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腹部损伤病人护理-本
- 格式:ppt
- 大小:1.29 MB
- 文档页数:51
腹部损伤病人的护理腹部损伤无论在战时还是平时都较为常见,多数腹部损伤因伴有内脏损伤而危及生命。
一、病因与分类二、临床表现1.单纯腹壁损伤(考的少)在暴力打击部位的腹壁有局限性肿胀、疼痛和压痛,有时可见皮下瘀斑,上述症状不随时间的推移而加重或扩大。
开放性腹壁伤有伤口流血。
单纯性腹壁损伤通常不会出现恶心、呕吐、腹膜炎和休克的表现。
2.腹腔内脏器损伤(1)实质性脏器破裂和血管损伤三、辅助检查四、治疗原则五、护理问题1.有体液不足的危险 与腹腔内出血、渗出及呕吐有关。
2.疼痛 与腹膜炎症刺激或手术创伤有关。
3.焦虑/恐惧 与意外创伤所致的疼痛、出血,及担心疾病的预后有关。
4.潜在并发症:腹腔脓肿、失血性休克。
六、护理措施 (一)急救(二)疑有腹腔内脏损伤病人的护理病人应绝对卧床,不随意搬动,尽量取半卧位,如需作离床检查,应有专人护送; “四禁”——即禁食禁饮、禁忌灌肠、禁用泻药、禁用吗啡等止痛药物;尽早输液和使用抗生素。
在观察期间出现以下情况时,应及时进行手术探查:①腹痛和腹膜刺激征有进行性加重或范围扩大者;②肠鸣音逐渐减弱、消失或出现腹胀明显者;③全身情况有恶化趋势,出现口渴、烦躁、脉率增快或体温及白细胞计数上升者;④红细胞计数进行性下降者;⑤血压由稳定转为不稳定甚至下降者;⑥胃肠道出血者;⑦经积极抗休克治疗情况不见好转反而继续恶化者。
(三)手术治疗病人的护理¤1.手术前护理严密的病情观察,通知病人禁食禁饮,建立静脉输液通道,遵医嘱输液输血,及早使用有效的抗生素,胃肠减压,协助做好各项检查,备皮备血,药物过敏试验,心理护理,术前用药,必要时导尿等。
(四)腹腔脓肿的防治急性腹膜炎局限后,残留的脓液未完全吸收,被大网膜、肠袢及肠系膜等粘连分隔,而形成腹腔脓肿,临床上以盆腔、膈下和肠间脓肿较多见。
1.盆腔脓肿(最常见)表现直肠或膀胱刺激症状,如下腹坠胀不适、里急后重、大便频而量少、黏液便、尿急、尿频、排尿困难等直肠指检触及直肠前窝饱满且有触痛的包块,可有波动感治疗盆腔脓肿较小或未形成时——全身应用抗生素+热水坐浴、温盐水保留灌肠或物理透热等疗法,脓肿可自行吸收;脓肿较大时——应协助医生经直肠前壁(已婚女性也可经阴道后穹隆)行切开引流术2.膈下脓肿(右膈下脓肿多见)表现一般多在原发病后又出现明显的全身中毒症状,患侧季肋部持续性钝痛,深呼吸时加重,并向肩背部放射,可伴有呃逆检查体检患侧下胸壁肋间隙饱满,有深压痛和水肿,肝浊音界扩大,患侧下胸部呼吸音减弱或有胸膜摩擦音,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治疗膈下脓肿较小时——病人取半卧位,应用有效抗生素和支持疗法,必要时经皮穿刺抽脓并置管引流,可使脓肿吸收术后保持引流通畅,应用有效抗生素,加强支持疗法护理3.肠间脓肿(考的少)是指脓液被包围在肠管、肠系膜与网膜之间的脓肿,可形成单发或多个大小不等的脓肿。
腹部损伤病人的护理腹部损伤无论平时和战时都可发生,,战时都为开放性损伤,平时都为闭合性损伤。
其中多数因涉及内脏而伤情严重,死亡率可高达10%—20%。
其临床表现多与受损的内脏有关。
实质性脏器损伤以内出血为主,空腔脏器损伤以急性腹膜炎表现为主。
腹部损伤可分为以下两类:1.单纯性腹壁损伤(开放性,闭合性)2.腹部脏器损伤(开放性,闭合性)开放性腹部损伤多为利器或火器损伤所致,闭合性腹部损伤多为钝性暴力所致,常见的有交通事故,高处坠落,重力挤压,拳打脚踢等。
也可发生因内镜检查,刮宫,手术操作粗暴或由于粘连较重,解剖不清等少见的医源性损伤。
临床表现:由于损伤的类型,深度和范围不同,可有以下几种表现单纯性腹壁损伤:症状和体征一般较轻,常见的表现是局限性腹壁肿痛和触痛。
