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医皮肤与性病学主治医师职称考试考点点评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3
2015年皮肤与性病学(主治医师)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医学伦理学部分)天宇考王皮肤与性病学主治医师考试题库,试题量:1987道。
A型题(单句型最佳选择题):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 1791年,英国医生帕茨瓦尔为曼彻斯特医院起草了《医院及医务人员行动守则》,1803年他又出版了《医学伦理学》一书。
这标志着作为学科形态的医学伦理学的诞生。
这一情况说明了A、伦理道德源自于创造者的灵感B、伦理道德源自于人们的客观实践C、伦理道德源自于神对创造者的启示D、伦理道德源自于创造者的感觉欲望E、伦理道德源自于动物本能的直接延续正确答案:B2、 1932年到1972年间,美国研究者随访了400名贫穷的身患梅毒的非裔美国黑人,以了解梅毒的发展过程。
虽然当时青霉素已经普遍使用,而且价格并不昂贵,但是研究人并不对其采用青霉素治疗,而是给予安慰剂,以观察在不用药物的情况下梅毒会如何发展。
医学伦理的角度,以下分析合理的是A、研究人员为了医学科学的发展而进行研究,是道德的B、研究人员选择"贫穷的患了梅毒的非裔美国黑人"作为受试者,表明了对弱势人群的关注,是道德的C、研究人员没有让受试者使用青霉素治疗梅毒,违背了有利原则D、研究人员让受试者服用"安慰剂",所以实验是道德的E、研究人员的目的是为了了解梅毒的发展过程,因此,未给受试者使用青霉素治疗是道德的正确答案:C3、 1968年世界医学会规定了医生确定死亡的道德责任和器官移植的道德原则是B、《日内瓦宣言》C、《东京宣言》D、《夏威夷宣言》E、《悉尼宣言》正确答案:E4、 2000年6月,美、英、日、法、德、中六国公布:人类基因组序列图的"工作框架图"绘出。
2001年2月12日,六国又联合公布了经过整理、分类和排序后更加准确、清晰、完整的人类基因组图谱。
这一成就将为解释人类疾病的本原、新药的设计、新治疗方法的产生提供重要依据,它奠定了21世纪医学生物学和其他相关科学飞速发展的基础。
2015年中医妇科主治医师考点点评2015年中医妇科主治医师考试的考点知识很多,本文小张老师特详细整理这方面的有关知识点如下,请广大考生重视。
一、卵巢肿瘤【概述】卵巢肿瘤是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
可以是单侧或双侧性的,圆形或椭圆形的肿瘤。
肿瘤大小不一,有良性和恶性和交界性之分,临床以良性多见。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育龄期妇女和更年期妇女多见。
本病早期无明显症状,一旦发现肿瘤较大或已为恶性。
本病的恶性程度高,是对生命威胁最大的肿瘤之一。
关键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本病相当于中医的"疤瘕"、"肠覃"范畴。
由于本病容易恶变,故保守治疗时要严密随访,经常进行B超和血CA125、CEA、AFP等检查,必要时进行CT或核磁共振检查。
【病因病理】1.气血凝滞经期或产后受寒,寒凝血滞。
或内伤情志,抑郁伤肝,气机不畅,气滞血也滞,气血瘀凝而致。
若瘀积日久转变为癌症。
