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科放射治疗后皮肤护理读书报告
- 格式:ppt
- 大小:125.50 KB
- 文档页数:1
肿瘤放疗后皮肤反应的护理方法与探讨摘要:目的加强放疗患者皮肤反应观察及护理,避免不良因素造成局部组织损伤。
方法放疗前、中、后加强健康教育、心理支持,局部皮肤观察及处理,尽可能减轻放疗患者局部皮肤反应发生。
结果通过对患者的观察、护理,患者在放疗期间皮肤反应有效的好转,患者尊医行为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加强,放疗局部皮肤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确保放疗顺利进程。
结论加强放疗患者局部皮肤观察及护理,对提高放射治疗肿瘤患者的疗效起到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肿瘤;放疗;皮肤反应;护理放疗是恶性肿瘤三大治疗手段之一,它是利用放射线照射在肿瘤组织上,使生物体内能量传递,引起细胞活性损伤,以至将细胞杀灭。
外照射后首先是皮肤暴露于较高强度的放射线,除其他放射性副反应外,皮肤也会出现不良反应,根据病变严重程度不同可将不良反应分为三大类,即Ⅰ度皮肤反应(干性皮炎)、Ⅱ度皮肤反应(湿性皮炎)和Ⅲ度皮肤反应(放射性溃疡)。
除了针对不同的反应进行恰当的临床处理外,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护理、与患者积极沟通并告知患者在整个放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对不良反应的治疗与康复都将起到比较重要的作用。
1一般资料本组选取1,3例恶性肿瘤患者,13例恶性肿瘤住院病人中,男性7例,女性6例,年龄最小的28岁,最大的69岁,平均年龄44岁,其中11例出现红斑,干性脱皮,湿性脱皮和局部溃疡等近期皮肤反应,2例出现肌肉纤维化远期皮肤反应.2结果通过精心的观察护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使患者对放疗有了正确的认识,消除紧张情绪积极配合做好皮肤保护,避免不必要的损伤。
患者能顺利完成放疗,取得满意的疗效。
3讨论放射性皮肤损伤是放疗中常见并发症,常使放疗中断,疗程延长,影响疗效。
放射性皮肤损伤主要是由于电离辐射损伤上皮的生发层细胞和皮下血管。
辐射首先引起照射部位毛细血管反射性扩张,局部形成充血性反应,出现红斑。
随着放疗进行,发生血管损伤和微循环障碍,血管内皮细胞增生肿胀,管壁增厚,管腔变窄、闭塞,导致受照部位组织供血不足,使物质交换受限,组织细胞变性坏死,广泛纤维化。
乳腺癌患者术后放射治疗引起皮肤反应的预防及护理总结260例乳腺癌患者术后放射治疗的皮肤反应预防及护理。
放射治疗期间做好局部皮肤护理,加强功能锻炼与营养支持,以预防照射野皮肤的损伤;加强观察,及时发现及处理皮肤损伤,使放射治疗顺利进行。
标签:乳腺癌;放射治疗;皮肤反应;护理乳腺癌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多数辅以放射治疗,是乳腺癌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
在放射治疗过程中,放射线对人体正常组织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造成放射反应与损伤⑴。
由于乳腺癌术后局部皮肤薄,易出汗,局部血液供应、淋巴回流较差⑵,经放射线照射后易损性高,影响治疗方案的实施⑶。
加强患者照射野皮肤的观察和护理,有利于放射治疗的顺利进行⑷。
2012年11月至2013年4月,本院放疗科收治260例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患者,现将皮肤反应的预防及护理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60例,均为女性;年龄28~68岁,平均年龄48岁;;行改良根治术248例、保乳根治术12例;术后病理报告浸润性导管癌119例、浸润性小叶癌33例、导管内癌38例、粘液腺癌25例、管状癌26例、乳头状癌19例;手术至放射治疗间隔时间1~5月,平均3-.5月。
1.2 放射治疗方法;放射源用—60照射,根据患者病情及其所接受的手术方法分别对患侧乳腺、胸壁及锁骨上、下区进行照射。
单次计量为210-361次,5~6周为1疗程,总剂量为5000~6000cGy。
1.3皮肤反应分度⑸一般将皮肤反应分为Ⅲ°,Ⅰ°出现红斑,表现充血、潮红,有烧灼和刺痒感觉,逐渐变成暗红色,表皮脱屑,称干性皮炎:Ⅱ°表现充血、水肿、水疱、糜烂、有渗出液,称湿性皮炎;Ⅲ°为放射性溃疡,有灰白色坏死组织覆盖,边界清楚,底部较光滑,呈痂下溃疡,有剧痛。
