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寓言两则》前置性作业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2
家长督查:评价17 古诗两首导语:你一定积累了很多描写祖国壮丽山河的古诗吧,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李白和苏轼诗中的祖国风光吧!1.根据常规预习提纲预习课文。
2.读读记记课后词语表中的词语。
3.抄写生字词,看谁写得干净又漂亮。
4.根据自己的理解或注释解释下列词语。
楚江孤帆潋滟空蒙奇5.读课文,回答问题。
(1)自读《望天门山》,这首诗的作者是()代著名诗人()。
(2)“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这句诗的意思是:(3)《饮湖上初晴后雨》是()代诗人()写的一首描写()美景的诗。
(4)“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这句诗的意思是:6.搜集描写祖国风光的古诗。
7.质疑(至少提出两个问题,在课文中做好标记) 。
常规预习提纲(读、圈、画、标、记):读:大声读课文,连续读三遍以上,读正确、读流利。
圈:圈出本课的生字,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忆。
画: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和你喜欢的词语,读两遍。
标:标出课文的自然段。
问:提出自己对课文中不理解的问题。
【三年级上册语文前置性学习作业】学生姓名:小组Array家长督查:评价18 富饶的西沙群岛导语: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我们快随作者到这个可爱的地方去看一看吧。
1.根据常规预习提纲预习课文。
2.读读记记课后词语表中的词语。
3.抄写生字词,看谁写得干净又漂亮。
4.解释词语(写在课本上)。
富饶成群结队5.把下面的多音字整理在课本上(注音组词) 。
参划6.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富饶的西沙群岛》课文通过介绍西沙群岛的和,表达了作者对西沙群岛的之情。
7.读课文,回答问题。
(1)自读课文,用“”画出描写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的句子,并有感情的读两遍。
(2)再读课文,说说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西沙群岛富饶?(3)自读第4自然段,用“﹋﹋”画出描写鱼的样子的语句。
文中“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说明了什么?8.搜集有关祖国风光的谚语。
9.质疑(至少提出两个问题在文中做好标记) 。
冀教版六年级下册《第9课寓言两则》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1. 默写:揠苗助长________2. 解释句中加点字词(1)揠苗助长________(2)闵其苗之不长________(3)芒芒然________ 归________(4)今日病矣________(5)予助苗长矣________((6))其子趋而往视之________(7)苗则槁矣。
________3. 用自己的话讲述《揠苗助长》的故事4. (《揠苗助长》)这则故事的主人公是________,故事的起因是________,故事的结局是________。
5. 哪些句子写出了宋人疲劳奔忙、自以为是的愚蠢形象?(《揠苗助长》)6. 你能想象出其子见“苗则槁矣”时,是怎样表示的吗?写在下面。
(《揠苗助长》)7.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揠苗助长》)8. 请你用成语:揠苗助长造句揠苗助长﹣﹣________9. 默写《刻舟求剑》________10. 请你用自己的话,讲述《刻舟求剑》这个故事。
11. 解释句子加点字:(1)楚人有涉江者________(2)其剑自舟中坠于水________(3)是吾剑之所从坠________(4)遽契其舟________(5)入水求之________(6)不亦惑乎________12. 这则寓言用于讽刺的人?(《刻舟求剑》)13. 造句:刻舟求剑﹣﹣________14. 在今天的生活中,违反规律、急于求成、不努力做事心存侥幸的人和事依然存在。
请你列举出这样的人和事。
(最少两例)(《刻舟求剑》)15. 你还知道哪些寓言故事,把标题写在下面。
不少于四个,多一则加一分。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冀教版六年级下册《第9课寓言两则》小学语文-有答案-同步练习卷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1.【答案】宋国有个农夫,他巴望着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就天天到田边去看。
9 寓言两则一、看拼音写词语。
yùyán wánɡyánɡbǔláo()()yánɡjuàn kūlonɡbǎshì()()()diāo zǒu jiēfanɡhòu huǐ()()()quàn ɡào pán chan yìnɡyào()()()二、多音字组词。
zuān ()jié()juàn()钻结圈zuàn()jiē()quān()三、比一比组词。
悔()寓()屈()狼()诲()遇()窟()狠()四、变换句子说法,使意思不变。
1.羊已经丢了,还修养圈干什么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就越远了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按原文填空。
1、“亡羊补牢”的“亡”的意思是________,“牢”的意思是________。