2.痰瘀凝结忧思伤脾,脾虚生痰,痰饮停聚而阻滞气机,引起气滞血瘀,痰饮与血瘀搏结成块。
痰瘀久积亦可导致癌症。
【诊断要点】1.症状良性肿瘤发展缓慢,小者无症状,患者不易察觉,大都在妇检或清晨自己摸到下腹部肿块。
大的肿瘤可有膀胱或直肠压迫症状,如尿频或便秘。
恶性肿瘤一旦确诊常为晚期,多已出现明显消瘦、恶液质和腹水。
如肿瘤蒂扭转见就有腹痛和压痛。
2.检查大的肿瘤可在腹部们及肿块。
妇科检查一般都可确诊。
肿瘤蒂扭转时在蒂部有明显压痛。
3.其他检查B超、CT、核磁共振、血CA125、CEA、AFP等。
4.鉴别诊断首先区别良性与恶性,原发性与继发性。
还须与输卵管肿瘤、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鉴别。
【辩证分型】1.气血凝滞卵巢良性肿瘤,除有下腹部肿块外,可无明显症状或仅见舌有瘀点。
如为恶性肿瘤者,下腹部肿块坚硬固定,疼痛拒按,皮肤不润,面色紫黯,舌有瘀点。
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可有腹水、形瘦枯槁、神疲乏力等症。
2.痰瘀凝结型除有气血凝滞的症状外,患者常有胃院满闷、呕恶、筋惕肉拆、形体肥胖等症。
有关中医外科主治医师职称考试的知识, 助考之星老师特梳理如下几个知识点内容,请广大考生重视。
一、手足部疔疮手足部疔疮是发生在手足部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又名瘭疽。
临床比较常见的有蛇眼疔、蛇头疔、蛇腹疔、托盘疔、足底疔等,分别相当于西医的甲沟炎、化脓性指头炎、化脓性腱鞘炎、掌中间隙感染、足底皮下脓肿等。
因发病部位及形态、预后的不同有多种命名,如生在指头顶端的,肿胀形如蛇头者,叫蛇头疔;生于指甲缘的,因其色紫而凸,或溃后胬肉高突,形如蛇眼,叫蛇眼疔;又因脓积于甲下,指甲面可见黄白色脓影,重者指甲浮空, 痛胀难忍,故名代指;生在甲后的,叫蛇背疔;生在手指螺纹的,叫螺疔;生在手指指节间的,绕指肿痛,色黄或紫,叫蛀节疔;若一指通肿、色紫,指微屈而难伸,形如泥鳅,称泥鳅疔;生于指中节前肿如鱼肚、蛇肚的,叫鱼肚疔或蛇腹疔;生于手掌心的,形如盘中托珠之状,叫托盘疔;生于足掌中心的, 叫足底疔;生在涌泉穴者,叫涌泉疔等等。
二、褥疮的预防与调护1. 对长期卧床病人应加强受压部位的皮肤护理,如保持清洁干燥、定时翻身等。
2. 发现受压部位皮肤颜色变暗,及早处理。
3. 积极治疗全身疾病,并给以必要的支持疗法,注意饮食营养。
三、手发背的鉴别诊断手发背是发于手背部的急性化脓性疾病。
又名手背毒、手背发、蜘蛛背。
相当于西医的手背部蜂窝组织炎。
其特点是全手背漫肿,红热疼痛,手心不肿, 若溃迟敛难,久则损筋伤骨。
1. 托盘疔病在手掌部,手掌部肿胀高突,失去正常的掌心凹陷或稍突出, 并伴手背部肿胀。
2. 毒虫咬伤被毒虫咬伤后,手背迅速肿起,或红热疼痛,或伴风团,咬伤处可见瘀点。
严重者疼痛剧烈,可伴皮肤坏死;若毒邪走散,循经走窜可引发红丝疔;若毒邪走散入营,也可危及生命。
四、天疱疮的内治法烦躁不安,大便干结,小便黄;舌质红绛,苔少而干,脉弦数。
辨证分析:热毒炽盛,迫血妄行,故发病急骤,红斑,水疱,皮肤灼热; 热在气分,故身热烦躁,口渴欲饮;热结肠道,则大便干结;移热于小肠则小便黄;舌质红绛、苔少而干、脉弦数为热毒炽盛之象。
2015年中医皮肤高级职称考试考点点评小张老师特详细梳理了有关中医皮肤高级职称考试的考点知识,提供给参加2015年参加考试的考生掌握,以下是详细知识。
一、小儿头癣诊断依据【诊断依据】一、主要见于儿童,分为黄癣、白癣、黑点癣三形。
二、黄癣最多见。