1.4结果放射治疗后15~28d观察皮肤反应,109例Ⅰ°皮肤反应,18例Ⅱ°皮肤反应,经积极治疗和综合护理,多在1周左右愈合,未影响治疗进行。
头颈部肿瘤放疗所致放射性皮炎的护理经验总结摘要:目的:对头颈部肿瘤放疗所导致的放射性皮炎进行个性化护理,分析护理结果。
方法:为了促进头颈部肿瘤放疗所导致放射性皮炎患者护理水平的提升,研究就个性化护理的具体应用效果展开深入的探讨,将本院62例由于头颈部肿瘤放疗所导致放射性皮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并在分组后分别实施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将两组患者护理后得到的不同护理结果进行比对。
结果:经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相比对照组明显存在较大差异(P<0.05)。
结论:在头颈部肿瘤放疗所致放射性皮炎患者护理期间,采用个性化护理可以取得显著护理效果,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头颈部肿瘤;放射性皮炎;个性化护理引言:随着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这也导致当前各种肿瘤疾病的发生几率不断增加,其中头颈部肿瘤就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肿瘤类型,头颈部肿瘤分别包含了颈部肿瘤以及耳鼻喉科肿瘤和口腔颌面部肿瘤等等,针对肿瘤疾病,手术治疗和放化疗是最为主要的治疗方式,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但是患者在长期的放疗期间,也有较大的可能性会出现放射性皮炎等并发症,从而威胁到患者的身体健康,放射性皮炎属于累积且不可逆的损伤,会导致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瘙痒和糜烂等症状,给患者造成较大的痛苦,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甚至对患者的预后造成影响。
因此在头颈部肿瘤放疗所导致的放射性皮炎患者治疗期间,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是非常关键的,本文就个性化护理对头颈部肿瘤放疗后发生放射性皮炎的患者采取个性化护理,详细护理步骤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分别是研究的开始和结束时间,将这一期间所收治的62例头颈部肿瘤放疗所导致放射性皮炎的患者进行分组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并通过表1显示对比结果。
1.2方法对照组患者在护理期间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即抗感染护理以及饮食护理和生命体征监测等等,观察组则是在这一基础上为其采取个性化护理措施,详细护理步骤如下:①心理护理。
恶性肿瘤放射治疗所致放射性皮炎的护理体会
朱洁;黄素萍;陈燕
【期刊名称】《解放军护理杂志》
【年(卷),期】2004(021)004
【摘要】放射治疗是临床上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
当放射线通过皮肤进入肿瘤时,则对皮肤造成一定的损伤,引起放射性皮炎,严重时可造成延误放疗时机的不良后果。
我科从2000年1月至2001年7月收治放疗患者共150例,其中50例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反应。
现将其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总页数】1页(P66-66)
【作者】朱洁;黄素萍;陈燕
【作者单位】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肿瘤科,上海,200433;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肿瘤科,上海,200433;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肿瘤科,上海,20043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73;R815
【相关文献】
1.胸部恶性肿瘤放射治疗所致放射性肺炎的护理体会 [J], 陈燕;黄素萍;朱洁
2.放射治疗所致放射性皮炎防治及护理进展 [J], 辜梦聃;曾元丽;石小兰
3.富氢水联合心理干预治疗鼻咽癌放射治疗所致急性放射性皮炎的效果观察 [J], 牛云霞;蒙锦莹
4.恶性肿瘤放射治疗致放射性皮炎的护理体会 [J], 刘军
