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印刷型检索工具概述
- 格式:ppt
- 大小:139.50 KB
- 文档页数:22
文献检索工具及应用一、检索工具概述文献检索工具是用于快速查找和获取文献资料的工具。
它包括手工检索工具和计算机检索工具两大类。
这些工具可以帮助用户快速定位相关文献,提高科研和学习效率。
二、手工检索工具手工检索工具主要是印刷版的工具书,如百科全书、词典、年鉴、手册等。
它们通常按照一定的顺序或分类进行编排,用户可以根据关键词或主题进行查找。
尽管现代计算机检索工具已经非常普及,但手工检索工具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尤其在某些特定领域或资源有限的情况下。
三、计算机检索工具计算机检索工具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的检索工具,主要包括数据库、搜索引擎等。
这些工具可以快速地检索大量的文献资料,并提供更丰富的信息展示和筛选功能。
计算机检索工具已经成为现代文献检索的主要方式。
四、搜索引擎使用搜索引擎是一种常用的计算机检索工具,它可以帮助用户快速找到相关的网页、图片、视频等资源。
常用的搜索引擎有百度、谷歌、必应等。
使用搜索引擎时,需要注意关键词的选择和搜索技巧的掌握,以便获取更准确的结果。
五、学术数据库应用学术数据库是指包含学术期刊、会议论文、学位论文等资源的数据库,如CNKI、万方、维普等。
这些数据库提供了大量的学术资源,是科研人员获取学术资料的重要来源。
通过学术数据库可以检索到学术论文的作者、出处、影响因子等信息,帮助用户评估论文的质量和价值。
六、文献管理软件文献管理软件是一种专门用于管理文献资源的软件,可以帮助用户对文献进行整理、归类、引文标注等操作,方便后续的学术研究工作。
常用的文献管理软件有EndNote、NoteExpress、Mendeley等。
使用文献管理软件可以提高文献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避免信息混乱或遗漏。
七、检索技巧与策略掌握检索技巧和策略是提高文献检索效率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检索技巧与策略:1. 明确检索需求:在开始检索之前,先明确自己的需求,包括需要查找的主题、时间范围等。
2. 选择合适的检索工具: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检索工具,如学术数据库、搜索引擎等。
医事法学文献检索复习资料一、文献检索概念P40二、文献概述文献――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构成文献必须具备三个要素:知识、载体、记录方式。
古籍辛亥革命(1911年)现代文献三、现代文献分类1.按出版形式(1)图书:用印刷或手抄的方式把原文或图表加以再现,并装订成册,篇幅不小于48而的独立出版物。
包括专著、教科书、论文集、以及年鉴、百科全书、字词典等工具书。
ISBN:国际标准书号各段数字的含义(2)期刊:一种具有固定的编辑部和统一刊名的定期或不定期的出版物。
特点:出版周期短、发行数量大、载录信息量大、快速和内容新颖。
80%信息来源于期刊,被称为“情报源”。
报纸也是一种期刊。
《法律与生活》、《证据科学》(法律与医学杂志)核心期刊:在同类期刊中,学术价值较高,情报信息量大,文摘率(刊物摘刊)、引文率(文献摘引)很高,深受本学科专家和读者关注的期刊。
《法学杂志》、《法学论坛》(3)特种文献:非书非刊类型:专利文献、会议论文、学位论文、标准文献、产品样本等。
2.按载体形式(1)印刷型:以纸张为载体,以各种印刷方式为记录手段而产生的一种文献形式。
优点:成本低廉、阅读方便、利于大量生产。
缺点:知识存储密度小、收藏空间大、不易保存和管理,查阅和利用率低(2)缩微型:以感光材料为载体,经缩微照相技术为记录手段而产生的一种文献形式,包括缩微胶卷、缩微胶片、缩微平片。
优点:知识存储密度大、体积小、分量轻,便于复制和收藏、缺点:借助放大阅读器。
(3)视听型:以感光材料或磁性材料为载体,借助特殊的机械装置,对声音或图像信息进行真实记录而形成的一种文献形式,包括唱片、录音带、录象带、幻灯片等。
优点:形象逼真、声情并茂,反复播放。
缺点:借助一定的技术设备。
(4)机读型:以磁性材料(磁带、磁盘或光盘等)为载体,经计算机处理后而产生的一种文献形式。
优点:知识存储密度大、存取速度快、修改和更新方便,自动化程度高,能进行复杂的文献信息分析和处理。
第一章文献检索概述第一节文献检索概念一、文献的概念、特点和作用(一)文献的涵义“文献”一词最早出现于《论语·八佾》之中:“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矣。
”南宋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对文献解释说:“文,典籍也,献,贤也。
”其意思指典籍和贤人的言论为文献。
宋元马端临在其《文献通考》自序中说:“凡叙事则本之经史,而参之以历代《会要》以及百家传记之书,信而证者从之,乖异传疑者不录,所谓‘文’也。
