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黄冈市语文调研试卷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18.91 KB
- 文档页数:2
湖北语文调研考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慰藉(jiè) 诳语(kuáng) 炽烈(chì) 安土重迁(zhòng)B.桑梓(zǐ) 拾级(shè) 罡风(gāng) 纵横捭阖(bǎi)C.隽永(juàn) 攻讦(jié) 粗犷(kuàng) 量体裁衣(liàng)D.熨帖(yùn) 僭越(jiàn) 甄别(zhēn) 曝背谈天(pù)2.下列句子的空缺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这次克里米亚事件的_____,是乌克兰前政府在最后关头突然搁置和欧盟签署的《联系国协议》,但在乌克兰问题上,美俄没有_____,媒体的骂战、军事情报的较量,已成为双方___的新看点。
A.策源地大动干戈对决B.导火索大动干戈博弈C.策源地大动肝火博弈D.导火索大动肝火对决3.下面四副贺联非别对应的场合是(3分)① 旭日临门早,春风及第先② 交以道接以礼,近者悦远者来③ 室有芝兰春自永,人如松柏岁长新④ 迨其吉兮毂我士女,式相好矣宜尔室家A.①乔迁新居②公司开业③过寿④新婚B.①公司开业②乔迁新居③新婚④过寿C.①过寿②新婚③公司开业④乔迁新居D.①新婚②过寿③乔迁新居④公司开业4.下面语段空缺处应填入的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通常的小说不允许离题,除非你是要另写一本小说。
_____。
作者便于把哲学、政治和道德融于小说之中,把一切用一条神秘的链条联接起来。
①因为所以人物都不是为了发表议论而集合在小说里的。
②小说中夹杂议论,有悖于作品的意图和性质。
③通常的小说也不能夹杂议论。
④所谈论的话题不受任何预先拟定的计划或提纲约束。
⑤但是,在书信这种形式中,登场的人物都不是预先挑选的。
A.③②①④⑤B.⑤①②③④C.③①②⑤④D.⑤④①③②5 在下面横线上续写一句话,要求与上文内容协调、句式一致。
2017年湖北省黄冈市高三语文调研试题及答案(2)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⑴-⑷题。
(25分)丰子恺:抒情漫画缘何依然动人范昕1910年,在李叔同的推荐下,陈师曾即兴创作的文人水墨画陆续发表在上海的《太平洋画报》上。
这应该是中国现代的第一批漫画。
其中一幅名为《落日放船好》,简单至极,画中央是一株无叶的柳树,一位身着长袍、头戴斗笠的书生独坐船头,隐于柳树后,仿佛漂浮在无尽的时空中。
“即兴之作,小形,看墨不多,而诗趣横溢”,这批画给丰子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以至于35年之后他仍记得其中一部分的题目。
丰子恺早期的作品中,有大量的古诗新画。
图画与诗意的结合,原本不稀奇,宋代以来的文人画即有这样的传统。
丰子恺这一系列作品既有对文人画的继承,也有他的特别之处:不是对诗意的简单阐释,而是在技法和意境上进行大胆的创造。
尝试古诗新画以前,丰子恺其实热衷户外写生。
上世纪20年代执教于上虞的春晖中学期间,一次他向学校请假寄居在杭州西湖的朋友处。
一晚月上柳梢时,他出门写生,想去描绘月光下的西湖,却怎么也无力捕捉月夜微妙的情境氛围,只得徒劳而返。
他的朋友观赏过丰子恺描绘的湖光月色之后,脱口而出唐代诗人赵嘏的诗句: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影依稀似去年。
这诗句让丰子恺豁然开朗。
他突然琢磨起,是不是可以放弃对西湖的直接描画,转而尝试去表达由诗句联想到的场景。
他想描绘的,其实是关于西湖的诗句引发的想象,而非风景本身。
这件事令丰子恺一生难以忘怀,不禁深感“诗人眼力可佩,习画应该读诗”。
1926年,军事冲突在上海蔓延,丰子恺一家从江湾逃离,最终在沪江大学里找到了避难所。
一晚,丰子恺随口问骑在自己膝上年仅4岁的小儿子瞻瞻,“你最喜欢什么事?”瞻瞻率性回答:“避难。
”丰子恺纳闷,设法探问他:“你晓得逃难是什么?”瞻瞻解释道:“就是爸爸、妈妈、宝姊姊、软软……娘姨,大家坐汽车,去看大轮船。
湖北省黄冈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逻辑思维是正确思维的基础,而形象思维是正确思维的主要创新源泉。
没有严密的逻辑思维,就不能有正确的思维,思维就是混乱的、漏洞百出的、自我矛盾的,乃至往往是错误的,以至是荒谬的。
正因为如此,学音乐的,应该懂得些声学;学美术的,应该懂得些光学;学艺术体操的,应该懂得些力学;学人文的,应该懂得些科学技术。
《红楼梦》是一部了不起的文学巨著,光照古今,流传不朽,但也存有不掩瑜的瑕点,例如,林黛玉入贾府的年龄,多处有矛盾,这也是曹雪芹这位伟人在创作《红褛梦》时在逻辑上失误之处。
