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园林植物培育之路
- 格式:docx
- 大小:25.32 KB
- 文档页数:6
浅谈园林植物绿化养护管理的方法【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生活和居住环境有更高的要求,园林植物绿化已成为城市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优美的园林景区程不仅能够净化空气,美化环境,而且可以为人们创建一个良好的休闲散步场所。
另外,园林植物绿化养护管理展也成为城市园林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简析园林植物绿化养护管理的重要性和养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举例浅谈园林植物绿化养护管理的方法。
【关键词】园林绿化;养护管理;重要性;方法【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8544(2017)24-0151-03园林植物绿化养护管理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长时间的管理,对种植植物的选择和土壤性质的判断都是园林植物绿化养护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有专业人员进行定期管理和培育,园林植物绿化是城市化进程发展的重要标志,是构建可持续发展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净化空气的重要防护措施。
1.园林植物绿化养护管理的重要性园林植物绿化养护管理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养护管理在园林植物绿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很显然,良好的养护管理直接影响到园林植物绿化和城市化建设的进程。
传统的园林植物绿化过程中,人们将重点放在种植上,轻视养护管理。
即便进行养护管理也是由专业人员进行加简单的裁减和灌溉,导致园林植物种植的工作繁重,相关部门的投资量非常大,但是最终取得大效果不好。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已经充分认识到园林植物绿化养护管理的重要意义,并通过聘用专业园林工程师和不断提高园林植物绿化养护管理的技术来全面开展园林植物绿化养护管理工作,推动城市园林工程建设。
2.园林植物绿化养护管理管理存在的问题2.1 园林植物绿化养护管理意识缺乏在传统的园林植物绿化建设中,人们将重点投入到园林植物绿化设计和种植方面,对园林植物绿化养护管理不够重视,缺乏氧化管理的意识。
园林植物绿化是相关简单的,但是养护管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对园林植物绿化养护缺乏管理意识,只会停留在不停的种植中,对城市绿化并没有带来实际意义。
2018年第11期现代园艺园林绿化工程中,园林植物的选择与后期的养护同等重要。
由于我国在园林绿化方面起步比较晚,常常在实施过程中由于经验不足,再加上不能正确认识栽培与养护之间的关系,导致很多问题的出现,包括修建完成后实际效果不理想,以及园林植物在后期出现死亡的现象,从而限制了整个园林绿化工程的长期稳定发展,因此园林绿化工程的现状不容乐观,需要及时采取各种措施进行解决,从而进一步提高园林建设水平。
1园林植物的栽培技术策略1.1选择土壤园林植物栽培过程中,土壤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常常直接将园林植物进行种植,种植前很少会分析土壤结构,调查土壤的酸碱性,以至于不少园林植物在生长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焦边、黄化的现象,最终导致死亡。
另外,种植结束后,施工企业也很少会对园林植物周边的土壤进行除草杀菌,为后期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埋下重大的隐患。
因此种植植物以前,首先要根据植物的生长特性全面细致地改良土壤,如果土壤结构及酸碱性不符合植物的生长,那么就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改良。
其次,完成种植后还需注意,对于绿化植物周边的土壤要进行1次全面的杀菌作业。
通过上述措施,才能为绿化植物更好的生长奠定基础[1]。
1.2选择植物植物的选择在整个园林绿化过程中非常有讲究,目前,南树北引和北树南移的问题一直是困扰绿化植物选择的重大问题。
比如有时施工部门只单纯考虑植物的外表及后期的美观效果,忽略此植物是否适合在该地区长期稳定的生长,造成有的树种因为不适应当地气候,在生长一段时间后出现了死亡或后期养护困难的现象。
因此,在选择植物时,要考虑生长环境问题。
其次,还要尽可能避免选择容易引发病虫害的植物。
这些植物在后期如果不及时做好各项防治工作,会引发大范围的病虫害,产生高额的维护费用,对整个绿化工程的收效产生一定的影响[2]。
2园林植物的养护技术策略2.1浇灌水是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最不可缺少的要素,因此对于园林植物的浇灌也要足够重视,在浇灌工作要本着科学合理的原则。
浅谈城市公园园林植物的种植设计作者:秦治强白银山来源:《新农村》2013年第08期摘要:公园在城市公共绿地中居于首要地位,是供人民群众游览、休憩、观赏、开展文娱、社交和体育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反映城市园林绿化水平的重要窗口。
随着各地经济的发展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公园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对公园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文章从园林植物的种植设计原则和配植形式入手,介绍了城市公园园林植物的种植设计,对提高城市公园的景观效果和公园各种功能的发挥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城市公园;园林;绿化:种植设计城市公园中具有优美的环境,它使游人尽情享受大自然的魅力,从而精神愉悦、身心健康。
园林植物是公园造景的主体,园林植物的合理配置既能充分展示其本身的观赏特性,更能创造优美的环境艺术效果。
科学、合理的植物种植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公园景观的观赏效果和公园各种功能的发挥,充分认识、科学选择、艺术配植绿化植物,对提高公园绿化水平,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保持生态平衡,创造公园优美的景观有重要的意义。