典型损害为头皮硫黄色厚痂,呈小圆形,可互相融合。
痂皮有鼠臭气味,干燥易碎,清除痂皮后有小的浅表溃疡,愈合后形成萎缩性疤痕。
病发无光泽,易断,长短不齐。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三、白癣比黄癣略少。
损害为白色斑片状鳞屑,斑片内的头发距头皮2~4mm 处折断,外为白色菌鞘。
在滤过紫外线照射下呈亮绿色荧光。
愈后无疤痕,头发生长不受影响。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四、黑点癣较少见。
损害类似白癣,但数目较多,损害小。
头发露出头皮即断,有的距头皮2~4mm处折断。
少数愈后留有疤痕,头发生长受到影响,部分病例表现为脓癣型,炎症明显,毛囊疏松,头发脱落,边缘清洁整齐。
头皮以外的皮肤、毛发和指甲也可被感染。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五、组织病理示急性或慢性炎症,有白细胞浸润。
在角层和毛发内可见菌丝或孢子。
【类证鉴别】本病应与头皮银屑病、脂溢性皮炎、脓皮病、石棉状糠疹,斑秃、湿疹等相鉴别.这些病的头发都无折断现象。
【中医病名】一,白秃疮二、肥疮三、堆沙痢痢四、癞痢头五、赤秃六、蛀毛癣【中医病机】一、由理发用具不洁传染而生。
二、腠理开疏,风热相搏,气血不潮,皮肤干枯而成【临床选方】内治宜散风清热,可用消风散加减。
但本病多重于外治,先将头发剃光,小范围皮损则用镊子将病发拔净,再选用以下药物。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1.以烟袋中之烟油.加水十分之一,煎之成膏擦患部,极效。
2.百草霜和猪脂和之,外搽。
8.用胡桃肉数块,捣烂,再以红烛油与水银3分,混合擦敷,奏效。
4.硫黄末、鸡子用香油煎,调搽。
5.白面.豆豉和研,陈醋调敷。
6.凡士林入硫黄束,调和敷之.7.猪脂煎芫花,熬膏,敷之。
8.大鲫鱼一尾,去肠,入乱发填满,烧研入雄黄末二钱,用生油调匀搽之。
2015年中医皮肤与性病学主治医师考试真题天宇考王卫生资格考试题库包含:章节练习、综合复习题、模拟试卷、考前冲刺、历年真题等。
试题量:5646道。
B1型题:以下提供若干组考题,每组考题共用在考题前列出的A、B、C、D、E 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与问题关系最密切的答案。
某个备选答案可能被选择一次、多次或不被选择。
A.1周左右B.2周左右C.5~20天之内D.24小时之内E.1~2周之内1、疥疮停药后经观察,如无新皮损出现,即为痊愈,应观察的时间为正确答案:A2、药疹重复用药的发病时间常为正确答案:D3、接触性皮炎病因去除或恰当处理后可在多长时间内痊愈正确答案:EA.八珍汤B.通窍活血汤C.桃红四物汤D.七宝美髯丹E.神应养真丹4、油风气滞血瘀证治疗宜选正确答案:B5、酒鼓鼻气滞血瘀证治疗宜选正确答案:BA.白癣B.黄癣C.圆癣D.足癣E.阴癣6、皮损具有鼠尿臭味的是正确答案:B7、皮损愈后遗留永久性秃发的是正确答案:B8、真菌检查滤过紫外线灯下见亮绿色荧光的是A.薄膜现象B.筛状出血C.虹膜样改变D.蜡样光泽E.针刺现象9、猫眼疮的特点是正确答案:C10、紫癜风的特点是正确答案:DA.虫咬皮炎B.疥疮C.湿疹D.荨麻疹E.接触性皮炎11、某男性患者,暑假里同学聚会到郊外游玩回来后全身出现大量丘疹,呈纺锤形,数个成群,部分皮疹中央有小水疱,剧烈瘙痒正确答案:A12、患儿,2岁,男,头面、小腹、指间、腋下大量针尖大小丘疹,入夜瘙痒剧烈,其父母均有类似皮疹正确答案:BA.