然而,正因为逻辑思维执着于前后一致的严密,因此,一般摆脱不了现有思维方式与内容的框架,难于飞跃,难于求异,难于作出超脱现有模式的重大的创新。
而文学艺术恰恰与科学相反,不是追求抽象,不是直接表达共性、普遍性,而是着手个体,着手特殊,通过个体、特殊的形象来反映共性、普遍性;因此,必须力求从不同侧面、从不同个体、从种种特殊,来创造新的形象,来深刻反映事物的共性、普遍性。
正因为直接表达的是侧面、是个体、是特殊,从而就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给观赏者、阅读者、研究者去思考、去领悟、去追索、去开拓;极为精炼的中华诗词,就更是如此。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写登鹳雀楼,还是哲理之言呢?“杨花榆荚无才思,唯解漫天作雪飞”,是写暮春的杨花榆荚呢,还是哲理之言呢?“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是写诗人无比喜悦之情呢,还是哲理之言呢?不管怎样,这些名句,都是合乎客观实际,合乎逻辑的。
一个漫画家画某个人,不管怎么美化或丑化,不管怎么夸大,寥寥几笔,确如此人。
2017年七年级语文试卷分析推荐文章17年七年级下语文配套练习册答案人教版热度:语文七年级上期末测试题热度:七年级语文课外描写玫瑰花的好词好句热度:七年级语文课外描写落日的诗句热度:怎样学好七年级语文课本热度:通过试卷分析,可以帮助七年级语文教师和学生发现教学活动中的薄弱环节,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编的2017年七年级语文的试卷分析,感谢欣赏。
2017年七年级语文试卷分析篇一第一学期的期末考,孩子们考的都还挺不错。
有点开心。
特别是9班,语文居然是全级第一,完全没有想到!!太棒了!孩子们,好样的!打听了各个兄弟学校,除了与东华完全不是一个档次外,其他的平均分都差不多。
但据估计,与此次市平均分可能还是有2分左右的差距。
有点点失望。
我知道无论凭过程和结果都不能把问题完全归究于学生的基础差、底子薄,而我这个语文备课组长到底该做些什么呢……第一年的教学,完全是被动的,对什么似乎都一无所知。
不想太耀眼,却还是改不了张扬的性格。
许多时候,是我错了吧。
但好累,也很倔强,不想改过了。
似乎也有点委屈……相信,一切总会好起来的吧。
要有信心!这次统考试题新增了附加题,较以往是一个很大的转变。
可以说与中考题型愈加接近了,各方面也愈加规整。
一、基础题方面。
古诗文默写得分率较高,学生默写比以前较有进步。
统观基础题4题,默写7分所占比重相对是较大的,因此,在复习阶段,抓背诵和默写至关重要!另外,每一期的期末考试出题范围均为课本内容,研究近三年统考试题也能大致敲到此次的出题范围和大致篇目。
严重的是,处于重方言区的孩子在拼音题(即使是选择题)得分率都非常低。
我想,在拼音的学习方面应该重在平时的训练和积累,仅靠复习阶段的强化练习是基本不会有什么效果的。
更何况2分的分值(还有1/4的命中率)与默写实打实的7分可谓九牛一毛了。
改错别字题难度不高。
但“苦心孤意”这个词能改对的学生还是不多。
针对我所教的两个班来看,应该是复习阶段老师强调的不够,自己都对易考、易错字词把握的不够,学生没有经过有效的训练,知识巩固不牢,成果肯定是不甚理想的了。
湖北省黄冈市2017年高三年级4月调研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第Ⅰ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漂流异邦的古代中国人如果不把商亡后箕子东奔朝鲜的传说以及对“徐福东渡”结局的猜测算在内,今天可以确切地指出最早漂流到今中国境外的我们的先人,就应当是西汉前期活动在“大宛”国(在今中亚费尔干纳盆地)的“秦人”了。
据《史记·大宛传》,当西汉军队围攻大宛的国都时,这些“秦人”在断绝了水源的围城之中帮助守军“穿井”。
从司马迁在另一处提到为大宛等国“铸钱、器”的“汉使、亡卒降”来看,所谓“秦人”,很可能也是被匈奴俘掠、后来投奔大宛的西汉军人,其中最有名的自然是李陵。
华北汉地社会中也有人被掳掠、甚至逃亡到匈奴政权下去从事农业生产的,后来成为迄今所知为改变个人生存的经济环境而出走异国的最早的人群,因为在那里他们受到的盘剥较轻。
两汉时因国内政治斗争的失败而出奔匈奴者亦时见于记载。
自东汉末年以来,日本也逐渐成为中国政治流亡者远走高飞的一方天地。
随着隋唐统一帝国的建立,古代中国人寓居他国的活动呈现某种新格局。
由于隋唐政权对突厥和中亚国家持续的军事活动,大批士卒流失在西域固属难免。
禁止汉族居民出家为僧的法令废弛后,汉族僧团的大规模膨胀导致西行求法或东渡弘法的高僧大德人数激增。
除沿着陆上丝绸之路向西推进的商贾之家,通过海路移居东南亚的“唐人”,由唐经宋而入元,也代不乏人。
到了元朝,中国移民在南洋群岛已经相当多了。
