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
- 格式:pdf
- 大小:1.15 MB
- 文档页数:2
肝硬化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体会发表时间:2013-08-05T08:56:31.56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25期供稿作者:苏红[导读] 病变久治不愈:病人往往会担心病情进一步发展,发生消化道出血、腹水、肝肾综合症、肝性脑病等各种并发症,甚至担心癌变。
苏红(辽宁省鞍山市传染病医院辽宁鞍山 114011)【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25-0333-01我科于2009年2月至2011年10月收治160名肝硬化患者,病人入院后产生多种心理问题。
为了减轻患者思想压力,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采取了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效果良好,总结分析如下:1 临床分析1.1造成患者心理压力的因素病变久治不愈:病人往往会担心病情进一步发展,发生消化道出血、腹水、肝肾综合症、肝性脑病等各种并发症,甚至担心癌变。
目前国内针对此病尚无完全治愈的治疗方法,是造成病人心理压力的直接原因;角色的改变:长期病痛,使病人体力工作能力下降,严重影响事业发展、家庭生活质量,特别是40岁以上的中年人,以往的社会角色与病人角色形成巨大的反差,是形成巨大心理压力的原因;沉重的经济负担:长期患病给病人造成严重的经济负担,使患者产生抑郁,甚至绝望;性别的影响:男性病人的心理压力高于女性病人,而本病恰好男性发病率高,这与男性生活习惯以及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有关。
1.2心理问题分析焦虑心理:临床调查结果显示,160例患者中有87例患者,由于对该病缺乏其基本认识怀疑此病能否治愈、是否传染、病程无期、担心治疗结果如何以及治疗费用,因此表现出十分焦虑、抑郁;自卑心理:肝硬化患者知识的缺乏,致使患者产生自卑情绪,对肝硬化存在恐惧、歧视、感到人际关系紧张,有的病人要求对其诊断和病情保密;求助心理:肝硬化患者由于患病时间长,心理产生了落难感,本能地产生求助心理,希望得到家属朋友医务人员的爱护、同情、怜悯及帮助;绝望心理:肝硬化病人久治不愈,治疗费用昂贵,且缺乏特效治疗方法等给家庭带来伤害及负担,这些个人无法解决的问题,常常会使患者产生绝望心理。
护理干预对肝硬化患者心理状态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摘要]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肝硬化患者心理状态和生存质量的影响。
方法对71例肝硬化患者接受遵医嘱服药,静脉输液等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同时对患者从身体、心理、饮食以及生活上给予整体关注和指导,采取预防感染和并发症的护理措施,观察患者心理状态,住院时间,生存质量的改善情况等。
结果患者采取基础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干预后,71例肝硬化患者在医院治疗时间平均为22.4天,5年生存率为74.6%,2例并发原发性肝癌死亡,6例并发消化道出血,其中2例因大出血死亡。
结论对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
[关键词] 肝硬化失代偿;护理干预;生存质量;心理状态[中图分类号] r657.3+1[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7-199-01肝硬化是各种慢性肝病发展的晚期阶段,病理上以肝脏弥漫性纤维化,再生结节和假小叶形成为特征。
临床上起病隐匿,病程发展缓慢,晚期以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增高为主要表现,常出现多种并发症。
世界范围内的年发生率约为100/10万,发病高峰年龄在35-50岁,男性多见,出现并发症后死亡率高。
[1]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004年6月-2006年12月期间,共收治71例肝硬化患者,男:65例,女:6例,年龄41—67岁,平均年龄52岁,以上病例均符合2000年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肝硬化的临床诊断标准,平均肝硬化病史5年。
1.2 方法患者入院后通过对病人进行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了解病人的饮食、习惯、文化程度、经济状况,病情的轻重,根据患者现存的和潜在的问题,针对性的对患者提供护理干预,使患者以积极的心理去应对疾病,改善生活质量,从而延长存活时间。
2 结果对患者在常规服药和静脉补液的基础上,采取合理的护理干预后,患者在医院治疗时间平均为22.4天,病情明显好转,其中53例患者生存时间超过5年,有2例患者并发原发性肝癌死亡,6例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其中2例因消化道大出血死亡。
分析心理护理对提高肝硬化患者遵医行为的效果发表时间:2016-09-24T13:19:08.753Z 来源:《心理医生》2016年13期作者:朱淑运[导读] 遵医行为指的是遵守医生的医疗约定、采纳能够促进健康的行为的忠告、明确遵照医生嘱咐积极配合治疗的重要性[2]。
(庄浪县人民医院内四科甘肃平凉 744699)【摘要】目的:研究给予肝硬化患者心理护理对遵医行为所产生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接收治疗的肝硬化患者126例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各63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性护理干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遵医行为进行观察与分析。