传染性B.遗传性C.瘙痒性D.化脓性E.季节性13、接触性皮炎具有正确答案:C14、药物性皮炎具有正确答案:C15、黄水疮不具有正确答案:BA.颠倒散洗剂外涂B.三黄洗剂外涂C.青黛膏外擦D.侧柏叶酊外擦E.金黄膏外涂16、酒鼓鼻患者鼻部有红斑、丘疹者应使用正确答案:A17、白屑风干性型发于面部者应使用A.独活寄生汤B.通窍活血汤C.龙胆泻肝汤D.消风散E.麻桂各半汤18、属于温通法的代表方是正确答案:A19、属于祛风除湿的代表方是正确答案:D20、属于疏风清热的代表方是正确答案:DA.风寒证B.风热证C.肠胃实热证D.气血两虚证E.湿热证21、瘾疹的临床分型中没有正确答案:E22、瘾疹症见风团色淡,迁延数月,神疲乏力,舌质淡,苔薄,脉濡细,辨证为正确答案:D天宇考王卫生资格考试题库,开创单机版,手机版,网页版三位一体多平台学习模式。
2015年皮肤性病学医学高级职称考试考点点评为了帮助参加2015年皮肤性病学高级职称考试的考生更好的掌握考点知识,助考之星老师特梳理如下的内容如下,供广大考生参考复习。
一、皮肤性病的临床表现及诊断1. 原发性皮损:1) 斑疹:皮肤黏膜的局限性颜色改变,与周围皮肤平齐,无隆起或凹陷,大小可不一,形状可不规则,直径一般小于1cm。
直径达到或超过1cm时,称为斑片。
2) 斑块:为丘疹扩大或较多丘疹融合而成,直径大于1cm的隆起性扁平皮损,中央可有凹陷。
见于银屑病等。
3) 丘疹:为局限性、实质性、直径小于1cm的表浅隆起性皮损形态介于斑疹与丘疹之间的稍隆起皮损称为斑丘诊;丘疹顶部有小水疱时称丘疱疹;丘疹顶部有小脓疱时称丘脓疱疹。
4) 风团:为真皮浅层水肿引起的暂时性、隆起性皮损。
皮损可呈红色或苍白色,周围常有红晕,一般大小不一,形态不规则。
皮损发生快,此起彼伏,一般经数小时消退,消退后不留痕迹,常伴有剧痒。
见于荨麻疹。
5) 水疱和大疱:水疱为局限性、隆起性、内含液体的腔隙性皮损,直径一般小于1cm,大于1cm者称大疱,内容物含血液者称血疱。
6) 脓疱:为局限性、隆起性、内含脓液的腔隙性皮损,可由细菌或非感染性炎症引起。
脓疱的疱液可浑浊、稀薄或黏稠,皮损周围常有红晕。
水疱继发感染后形成的脓疱为继发性皮损。
7) 结节:为局限性、实质性、深在性皮损,呈圆形或椭圆形,可隆起于皮面,亦可不隆起,需触诊方可查出,触之有一定硬度或浸润感。
可由真皮或皮下组织的炎性浸润、代谢产物沉积或肿瘤引起。
8) 囊肿:为含有液体或黏稠物及细胞成分的囊性皮损。
一般位于真皮或更深位置,可隆起于皮面或仅可触及。
外观呈圆形或椭圆形,触之有囊性感,大小不等。
2. 继发性皮损,是由原发性皮损自然演变而来,或因搔抓、治疗不当引起。
包括糜烂、溃疡、鳞屑、浸渍、裂隙、瘢痕、萎缩、痂、抓痕、苔藓样变。
苔藓样变:因反复搔抓、不断摩擦导致的皮肤局限性粗糙增厚。
2015年中医外科主治医师考点点评中医外科主治医师考试的知识点很多,小张老师整理其中几个知识点如下,供广大考生参考复习。
一、肠痈的治疗法六腑以通为用,通腑泻热是治疗肠痈的关键。
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法及早应用可以缩短疗程。
1、瘀滞证:行气活血,通腑泻热。
大黄牡丹汤合红藤煎剂加减。
2、湿热证:通腑泻热,解毒利湿透脓。
复方大柴胡汤加减。
或大黄牡丹汤合红藤煎剂加败酱草、白花蛇舌草、蒲公英。
3、热毒证:通腑排脓,养阴清热。
大黄牡丹汤合透脓散加减。
二、瓜藤缠内治法(一)湿热瘀阻发病急骤,皮下结节,略高出皮面,灼热红肿;伴头痛,咽痛,关节痛,发热,口渴,大便于,小便黄;舌微红,苔白或腻,脉滑微数。