2、《亡羊补牢》讲了一个人的羊圈破了个窟窿,狼叼走了一只羊,养羊人____________。
第二天,狼又叼走一只羊,养羊人________了,赶快_______________。
从此,他的羊再也没________。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_____________,认真改正,就__________。
3、楚国在南边,他硬要往________走。
他的______越好,________的本领越大,________带得越多,______得越远,就越___________楚国。
4、我想对这个楚国人说:“你太________了,你选错了________,如果不听别人劝告,及时改正,无论再怎么努力,都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践题1、给别人讲讲寓言故事,领会其中的道理。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九课寓言两则练习题一、读拼音写词语wáng yáng bǔ lào kū long jiē fang quàn gào nán yuán běi zhé tí xǐng chē f ū()()()()()()()pán chan hòu huì jìng yào bǎ shì yáng juàn yù yán diāo zǒu gōng yù()()()()()()()()二、多音字组词))))))))寓()狼()叼()悔()坊()偶()狠()叨()诲()仿()四、照样子写词语结结实实南.辕北.辙五、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亡:①逃跑②丢失③死去的④死亡⑤灭亡1.《亡.羊补牢》这则寓言很有教育意义。
()2.这场大火伤亡.惨重。
()3.旧社会,每逢水灾战乱,人民就被迫四处逃亡.。
()4.亡.国之恨()焦:①火烧成的颜色②焦炭③心急、着急1.这场大雨下个不停,他心里很焦急。
()2.这么好的一件东西烧焦了。
()牢:①监狱②养牲口的圈③坚固、经久1.《亡羊补牢.》这则寓言很有教育意义。
()2. 尽管洪水汹涌而至,但牢.固的大坝经受住了考验。
()3. 在一个静静的夜晚,两个特务从女牢.房带走了一个通知。
()六、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劝告→()街坊→()赶快→()盘缠→()后悔→()发现→()南辕北辙→()七、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1.“亡羊补牢”告诉我们2.“南辕北辙”告诉我们八、按要求改句子1.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就越远了吗?(该为陈述句)2.楚国在南边,你怎么往北走啊?(写一个类似的句子)九、你还收集到哪些寓言故事?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17 古诗两首导语:你一定积累了很多描写祖国壮丽山河的古诗吧,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李白和苏轼诗中的祖国风光吧!1.根据常规预习提纲预习课文。
2.读读记记课后词语表中的词语。
3.抄写生字词,看谁写得干净又漂亮。
4.根据自己的理解或注释解释下列词语。
楚江孤帆潋滟空蒙奇5.读课文,回答问题。
(1)自读《望天门山》,这首诗的作者是()代著名诗人()。
(2)“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这句诗的意思是:(3)《饮湖上初晴后雨》是()代诗人()写的一首描写()美景的诗。
(4)“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这句诗的意思是:6.搜集描写祖国风光的古诗。
7.质疑(至少提出两个问题,在课文中做好标记) 。
常规预习提纲(读、圈、画、标、记):读:大声读课文,连续读三遍以上,读正确、读流利。
圈:圈出本课的生字,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忆。
画: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和你喜欢的词语,读两遍。
标:标出课文的自然段。
问:提出自己对课文中不理解的问题。
18 富饶的西沙群岛导语: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我们快随作者到这个可爱的地方去看一看吧。
1.根据常规预习提纲预习课文。
2.读读记记课后词语表中的词语。
3.抄写生字词,看谁写得干净又漂亮。
4.解释词语(写在课本上)。
富饶成群结队5.把下面的多音字整理在课本上(注音组词) 。
参划6.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富饶的西沙群岛》课文通过介绍西沙群岛的和,表达了作者对西沙群岛的之情。
7.读课文,回答问题。
(1)自读课文,用“”画出描写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的句子,并有感情的读两遍。
(2)再读课文,说说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西沙群岛富饶?(3)自读第4自然段,用“﹋﹋”画出描写鱼的样子的语句。
文中“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说明了什么?8.搜集有关祖国风光的谚语。
9.质疑(至少提出两个问题在文中做好标记) 。
常规预习提纲(读、圈、画、标、记):读:大声读课文,连续读三遍以上,读正确、读流利。
小学三年级下册《寓言两则》课文、教案及练习题【课文】《亡羊补牢》从前有个人,养了几只羊。
一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少了一只。
