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
- 格式:rtf
- 大小:66.51 KB
- 文档页数:7
《管理会计形成性考核册》作业(一)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每个2分,计10分)1.1.成本性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成本总额与特定业务量之间的依存关系,又称成本性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成本总额与特定业务量之间的依存关系,又称为成本习性。
它有三个特点:⑴成本性态的相对性;⑵成本性态的暂时性;⑶成本性态的可能转化性。
性态的可能转化性。
2.2.相关范围,是指不会改变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性态的有关期间和业务量的特相关范围,是指不会改变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性态的有关期间和业务量的特定变动范围。
定变动范围。
3.3.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相关范围内,其总额不随业务量发生任何数额变化的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相关范围内,其总额不随业务量发生任何数额变化的那部分成本。
它有两个特点:⑴固定成本总额的不变性;⑵单位固定成本的反比例变动性。
变动性。
4.4.变动成本,在一定相关范围内,成本总额随业务量成正比例变化的成本。
它变动成本,在一定相关范围内,成本总额随业务量成正比例变化的成本。
它有两个特点:⑴变动成本总额的正比例变动性;⑵单位变动成本的不变性。
5.5.变动成本法,是指在组织成本计算过程中,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前提条件,只变动成本法,是指在组织成本计算过程中,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前提条件,只把变动生产成本作为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而把固定生产成本和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并按贡献式损益确定程序计量损益的一种成本计算模式。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计20分)1A 2B 3C 4C 5B 6B 7A 8C 9C 10A三、多项选择题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计20分)1ABCDE 2ABD 3AB 4AB 5DE 6ADE 7AB 8ABC 9AD 10ABC四、简答题(每题2分,计6分)1、答:管理会计作为企业会计的内部会计系统,其工作的侧重点主要为企业内部管理服务,所以管理会计称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会计。
2、答:成本性态分析与成本按性态分类是管理会计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范畴。
管理会计网络核心课程C. 业绩评价会计.规划与控制会计二、多项选择题A. 销售定价决策.购置设备决策 .产品生产决策D. 产品成本决策.选取项目决策三、判断题 管理会计的计量不是历史成本而是现行成本或者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管理会计”形考任务2一、单项选择题1. 单位固定成本在相关范围内的变动规律为( A )°A. 随业务量的增加而减少B. 随业务量的减少而减少“管理会计”形考任务、单项选择题 1 •现代管理会计的核心是( A.预测与决策会计形成性考核.EVA2.现代企业会计的两大分支: 除了财务会计还有(C )°A.财务管理 B .预算会计C .管理会计.成本会计1.管理会计的内容包括( ACEA.预测与决策会计 .正确决策C.规划与控制会计D.有效控制E. 业绩评价会计2.属于短期经营决策的有(ACDC. 随业务量的增加而增加D. 不随业务量的变动而变动2. 某企业成品库有固定员工 5 名,工资总额 5000 元,当产量超过 5000 件时,就需雇佣临时工。
临时工实行计件 工资,每包装发运 1件产品支付工资 2 元,则该企业成品库的人工成本属于( B )。
A. 阶梯式混合成本B. 延期变动成本C. 标准式混合成本D. 曲线式混合成本3. 下列成本项目中,属于变动成本构成内容的是( A )。
A. 按使用年限法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费B. 生产产品使用的原材料C. 公司总经理的薪酬D. 不受销售量影响的销售人员薪酬 4. 如果某期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为4000元,该期产量为 5000 件,销售量为 3000 件。
