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原理
- 格式:ppt
- 大小:445.04 KB
- 文档页数:8
第2章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原理一、填空题1.经济效益一般是指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投入的劳动耗费与___________2.经济效益如采用比率的形式,它是有用成果与_______________之比,3.经济效益如采用差额表示,它是有用成果与______________之比.4.劳动耗费是指生产过程中消耗和占用的______________和物化劳动.5,活劳动包括活劳动消耗和_____________.6.活劳动消耗是指生产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和生产经验,并掌握一定生产技能的人的有目的的____________的消耗.7.物化劳动包括物化劳动消耗和______________.8.物化劳动占用是指生产工具和原材料、燃料、动力等在____________有相当一段时间处于被占用(储备).9.有用成果是指在生产活动中消耗与占用劳动后创造出来对____________的成果.10.从经济效益的表达式出发,把评价指标分为:反映收益指标、反映劳动耗费类指标以及________________.11.反映收益类的指标即反映技术方案的有用劳动成果如产品数量指标、_____________和质量指标等.12.反映技术方案劳动耗费指标主要有总成本费用指标、投资指标和______________.13.反映收益和劳动耗费的综合指标有绝对的效益指标和______________.14.总产值包括三部分:已消耗的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劳动者为自己创造的价值和___________.15.净产值是指企业在计划期内新创造的价值量总和,包括______________和劳动者为社会所创造的价值.16.商品产值是企业在计划期内生产的可供外销的产品、半成品以及________________的价值.17,流动资金周转次数等于年商品销售收入与___________________之比.18.静态差额投资收益率是表示两个方案对比时,在投资和成本都不同的条件下,一个方案比另一个方案多节约的成本与________________之比.19.静态差额投资收益率的倒数是_______________。
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原则有哪些工程经济学通过分析技术与经济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对工程经济活动进行系统评价,科学地预见工程项目直接涉及的经济效果和由此引起的间接效果,是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工程造价等专业四大知识模块(技术、管理、经济、法律)中经济类核心。
工程经济学是一门应用经济学,从它诞生起就被称为“为工程师的经济学”。
最早讨论工程经济问题的著作是1887年出版的《铁路选线的经济理论》(The Economic Theory of Railway Location.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Inc.,1887),作者是威灵顿(A. M. Wellington)。
作为一个铁路工程师,他在工作中发现,许多选线工程师几乎完全忽视了他们所作的决策对铁路未来的运营费用和收益的影响。
他在该书中指出“(工程)是一门如何花最少的钱把事情办好的艺术”,在那个时候,他尚没有提出“工程经济学”的概念,他所指的“工程”应是指其后的学者所创造的“工程经济学”这一词汇。
此后,经过40多年的发展,直到1930年格兰特(E.L.Grant)出版《工程经济学原理》(Principles of Engineering Economy.New York:The Ronald Press Company,1930)一书,工程经济理论架构基本形成。
该书被公认为工程经济学的里程牌式著作,它所创立的工程经济经典学说几乎一直沿用至今。
格兰特在该书的序言中写道,“在很大程度上如同自然科学理论那样,需要建立起一套明确的理论,用于指导基于经济视角的工程决策。
”可见,工程经济学从产生到最终形成,都是把工程经济学作为一门为工程师而准备的经济学而创立的,用于指导工程师为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选择合适的工程技术。
在此后的发展中,尽管一些新的内容、理论和方法进入工程经济学体系,但是其本质并没有改变,即是为工程师——这里一个广义的概念,包括服务于工程的技术工作者、管理工作者和经济工作者等——提供工程经济性决策的方法。
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原则有哪些?通俗而言,工程经济分析是指对各种技术方案的经济效益进行计算、分析和评价,使得应用于工程的技术能够有效地为建设服务。