凡论事则先取当时臣僚之奏疏,次及近代诸儒之评论,以至名流之燕谈、稗官之记录,凡一语一言可以订典故之得失、证史传之是非者,则采而录之,所谓‘献’也。
”他把文献解释为:录之于书本的文字可称之为“文”,而传之于口的言论则称之为“献”。
《辞海》(1979年版)对“文献”一词所下定义为:“专指具有历史价值的图书文物资料,如历史文献。
亦指与某学科有关的重要图书资料,如医学文献。
”强调了文献的历史继承性,认为只有“图书文物资料”才可以称之为文献,而贤者言论则不在文献的范畴之内。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文字记录的方式和记录的载体发生了巨大变化,文献其本身的含义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它不仅包括传统上的刻、写和印刷,而且还包括胶卷、胶片、音频、视频、数字载体的文献。
因此,我国根据出现的新情况,于1983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文献著录总则》中,把文献定义为“记录有知识的一切栽体”。
文献的定义在于利用各种不同的技术,把知识记录在一切能记载知识的载体上。
知识信息必须通过文献进行存储和传递,所以,构成文献内核的知识信息,负载知识信息的物质载体和记录知识信息的符号和技术称之为文献的三个构成要素,缺一不可。
知识决定文献内容,载体决定文献的物质形态,而记录知识的技术手段,包括文字、符号、图形、声频、视频、数字等把知识物化在不同载体之上,构成论文、科技报告、档案资料等常见的纸质印刷品,而且还包括胶卷、胶片、影音磁带、磁盘、光盘、硬盘等以实物形态存在的各种文献资料。
一·检索工具的发展历程我国检索工具的发展,经历了从完全翻译国外刊物到翻译与自编相结合,最终过渡到完全自编的过程。
从单一的印刷检索工具到印刷型和电子检索数据库共同发展的局面。
现在初步形成了具有特色和较完整的体系。
二·文献检索两种类型1线索检索:通过检索工具2事实检索:通过参考工具书看书三·检索工具的概念与基本特点概念:用于报道,存储和查找文献线索的工具四点基本特点书中原文它是附有检索标识的某一范围文献条目的集合,是二次文献。
一般说来,检索工具应具备以下五个条件:①明确的收录范围;②有完整明了的文献特征标识;③每条文献条目中必须包含有多个有检索意义的文献特征标识,并标明供检索用的标识;④全部条目科学地、按照一定规则组织成为一个有机整体;⑤有索引部分,提供多种必要的检索途径。
四·检索工具的功能1存贮功能2检索功能3报道功能信息检索的一种类型。
按照一定方式将文献组织存储在某种载体上,并利用相应的方法或手段从中找出符合用户需要的文献的过程或技术。
文献检索是科学技术信息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科学研究的前期工作。
五·检索工具的类型1.按出版形式和载体划分可以分为书本式检索工具、卡片式检索工具、缩微型检索工具、机读式检索工具。
书本式检索工具书本式检索工具具有以下优点:可以一次编成印刷分发,便于长久使用,实用价值高;体积小易于携带,使用不受时间空间限制,便于馆际互借。
书本式检索工具的不足之处:出版周期长,不能随时反映最新信息;查阅不方便,书本式检索工具落后于实际发展;陈旧过时的信息无法从书本式检索工具中剔除。
单卷式检索工具以某一学科或专题为检索内容,报道若干年内该学科领域的文献,可一期或不定期出版。
特点:专业性强,文献集中,专题文献检索方便,价值也高,如"1949,1979年医学论文累积累引",按学科分班出版。
期刊式检索工具有长期固定的刊名,定期连续出版的一种检索刊物,如美国医学索引、中文科技资料目录等。
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科学引文索引》EI―Engineering Index《工程索引》ISTP―Index to Scientific & Technical Proceedings 《科技会议录索引》对于三大检索工具,目前有:印刷版(print)/ 光盘版(CD-ROM)/ 网络版(web) /联机版(online)四种利用方式。
鉴于各检索工具,各个版本在收录范围、检索性能各不相同,特别是在查询个人文章的收录与引用时,情况比较复杂,对查全率、查准率都要求较高。
我们图书馆特意编写了这份资料,以馆藏为例,介绍利用三大检索工具查找个人文章被收录、引用情况的方法与技巧。
最后为便于用户了解,简介了其他几种常用于评价的文献检索工具。
1 SCI收录与引用1.1 概况与馆藏《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简称SCI)由美国科学信息所(ISI)1961年创办并编辑出版,覆盖数、理、化、工、农、林、医及生物学等广泛的学科领域,其中以生命科学及医学、化学、物理所占比例最大,收录范围是当年国际上的重要期刊。
SCI的引文索引具有独特的科学参考价值。
版本的选择:从馆藏情况来看,若检索1994年以后的数据,可以选择光盘或网络版,网络版更方便,若需要检索1994年以前的数据,则要使用印刷本或国际联机。