期初存货为零,二、多项选择题三、判断题1.只有在变动成本法下才应作为期间成本处理的是固定性制造费用。
(V )2•变动性制造费用不能列入变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
(X )3 .租赁费属于酌量性固定成本。
( V )“管理会计”形考任务 3一、单项选择题 1.某企业每月固定成本 1000 元,单价 10 元,计划销售 600 件。
2023秋管理会计形成性考核册答案管理会计作业1第1~3章一、单项选择题1、A2、D3、C4、题目有误5、D6、B7、B8、A9、C 10、A11、C 12、B 13、A 14、D 15、D16、C 17、B 18、A 19、C 20、D二、多选题1、CD2、ABDE3、BCDE4、ACE5、ACD6、ABE7、BE8、ADE9、DE 10、AC三、简答题1、见教材P13~142、见教材P40~41四、计算分析题1、解:(1)高点是4月份(5100,270000),低点是1月份(4100,230000)b =(27)/(5100-4100)= 40元/台a =270000-40*5100或230000-40*4100=66000元则成本模型:y=66000+40x(2)7月份估计总成本=66000+40*5500=880000元2、解:(1)期末存货量=5000-3000=2023件单位产品成本=35元期末存货成本=2023*35=70000元(2)本期销售成本=3000*35=105000元(3)奉献边际=销售收入总额-变动成本总额=3000*60-3000*35=18=75000元(4)营业利润=奉献毛益-固定成本总额=75000-(30000+18000)=75000-48000=27000元3、解:(1)完全成本法:销售收入总额=20230*10=202300元单位产品成本=(48000+19200+4800+12023)/24000=3.5元销售成本总额=20230*3.5=70000元销售毛利=销售收入总额-销售成本总额=202300-70000=130000元期间成本=8000+4000=12023元营业利润=销售毛利-期间成本=130000-12023=118000元(2)变动成本法:销售收入总额=20230*10=202300元单位产品成本=(48000+19200+4800)/24000=3元销售成本总额=20230*3=60000元奉献毛益=销售收入总额-销售成本总额-变动推销及管理费用=202300-60000-8000=132023元固定成本=12023+4000=16000元营业利润=奉献毛益-固定成本=132023-16000=116000元4、解:题意不清,应是“假设该企业计划下一年度变动成本率仍维持本年度30%旳水平”本年产量=120230/12=10000件单价=12/30%=40元固定成本总额=10000*40-10000*12-140000=140000元下一年度旳保本销售量=140000/(40-12)=140000/28=5000件下一年度旳保本销售额=5000*40或140000/(1-30%)=202300元5、解:甲产品旳奉献毛益率=(30-18)/30=0.4乙产品旳奉献毛益率=(16-8)/16=0.5丙产品旳奉献毛益率=(10-7)/10=0.3综合奉献毛益率=0.4*0.4+0.5*0.2+0.3*0.4=0.38综合保本销售额=19000/0.38=50000元甲产品旳保本销售额=50000*0.4=20230乙产品旳保本销售额=50000*0.2=10000丙产品旳保本销售额=50000*0.4=20230管理会计作业2第4~6章一、单项选择题1、C2、A3、B4、C5、23年目旳利润=18*(1+10%)*8%=1.596、题目有误,只要固定成本不等于零,奉献毛益肯定不小于利润,经营杠杆系数不小于1。
管理会计形成性考核作业一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B )不是在管理会计初级阶段产生的。
A •变动成本法B •经济增加值C.本量利分析 D •预算控制2.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不包括( D )。
A •成本控制B •经营预测C •预算管理D •成本核算3•现代企业会计的两大分支:除了财务会计还有( C )。
A •财务管理B •预算会计C •管理会计D •成本会计4•管理会计的会计主体不包括( C )。
A•责任人 B •个别产品C •总经理 D •个别部门5•下列哪个选项中不属于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区别内容( D )。
A •会计主体不同B.核算依据不同C.法律效力不同 D •最终目标不同6•管理成本是对企业为了特殊管理目的而引入或建立的各类成本概念的总称。
管理成本的内容不包括(B )。
A •决策成本B •预测成本C •控制成本D •责任成本7 .通过成本性态的分析,把企业全部成本最终分为( B )。
A •变动成本和销售成本B •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C .固定成本和生产成本D .销售成本和生产成本&租赁费属于(A )。
A .酌量性固定成本B .约束性固定成本C •技术性固定成本D •酌量性变动成本9 •低坡式混合成本又称( C )。