有事可见皮下瘀斑。
他们的程度和范围并不随时间的推移而加重或扩大,常逐渐缓解或缩小范围。
通常不会出现呕心呕吐或休克的表现。
不涉及腹内脏器的开放性腹壁损伤可有伤口及外出血。
腹内脏器如果仅为挫伤,伤情通常不重,也无重要而明显的临床表现。
1.胃肠道是人体空腔脏器,且在腹腔内有一定活动度,故受伤机会较少,尤其是胃,因壁较厚,又受肋弓的保护,除穿透伤外,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胃肠道损伤的可能远较肝脾为小。
但胃肠道一旦破裂,其内容物立即流入腹腔,刺激腹膜,导致化学性腹膜炎和细菌感染,将会引起严重后果,必须立即处理。
[临床表现] 胃肠道损伤可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及胆汁,胃破裂时呕吐物可带有鲜血,内出血严重时可伴有休克症状。
[诊断要点] (1)腹部损伤史。
(2)临床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及休克征象。
(3)发生腹膜炎时,可有休克、发热、白细胞升高等。
(4)体检可有腹部呼吸减弱,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肝浊音界消失及皮下气肿等。
(5)直肠指检如有鲜血,表示肠道下段有损伤。
(6)穿通性损伤时,可根据入口与出口的部位估计有何内脏受伤,如流出食物残渣为胃破裂,流出粪便样液体为肠破裂。
腹部损伤病人的护理学习目标1.了解腹部损伤的致伤因素及分类。
2.熟悉腹部空腔脏器和实质性脏器损伤的临床特点。
3.熟悉腹部损伤的早期诊断和处理原则。
4.掌握腹部损伤病人的护理。
一、概述腹部损伤,平时和战时均常见。
其发生率在平时占人体各种损伤的0.4%~1.8%。
由于腹部脏器较多,解剖及生理功能各异,受到损伤后的伤情复杂多样。
腹腔内大量出血和严重感染是致死的主要原因。
及时、准确地判断有无内脏损伤,有无腹腔内大出血,是实质性还是空腔脏器损伤,哪个脏器损伤,并给予及时、恰当的治疗是降低腹部损伤病人死亡率的关键。
(一)分类根据损伤是否穿过腹壁,腹腔是否与外界相通,腹部损伤可分为开放性和闭合性两大类。
1.开放性损伤有腹膜破损者为穿透伤(多伴内脏损伤),无腹膜破损者为非穿透伤(偶伴内脏损伤)。
其中投射物有入口、出口者为贯通伤,有入口无出口者为盲管伤。
2.闭合性损伤体表无伤口,损伤可仅局限于腹壁,也可同时兼有内脏损伤。
3.其他穿刺、内镜、刮宫、腹部手术等各种诊疗措施导致的腹部损伤称医源性损伤。
(二)病因开放性损伤常由刀刃、枪弹、弹片等利器所引起。
闭合性损伤常系坠落、碰撞、冲击、挤压、拳打脚踢、棍棒等钝性暴力所致。
无论开放性损伤或闭合性损伤都可导致腹部内脏损伤。
开放性损伤中常见的受损脏器依次是肝脏、胃、小肠、结肠、大血管等;闭合性损伤中常见的受损脏器依次是脾脏、肾脏、小肠、肝脏、肠系膜等。
胰腺、十二指肠、膈、直肠等由于解剖位置较深,损伤发生率较低。
(三)临床表现由于伤情和致伤因素不同,腹部损伤后的临床表现有很大差异。
轻者无明显症状、体征,或仅表现受伤部位肿胀、疼痛,腹部局限性压痛等;重者可出现腹腔内大出血和腹膜炎,导致休克甚至处于濒死状态。
闭合性损伤体表无伤口,给诊断带来困难,容易发生漏诊或误诊。
实质性脏器损伤以内出血为主要表现。
空腔脏器损伤以腹膜炎为主要表现。
如果两类脏器同时破裂,则出血性表现和腹膜炎可同时存在。
腹部损伤病人的护理腹部损伤是指由各种原因所致的腹壁和(或)腹腔内器官损伤。
根据是否穿透腹壁、腹腔是否与外界相通,可分为开放性腹部损伤(常因刀刃、枪弹、弹片等利器引起)和闭合性腹部损伤(常因坠落、碰撞、冲击、挤压、拳打脚踢等钝性暴力引起);根据损伤腹内器官的性质,可分为实质性脏器损伤(肝、脾、胰、肾等或大血管损伤)和空腔脏器损伤(胃肠道、胆道、膀胱等损伤)。