5.头颈部肿瘤放疗所致放射性皮炎的护理体会 [J], 马兰花;张冬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放射治疗科实习护士放射治疗护理心得与反思放射治疗作为一种常见的肿瘤治疗方法,对于患者的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放射治疗科的实习护士,我在实践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和心得,并对自己的护理工作进行了反思。
在此,我将分享我在放射治疗科实习期间的心得与反思。
一、了解放射治疗的原理与流程放射治疗是利用高能射线杀灭癌细胞或抑制其生长,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
作为护士,我们首先需要全面了解放射治疗的原理、流程和相关设备的操作。
只有深入了解和熟悉相关知识,我们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
二、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与需求在放射治疗科工作时,我们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与信任关系。
在实习期间,我学会了经验丰富的护士如何与患者进行有效的交流,并了解患者的病情和需求。
在放射治疗时,患者通常处于一种紧张和焦虑的状态,我们要用温暖和耐心的态度去关心和安慰患者,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问,缓解他们的紧张情绪。
三、保证放射治疗环境的安全和舒适在放射治疗科中,我们要确保治疗环境的安全和舒适,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治疗体验。
我们应该定期检查放射治疗设备的运行状态,确保其正常工作。
另外,要合理安排治疗室的布局,确保室内的温度、湿度和光线适宜,避免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不适。
四、认真负责地执行放射治疗计划放射治疗的效果与治疗计划的执行密切相关。
作为护士,我们要准确执行医生制定的治疗计划,合理安排患者的治疗时间和顺序。
同时,在治疗过程中,我们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反应,及时与医生进行沟通,保证治疗的顺利进行。
五、规范操作,注意放射防护在放射治疗过程中,我们应严格遵守相关操作规范和放射防护措施。
保护自己是保护患者的前提,我们需要正确佩戴防护设备,如铅衣、手套等,减少自身接受的辐射。
同时,要确保患者在治疗时得到足够的防护,降低辐射对他们的损伤。
六、患者团体治疗的心理护理患者团体治疗是放射治疗中常用的治疗方式之一。
在实习期间,我参与了一些患者团体治疗活动,并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
骨肉瘤放疗后皮肤反应护理体会作者:陈克琼张晓丽毛从梅来源:《健康周刊》2018年第08期【摘要】目的:探究骨肉瘤患者放疗后的护理临床护理效果。
方法:选取2015年至2018年在我院接受放疗治疗的100例骨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参加研究的患者进行放疗前护理、放疗期间护理、以及放疗后的护理。
对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不同程度的皮肤反应采取相应的有效护理措施。
结果:100例患者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皮肤反应,根据患者的不同症状采取的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的减轻患者的皮肤症状,所有患者均能完成放疗治疗过程。
结论:对骨肉瘤放疗治疗患者采取有效的治疗护理措施,可以显著的减轻放疗对患者皮肤带来的毒副作用,减轻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疼痛感受,促进患者的恢复。
【关键词】骨肉瘤,放疗治疗,皮肤反应骨肉瘤是好发于青少年的最常见恶性骨肿瘤。
在20岁以下患者中发病率约为百万分之五,恶性程度高、发展迅速,如未经正规治疗,半年至一年内肿瘤就会发生肺转移,导致死亡。
骨肉瘤通常发病隐匿,而且相当一部分患者有轻微外伤史。
由于青少年的骨骼快速生长,所以骨肿瘤引起的疼痛很容易被人误诊为生长疼,或以为是一般的关节炎、扭伤等,错失最佳治疗时机。
据统计,60%的病人就诊时已为中晚期,50%的病人因不能得到及时诊断和规范治疗而延误病情。
骨肉瘤的临床表现为疼痛,为早期症状,可发生在肿瘤出现以前,起初为间断性疼痛,渐转为持续性剧烈疼痛,尤以夜间为甚。
可有病理骨折。