A •半变动成本B •半固定成本C.延期变动成本 D •曲线式混合成本10.历史资料分析法是根据企业若干期成本与业务量的相关历史资料,运用数学方法进行数据处理,以完成成本习性分析任务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
历史资料分析法不包括(A )。
A .直接分析法B .高低点法C.散布图法 D .回归直线法11 .变动生产成本不包括以下哪个选项。
(C )A .直接人工B .直接材料C .制造费用D .变动性制造费用12•在完全成本法下,其利润表所提供的中间指标是( B )。
A .贡献毛益B .销售毛利C .营业利润D .期间成本13.如果某期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为8000元,该期产量为4000件,销售量为2000件。
管理会计作业1(第1~3章)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 D )不是在管理会计初级阶段产生的。
A.变动成本法 B.经济增加值 C.本量利分析 D.预算控制2.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不包括( D )。
A.成本控制 B.经营预测 C.预算管理 D.成本核算3.现代企业会计的两大分支:除了财务会计还有( C )。
A.财务管理 B.预算会计 C.管理会计 D.成本会计4.管理会计的会计主体不包括( B )。
A.责任人 B.个别产品 C.总经理 D.个别部门5.下列哪个选项中不属于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区别内容( D )。
A.会计主体不同 B.核算依据不同 C.法律效力不同 D.最终目标不同6.管理成本是对企业为了特殊管理目的而引入或建立的各类成本概念的总称。
管理成本的内容不包括( B )。
A.决策成本 B.预测成本 C.控制成本 D.责任成本7.通过成本性态的分析,把企业全部成本最终分为( B )。
A.变动成本和销售成本 B.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C.固定成本和生产成本 D.销售成本和生产成本8.租赁费属于( A )。
A.酌量性固定成本 B.约束性固定成本C.技术性固定成本 D.酌量性变动成本9.低坡式混合成本又称( A )。
A.半变动成本 B.半固定成本 C.延期变动成本 D.曲线式混合成本10.历史资料分析法是根据企业若干期成本与业务量的相关历史资料,运用数学方法进行数据处理,以完成成本习性分析任务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
历史资料分析法不包括( A )。
A.直接分析法 B.高低点法 C.散布图法 D.回归直线法11.变动生产成本不包括以下哪个选项。
( C )A.直接人工 B.直接材料 C.制造费用 D.变动性制造费用12.在完全成本法下,其利润表所提供的中间指标是( B )。
A.贡献毛益 B.销售毛利 C.营业利润 D.期间成本13.如果某期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为8000元,该期产量为4000件,销售量为2000件。
电大管理会计形成性考核册答案管理会计作业1(第1~3章)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B.经济增加值)不是在管理会计初级阶段产生的。
2.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不包括( D 成本核算)3.现代企业会计的两大分支:除了财务会计还有( C C.管理会计)。
4.管理会计的会计主体不包括( C.总经理)。
5.下列哪个选项中不属于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区别内容( D.最终目标不同)。
6.管理成本是对企业为了特殊管理目的而引入或建立的各类成本概念的总称。
管理成本的内容不包括( B.预测成本B )。
7.通过成本性态的分析,把企业全部成本最终分为( B B.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
8.租赁费属于( A.酌量性固定成本)。
9.低坡式混合成本又称( A C.延期变动成本)。
A.半变动成本 B.半固定成本 D.曲线式混合成本10.历史资料分析法是根据企业若干期成本与业务量的相关历史资料,运用数学方法进行数据处理,以完成成本习性分析任务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
历史资料分析法不包括( A.直接分析法)。
B.高低点法 C.散布图法 D.回归直线法11.变动生产成本不包括以下哪个选项。
( C C.制造费用)12.在完全成本法下,其利润表所提供的中间指标是( B.销售毛利B )。
13.如果某期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为8000元,该期产量为4000件,销售量为2000件。
期初存货量为零,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为4000元,则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为( A.10000元)。
