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如意卷云纹图案
- 格式:ppt
- 大小:192.00 KB
- 文档页数:11
一币方圆纳古今作者:王子乾来源:《中华瑰宝》2021年第07期方圆之间,气韵千古。
一枚古币,所承载的不只是货币信息,还有凝重的历史。
一枚古币,也是一件艺术品,不仅具有历史价值、收藏价值,还具有艺术审美价值。
“质地不同形各异,天圆地方千年袭”,中国古钱币在世界范围内独树一帜,究其缘由,皆因它不仅做到了技术与艺术的和谐统一,更实现了经济建设与艺术创作的完美结合,纵然历尽风霜、锈迹斑驳,也难掩其背后隐藏的觥筹交错、刀光剑影,以及古人意蕴无穷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精致辉煌方寸间—乾隆御制祈福金钱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江山安定,四海承平。
一向“爱玩”且“会玩”的乾隆帝突发奇想,命人铸造了十二枚祈福金钱,分成两份置于特制银盒上下两层的槽内,每枚钱币上又覆穹顶型盖。
金钱正面刻有为江山社稷祈福的钱文,按地支顺序依次为“天下太平”“久安长治”“政通人和”“和风甘雨”“国泰民安”“光明正大”“受天之祐”“福祚绵长”“寿富康宁”“吉祥安康”“紫气东来”“万寿无疆”,背面有与之对应的满文。
其正背两面浮雕暗八仙纹,团簇围绕在钱眼周围,象征福在眼前。
钱面底纹为谷粒,有宇内丰收之意。
金币边廓刻祥云纹,钱轮一侧钤“乾隆二十五年圆明园九洲清晏”字样,另一侧錾刻用金成色及重量,符合宫廷用金习惯。
放置金钱的内槽可谓匠心独具,内穿分别錾十二地支,内穿处的凸起按下后可旋转钱槽底部,旋转后槽底上凸,将金钱顶出。
向相反方向旋转,金钱则被锁于槽内无法取出,配上钱盖,严丝合缝,精妙至极。
十二枚祈福金钱共配六样钱盖,每样两支,盖沿排列祥云纹,内里鱼子纹铺地,盖上浮雕蝙蝠、万字纹、花卉等纹饰,暗寓多子多福、花开富贵之意。
盛装金钱的银盒也尽显皇家奢华,盒身通体浮雕缠枝纹和忍冬纹,内錾云纹,细密繁复,两层底面有牡丹、石榴等吉祥纹样。
盒盖和上下层以子母口相嵌接,鎏金“九洲清晏”四字居盖中央。
“九洲清晏”是圆明园最早的建筑群,也是圆明园四十景之一,其名寓意“九洲大地河清海晏,天下升平,江山永固”,与这一套包含了为社稷祈福之意的金钱相得益彰。
第五套人民币图案说明第五套人民币第五套人民币共6种面额: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1元。
第五套人民币根据市场流通中低面额主币实际起大量承担找零角色的状况,增加了20元面额[1],取消了2元面额,使面额结构更加合理。
第五套人民币采取“一次公布,分次发行”的方式。
花卉图案第五套人民币做工细致,图案精美,六种币值中分别择中国一种传统名花图案置于纸币中央,使此版人民币外观典雅,古朴而不失时代感。
另外还具有防伪效果。
一、1元纸币:兰花。
风姿绰约,幽香远溢,为花中四君子之一,四季名花之司春使者,在中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史。
孔子赞美此花为“兰当为王者香”。
兰花因其有“高洁、典雅和坚贞不渝”的品格与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英雄相惜。
五元人民币正反面二、5元纸币:水仙。
叶姿秀美,亭亭玉立,雅号“凌波仙子”,深受国人喜爱。
每到农历春节,家家户户的厅堂中都要摆上一盆水仙花,黄蕊白被如金银的水仙总是会捎给人们新一年的喜气与财运。