全身健康逐渐下降至衰竭,多数病人在一年内有肺部转移。
放疗对患者皮肤可造成以下影响:轻者皮肤瘙痒、色素沉着甚至皮肤脱屑,重者皮肤水肿起疱溃破糜烂,最为严重者甚至可发生组织溃疡坏死合并感染,造成难于治愈的严重放疗并发症[1]。
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至2018年在我院接受放疗治疗的100例骨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56例,女性44例,年龄为15~63岁,平均年龄为(32.7±1.5)岁。
肿瘤病人放射治疗后皮肤反应护理研究摘要】目的:在肿瘤病人的放射治疗中注意观察皮肤反应并给予护理干预,探析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苏省靖江市人民医院自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所收治的42例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为行放射治疗的肿瘤患者且均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
结果:42例患者经过针对性护理措施干预后,皮肤反应发生率是47.61%(20/42),痊愈率是100.00%(42/42)。
结论:在肿瘤病人的放射治疗中注意观察皮肤反应并给予护理干预可以显著降低皮肤反应发生率并促进皮肤反应痊愈,值得临床借鉴。
【关键词】肿瘤;放射治疗;皮肤反应;护理为了进一步探析在肿瘤病人的放射治疗中注意观察皮肤反应并给予护理干预的护理方法和护理效果,我院对42例患者进行以下过程探究以及以下结果报道。
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对江苏省靖江市人民医院自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所收治的42例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为行放射治疗肿瘤患者。
本次探究中男女患者比例是20:22,最大年龄是67岁,最小年龄是30岁,中位年龄为(55.24±5.24)岁。
存在肺癌、乳腺癌、喉癌、食道癌以及直肠癌的患者例数分别是23例、8例、6例、3例、2例。
放射治疗时间是6周至10周。
1.2方法所有患者均为行放射治疗后发生皮肤反应患者,给予42例患者针对性护理干预,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2.1照射前,给予患者健康宣教,包括治疗特点以及方法等,利用成功案例法提升患者的治疗信心以及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护理人员应该密切配合医务人员进行治疗方案实施,给予患者心理疏导以及情感支持,对患者进行营养护理以及抗感染治疗等;针对患者的症状进行对症宣教并给予患者随机性教育,利用示范性教育给予患者护理中遇到的困难以良好解决。
1.2.2照射中,将预照射野皮肤画好区域并告知患者不得自行涂改,若照射野线条存在模糊情况时需要告知主管医生并由其描画,避免出现照射部位失误;在照射前将照射区域内的金属物质取出以避免出现二级射线,避免造成患者严重皮肤损伤;在治疗过程中需要保持照射野皮肤清洁以及干燥以预防感染。
放射治疗科实习护士的心得体会放射治疗的护理要点与经验分享放射治疗科实习护士的心得体会:放射治疗的护理要点与经验分享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放射治疗作为一种常见的抗癌治疗手段,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作为一名实习护士,我有幸在放射治疗科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实习。
我在这段实习经历中积累了一些放射治疗的护理要点和一些宝贵的经验,现在我将这些分享给大家。
一、了解放射治疗的基本原理放射治疗是利用放射性物质杀死癌细胞或抑制其生长,达到减少肿瘤组织体积的治疗方法。
作为放射治疗的护士,首先要了解放射治疗的基本原理。
这包括放射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辐射剂量的计算和护理、常用的治疗设备以及放射治疗的副作用等等。
只有充分了解这些基本知识,我们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
二、重视个体化护理在放射治疗科,患者通常需要进行多次的放疗,周期可能会比较长。
因此,放射治疗护士需要重视个体化护理。
