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网络机房、网络系统安全管理检查表
- 格式:docx
- 大小:12.80 KB
- 文档页数:1
网络信息系统安全检查表网络信息系统安全检查表⒈信息系统背景及概述⑴网络信息系统的名称和版本⑵系统所属部门/单位及申请人信息⑶系统功能和用途介绍⑷系统的重要性和敏感性评估⒉网络安全管理⑴系统管理员及权限管理⑵安全策略和政策制定情况⑶安全培训和意识提升措施⑷安全事件和漏洞管理⑸安全备份和恢复策略⒊访问控制与身份认证⑴用户身份验证方式⑵用户权限管理和访问控制机制⑶两步验证或多因素身份认证配置⑷客户端设备访问控制⒋网络通信安全⑴网络设备配置安全⑵网络传输数据加密⑶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配置情况⑷ VPN或其他网络隧道的安全性⑸网络隔离、安全分区和端口过滤⒌应用系统安全⑴应用系统的漏洞扫描和修复情况⑵应用系统的审计和日志记录机制⑶数据库权限和访问控制⑷应用系统的加密和数据保护措施⑸应用系统的异常检测和响应机制⒍物理安全⑴机房和服务器安全控制⑵硬件设备的防护和管理⑶存储介质或备份介质的安全管理⑷物理访问控制措施⒎网络安全监控与事件响应⑴安全事件监控和日志分析⑵安全事件的报警机制和响应流程⑶安全事件的追踪和溯源工作⑷安全事件的处理和评估⒏法律合规性⑴相关网络安全法律法规的遵守情况⑵网络信息安全保护措施的合规性⑶隐私权保护和数据处理规范的合规性附件:相关文件、配置、报告、记录等法律名词及注释:⒈网络安全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
⒉个人信息:指可以单独或者与其他信息结合识别个人身份的信息。
⒊数据处理:指采用自动化或非自动化手段进行收集、登录、存储、使用、传输、披露、删除等操作的过程。
⒋隐私权保护:指保障公民的个人隐私和个人信息不受非法获取、非法使用、非法处理和非法披露的法律权利。
学校网络与信息安全检查表学校网络与信息安全检查表一、网络设备与配置1.是否存在网络设备清单?2.是否制定了网络设备管理制度?3.是否有专门的负责网络设备配置的人员?4.是否对网络设备进行了定期维护和更新?二、网络访问控制1.是否对网络进行了适当的访问控制?2.是否制定了网络访问控制策略?3.是否对网络用户进行了身份验证?4.是否限制了对敏感信息的访问权限?5.是否安装了防火墙来保护网络安全?三、网络传输安全1.是否对网络通信进行了加密?2.是否采取了安全传输协议(如SSL、IPSec等)来保护数据传输安全?3.是否禁止了非法的网络传输行为(如P2P、BT等)?4.是否对网络通信进行了监控和审计?四、网站和应用程序安全1.是否存在网站和应用程序清单?2.是否对网站和应用程序进行了安全评估和漏洞扫描?3.是否制定了网站和应用程序安全管理制度?4.是否对网站和应用程序进行了定期更新和维护?五、信息安全教育与培训1.是否向师生进行了信息安全教育和培训?2.是否制定了信息安全管理制度?3.是否定期组织信息安全演练和应急演练?六、物理安全1.是否存在机房和服务器房的进出记录?2.是否采取了物理访问控制措施(如门禁系统、监控系统等)?3.是否对机房和服务器房进行了定期检查和维护?七、安全事件管理1.是否建立了安全事件管理制度?2.是否采取了安全事件监测、报告和处置机制?3.是否对安全事件进行了记录和分析?附件:1.网络设备清单2.网站和应用程序清单3.安全事件记录表法律名词及注释:1.信息安全:指对信息进行保密、完整性和可用性的保护。
2.访问控制:指限制用户或系统对资源的访问权限。
3.防火墙:用于在网络与外界之间建立安全防护的设备。
4.SSL(Secure Socket Layer):一种用于保护网络通信安全的协议。
5.IPSec(Internet Protocol Security):一种用于保护IP 数据传输安全的协议。