B.8000元 C.5000元 D.6000元14.下面哪种表述不属于变动成本法的优点。
(变动成本法的产品成本观念符合会计准则D. 15.变动成本率和贡献毛益率的关系是( D.两者相加等于1 )。
16.保本点的表现形式除了保本销售量,还有( C.保本销售量额)。
17.某公司单位变动成本为10元,单价15元,固定成本10000元,欲实现保本,应销售( B.2000 )件产品。
管理会计形成性考核作业四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P322)弹性预算:是指在成本按其性态分类的基础上,以业务量、成本和利润之间的依存关系为依据,按照预算期可预见的各种业务量水平,编制能够适应不同业务量预算的方法。
2.成本控制(P339)3、(P344)标准成本:是指按照成本项目事先制定的在已经达到的生产技术水平和有效经营管理条件下应当达到的单位产品成本目标。
4、(P373)责任会计:是指以企业内部建立的各级责任中心为主体,以责、权、利的协调统一为目标,利用责任预算为控制的依据,通过编制责任报告进行业绩考核评价的一种内部会计制度。
5、(P387)内部转移价格:指企业办理内部交易结算和内部责任结转所使用的价格。
二、单选题1.B2.D3.A4.A5.B6.AB7.A8.C9.ACD 10.D三、多选题1.ABE2.ABC3.BCD4.ABCDE5.A6.ABCE7.ABCDE8.DE9.ACD 10.ACDE四、简答题1、P329(1)可以合理有效地进行资源分配,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
(2)可以充分发挥各级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各预算部门精打细算,量力而行,合理使用资金,提高资金的利用效果。
(3)特别适用于产出较难辨认的服务性部门预算的编制与控制。
2、P340(一)全面控制的原则。
第一,全员控制;第二,全过程控制;第三,全方位控制(二)讲求效益的原则(三)目标管理及责任落实的原则(四)物质利益的原则(五)例外管理原则3、P344(1)便于企业编制预算;(2)便于考核,评价各部门工作业绩;(3)便于进行成本控制;(4)为正确进行经营决策提供依据;(5)简化产品成本的计算。
总之,正确地制定标准成本,是确保标准成本控制系统顺利运行的关键和前提。
4、P387第一,内部转移价格的制定要有利于分清各责任中心的成绩和不足;第二,内部转移价格的制定要公正合理、避免主观随意性;第三,制定的内部转移价格要为供求双方自愿接受。
管理会计形成性考核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B )不是在管理会计初级阶段产生的。
A.变动成本法B.经济增加值C.本量利分析D.预算控制2.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不包括(D )。
A.成本控制B.经营预测C.预算管理D.成本核算3.现代企业会计的两大分支:除了财务会计还有( C)。
A.财务管理B.预算会计C.管理会计D.成本会计4.管理会计的会计主体不包括(C )。
A.责任人B.个别产品C.总经理D.个别部门5.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区别内容(D)。
A.会计主体不同B.核算依据不同C.法律效力不同D.最终目标不同6.管理成本是对企业为了特殊管理目的而引入或建立的各类成本概念的总称。
管理成本的内容不包括(B )。
A.决策成本B.预测成本C.控制成本D.责任成本7.通过成本性态的分析,把企业全部成本最终分为(B )A.变动成本和销售成本B.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C.固定成本和生产成本D.销售成本和生产成本8.租赁费属于( A)。
A.酌量性固定成本B.约束性固定成本C.技术性变动成本D.酌量性变动成本9.低坡式混合成本又称( C)。
A.半变动成本B.半固定成本C.延期变动成本D.曲线式混合成本10.历史资料分析法是根据企业若干期成本与业务量的相关历史资料,运用数学方法进行数据处理,以完成成本习性分析任务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
历史资料分析法不包括(A )。
A.直接分析法B.高低点法C.散布图法D.回归直线法11.变动生产成本不包括以下哪个选项(C )。
A.直接人工B.直接材料C.制造费用D.变动性制造费用12.在完全成本法下,其利润表所提供的中间指标是(B )。
A. 贡献毛益B.销售毛利C.营业利润D.期间成本13.如果某期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为8000元,该期产量为4000件,销售量为2000件。
期初存货为零,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为4000元,则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为( A)。