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都有所不同,我们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这包括对每位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饮食习惯等方面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并结合医生的指示,合理安排患者的放疗计划。
三、做好放疗设备的准备工作放射治疗是依靠专业设备进行的,护士需要熟悉并熟练操作这些设备。
在每一次放疗开始之前,我们要对设备进行仔细的检查,确保其正常工作。
同时,我们还要根据患者的身体部位和放疗部位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比如给患者穿上防护衣物、在放疗部位涂抹防护剂等等,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放疗的顺利进行。
四、有效控制副作用放射治疗会引起一系列的副作用,包括皮肤反应、恶心呕吐、疲劳等等。
作为护士,我们要及时观察并有效控制这些副作用,以减轻患者的不适感。
这包括对患者的皮肤进行护理,使用润肤霜、美肤剂等保护剂;协助患者进行饮食调整,提供一些易于消化和吸收的食物;并给予患者充分的心理支持,让他们能够积极面对治疗带来的不适感。
五、积极与多学科合作放射治疗是一个多学科合作的过程,护士与放射科医生、放射治疗物理师等专业人员之间要进行良好的沟通与合作。
临床护理:放射治疗性皮肤反应的护理
(一)评估观察要点。
1.了解放射治疗的部位、面积、放射源种类、照射剂量。
2.依据急性放射损伤分级标准评估照射野皮肤(附录8)。
(二)操作要点。
1.充分暴露反应区皮肤,切勿覆盖或包扎,外出注意防晒。
2.遵医嘱局部用药,勿用手抓挠。
(三)指导要点。
1.穿柔软宽松、吸湿性强的纯棉内衣,颈部有照射野时穿质地柔软或低领开衫,避免阳光直射。
2.照射野皮肤,可用温水软毛巾温和清洗,禁用碱性肥皂搓洗,不可涂酒精、碘酒及其他对皮肤有刺激性的药物,局部保持清洁干燥,特别是多汗区如腋窝、腹股沟、外阴等处。
3.照射野皮肤局部禁贴胶布,禁用冰袋和暖具,禁止剃毛发,宜用电剃须刀,禁做注射点。
4.禁止搔抓照射野局部皮肤,皮肤脱屑切忌用手撕剥。
乳腺癌术后放射性皮炎的护理体会目的:提高乳腺癌术后护理放射治疗效果。
方法:对40例轻、中、重三种不同程度乳腺癌放射性皮炎患者,分别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
结果:40例患者都顺利的完成了放射治疗,大大减少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乳腺癌术后放射性治疗效果。
结论: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中,均有不同程度的皮肤反应,其预防护理重点在于皮肤的清洁护理,局部减少摩擦,阻断病情发展。
标签:乳腺癌;放射性皮炎;预防;护理乳腺癌术后放射性皮炎较多见,重度放射性皮炎一旦出现,被迫停止治疗,拖延治疗时间,影响放疗效果,增加患者痛苦和患病日期与费用。
因此,加强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的皮肤护理,减少放射性皮炎的发生,对提高乳腺癌放射治疗效果非常重要,为此,笔者回顾性的分析总结了我院2008~2011年间的40例乳腺癌放射性皮炎患者的预防及护理情况,现报道如下。
1、一般护理2008年至2011年1月间,50例乳腺癌患者有40例发生了放射性皮炎,其中男1例,女39例,年龄18~58岁,患放射性皮炎的时间为7~30天,轻度30例,中度8例,重度2例。
2、病因分析乳腺癌放射面积大,除肿块切除创面需放射治疗外,还应放射胸大肌、胸小肌及腋窝淋巴组织,因而正常组织(皮肤)不可避免被照射。
当皮肤清洁不良、尤其是伤口没有完全愈合时即进行照射,很容易发生放射性皮炎。
加之临床常有不合理的使用抗菌素、采取超分割放射疗法,也助长了感染的发生。
3、放射性皮炎分度诊断标准轻度:红斑,有烧灼和刺痒感,继续照射时皮肤由鲜红渐变为暗红,以后有脱屑、称干反应。
中度:高度充血水肿,水疱形成,有渗出液,糜烂,称湿反应。
重度:溃疡形成或坏死,侵犯至真皮,造成放射性损伤,难以愈合。
4、护理体会4.1轻度放射性皮炎可耐受继续治疗,不必使用抗菌素,重点在于皮肤清洁,减少局部摩擦,可外用冰片滑石粉涂察,同时大量口服Vit C、A、D、B、E及高蛋白饮食。
4.2中度放射性皮炎应选用羊毛脂软膏、皮炎平霜、绿药膏或烧伤膏外敷,润滑皮肤,加强局部消炎作用,防止继续感染。
肿瘤放疗科实习护士工作总结放射治疗的护理与副作用管理肿瘤放疗科实习护士工作总结:放射治疗的护理与副作用管理在肿瘤放疗科的实习工作中,我负责协助护理师进行放射治疗的护理工作。
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我不仅对肿瘤放疗科的工作流程和护理技巧有了深入了解,还学到了很多关于放射治疗的护理与副作用管理的知识,下面我将总结一下我的实习经验。