学校网络与信息安全检查表学校网络与信息安全检查表⒈网络基础设施检查⑴网络拓扑图是否详细、准确,并定期更新?⑵网络设备是否按照规定位置安装且固定稳妥?⑶是否有合理的网络设备接地保护措施?⒉网络设备安全检查⑴路由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的管理口是否设置安全口令?⑵管理口是否单独存在于安全网络段内?⑶是否定期对网络设备进行安全漏洞扫描和修复?⑷是否禁止使用默认的管理口令和弱密码?⒊网络访问控制检查⑴是否设立了合理的网络访问控制策略?⑵是否定期审查和更新网络访问控制策略?⑶是否使用防火墙等设备对外网和内网进行隔离保护?⑷是否对网络外部访问进行监控和记录?⑸是否禁止非法的网络访问以及违规的网络活动?⒋信息系统安全检查⑴是否定期对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进行安全更新补丁的安装?⑵是否禁止使用盗版软件和非法软件?⑶是否设置了合理的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访问权限?⑷是否对信息系统进行定期备份并测试恢复?⒌用户账号与密码安全检查⑴是否采用合理的账号管理制度?⑵是否禁止用户共享账号和密码?⑶是否定期审查和清理不再使用的账号?⑷是否设置了强制密码策略,要求用户定期更换密码?⒍防和防恶意软件检查⑴是否安装并定期更新防护软件?⑵是否设置扫描和自动修复功能?⑶是否定期进行扫描并记录结果?⒎网络安全事件监测与处置检查⑴是否配置了网络安全事件监测系统?⑵是否建立了网络安全事件处置预案?⑶是否定期进行网络安全事件演练?⒏数据备份与恢复检查⑴是否制定了数据备份策略并进行定期备份?⑵是否对备份数据进行加密和存储安全控制?⑶是否定期进行数据备份的恢复测试?附件:⒈网络拓扑图⒉管理口口令要求⒊网络访问控制策略表⒋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更新补丁记录⒌账号管理制度说明⒍防护软件更新记录⒎网络安全事件处置预案⒏数据备份与恢复策略法律名词及注释:⒈信息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简称《网络安全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法律,旨在规范网络安全领域的行为。
学校网络与信息安全检查表学校网络与信息安全检查表一、网络设备与拓扑结构检查1、检查网络设备的数量和类型。
2、检查网络设备的配置和固件版本。
3、检查网络设备的物理连接和布局。
4、检查网络设备的访问控制列表(ACL)配置。
5、检查网络设备的用户认证和授权设置。
6、检查网络设备的日志记录和监控功能设置。
二、网络安全策略检查1、检查网络安全策略的制定和更新情况。
2、检查网络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的配置。
3、检查网络访问控制列表的设置和更新情况。
4、检查网络安全域的划分和隔离情况。
5、检查网络安全策略的培训和宣传情况。
三、网络用户权限管理检查1、检查网络用户账号的创建和终止管理。
2、检查网络用户账号的权限控制和分配情况。
3、检查网络用户密码的复杂性和定期更新要求。
4、检查网络用户账号的登录日志和监控情况。
5、检查网络用户权限管理的培训和宣传情况。
四、信息安全保护检查1、检查敏感信息和个人隐私的保护措施。
2、检查敏感信息访问控制和审计跟踪措施。
3、检查数据备份和恢复策略的制定与执行情况。
4、检查网络安全事件和漏洞的监测和应对措施。
5、检查信息安全保护的培训和宣传情况。
五、网络安全事件响应检查1、检查网络安全事件的报告和记录情况。
2、检查网络安全事件的紧急响应计划和组织情况。
3、检查网络安全事件的调查和处理程序。
4、检查网络安全事件的恢复和归档情况。
六、附件1、网络设备清单2、网络安全策略文件3、用户权限管理文件4、信息安全保护文件5、网络安全事件响应文件法律名词及注释:1、网络设备:指用于实现网络连接和数据传输的硬件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等。
2、ACL(访问控制列表):用于控制网络设备的数据包转发和访问策略。
3、防火墙:用于保护网络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恶意攻击。
4、入侵检测系统:用于监测和报警异常网络活动和入侵行为。
5、用户认证和授权:用于验证用户身份并授予相应的网络访问权限。
