穴天柱穴哑门穴太阳穴下关穴客主人耳门穴听宫穴翳风穴颊车穴大迎穴人迎穴
补充:四神聪强间脑户目窗正营率谷承灵脑空头窍阴完骨天冲颔厌头临泣悬颅悬厘听会和髎角孙颅熄玉枕
胸部腹部穴位图
天突璇玑华盖紫宫玉堂膻中中庭鸠尾巨阙上脘中脘建里下脘水分神阙阴交气海石门关元中极曲骨会阴横骨大赫气穴四满中注肓俞商曲石关阴都腹通谷幽门步廊神封灵墟神藏或中俞府缺盆气户库房屋翳赝窗乳中乳根不容承满梁门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外陵大巨水道归来气冲髀关足五里阴廉急脉冲门府舍腹结大横腹哀日月期门天池食窦天溪胸乡周荣中府云门
人体背部穴位图
大椎陶道身柱神道灵台至阳中枢脊中悬枢命门腰阳关肩中俞肩外俞附分肩井天髎曲垣秉风天宗臑俞肩贞大杼风门肺俞厥阴俞心俞督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小肠俞膀胱俞上髎次髎中髎下髎腰俞会阳长强魄户膏肓神堂膈关魂门阳纲意舍胃仓肓门志室胞肓秩边白环俞
上肢内侧穴位图
天泉穴天府穴侠白穴青灵穴曲泽穴尺泽穴少海穴孔最穴郄门穴间使穴内关穴列缺穴经渠穴太渊穴大陵穴灵道穴通里穴阴郄穴神门穴鱼际穴少商穴劳宫穴少府穴中冲穴少冲穴
上肢外侧穴位图
曲垣秉风巨骨肩髎肩髃臑俞肩贞臑会臂臑消泺手五里清冷渊肘髎天井小海曲池手三里上廉下廉四渎支正温溜三阳络支沟会宗偏历外关养老阳谷阳池阳溪腕骨后溪中渚前谷液门少泽关冲商阳二间三间合谷
下肢内侧穴位图
箕门穴血海穴阴包穴曲泉穴阴谷穴阴陵泉膝关穴地机穴中都穴漏谷穴筑宾穴蠡沟穴三阴交穴交信穴复溜穴商丘穴中封穴太溪穴大钟穴水泉穴照海穴然谷
穴公孙穴太白穴大都穴隐白穴
下肢外侧穴位图
居髎环跳髀关风市中渎伏兔阴市梁丘膝阳关犊鼻阳陵泉足三里上巨虚条口丰隆外丘阳交飞扬光明阳辅悬钟跗阳解溪冲阳丘墟太冲陷谷足临泣第五地内庭行间大敦厉兑足窍阴至阴侠溪足通谷束骨京骨金门申脉仆参昆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