十元人民币正反面三、10元纸币:月季。
姿态婀娜,瑰丽多彩,被誉为“花中皇后”。
中国是月季的原产地,后月季传入欧洲,赢得了西方世界的青睐,后披着“玫瑰”的华丽外衣荣归故里,已经是蜚声四海。
作为“世界四大切花”之一,月季为世界经济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实乃花卉中的“外交官”。
第五套人民币20元四、20元纸币:荷花。
号称“花中君子”,四季名花之司夏使者,其拥有“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格,早在周朝时期就有栽培的记载。
欧洲人误认为荷花起源于印度,而实际上荷花(莲花)由中国传至印度,莲在印度佛教中的应用使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后“莲花佛国”又深深地影响了中国的历史,或许荷莲正是开在中印两国之间的友好之花。
荷花因其“清廉正直”的品性广受中国人民的爱戴。
第五套人民币50元[1]五、50元纸币:菊花。
迎风斗霜,从容狂放,为花中四君子之一,四季名花之司秋使者,此花有霸气,张艺谋执导的《满城尽带黄金甲》算是把菊花的豪气抒放得酣畅淋漓。
民间花钱纹饰解读纹饰,又称纹样,“纹必有意、意必吉祥”,在我国民俗图样中比比皆是,在雕刻(石雕、木雕、砖雕等)、剪纸、刺绣、年画、建筑装饰、等民俗工艺品中处处可见,是我国民俗文化的奇葩。
在民俗花钱中,更是枚不胜举。
纹饰不但起到点缀空间、构图美观的作用,还具有强化主题、烘托喜庆的功能。
在图文并茂的吉语钱中,文字是显语,点明主题,直接表达祈福颂祥之意;纹饰是隐寓,衬托主题,间接意会祈福颂祥之意。
所谓隐寓,即隐含、暗中包含之意。
所谓纹饰隐寓,就是指用纹饰来隐含自己所要表达的意思,亦称纹饰寓意;使人们在欣赏纹饰的过程中,领悟其含意。
纹饰隐寓的方法通常有直接表意、谐音寓意、俗成会意、随景定意、宗教命意等。
本文拟对此作一初步的探索。
一、最常见的八宝纹饰寓意欣赏八宝,简而言之就是八件珍宝,是常见的吉祥纹饰,常称之为吉祥八宝、八吉祥等。
八宝有佛家八宝、道家八宝、民间八宝等。
民间八宝,就是在祥云、宝珠(火珠)、古钱、元宝、锭(金锭、银锭)、铤、戟、磬、方胜、双胜、犀角(单犀角、双犀角)、珊瑚(珊瑚枝、珊瑚珠)、万卷书(书)、画、卍、叶(秋叶、红叶、艾叶、蕉叶)、鼎、灵芝、笔锭、如意头、葫芦、法螺、太极两仪(阴阳鱼)、芴板(夾板)等杂宝中选取八件组成。
这其中亦有佛家八宝,如法螺等;亦有道家八宝,如葫芦、芴板等。
八宝就代表了所有(方面)的珍宝,所有的祝福寓意尽在其中。
图1 吉祥八宝之一组(1)(图片源于网络,诚致谢意!)图2 吉祥八宝之一组(2)(图片源于网络,诚致谢意!)如图1所示吉祥八宝,其隐寓为:宝珠象征热烈光明;方胜寓意吉祥恒久;磬是乐器,磬谐音寓意庆,以示喜庆;犀角象征胜利;金钱象征富有;菱镜以示美好;书本是智慧的象征;艾叶可作避邪。
图2的一组吉祥八宝与图1有所不同,珊瑚是幸福与永恒的象征;银锭寓意财富;如意表示寓意吉利,即事事顺利、吉祥如意。
图3 道家八宝(图片源于网络,诚致谢意!)如图3所示为道家八宝,亦称暗八仙(以法器暗指仙人)。
云气纹、云雷纹、多云纹、卷云纹、如意纹,你分的清吗?云纹的寓意云纹是汉魏时代流行的汉族传统装饰花纹之一。
是一种用流畅的圆涡形线条组成的图案。
一般作为神人,神兽、四神等图像的地纹。
也有单独出现的。
云纹寓意高升和如意。
卷云纹云气纹的精彩内容云气纹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汉魏时代,汉族民间对自然的崇尚和对神仙的崇拜。
