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 考博真题名解
- 格式:pdf
- 大小:427.66 KB
- 文档页数:6
2005年一、名解无痰不做眩、调气则后重自除,行血则便脓自愈、治萎独取阳明二、简答1、呕吐、噎膈、呃逆的病机异同2、消渴病机要点3、蠲痹汤的适应证4、胸痹常用的治法有哪些?三、论述1、五种从痰治喘的方剂,证候特点2、论述水肿,四种毒瘀血有关的证候,病机转化及证候学特点3、益气摄血法治血证的几个表现2006年一、词解(15分)培土生金呕吐癫痫狂泻南补北痨瘵二、问答(20分)1、血热妄行、气不摄血有何不同?二者能否同时出现?2、肺、脾、肾气虚有何不同?辨治特点?3、古医籍阐述水肿治法,结合原文说明。
三、简述(20分)某男,50岁,素有高血压史十余年,晨起突然头晕,伴恶呕,继则视一为二,写出中医诊断,简述诊治思路。
(一男,50岁,高血压病史5年。
今晨起床后,感觉头晕,视物旋转,如坐车船,视一为二。
请你作出中医诊断,并对其作出具体诊治。
)1、如何鉴别胸痹、心痛与胃脘痛?(胸痹心痛与胃脘痛的鉴别。
)治湿方法有哪些?代表方剂、主治、证候特点?(治湿有那些方法,并写出代表方剂,及其临床如何应用。
)2、简述中医药对消渴的优势所在四、病案分析女,78岁,慢支40年,肺心病5年。
3天前咳加重,伴发热、心悸、烦躁,初咳白色泡沫痰,易咯出,1天前痰黄粘,不易咯出,喘不能平卧,恶寒,四肢不温,胸膺喘闷,口唇紫绀,四肢浮肿,指之凹陷,不易恢复,继则神识朦胧,昼睡夜烦。
2006年另一个版本一、名词解释(3分/题)呕吐、泻南补北、培土生金、癫狂痫、痨瘵二、简答题(5分/题)1、何谓瘟疫?2、一男,50岁,高血压病史5年。
今晨起床后,感觉头晕,视物旋转,如坐车船,视一为二。
请你作出中医诊断,并对其作出具体诊治。
3、胸痹心痛与胃脘痛的鉴别。
4、血热妄行和气不摄血的机制是什么?二者是否可以并见?三、论述题(10分/题)1、关于水肿的治疗,请你结合古代文献作出论述。
2、治湿有那些方法,并写出代表方剂,及其临床如何应用。
3、结合临床请你谈谈中医药在治疗消渴的优势所在。
2013年3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中医内科学考博真题
一、概念题(20分,每题4分)
1胁痛
2中风
3泄泻
4喘证
5消渴
二、简答题(20分)
简述脾胃虚弱与湿邪困脾的不同脉证,各有什么特征?
三、治法方药(20分)
1良附丸主要治什么类型的胃痛?
2脾虚泄泻的治疗方药?
四、案例题(40分)
写出肝郁脾虚的门诊案例(写出病名、症候、治法、方药剂量、症候分析)2013年的中医内科考试没有选择和填空,相对比较简单,听说前几年是挺难的,以上是我根据记忆写的给大家参考。
2013年3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金匮要略考博真题
一、名词解释
1肺痿
2历节
3血痹
4寒疝
二、简答题
1比较射干麻黄汤与厚朴麻黄汤的不同
2小建中汤与桂枝加龙骨牡蛎汤都为治阴阳两虚的虚劳,两者有什么
不同?
三、简单题
1“治未病”的思想在《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中的体现
四、论述题
“阳微阴弦”如何理解?胸痹的主证和主方是什么?
