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设备学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10
第一章医学影像设备学概论医学影像设备学是指在医学领域中使用的各种影像设备,通过对人体进行影像显示和分析,为医生提供诊断和治疗的信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医学影像设备在医学实践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医学影像设备学的核心目标是通过各种影像设备获取高质量的医学影像,以帮助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计划。
通过医学影像设备,医生可以观察人体内部的结构、功能和病变情况,从而确定疾病的种类和程度。
医学影像设备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的各个专业领域,包括放射科、超声科、核医学、病理学等。
医学影像设备主要分为几种类型,包括放射线影像设备、超声影像设备、核医学影像设备和磁共振影像设备。
放射线影像设备主要包括X射线机、CT扫描仪和血管造影设备,通过使用X射线的辐射来观察人体内部的结构和病变情况。
超声影像设备主要使用超声波技术,通过声音的反射来观察人体内部的器官和组织。
核医学影像设备则使用放射性药物来观察人体内部的功能活动,如PET扫描和SPECT扫描。
磁共振影像设备则利用磁场和无线电波来观察人体内部的结构和功能。
医学影像设备学的发展对医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医学影像设备的发展大大提高了医生对疾病的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
通过医学影像设备,医生可以直观地观察人体内部的情况,轻松确定疾病的种类和程度。
其次,医学影像设备的发展促进了医学研究和学科交叉的发展。
医学影像设备不仅在医学诊断中发挥作用,也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和药物开发中。
最后,医学影像设备的发展也为患者提供了便利和舒适的诊疗环境。
现代医学影像设备不仅成像效果好,还更加快速和便捷,能够减少患者的不适和痛苦。
然而,医学影像设备的发展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医学影像设备的价格昂贵,导致不少医疗机构无法购买和使用先进的设备。
其次,医学影像设备操作复杂,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和维护,这给一些医疗机构带来了人力和技术的压力。
此外,医学影像设备对辐射的使用带来了安全和健康隐患,需要严格的防护和管理措施。
医学影像设备学高职影像医学影像设备学是专门研究医学影像设备的高职影像学科。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医学影像设备学作为一门专业知识领域,对于提升医学影像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保障医学影像工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医学影像领域,医学影像设备是医师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工具。
而对于高职影像学生来说,深入了解医学影像设备的原理、分类、操作规范及维护方式等知识,是其成为优秀医学影像技术人员的基础。
医学影像设备学主要包括X光设备、CT设备、核磁共振设备、超声设备等各种医学影像设备的相关知识内容。
下面将逐一介绍这几类医学影像设备的重要特点。
X光设备是最为常见的医学影像设备之一,通过X光透射对人体进行成像,可用于检查骨骼和胸部等部位。
在X光设备学中,学生需要了解X射线的生成原理、辐射安全知识、影像质量控制等内容,以确保X光成像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CT设备是一种能够提供人体横断面图像的医学影像设备,具有高分辨率和多层成像功能,可用于全身各个部位的影像检查。
高职影像学生需要学习CT设备的工作原理、影像重建算法、剂量控制等知识,以提高CT影像的质量和准确性。
核磁共振设备利用磁场和无线电波对人体进行成像,适用于软组织成像,如脑部、关节等部位的检查。
学生在学习核磁共振设备学时,需了解核磁共振成像的物理原理、参数设置、安全操作规范等内容,以确保核磁共振影像的清晰和准确。
超声设备是一种非侵入性的医学影像设备,通过超声波对人体进行成像,适用于产科、影像学、心脏等多个领域。
高职影像学生需要学习超声设备的工作原理、影像解读技巧、常见病变特征等知识,以提高超声影像的诊断准确性。