1.园林植物种植设计的原则1.1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原则1.2总体艺术布局要协调1.3植物配置必须主次分明,疏密有致1.4植物配置要注意季相的变化1.5充分考虑植物的观赏特性1.6植物配置要与建筑物和谐协调2.园林植物配植的形式2.1乔木的配置形式主要有孤植、对植、行植、丛植和群植等。
2.2灌木的配植灌木枝叶繁茂,可以增加树冠层次。
灌木配植得宜,可使景色更富变化。
在高大乔木下布置适当的灌木,给人层次丰富的感觉。
空透的地方,灌木要有一定的高度。
路旁栽植灌木,紧靠路边的,要幽深自然,离路边远的,宜平坦开朗。
草地边缘布置大片灌木丛,能增加空间的宁静感。
2.3花卉的配置规则式配置一般采用花台、花坛、花镜、花带等形式,其特点是能集中地丰富某一局部景色,给人以强烈、鲜明、欢快的感受。
自然式配置多采用疏落的丛植形式,饶有自然风趣。
2.4攀缘植物的配置攀缘植物生长快,枝繁叶茂,花色艳丽,在墙边、棚架花廊、屋顶、墙面均可种植。
浅谈园林植物栽培及养护技术园林植物是园林景观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们的栽培和养护工作对园林景观的形成和维护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园林植物的选材、种植、养护等方面进行介绍和分析。
一、选材选择适合本地环境的植物品种非常重要。
首先要考虑的是本地气候和水土条件,以此来确定适合种植的植物品种。
其次要考虑植物的观赏性和繁殖性,选择有较高观赏价值且容易种植繁殖的植物品种。
还要根据园林规划设计的要求和目的来选择植物,以达到设计效果和园林功能的需要。
二、栽培栽培是植物生长发育的一个重要过程,其关键在于营养供应、水分管理和土壤环境的调控。
1、营养供应营养供应是栽培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合理施用肥料可以促进植物生长,增强植物的抗病能力。
在栽培过程中,施肥要根据不同生长期植物的需要和土壤养分状况,选择合适的肥料种类和施用量。
同时,应避免过量施肥,防止出现肥料盐渍化现象。
2、水分管理水分是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栽培过程中,应注意合理的浇水量和浇水时间。
要根据植物的需水量和土壤水分含量来浇水,避免水分过少或过多对植物的生长造成影响。
同时,为避免土壤水分蒸发过快,宜将土壤表面覆盖一层透水的有机材料,如木屑、稻草等。
3、土壤环境的调控土壤环境的调控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也有重要影响。
应根据不同植物对土壤要求的不同,选择合适的土壤类型和施用土壤改良剂、调节剂等。
同时,要注意土壤的肥力和pH值的控制,避免土壤酸碱度过高或过低影响植物的生长。
三、养护养护是园林植物生长的关键环节。
它包括病虫害防治、修剪和清理等多个方面。
1、病虫害防治病虫害是园林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要注意及时发现病虫害,并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防治病虫害的方法通常有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两种。
化学防治是利用杀虫剂、杀菌剂等药剂进行病虫害的防治,但是要注意药剂的使用剂量和频率,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不良影响。
生物防治是利用天敌、细菌等生物控制病虫害的方法,效果更加温和和环保。
浅谈园林植物栽培及养护技术园林植物是园林景观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不仅能够美化环境,还能够调节气候、改善空气质量,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
而要想保证园林植物的生长健康,就需要掌握一定的栽培及养护技术。
本文将从栽培前的准备工作、栽培技术和养护技术等方面进行探讨,希望对园林植物的栽培及养护有所帮助。
一、栽培前的准备工作1. 了解植物特性在进行园林植物的栽培之前,首先需要了解所选植物的特性,包括其生长习性、生长环境、抗逆性等。
只有了解了这些特性,才能够更好地为植物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和养护条件。
2. 土壤改良在选定了园林植物的生长地点后,需要对土壤进行改良。
根据植物的生长要求,选择合适的土壤,并进行施肥、翻耕等工作,以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
3. 水源保障园林植物在生长期间需要充足的水源供应,因此需要做好水源的保障工作。
可采取建设灌溉系统、设置水源保障措施等方式,以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
4. 病虫害防治措施在栽培园林植物的过程中,病虫害的发生是不可避免的。
需要提前做好病虫害防治的准备工作,选择合适的防治措施,以保证园林植物的健康生长。
二、栽培技术1. 种植方式栽培园林植物的种植方式多种多样,可根据植物的特性和生长环境选择合适的种植方式,包括直播、移植、分株、扦插等。
不同的植物适合不同的种植方式,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2. 种植密度种植密度是指单位面积上所种植的植物数量,不同的园林植物需要的种植密度不同。
要根据植物的生长特性和生长环境选择合适的种植密度,以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
3. 施肥浇水园林植物在生长期间需要充足的养分供应,因此需要做好施肥工作。
选择合适的肥料种类和施肥时间,进行针对性的施肥工作。
还需要做好浇水工作,保证植物的水分供应。
4. 过度修剪在园林植物的生长过程中,需要进行适当的修剪工作。
过度修剪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发育,因此需要选择合适的修剪时间和方法,进行适当的修剪工作。
5. 健康监测在栽培园林植物的过程中,需要定期对植物的生长状况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植物生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保证植物的健康生长。
园林植物育种技术与应用探析作者:刘忠安王喜辉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19期摘要:园林植物简称花卉,是具有一定观赏价值且使用于室内外布置以美化环境和丰富人们生活的植物,它不仅美化改善环境,而且可保护及恢复生态平衡,其功能多种多样,随着城市绿化建设水平和环保意识的提高,园林植物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城市园林;植物育种;应用中图分类号:K92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随着我国园林绿化事业的加速推进,社会对园林植物的需求量将日增,园林植物培育的产业化程度将不断上升,其育种事业将与时俱进,育种手段也会向着高科技、多样化和综合性方向发展。