东南沿海的中国人向外移民,从晚明的1560年代起逐渐形成一个高潮。
明政府在这时开放海禁,使私人出海贸易的规模急剧扩大。
但由于明政府仍明令禁止移民海外,遂使出门在外多年的人不敢归国,实际上对移民潮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17世纪前后,吕宋马尼拉的华人已有两三万人。
清前期为孤立东南抗清力量,重新实行海禁,并对出国归来的人处以死刑,但其收效仍与明末禁止移民海外的政策略同。
黄冈市调研语文试卷分析(含答案)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1. 黄冈市调研语文试卷分析中,常用于描述数据分布的统计量不包括()。
2017年湖北省高三四月调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2017年湖北省高三四月调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2017年湖北省高三四月调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注:本套试卷也被当作黄冈市2017年高三年级4月调研考试语文试卷用,不再另有他题。
特此说明。
第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远去的邮驿如果不把商亡后箕子东奔朝鲜的传说以及对徐福东渡结局的猜测算在内,今天及时更新中……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B.C.D.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B.C.D.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B.C.D.(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好天气【英】罗纳德·邓肯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B.C.D.5.文章开头一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5分)6.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我并不比你瞎,只不过是我的眼睛看不见而已这句话的理解。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周有光的传奇人生7.下列对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B.C.D.8.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B.C.D.E.9.作为人物传记,本文引用了周有光先生的很多话语,请结合文本概述这样表达的好处。
(4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节选自《金史·张行信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B.C.D.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B.C.D.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B.C.D.13.把下面文中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2)(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黄冈市2017 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一、古诗词名句填写(8 分,每小题1 分)1. ______,江春入旧年。
(王湾《次北固山下》)2.黄鹤一去不复返,______。
(崔颢《黄鹤楼》)3.杜甫的《望岳》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写出泰山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4.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直抒胸臆, 表达自己的理想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5.古代诗歌中,有一类诗句以名词组合而成,展现了情景交融的美妙景象,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______。