除了以上几类常见的医学影像设备外,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型医学影像设备如PET-CT、数字化X光设备等也在不断推出,为影像学领域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因此,作为医学影像技术人员,不断学习和更新医学影像设备的知识,提高自身专业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需求。
医学影像设备学教学1. 引言医学影像设备学是医学影像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为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在医学教育中,医学影像设备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医学影像设备学的教学进行介绍,并探讨其重要性以及教学方法等内容。
2. 医学影像设备学的定义与内容2.1 定义医学影像设备学,简称设学,是研究与医学影像设备相关的学科,涵盖了医学影像设备的原理、分类、工作方式、操作方法等内容。
2.2 内容医学影像设备学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医学影像设备的原理和工作方式:介绍医学影像设备的基本原理,如射线成像、超声成像、核磁共振成像等,并说明各种设备的工作方式和特点。
•医学影像设备的分类和特点:根据不同的成像原理和应用领域,将医学影像设备进行分类,并分析不同设备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医学影像设备的操作方法:介绍医学影像设备的操作步骤,包括设备的启动、设置成像参数、图像的采集和处理等。
•医学影像设备的质量控制:讲解医学影像设备的质量控制标准和方法,如校准、常规维护和定期检修等,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图像质量。
3. 医学影像设备学教学的重要性医学影像设备学教学在医学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它对于培养医学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临床思维具有重要意义。
3.1 实践能力培养通过医学影像设备学教学,学生可以了解医学影像设备的原理和工作方式,掌握设备的操作方法,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医学影像设备学教学可以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和掌握医学影像设备的使用技巧,为将来的临床实践打下基础。
3.2 临床思维培养医学影像设备学教学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临床思维。
通过学习医学影像设备的原理和特点,学生可以了解各种设备在不同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培养他们的临床思维和判断能力,提高临床决策的准确性。
4. 医学影像设备学教学方法医学影像设备学教学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问题为导向,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4.1 理论教学通过讲授医学影像设备的基本原理、分类和特点,向学生传授相关的理论知识,使其能够理解和掌握医学影像设备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
医学影像设备学概述引言医学影像设备是现代医学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它们通过利用不同的物理原理和技术手段,能够获取人体内部的结构和功能信息。
通过医学影像设备,医生可以准确地诊断疾病并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对医学影像设备学进行概述,包括常见的医学影像设备的分类、原理和应用等内容。
分类根据影像的获取方式和原理,医学影像设备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放射学影像设备:放射学影像设备利用不同类型的射线,如X射线和γ射线,通过透视或穿透身体来获取影像信息。
常见的放射学影像设备有X 射线机和CT扫描仪。
2.超声波影像设备:超声波影像设备利用高频声波的反射和传播特性,生成人体内部器官的影像。
它具有无辐射、便携、实时性强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妇产科、心脏科等领域。
