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统计师真题及答案 《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
- 格式:pdf
- 大小:222.19 KB
- 文档页数:18
2024年统计师-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中级)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第1卷一.全考点押密题库(共100题)1.(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甲、乙两村粮食平均亩产量分别为1000千克和1250千克,标准差分别为45千克和49千克,可以判断()。
A. 甲村的平均亩产量有较大的代表性B. 乙村的平均亩产量有较大的代表性C. 两个村的平均亩产量有相同代表性D. 无法判断2.(多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影响某种商品需求变动的因素有()。
A. 商品价格B. 消费者可支配收入C. 消费者偏好D. 相关商品的价格E. 消费者对商品价格的预期3.(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统计分析中研究如何用样本统计量估计总体参数的统计方法是()。
[2016年、2012年中级真题]A. 描述统计B. 推断统计C. 理论统计D. 数理统计4.(多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下列各项收支中影响企业营业利润的是( )。
A. 产品销售收入B. 其他业务收入C. 捐赠支出D. 投资净收益E. 利息支出5.(不定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某股份有限公司上年末资产负债表部分项目的余额如下:货币资金520000元,应收账款90000元,存货256000元,固定资产原价1320000元,累计折旧386000元。
该企业本年度发生下列经济业务:(1)购入甲材料一批,买价为20000元,增值税额为7000元;购入乙材料一批,买价为40000元,增值税额为5400元;购入甲、乙两种材料共发生的运费2100元,按材料的买价比例分配;材料的货款和运费共计74500元均以银行存款支付,材料已验收入库。
(2)对公司行政管理部门使用的固定资产计提折旧1500元。
(3)销售产品一批,售价为65000元,增值税税率为15%,货款尚未收到;该批产品的生产成本为48000元,销售产品应交纳的城市维护建设税1600元及教育费附加400元。
2023年中级统计师《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真题及答案
(回忆版)
10月29日上午
一、单项选择题
1.统计调查是搜集()。
A.总体数据
B.次级数据
C.原始数据
D.间接数据
【答案】C
2.用样本数据估计总体参数()。
A.参数估计
B.相关分析
C.描述统计
D.【答案】A
3.下列统计量中不可以用来判断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是()。
A.异众比率
B.四分位距
C.标准差
D.众数
【答案】D
4.会计部分29会计基本假设中圈定时间假设的是()。
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会计分期
D.货币计量
【答案】D
二、判断题
5.判断题:两变量有确定的依存关系是相关关系()。
A.错误
B.正确
【答案】错误
6.判断:10个人成绩,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不存在中位数()。
A.错误
B.正确
【答案】错误
7.一组数据存在多个众数,或不存在众数()。
A.错误
B.正确
【答案】正确
三、多项选择题
8.以下计入到损益类的是()。
A.销售费用
B.管理费用
C.制造费用
D.总业务收入
E.累计折旧
【答案】ABD。
统计师中级-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经济学基础知识第三章宏观经济运行与生产总量的衡量一、单选题1、如果一个净债务国从国外接受了净无偿转移,则()A.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国民总收入,国民总收入大于国民可支配收入B.国内生产总值大于国民总收入,国民可支配收入大于国民总收入C.国内生产总值小于国民总收入,国民总收入大于国民可支配收入D.国内生产总值小于国民总收入,国民可支配收入大于国民总收入【参考答案】:B【试题解析】:ND.I的计算公式如下:ND.I(国民可支配收入.=GNI(国民总收入.+来自国外的无偿转移-付给国外的无偿转移。
净债务国国内生产所使用的来自国外的生产要素多于投入国外生产的生产要素,故(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付给国外的要素收入.小于0,GNI=GD.P+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付给国外的要素收入2、一国的GD.P小于GNI,说明该国公民从外国取得的收入(.外国公民从该国取得的收入。