实质性脏器损伤以出血为主要表现,空腔脏器损伤以弥漫性腹膜炎、感染性休克为主要表现。
常用辅助检查包括血、尿常规,血、尿及腹水淀粉酶,影像学检查,诊断性腹腔穿刺或腹腔灌洗等。
主要处理原则包括急救处理、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
【护理评估】(一)术前评估1.健康史(1)个人情况:病人的年龄、性别、婚姻、职业及饮食情况;女病人有无不规则阴道流血。
(2)受伤史:受伤的原因、时间、地点、致伤条件,暴力作用于腹部的强度、速度、着力部位和作用方向,伤情以及伤情变化,就诊前的急救处理及效果。
伤者因意识障碍或其他情况不能回答问话时,应向现场目击者和护送者询问受伤史。
(3)既往史:既往有无腹部手术史、药物过敏史、贫血史。
2.身体状况(1)有无腹壁伤口,其部位、大小、有无脏器自腹壁伤口脱出;有无腹部以外的伤口;(2)有无腹痛,腹痛的特点、部位、持续时间、伴随症状,有无放射痛和进行性加重;(3)有无腹膜刺激征,有无肠鸣音减弱或消失;(4)有无面色苍白、脉搏细速、血压不稳、尿量减少等休克征象;(5)有无全身中毒症状;(6)血尿常规、血尿淀粉酶、影像学检查、诊断性腹穿等检查有无异常。
3.心理社会状况(1)是否了解腹部损伤的程度;(2)是否能够承受突发腹部损伤,以及出血、内脏脱出等刺激;是否担心疾病的预后;(3)家属对病人的关心程度及经济承受能力。
(二)术后评估1.麻醉方式、手术类型,损伤脏器,术中出血、补液、输血情况;2.生命体征情况;3.引流管的放置部位,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4.有无损伤器官再出血、腹腔脓肿等并发症发生。
腹部损伤的护理
1、心理护理:病人突遭意外伤害,常有焦虑、恐惧等心理,尽快向病人解释、
安慰及告之治疗方法,以取得合作。
2、尽快建立静脉通路,按医嘱输液、输血等,补充血容量。
3、定时测量生命体征变化并记录,必要时吸氧。
4、做好手术前的各项准备。
5、协助医生尽快做出诊断及治疗方案。
6、若行保守治疗,在观察期间应做到以下护理:
⑴病人在观察期间应绝对卧床,若血压平衡,应取半卧位,避免随便搬动病人,以免病情加重。
⑵监测T.P.R.BP变化,要做前后对比,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⑶严密观察腹痛情况及腹部体征:注意腹痛部位,程度有无加剧,性质有无改变,及腹膜刺激征的程度和范围有无改变,有无移动性浊音等。
⑷禁食、禁水,必要时行胃肠减压。
合理补充液体,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⑸在观察期间不宜使用镇痛药,以免掩盖病情。
⑹在诊断未明时,禁止灌肠。
⑺合理应用抗生素,观察疗效。
7、一旦决定手术,应积极做好术前各项准备。
8、术后及时了解术中诊断,术中名称及麻醉方式。
按腹部各脏器术后护理常规。
第二十五章腹部损伤病人的护理一、单项选择题(四个选项)1.腹部损伤可分为(C)两类(P391:第二段)A、贯通伤和非贯通伤B、体表伤和脏器伤B、C、开放性和闭合性D、穿透伤和盲管伤2.腹部损伤的病因分为(A)(P391:最后一段)A、外力因素和内在因素B、物理因素和病理因素C、外部因素和功能因素D、外部因素和内在因素3.实质性脏器损伤的临床表现以(C)为主(p392:第二段)A、腹膜刺激症B、腹痛,恶心,呕吐C、内出血D、腹痛,放射痛4.空腔脏器损伤时最主要的体征是(C)(P393:第二段)A、肠鸣音消失B、腹式呼吸消失C、腹膜刺激征D、腹部出现移动性浊音5.