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活动-数学家的故事教学教材
- 格式:ppt
- 大小:216.00 KB
- 文档页数:5
初中数学智慧故事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黄金分割的概念和意义。
2. 学习黄金分割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1. 黄金分割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黄金分割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黄金分割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教学故事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PPT课件展示数学王子爱因斯坦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数学家的兴趣。
2. 提问:你们知道数学王子爱因斯坦吗?他有什么特殊的成就?二、故事分享(15分钟)1. 讲述数学王子爱因斯坦与黄金分割的故事。
2. 引导学生思考黄金分割的概念和意义。
三、黄金分割讲解(15分钟)1. 讲解黄金分割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 举例说明黄金分割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建筑、艺术、设计等。
四、实践操作(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思考自己在生活中见过的黄金分割的例子。
2. 每组挑选一个例子,进行展示和解释。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和收获。
2. 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黄金分割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教学延伸: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物品或者建筑物,寻找黄金分割的例子,并拍照记录。
2. 下节课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感悟。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数学王子爱因斯坦与黄金分割的故事,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通过讲解和实践,学生了解了黄金分割的概念和意义,并学会了如何在生活中寻找黄金分割的例子。
然而,对于黄金分割的理解和应用,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课后进行进一步的巩固和拓展。
课件•数学名家背景介绍•数学名家的成就与贡献•数学名家的成长历程•数学名家的思维与方法目•数学名家的逸闻趣事•从数学名家身上学到的品质与精神录数学名家背景介绍祖冲之阿基米德中国南北朝时期数学家、天文学家,首次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
欧几里得高斯欧拉柯西030201陶哲轩佩雷尔曼威尔斯数学名家的成就与贡献欧几里得古希腊数学家,被誉为“几何之父”,著有《几何原本》,奠定了几何学的基础。
阿基米德古希腊数学家、物理学家,发明了浮力原理和杠杆原理,对数学和物理学做出了杰出贡献。
祖冲之中国南北朝时期数学家,精确计算圆周率至小数点后七位,领先世界近千年。
高斯德国数学家,被誉为“数学王子”,在数论、代数、几何等领域都有杰出贡献,发明了最小二乘法等。
牛顿英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发明了微积分学,为现代数学和物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柯西法国数学家,对分析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提出了柯西中值定理、柯西不等式等。
1 2 3陶哲轩佩雷尔曼丘成桐数学名家的成长历程刘徽祖冲之华罗庚自学成才的数学家,通过刻苦自学和不断钻研,在数学领域取得多项重要成果,如华氏定理、华-王方法等,成为中国现代数学的奠基人之一。
陈省身国际著名数学家,曾在多个国家和地区从事数学研究和教学工作,创立并发展了纤维丛理论和陈-西蒙斯理论等重要数学分支。
陶哲轩丘成桐数学名家的思维与方法古代数学名家的思维特点善于观察和抽象重视逻辑推理追求简洁与美感近代数学名家的方法论引入变量与函数概念01创立解析几何02发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03当代数学名家的创新思维拓展数学研究领域创新数学方法与技术关注数学应用与社会价值数学名家的逸闻趣事古代数学名家的趣闻轶事阿基米德与浮力原理了!)。
欧几里得与几何学构建了完整的几何学体系。
祖冲之与圆周率高斯与正十七边形德国数学家高斯在19岁时解决了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留下的难题——用尺规作图法画出正十七边形。
这一成就使他在数学界崭露头角。
数学家的故事课程开发案例摘要:一、引言1.背景介绍2.数学家故事课程的重要性二、数学家故事课程的开发1.课程目标2.课程内容2.1 数学家的生平事迹2.2 数学家的成就与贡献2.3 数学家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三、课程教学实践1.教学方法1.1 讲授式教学1.2 互动式教学1.3 情境教学2.课程评估与反馈四、课程效果与反思1.学生反馈2.教学改进措施五、结论1.数学家故事课程的意义2.课程发展的前景正文:一、引言1.背景介绍在当今社会,科技日新月异,数学作为基础学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数学家们为人类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的故事值得我们传颂。
将数学家的故事融入课程教学中,既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又能启发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培养良好品质。
2.数学家故事课程的重要性数学家故事课程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现了数学家们的人生历程,使学生在了解数学发展的同时,感受到数学家们坚定的信念、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
这样的课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二、数学家故事课程的开发1.课程目标数学家故事课程旨在通过讲述数学家的生平事迹、成就和贡献,让学生了解数学发展的历程,感受数学家们的精神品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素质。
2.课程内容(1)数学家的生平事迹:课程中选取了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数学家,通过讲述他们的生活经历,使学生了解数学家们的人生轨迹。
(2)数学家的成就与贡献:课程中详细介绍了数学家们的代表作品和重要发现,让学生了解数学发展的脉络,认识到数学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
(3)数学家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课程通过数学家们的成果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培养他们学以致用的意识。
三、课程教学实践1.教学方法(1)讲授式教学:教师通过讲解数学家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数学家的人生经历、成就和贡献。
(2)互动式教学: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受,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情境教学: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数学家们的拼搏精神和坚定信念。
学生讲数学家故事活动
嘿,同学们!今天咱要来聊聊超有趣的“学生讲数学家故事活动”!想象一下,数学就像一个神秘又好玩的大宝藏,而那些数学家就是勇敢的探险家。
咱先说陈景润,他可是数学界的大明星啊!就像在黑暗中努力寻找光明
的人一样,陈景润不停地钻研哥德巴赫猜想,那股子劲头,简直了!哎呀,你们能想象到他为了算一个式子,可以几天几夜不合眼吗?这得是有多大的热爱和毅力呀!