原来羊圈(juàn)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kū)窿(long)钻进去,把那只羊叼(diāo)走了。
街坊劝(quàn)他说:“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羊又少了一只。
原来狼又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他很后悔,不该不接受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
他赶快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
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南辕北辙》从前有一个人,坐着马车在大路上飞跑。
他的朋友看见了,叫住他问:“你上哪儿去呀!”他回答说:“到楚国去。
”朋友很奇怪,提醒他说:“楚国在南边,你怎么往北走呀?”他说:“没关系,我的马跑得快。
”朋友说:“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是越远了吗?”他说:“没关系,我的车夫是个好把式!”朋友摇摇头,说:“那你哪一天才能到楚国呀!”他说:“没关系,不怕时间久,我带的盘缠(chan)多。
”楚国在南边,他硬要往北边走。
他的马越好,赶车的本领越大,盘缠带得越多,走得越远,就越到不了楚国。
【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这两则寓言的寓意。
2、学会生字,理解“窟窿”、“街坊”、“劝告”等词语的意思。
3、能用自己的话将这两则寓言讲出来。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入题1、上学期我们学过一则寓言叫做《刻舟求剑》,讲了个什么故事,谁能说说!2、这位刻舟求剑的人在上岸后能不能找到他丢失的剑?这个故事讽刺了──3、像这样用一个短小的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或是讽刺一些人,说是寓言。
4、今天我们要一起来研究第九课《寓言两则》二、题意1、寓就是寄托、包含的意思。
言则是讲道理。
2、则的意思是?(篇)3、这两则寓言又将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或是讽刺了哪种人。
先来研究第一篇,跟着我一起写课题──亡羊补牢。
《寓言两则》预习作业姓名:学号:一、看拼音写词语qī zǐ bài jiàn lǐ cǎi cháng wèi tāng yào()()()()()yī zhì duàn dìng mèi lìchuān suō shī zi()()()()()bǎng zhùbiǎn què kǒng pà fū tàng yào jì()()()()()bǎi fā bǎi zhōng jù jīng huì shén shēn rù gǔ suǐ()()()cài huán gōng wú néng wéi lìyù yán()()()二、组词冒()汤()己()争()轮()邦()帽()烫()纪()睁()抡()绑()昌()扬()记()挣()伦()帮()三、选词填空。
(1)竟然居然果然①那只小虱子,在纪昌的眼里,大得()像车轮一样。
②不出扁鹊所料,几天后,蔡恒公()病情加重。
(2)遨游漫游①我梦想和小灵通一起()海底世界,去探索海洋的奥秘。
②石老师教我们五年了,是她循循善诱把我们带进了文学的殿堂,是她带着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尽情地()。
四、你认为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纪昌学射》这个故事说明了学习一样本领,练习基本功很重要。
()(2)《纪昌学射》这篇文章既是成语故事,又是寓言故事。
()(3)《扁鹊治病》一文是按时间顺序写的。
()(4)《纪昌学射》和《扁鹊治病》是两则引人深思的童话故事。
()五、填空1.飞卫认为学射箭,首先要___________,然后才学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在练眼力的时候,飞卫要纪昌先练___________,再练___________。
9 寓言两则亡羊补牢南辕北辙教材基础知识针对性训练与基本能力巩固提高一、看拼音写词语。
yù yán yánɡ juàn kū lonɡ diāo zǒu ()()()() jiē fɑnɡ hòu huǐ pán chɑn quàn ɡào ()()()() wánɡ yánɡ bǔ láo nán yuán běi zhé()()二、比一比,组成词语。
寓()叼()悔()遇()习()诲()狼()则()劝()娘()测()助()三、查字典,试着做一做。
1.请写出下面两个词语中带点字的意思。
①亡.羊补牢.②南辕.北辙.2.请写出下面四个词语的意思。
①劝告:②后悔:③盘缠:四、照样子写词语。
例:结结实实探究拓展能力强化训练与应用综合能力的养成1.(探究题)读了这两则寓言,你明白其中的道理了吗?试着写下来吧。
①《亡羊补牢》告诉我们:②《南辕北辙》告诉我们:2.(开放题)如果你是《南辕北辙》故事中那个要去楚国的人的朋友,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呢?我想对他说:“”。
部分参考答案:基础部分:三、1、①逃亡,丢失。
关牲口的圈②古代车马前面的车杠车轮在路上留下的痕迹2、①拿道理劝人。
②事后懊悔。
③费用。
四、安安稳稳扎扎实实浩浩荡荡冷冷清清堂堂正正风风火火拓展部分:1、①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见,认真改正,就不算晚。
②无论做什么事,都要首先看准方向,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有利条件;如果方向错了,那么有利条件只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寓言两则预习作业一、文学常识:1、《智子疑邻》节选自《》,作者,末期家著名的思想家。