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原则有以下:资金的时间价值原则工程经济学中一个最基本的概念是资金具有时间价值。
由于资金时间价值的存在,使得今天的1元钱比未来的1元钱更值钱。
若想用现在时点的价值来衡量未来时期获得的财富,就必须将其打一个折扣。
如果不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就无法合理地评价项目的未来收益和水平。
现金流量原则衡量投资收益用的是现金流量而不是会计利润。
现金流量是反映项目发生的实际现金的流入与流出,而不反映应收、应付款项及折旧、摊销等非现金性质的款项;会汁利润是会计账面数字,而非手头可用的现金。
增量分析原则对不同方案进行评价和比较必须从增量角度进行,即用两个方案的投资差与现金流量差来进行分析,得到各种差额评价指标,再与基准指标对比,看投资多的方案是否可行。
增量分析符合人们对不同事物进行选择的思维逻辑。
对不同方案进行选择和比较时.应从增量角度进行分析,即考察增加投资的方案是否值得,将两个方案的比较转化为单个方案的评价问题,使问题得到简化,并容易进行。
机会成本原则机会成本原则是指排除沉没成本,计入机会成本。
沉没成本是指由于过去的决策已经发生了的,而不能南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改变的成本。
人们在决定是否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不仅是看这件事对自己有没有好处.而且也看过去是不是已经在这件事情上有过投入。
我们把这些已经发生不可收回的支出,如时间、金钱、精力等称为沉没成本。
机会成本是指由于资源的有限性,考虑了某种用途,就失去了其他被使用而创造价值的机会。
在所有这些可能被利用的机会中.把能获取最大价值的资源作为项目方案,使用这种资源的成本称为机会成本。
换句话说.就是对现有的某种有限资源,将它用于某一用途,就不可能用于其他用途,这种不能用于其他用途所受的损失,即为所选用途的机会成本。
例如,如果我们不上大学就会得到一份工资,乘以十二再乘以四就是我们四年所放弃的其中一项机会成本。
1.工程经济学的基本原理:①工程经济分析的目的是提高工程经济活动的经济效果;②技术与经济之间是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③工程经济分析的重点是科学预见活动的结果;④工程经济分析是对工程经济活动的系统评价;⑤满足可比条件是技术方案比较的前提。
2.通常用利息作为衡量资金时间价值的绝对尺度,用利率作为衡量资金时间价值的相对尺度。
3.利息常常被看成是资金的一种机会成本。
5.复利计息有间断复利和连续复利之分。
4.利息是指占用资金所付的代价或者是放弃近期消费所得的补偿。
6. 把计息周期为一年的利率为名义利率。
实际利率则是在具体计息周期下计算的利率。
i与r相差越大,所以,在工程经济分析中,如果各方案的计息期7.每年计息期m越多,eff不同,就不能简单地使用名义利率来评价,而必须换算成实际利率进行评价,否则会得出不正确的结论。
7.资金有时间价值,即使金额相同,因其发生在不同时间点,其价值就不相同;反之,不同时间点绝对值不等的资金在时间价值的作用下却可能具有相等的价值。
这些不同时期、不同数额但其“价值等效”的资金称为等值。
8. 工程项目投资,一般是指某工程项目从筹建开始到全部竣工投产为止所发生的全部资金投入。
9.工程项目总投资包括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流动资金。
10. 基本预备费: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的难以预料的支出,又称为工程建设不可预见费,主要指设计变更及施工过程中可能增加工程量的费用。
11. 涨价预备费:是指对工期较长的项目,由于在建设期内可能发生材料、设备、人工等价格上涨引起投资增加,工程建设其他费用调整,利率、汇率调整等,需要事先预留的费用,又称为价格变动不可预见费。
12.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的使用过程中,随着资产的损耗而逐渐转移到产品成本费用中的那部分价值。
13.固定资产: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较长时间为生产和人民生活服务的物质资料。
通常要求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限额以上。
14. 折旧①平均年限法(直线折旧法):静态:年折旧额动态:D=P(A/P,i,n) -F(A/F,i,n)=(P-F)(A/P,i,n)+Fi特点:每年的折旧率和折旧额都相同。
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原理1.成本分析原理:成本分析是对工程项目在全寿命周期内的所有相关成本进行评估和比较的过程。