还有华罗庚呢,他从一个小店员成长为伟大的数学家,这就好比一只小
麻雀变成了展翅高飞的大鹏鸟。
他的故事多励志呀!记得有次课堂上,老师让小李同学讲华罗庚的故事,小李绘声绘色地讲着,同学们一个个都听得入了迷。
这不,小张也争着上台,要讲高斯的故事。
他说高斯小时候就特别聪明,就像脑袋里装了个智慧小精灵。
有一次老师让大家算从 1 加到 100,别人
还在苦思冥想呢,小高斯一下就给出了答案,多厉害呀!
这样的活动多有意思呀!大家分享着数学家的故事,感受着他们的智慧和坚持。
这不仅让我们对数学更感兴趣了,还能从他们身上学到好多宝贵的东西呢。
难道不是吗?就像点亮了一盏盏明灯,照亮我们学习数学的道路。
我们在这些故事中畅游,汲取着知识和力量,多棒啊!我觉得这样的活动应该多多举办,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那些伟大的数学家,激发我们对数学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所以呀,同学们,让我们积极参与这样的活动,一起在数学的海洋里快乐地遨游吧!。
数学家的故事:数学魔术家——沙贡塔娜心算表演开始了,大厅内挤满了观众。
一位教授走上讲台,简短的致词后,在黑板上写下了一个201位的大数:916,748,679,200,391,580,986,600,275,853,810,624,831,066,801,443,086,224,071,265,164,279,346,570,403,670,965,932,792,057,674,803,067,900,227,965,775,473,400,756,816,883,056,208,210,161,291,328,455,648,057,801,586,067,711。
心算的要求,是求这个大数的23次方根。
表演者是印度的一位37岁的妇女,她的名字叫沙贡塔娜。
今天,她要以惊人的心算能力,与一台先进的电子计算机展开竞赛,看看谁算得快,算得准确。
教授用4分钟写完这个大数。
然后,沙贡塔娜便开始心算。
与此同时,电子计算机也进行工作。
运算结果,沙贡塔娜只用了50秒钟就向观众报出了正确的答案:546372891。
与沙贡塔娜心算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计算机为了得出同样的答数,必需输入两万条指令和数据,然后再进行计算,花费的时间比沙贡塔娜要多得多。
大厅中暴发出暴风雨般的掌声和热烈的欢呼声,人们祝贺沙贡塔娜所取得的成功。
印度数学界1981年出现的这一奇闻,在国际上引起了轰动。
美国报界称沙贡塔娜为“数学魔术家”。
我国已故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还为此专门给《数学情报》杂志撰写了一篇名为“天才与实践”的文章,赞扬了沙贡塔娜特殊的天才与刻苦实践的精神。
值得提出的是,在这篇文章中,华罗庚教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非常巧妙的计算方法。
首先,华罗庚根据近似计算的原理和科学计数法的方法,将这个201位数写成916……711≈(9.167486792×10e16)× 10e(8×23)然后把9.167486792×1016输入计算器,开23次方,很容易得到它的方根为5.463728910。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4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华罗庚的生平事迹,感受数学家的人格魅力。
2. 通过学习华罗庚的数学成就,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3.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严谨治学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华罗庚的生平事迹2. 华罗庚的数学成就3. 华罗庚的教育理念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华罗庚的数学成就及教育理念2. 教学难点:华罗庚的数学成就的理解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华罗庚的照片,引导学生猜测他是谁,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华罗庚的生平事迹利用PPT展示华罗庚的生平事迹,让学生了解他的成长经历和贡献。
3. 讲解华罗庚的数学成就利用PPT展示华罗庚的数学成就,包括他的研究成果和所获奖项。
4. 讲解华罗庚的教育理念利用PPT展示华罗庚的教育理念,让学生了解他的教育观念和方法。
5.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华罗庚的生平事迹、数学成就和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6. 总结与拓展教师对华罗庚的生平事迹、数学成就和教育理念进行总结,并提出一些拓展性问题,让学生思考。
五、课后作业1. 搜集华罗庚的其他事迹和成就,下节课分享。
2. 写一篇关于华罗庚的数学成就的短文。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标题: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2. 板书内容:(1)华罗庚的生平事迹(2)华罗庚的数学成就(3)华罗庚的教育理念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华罗庚的生平事迹、数学成就和教育理念,让学生了解这位伟大的数学家,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同时,教师还要注重自身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讲解华罗庚的数学成就”。