今年金匮也没有选择题,相对简单,我是凭记忆写的,可能有些地方不全面,给大家做个参考。
北中医考博中医内科真题汇总(2008-2017)2008北京中医药大学内科考博试题内科学试题:100分一、名词解释(3分/题)呕吐、泻南补北、培土生金、癫狂痫、痨瘵二、简答题(5分/题)1、何谓瘟疫?2、一男,50岁,高血压病史5年。
今晨起床后,感觉头晕,视物旋转,如坐车船,视一为二。
请你作出中医诊断,并对其作出具体诊治。
3、胸痹心痛与胃脘痛的鉴别。
4、血热妄行和气不摄血的机制是什么?二者是否可以并见?三、论述题(10分/题)1、关于水肿的治疗,请你结合古代文献作出论述。
2、治湿有那些方法,并写出代表方剂,及其临床如何应用。
3、结合临床请你谈谈中医药在治疗消渴的优势所在。
4、肺、脾、肾气虚的不同之处在哪里,请结合临床应用分析。
五、病例分析题 25分患者女,73岁,有慢性支气管炎30年,肺心病5年。
近三日出现感冒,发热,咳嗽,咯痰清稀易咯出,胸部膨满,喘息,喉中痰鸣有声。
近一日出现咯痰色黄不易咯出,胸闷,渐出现意识模糊……舌淡胖,有瘀斑、瘀点,脉弦细滑。
肺胀,(外感引动,痰热瘀阻,蒙闭心神)2012北京中医药大学内科考博试题一、名词解释痿躄着痹怔忡霍乱卑惵二、简答1、试举例说明温肺化饮治法的代表方剂、药物组成、临床适应病症。
2、试从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治法方药等方面比较阴黄、虚黄的异同。
三、论述1、结合古籍和临床阐述瘀血与消渴的关系,并举出三种常见并发症的病机特点和治法。
2、请结合临床比较分析眩晕、中风、厥证的基本病机、临床特点、治疗法则及转轨预后。
四、病例分析1、患者,男,76岁,反复发作鼻腔出血5年,每年发作3-4次,近1年来鼻出血次数频繁,且血量多,经治疗可以控制,但经常头晕目眩。
3天前因大怒,鼻腔出血复发,并头晕目眩加重,活动后尤甚,遂来我院就诊,刻下症:鼻中出血量多,色鲜红,头晕目眩,活动后加重,心悸神疲,气短乏力,夜难成寐,大便干燥。
检查:面色苍白,鼻中隔粘膜溃烂,出血量多,舌红苔薄黄,脉数。
2016—2020年中医基础理论考博真题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2019年考博真题试卷名词解释(5题,每题4分,共20分)1.土爱稼穑2,阴病治阳3.审证求因4.湿性黏滞5.塞因塞用论述题(5题,每题8分,共40 分)1.营气与卫气有何异同,营卫失和的临床表现2.水湿痰饮的区别与联系3.何为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其特点与其意义如何?4.外燥与内燥的异同5.脾与精,气,血,津液的生理联系湖南中医药大学2018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考试科目:中医基础理论注意:所有答案-律写在答题纸上。
写在试题纸上或其他地方--律不给分。
、名词解释1.肝主疏泄2.肺主治节3.循经取穴4. 内生五邪5.塞因塞用6.阴病治阳7.精血同源8. 心肾不交二、简答题1. 脾胃的关系。
2. 饮的分类。
3. 药邪的形成及致病特点。
4.风邪致病的特点。
5.心主神明与脑主神明的认识。
6. 三焦的认识。
7.脏腑之别。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2018年考博真题考试科目:中医基础理论注意:所有答案-律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或其他地方一-律不给分。
论述题: .1.试述心与肾的关系。
2.《内经》中津液的产生与输布。
3.如何理解冲为血海。
4.火热内生的临床表现及致病因素。
5.体质的概念及形成因素。
6.如何理解大实有赢状,至虚有盛候。