根据园林植物育种领域的发展现状及动态,今后园林植物育种将在按照充分利用已有的相对成熟的方法和手段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已开发出的育种新技术,并会积极借鉴相关学科的新理论和新原理,挖掘新技术。
1 传统园林植物育种技术及应用1.1 引种驯化引种驯化应属较经济地丰富本地园林植物种类的一条捷径,具有悠久的历史,目前应用于园林绿化的绝大多数植物均由野生植物驯化而来。
为丰富本地园林植物,从国外引种成功的园林植物种类亦不胜枚举。
例如,在我国园林绿化中广为栽培的龙柏、香柏、雪松、落叶松、池杉、悬铃木、广玉兰、比利时杜鹃等木本植物;波斯菊、万寿菊、百日菊、含羞草、矮牵牛、一串红、香石竹、鸡冠花、天竺葵、马蹄莲等草本植物。
它们在我国园林绿化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具体开展引种驯化时,为了提高引种驯化的成功率,应制定相关的计划和程序。
首先应查阅引种驯化资料,借鉴前人的经验,根据引种驯化的相关原理,研究影响因素,预测市场前景,并确定引种驯化材料;然后要严格检验和检疫制度,做好登记编号工作及建立档案;再经过引种试验和引种评价,实现繁殖推广。
1.2 芽变育种芽变育种在园林植物育种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从遗传机制上,它既可以是基因突变、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变异造成,也可以是细胞质基因组变异所致。
浅谈园林植物滇润楠研究进展摘要:园林绿化是城市生态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树种选择与优化配置在园林绿地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概述了园林植物滇润楠的生物学特性、培育方法及其抗性生理生态研究现状, 并对滇润楠的研究及进行探讨。
XX关键词:滇润楠;生物学特性; 组培;抗性生理XX引言XX园林绿地作为城市生态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建立在有效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城市可持续基础之上的.因此合理的树种选择与优化配置在园林绿地建设中显得尤为重要.滇润楠(Machilusyunnanensisvar.)为樟科润楠属,常绿乔木,木材黄褐色,具**,材质优良,叶果可提取芳香油,皮和研粉可作蚊香的调合剂及饮水净化剂。
该树种具有树龄长、冠大荫浓、树形优美,萌芽力强、耐修剪等特性,是很好的园林绿化树种已列入昆明市城绿化规划中采用的乡土树种之一,被选昆明市市民最喜爱的十种园林绿化树种之一,近年来苗木呈现出供不应求的趋势。
园林科学工已经对滇润楠的生物学特性、抗旱及抗污能力、指示环境污染现状的能力进行了研究,综合全面了解滇润楠的**项特性对科学合理配置及繁殖育种具有重要作用,对指导将来的科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XX 1。
滇润楠的生物学特性滇润楠乔木。
枝条圆柱形,.叶互生,倒卵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革质,上面绿色或,光亮,下面淡绿色或粉绿色,,边缘软骨质而背卷,中脉在上面下部凹陷,不平坦,下面凸起,侧脉每边约7-9条,有时分叉,弧曲,近叶缘处消失且网结,两面凸起,横脉及小脉网状,两面明显构成蜂窝状小窝;叶柄腹面具槽,背面圆形。
圆锥花序,**级序轴及花梗;苞片及小苞片早落,苞片宽卵形或近圆形,外层苞片较小,外面密被锈色软毛,内面近,外面被锈色柔毛,内面。
花淡绿、黄绿或黄至白色;花被外面,内面被柔毛,筒倒锥形,花被片6,长圆形,先端急尖;能育雄蕊9,花丝,基部被柔毛,第一、二轮雄蕊与外轮花被近等长,花丝无腺体,花药卵状长圆形,第三轮雄蕊稍长,花丝基部有2个具柄的圆状肾形腺体,腺体柄长达花丝长之一半,退化雄蕊,先端卵状正形,柄基部被柔毛;子房卵球状,,花柱丝状,与子房近等长,柱头小,头状。
浅谈园林绿化种植设计作者:滕世玉姜楠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2年第10期摘要:城市环境通过暗示、感化、启示作用对人的行为产生影响。
和谐的城市环境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这就使越来越多的人更加重视城市园林绿化,园林绿化种植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园林绿化工程的成败。
如何丰富现有的绿化种植品种,为人民群众创造出更加美好的环境,是摆在绿化设计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文章阐述了城市园林绿化种植的重要性,为加强园林绿化种植的提出建议。
关键词:园林绿化重要性建议中图分类号:S7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04(a)-0117-01园林绿化是城市建设的“美容师”。
城市建设离不开园林绿化。
园林绿化对于城市建设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完善城市园林绿化保证城市环境的温馨、祥和,园林绿化种植设计在城市园林绿化规划设计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们对居住环境提出新的要求。
建设园林城市可使人类从工业化的黑色道路上踏上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之路。
可维护物种的多样性,使人类与自然和平共处。
1 城市园林绿化种植的重要性1.1 有效地防治或减轻污染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人口的膨胀,伴随而来的是垃圾、有害气体、噪音等的产生或增多。
家庭炉灶、汽车、火车、飞机等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使城市空气污浊,烟雾弥漫,严重影响着城市里人们的健康。
大量工业废水、生活污水使水质变坏,尤其是饮用水水质下降,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和动植物的繁殖。
另外环境噪声、热岛现象给城市居民的生活常带来一些消极影响。
城市中的园林绿地被称为城市的“市肺”。
它不仅能净化空气、吸烟滞尘、减弱噪声,而且还能平衡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改善城市小气候,进而美化城市环境。