华罗庚的数学成就不仅是中国数学界的瑰宝,也是世界数学史上的重要篇章。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这些成就可能相对抽象和难以理解,因此教师需要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语言,将这些复杂的数学概念以简单、生动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同时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奥妙和美感。
幼儿园托班数学教案《小小数学家》【活动名称】:《小小数学家》【活动目标】:1. 通过游戏化教学,引导幼儿初步认识和感知数字1-5,并能进行简单的数量对应。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 提高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体验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活动准备】:1. 数字卡片(1-5)及相应的实物图片(如1个苹果、2个香蕉等)。
2. 各种实物教具,如小木块、彩色积木、水果模型等,每种数量为1-5个。
3. 创设“数学乐园”场景,包括计数墙、点卡与实物匹配区等。
4. 音乐和故事素材,用于引入和巩固主题。
【活动过程】:一、导入环节(约5分钟)1. 教师播放欢快的音乐,引导幼儿跟随音乐律动,同时讲述关于“小小数学家”的故事,引出今天的主题。
二、认知与探索环节(约15分钟)1. 展示数字卡片和实物图片,一一对应地介绍数字与实物数量的关系。
2. 分发实物教具,让幼儿自己动手摆出每个数字所代表的数量,如摆放5块积木来表示数字“5”。
3. 在“数学乐园”中设置寻宝游戏,藏好各种数量的实物,让幼儿根据提示找到相应数量的物品并用数字卡片标记。
三、互动实践环节(约10分钟)1. 进行小组合作游戏,比如“配对游戏”,幼儿需将实物与对应数量的数字卡片或点卡匹配。
2. 设计情景模拟,例如:“小超市购物”,幼儿扮演顾客,选购一定数量的商品,锻炼其数数和对应的能力。
四、总结分享环节(约5分钟)1. 回顾今天学习的数字和对应的实物数量,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成果,并分享寻找和配对数字的乐趣。
2. 强调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发现和应用数学知识。
【活动延伸】:1. 设置数学角,投放更多数学启蒙材料供幼儿自由探索和学习。
2. 家庭作业可以设计成亲子互动游戏,比如家庭成员一起数家中的物品数量,或者制作简易的数字书签。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4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西师大版我今天要为大家教授的是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中的一个重要章节——4.4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
华罗庚是我国杰出的数学家,他的成就不仅在数学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一、教学内容我们今天的学习内容主要来自于西师大版四年级下册的数学教材,具体章节为4.4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
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华罗庚的生平事迹、学术成就以及他的数学思想。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同学们能够了解华罗庚的生平事迹,理解他的数学思想,同时,我也希望同学们能够从华罗庚身上学到坚持梦想、努力拼搏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同学们了解华罗庚的生平事迹和学术成就,难点则是让同学们理解并吸收华罗庚的数学思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更好地进行本节课的教学,我已经准备好了相关的教具和学具,包括PPT、华罗庚的传记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我会通过一个关于华罗庚的短片,引入今天的课程。
2. 讲解:我会详细讲解华罗庚的生平事迹,他的学术成就,以及他的数学思想。
3. 讨论:我会组织同学们进行讨论,分享他们对于华罗庚的理解和感悟。
4. 练习:我会给出一些与华罗庚相关的数学题目,让同学们进行练习。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华罗庚的生平事迹、学术成就以及他的数学思想。
七、作业设计作业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对于华罗庚的生平事迹和学术成就的复习,二是对于课堂上练习题目的巩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对今天的教学进行反思,看看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
同时,我也会给同学们推荐一些关于华罗庚的拓展阅读,让同学们能够更全面地了解这位杰出的数学家。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的教学规划中,我认为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需要特别关注的。
引入环节的设计是我认为的一个重点。
通过一个关于华罗庚的短片,我希望能够激发同学们对于华罗庚的兴趣,从而更好地引导他们进入课堂。
这个短片的选取需要精心,要能够准确地传达出华罗庚的精神和成就,同时,也要足够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
“小学数学家故事华罗庚”教案讲义教案讲义:小学数学家故事华罗庚一、教学目标1.了解数学家华罗庚的生平和贡献。
2.探讨华罗庚的数学思维和解题方法。
3.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动力。
二、教学重点1.能够了解华罗庚的生平和贡献。
2.能够掌握华罗庚的数学思维和解题方法。