7.试述”阴病治阳,阳病治阴”与”阴中求阳,阳中求阴”有何异同?8.试述湿邪致病特点,及与外湿有何异同?9.谈谈对益火补土法的认识及临床中的应用。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考博真题1.风邪性质和致病特征,为什么说风为百病之长?2.从病机转化角度说明寒证转化为热证的转变形式?3.虚实的病机机制?2018年山东中医药大学博士考试中医基础理论试题1.试述心与肾的关系。
2.《内经》中津液的产生与输布。
3.如何理解冲为血海。
4.火热内生的临床表现及致病因素。
5.体质的概念及形成因素。
6.如何理解大实有羸状,至虚有盛候。
北京中医药大学考博-中医内科真题总汇.北中医考博中医内科真题汇总(2008-2017)2008北京中医药大学内科考博试题内科学试题:100分一、名词解释(3分/题)呕吐、泻南补北、培土生金、癫狂痫、痨瘵二、简答题(5分/题)1、何谓瘟疫?2、一男,50岁,高血压病史5年。
今晨起床后,感觉头晕,视物旋转,如坐车船,视一为二。
请你作出中医诊断,并对其作出具体诊治。
3、胸痹心痛与胃脘痛的鉴别。
4、血热妄行和气不摄血的机制是什么?二者是否可以并见?三、论述题(10分/题)1、关于水肿的治疗,请你结合古代文献作出论述。
2、治湿有那些方法,并写出代表方剂,及其临床如何应用。
3、结合临床请你谈谈中医药在治疗消渴的优势所在。
4、肺、脾、肾气虚的不同之处在哪里,请结合临床应用分析。
五、病例分析题 25分患者女,73岁,有慢性支气管炎30年,肺心病5年。
近三日出现感冒,发热,咳嗽,咯痰清稀易咯出,胸部膨满,喘息,喉中痰鸣有声。
近一日出现咯痰色黄不易咯出,胸闷,渐出现意识模糊……舌淡胖,有瘀斑、瘀点,脉弦细滑。
肺胀,(外感引动,痰热瘀阻,蒙闭心神)2012北京中医药大学内科考博试题一、名词解释痿躄着痹怔忡霍乱卑惵二、简答1、试举例说明温肺化饮治法的代表方剂、药物组成、临床适应病症。
2、试从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治法方药等方面比较阴黄、虚黄的异同。
三、论述1、结合古籍和临床阐述瘀血与消渴的关系,并举出三种常见并发症的病机特点和治法。
2、请结合临床比较分析眩晕、中风、厥证的基本病机、临床特点、治疗法则及转轨预后。
四、病例分析1、患者,男,76岁,反复发作鼻腔出血5年,每年发作3-4次,近1年来鼻出血次数频繁,且血量多,经治疗可以控制,但经常头晕目眩。
3天前因大怒,鼻腔出血复发,并头晕目眩加重,活动后尤甚,遂来我院就诊,刻下症:鼻中出血量多,色鲜红,头晕目眩,活动后加重,心悸神疲,气短乏力,夜难成寐,大便干燥。
检查:面色苍白,鼻中隔粘膜溃烂,出血量多,舌红苔薄黄,脉数。
青海大学中医内科博士考试真题及答案案例一:一、名词解释:2*101、悬饮:痰饮聚集,停留在胸胁,喘咳引痛的疾病。
2、尿浊:小便浑浊、白如泔浆。
3、关格:是指以脾肾虚衰,气化不利,浊邪壅塞三焦,而致小便不通与呕吐并见为临床特征的危重病证分而言之,小便之不通谓之关,呕吐时作谓之格。
4、瘴疟:因感受山岚瘴气而发的一种疟疾。
临床表现有寒多热少,或热多寒少,每日发作或间日发作,烦闷身重、昏沉不语。
或狂言谵语。
类於恶性疟疾。
5、内生五气:病生于内的疾病,分别是:风寒湿燥火。
不是致病因素,而是气血功能失调的病理因素。
6、时行感冒:感受四时不正之气,发作成流行性的感冒病症。
7、疫毒痢:临床以发病急骤,壮热、烦躁口渴,腹痛剧烈,大便脓血,甚或神昏抽搐,肢厥为主要症状,具有很强传染性的痢疾。
8、厥证:临床上以一时性昏倒,不省人事伴有四肢厥逆的症状。
轻者短时间可以苏醒:重者一蹶不起,预后不良。
9、痿证:四肢痿软无力,不能随意运动的症状。
10、颤证:指头、四肢或身体运动不自主震颤的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症状。
二、简述 5*81、痹证的病理变化:风寒湿夹杂,侵袭人体,致使筋络运行不畅,气血闭阻,引起肌肉、四肢、筋骨处发生酸痛、麻木、肌肉疼痛、关节变形的症状。