A.大于B.小于C.等于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参考答案】:A【试题解析】:GNI=GD.P+境外的中国居民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3、从名义GD.P测算实际GD.P采用的价格指数是(.A.消费者物价指数C.PIB.生产者价格指数PPIC.GD.P缩减指数D.以上都可以【参考答案】:C【试题解析】:从名义GD.P测算实际GD.P采用的价格指数是GD.P缩减指数4、在家庭.企业和政府的三部门经济中,国民经济恒等式可写作()A..I=SB..I=S+(T-G.C..I=S+TD..I=S+(T-G.+(M-X.【参考答案】:B【试题解析】:三部门宏观经济均衡的条件为I=S+(T-G.5、下列关于三部门宏观经济均衡条件的说法中,对的是()A.储蓄=投资B.储蓄+政府的净税收收入=政府购买+投资C.储蓄+政府的净税收收入+政府购买=投资D.储蓄=政府的净税收收入+政府购买+投资【参考答案】:B【试题解析】:三部门宏观经济均衡的条件是:C.+(T-Tr.+S=C.+1+G,从而S+NT=G+I6、下列等式中,表现三部门均衡的条件的是(.A..I=SB..I+G=S+TC..I+G+X=S+T+MD..A.D.=A.S【参考答案】:B【试题解析】:三部门的均衡条件I=S+(T-G.,移项可得I+G=S+T7、国民总收入(GNI.的计算公式为(.A.GNI=GD.PB.GNI=GD.P+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付给国外的要素收入C.GNI=GD.P+付给国外的要素收入-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D.D.C.NI=GD.P+付给国外的要素收入+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参考答案】:B【试题解析】:国民总收入(GNI.的计算公式为:GNI=GD.P+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付给国外的要素收入8、今年的名义C.D.P大于去年的名义GD.P,说明()A.今年物价水平一定比去年高了B.今年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总量一定比去年增加了C.今年的物价水平和实物产量水平一定都比去年提高了D.以上三种说法都不一定对【参考答案】:D【试题解析】:名义GD.P是以当年市场价格来测算GD.P,由于产品价格在不同时期会发生变动,因此即便是数量和质量完全相同的产品,在不同时期核算的价值也会不同,从而无法直接用名义GD.P进行历史比较。
中级统计师统计基础及相关知识试卷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本题共40分,每小题1分。
)1.说明事物数字特征名称的变量称为()。
A.分类变量 B.顺序变量C.数值型变量 D.品质型变量2.在组距分组时,对于连续型变量,相邻两组的组限()。
A.必须是重叠的 B.必须是间断的C.可以是重叠的,也可以是间断的 D.必须取整数3.下列指数中属于可变构成指数的是()。
4.下列根据时间数列计算的解析指标中,属于速度指标的是()。
A.增长量 B.逐期增长量C.增长1%绝对值 D.年距增长量5.某地有2万亩稻田,根据上年资料得知其中平均亩产的标准差为50公斤,若以95.45%的概率保证平均亩产的误差不超过10公斤,按重复抽样条件计算,应抽选()亩地作为样本进行抽样调查。
A.100 B.250C.500 D.10008.对全国十个大型钢铁企业生产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其调查组织方式应属于()。
A.统计报表 B.普查C.重点调查 D.抽样调查9.在下列选项中,属于反映各变量值离散趋势的指标是()。
A.算术平均数 B.调和平均数C.加权算术平均数 D.标准差10.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
A.平均指标 B.相对指标C.总量指标 D.变异指标11.某地区今年同去年相比,各种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105%,这说明该地区()。
A.商品零售价格平均上涨了5%B.商品销售量平均增长了5%C.由于价格提高使销售量增长了5%D.由于价格提高使消费者比去年多支付了105%12.在两个变量存在互为因果关系的条件下,计算出的相关系数的数值()。
A.只能有一个 B.应是两个不同值C.一个是正值,另一个必是负值 D.必等于114.回归解析中对两个变量的要求是()。
A.因变量是随机的,自变量是给定的B.两个变量都是随机的C.两个变量都是不随机的D.自变量是随机的,因变量是给定的15.如果消费者预期某种商品的价格在未来时间会上升,那么他会()。
2024年统计师-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中级)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第1卷一.全考点押密题库(共25题)1.(判断题)(每题 1.00 分)对自然垄断企业实行国有化的做法存在一些弊端。
()正确答案:A,2.(判断题)(每题 1.00 分)财产清查结果处理分为“查明账实不符的原因”和“清查结果的处理”两个步骤。
正确答案:A,3.(判断题)(每题 1.00 分) 回归系数和相关系数都可用来判断现象之间相关的密切程度。
()正确答案:B,4.(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由样本统计量来估计总体参数时,要求估计量的方差尽可能的小,则方差是用来评价估计量标准的()。
A. 无偏性B. 一致性C. 同质性D. 有效性正确答案:D,5.(判断题)(每题 1.00 分)根据简单储蓄函数,引起储蓄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利率的上升。
()正确答案:B,统计分析中研究如何用样本统计量估计总体参数的统计方法是()。
[2016年、2012年中级真题]A. 描述统计B. 推断统计C. 理论统计D. 数理统计正确答案:B,7.(多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对于一组数据1、2、3、3、3、4、4、7、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 均值为3.78B. 中位数为4C. 极差为6D. 众数为3E. 全距为7正确答案:A,C,D,8.(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供货单位将本企业应付未付货款转作对本企业的投资时,引起本企业会计要素有关项目的变化是( )。