上海电大管理会计形成性考核册答案(第1—3章)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 D )不是在管理会计初级阶段产生的。
A.变动成本法 B.经济增加值 C.本量利分析 D.预算控制2.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不包括( D )。
A.成本控制 B.经营预测 C.预算管理 D.成本核算3.现代企业会计的两大分支:除了财务会计还有( C )。
A.财务管理 B.预算会计 C.管理会计 D.成本会计4.管理会计的会计主体不包括(B)。
A.责任人 B.个别产品 C.总经理 D.个别部门5.下列哪个选项中不属于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区别内容( D )。
A.会计主体不同 B.核算依据不同 C.法律效力不同 D.最终目标不同6.管理成本是对企业为了特殊管理目的而引入或建立的各类成本概念的总称。
管理成本的内容不包括( B)。
A.决策成本 B.预测成本 C.控制成本 D.责任成本7.通过成本性态的分析,把企业全部成本最终分为( B )。
A.变动成本和销售成本 B.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C.固定成本和生产成本 D.销售成本和生产成本8.租赁费属于( A )。
A.酌量性固定成本 B.约束性固定成本C.技术性固定成本 D.酌量性变动成本9.低坡式混合成本又称( A )。
A.半变动成本 B.半固定成本 C.延期变动成本 D.曲线式混合成本10.历史资料分析法是根据企业若干期成本与业务量的相关历史资料,运用数学方法进行数据处理,以完成成本习性分析任务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
历史资料分析法不包括(A)。
A.直接分析法 B.高低点法 C.散布图法 D.回归直线法11.变动生产成本不包括以下哪个选项。
( C )A.直接人工 B.直接材料 C.制造费用 D.变动性制造费用12.在完全成本法下,其利润表所提供的中间指标是( B )。
A.贡献毛益 B.销售毛利 C.营业利润 D.期间成本13.如果某期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为8000元,该期产量为4000件,销售量为2000件。
管理会计网络核心课程形成性考核“管理会计”形考任务1一、单项选择题1.现代管理会计的核心是(A )。
A .预测与决策会计B .EVAC .业绩评价会计D .规划与控制会计2.现代企业会计的两大分支:除了财务会计还有( C )。
A .财务管理B .预算会计C .管理会计D .成本会计二、多项选择题1.管理会计的内容包括(ACE )。
A .预测与决策会计B .正确决策 C.规划与控制会计D.有效控制E.业绩评价会计2.属于短期经营决策的有(ACD )。
A .销售定价决策B .购置设备决策C .产品生产决策D .产品成本决策E .选取项目决策三、判断题管理会计的计量不是历史成本而是现行成本或者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
( √ ) “管理会计”形考任务2一、单项选择题1. 单位固定成本在相关范围内的变动规律为(A )。
A .随业务量的增加而减少B .随业务量的减少而减少C.随业务量的增加而增加D.不随业务量的变动而变动2. 某企业成品库有固定员工5名,工资总额5000元,当产量超过5000件时,就需雇佣临时工。
临时工实行计件工资,每包装发运1件产品支付工资2元,则该企业成品库的人工成本属于(B )。
A.阶梯式混合成本B.延期变动成本C.标准式混合成本D.曲线式混合成本3. 下列成本项目中,属于变动成本构成内容的是( A )。
A.按使用年限法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费B.生产产品使用的原材料C.公司总经理的薪酬D.不受销售量影响的销售人员薪酬4.如果某期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为4000元,该期产量为5000 件,销售量为3000 件。
期初存货为零,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为5000 元,则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为( C )。
A. 4000 元 C. 6000 元B. 7000 元 D.2000 元二、多项选择题1. 固定成本具有以下特征(AC )。
A.固定成本总额的不变性 B.单位固定成本的反比例变动性C.固定成本总额的正比例变动性 D.单位固定成本的不变性2. 成本习性分析的方法包括(ABC )。
管理会计形成性考核册参考答案作业一一、名词解释1、(P33)成本性态:又称成本习性,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成本总额与特定业务量之间的依存关系。
2、(P34)相关范围:不会改变或破坏特定成本项目固有特征的时间和业务量的变动范围。
3、(P34)固定成本:指在一定相关范围内,其总额不随业务量发生任何数额变化的那部分成本。
4、(P36)变动成本:指在一定相关范围内,其总额随业务量成正比例变化的那部分成本。