结果:观察组总依从度为98.4%,明显比对照组的77.8%高,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8%,明显比对照组的79.4%高,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将心理护理应用到肝硬化患者中,能够对患者遵医行为进行有效改善,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依从性得以有效提升。
【关键词】肝硬化;心理护理;遵医行为【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3-0155-02在临床上,肝硬化是慢性肝病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病程比较长,需要实施长时间的治疗,患者难免会产生负性情绪及心理问题,在治疗中的配合度不高,不利于治疗的顺利实施[1]。
因此,临床上需要加强对肝硬化患者的心理干预,为了进一步对心理护理在肝硬化患者遵医行为中的影响效果进行分析,本次研究将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接收治疗的肝硬化患者12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两组,一组施予常规护理,一组加强心理护理,现将研究呈现如下。
1.对象及方法1.1 研究对象在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这一期间我院接收治疗的肝硬化患者中选择12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男女比为72:54,年纪在35至72岁之间,平均(50±6.7)岁,病程在1至13年之间,平均(4.3±1.2)年,75例为肝炎后肝硬化,21例为酒精性肝硬化,30例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
肝硬化病人的护理措施1. 背景介绍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由于肝脏长期受到损害,正常的肝脏组织逐渐被疤痕组织替代,导致肝功能受损。
肝硬化患者需要特殊的护理措施,以减轻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
2. 护理措施2.1 营养支持肝硬化病人常常会出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饮食限制等问题。
为了维持病人的营养摄入,护理人员需要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包括适当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摄入。
需要注意的是,肝硬化病人常常伴有水肿和腹水,需要限制钠的摄入,控制水盐平衡。
2.2 疾病管理肝硬化病人需要经常进行病情监测,包括血液常规检查、肝功能指标、凝血功能等。
护理人员需要定期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此外,肝硬化病人常常需要定期接受肝功能支持治疗,如血浆置换和肝移植。
2.3 症状控制肝硬化病人常常伴有腹胀、恶心、腹痛等症状。
护理人员需要通过合理的药物管理、腹部按摩和应用热敷等方式来缓解症状。
此外,肝硬化病人常常有精神和睡眠问题,需要提供良好的环境和心理支持。
2.4 并发症预防肝硬化病人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如肝性脑病、消化道出血等。
护理人员需要定期评估病人的病情,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此外,肝硬化病人常常伴有免疫系统异常,容易感染,护理人员需要加强感染控制措施。
2.5 宣教与心理支持肝硬化病人需要了解自身病情和治疗方案,并参与其中。
护理人员需要向病人和家属提供全面的宣教,解答他们的疑惑和困惑。
此外,肝硬化是一种慢性疾病,在治疗过程中,病人和家属常常会面临各种心理问题,护理人员需要给予积极的心理支持。
3. 总结肝硬化是一种严重的疾病,病人需要特殊的护理措施来缓解症状、管理疾病、预防并发症和改善生活质量。
护理人员在护理肝硬化病人时,需要注意营养支持、疾病管理、症状控制、并发症预防以及宣教与心理支持等方面的工作。
只有综合考虑病人的身体、心理和社会需求,才能达到良好的护理效果。
肝硬化的护理一、护理评估1、评估患者营养状况、皮肤和黏膜、呼吸情况、腹部体征、尿量及颜色。
2、评估患者有无并发症的发生,如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感染、肝肾综合征等。
3、观察患者肝功能减退的相关表现:消化系统症状、出血倾向和贫血。
二、护理措施1、休息与体位:代偿期可参加力所能及的活动,避免过度劳累;失代偿期应卧床休息,视病情适量运动,大量腹水者可取半卧位。
2、饮食: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少渣软食,避免刺激性强及生硬食物,禁烟酒。
血氨升高者应限制或禁食蛋白质,有腹水者应进低脂(24小时少于 2 克)饮食,并限制进水量在每天 1000 毫升左右。
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者,进食时应细嚼慢咽,药物磨成粉末。
3、病情观察(1)消化道症状:有无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等。
(2)观察有无牙龈出血、鼻出血、皮肤黏膜出血等出血倾向。
(3)观察神志、性格的改变,有无表情淡漠、性格改变或行为异常、扑翼样震颤等肝性脑病的前驱表现。
(4)有腹水者,准确记录 24 小时出入量,定时测量腹围、体重,观察腹水和下肢水肿的消涨。
4、用药护理:使用利尿剂时应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5、心理护理:关心患者,指导患者遇事豁达开朗,保持心情舒畅。
三、健康指导要点1、疾病知识指导:帮助患者和家属掌握本病的有关知识和自我护理方法。
2、活动与休息指导:指导患者睡眠应充足,生活起居有规律。
3、照顾者指导:指导家属细心观察、及早识别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就诊。
四、注意事项1、保持皮肤清洁、床铺干燥平整,防止压疮及继发感染。
2、大量腹水时,应避免使腹内压突然剧增的因素,如剧烈咳嗽、打喷嚏、用力排便等。
3、利尿速度不宜过快,每天体重减轻一般不超过 0.5 千克,有下肢水肿者每天体重减轻不超过 1 千克。
4、按医嘱用药,以免用药不当加重肝脏负担和肝功能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