A. 两个负债项目的此增彼减B. 负债减少,所有者权益增加C. 负债增加,所有者权益减少D. 两个所有者权益项目的此增彼减正确答案:B,9.(不定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某地区2012年GDP为900亿元,人均GDP为10000元/人。
若该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0‰。
到2017年人均GDP要达到15000元/人。
2017年该地区的总人口应为()。
A. 1545万人B. 950.01万人C. 945.91万人D. 1449.46万人10.(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在一个小学里有15个班,每班24人,现在要抽取30人组成一个样本。
中级统计师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真题及答案1.在你拿到试卷的同时将得到一份专用答题卡,所有试题均须在专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不得分。
2.答题时请认真阅读试题,对准题号作答。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本题共40分,每小题1分。
)1.在研究某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时,要通过对个别居民消费状况的了解达到对全市居民总体消费水平的认识,这主要体现了统计学研究对象的()。
A.客观性B.数量性C.随机性D.总体性2.总体的差异性是指()。
A.总体单位标志的不同表现B.总体单位不同的标志C.表现总体特征的各种指标D.表现总体特征的各种标志3.在对总体现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择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法是()。
A.抽样调查B.典型调查C.重点调查D.普查4.普查的标准时间是指()。
A.调查员登记调查资料时间B.调查资料所属时间C.完成登记任务时间D.完成整个调查工作时间5.统计整理阶段工作中最关键的问题是()。
A.对调查资料的审核B.统计分组C.资料汇总D.编制统计图表6.次数分布中的次数是指()。
A.划分各组的数量标志B.分组的组数C.分布在各组的总体单位数D.标志变异个数7.为反映不等距数列的实际分布情况,应计算()。
A.次数B.次数密度C.频数D.权数8.某企业总产值计划在去年的基础上提高8%,执行结果仅比去年提高4%,则总产值计划执行结果的提高程度的计算公式是()。
A.4%/8% B.8%/4%C.104%/108% — 1 D.108%/104% — 19.在右偏态分布条件下算术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关系表现为()。
10.对某单位职工的文化程度进行抽样调查,得知其中80%的人是高中毕业,抽样平均误差为2%,当置信度为95.45%时(z=2),该单位职工中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比重是()。
A.大于84% B.等于78%C.在76%-84%之间D.在78%-82%之间11.置信区间的大小表达了区间估计的()。
2022年中级统计师《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补考真题及答案解析(回忆版)一、单项选择题5.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众数可以用于分析顺序数据B.几何平均数可以用于分析顺序数据C.中位数可以用于分析分类数据D.均值可以用于分析分类数据【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对顺序数据集中趋势常用的方法就是计算百分比、中位数和众数,A正确,B错误;分类数据集中趋势常用的方法是计算众数,C、D错误。
6.对总体比例进行区间估计时,已知样本容量为100,取a=0.05进行区间估计,估计误差的取值不会超过()。
(z=1.65,Za/2=1.96)A.0.01B.0.05C.0.083D.0.098【正确答案】D7.假设检验中的p值越小,说明()。
A.不能拒绝零假设的理由越充分B.拒绝零假设的理由越充分C.不能拒绝备择假设的理由越充分D.拒绝备择假设的理由越充分【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P值越小,我们拒绝原假设的理由越充分。
8.当两个变量的变动方向相同(都是上升或都是下降)时,它们之间()。
A.一定存在正相关B.一定存在负相关C.相关性不确定D.相关性为0【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当一个变量增加,另-个变量也增加,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称为正相关。
9.下列指标一定为正数的是()。
A.相关系数B.回归方程的系数C.回归方程的估计标准误差D.回归模型的参数【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r<0表示负线性相关,A选项错误;估计标准误差是残差平方和的均方根,用se.表示。
C选项正确。
12.下列不属于狭义统计指数的是()。
A.销售额指数B.拉氏数量指数C.居民消费价格指数D.股票价格指数【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从狭义上讲,统计指数是表明复杂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数量综合变动的相对数。