三、教学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华罗庚的数学思维和解题方法。
四、教学准备1.多媒体投影仪2.华罗庚的相关资料和图片3.教学课件五、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课题(5分钟)1.利用多媒体投影仪展示一些数学题目,让学生思考如何解答。
2.引导学生思考,数学问题有时候并不只有一种解法,华罗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Step 2 学习华罗庚的生平和贡献(15分钟)1.介绍华罗庚的生平和贡献,包括其成长背景、学习经历和数学研究成果等。
2.利用教学课件和图片展示华罗庚的重要研究成果,如他提出的一次不等式、华罗庚猜想等。
3.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华罗庚的贡献对数学有何影响。
Step 3 探讨华罗庚的数学思维和解题方法(30分钟)1.引导学生回顾一些华罗庚的经典问题和解题方法,如华罗庚求解一次不等式的方法。
2.分组讨论,学生针对不同的问题,尝试运用华罗庚的思维方式和解题方法进行解答。
3.结合学生的解答,引导学生发现华罗庚的解法与传统解法有何不同之处,以及可能的优势和不足。
Step 4 深化认识华罗庚的数学思维(20分钟)1.利用教学课件展示华罗庚解决数学问题的步骤和思维过程。
2.引领学生观察和思考华罗庚在解决问题时的一些特点,如思路清晰、逻辑严密、发散思维等。
3.培养学生深入思考数学问题和运用数学方法的能力。
Step 5 总结与拓展(10分钟)1.总结华罗庚的数学思维和解题方法,以及对学生数学学习的启示。
2.提醒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要保持对数学的兴趣,发展自己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做一个小结,记录下自己对华罗庚的学习心得和收获。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介绍华罗庚的生平和贡献,帮助学生了解到数学不仅是一个抽象的学科,更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而华罗庚作为中国的数学家,通过他的努力和贡献,开拓了中国数学的新天地。
数学家的故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了解数学家们的生平事迹和主要贡献,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背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同时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和口头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演讲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学会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数学家们的精神品质,如坚持不懈、勇于创新、追求真理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鼓励他们积极探索、追求自己的梦想。
二、教学内容1.选择适当的数学家故事,如阿基米德、欧几里得、高斯、欧拉、费马等。
2.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调整故事的难易程度和呈现方式。
3.准备相关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资源,以便更直观地展示故事内容。
三、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提问或展示图片等方式,激发学生对数学家故事的兴趣。
例如,“你们知道哪些著名的数学家?”“这些数学家为人类做出了哪些贡献?”2.呈现故事:教师讲述或播放数学家故事的音频或视频,让学生了解数学家的生平事迹和主要贡献。
在讲述过程中,可以适当停顿,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3.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选择一个数学家进行深入讨论。
讨论内容包括数学家的主要贡献、他们在解决问题时的思维方法、他们的精神品质等。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问题或讨论提纲,以便学生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讨论。
4.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数学家,讲述他们的生平事迹和主要贡献。
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家,同时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道具或背景音乐,以便学生更好地进入角色。
5.分享与交流:让每个小组选派代表上台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其他小组可以进行补充或提问。
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不同数学家的思想和贡献,同时提高他们的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能力。
6.总结与反思: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数学家们的精神品质和对人类的贡献。
同时,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不足之处,鼓励他们积极探索、追求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