如炎热的夏季,闷热难忍时,你可以走进城市“森林”中,尽情享受清凉舒适的味道。
城市中的通风绿带,使市区近郊的冷空气,不断向市内流动补充,让你感觉微风拂面。
城市中的隔音、防尘林带,减轻噪声给你带来的烦恼,改善了城市的小气候。
浅谈我国园林植物种植设计现状及发展趋势摘要:本文论述了现代园林植物种植设计的现状;并对现代植物种植设计的发展趋势进行研究,以促进其可持续发展,满足人们对现代园林植物景观科学性与艺术性的时代需求。
关键词:园林;植物种植设计;现状;发展趋势1、植物种植设计的现状随着社会经济大发展浪潮带来的人类生存环境不断恶化等负面效应的凸出,人们的生态意识增强,植物景观在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建设宜居城市等方面的功效日益突显,其重要性被提上议事日程。
然而受急功近利、形式上的感官享受等“城市形象”、“政绩工程”等影响,植物种植设计背离了科学的发展规律,在繁华的城市现代园林建设背后出现了不科学、不理性的现象,甚至盲目的“跟风”、“模仿”,使得植物景观的民族性、地域性、独创性缺失,人为割裂了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统一。
如在一些城市园林建设项目上继续单纯地延续着追求形式美,不讲科学性的“大树热”、“草坪热”,大兴“形象树”、“功利树”,或选植名贵树种,或求大求洋,只顾形式上的视觉冲击,片面追求植物种植“立竿见影”的景观效果,植物附属于城市园林建设而成为“装饰品”,随挖随种或南北随行,“千园一面”。
对植物种植设计的科学认识,还只停留在概念上的重视,而植物景观所固有的科学属性,为追随时尚或理想化的景观形式,盲目放大了植物的观赏功能,忽视了植物本身的环境适应性、种类多样性。
2、现代植物种植设计趋势2.1 适地适树,从结构上提高植物种植设计科学内涵植物种植设计,建设部颁布的行业标准《园林基本术语标准》(cjj/t91-2002)将其定义为:按照植物生态习性和园林规划设计要求,合理配置各种植物,以发挥它们的园林功能和观赏特性的设计活动。
可见,植物种植设计应遵循植物自身的生长规律,从生物科学、生态科学的角度,完善植物种植设计的结构与形式。
1)确立绿量指标,优化植物种植结构植物具有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阻滞尘埃,调节小气候环境温度、湿度,降低噪音,防风固沙、涵养水源,吸收有毒有害气体等多种生态功能,且主要是通过叶片进行生理活动的,因此园林绿地中物质及能量流动大小主要取决于植物叶片面积的大小,从而决定其产生生态效益的总量大小。
浅谈园林绿化植物育苗移植技术摘要:绿化植物是园林景观中的主体,其生长状态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园林景观的效果。
本文就园林绿化植物的育苗和移植技术进行分析和探讨,以便提高园林绿化植物的育苗移植技术水平,进而更好的进行园林景观的维护和保养。
关键词:园林绿化植物;育苗技术;移植技术随着社会经济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开始越来越重视城乡园林化以及环境的美化。
园林植物即在园林景观中由人工栽植的具有观赏性价值的植物,它是美化和改善环境、为人们添加情趣、提供观赏的园林植物的总称。
通常情况下,园林绿化植物可以依据植物的特性划分为草本和木本;依据观赏部位的不同划分为观姿植物、观花植物、观果植物、观叶植物、、观芽植物以及观茎植物等。
本文就园林绿化植物的育苗和移植技术进行分析和探讨,以便提高园林绿化植物的育苗移植技术水平,进而更好的进行园林景观的维护和保养,不断促进和推动城市的园林化进程。
一、园林绿化植物的育苗技术园林绿化植物的选种育苗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即:(一)选择合适的苗圃地,并进行场地的平整一般情况下,为园林植物选择的苗圃应具备地势平坦、阳光充足、水源丰富、排水良好、交通便利等条件。
同时,选择苗圃地段时还应考虑当地病虫害的分布情况,尽量选择没有病虫害发生的地段作为苗圃。
在选择好苗圃位置后,工作人员要将苗圃的土地进行整平、深翻和打细等操作,做好育苗前的准备工作。
(二)培育壮苗园林植物育苗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营养苗的培育技术,一种是播种苗的培育技术,下面就这两种育苗技术的具体内容进行阐述。
1、营养苗的培育技术营养苗的培育技术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方法,即:1)嫁接育苗法营养苗的嫁接育苗法主要指的是将一株植物上的芽或枝嫁接到另一株植物上的方法。
这种育苗方法能够加快植株的生长速度,改良植物的品种,进而做到提前利用所育的苗木。
一般的嫁接工具包括手锯、劈刀、嫁接刀、嫁接剪等。
其嫁接的方法主要为芽接和枝接,嫁接方式包括舌接、切接、劈接、袋接、皮接、桥、接靠接等。
浅谈园林植物栽培及养护技术园林植物的栽培及养护技术一直是园林工作者们关注的焦点。
园林植物不仅给人们带来美丽的视觉享受,也是园林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园林绿化和生态环境的改善都起着重要作用。
掌握好园林植物的栽培及养护技术对于美化环境、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们来浅谈一下园林植物的栽培及养护技术。
一、园林植物的选用园林植物的选用是园林绿化的第一步,它直接影响到园林植物的后期养护和景观效果。
选用园林植物需要考虑到土壤条件、气候条件、景观要求等多方面因素。
在选用园林植物时需要根据园林绿化的具体情况来选择植物,比如在南方适合种植热带植物,而在北方则适合种植耐寒植物。
在选用园林植物时需要综合考虑植物的生长习性、景观特点以及生长条件等因素,确保选用的植物能够良好地适应环境,从而提高园林绿化的成活率和景观效果。
二、园林植物的栽培技术1. 土壤改良园林植物的生长离不开土壤,良好的土壤条件是园林植物健康生长的关键。
在园林植物的栽培过程中,需要对土壤进行改良,提高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水性。
可以通过加入腐熟有机肥、腐叶土、腐植酸等改良土壤,从而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养分含量和保水保肥能力。
2. 合理施肥园林植物的生长需要养分的供应,因此在栽培过程中需要合理施肥,满足植物的生长需求。
施肥应该根据植物的生长期和养分需求进行,可以选择有机肥、复合肥等进行施肥,以增加土壤的养分含量,促进植物的健康生长。
3. 确保充足的水源水分是植物生长的必需因素之一,因此在园林植物的栽培过程中需要保证充足的水源。
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和生长需求,确定合理的浇水量和浇水频次,保持土壤含水量的合适范围,避免因为缺水或过湿而影响植物的生长。
1. 剪枝修剪园林植物的剪枝修剪是园林植物养护的重要环节,通过剪枝修剪可以促进植物的分枝和更新,调整植物的形态,提高植物的观赏价值。