A选项属于广义的统计指数。
13.加权综合指数的本质在于()。
A.报告期与基期的对比B.根据组合中每-项的重要性赋予不同的权数C.能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变动D.能反映数量和质量的综合变动【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加权综合指数的本质在于:商品组合中的每-项应该根据它的重要性而赋予不同的权数。
【关键字】资格二○一六年度全国统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试卷1.在你拿到试卷的同时将得到一份专用答题卡,所有试题均须在专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不得分。
2.答题时请认真阅读试题,对准题号作答。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本题共40分,每小题1分。
)1.统计分析中研究如何用样本统计量估计总体参数的统计方法是()。
A. 描述统计B. 推断统计C. 理论统计D. 数理统计2.“天气形势”、“职业”等是从现象的属性来表现现象的特征,这类变量属于()。
A. 定性变量B. 定量变量C. 定距变量D. 定比变量3.在抽取样本单位时,如果先将总体分成组,然后在每一组中随机抽选样本单元,这种抽样的方法是()。
A. 简单随机抽样B. 分层抽样C. 系统抽样D. 整群抽样4.能够反映变量分布的统计图是()。
A. 饼图B. 散点图C. 环形图D. 直方图5.有一数列59、44、38、22、90、32,其中位数是()。
1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A. 38B. 22C. 41D. 306.某地区2015年居民的月平均收入为5200元,标准差为200元。
则该地区居民收入的离散系数为()。
A. 19.61%B. 3.85%C. 0.15%D.0.27%7.张红是某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她参加了微积分的两次考试。
第一次考试中,全班的平均成绩是75分,标准差是10分;第二次考试中,全班的平均成绩是70分,标准差是15分。
张红每次考试成绩都是85分。
假定考试分数近似服从正态分布,则张红两次考试的成绩在班里的相对位置()。
A. 不相同,第一次比第二次好B. 不相同,第二次比第一次好C. 相同D. 因为不知道班里人数而无法判断8.某学校10000名女生身高服从正态分布,其均值为160cm,标准差为5cm,其中6827名女生身高的可能范围是()。
A. 160cm到165cmB. 150cm到170cmC. 155cm到165cmD. 155cm到160cm9.从一个服从正态分布的总体中随机抽取样本容量为n的样本,在95%的置信度下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的结果为:20±0.08。
中级统计师《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一、单项选择题1、构成总体,必须同时具备(D)A 总体性数量性和同质性B 总体性同质性与差异性C社会性同质性与差异性D 同质性大量性与差异性2、对某市工业企业职工的业余生活情况进行研究,总体是。
(D ) A.每个工业企业该市全部工业企业B. 每个工业企业的全部职工C. D.该市全部工业企业的全部职工(B)3、统计工作的基础是 A统计设计统计调查B.C统计整理D统计分析4、通过调查鞍钢、宝钢等几个大型钢铁企业,拟了解我国钢铁生产的基本状况。
这种调查方式是(B)。
A典型调查B重点调查C抽样调查D普查6 对某市自行车进行普查,调查单位是(D 。
) A该市每一个拥有自行车的人该市所有拥有自行车的人B该市所有自行车C D 该市每一辆自行车(B) 7 我国的统计报表 A 都是全面统计报表目前大多是全面统计报表B.C目前大多是非全面报表D只有个别单位填报8 调查单位与报告单位的关系(B)A二者是一致的B二者有时是一致的C二者没有关系D 调查单位大于报告单位9区别重点调查与典型调查的标志值是(C)A 调查单位的多少不同B 搜集资料的方法不同C确定调查单位的标准不同D确定调查单位的目的不同10 重点调查中重点单位是指(A)A 标志总量在总体中占有很大比重的单位具有典型意义或代表性的单位BC 那些具有反映事物属性差异的品质标志的单位D能用以推算总体标志总量的单位11下列资料属于原始记录的是(B)。
A统计台账B个人生产记录C汇总表D整理表12 街头拦截面坊的缺点之一是(D)A 问卷长度比较长B 费用比较高C效率不高D搜集的数据对总体的代表性不强13 某企业从业人员2300人,职工年工资总额为5600万元,产品销售额132560亿万元,产品库存量为120箱,设备台数为1113台。
以上总量指标依次为(C)。
时点指标、时期指标、时点指标、时期指标、时点指标A.B时期指标、时点指标、时期指标、时点指标、时点指标C时点指标、时期指标、时期指标、时点指标、时点指标D时期指标、时期指标、时点指标、时点指标、时点指标14 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500以上。
2021中级统计师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考试真题及答案1.在你拿到试卷的同时将得到一份专用答题卡,所有试题均须在专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不得分。
2.答题时请认真阅读试题,对准题号作答。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本题共 40分,每小题 1 分。
)1.“必须对总体进行大量观察和分析,研究其内在联系才能揭示社会现象的规律”是()“实质性科学”的显著特点。