云气纹是一种用流畅的圆涡形线条组成的图案,是汉族传统的装饰纹样。
从商周的“云雷纹”、先秦的“卷云纹”、两汉的“云气纹”和隋唐以来的“朵云纹”、“如意纹”,都是当时典型的、定型化的纹饰,在陶器,青铜器,漆器,铜镜到陶瓷,都能看见它活跃的身影。
云气纹原始时代的云纹原始的艺术形式以至整个人类认识的最初来源,都与人类生存的外部环境以及这种环境所给予的感官经验有密切的关系。
新石器时代农耕文化需要对天象、地形、植物习性等作更为周密的观察和注视,这可视为是对“云”作为一种自然现象时的首次关注。
如:商周青铜器上的“雷纹”在形态上与“雷“字有相同之处,体现了原始先民对云、雷等自然现象的认识和形象特征的模拟。
雷云纹先秦与两汉时代先秦和两汉时期,作为商周青铜器上的典型的具有独立性装饰的雷纹被春秋战国时期的卷云纹所代替,成为了汉代云气纹的先导。
从汉初到汉代绝大部分时间里的说明性、阐释性表象演化成了汉末逐渐有艺术意味的意象。
“云气纹”与其时的天界、飞升思想相关。
为云纹逐渐向抽象的精神形态或哲学思想层面的升华和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实践基础。
云气纹魏晋南北朝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和佛教盛行,魏晋人开始从“气、韵、形、神”的角度开始研读作品的内涵。
表现在形象上,从重视形似发展到重视神似,从追求外貌的酷肖对象发展到了追求内在的审美特性。
此后,中国人表现在形象方面的审美理想才开始朝着艺术的方面发展了。
如意云纹唐朝时期唐代云纹有单勾卷和双勾卷两种最基本的样式,以云气之神气冲和万物之情态的“衍化”造型意向为基础,集中体现云纹的盘绕盘曲、生动飘逸的形式意味。
五铢背规矩纹介绍
五铢背规矩纹是一种常见的中国古代钱币纹饰。
它是由一圈圆形凸起纹样组成,每个凸起的纹样都代表一个五铢钱币,形状相同而大小不一。
五铢钱币是中国古代货币中最常见的铜钱之一,因此五铢背规矩纹也成为了一种代表富贵的纹饰。
五铢背规矩纹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战国时期,当时五铢钱币就已经开始广泛流通。
在铜钱的制作过程中,会在钱币背面冲压出规矩形的凹槽,凸起的纹样正好与凹槽对应。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开始将五铢背规矩纹作为纹饰运用在各种艺术品和装饰物上。
五铢背规矩纹的有趣之处在于它既代表着古代货币的象征意义,又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从象征意义上来说,五铢钱币代表着财富、兴旺和吉祥,因此人们喜欢将五铢背规矩纹用于装饰,以表达对好运和财富的追求。
此外,五铢背规矩纹的凸起纹样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
纹样的形状规整、大小适宜,由于纹样之间有一定的空隙,使得整体看起来非常平衡和谐。
这种凸起纹样在中国传统建筑、家具,甚至服饰等艺术品中都有广泛应用。
总的来说,五铢背规矩纹是一种具有丰富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的纹饰,它不仅代表着中国古代钱币的象征意义,也展示了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独特魅力。