‛6.离愁是对相聚的期盼,正如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所写:______,______。
7.历代文人与水有着不解之缘,悠悠流水,拨动了几多情思。
请调动你的文学积累,写出与水有关的连续两句古诗句:______ , ______。
8.许多仁人志士都抱有强烈的忧国忧民的情怀,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阐发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乐观,林则徐在《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中表达了‚______,______‛的报国志向。
二、语言基础和语文实践活动(共23 分)9.请将下面语句准确、规范、美观地书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
(2 分)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明犯中华,虽远必诛。
10.根据提示将对应的汉字按顺序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 3 分)坚如pán()石:像巨大的石头那样坚固。
形容非常牢固,不可动摇。
东施效pín():指盲目模仿别人,结果适得其反,弄巧成拙。
qìng()竹难书:形容事实极多,难以写尽(多指罪恶)。
tāo()光养晦:指隐藏自己的才能、锋芒,不使外露。
飞扬跋hù( ):原意为放荡高傲,不受约束。
后指骄横放纵。
扶正chù()邪:扶持正气,除去邪恶。
11.选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对的一项()(2 分)A. 静谧.(mì) 峰峦.(nuán) 骸.(hái)骨锲而不舍.(qiâ)B. 收敛.liǎn)菡萏.(dàn)叱咤chà)毛骨悚.然(sǒng)C. 门楣.(mãi) 糍粑.(bā)蝉蜕.(tuì)吹毛求疵.(cī)D. 砭骨(biān)鲑.鱼(guì)倜傥.(tǎng)销声匿.迹(nì)12.下面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2 分)A.人的一生,总是在不停地尝试,尝试拥有,尝试放弃;人的一生,又始终在不断地追求,追求自由,追求幸福。
黄冈市2017年元月份高三年级调研考试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A(理解有误。
原文第一自然段说“没有严密的逻辑思维,就不能有正确的思维”,并不能由此推断出“有严密的思维逻辑,就有正确的思维”。
)2.B(考查论据与论点、分论点的关系。
关于京剧的那段话不是论证京剧本身的独特性,意在论证科学中的“特征不变量”,即通过艺术处理,抓住特征,突出本质。
)3.A(考查对观点的正确把握。
“更要追求逻辑思维前后一致的严密性”错,作者的观点是执着于逻辑思维前后一致的严密性难以有重大创新。
)4.C(分析有误,面对掌声欠身致意及应观众要求签名,表现的是梅葆玖良好的教养,与“接地气,靠近时代”无关。
且“演出时”合手、签字不合情理,应为“演出后”。
)5.一方面,作为梅家唯一的戏曲传承人,梅葆玖没有辜负父亲梅兰芳的殷切希望,很好地继承了梅派艺术(2分);另一方面,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京剧的繁荣和发展以及戏曲人才的培养,梅葆玖尽心尽力,成绩可圈可点(2分)。
(大意正确即可,共4分。
)6.①先天条件优越;②从小刻苦学戏;③深受父亲影响;④颇有儒雅气质;⑤致力传承创新。
(每点1分,大意正确即可,结合原文分析,略。
)7.B C(选B,给3分;选C,给2分;选三项及以上,不给分。
B项“表现了他的孤高自傲以及与时代的格格不入”错,应为“表现了‘铁拐李’虽为乞丐却保持自己的尊严以及暗示了‘铁拐李’的特殊经历”;C项“人性扭曲”言过其实,且漂亮女子出现与时代背景无关联,主要是暗示或交代‘铁拐李’的特殊经历,推动情节发展。
)8.①不修边幅,举止特别。
瘦高个,居无定所,以乞讨为生,头发虽理得顺当,却不剪胡子。
②能诗能文,学识渊博。
经常在墙壁上题写诗文,还帮学校老师改正语法错误。
③对孩子有爱心和耐心。
一笔一划地教“苕货”识字,用豌豆糖奖励孩子的进步。
④富有生活情趣。
潦倒落魄时,用泥巴做口哨,还吹出不同的声音。
(每点1分,答3点给满分3分。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考试调研八年级语文试卷分析随着考试评卷工作的结束,我对所任八年级语文教学情况进行分析,从试卷成绩看,取得了一定成绩,也存在很多问题。