辨证分析:湿热瘀阻经络,局部气血凝结,故发病急骤,皮下结节,略高出皮面,灼热红肿;湿阻清阳,热扰清窍则头痛;湿热内蕴,故发热,口渴,大便干,小便黄;湿热上壅则咽痛;舌微红、苔白或腻、脉滑微数为湿热瘀阻之象。
治法:清热利湿,活血化瘀。
方药:萆藓渗湿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二)寒湿人络皮损暗红,反复缠绵不愈;伴有关节痛,遇寒加重,肢冷,口不渴,大便不干;舌淡,苔白或白腻,脉沉缓或迟。
辨证分析:寒性凝滞,湿性粘滞,寒湿人络,气血凝滞,凝结于皮下,故皮损暗红,反复缠绵不愈;寒凝肢节,阻遇阳气,故肢冷,关节痛,遇寒加重;寒湿为阴邪,阴津不伤,故口不渴,大便不干;舌淡、苔白或白腻、脉沉缓或迟为寒湿人络之象。
治法:温阳健脾,通络理湿。
方药:当归四逆汤合三妙丸加减。
三、瓜藤缠外治法以消炎、散结、止痛为原则。
(一)、皮下结节较大,红肿疼痛者,外敷金黄膏、四黄膏或玉露膏。
(二)、皮下结节色暗红,红肿不明显者,外敷冲和膏。
(三)、蒲公英、丹参、紫草各30g,荆芥、丹皮、当归各20G,煎水外洗。
四、成脓的特点疼痛:阳证脓疡,因正邪交争剧烈,脓液积聚,脓腔张力不断增高,压迫周围组织而疼痛剧烈。
局部按之灼热痛甚,拒按明显;老年体弱者应激力差,反映迟钝,痛感缓和。
全国执业医师资格的皮肤病学与性病学题解题技巧皮肤病学和性病学是全国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常见的考点,正确解答相关题目需要对这两个学科有深入的理解和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在解题过程中可以使用的技巧和方法。
一、理解基本概念在解答皮肤病学和性病学相关题目之前,首先需要对这两个学科的基本概念有清晰的了解。
例如,对于常见的皮肤病症状、临床表现和病因,以及性病的传播途径和诊断标准都需要熟悉。
通过掌握这些基本概念,可以避免对于考题的理解错误,从而提高解题的准确性。
二、巩固知识点掌握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涉及到的皮肤病学和性病学的知识点是解答相关题目的基础。
在备考过程中,需要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多次的复习和巩固。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教材、参加培训班、刷题等方式来提高对于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同时,还可以通过制作知识点总结和思维导图的方式加深记忆和理解。
三、分析题干和选项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的选择题往往有一定的干扰项,而且选项之间的区别可能非常微小。
因此,在解答题目时,需要认真分析题干和选项,找出相应的线索或关键词。
有时候,题干中的一些限制条件或排除项可以帮助我们更快地确定正确答案。
此外,还需要注意排除干扰项,尤其是一些“绝对化”的选项,往往是错误的。
四、学会判断和推理在解题过程中,有些题目可能涉及到一些不太常见的情况,无法直接根据基本概念和知识点来判断。
这时候,需要学会运用判断和推理的能力。
可以通过类比、归纳、演绎等方式来推断和分析。
需要注意在做推理的过程中,逻辑必须要合理、严密,不能凭主观猜测或臆测答案。
五、多做真题和模拟题在备考过程中,多做真题和模拟题是提高解题能力的有效方法。