A.国势学派B.政治算术学派C.数理统计学派D.社会统计学派2.根据下表,工人技术等级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为()。
级工人数238 75 87 64 20 12 72A.4 87 B.4 4C.4.5 87 D.4.5 43.在对总体均值进行区间估计时,修正系数的使用()。
A.增大了样本均值的标准误差B.不会影响样本均值的标准误差C.缩小了样本均值的标准误差D.缩小了样本标准差4.样本均值是总体均值的()。
A.无偏估计量B.有效估计量C.一致估计量D.最优估计量5.课题组从某地区抽取1600 名居民调查睡眠情况,得到其平均睡眠时间为6.86 小时,标准差为2 小时。
则该地区居民平均睡眠时间95%的置信区间为()。
(注:z0.025 1.96 )A.6.858~6.862 B.6.855~6.865C.6.762~6.958 D.6.664~7.0566.某种药物实验的资料显示,注射药品后,小白鼠产生不良反应的比例为19.5%。
现欲对该药物不良反应比例开展抽样调查,若允许误差不超过5%,置信水平为95%,必要的样本容量为()。
(注:z0.025 1.96 )A.241.21 B.384.16C.242 D.3857.下列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最高的是()。
A.销售量与广告费用的相关系数是 0.92B.商品销售额与商业利润率的相关系数是 0.83C.平均流通费用率与商业利润率的相关系数是-0.95 D.商品销售价格与销售量的相关系数是-0.91某种产品产量为1000 件时,其生产成本为30000 元,其中不变成本为6000 元,则总成本对产量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为()。
2021中级统计师统计根底理论及相关知识考试真题及答案1.在你拿到试卷的同时将得到一份专用答题卡,所有试题均须在专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不得分。
2.答题时请认真阅读试题,对准题号作答。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正确的。
此题共40分,每题1分。
〕1.用实验法获取数据时,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产生应当是〔〕。
A.随机的B.配对的C.随意的D.有意的2.在抽样调查抽取样本单位时,每次抽取时抽出来的是一组,而不是一个个体单位。
这种抽样方法是〔〕。
A.简单随机抽样B.分层抽样C.系统抽样D.整群抽样3.根据研究需要,有意识地选择假设干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展调查。
这种调查方法是〔〕。
A.简单随机抽样B.重点调查C.典型调查D.统计调查4.按连续变量分组,组55-65;第二组65-75;第三组75-85;第四组85以上。
那么数据〔〕。
A.65在组B.75在第三组C.75在第二组D.85在第三组5.对于定性数据和定量数据都能测量的统计量是〔〕。
A.平均数B.标准差C.方差D.众数6.某单位的职工工资分组数列中,假如每组的职工工资额不变,但是每组人数都增加了10%,那么该单位职工的平均工资程度〔〕。
A.都增加10%B.都减少10%C.不变D.不能确定7.假定一个拥有一亿人口的大国和五百万人口的小国居民年龄差异程度一样,用重复抽样方法各自抽取本国的1%人口计算平均年龄,那么样本平均年龄的标准误差〔〕。
A.两者相等B.前者比后者大C.前者比后者小D.不能确定8.由样本统计量来估计总体参数时,要求估计量的方差尽可能的小,这是满足了评价估计量标准的〔〕。
A.无偏性B.一致性C.同质性D.有效性9.在样本数为n小样本情况下,假如正态总体方差σ未知,样本均值经标准化后服从自由度为〔〕。
A.n-1的t分布B.n-1的z分布C.n的t分布D.n的z分布10.在显著程度为α的假设检验中存在两类错误,其中假如回绝原假设,那么可能犯类错误,类错误的概率是〔〕。
2022年中级统计师《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真题及答案解析(考生回忆版)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项是正确的。
本题共40分,每小题1分。
)1.描述一组数据分布的偏斜状况,可使用的统计量是()。
A.中位数B.众数C.标准差D.偏态系数【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数据的不对称性称为偏态,测度数据的偏斜程度用偏态系数(SK)。
其中,偏度系数越大,表示数据分布的偏斜程度越大。
2.紧缩性财政政策与紧缩性货币政策综合使用效果为()。
A.产出不确定,利率上开B.产出减少,利率不确定C.产出不确定,利率下降D.产出增加;利率不确定【正确答案】B3.根据IS-LM模型,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政府购买增加提高了收入但降低了利率B.政府税收增:加降低了收入又降低了利率C.货币供给增加提高了收入但降低了利率D.政府购买、货币供给同时增加对利率的影响无法判断【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政府购买的增加使IS曲线向右移动,经济的均衡从A点移动到B..点,因此政府购买的增加既提高了收入又提高了利率。
A错误。
4.为直观描述比较两个大学生10门课程成绩的情况,可使用()。
A.散点图B.气泡图C.雷达图D.直方图【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雷达图是显示多个变量的常用图示方法,也称为蜘蛛图。
5.某地区一居民小区共有20栋住宅楼,现预调查该小区居民的线上购物习惯,在仅有针对住宅楼的抽样框的情况下,要实现概率抽样可采用的方法是()。