3.磁共振影像设备:磁共振影像设备利用强磁场和无线电波来获取人体内部器官的影像。
它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和对软组织的良好显示效果,常用于检测脑部疾病、关节损伤等。
4.核医学影像设备:核医学影像设备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的荧光特性,通过检测其在人体内部的分布和代谢,获得影像信息。
核医学影像设备包括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仪(SPECT)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仪(PET)等。
工作原理和应用1. 放射学影像设备放射学影像设备主要通过射线的透射和吸收来获取影像信息。
X射线机是其中最常见的设备之一,它通过产生高能量的X射线束,并将其照射到患者身体上。
X射线束在不同组织和器官中的吸收程度不同,通过探测器接收被吸收后的射线,再通过图像处理系统生成图像。
X射线机常用于检查骨骼、胸部、腹部等部位的疾病。
CT扫描仪是一种利用X射线成像的设备,它通过连续的X射线束扫描患者身体,并通过计算机重建出横断面的影像。
CT扫描仪具有快速、高分辨率、多层次成像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检查和诊断。
2. 超声波影像设备超声波影像设备利用高频声波在人体组织中的传播和反射特性,通过探头发射和接收声波信号,生成实时的二维或三维图像。
医学影像设备学第四版摘要:1.医学影像设备学的发展历程2.医学影像设备的分类与特点3.常用医学影像设备的应用4.医学影像设备的发展趋势正文:一、医学影像设备学的发展历程医学影像设备学是一门研究医学影像设备发展、应用和技术的学科。
它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可以追溯到20 世纪50 年代中期,当时的介入放射学开始应用于临床。
随后,在70 年代中期,超声成像设备也开始出现,为医学影像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医学影像设备的分类与特点医学影像设备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X 射线成像设备:如X 光机、CT 机等,可以获取人体内部结构信息,但对于软组织的分辨率较低。
2.超声成像设备:如B 超、彩超等,具有较高的软组织分辨率,适用于观察实时动态的生理过程。
3.磁共振成像设备:如MRI 机等,可以提供人体各组织的高清晰度影像,但对钙化灶和骨骼结构的显示不够清晰。
4.核素显像设备:如ECT 机等,可以检测人体内放射性药物的分布情况,用于诊断代谢性疾病和骨骼疾病等。
三、常用医学影像设备的应用1.X 射线成像设备:在临床中主要用于检查骨折、肺炎、肿瘤等疾病。
2.超声成像设备:广泛应用于产前检查、心血管疾病诊断、肝胆胰脾等腹部脏器疾病的筛查和诊断。
3.磁共振成像设备:适用于脑部、脊柱、关节等部位的病变检查,以及软组织肿瘤的诊断。
4.核素显像设备:常用于甲状腺疾病、肿瘤转移、骨骼代谢性疾病等的诊断。
四、医学影像设备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进步,医学影像设备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
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影像设备的集成化和网络化:通过PACS 系统等,实现医学影像的数字化、网络化和远程会诊。
2.影像设备的多功能化:如多层螺旋CT、多模态MRI 等,可以在一次检查中获取多种影像信息。
3.影像设备的小型化和便携化:如手持式超声设备等,便于在床边和急救现场进行实时检查。
4.影像设备的人工智能化:通过深度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辅助医生进行疾病诊断和病情评估。
医学影像设备学教案一、引言医学影像设备学是医学影像学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它主要介绍医学影像设备的基本原理、结构和功能,以及在临床中的应用。