通过做题可以了解考试题目的出题风格,掌握解题的技巧和思路。
并且还能够及时纠正和弥补自己的知识盲点。
可以将做错的题目进行整理和归纳,分析自己的失误原因,并且针对性地加强相关知识点的强化训练。
六、注重实践和经验积累在医学领域,实践和经验是非常重要的。
2015年中西医结合主治医师职称考试考点点评2015年中西医结合主治医师职称考试的考点很多,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更好的掌握有关内容,助考之星老师特详细整理如下,以下是详细知识。
一、臀上皮神经损伤【概述】臀上皮神经由腰1~3;的脊神经后外侧支组合而成,在骶棘肌外缘穿出,越过髂嵴后分布到臀部的皮肤,属皮支。
穿出后的各支行于腰背筋膜的表面,向外下方形成臀上皮神经血管束,越过骼峪进入臀上部分叶状脂肪结缔组织中,至臀大肌肌腹缘处随着分层脂肪结缔组织变成分叶状结构,臀上皮神经也相应分成许多细支进入其中,支配相应部位的臀筋膜和皮肤组织。
在臀上皮神经解剖位置中,若有软组织的压迫或牵拉损伤就会产生神经的压迫性疼痛或牵扯痛。
或者因腰背筋膜与臀筋膜的纤维方向并不一致,所以当身体作左右旋转时,该部神经血管束也会遭受损伤。
或因发育上的缺陷,骼崎外翻,同样也是造成臀上皮神经损伤的又一因素。
该病的基本病理现象是臀上皮神经血管束的内压增高,静脉回流受阻,臀上皮神经遭受压迫后即出现了以臀部疼痛为主的症状,因而又可促使局部软组织的张力更高,从而形成了恶性循环。
【临床表现】以患侧臀部撕裂样疼痛为主,急性期其痛较剧,甚至可影响腰部运动,出现跛行步履,同时还可出现患侧股后放散性疼痛。
在患侧臀上部,即臀上皮神经分布区有轻触痛及皮肤的牵扯痛。
另外在髂嵴最高点向内下侧3~5厘米处有压痛及软组织“条索样”的硬物(是皮神经变粗大、钝厚的表现)。
【诊断和鉴别】1.诊断对本病诊断以临床表现为主,即局部疼痛、触痛、压痛、皮肤牵扯痛、条索样变性等症状和体征。
2.鉴别诊断但常需与下面一些疾病作鉴别:(1)臀上神经痛:由腰s~骶1 脊神经前支构成。
行于臀中、小肌之间,支配臀中、小肌,临床上出现的疼痛和压痛均较深层。
没有皮肤牵扯痛。
(2)梨状肌综合征:除臀部疼痛外可有明显的下肢疼痛。
体检时直腿抬高试验受限制,尤其是梨状肌紧张试验可呈现明显阳性体征。
二、脉由心主的机理“脉由心主”首见于《内经》。
2015年中医皮肤与性病学主治医师职称考试考点点评
中医皮肤与性病学主治医师职称考试的考点知识很多,助考之星老师特详细梳理如下的内容,供广大考生参考复习。
一、皮肤病内治法
皮肤病的中医治疗也可分为内治和外治。
一般说来,限局性皮损,外治即可收效,但是皮肤病常和整体休息息相关,因此除了上述各种辨证之外,尤应注意患者的全身情况,病情变化,标本、缓急等,证治结合、灵活掌握处方用药,才能收到较好疗效。
内治法
皮肤病的治法,也是根据“八法”,或从八法变化而来,但吐法、和法和温法不常使用。
1、解表法即汗法。
用于初起的皮肤病,如荨麻疹伴有外感风寒或风热表证者。
外感风寒可用辛温解表剂,如荆防败毒散加减;外感风热可用辛凉解表剂,如银翘散加减。
2、通里法也叫下法。
使用泻下药物,通过泻下,攻逐体内积滞和邪毒,如急性荨麻疹由食物引起者,可用下法,一般用润下法,如麻仁丸。
攻下法不常使用。
但需注意,表邪未解、病在半里半表、高年津枯便秘、孕妇、产后等均不可用攻下法。
3、清法是使用清热、解毒、凉血、泻火等寒凉药物,清除热邪的一种方法。
(1)清热解毒法选用清热解毒、苦寒泻火药物清除热邪,如丹毒、发斑、疮疡等疾患,可选用黄连解毒汤加减。