5、(P55)变动成本法:指在组织常规的成本计算过程中,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前提条件,只将变动生产成本作为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而将固定生产成本及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并按贡献式损益确定程序计量损益的一种成本计算模式。
二.单选1.A2.B3.C4.C5.B6.B7.A8.C9.C 10.A三.多选1.ABCDE2.ABD3.ABCD4.AB5.CE6.ADE7.ABC8.ABC9.ABCD 10.ABC四.简答1、(P3)答:从管理的定义可知,管理会计的工作环境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企业;其奋斗目标是确保企业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益;其对象是企业的经营活动及其价值表现,其手段是财务信息等进行深加工和再利用;其职能必须充分体现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其本质既是一种侧重于在现代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中直接发挥作用的会计,同时又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也称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会计。
2、(P40)答:成本性态分析与成本按性态分类是管理会计中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范畴。
它们的区别是:第一、性质不同。
前者既包括定性分析又包括定量分析,后者仅属于定性分析。
第二、最终结果不同。
前者最终将全部成本核算区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个部分,并建立相应的成本模型;后者只要求将全部成本区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核算三大类。
它们的联系在于:两者都是以企业的总成本为对象,成本性态分析需要以成本核算按性态分类为前提。
3、(P78)答:变动成本法的优点有:(1)能够揭示利润和业务量之间的正常关系,有利于促使企业重视销售工作(2)可以提供有用的成本信息,便于科学的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3)提供的成本、收益资料,便于企业进行短期经营决策(4)简化了成本核算工作变动成本法的缺点有:(1)所计算出来的单位产品成本,不符合传统的成本观念的要求(2)不能适应长期决策的需要(3)对所得税的计算和缴纳有影响五.计算1.(1) 高点(5000,2600) 低点(3000,2000)设线性方程为y=a+bxb=(2600-2000)÷(5000-3000)=0.3a=2000-3000×0.3=1100y=1100+0.3x(2) y(7月份)=1100+0.3×4600=2480(元)2.(1)变动成本法下的各年损益02年=80000-3×10000-2×10000-15000=1500003年=48000-3×6000-2×10000-15000=-500004年=96000-3×12000-2×10000-15000=25000贡献式利润表单位:元03年:差异为8000 原因:期末存货吸收了8000元(4000×2)的固定性制造费用,期初存货释放了0元的固定性制造费用;04年:差异为-4000 原因:期末存货吸收了4000元(2000×2)的固定性制造费用,期初存货释放了8000(4000×2)元的固定性制造费用。
作业二一名词解释1、(P89)贡献边际:指产品的销售收入与相应的变动成本之间的差额。
2、(P94)保本点:是指使企业达到保本状态时的业务量的总称。
3、(P140)目标利润:企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经过努力应该达到的最优化利润控制目标,它是企业未来经营必须考虑的重要战略之一。
4、(P165)相关收入:指与特定决策方案相联系的,能对决策产生重大影响的,在短期经营决策中必须予以考虑的收入。
5、(P166)机会成本:是指在经济决策中应由中选的最优方案负担的,按所放弃的潜在收益计算的那部分资源相关,又叫机会损失。
二.单选1.D2.D3.B4.A5.B6.B7.D8.B9.D 10.D三.多选1.ABCDE2.AC3.BD4.CE5.ABDE6.AD7.ABC8.AB9.ABCE 10.ABC四简答题1、P127答:(一)确定预测对象;(二)收集整理资料;(三)选择预测方法;(四)分析判断;(五)检查验证;(六)修正预测值;(七)报告预测结论。
2、P144答:经营杠杆系数的变动规律:A、只要固定成本不等于零,经营杠杆系数恒大于1;B、产销量的变动与经营杠杆系数的变动方向相反;C、成本指标的变动与经营杠杆系数的变动方法相同;D、单价的变动与经营杠杆系数的变动方向相反;E、在同一产销量水平上,经营杠杆系数越大,利润变动幅度越大,风险也就越大。