一、严格执行放射治疗计划在放射治疗中,精确的治疗计划是非常重要的,而实习期间,我也积极参与了治疗计划的制定和执行。
首先,我了解了放射治疗的常见方法和设备,并在护理师的指导下协助完成了患者的治疗计划。
在执行治疗计划时,我严格按照医嘱和操作规程,确保每一位患者都能按时接受放疗,并保证放疗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二、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放射治疗对患者来说是一项长期而辛苦的过程,他们需要面对疾病的困扰和与治疗相关的不适感。
因此,我重视与患者的沟通,积极倾听和关心他们的需求和感受,帮助他们缓解紧张情绪,建立积极的治疗信心。
同时,在治疗期间,我也注意观察患者的心理状态变化,及时向护理师或医生汇报,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三、规范放射治疗后的护理放疗后可能会对患者的身体产生一定的不适,因此,在放疗结束后,我会认真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并根据情况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
例如,放射治疗可能会引起放射性皮肤反应,对此,我会按照医嘱进行皮肤护理,保持患者皮肤的清洁和干燥,使用适当的护肤品,帮助缓解患者的不适。
同时,我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饮食和卫生方面的指导,提醒患者注意放射治疗后的自我护理。
四、积极管理放射治疗的副作用放射治疗可能会产生一系列的副作用,包括恶心、呕吐、乏力等,我在实习期间学到了很多关于放射治疗副作用管理的知识。
例如,对于放射性食管炎引起的恶心、呕吐,我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药物缓解症状;对于放射性白细胞减少引起的免疫功能下降,我会提醒患者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感染。
此外,我还会向患者详细介绍副作用的可能性和预防方法,提供心理和生活上的支持。
皮肤癌放射治疗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接受放射治疗皮肤癌患者的护理措施。
方法:对接受放射治疗的皮肤癌患者在放疗期间进行综合护理。
结果:通过科学合理的治疗计划、精细的治疗实施和耐心细致的综合护理,同时患者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主动参与护理措施的实施,坚持全程治疗,最终达到了满意疗效。
结论:皮肤癌患者的护理和治疗同样重要,综合护理是治疗成功的保证。
关键词:皮肤癌;放射治疗;护理皮肤肿瘤是发生在皮肤的细胞增生性疾病,是一种常见病。
发生于皮内或皮下组织的新生物,种类很多,临床上分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
恶性肿瘤可以不断增殖,引起转移,威胁生命,称为皮肤癌。
我科采用放射疗法治疗皮肤癌,经过合理有效的护理,取得良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治疗方法患者治疗方法为单纯放疗。
放射治疗采用直线加速器治疗,根据病变范围和浸润深度设计射野。
射野范围:皮损缘2~3 cm。
首先用9~12 MeV电子线照射,剂量给予2~3Gy/次,1次/d,5次/周,达35~40Gy时根据肿瘤缩小情况调整射野,改用4MeV 电子线照射,总剂量不超过70Gy/(30次,6周)。
[1]2 护理措施2.1 放疗期间精神护理由于对肿瘤本能的恐惧和对放疗知识的缺乏,患者思想压力很大,表现为烦躁、易怒、敏感、顾虑重重、或对周围事物漠不关心、反应冷淡、任人摆布。
[2]我们及时与患者沟通,了解其思想动态,对其担心和敏感的问题给予耐心细致的解释,选择其感兴趣的话题与之交谈,简单介绍相关放疗知识,使其消除顾虑,增强与疾病抗争的信心。
[3]2.2 放疗期间全身反应的护理放疗2周左右患者均不同程度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乏力等症状,我们在配合医生给予对症治疗的同时,告诉患者这些症状并不是病情加重而属于放疗反应。
其反应轻重不但和照射部位、射野大小、照射剂量及个体差异有关,而且与情绪也有很大关系,使患者从心理上战胜自己,调动主观能动性克服不适,坚持治疗。
2.3 放疗期间饮食护理给患者提供色香味俱佳、种类多样化的食品,遵循三高一低(高维生素、高蛋白、高糖、低脂肪)的原则,多进食新鲜蔬菜、水果、鸡蛋、瘦肉及海产品,尽量选择患者喜爱的食物,必要时服用一些健胃消食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