痹症的开始是以实邪为主,病位在皮肤肌肉:久之会有正虚邪恋和虚实夹杂的病理变化,病位在脏腑。
2、疟疾治疗原则:疟疾是因感受疟邪,与正虚有关:治疗应驱邪截疟。
并能根据疟疾不同分类进行论治:如寒疟兼温:温疟兼清:瘴疟要解毒除瘴:疟母应软坚散结、活血化瘀;劳疟要扶正除疟。
3、痢疾的治疗禁忌:忌过早补涩;忌峻下攻伐;忌分利小便。
4、疫毒痢疾的治法方药:清热解毒、凉血除积-白头翁汤+芍药汤。
5、眩晕痰湿中阻治法方药:化痰祛湿、健脾和胃-半夏白术天麻汤。
6、消渴的并发症:肺失滋养,日久可并发肺痨;肾阴亏损,肝失濡养,肝肾精血不能上承于耳目,则可并发白内障、雀目、耳聋:燥热内结,营阴被灼,脉络瘀阻,蕴毒成脓,则发为疮疖痈疽:阴虚燥热,炼液成痰,以及血脉瘵滞,痰瘀阻络,蒙蔽心窍,则发为中风偏瘫;阴损及阳,脾肾衰败,水湿潴留,泛滥肌肤,则发为水肿。
选择题总共10题,比较简单,都是送分题。
一、名解:
1.哮病;
2.肥胖;
3.眩晕;
4.水肿;
5.心悸
二、简答:
1.虚寒胃痛的主症、治疗方法、主方
2.消渴概念机基本病机
3.针灸捻转补泻中泻法具体操作
4.循证医学的基本概念
三、论述:
1.简述对病、证、证候、症及证素的认识。
2.辨证论治疗效评价主要问题是什么?对这些问题的解决你有何建
议
3.简述流行病学中有关临床研究的主要内容,解释DME的主要内涵。
四、病案
1.关于中风中脏腑的
要求写出诊断、证候诊断、分析、治疗方法、代表方剂、药量、煎煮法、饮食和生活调护。
2.关于头痛的
要求写出诊断、病机、针灸治法、针灸处方及方义、饮食和生活调护。
分)
一、概念题(20分,每题4分)
1胁痛
胁痛
2中风
中风
3泄泻
泄泻
4喘证
喘证
5消渴
消渴
分)
二、简答题(20分)
简述脾胃虚弱与湿邪困脾的不同脉证,各有什么特征?
简述脾胃虚弱与湿邪困脾的不同脉证,各有什么特征?
分)
三、治法方药(20分)
1良附丸主要治什么类型的胃痛?
良附丸主要治什么类型的胃痛?
2脾虚泄泻的治疗方药?
脾虚泄泻的治疗方药?
分)
四、案例题(40分)
写出肝郁脾虚的门诊案例(写出病名、症候、治法、方药剂量、症候分析)
分析)。
湖南中医药大学2019-2020-2021-2022年考博真题回忆2019中基一、名词解释:阴盛格阳治未病五行制化肺朝百脉通因通用二、问答题:阴阳偏衰阴损及阳火暑热邪异同肾阴肾阳为五脏六腑阴阳之根本经络诊断脏腑之气的运动规律三因制宜2020中基一、名词解释:阴阳格拒阳中求阴治病求本三焦气化泻南补北二、问答题:五行制化与五行胜复火热暑营卫不和脾胃燥湿任督冲阳中求阴阴中求阳阴病治阳阳病治阴体质与证气虚阴虚阳虚之间的关系2020针灸学一、简答30分是动病所生病的理解目系联系的经脉风池风府风门脐水平线的穴位治神守神二、问答60分针灸刺激量因素如何选择飞经走气四法科研博士选题原则针刺镇痛不盛不虚以经取之同经异致异经同治的神经节段原理三、病案10分偏头痛便秘2021中基一、名解塞因塞用气逆津液心主血脉伤寒二、简答阴阳的相对与绝对卫气心肾关系经脉交接规律虚则补之与调整阴阳证候与病机的区别联系体质与发病情志病与无不从心发2021针灸一、名解标本根结齿脉四关巨刺循经感传二、简答六府出于足三阳五输穴罗列灸之补泻五脏刺对照主津液气对照免疫灵龟2022中基一、名解真实假虚天癸肝藏血同病异治皮部二、问答中医理论形成方式奇经八脉辨证论治治病求本异同藏象特点气血病机三焦气机肺脾肾的关系痰饮及病症特点体质与湿浊内生2022针灸一、名解锐骨一源三岐一指禅推法八会穴龙虎交战二、问答题腧穴生物物理特性与心有联系的经脉(原文)透穴、临床特点气街分布意义肘后歌:头面针至阴,腿疾针风府。
解释经络实质经脉脏腑相关的研究进展及研究思路。
上海中医药大学2017年中医基础理论考博真题名解:1.乙癸同源、水火既济2.仓廪之官、决渎之官3.用热远热、热因热用4.五行生克、五行制化简答:1.火邪、热邪、暑邪的异同2.气脱与亡阳的区别联系3.逆治与从治的区别联系4.十二经脉在四肢的分布问答:1.肾精、肾气、肾阴、肾阳的区别与联系。
2.一方阴阳偏衰为何既能造成相对一方的偏盛,也能造成相对一方的偏衰。