剪枝修剪的时间一般在植物的休眠期进行,必须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和修剪目的来确定剪枝的时间和方式。
绿化工程Һ㊀市政道路景观中园林植物的栽植选种与养护技术浅解刘㊀进摘㊀要:植物作为园林中最重要的组成因素,选择种植时,不仅要求符合人们的审美,还得在炎热的夏季,起到遮阴避暑的作用㊂然而,现实生活中,有一些园林植物因为栽培和养护不规范,最终导致既浪费了财力,又浪费了物力㊂文章重点介绍园林植物的栽种与养护技术㊂关键词:绿化问题;园林植物;栽植选种;养护一㊁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㊂人们对自己的生活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市政道路园林植物建设就具有一定的挑战性㊂既要满足人们的审美标准,又要起到防止污染,净化空气的作用㊂当然,园林植物种类有很多,每种植物的生长状况,生长条件各不相同㊂因此,植物在栽植选种和养护时就要更加细心㊂文章将围绕园林建设栽植和养护的专业技术进行分析㊂二㊁栽植选苗的注意事项市政道路园林建设植物种植的选项一般有:杨树㊁银杏㊁松树㊁梧桐㊁栾树等㊂这些树苗在选择时应该考虑到它们的不利因素㊂大家都知道,杨树在世界上的分布相较于其他植物更广,这是因为杨树的光合作用能力比较高,可以适应恶劣环境㊂美中不足的一定就是杨絮,春天到来,杨花满天飞,为市民的出行以及环保造成了极大的困扰㊂银杏是著名的活化石植物,具有良好的观赏价值,夏天郁郁葱葱,秋天金黄可掬,功能上对二氧化硫和烟尘有特殊的抵抗作用㊂但是银杏落叶早㊁绿叶晚㊁树顶易枯死,这就造成了道路不美观㊂总之,在选种时,需要综合考虑到树木的优点和缺点㊂三㊁市政道路景观中园林植物的栽植选种技术分析(一)选种植物种类的选择要做到因地制宜,根据土壤条件选择㊂市政道路建设选种,根据不同地区㊁不同城市的气候与土壤条件进行选种㊂以平原区河南为例,适宜选区的树种有银杏㊁侧柏㊁圆柏等㊂以圆柏为例,圆柏适宜凉爽温暖的气候,圆柏在背阴的地方不会受到太大影响,正是因为这,圆柏在种植的时候,土球要尽可能的稍微大点㊂圆柏一般是在秋天种植,凛冬时节就要做好防冻工作㊂(二)土壤修理市政道路园林建设,树木种植在道路旁边㊂由于车辆的来往,污水的排放,土壤环境变得很差,这时候就需要对土壤进行深翻,深度至少到超出五十厘米㊂小树苗的生长是否健康,与土壤条件有着很大的关系,尤其需要精耕细作,提高树苗的成活率㊂(三)土壤挖穴市政道路中的园林种植,树苗都是从培育基地带过去的,种植就需要对土壤挖穴,提高存活率,然而土壤挖穴并不是随随便便挖一个洞就好,有一定的技术要求㊂种植树木的挖穴应该有标准大小,树的根苗应该可以完全展开在挖穴中,不能太深,容易让根部吸不上水分,也不能太浅,不利于固定苗木,都影响正常生长㊂不同的种植穴有着不同的标准,一般都是种植穴直径要比苗木的土球直径大15 30cm㊂若在种植时发现种植穴不合格,一定要及时调整大小㊂(四)栽植栽植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天气因素,然而南北方空气温度,湿度大有不同,在选择时就要多一颗心眼㊂北方的夏季温度高,空气比较闷热,植物种植就很有可能降低存活率,秋天秋高气爽,但是凛冬时节温度低的可怕,树苗刚发芽就很有可能冻死㊂所以在春季最合适,冰雪消融,土壤中有足够的水分,空气不干不热,适宜树苗的种植㊂栽植后,倾斜的树苗要立即采取措施扶正,如果发现种植很长时间后才出现一边倒的情况,应该选择在树木落叶的秋后时期扶正,这个时期树木长势较慢,相比之下,对树苗的影响较小㊂栽植注意事项:保证土壤中有足够的水分㊂农民伯伯经验所得,土壤中水分的高低影响树苗㊁植物的成活率㊂第一,已经将树苗准备好,种植前,对树苗的根部(就是土球块处)洒水保证土壤的黏着性,或者将事先刨好的树坑进行浇水灌溉,当土坑中的水被充分吸水后,下苗种植㊂第二,在苗圃买上苗之后,需要运输到种植地,这时候必须对根部进行水分喷洒,防止植物在运输途中,因为缺水而干旱死亡㊂第三,在植树时,需要对树苗进行一定的枝芽修剪,将长势较密的枝芽剪掉(防止水分蒸发过快而导致根部供水不足),病残枝,枯枝也要减掉(防止脱落酸分泌过多,影响其他枝叶的生长)㊂四㊁市政道路景观中园林植物的养护技术分析(一)施肥根据不同植物,不同生长状况,不同季节,施肥次数与施肥量都是不相同的㊂施肥也是拥有一定技巧的,肥量不足,树苗不会茁壮生长,肥量过多,易出现烧苗的现象㊂下面我将列出几个施肥的方法㊂首先是环绕施肥,在树苗的周围,大概30 40厘米处,以树苗为中心挖一个圆沟,将肥料均匀洒在圆沟中,便于较小树苗的根部充分吸收养分㊂然后是洞穴施肥法,就是在树苗根部挖几个大小一致的洞,将肥料聚堆洒在洞中㊂这种方法是为了防止肥料被其他植物吸收,适用于较干旱的地区㊂最后这种方法比较麻烦,先是把肥料均匀洒在根部周围,然后用铁锹进行翻土操作,将肥料埋于地下㊂可以起到节省肥料的作用㊂(二)浇水排水332树苗浇水,不同时期㊁不同生长状况的树苗,浇水需要控制水量㊂新栽植的树苗在浇水时,要小心灌溉,采用分量多次的灌溉方法,有利于根部充分吸收水分㊂切忌大量灌溉,不仅浪费水资源,而且易将树苗淹死㊂此外,浇水后要用铁锹进行土壤的翻新工作,因为有的土壤渗水能力比较弱,大量浇水后,一部分流走,另一部分挥发㊂而翻新过后,土壤中间有空隙,更利于水分渗透下去,充分被苗木根部吸收㊂排水主要是针对低洼地区和一年中雨水过多的时期,一般排水方法就是采用地面排水,在树下会挖一道水沟,将多余的水分排入河流㊁湖泊或者下水道㊂可以起到节省费用的作用㊂水沟的坡度有一定的要求,最好是与水平面呈30ʎ角,坡面光滑,没有死角㊂(三)病虫防治市政道路园林种植养护是园林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园林养护者们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㊂绿化工程的养护工作很重要,必须随时观察苗木的变化,发现病虫害㊁发生风灾㊁旱情,及时做出措施,切实做好养护工作㊂常用的病虫防治法有:一是树干涂白法,就是将树苗根部上方50 100cm处涂上白色的颜料,防止树木腐烂和虫害㊂二是农药填埋法,实现在根部附近刨土坑,将准备好的农药填埋进去,针对病虫,农药由根部吸收后,传输到树体的各个部分,病虫食用根㊁茎㊁叶后中毒身亡㊂三是采用化学方法防治,当病虫害已经很严重的时候,采用化学药剂进行控制㊂这种方法的使用地区限制性小㊂但是大量使用化学药剂,会污染空气㊂所以,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一般不用化学药剂喷洒的方法㊂(四)树木修剪与整形因为树木栽植在市政道路两侧,为了防止树木长势过好,影响来往的行人和车辆㊂因此必须及时对树木进行修剪整形㊂然而,在修剪的时候有许多注意事项㊂比如,在修剪时,先去掉那些已经被损坏或者容易被损坏的树枝,不管是因为行人的破坏还是大风大雨的破坏,都要剪掉,防止和正常树枝抢养分㊂还有就是修剪碍事儿的枝条,市政道路,如果树木的枝条过低,容易影响开车人的视野,对交通安全极其不利,应果断剪掉㊂修剪是在破坏树木的系统,所以说,尽量少修剪,不到万不得已不要随意修剪树木的枝条㊂五㊁结语为了满足城市发展的绿化要求和人民的生活,市政道路园林设计受到广大市民和政府的重视,在栽种和养护时,相关单位一定要按照科学的方式进行㊂此外,想要提高树木的成活率,一定要采取规范的种植栽培方式,采用正确的养护手段㊂参考文献:[1]杨丽.