及时总结考试中存在的问题和考试取得的成绩,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查找问题解决的策略和具体措施,能为今后进一步做好语文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下面对本次语文期末统考进行质量分析,具体如下:一、命题质量分析本张试卷依据新课标精神,不仅注重基本知识的积累与运用的检查,更加注重了对学生语文能力的考察。
试题形式新颖灵活,发挥了对语文教学的检测与导向作用,尤其是课外阅读试题的命题设置,较好的体现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之间的整合,在考察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同时,测试了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态度和人生观等深层次的素质。
试卷从整体看,题量适度,难度适中,梯度合理,有一定层次性,能注重考查学生的学习能力,区别学生成绩优劣,个别题目还给学生拓展了新的空间,符合新的课程理念。
二、试卷结构特点分析在试卷的结构上,主要分为以下几大块:1、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主要考查了汉语拼音、汉字的书写、词语的运用、古诗文名句默写、名著的知识、语句衔接等几个方面,很有针对性地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2、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主要考查分析概括分析能力,仿写能力及课内诗词的积累。
有关《三字经》的默写这题出的很好。
有的同学眼高手低,只会背不会写,而失分。
关于“母爱”的主题学生理解运用起来也比较简单。
3、阅读与欣赏阅读与欣赏考查范围广泛,包括诗歌理解,名句的欣赏,文言文阅读,说明文阅读,散文阅读。
其中,文言文阅读采用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相结合的对比阅读形式,这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形成是很有必要的。
同时提醒教师利用好教材,避免出现“中考不考课内,课文可教可不教”的想法。
选题课内文章《岳阳楼记》与课外选段《食粥心安》,题设计难度把握较好。
两篇文章,具体考查:重点实词的理解,虚词“以”,重点句子的翻译,对文章的深入理解。
黄冈市2017年调研考试分析
一试卷特点
(一)试卷结构。
今年试卷和去年在结构上没有区别。
分为古诗文,语文基础运用和实践活动,浅层阅读,深层阅读,写作展示五大块。
(二)分数值分布和去年有所变化。
1,古诗文8分(课内6分,课外2分),
2,语文基础和实践活动16分(拼音2分,标点2分,病句2分,语法2分,文学名著2分,排序2分,实践活动4分);
3,浅层阅读24分(说明文4分,议论文6分,文言文对比阅读14分)
4,深层阅读22分(古诗文8分,小说14分)
5,写作展示50分。
(三)题型的变化。
1,这次试卷没有考察成语的运用。
2,将古诗文阅读改为深层阅读,且分值有3分改为8分。
3,阅读题目中部分简答题改为填空题。
4,文言文实词解释改为选择题。
(四)试卷难易
整张试卷知识点分布极广,注重双基的落实和语言的灵活运用,个人认为,难度偏大。
二学生得分情况解答情况说明
(一)得分情况
本班49人,全部参考。
总分3799,人平分77.53,及格人数41,及格率83.7%,高分人数0,高分率0,低分人数0,低分率0,最高分93.5,最低分56.5.
(二)分数段情况
90分以上1人,80分—89.5分20人,70分---79.5分22人,60---69.5
分4人,60分以下2人。
(三)主要失分点
课外古诗词名句积累(7.8题),拼音选择题(9题),病句判断
(10题),浅层阅读中的议论文(18—20题),深层阅读古诗文中
的选择题(26题)和词语赏析(27题),深层阅读小说阅读景物描
写的表达效果(作用)(31题)。
(四)失分原因剖析
1,古诗文以及课外名句积累不够。
2,不能快速,准确的分析常见病句几种类型,找不到分析问题的
切入点。
3,没有弄明白议论文的三要素之间的纽带关系,没能掌握连接材
料和文本之间的内在联系。
4,古诗文阅读能力很弱,抓不住诗眼和诗人在诗中蕴含情感。
5,小说写景的表达效果,个人认为这里表述不准确,应当说景物
描写的作用。
三.改进措施
1. 将出错知识点按学生解答情况分类,分类分组辅导,做到只是落实到个人。
2. 加强议论文训练,重点训练三要素之间的纽带关系。
3. 加强古诗文阅读鉴赏能力的培养。
主要教会学生如何找诗眼,如何领悟诗人要表达的情感。
四.后段工作打算
1. 对比分析好考试说明,以考试说明为基础,探清命题方向,摸索命题大致内容,在复习教学上调整复习方向。
2. 利用好中考精典,精讲精练。
3. 利用好市教科院冲关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