A.简单随机抽样B.分层抽样C.整群抽样D.方便抽样【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整群抽样,是先将总体分为R个群或子总体,然后按某种方式从中随机抽取r个群,再对抽中的群中所有个体都进行调查的一种抽样方式。
6.某市场调查公司为了了解消费者对某饮品新口味的满意程度,随机抽取了该地区内1600位消费者,结果有80%的消费者对该饮品新口味表示满意,以95.45%的置信度估计此满意度的置信区间为()A.0.780,0.820B.0.792,0.808C.0.775,0.825D.0.799,0.801【正确答案】A7.假设消费函数为C=200+0.8Y,C表示消费支出,Y表示可支配收入,则在可支配收入为1600单位时,平均消费倾向为()。
2024年统计师-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中级)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第1卷一.全考点押密题库(共100题)1.(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政府支出增加,国民收入水平将会()。
A. 不变B. 增长C. 下降D. 升降不定2.(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投入产出表中有一些基本的总量平衡关系,下列平衡关系中不正确的是()A. 中间投入+增加值=总投入B. 中间使用+最终使用一进口=总产出C. 第1产品部门总投入=第1产品部门总产出D. 某部门的增加值=该部门提供的最终产品3.(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假定IS曲线和LM曲线相交时国民收入低于充分就业的收入水平,为了提高国民收入同时不让利率上升,政府应该()。
A. 增加投资B. 刺激消费C. 增加投资的同时增加货币供给D. 增加投资的同时减少政府支出4.(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某企业年初流动负债为500万元,年末流动负债为600万元。
本年度经营活动所产生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量为250万元,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出量为150万元。
该企业现金流动负债比率为( )。
A. 16.67%B. 18.18%C. 41.67%D. 45.45%5.(多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会计的拓展职能主要有()。
A. 预测经济前景B. 参与经济决策C. 评价经营业绩D. 进行过程监督E. 会计核算6.(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在调查对象中选择一部分重点企业进行非全面调查,调查的单位数目不多,但其标志值占总体标志总量比重较大,此种调查属于()。
A. 抽样调查B. 重点调查C. 典型调查D. 全面调查7.(单项选择题)(每题 1.00 分) 两个变量的相关关系与函数关系的区别是()。
A. 相关关系中一个变量的取值不能由另一个变量惟一确定B. 相关关系中一个变量的取值由另一个变量惟一确定C. 相关关系中一个变量的取值增大时另一个变量的取值也一定增大D. 相关关系中一个变量的取值增大时另一个变量的取值肯定变小8.(不定项选择题)(每题 2.00 分) 现有甲乙两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和平均职工人数资料如下表所示:企业名称平均职工人数(人)劳动生产率(元/人)一季度q0 二季度q1一季度p0 二季度p1甲 900600 15882000 乙1100 14002902 3429 在上述分析中应用了指数因素分析法,其应用的指数体系为()。
二○一六年度全国统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试卷1.在你拿到试卷的同时将得到一份专用答题卡,所有试题均须在专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不得分。
2.答题时请认真阅读试题,对准题号作答。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各有四项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本题共40分,每小题1分。
)1.统计分析中研究如何用样本统计量估计总体参数的统计方法是()。
A. 描述统计B. 推断统计C. 理论统计D. 数理统计2.“天气形势”、“职业”等是从现象的属性来表现现象的特征,这类变量属于()。
A. 定性变量B. 定量变量C. 定距变量D. 定比变量3.在抽取样本单位时,如果先将总体分成组,然后在每一组中随机抽选样本单元,这种抽样的方法是()。
A. 简单随机抽样B. 分层抽样C. 系统抽样D. 整群抽样4.能够反映变量分布的统计图是()。
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试卷第 1 页(共18页)A. 饼图B. 散点图C. 环形图D. 直方图5.有一数列59、44、38、22、90、32,其中位数是()。
A. 38B. 22C. 41D. 306.某地区2015年居民的月平均收入为5200元,标准差为200元。
则该地区居民收入的离散系数为()。
A. 19.61%B. 3.85%C. 0.15%D.0.27%7.张红是某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她参加了微积分的两次考试。
第一次考试中,全班的平均成绩是75分,标准差是10分;第二次考试中,全班的平均成绩是70分,标准差是15分。
张红每次考试成绩都是85分。
假定考试分数近似服从正态分布,则张红两次考试的成绩在班里的相对位置()。
A. 不相同,第一次比第二次好B. 不相同,第二次比第一次好C. 相同D. 因为不知道班里人数而无法判断8.某学校10000名女生身高服从正态分布,其均值为160cm,标准差为5cm,其中6827名女生身高的可能范围是()。