通过学习该课程,学生可以全面了解各种医学影像设备的特点,掌握其正确操作方法,为日后成为优秀的医学影像技术人员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教案旨在帮助教师系统地教授医学影像设备学课程,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医学影像设备的发展历史和分类;2. 理解医学影像设备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流程;3. 掌握常见医学影像设备的结构和功能;4. 熟悉医学影像设备在不同疾病诊断中的应用;5.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内容1. 医学影像设备的发展历史- 医学影像学的起源- 医学影像设备的发展演变2. 医学影像设备的分类- 根据成像原理分类- 根据功能分类- 根据使用领域分类3. 医学影像设备的基本原理- X射线成像原理- CT成像原理- MRI成像原理- 超声成像原理4. 医学影像设备的操作流程- 设备开机与关机- 拍摄参数设置- 图像采集与处理- 图像存储与传输5. 常见医学影像设备的结构和功能 - X射线机- CT机- MRI设备- 超声影像仪6. 医学影像设备在不同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肿瘤检测与定位- 骨折鉴别诊断- 脑血管病变诊断- 腹部脏器病变诊断7. 实践操作- 学生分组进行模拟操作- 组织学生进行真实病例分析- 学生互相演练处理突发情况的能力四、教学方法1. 授课结合案例分析,生动有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2. 实验操作结合理论学习,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3. 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4. 班级讨论,促进学习分享和交流。
五、教学评估1. 平时考核:包括课堂表现、实验操作、小组讨论等环节;2. 期中考试:笔试形式,考察学生对医学影像设备学知识的掌握程度;3. 期末考试:综合考察学生对整个课程的理解与应用能力;4. 课程论文:要求学生撰写关于医学影像设备在某一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论文。
医学影像设备学课件医学影像设备学是医学相关专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教授学生有关医学影像设备的基本原理、分类、使用方法等知识。
在当今医疗领域,医学影像设备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是医生诊断、治疗疾病的重要工具之一。
因此,对于学生来说,深入了解医学影像设备学知识不仅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临床实践,同时也为以后的医学事业打下坚实基础。
一、医学影像设备概述医学影像设备主要包括X射线设备、CT扫描设备、MRI设备、超声波设备等。
这些设备通过不同的原理和技术,能够产生不同类型的影像,帮助医生观察病变部位,诊断疾病,制定治疗方案。
1. X射线设备X射线设备是最常见的医学影像设备之一,通过X射线的照射和组织的吸收能力不同,显示出不同密度的图像,用于检查骨折、肺部疾病、胸部器官等。
2. CT扫描设备CT扫描设备利用X射线的原理,通过不同角度的断层扫描,生成具有更高解剖学精度的图像,适用于复杂部位的病变诊断,如脑部、腹部等。
3. MRI设备MRI设备采用磁共振原理,通过不同组织对磁场的反应来生成影像,对软组织、脑部等有更高的分辨率,适用于神经、心血管等系统的疾病诊断。
4. 超声波设备超声波设备利用高频声波的传播和反射原理,通过不同组织的声阻抗差异来生成图像,适用于妇产科、心脏等部位的检查。
二、医学影像设备学基本原理医学影像设备学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医学影像学基本原理、设备分类和结构、影像质量评价、设备的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学生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可以掌握医学影像设备的工作原理,了解各种影像设备的特点和优缺点,为日后的临床工作做好准备。
1. 医学影像学基本原理医学影像学基本原理是学习医学影像设备学的基础,包括X射线的生成和作用、CT扫描的原理、MRI的磁共振机理、超声波的声学原理等内容。
2. 影像设备分类和结构影像设备的分类和结构是医学影像设备学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各种设备的工作机制和结构组成,为设备使用和维护提供基础知识。
医学影像设备学第一章概论1、1895年11月8日,伦琴发现X射线。
2、现代医学影响设备可分为影像诊断设备和医学影像治疗设备。
3、现代医学影像设备可分为:?X线设备,包括X线机和CT。
?MRI设备。
?US 设备。
?核医学设备。
?热成像设备。
?医用光学设备即医用内镜。
第二章 X线发生装置1、X线发生装置由X线管、高压发生器和控制台三部分组成。
2、固定阳极X线管主要由阳极、阴极和玻璃壳组成。
3、阳极:主要作用是产生X线并散热,其次是吸收二次电子和散乱射线。