3.风气内动的概念、成因、病机。
4.“治病求本”与“标本缓急”中“本”的含义与区别。
上海中医药大学2017年中医内科学专业课真题名解:郑声湿阻飧泻肾着简答:1痢疾痢下赤白、里急后重的机理2痹证用药的注意事项3吐血三要法4水肿“病本皆于肾”论述:1气虚发热脉证、治法、主方,你对气虚发热及甘温除热的看法2《医宗必读》提出治疗积聚的原则,对你的启发3痰饮治则,四饮的主证主方4瘀血症状体征,中医内科瘀血相关病证与主方2018年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真题二、名词解释1.魂魄2.用寒远寒3.十二经筋4.湿郁化燥5天癸6.反治 7.乙葵同源 8.想不起来了三、论述题1.外风与内风的区别及联系2.阳偏盛的概念、成因、病机3.血液运行与脏腑功能的关系4.肝经循行经过的重要脏器及临床指导意义5.五华与脏腑的关系及意义6.中医中大脑与脏腑的关系2018年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真题一、名词解释瞀雷头风卒心痛伏梁开里解表二、鉴别阴结与结阴子火与贼火小半夏汤与大半夏汤关格与胃反隔二之治与隔三之治三、简答镇痉药的使用范围及注意事项内伤发热的病因病机四、论述谈谈金匮要略中有关胸痹的病因病机及代表方的论述血证的治疗要点及机理五、病案痹证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2011一、名解4分8个总32分罢极之本、阴病治阳、脾主升清、五行制化、乙葵(没有草头,原字打不出)同源、用热远热、上焦如雾、十二皮部、二、单选题2分10个20分1、行于腹部的经脉2、入耳的经脉3、肝经,经胁部4、气化:汗血的生成5、心主血脉,表现于舌,面---与睡眠关系?6、阴阳互根7、木火刑金,属于五行相侮?三、论述8分6个共48分1、以虚实论阴阳失调2、肝火上炎,肝阳上亢之别与联系3、阴阳偏衰的区别,联系4、阴阳互根解释5、十二经脉在四肢,头面,躯干的分布6、脏腑之别解释及临床意义。
北中医考博中医内科真题汇总〔2021-2021〕2021北京中医药大学内科考博试题内科学:100分一、名解〔3分/〕呕吐、泻南北、培土生金、狂、瘵二、答〔5分/〕1、何瘟疫2、一男,50,高血病史5年。
今晨起床后,感,物旋,如坐船,一二。
你作出中医断,并其作出具体治。
3、胸痹心痛与胃脘痛的。
4、血妄行和气不血的机制是什么二者是否可以并三、述〔10分/〕1、关于水的治,你合古代文献作出述。
2、治湿有那些方法,并写出代表方,及其床如何用。
3、合床你中医在治消渴的所在。
4、肺、脾、气虚的不同之在哪里,合床用分析。
五、病例分析25分患者女,73,有慢性支气管炎30年,肺心病5年。
近三日出感冒,,咳嗽,咯痰清稀易咯出,胸部膨,喘息,喉中痰有声。
近一日出咯痰色黄不易咯出,胸,出意模糊⋯⋯舌淡胖,有瘀斑、瘀点,脉弦滑。
肺,〔外感引,痰瘀阻,蒙心神〕2021北京中医药大学内科考博试题一、名解痿躄着痹怔忡霍乱卑惵二、答1、例明温肺化治法的代表方、物成、床适病症。
2、从病因病机、床表、治法方等方面比阴黄、虚黄的异同。
三、述1、合古籍和床述瘀血与消渴的关系,并出三种常并症的病机特点和治法。
2、合床比分析眩、中、厥的根本病机、床特点、治法及后。
四、病例分析1、患者,男,76,反复作鼻腔出血5年,每年作3-4次,近1年来鼻出血次数繁,且血量多,治可以控制,但常目眩。
3天前因大怒,鼻腔出血复,并目眩加重,活后尤甚,遂来我院就,刻下症:鼻中出血量多,色,目眩,活后加重,心悸神疲,气短乏力,夜成寐,大便枯燥。
:面色白,鼻中隔粘膜,出血量多,舌苔薄黄,脉数。
〔1〕写出本病案中医断,辨病分析〔包括病位、病性〕,中医治法、方药。
〔2〕本案如立即用填塞法止血,请写出3种中药。
2、患者,男,45岁,2021年7月2188日就诊。
患者间断胃脘满闷不舒已年,胃镜示:中度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未见不典型增生。