A. 160cm到165cmB. 150cm到170cmC. 155cm到165cmD. 155cm到160cm9.从一个服从正态分布的总体中随机抽取样本容量为n的样本,在95%的置信度下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的结果为:20±0.08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如果其他条件不变,样本量扩大到原来的4倍,则总体参数的置信区间应该是()。
A. 20±0.16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B. 20±0.04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 80±0.16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D. 80±0.04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试卷第 2 页(共18页)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试卷 第 3 页 (共18页)10.某企业想了解已经购买其产品的顾客的满意度,打算在95.45%的置信度且误差范围不超过5%的条件下估计总体,则需要随机抽取顾客的数量至少应为( )。
A. 2220.50.54000.05⨯⨯= B. 220.50.52000.05⨯⨯= C. 220.50.5200.05⨯⨯= D. 20.50.5100.05⨯⨯= 11.两个随机变量x 和y 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86,如果对x 和y 分别进行标准化处理,则标准化后的x Z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和y Z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之间的相关系数是( )。
A .-0.86B .-0.56C .0.74D .0.8612.在回归分析中,如果回归方程为ˆ15 1.6yx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当10x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时,y 的实际值为28,则对应的残差是( )。
A .-15B . -3C .3D . 1613.某地区2010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是6000元,2015年达到9000元,则该地区在此期间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平均增长速度为( )。
A. 106.99%=B. 1 6.99%-=C. 108.45%=D. 18.45%-= 14.下面指数中属于拉氏价格指数的是( )。
A. 1000q pq p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B. 1101q p q p ∑∑ 错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试卷 第 4 页 (共18页)误!未找到引用源。
C. 0100q pq p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D. 1110q p q p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5.某商品是吉芬商品,则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 )。
A. 该商品的消费量随着价格的提高而下降B. 该商品的消费量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增加C. 该商品的消费量随着价格的提高而增加D. 该商品的消费量随着收入的增加而下降16.供给法则说明,( )。
A. 生产技术提高使得产品供应量增加B. 政策鼓励使得产品供应量增加C. 消费者偏好使得产品供应量增加D. 价格上升使得产品供应量增加1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市场失灵现象的是( )。
A. 上游企业排放污水B. 企业对生产原材料的市场独占C. 保险市场中的道德风险问题D. 经济危机造成企业破产18.国内生产总值(GDP )与国民总收入(GNI )的差别在于( )。
A. 国外净要素收入B. 政府转移支付C. 资本折旧D. 净出口19.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之和( )。
A. 大于1B. 为一个0与1之间的常数C. 等于0 D.等于120.在两部门经济中,如果与收入无关的消费为3000亿元,投资为4000亿元,平均储蓄倾向为0.1,那么根据凯恩斯的收入决定理论,均衡的收入水平为()。
A. 7000亿元B. 70000亿元C. 77000亿元D. 40000亿元21.如果边际储蓄倾向为0.2,则政府税收乘数为()。
A. 5B. -0.2C. -4D. 122.IS-LM模型的均衡点表示()。
A. 产品市场与资本市场同时实现均衡的利率、收入组合B. 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实现均衡的利率、收入组合C. 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实现均衡的价格、收入组合D. 产品市场与资本市场同时实现均衡的价格、收入组合23.假定IS曲线与LM曲线的交点所表示的均衡收入低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水平。