浅析云纹纹样在传统服饰中的艺术特点作者:尤梦宁张晓燕来源:《戏剧之家》2019年第13期【摘要】历经千年的演变与发展,云纹作为中国传统纹样,在历史长河中不断被赋予新的艺术形态。
它不仅具有千变万化的形式美感,还体现了中国文化中特有的精神内涵。
如今对于传统纹样的现代再设计变得越发流行,因此,本文在此背景下追本穷源,探索它在传统服饰中的艺术价值,为现代设计提供更有利的理论基础,并引发人们对于传统云纹纹样的艺术思考。
【关键词】云纹;服饰;布局;文化内涵中图分类号:J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13-0153-02古往今来,云一直深受大家的喜爱,随着时代的变迁,它也不断被赋予新的文化内涵。
人们将他们的感情融入云纹绘以陶器、青铜、服饰等媒介中。
本文以云纹纹样的发展脉络为线索,重点梳理传统服饰中的云纹布局和工艺手法,分析归纳出典型时期云纹纹样的形式特征以及其独特的文化内涵。
一、云纹纹样的历史变迁云纹纹样在不同时代有着明显的特征,它的造型十分丰富。
研究云纹首先应了解其不同时期的造型特点,这既便于掌握云纹纹样的发展规律,也便于挖掘其贯穿于整个发展过程中的深层次内涵。
(一)云纹纹样的早期萌芽云纹的起源早已被掩埋在了历史的尘埃中,如今我们追本溯源,依稀在商周青铜器云雷纹的表现形态中找到与原始彩陶旋纹的一丝关联。
徐雯在《中国云纹装饰》中也曾提出:“在形态学意义上,中国祥云纹样的缘起,与几何纹样中的旋纹有着不解之缘。
”①但原始彩陶中的纹样是否具有“云”的意义,至今无从考究,所以把旋纹作为起源缺乏理论依据。
因此,人们普遍将商周青铜器上的云雷纹作为云纹纹样的早期形态。
(二)云纹纹样的鼎盛发展毋庸置疑,汉代云纹的形态自由浪漫,其演化出的极具时代特征的云纹分支(卷云纹、云气纹、云兽纹等)将云纹纹样的发展推向了巅峰。
其布局不拘一格,既有纵横交错,又有对称规律,更有奔放不羁。
马王堆出土的大量文物无论是漆器、陶器或者是服饰,都有云纹的身影。
道教压胜钱的图案研究
道教中压胜钱是一种常见的祭祀活动,其图案多以五帝、八卦、龙、凤、虎、麒麟等神兽为主题,常常被刻制成各种形状,如圆形、方形、六角形等。
这些图案寓意着神灵降福、福气到来、镇压凶灾等意象。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道教压胜钱图案及其寓意:
1. 五帝钱:五帝分别为黄帝、颛顼、帝俊、尧和舜,被尊为中国古代五大帝王,五帝钱上通常刻有五帝头像和“五帝元宝”字样,具有求神保佑、驱邪避灾、增加财运的作用。
2. 八卦钱:八卦是道家重要的哲学概念,具有阴阳平衡、万物变化的含义。
八卦钱上常填有八卦图案,颜色多以黑、白、灰、粉红等配色,代表着家庭和谐、事业顺利、财运亨通等吉祥寓意。
3. 龙凤钱:龙凤常被称为“龙凤呈祥”,寓意美好的婚姻和谐、家庭平安。
在道教中,龙和凤被视为神兽,具有通灵、辟邪的作用。
龙凤钱上往往刻有龙凤图案、福字等吉祥符号。
4. 麒麟钱:麒麟是道教中的神兽之一,具有祥瑞、避邪、平安的寓意。
麒麟钱上常刻有麒麟图案、福字等祥瑞符号,被视为吸收吉祥能量、防护钱财的神物。
道教压胜钱的图案根据不同的寓意和神力而不同,常常被道士或传统手工艺人精心设计和制作。
这些图案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吉祥神话和信仰体系,具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和宗教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