论园林绿化植物种植与养护管理技术[J].农业与技术,2019,40(23):132-134.[2]李爽.浅谈城市园林植物的配置与种植养护技术[J].农家参谋,2019(22):283,295.[3]李志伟.园林建设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养护技术分析[J].江西建材,2019(9):84-85.作者简介:刘进,江苏磊创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㊂(上接第149页)基础上询价采购,通过减少中间环节,以降低采购成本;同时,在采购过程中,可以成立由财务㊁审计㊁资产等人员组成的采购小组,全程参与采购过程,在市场分析对比的基础上,确定质优价廉的供货方㊂第五,物业处罚管理,为保障高校物业管理水平,应明确物业管理制度,对存在重大失误㊁安全隐患的人员采取处罚措施㊂(四)资金收支控制为切实推进高校后勤内部控制建设落地,应注重规范控制活动㊂对于收款业务,要明确关键控制点内容,如收入项目㊁收费标准㊁票据开具及审核㊁款项收缴等,并制订控制措施,在岗位设置方面,要以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为基本原则,款项收取和核算要分离,票据保管和领用要分离,以此强化岗位约束监督㊂在授权审批方面,要将票据管理作为重点,在办理业务时必须确保票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票据的审核要根据金额大小设置授权审批界限,小额审批由主任负责审批即可,大额审批要执行两级以上审批,在主任审核完成之后由后勤经理复审;在开展收款业务过程中,要严格执行规定标准,按照项目收费,禁止乱收费或者更改收费项目的违规行为㊂在管理票据时,要制订专人负责管理,并明确票据管理制度,以作为后期检查㊁责任界定的依据和凭证㊂对于资金支付业务,要设计规范的支付流程,业务经办人员提出支付申请,并注明金额㊁用途,提供相关凭证,由分管主任对支付申请进行初步审核㊂根据金额大小分级汇报,对于低于1万的资金申请由中心主任审核批复,对于超出1万的资金申请,由后勤总经理审核批复,对于审批通过的用款,由财务按程序支付资金,并做好记账登记,业务经办人员在资金使用过程中严格规范使用,同时对资金使用过程进动态监督㊂四㊁结语综上所述,在现代高校后勤管理中,逐渐向企业化管理转变,为确保高校后勤发挥为教育活动提供支持保障,推动高校良性运营,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㊂高校后勤应重视引入内部控制机制,完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以防范运营风险,保障业财活动规范进行,帮助高校后勤实现既定管理目标和经营效益㊂参考文献:[1]周敏.高校后勤管理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价值工程,2019,558(10):50-51.[2]沈雪函.高校后勤管理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9,679(17):56.[3]郭海平.高校后勤财务内部控制建设探讨[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9(5):56-57.作者简介:顾丽娟,南京工业大学㊂432。
浅谈园林植物栽培及养护技术1. 引言1.1 园林植物栽培及养护技术的重要性园林植物栽培及养护技术在园林景观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园林植物是园林景观的主要元素之一,它们不仅可以美化环境,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还可以起到遮荫、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等作用。
园林植物的栽培和养护至关重要。
园林植物栽培及养护技术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选择适合当地环境的植物品种可以确保植物的生长良好,不易受到环境的影响而死亡。
合理设计园林植物的布局能够提升园林景观的美观度和整体效果。
合理施肥、浇水和修剪可以使植物茁壮成长,保持景观的繁荣和生机。
防治病虫害的措施可以保护植物免受病虫害的侵害,保持其健康状态。
定期对园林植物进行检查和维护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保持园林景观的美观和长久稳定。
园林植物栽培及养护技术是保持园林景观美观的重要保障。
只有重视这些技术,才能确保园林植物的健康生长,从而为人们创造一个美丽宜居的环境。
2. 正文2.1 选择适合当地环境的植物品种选择适合当地环境的植物品种是园林植物栽培及养护技术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当选择园林植物品种时,首先要考虑植物对当地气候、土壤和光照条件的适应性。
不同植物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不同,有些植物适应性广泛,可以在各种环境下生长,而有些植物则比较挑剔,需要特定的环境条件才能茁壮成长。
在选择园林植物品种时,还需要考虑植物的生长特性和园林设计的风格。
一些植物生长迅速,适合用来遮挡视线或填补空地,而另一些植物则比较缓慢生长,适合用来装饰园林或营造景观效果。
园林设计的风格也会影响到植物品种的选择,不同风格的园林需要不同类型的植物来体现出设计理念和美感。
2.2 合理设计园林植物的布局合理设计园林植物的布局是园林景观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选择植物品种之后,如何将它们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形成和谐、美观的植物群落,是设计师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要考虑植物的生长习性和特点。
一些爱阳光的植物应该放在阳光充足的位置,而喜阴的植物则应该避免直接暴露在阳光下。
浅谈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园林绿化是指在城市和乡村建设中,通过种植树木、灌木、花卉等绿色植物,以增加植被覆盖率,改善环境质量,美化城乡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的一种环境治理手段。
而园林植物作为园林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配置和应用在园林绿化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将就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进行浅谈。