3、P211答:新产品定价策略是指用于指导新产品定价的原则或技巧。
具体有两种策略:一种是撇油策略,一是渗透策略。
前者指对于那此初次投放市声尚未形成竞争的新产品以高价销售,以保证初期高额获利,随着市场销量提高、竞争加剧而逐步降价的策略,又叫先高后低策略;后者是指以较低价格为新产品开拓市场,争取顾客,赢得竞争优势后再逐步提价的策略,又叫先低后高策略。
五、计算题利用本量利基本公式变换后解答:(1)销售量=销售收入÷单价=150000÷40=3750(件)(2)12000=150000-(固定成本总额+3750×单位变动成本)得出:固定成本+3750×单位变动成本=138000根据下年度资料有:150000×(1-10%)-〔固定成本总额+3750×(1-10%)×单位变动成本〕=12000(1-75%)得出:135000-(固定成本总额+3375×单位变动成本)=3000经过解方程,得出:单位变动成本=16(元),固定成本总额=78000(元)保本销售量=78000÷(40-16)=3250(件)2. 解:要分别计算每种产品单独的贡献边际率和销售比重,然后确定综合贡献边际率,再根据单一品种保本点的公式计算确定。
解答过程如下:综合保本销售额=30000÷21.52%=139405.21(元)甲产品保本销售额=139405.21×9.09%=12671.94(元)乙产品保本销售额=139405.21×40.40%=56319.71(元)丙产品保本销售额=139405.21×5.05%=7039.97(元)丁产品保本销售额=139405.21×45.46%=63373.61(元)预期利润=396000×21.52%-30000=55179.60(元)3、8月份销售量预测数=0.4×800+(1-0.4)×780=788(公斤)4、产销量变动率=(14000-12000)÷12000=17%利润变动率=(300000-200000)÷200000=50%经营杠杆系数=50%÷17%=2.955、因为资源有限,所以要先计算单位资源提供的贡献边际,优先开发单位资源贡献边际大的产品:最多,为14400元,所以,开发丙产品较为有利。
(2)如丙产品的年市场需求量为600件,为充分利用生产能力,首先应安排丙产品600件的生产,这时仍剩余机时2000小时(8000-600×10)。
由于甲产品单位机时提供的贡献边际是1.25,乙为1.5,因而剩余的机时应全部安排乙产品的生产,可以生产乙产品100件(2000¸20),这样才能使企业的贡献边际最大,为13800元(600×18+100×30)。
6、解:(1)由于200件特殊订货的接受不影响正常订货任务的完成,也无需追加专属固定成本,故只需比较接受与拒绝的差量收益。
相关收入=200×50-0=10000(元)增量成本=200×(24+12+4)=8000(元)相关损益=10000-8000=2000(元)因此应接受该订货,可使企业多获利2000元。
(2)若接受追加订货,可冲击本年的正常订货40件。
(4)租金净收入200元应作为追加订货的机会成本。
另外,因接受订货而减少正常订货20件,会减少原有的贡献边际1600元,也应作为减少追加订货的机会成本。
作业三一、名词解释1、(P230)现金流量:投资项目在其计算期内因资本循环而可能或应该发生的各项现金流入量与现金流出量的统称。
2、(P248)货币时间价值:是指作为资本使用的货币在其被运用的过程中随时间推移而带来的一部分增值价值,其实质是处于社会生产总周转过程中的资金在使用中由劳动者创造的,因资金所有者让渡资金使用权而参与社会财富分配的一种形式。
3、(P252)年金:在一定时期内每隔相同时间就发生相同数额的收款,则该等额收付的系列款项称为年金。
4、(P283)内部收益率:是指项目投资实际可望达到的报酬率,即能使投资项目的净现值等于零时的折现率。
二、单选题1、B 2.C 3.C 4.C 5.A 6.C 7.A 8.B 9.B 10.D三、多选题1.ABCD2.ACDE3.ABD4.ABDE5.ABCDE6.ABCE7.ABC8.BDE9.AE 10.ABCDE四、简答题1、(P252)答:第一,连续性,即在一定期间内每隔一段时间必须发生一次收款(或付款)业务,形成系列不得中断。
第二,等额性,即各期发生的款项必须在数额上相等。
第三,同方向性,即该系列款项要么都是收款项目,要么都是付款项目,不能同时有收有付。
2、(P286)净现值NPV,净现值率NPVR,获利指数PI和内部收益率IRR指标之间存在以下数量关系,即:NPV>0 NPVR>0 PI>1 IRR>icNPV=0 NPVR=0 PI=1 IRR=icNPV<0 NPVR<0 PI<1 IRR<ic3、(P289)(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2)确保财务可行性的原则;(3)分清主次指标的原则;(4)讲求效益的原则。
五、计算题1、本题用净现值进行决策。
若不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该生产线10年内可为企业带来45万元的收益。
显然,收益大于投资,方案可行。
但在考虑货币时间价值之后,结果却相反。
P=4.5×(PA/A,10%,10)=4.5×6.145=27.66(万元)由此可见,在考虑了货币时间价值之后,收益的总现值小于投资额(27.66<30),方案不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