诊断腹腔脏器损伤最有价值的是(B)(P393:第二十五行)A、腹部压痛B、腹腔穿刺和腹腔灌洗术C、X线检查D、超声波检查6.在诊断闭合性腹部外伤合并内出血,以下哪项最重要(C)(P393:最后一行)A、左上腹明显压痛B、血压80/60mmHg,脉搏120次/分C、腹腔穿刺抽出不凝固血液D、左季肋部挫伤合并骨折7.对最危险的腹腔损伤病例,首先(C)(P394:第四段)A、控制明显的外出血B、处理开放性气胸或张力C、进行心肺复苏解除气道梗阻D、控制休克和进展迅速的颅脑损伤8.腹部损伤病人术后护理措施不正确的是(B)(P397:第五-九段)A、血压平稳后改为半卧位B、肛门排气拔出胃管后可恢复普食C、鼓励病人早期活动D、严密观察病情变化9.怀疑脾破裂的病人想明确脾破裂程度(D)更为精准(P399:第一行)A、B超B、MRI检查C、X线检查D、CT检查10空腔脏器损伤者,行(A)可缓解疼痛(P397:第二段)A、胃肠减压B、分散病人注意力C、镇痛药D、灌肠11.明确肝破裂程度,最有诊断意义的辅助检查是(A)(P400:第二段)A、CT检查B、B超C、X先检查D、腹腔穿刺12.一旦确诊为胃、十二指肠、小肠损伤,应立即进行手术治疗,其处理原则不包括(B)(P401:倒数第三段)A、术中彻底探查B、处理合并伤C、清理腹腔D、根据具体伤情修复受损脏器13.腹部损伤病人护理目标不包括(A)(P396:第三段)A、病人可自主下床行走B、病人体液平衡能得到维持,生命体征平稳C、病人腹痛缓解D、病人未发生并发症或并发症能被及时发现和处理14.腹部损伤术前评估,其中心理-社会状况评估不包括(C)(P395:最后一段)A、评估病人及家属对突发的腹部损伤以及伤口、出血、内脏脱出这些视觉刺激的心理承受能力B、评估经济承受能力C、评估了解病人及家属的精神病史D、评估病人和家属对本次损伤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15.腹部损伤空腔脏器破裂一(D)为损伤后的表现(P392:第二段)A、胃肠道症状B、肠麻痹C、气腹征D、腹膜炎二、多项选择题(五个选项至少选两项)1.腹腔闭合性损伤常见受损腹腔脏器为(AD)(P392:第二行)A、脾、肾B、肝、降结肠C、肝、脾、横结肠D、小肠、肝、肠系膜E、胃、大肠2.肝脾胰肾脏器或大血管损伤时,病人表现为(ACD)(P392:第三段)A、血压不稳,尿量减少B、胸闷、休克C、面色苍白、脉率加快D、脉搏微弱、休克E、压痛、反跳痛3.腹部损伤术前评估包括(ACD)(P395:第四段)A、健康史B、家属沟通理解能力C、身体状况D、心理-社会状况E、患者经济能力4.胰腺损伤辅助检查包括(BDE)(P400:倒数第二段)A、X线检查B、腹腔液和血清淀粉酶C、腹腔穿刺D、B超E、CT扫描5.十二指肠损伤若发生在腹膜后,可出现以下临床表现(BCDE)(P401:第五段)A 、立即出现剧烈腹痛及腹膜刺激征B、右上腹或腰部持续性疼痛且进行性加重,但并无腹膜刺激征C、右上腹及右腰部有明显固定压痛D、腹部体征相对轻微而全身状况不断恶化E、部分病人可有血性呕吐物6.高度怀疑或诊断为胰腺损伤者,应立即进行手术,原则是(ABCDE)(P400:最后一行)A、全面探查B、彻底清创C、止血D、制止胰液外漏E、处理合并伤7.根据病理解剖脾破裂可分为(BCD)(P398:倒数第三段)A、假性破裂B、真性破裂C、被膜下破裂D、中央型破裂E、内部破裂三、判断题1.胰、胃、十二指肠损伤时,血尿淀粉酶多见升高(√)(P393:第三段)2.B超检查,主要用于诊断实质性脏器的损伤(√)(P393:第十四行)3.腹部损伤患者观察期间应绝对卧床休息,不可取半卧位(×)(P396:第五段)4.CT检查、B超可明确脾破裂程度,后者更为精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