4、阳极头:由靶面和阳极体组成。
靶面的作用是承受高速运动的电子束轰击,产生X线,称为曝光。
5、阳极帽:可吸收50-60%的二次电子,并可吸收一部分散乱射线,从而保护X线管玻璃壳并提高影像清晰度。
6、固定阳极X线管的阳极结构包括:阳极头、阳极帽、可伐圈、阳极柄。
7、固定阳极X线管的主要缺点:焦点尺寸大,瞬时负载功率小。
优点:结构简单,价格低。
8、阴极:作用是发射电子并使电子束聚焦。
主要由灯丝、聚焦罩、阴极套和玻璃芯柱组成。
9、在X线成像系统中:对X线成像质量影响最大的因素之一就是X线管的焦点。
10、N实际焦点:指靶面瞬间承受高速运动电子束的轰击面积,呈细长方形。
11、N有效焦点:是实际焦点在X线投照方向上的投影。
实际焦点在垂直于X线管长轴方向的投影,称为标称焦点。
12、一般固定X线管的靶角为15?-20?。
13、有效焦点尺寸越小,影像清晰度就越高。
14、软X线管的特点:?X线输出窗的固有滤过率小。
?在低管电压时能产生较大的管电流。
?焦点小。
15、结构:与一般X线管相比,软X线管的结构特点是:?玻窗?钼靶?极间距离短。
16、软X线管的最高管电压不超过60kv。
17、X线管常见的电参数有灯丝加热电压、灯丝加热电流、最高管电压、最大管电流、最长曝光时间、容量、标称功率、热容量。
18、N容量:他是X线管在安全使用条件下,单次曝光或连续曝光而无任何损坏时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荷量。
19、高压发生器的作用:?为X线管灯丝提供加热电压。
?为X线管提供直流高压。
?如配有两只或两只以上X线管,还需切换X线管。
20、高压发生器由高压变压器、灯丝变压器、高压整流器、高压交换闸、高压插座等高压元器件组成。
21、灯丝变压器是为X线管提供灯丝加热电压的降压变压器。
22、高压整流器是一种将高压变压器次级输出的交流高压变为脉动直流高压的电子元件。
第三章诊断X线机1、按高压变压器的工作频率将诊断X线机分为:工频X线机(50或60 Hz)、中频X线机(400-20kHz)、高频X线机(>20kHz)。
2、工频X线机分为常规X线机和程控X线机。
3、单相全波整流X线机主要技术参数:?对电源的要求。
?透视?摄影?诊视床?点片架?摄影床?体层装置。
4、单相全波整流X线机主要特点,三钮制控制:采用kV、mA、曝光时间三参数自由选配的的方式进行调节。
5、程控X线机电路构成:FSK302-1A型程控X线机主要由电源伺服板、灯丝加热版、接口板、采样板、CPU板、操作显示板等构成。
6、高频X线机:工频X线机具有许多不可避免的弱点:?体积与重量庞大?输出波形纹波系数大、X线剂量不稳定、软射线成分较多。
?曝光参数的准确性和重复性较差。
7、HF50R型高频机的电路构成:交-直变换电路、上位计算机系统、下位计算机系统、IPM触发及逆变电路、灯丝触发及逆变电路、旋转阳极启动电路、键盘及显示电路、接口电路、曝光控制电路、 8、I.I为X线影像增强器。
9、X-TV透视具有下列优点:?图像亮度高?医生和病人的受照剂量小?图像清晰?通过X-TV获得的视频图像信号经过A/D转换,计算机图像处理后,可获得数字图像。
?图像可方便的保存,远距离传输。
10、X-TV由I.I和X线闭路电视系统两部分组成。
11、X线闭路电视系统由摄像机、监视器、自动亮度控制装置构成。
12、X-TV的基本工作原理:穿过人体的透射X线照射到I.I的输入屏上,获得亮度较弱的荧光图像,再经I.I增强后在输出屏上获得一个尺寸缩小的、亮度比输入屏上的亮度强数千倍乃至上万倍的荧光图像。
输出屏上的荧光图像经光学系统或光纤传输到摄像机靶面或光敏区,从摄像机输出的视频电信号经与预放器放大,再经控制器进行控制、处理和放大后获得全电视信号,输送到监视器,在监视器荧光屏上获得亮度较高的X线透视图像。
13、影像增强器增强管结构:主要由输入窗、闪烁体、光电阴极、电极、输出荧光屏、输出窗、管壳等构成。
14、N扫描:逐点依次产生图像信号的过程或将图像信号逐点依次转换为图像的过程。
15、摄像机分为摄像管式摄像机和CCD摄像机。
16、CCD摄像机与摄像管式摄像机相比具有的特点:?体积小功耗低?图像清晰度高,质量好?灵敏度高?寿命长,可靠性高?成本低。
17、CCD摄像器件:由光电转化、电荷存储、电荷转移以及信号输出组成。
18、自动亮度控制装置ABC的作用:在X-TV透视中,使图像亮度不随被检部位的厚度、密度变化而变化。
19、医学上常见的监视器:黑白阴极射线管CRT监视器、液晶显示器LCD。
20、阴极射线管监视器的构成:由显像管、偏转线圈及其附属电路组成。
21、黑白显像管由电子枪、荧光屏和管壳三部分组成。
22、国产监视器的电源电压为AC220V,而日本美国的监视器电源电压为AC110V.23、液晶显示器与CET监视器的性能比较:液晶显示器最大缺点:可视角度小。
(另外缺点:亮度偏低,观察角度过大时,影响实际观察效果,视角受限。
)24、诊断用X线机结构:X线发生装置和外围装置。
25、现代医疗技术的进步,对X线机的要求主要为:?图像质量高?辐射剂量低?操作诊断自动化。
26、N透视:X线透视是利用人体组织对X线具有不同的吸收作用而实现的一种检查方法。