6、日志记录和监控:用于记录网络设备和用户活动,并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
学校互联网安全检验表1. 网络设备安全检查- [ ] 检查所有网络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的固件版本是否是最新的,并进行及时更新。
- [ ] 检查网络设备是否存在默认用户名和密码,如果有,及时修改为强密码。
- [ ] 检查网络设备的物理安全措施,确保无人能够未经授权进入设备。
- [ ] 检查网络设备是否启用了防火墙,并且配置了适当的访问控制规则。
- [ ] 检查网络设备是否启用了入侵检测和防御系统,并进行定期更新和测试。
2. 用户账号管理检查- [ ] 检查所有用户账号是否具有唯一的用户名和密码,并确保密码复杂度要求。
- [ ] 检查是否存在未使用的用户账号,并及时禁用或删除。
- [ ] 检查是否存在共享账号,并及时停止使用。
- [ ] 检查用户账号是否设置了合理的权限和访问控制。
3. 软件和应用程序安全检查- [ ] 检查所有软件和应用程序是否是最新版本,并进行及时更新。
- [ ] 检查是否存在未经授权的软件和应用程序,并及时卸载或禁用。
- [ ] 检查所有软件和应用程序的许可证情况,确保合法使用。
4. 数据备份与恢复检查- [ ] 检查是否对重要数据进行了定期备份,并测试了恢复过程。
- [ ] 检查备份数据的存储位置和安全性,确保防止数据丢失或泄露的风险。
5. 网络安全意识培训检查- [ ] 检查是否定期组织网络安全意识培训,并记录培训情况。
- [ ] 检查是否有网络安全政策和规范,并确保员工了解并遵守。
6. 安全事件响应检查- [ ] 检查是否建立了安全事件响应计划,并进行定期演练和更新。
- [ ] 检查是否有安全事件记录和报告机制,并及时采取措施应对安全事件。
以上是对学校互联网安全的检查表,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检查和评估,确保网络安全的稳定和可靠性。
学校网络安全工作隐患排查表1. 概述学校网络安全工作是确保学校网络系统正常运行、信息安全的重要部分。
本文档旨在对学校网络安全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隐患进行排查,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以确保学校网络系统的稳定和可靠。
2. 硬件设备隐患排查2.1 交换机和路由器- [ ] 是否存在未经授权的设备接入学校网络?- [ ] 是否设置了强密码和访问控制列表?- [ ] 是否定期更新设备的操作系统和软件版本?- [ ] 是否存在未加密的敏感信息传输?2.2 服务器和存储设备- [ ] 是否设置了严格的访问控制权限?- [ ] 是否定期备份关键数据?- [ ] 是否安装了最新的安全补丁?2.3 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 [ ] 是否配置了有效的防火墙策略?- [ ] 是否严格控制了入网设备的访问权限?- [ ] 是否定期更新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的规则库?3. 软件应用隐患排查3.1 学校网站和门户系统- [ ] 是否存在易受攻击的网站漏洞?- [ ] 是否对网站进行了安全加固?- [ ] 是否对用户密码进行了加密存储和传输?3.2 教务管理系统和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 ] 是否设置了合理的访问权限?- [ ] 是否对学生信息进行了合理的保护和加密?- [ ] 是否存在未授权的操作记录?3.3 电子邮件和即时通讯工具- [ ] 是否对电子邮件进行了加密传输?- [ ] 是否定期清理不必要的邮件和附件?- [ ] 是否使用了安全可靠的即时通讯工具?4. 用户行为隐患排查4.1 师生账号管理- [ ] 是否设置了强密码策略?- [ ] 是否定期更换密码?- [ ] 是否存在共享账号和密码?4.2 师生网络安全意识教育- [ ] 是否定期开展网络安全知识培训和教育?- [ ] 是否建立了网络安全意识教育档案?- [ ] 是否采取了措施提高用户的网络安全意识?5. 网络安全事件处理与应急预案- [ ] 是否建立了完善的网络安全事件处理流程和应急预案?- [ ] 是否定期组织演练和测试网络安全事件响应能力?- [ ] 是否建立了网络安全事件报告和记录机制?6. 总结通过对学校网络安全工作隐患的排查,学校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安全隐患,从而保障师生信息的安全和学校网络系统的正常运行。