(2)清热凉血法用于热入血分,证见舌深绛,烦躁谵语,斑疹,吐衄等证,如某些药疹。
可用清营汤或犀牛角地黄汤加减。
(3)气血两清法使用气分药物在加上清热凉血药物。
气分热的证候为发热不恶寒,汗出口渴,舌黄燥、脉洪数等。
可用化斑汤加减。
清法应用时应该注意,如有体质衰弱,胃纳不佳,大便溏泻者应禁用,虚火证及血虚引起的虚热烦躁等证禁用,孕妇慎用。
4、补法此法是使用补气血、补阴阳的药物,以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
(1)补气法用于倦怠乏力,少言怕动,少气不足以息,虚热自汗,脉大而虚的证候。
常用的方剂有四君子汤、补中益气汤等。
(2)补血法用于面色萎黄、爪唇苍白、头晕耳鸣、心悸、大便秘结,或女子月经延期、色淡,甚至闭止。
常用的方剂有四物汤、当归补血汤等。
(3)气血双补法兼有上述见证,方剂可用八珍汤、归脾汤等。
(4)补阴法治疗阴虚。
补肾阴用六味地黄丸;补肺阴用百合固金汤;滋阴舒肝用一贯煎;滋阴清热、养积血安神用补心丹。
(5)补阳法治疗阳虚。
补肾阳用多匮肾气丸;补脾阳用附子理中丸。
补法应用时应先注意脾胃,如脾胃不能运化,任何补剂也没有疗效。
另外邪盛必先祛邪,应注意不要误补实证。
5、消法凡由于气、血、痰、湿、食等形成的积聚凝滞,可用消法。
(1) 消食导滞法治疗伤食。
常与健脾、温中药品配伍,如保和丸和健脾丸。
(2) 活血化瘀法治疗瘀血证。
如小腿结节、硬皮病等,可用桃红四物汤。
二、皮肤病外治法
1、粉剂也称散剂。
单味或多味中药轧制成极细粉末,过筛,即为粉剂。
其作用与西药粉剂相似,但还有中药本身的药物作用。
使用方法与西药粉剂同,也可用水调、茶调、醋调、油调等方法,外用患部。
如黄柏粉、寒水石粉等。
成药有颠例散,治疗痤疮、酒渣鼻;如意金黄散治疗丹毒、疖、带状疱疹等。
2、水剂根据病情,选用单味或多味中药,加水适量(一般30-50克水中药可加水100毫升),煎煮20-30分钟,放入盆内,以热蒸气熏蒸患部,待温度能够耐受时,再洗患部,每日一次,一剂药物可重复使用2次,如马齿苋洗方,皮炎洗剂等,适用于足癣感染、慢性湿疹和神经性皮炎等。
也可用药液作湿敷,可滤取煎液数次作湿敷之用。
一般选用单味药或复方药物,如苦参、黄柏、野菊花、马齿苋、明矾等,适用于急性湿疹、接触性皮炎等急性炎症性疾患。
手足部位可行浸浴,阴肛部位可行坐浴。
也可将复方中药装布包内,煮沸后将此包热敷于患部,治疗神经性皮炎等疾患。
3、油剂将植物油与药物煎熬,取出枯渣而成药油,如甘草油、紫草油等,治疗湿疹、接触性皮炎、脓疱疮等。
4、软膏将药物在植物油内加热煎熬,炸至枯黄后取出药渣,再加黄蜡或
白蜡,即成软膏。
或用中药药粉调和豚(tun)脂或凡士林而成软膏,其作用与西药软膏相同,但还有中药作用,如京红粉软膏治疗银屑病、普连膏治疗湿疹等。
5、酒浸剂相当于西药酊剂。
将中药研细末,置白酒或酒精中,浸泡7-10天外用,如补骨脂酒、白斑酊等治疗白癜风。
醋浸剂复方中药置米醋中浸泡5-7天,外用浸泡患部,每日1次,每次20-30分钟,如荆防醋方治疗手足癣。
7、膏药将中药在植物油中煎枯去渣,再以文火煎熬,至滴水成珠,加樟丹搅拌成膏,以后再下细料,如乳香、没药、冰片、射香等。
搅拌均匀,待其自行冷却。
使用时将其熔化,平摊于纸上或布上,即成膏药。
如拔毒膏治疗疖肿。
8、熏药将中药轧成粗末,用草纸卷成裹,点燃后熏患部,治疗神经性皮炎和慢性湿疹,如熏药卷。
更多中医与皮肤性病学主治医师职称考试的内容和考试知识,推荐阅读:主治医师考试(中医皮肤与性病学)题库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