27、N摄像X线机是利用X线检测器(胶片、IP板、平板探测器)检测穿过人体被检部位后的X线,以获得被检部位永久性影像的设备。
28、普通摄影用X线管头支持装置分落地式、附着式、悬吊式三大类。
29、乳腺摄影X线机即钼靶X线机特点:?管电压调节范围较低,一般在20-50KV?使用软X线管,以产生软射线。
?焦点小?配用乳腺摄影专用支架。
30、干式激光相机主要由控制板、片盒、供片滚动轴、激光成像组件、热鼓显像组件、机壳组成。
第四章数字X线设备1、数字X线设备是指把X线透射图像数字化并进行图像处理,再转换成模拟图像显示的一种X线设备。
2、数字X线成像与传统的增感屏-胶片成像相比,优点有:?对比度分辨力高?辐射剂量小?图像的后处理功能强?可利用大容量的光盘存储数字图像。
3、DR设备的特点:?辐射剂量低?空间分辨力可以达到3.6Lp/mm?工作效率高?应用DR系统的图像后处理功能,可以获得优异的图像质量。
4、CR与DR的区别:CR是一种X线间接转换技术,它利用IP作为X线介质。
DR利用平板探测器或荧光板CCD摄像机直接把X线光子转换成数字信号。
5、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成像方式?投照X线的稳定性?曝光与图像采集的匹配同步?噪声?设备性伪影。
6、DSA图像的获得分三步:?对比剂注入前采集掩模像即蒙片像。
?对比剂注入后采集系列造影像。
?掩模像与系列造影像进行剪影处理,得到单纯血管像。
7、DSA系统的特殊功能:?旋转DSA?岁差运动DSA?3D-DSA?RSM-DSA?步进DSA?自动最佳角度定位系统?C型臂CT成像?3D路径图。
第五章 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设备1、第一代CT 采用平移+旋转(T/R)扫描方式。
2、第二代CT与第一代采用同样的扫描方式即T/R扫描方式,但是将第一代的单一笔形X线束改为窄扇形X线束,探测器数目也增加到3-30个。
3、第三代使用旋转+旋转(R/R)扫描方式。
4、第四代采用静止+旋转(S/R)扫描方式。
,第四代扫描机探测器数目多达600-2000个。
5、第五代CT为静止+静止(S/S)扫描方式。
6、螺旋CT为第六代。
7、影响CT图像质量的因素:?X线源特性和探测器性能?扫描数目和速度?图像重建所用的算法?数据表达与显示方法。
8、前准直器的作用:控制X线束在人体长轴平行方向上的宽度,从而控制扫描层厚度。
9、后准直器作用:它的狭缝分别对准每一个探测器,使探测器只接收垂直入射探测器的射线,尽量减少来自成像平面之外的散射线的干扰。
10、影响探测器检测效率的因素:几何效率和吸收效率。
11、总检测效率η:探测器的总检测效率是几何效率与吸收效率的乘积,η=η×η。
ga12、依照环上的电压不同,滑环可分为低压滑环和高压滑环。
13、影响图像质量的因素:?成像系统测量误差?扫描及数据处理参数选择不当。
第六章磁共振成像设备1、MRI与其他影像设备相比具有的优点:?无电离辐射危害?多参数成像,可提供丰富的诊断信息?高对比度成像?MRI具有任意方向断层的能力?无需使用对比剂,可直接显示心脏和血管结构?无骨伪影干扰,颅后窝病变清晰可辨?可进行功能、组织化学和生物化学方面的研究。
2、MRI设备主磁体的作用:作用于产生一个高度均匀、稳定的静磁场,可以是永磁体、常导磁体和超导磁体。
3、MRI采用的永磁体分为闭合式和开放式。
4、超导体:某些物质的电阻在超低温下急剧下降为零的性质。
第七章超声成像设备1、常用超声频率:1.5-10MHz。
2、超声>20Hz为超声。
3、超声成像设备利用声波的反射功能来作影像。
4、超声成像新技术:?三维超声成像技术?超声谐波成像技术?介入性超声成像技术?组织弹性超声成像技术。
5、正压电效应:在压电材料的一定方向上,加上机械力使其发生形变,压电材料的两个受力面上将产生符号相反的电荷,改变用力方向,电荷的极性随之变换,电荷密度与外加机械力大小成正比,这种因机械力作用引起表面电荷的效应称为正压电效应。
6、负压电效应:在压电材料表面一定方向上施加电压,在电场作用下引起压电材料形变,电压方向改变,形变方向随之改变,形变与外加电压成正比,这种因电场作用而引起形变的效应称为负压电效应,亦称逆压电效应。
7、分类按物理结构不同,压电材料可分为:?压电单晶体?压电多晶体如压电陶瓷?压电高分子聚合物?复合压电材料,如PDVR+PZT。
8、压电陶瓷的优点:目前用的最多的是PZT压电多晶体,?电声相互转换效率高,灵敏度较高,可采用较低的激励电压。
?易与电路匹配?性能比较稳定?非水溶性,耐湿防潮,机械强度大?价格低廉?易于加工。
9、探头按工作原理分为脉冲回波式和多普勒式。
10、脉冲回波式探头包括:?单晶探头?机械探头?电子探头?术中探头?穿刺探头?腔内探头。
11、多普勒式:?常见形式为连续波和脉冲波多普勒探头?梅花形探头。
12、B超的声束扫查方式:?机械矩形扫查?机械扇形扫查?机械式径向扫查?线阵直线扫查?凸阵扇形扫查?相控阵扇形扫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