根据IS-LM模型,如果要达到增加国民收入的同时消除挤出效应,则政府应该()。
A. 增加投资B. 增加投资的同时增加货币供给C. 增加税收D. 增加税收的同时增加货币供给24.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将使得()。
A. 国内失业率上升B. 进口增大,国际收支恶化C. 利率下降,资本外流增加D. 通货膨胀上升25.可预期的平衡型通货膨胀()。
A. 对产出和收入分配都有影响B. 对产出和收入分配都没影响C. 仅对产出有影响D. 仅对收入分配有影响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试卷第 5 页(共18页)26.收入政策的目的在于()。
A. 降低一般价格水平的增速B. 实现充分就业C. 刺激经济增长D. 维持社会公平27.已知资本产出比为4,储蓄率为20%。
按照哈罗德-多玛经济增长模型,要使储蓄完全转化为投资,增长率应该是()。
A. 4%B. 5%C. 8%D. 20%28.50-60年一次的经济周期称为()。
A. 朱格拉周期B. 基钦周期C. 康德拉季耶夫周期D. 库兹涅茨周期29.会计基本假设中的()要求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
A. 会计主体B. 持续经营C. 会计分期D. 货币计量30.承租企业应将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视为自有固定资产进行会计核算,符合()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A. 重要性B. 相关性C. 实质重于形式D. 可理解性31.会计科目是指按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即各个()进一步分类的项目。
A. 会计主体B. 会计账簿C. 会计凭证D. 会计要素32.借贷记账法以“借”、“贷”为(),反映经济活动的价值量变化。
A. 记账规则B. 账户结构C. 记账符号D. 账户平衡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试卷第 6 页(共18页)33.固定资产购建业务和原材料采购业务构成了()业务核算的主要内容。
A. 筹资过程B. 供应过程C. 生产过程D. 销售过程34.账簿登记工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和会计信息的质量。
A. 财务报表B. 会计凭证C. 会计要素D. 财务活动35.一般在单位主要负责人调离工作时需要进行()。
A. 局部清查B. 全面清查C. 货币资金清查D. 往来款项清查36.财务报表按其反映价值运动形态的不同可以分为静态报表和动态报表。
()属于静态报表。
A. 资产负债表B. 利润表C.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D. 现金流量表37.以下活动属于企业现金流量表中经营活动范畴的是()。
A. 购建长期资产B. 购买无形资产C. 交纳税款D. 分配股利38.企业偿债能力分析主要是通过分析企业的()来进行的。
A. 利润形成情况以及利润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B. 资产结构以及资产与负债的关系C. 资产运用效率与效益D. 资产和净资产增减情况39.比率分析法主要有相关指标比率分析法和构成比率分析法两种。
()分析就是一种相关指标比率分析法。
A. 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率B. 长期资产占总资产的比率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试卷第 7 页(共18页)C. 资产负债率D. 长期负债占总负债的比率40.某企业2015年度财务报表数据显示:本年现金流量净额为30 000 000元,其中: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为15 000 000元,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10 000 000元,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为5 000 000元,年末流动负债为10 000 000元。
则该企业2015年度现金流动负债比率为()。
A.1.5B. 1.0C.0.5D. 3.0二、多项选择题(以下每小题至少有两项正确答案,每选对一项得0.5分,全部选对得满分。
多选或错选不得分。
本题共30分,每小题2分。
)41.按照反映现象的特点不同,数据可以分为分类数据,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这三类数据的特点是()A. 分类数据可以计算均值B. 顺序数据包含的信息比分类数据多C. 数值型数据可以计算均值D. 分类数据可以排序E. 数值型数据可以排序42.从数据的来源看,下面属于原始数据的是()。
A. 通过统计调查获得的数据B. 国家统计局网站上公布的数据C. 通过实验获得的数据D. 通过统计年鉴上查到的数据E. 科研机构发布的研究数据43.估计总体参数时,评价估计量的三个常用标准是()。
A.无偏性B.有效性C.多变性D.一致性E.最优性44.已知某地区2015年人口数量和2010-2015年人口平均增速,则可计算出该地区()。
统计基础理论及相关知识试卷第 8 页(共18页)A.2010-2015年人口累计增长量B. 2010-2015年人口年均增长量C.2010年人口数量D. 2011年人口数量E.2010-2015年人口平均发展速度45. 某企业2015年与2014年相比产品价格指数为98.9%,产品销售量增加了10%,这一结果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