其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成本内涵: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是指直接用于工程项目建设的费用,如劳动力、材料等;间接成本是指与工程项目无直接关联但对其有影响的费用,如设备折旧、管理费用等。
(2)成本分类:成本可以按照时间进行划分,包括初始成本、运营成本和结束成本。
初始成本是指项目建设阶段的投资成本,运营成本是指项目运营阶段的维护和管理成本,结束成本是指项目结束后的拆除和处理成本。
(3)成本计算方法:成本计算方法包括直接费用法、单位成本法和全寿命周期成本法等。
直接费用法按照项目各阶段的费用进行分析和计算,单位成本法按照单位产出量或利用率进行费用计算,全寿命周期成本法将项目在全寿命周期内的所有成本进行分析和计算。
(4)成本评价指标:成本评价指标包括投资回收期、净现值、内部收益率等。
投资回收期是指项目投资成本的回收时间,净现值是指项目全寿命周期内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的差值,内部收益率是指项目的利润率。
2.效益分析原理:效益分析是对工程项目在全寿命周期内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估和比较的过程。
其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效益内涵:效益包括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直接效益是指直接由项目带来的增值效果,如销售收入、利润增加等;间接效益是指由项目间接带来的效益,如环境保护、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等。
(2)效益分类:效益可以按照时间进行划分,包括直接效益、间接效益和边际效益。
直接效益是指在项目运营阶段直接带来的效益,间接效益是指由项目间接带来的效益,边际效益是指在项目运营阶段新增的效益。
(3)效益计算方法:效益计算方法包括现金流量法、生产函数法和影响分析法等。
现金流量法按照项目在全寿命周期内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进行分析和计算,生产函数法按照项目生产效率进行效益计算,影响分析法通过研究项目对经济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来计算效益。
第一章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经济要素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要素包括五方面内容,它们是:现金流量、投资、成本费用及其构成。
本章的重点在于理解和记忆各个基本概念的含义,并能够估算固定资产投资、流动资金投资和总成本费用。
一、现金流量1、现金流量的概念:它是以项目作为一个独立系统,反映项目在整个寿命周期内实际收入(收益)和实际支出(费用)的现金活动。
它只计算现金收支(包括现钞,转账支票等结算凭证。
2、现金流量图的绘制:绘制中要注意的是,一般假设投资在年初发生,其他经营费用或收益均在年末发生。
二、投资1、投资的基本概念与构成在这里,工程项目总投资可以理解为建设项目的投入和维持生产投入的周转资金的总和。
投资后形成资产,我们看:固定资产是指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
固定资产使用时,以折旧的形式分批转移到新产品的价值中去。
无形资产是指没有物质实体,但却可使拥有者长期受益的资产,如专利权、商标权等等。
递延资产是指不能全部计入当年损益,应当在以后年度内分期摊销的各项费用,如开办费等。
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内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
包括现金、各种存款、短期投资、应收预付款项、存货等。
2、投资的估算。
我国通常采用工程概算法。
投资估算分为固定资产投资估算和流动资金估算两方面。
这几种估算方法应该掌握,特别是生产规模指数法和分项类比估算法,可以参照教材例题。
总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流动资金投资三、成本费用及其构成这一节也是要掌握两方面内容,一个是成本费用的概念,另一个是总成本费用的估算。
首先来看概念,如下图:1、总成本费用是指项目在一定时期(一年)内,为生产和销售产品而花的全部成本和费用。
总成本费用=生产成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2、经营成本=总成本费用-折旧费-维简费-摊销费-利息支出(上图中除去红框部分)3、产品成本按其与产量关系分为固定成本、可变成本和半可变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