因为国际联机需用户要交纳高额费用,要由专业馆员代理检索,目前我馆已基本不用于查收录/引用工作,这里不做介绍。
鉴于各种版本收录范围不尽相同,以前大多单位的奖励、评价政策一般以光盘版(同印刷版)为准。
但随着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统计数据转为依据网络版。
1.2 检索方法与技巧需要注意的是,ISI系列数据库采用特殊的作者著录形式:无论是外国人还是中国人一律是“姓(全)―名(简)”的形式,即姓用全部字母拼写,名仅取首字母。
对于中国人的名字,有时ISI公司的著录人员难以区分出姓与名,或者各种期刊对作者形式的要求也不完全一致,所以检索时要注意使用各种可能出现的形式才会查全。
第三章中文检索工具及其利用由于文献的类型多种多样,人们对文献检索的角度、深度和广度的要求各异,因此产生了多种多样的用以报道、存贮和查找文献的工具,即检索工具。
一、检索工具概论(一)国内印刷本检索工具的发展解放以前,文摘刊物已经有了“中国化学摘要”。
解放后,我国科技文献检索体系逐渐发展起来。
1956年,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成立,开始组织力量翻译苏联的文摘杂志,1956年出版了《机械制造文摘》和《冶金文摘》。
十年动乱,我国检索刊物体系遭到严重破坏,检索刊物几乎全部停刊。
1979年后检索刊物无论在品种上和数量上都有了较快的发展,进入九十年代以后,我国科技文献刊物开始走向逐步完善,无论是在收录的文献内容和类型,报道的学科专业范围,检索手段和方式,检索工具的类型和出版形式,文献著录、标引标准化等方面都大有改进。
整个体系基本上按报道国内文献和国外文献分成两个系列。
其类型按收录范围划分为综合性检索刊物和专业类检索刊物。
按揭示文献方式划分为题录和文摘。
国内较有影响的检索型刊物如:《全国总书目》、《全国新书目》、《全国报刊索引》、《中国石油文摘》、《石油与天然气文摘》、《中国专利公报》等。
1992 年,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重庆分所首次推出《中文科技期刊篇名数据库》只读光盘。
此后,很多编辑出版检索刊物的单位,采取刊库合一的办法,既用计算机编辑出版检索刊物,又建立和扩充相应的数据库。
目前,我国的检索刊物已经发展壮大,并且揭示层次越来越深,检索平台越来越易用,数据量也越来越大,并且都向网络化方向发展。
(二)检索工具的基本知识及职能1、检索工具的职能✧存贮职能:存贮就是把有关文献的特征著录下来,使文献从分散到集中、由无组织到系统化的过程。
也是由一次文献到二次文献的过程。
✧检索职能:检索工具应提供一定的检索规律,使检索者可以按照一定的检索方法检出所需要的文献。
由于检索工具具有参考性、概括性和易检性.故人们一直很重视文献检索工具的使用,常称它为“案头顾问、书海指南”等。
第三节信息检索的重要意义本节重点:信息检索有助于知识更新主要内容:信息检索的定义、作用、工具和方法提到信息检索,初学者可能会感到神秘陌生。
其实人们每天都离不开信息检索,比如看气象预报、看股市消息、查字典词典、查电话号码等。
只是大众化的检索技能无需专门学习,而专业化的检索知识必须专门学习而已。
一、什么是信息检索面对庞大的信息资源,人们必须使用科学的方法才能获取自己需要的成分,这个查找的过程称为信息检索。
检索信息的依据是信息的特征,信息的特征分为内部特征和外部特征。
揭示信息内容的特征称为内部特征,如信息所属的分类和主题;反映信息表面的特征称为外部特征,如信息的作者和标题。
要检索信息,首先需要记录信息,并将记录的信息进行整理加工,形成原始文献,简称原文。
然后提取原文的特征(如书名、著者)进行组合,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编制成相应的检索工具(如书名目录、著者索引)用于检索。
信息只有记录下来才能进行检索,没有进行记录的信息也就无法进行检索。
信息一旦记录下来就形成了文献,所以信息检索主要指的是文献检索。
一般说来,记录在纸张上的原文信息(如图书、杂志)可以用肉眼直接看到,所以印刷型的检索工具可以手工翻阅,称作手工检索;记录在其他载体上的信息通常需借助于机器才能看到,所以称为机器检索,如计算机检索。
二、为什么要进行信息检索信息检索的重要作用在于及时知识更新、完成科学研究和解决一些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信息检索有助于知识更新当今大学生在报纸上发出感叹:自己花了好几万块钱上大学,却学不到多少有用的东西!这是埋怨高校的知识更新速度跟不上时代的发展。
20世纪以来的信息和知识,比人类过去知识的总和还多,人的一生中只能掌握其中极少一部分。
而在人生得到的知识当中,在学校系统学到的知识只是作为基础,且由于被逐渐遗忘或更新,所占的比例会越来越小,而更多的知识来自社会实践,是靠随即学习、逐步积累的。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新知识将更加层出不穷而知识更新周期也会更快,人们在学校接受的阶段性教育远远跟不上形势的发展,需要随时补充新知识,终身保持知识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