一、园林植物配置的意义园林绿化的主要目的是美化环境,改善空气品质,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而园林植物作为园林绿化的主体,其配置应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园林植物可以提供阴凉树荫,为人们提供舒适的休息场所,同时还可以有效遮挡太阳直射,降低地表温度,改善城市热岛效应。
园林植物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净化空气,改善环境质量。
园林植物还可以吸收有害气体,减少噪音污染,保护生态平衡。
园林植物配置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园林绿化效果的好坏。
二、园林植物配置的原则园林植物配置要遵循的原则有多种,其中包括多样性原则、生态原则、美学原则以及适宜原则。
多样性原则是指在园林植物配置中要注重多样性,即植物的品种要多样化,形态特色要有差异性,以丰富园林植被的景观效果。
生态原则是指在园林植物配置中要注重植物生态特性,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土壤和水分条件的植物,以提高植物的生存率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美学原则是指园林植物配置要符合景观美学的要求,要注重色彩搭配、形态搭配,以塑造出美观的园林景观。
适宜原则是指在园林植物配置中要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适宜的位置,以提高植物的生长、风景的观赏性和观众的休憩体验。
三、园林植物配置的应用园林植物配置的应用包括场地绿化、庭院绿化、道路绿化以及广场绿化等。
在场地绿化中,可以根据园区规模、用途和功能等特点,合理配置植物种类,比如在大型公园中适宜种植大型乔木,草坪和花卉,而在小区绿地中适宜种植矮小的灌木和地被植物。
在庭院绿化中,可以根据庭院的大小和功能需求,配置适宜的观赏植物,比如在室外庭院种植盆栽花木,而在室内庭院则适宜种植花卉和草坪。
浅谈园林植物培育之路摘要:伴随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园林植物培育也发展迅速。
本文就园林植物培育方法在我国园林植物培育中的发展、应用以及新型方法的种类等问题进行了简要探讨。
关键字:园林植物培育方法关于园林植物的概念,在业界有着各种不同的提法,“园林植物”、“观赏植物”、“花卉”几个词语之间界限模糊,人们在使用中较为随意。
因此,根据国外已有的“landscape plants”和“environmental plants”两个概念的范畴,我国园林界开始使用“园林植物(landscape plants)”这个概念,指的是一切适用园林绿化的植物材料,包括:乔、灌、草、藤、竹、地被等,即一切观花、观果、观叶、观形以及各种适用于园林绿地和风景名胜区的保护植物和经济植物。
人类栽培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很早以前,从人们逐渐由原始社会以狩猎和采集为主的生活方式转变为以从事农业生产为主的生活方式,相应的出现了种植场和果木蔬圃,人类栽培的历史亦由此开始。
随后,人类栽培的技术逐渐发展、完善。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园林绿化在城市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一个好的城市园林绿化不仅可以作为美化城市的重要途径、维持城市生态平衡的重要环节,还可以作为一个城市重要的精神文明建设载体。
而园林植物培育是拥有好的绿化材料的前提。
虽然随着林业科技的进步,现阶段园林绿化植物培育工作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随着新时期诸如反季培育等新型种植技术的出现,对园林绿化植物培育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我们仍然十分有必要在新的园林绿化背景下,对园林绿化植物培育工作进行进一步的探讨,为促进园林绿化工作在新时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1]园林植物培育的工作目标是优质、稳产和高效。
园林植物的性状改良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传统的单一性状逐渐向抗病虫和抗逆等多性状改良方向发展。
但是,因为传统的育种工作只重视实践工作,轻视理论研究,使得我国的园林植物遗传和育种等相关理论发展后,缺乏对于重要性状的遗传学认识,现存的遗传改良和育种策略主要采1年生的林木,严重制约着我国的园林植物的繁育和培植进程,这也成为园林植物遗传性状改良的发展瓶颈。
而近些年来,新出现的生物技术为园林植物的培育和发展提出了新的途径,主要根据组织培养的植物细胞进行分析研究,逐渐使得林木育种方法由传统的植物快繁和花药培养过渡到原生质融合和DNA 重组等新型的生物技术,实现了园林植物育种工作的一次质的飞跃。
1.园林植物育种方法的特征通常情况下,园林植物育种方法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的特征:园林植物育种的资源非常丰富;园林植物育种的周期一般比较长;园林植物一般可以用来研究较长的时间,并且可以做过遗传测定之后再次进行选择;利用无性繁殖的育种方法可以有效保存优良的园林植物性状;园林植物育种大部分都属于异花授粉的树种,保证了遗传基础的稳定性;通常情况下可以选用混合品种或遗传基础广泛的品种来进行培育等。
传统园林植物育种方法2.1.选种法对于园林植物培育中的花草育种较多使用选种的育种方法,根据育种的目的和种类的不同,可以把选种法划分为纯系育种和混合选择两种。
通常情况下,对于一些多年生的花草或者树木可以通过营养繁殖法来保持性状长期不变,即只需要通过一次选择就能固定住优良的变异植株。
2.1.1.园林植物播种繁殖播种繁殖是利用植物种子,对其进行一定的处理和培育,使其萌发、生长、发育,成为新的一代苗木个体,往根系发达且抗性较好。
而园林植物的种子体积较小,采收、贮藏、运输、播种等都比较简单,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培育出大量的苗木或嫁接繁殖用的砧木,因而在园林苗圃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园林植物的播种繁殖具有以下特点:利用种子繁殖,一次可获得大量苗木,种子获得容易,采集、贮藏、运输都较为方便。
播种苗生长旺盛,健壮,根系发达,寿命长;抗风、抗旱、抗旱、抗病虫的能力及对不环境的适应力强。
种子繁殖的幼苗,遗传保守性较弱,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有利于异地引种的成功。
如从南方直接引种梅花苗木到北方,往往不能安全越冬;而引入种子在北方播种育苗,其中部分苗木则能在-17℃时安全过冬。
用种子播种繁殖的苗木,特别是杂种幼苗,由于遗传性状的分离,在苗木中常会出现一些新类型的品种,这对于园林树木的新品种、新类型的选育有很大的意义。