学校网络安全专项检查表网络设备安全- [ ] 检查所有网络设备的正常运行状态,包括路由器、交换机、防火墙等。
- [ ] 检查是否存在未授权的网络设备接入。
- [ ] 检查网络设备的固件版本是否更新至最新。
- [ ] 检查是否启用了访问控制列表(ACL)以保护网络设备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
- [ ] 检查是否存在默认的管理员账户,如有,则要求设置强密码并更改账户名。
- [ ] 检查网络设备的登录日志,确认是否存在异常登录行为。
安全隔离措施- [ ] 检查学校内部网络是否划分为不同的安全区域。
- [ ] 检查是否禁止了学生和教职工之间的直接访问。
- [ ] 检查是否对敏感数据进行了特殊隔离和保护。
学校网站安全- [ ] 检查学校网站是否定期进行漏洞扫描和安全评估。
- [ ] 检查是否存在弱密码和未授权访问的风险。
数据备份和恢复- [ ] 检查学校是否有定期的数据备份计划,并验证备份的完整性和可恢复性。
- [ ] 检查是否有灾难恢复计划,以应对可能的数据丢失或系统故障。
社交工程和网络教育- [ ] 检查是否有定期的网络安全教育活动,以提高师生员工的网络安全意识。
- [ ] 检查是否有社交工程实验,以测试学校师生员工是否容易受到社交工程攻击。
安全事件监测和响应- [ ] 检查是否有安全事件监测和响应机制,以及相应人员的责任分工。
- [ ] 检查是否有足够的日志记录和审计机制,用于追踪和调查安全事件。
硬件和软件更新- [ ] 检查是否有定期的硬件和软件更新计划,以修复已知的安全漏洞。
物理安全防护- [ ] 检查学校机房和服务器房是否有适当的物理安全措施,如视频监控、门禁系统等。
网络使用规范和合规性- [ ] 检查学校是否制定了网络使用规范,并提醒师生员工遵守。
- [ ] 检查网络使用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如防止传播违法内容等。
以上是学校网络安全专项检查表的内容,用于对学校网络安全状况进行评估和改进。
请负责网络安全的相关人员按照以上检查表逐项检查并做出相应的改善措施,以确保学校网络安全的稳定和可靠性。
中小学校园网络安全检查表中小学校园网络安全检查表学校名称:校长:分管校长:网管姓名:接入带宽:机器统计:学校网站总数:域名:上网机器数:联系联系联系教师上网台数:存储位置:是否成立网络安全小组,确立安全小组负责人(单位领导任组长),确立组长负责制。
是否落实小组人员岗位工作职责。
是否配备2到4名计算机安全员。
是否制定网络安全事故处置措施。
有无用户登记制度和操作权限管理制度。
有无网络安全漏洞检测和系统升级管理制度。
有无交互式栏目24小时巡查制度。
有无电子公告系统、论坛、博客实名登记制度管理制度。
有无信息发布审核、登记、保存、清除和备份制度,信息群发服务管理制度。
有无违法案件报告和协助查处制度。
有无备案制度。
服务器是否具有保存60天以上系统网络运行日志和用户使用日志记录功能,内容包括IP地址分配及使用情况,交互安全保护式信息发布者、主页维护者、邮箱使用者和拨号用户上网的起止时间和对应IP地址,交互式栏目的信息等。
有无安全审计及预警措施。
有无网络攻击防范、追踪措施。
有无计算机病毒防治措施及不良信息过滤措施。
有无身份登记和识别确认措施。
技术措施:有无交互式栏目关键字过滤技术措施。
开设短信息服务的,有无短信群发限制、过滤和删除等技术措施。
开设邮件服务的,有无垃圾邮件清理功能。
是否安排有专人管理机房。
机房安全管理措施:机房各项规章制度是否明示。
是否安装有机房管理软件,对学生上网时间、上网内容进行规范管理。
意见和建议:填表说明:单位名称处加盖公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