这则寓言的寓意是:。
2、《塞翁失马》节选自《》,是时期组织门客编写的。
这则寓言的寓意是:。
后人把这则寓言概括的成语是“”意思是:。
二、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邻人之父.()何遽.()将.胡马()堕.()折其髀.()跛.()塞.翁失马()三、解释加点的词语的意思1、智子疑邻宋有富人,天雨.()墙坏.()。
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
”其邻人之父.()亦云..()。
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2、塞翁失马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
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3、对比解释:亡:马无故亡.而入胡()暮而果大亡.其财()云:亦云.()又名“鬼市”云.()而: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故:故.时有物外之趣()此独以跛之故.()四、翻译下列句子:1、天雨墙坏。
2、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3、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
4、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5、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
6、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五、两则寓言的寓意是什么?。
《寓言二则》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背景介绍寓言是一种短小但具有寓意的故事形式,通常通过动物或其他拟人化角色来揭示道德、社会或政治问题。
本次作业设计旨在通过阅读和分析两则寓言,让同砚体会寓言的智慧和深意,培育其文学素养和思辨能力。
二、作业目标1.了解寓言的定义和特点,理解寓言的写作技巧和意图;2.分析两则寓言的主题、角色、结构和寓意;3.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4.培育同砚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学思维。
三、作业内容1.作业一:阅读《乌鸦和狐狸》寓言,回答以下问题:(1)寓言中的乌鸦和狐狸分别代表了什么?(2)狐狸如何利用巧言奉承获得了乌鸦的肉?(3)这则寓言想要告知我们什么道理?2.作业二:阅读《狼与羊》寓言,回答以下问题:(1)为什么狼要和羊借用狭窄的桥?(2)羊是如何看透狼的阴谋的?(3)这则寓言想要强调的是什么道理?四、作业要求1.作业需用规范的文字叙述,结构明晰,表达准确;2.作业需勤勉分析每则寓言的角色、情节和寓意,不能简易列举;3.作业可适当参考其他相关资料,但需注明引用出处;4.作业提交时间为一周后,迟交扣分。
五、评分标准1.内容完备,理解深度,沉思独到——满分100分;2.理解不够深度,沉思浅显——扣5-10分;3.存在大量语法错误或逻辑不清——扣10-20分;4.迟交的作业每天扣5分。
六、教学方法1.导入引言,介绍寓言的定义和形式,在激发同砚爱好的同时,让其了解寓言的重要性;2.分组阅读并谈论,鼓舞同砚在小组内沟通和探讨,提升合作进修的效果;3.集体展示和点评,让同砚互相分享和互相进修,增进思想碰撞和文学素养的提升;4.结合实例讲解,引导同砚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角度深度理解寓言的写作与阅读技巧。
七、延伸阅读1.《寓言十则》:选取更多优秀的寓言作品,让同砚继续深度进修寓言的魅力;2.《寓言与课外阅读》:鼓舞同砚自主选择更多的寓言作品进行阅读,拓展文学视野,提升文学修养。
以上为《寓言二则》作业设计方案,期望能够援助同砚在阅读与分析寓言中提升自己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辨能力。
9、《寓言两则》前置性作业
三年级()班学生:
1、我要用“○”画出课文中的生字读几遍,再把生字端端正正地写下来。
我要提醒:
2、我读了()遍课文,还读给()听,评价(优良中)请家长签字。
签名:
3、学习《亡羊补牢》
①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我知道“亡”的意思是:_________ ;“牢”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
②我从《亡羊补牢》中的“后悔”“接受”这两个词中了解到();而“再也”一词强调了养羊人修补羊圈后的后果,说明了()的重要性。
③文中有一个多音字是______,它的读音是:______ ______ 。
④学了这个故事,我懂得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的道理。
4、学习《南辕北辙》
①朗读《南辕北辙》的故事,想一想“硬要”一词体现了这个人的():而“他的马越好,赶车的本领越大,盘缠带得越多,走得越远,就越到不了楚国。
”这个句式强调了这个人的()。
②读了这个故事,我想对楚国人说:
5、通过这两个故事的学习,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寓言故事的特点了吗?
6、小练习:
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就越远了吗?
请把这句话改为陈述句:
7、拓展补充:我来搜集其他的寓言故事,并讲给父母听听。
评价(优良中)
评价标准:能用自己的话再现故事内容,声音响亮,站位自然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