已用各类中西药物,疗效不佳,故来就诊。
2017年3月11号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真题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乙癸同源、水火既济2.仓廩之宫、决渎之■&3.用热远热、热因热用4.忘了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r脱与亡阳的定义与联系2.热、火、暑的异同点3.忘了4.忘了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40分)1•何谓肾精、肾气、肾阳、肾阴?试述它们之间的关系.2.阴阳儼袤既可导致相对—方亢盛,又可导致相对一方虔损不足,对此应如何正确理解和I分析?3.风气内动的槪念、成因和病机.4•〃治病求本〃与〃标本缓急〃中的〃本〃的区别与联系.2017年山东中医药大学考博「中医基础理论考题记忆版1 •为什么说〃亡血家不可发汗〃?2.何追体质?何谓征候?二害有何联系?3•何谓七情?为什么说情志病皆从心生?4•何谓脱气?与亡阳有何区别?5.女子胞的生理功能?与脏腑经络之间的联系?6.何谓循经论治?何谓分经论治?试论头痛与牙痛的分经论治?7.对脾喜燦恶湿,胃喜润勿燥的理解?8.金元四大家.9.对〃金日从革〃的理解及临床指导意义?2016年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考博真题回忆一、名词解釋(20分,5个每题4分)1・水火既济2 •经脈3・寒性凝涕4・阴阳格拒5 •七情内伤二简答题(共40分,每题8分.5个)1•简述屮医发病的基本原理?2•何为正治?包括哪些治法?3.何为痰饮?痰饮的分类?4 •简述宗气字说的原理?5 •心的生理功能、生理特性及其与形、体、窍、华、志、液之间的关系?三、论述题(共40分)1 .屮医藏彖字说的理解?(15分)2・中医“体病相关〃理论与临床意义?(25分)2017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一,名词解釋(2*5 )1 •病气2.五胶化液3.百病皆由气4.从化5.皮部二,简答(10*5)1 •试论述〃肝生于左,肺藏于右〃。
2・阴维脉、阳维脉经脉循行及具功能.3•试述”肾为胃之关4.试述何谓反治?简述具应用.5.试述五运推演步哽,举例说明.三,论述(20*2 )1 •论述整体观念。
山东中医药大学历年考博真题2000 年中医内科1.请阐述水肿、淋证、癃闭、关格的临床特点及联系。
(10分)2.请论述内伤头痛与肝、脾、肾三脏的关系。
(10分)3.胸痹的发病基础和病理因素是什么?其病理特点如何?怎样辨别阴寒证、痰浊证、气滞证、血瘀证的不同?各证型治疗要点是什么?(10分)4.如何理解“治痿独取阳明”的意义?(10分)5.试述“真中” “类中”的源流考略?(10分)6.痰饮发病的内在病理基础是什么?为什么?其治则如何?为什么?(10分)7.消渴病(糖尿病)临床常见哪些急慢性并发症?请写出消渴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辨证分型(只写分型)、治法、方剂。
(10分)8.如何理解《血证论》提出的治血四法?(10分)9.调补脾肾为何是治疗虚劳的关键?请论述之。
(10分)10.通窍活血汤方义如何?你在临床应用如何体会?(10分)2001 年中医内科1.你对中西医结合治疗风湿病的看法。
2.中风病(中脏腑、中经络)的临床表现。
3.“开鬼门、洁净府”结合心血管(心衰)的应用。
4.胃痞、胃胀、痞满的鉴别诊断。
5.试述扶正治疗肿瘤(祛邪需要扶正,邪去正自安)6.肝癌、积症的治疗方法,在何时用何法?7.石棉在《内经》的论述及其治法(3个)8.试述“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9.试述糖尿病的非药物治疗。