种子繁殖的幼苗,由于需要经过一定的时间、一定条件下的生理发育阶段,因而开花、结果较无性繁殖的苗木晚。
由于播种苗具有较大的遗传变异性,因而对一些遗传性状不稳定的园林树种,用种子繁殖的苗木常常不能保持母树原有的观赏价值或特征特性。
如龙柏用种子繁殖,苗木常有大量的桧柏幼苗出现;重瓣榆叶梅播种苗大部分退化为单瓣或半重瓣花;龙爪槐播种繁殖后代多为国槐等。
2.1.2.园林植物营养繁殖营养繁殖也成为无性繁殖,是利用植物的营养器官如根、茎、叶、芽等,在适宜的条件下,培养成一个独立的个体的育苗方法。
用营养繁殖方法培育出来的苗木称为营养繁殖苗或无性繁殖苗。
营养繁殖的类型一般包括分生繁殖、压条繁殖、扦插繁殖、嫁接繁殖和组织培养等。
同时其也是我们常用于园林植物繁殖的方法,因为其具有以下的一些特点:能够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
营养繁殖是由分生组织直接分裂的体细胞所产生,因为保持了亲本的全部遗传信息,故能保持原有母本的优良性状和固有的表现特征。
营养繁殖苗生长快,开花结实早。
因为营养繁殖的新植株,是在母本原有发育阶段的基础上的延续,不像种子繁殖的实生苗那样个体发育重新开始。
能够提高生产苗木的成绩和繁殖系数。
有些园林植物不结实或结实少或不产生有效种子,可用营养繁殖法繁衍后代,并保持原有栽培品种的优良性状。
可用于特殊造型植物的繁育和名木古树的复壮。
一下特殊造型的园林植物,则需要通过营养繁殖的方法来繁殖和制作。
而且园林中名木古树的复壮,也需促进组织增生或通过嫁接来恢复其生长势。
方法简易、经济。
由于有些园林植物的种子有深休眠习性,用种子繁殖就比较繁琐且困难,采用营养繁殖则较容易,且简便、经济。
2.2.杂交育种法长期以来,杂交育种一直作为培育植物新品种的主要途径。
建国以来,我国利用杂交育种法陆续在百合、荷花、菊花等花草培育领域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
2.3.多倍体育种法通常使用多倍体育种法培育出来的园林植物具有枝干粗壮高大、花朵鲜艳、花瓣较厚、花期较长及方便储运等特征,这些优良特征使得多倍体育种法在花卉培育中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目前,我国对于多倍体育种法主要应用在了百合属和凤仙花属等花卉领域,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而美国在金鱼草、麝香百合和萱草等花卉领域使用了四倍体育种法,并已经投入生产和应用。
此外,在园林植物培育中还用到了辐射育种,其育种的步骤和果树育种比较类似。
3.新型园林植物育种方法近些年我国的园林行业发展迅速,而传统的园林植物育种方法以播种和扦插、嫁接繁殖为主,利用自然条件进行繁殖,因此受环境因素的制约较为明显,主要是受到温度、光照、土壤等几个方面的影响,必须因时因地而进行。
环境条件的突然变化会对生产造成较大的影响甚至构成严重损失。
并且其逐渐表现出选育新品种花费的时间较长、见效较慢及基因源匮乏等劣势,严重制约着我国园林行业的发展。
而伴随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兴的现代基因工程技术也逐渐被引入园林植物育种领域,即把传统的育种技术和现代基因工程相结合,以缩短育种周期,从而加快育种进程,为园林植物的繁殖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通过新技术的应用可以再特殊环境条件下甚至是极端恶劣的气候、突然等以及反季节的条件下进行正常生产,或者通过人工控制环境条件来进行苗木的生产,对于缓解园林植物供需矛盾、创建优良园林植物园和保护生态环境意义重大。
不断发展改进的园林植物育苗新技术3.1.植物组织培养育苗法植物组织培养育苗法具体是指,选择并切取优良植株的叶片、茎尖、花托、球茎等器官的组织切片;在无菌环境中进行离体组织培养;在较短时间内就能培育出大量遗传性状相一致的植物个体的一种育种方法。
植物组织培养育苗法主要有以下几个优点:培育时间较短,培育质量较高;可以培育出单倍体或多倍体等;利用茎尖切片的组织培养,能够从感染病毒的植株培育出无病植株;培育的效益比较高;受外界环境的干扰较小;能够节省时间、土地和劳动力;增殖率较高;利用细胞融合能够克服远缘杂交的不亲和障碍,对于品种改良和物种培育作用巨大。
[2]3.2.现代生物技术育种法传统的园林植物常规育种对于我国的林业发展功不可没,而现代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园林植物育种领域的应用也逐渐成为现代园林植物培育中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
无论是从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环境多样性的角度来看,还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现代生物技术育种发培育的园林植物新品种还需要经受外界自然环境的历练和考验。
因此,现代生物技术育种法只能在以传统育种法作为基础并与之相结合的情况下不断应用和发展,最终推进我国的园林育种的进程。
现代生物技术园林植物育苗新技术主要指容器育苗、工厂化育苗、全光照自动喷雾扦插育苗、电热温床育苗以及人工气雾室扦插育苗等几种类型。
3.2.1.容器育苗容器育苗是指用泥炭、蛭石、珍珠岩、岩棉等天然或人工合成基质,配合营养液利用穴盘等人工容器进行育苗的方法,容器育苗是现代花卉苗木栽培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其对设备、技术和环境条件的要求已领先于本行业的发展,成为园艺业中的一项独立的产业。
其拥有许多区别于传统育苗方式的特点:省去了传统土壤育苗所需的大量床土,减轻了劳动强度;育苗基质体积小,重量轻,便于秧苗长途运输和进入流通领域;基质和用具易于消毒,减轻了苗期土传病虫害的发生;并可进行多层架立体育苗,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容易对育苗环境和幼苗生长进行调节,可以科学供肥供水,提高水肥利用率,便于实行标准化管理和工厂化、集约化育苗。
容器育苗由于设施形式、环境及技术条件的改善,容器育苗所培育的秧苗品质优于常规床土育苗,表现为幼苗整齐一致,生长发育加快,育苗周期缩短,病虫害减少,壮苗指数提高。
由于幼苗素质好,抗逆性强,根系发达、健壮,根系与基质形成不易破碎的坨状,移植时可以带坨栽植,保证了根系的完整,栽植之后缓苗期短或无缓苗期,为后期生长奠定了良好基础。
而且容器苗在一年中任何季节都可以进行移植,为苗木的周年供应提供了保障。
3.2.2.工厂化育苗工厂化育苗是以穴盘容器,以营养液或草炭、蛭石等固体基质材料作为育苗基质,采用机械化精量播种,一次成苗的现代化育苗体系,在完全或基本人工控制的环境条件下,按照一定的工艺流程和标准化技术,整个育苗过程,如基质混合、装盘、播种、喷水、施肥等都完全采用机械化、自动化进行生产,实行规范化管理。
工厂化育苗每个劳动力可管理8万-10万株幼苗,比常规育苗效率提高3-4倍。
而且具有成苗规格统一、苗质量高,便于运输等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