10.血府逐瘀汤的组成,能治疗心系的那些疾病?2002 年中医内科1.中医痿证与西医的神经系统哪些疾病有关2.治痿独取阳明的含义3.无痰无不作眩的病机含义怎样理解“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合之”高血压如何辨证,降压中药有哪些4.胸闷病机、症状、治法、代表方剂5.天王补心丹、朱砂安神丸、黄连阿胶汤、知柏地黄汤心悸如何区别应用,方药组成6.湿邪困脾的脉症特点7.活血化瘀在急慢性白血病中如何应用8.消渴病机、症状,消渴肾脏病时真武汤、济生肾气丸适应症多时什么,方药组成。
2003 年中医内科1.名词解释:逆流挽舟、提壶揭盖、延痹、关格、绝汗2.结合腹痛的病机,谈谈痛证的治疗大法3.气臌、血臌的临床特征、治法、方药4.治疗虚劳时,运用补益法应注意的问题5.何谓“厥证”?《内经》如何论述的?6.运用《内经》的阴阳营卫的观点,阐述寤寐的生理、病理7.古代文献对脑的生理功能的认识8.痹证在古代的分类方法、近代如何分类?9.高脂血症的病因病机10.病例分析题:述其正确的诊断、证型、方药2004 年中医内科1.失眠的主要病因病机有哪些?如何理解“胃不合则卧不安”?2.从汗为心之液的基本理论,结合临床简述心病与汗证在病机上的关联及主要的治法方药。
2017年3月11号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真题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乙癸同源、水火既济2.仓廪之官、决渎之官3.用热远热、热因热用4.忘了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气脱与亡阳的定义与联系2.热、火、暑的异同点3.忘了4.忘了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40分)1.何谓肾精、肾气、肾阳、肾阴?试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2.阴阳偏衰既可导致相对一方亢盛,又可导致相对一方虚损不足,对此应如何正确理解和分析?3.风气动的概念、成因和病机。
4.“治病求本”与“标本缓急”中的“本”的区别与联系。
2017年中医药大学考博,中医基础理论考题记忆版1.为什么说“亡血家不可发汗”?2.何谓体质?何谓征候?二者有何联系?3.何谓七情?为什么说情志病皆从心生?4.何谓脱气?与亡阳有何区别?5.女子胞的生理功能?与脏腑经络之间的联系?6.何谓循经论治?何谓分经论治?试论头痛与牙痛的分经论治?7.对脾喜燥恶湿,胃喜润勿燥的理解?8.金元四大家。
9.对“金曰从革”的理解及临床指导意义?2016年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理论考博真题回忆一、名词解释(20分,5个每题4分)1.水火既济2.经脉3.寒性凝滞4.阴阳格拒5.七情伤二、简答题(共40分,每题8分,5个)1.简述中医发病的基本原理?2.何为正治?包括哪些治法?3.何为痰饮?痰饮的分类?4.简述宗气学说的原理?5.心的生理功能、生理特性及其与形、体、窍、华、志、液之间的关系?三、论述题(共40分)1.中医藏象学说的理解?(15分)2.中医“体病相关”理论与临床意义?(25分)2017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一,名词解释(2*5)1.疬气2.五脏化液3.百病皆由气4.从化5.皮部二,简答(10*5)1.试论述“肝生于左,肺藏于右”。
2.阴维脉、阳维脉经脉循行及其功能。
3.试述“肾为胃之关”。
4.试述何谓反治?简述其应用。
5.试述五运推演步骤,举例说明。
三,论述(20*2)1.论述整体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