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编 第一章 刑法概说[16页]
- 格式:ppt
- 大小:467.50 KB
- 文档页数:16
第一编刑法概论第一章刑法概说第一节刑法的概念、性质与渊源“刑法”:德语:strafrecht英语:penal law或用“犯罪法”代替:德语:kriminalrecht英语:criminal law1.我国关于“实质意义上的刑法”的三种观点:(1)“罪—刑”:认为刑法是“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并给犯罪人以何种刑罚处罚的法律”,传统观点,主要研究罪刑关系。
(2)“罪—责—刑”:“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将刑事责任看做罪—罚的桥梁。
刑事责任犯罪前行为人平素表现:好/坏犯罪后行为人的表现:逃跑、再犯……/ 自首、弥补……(3)“不法—罪—责”:“刑法是规定犯罪及其刑事责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2.刑法的基本构造是什么:——对“责任”概念的理解德日:“责任”是就行为对行为人进行的谴责——“责任”是犯罪的成立要件之一我国:“责任”是实现对犯罪的惩罚方式——“责任”是犯罪的法律后果3.关于刑法的简明定义:刑法是规定犯罪的成立要件及其刑事法律后果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二.刑法的性质1.独立的部门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
不同:根据其调整社会生活的方法,而非领域,来确定。
2.子法:根据宪法制定,宪法为母法。
3.补充法(保障法):民法、行政法是第一次规范,是创设权利和义务的规范;刑法是第二次规范,是在第一次规范没有被遵守时证明第一次规范仍然有效的规范,是用刑罚对第一次规范的效力进行的补充。
4.实体法:规定的是有关刑罚权行使的实质法律关系。
刑法规定内容,刑事诉讼法规定形式。
5.公法:古时:刑法起源于个人的和部落的复仇情感,原本具有私法性质;今日规定作为刑罚权主体的国家和作为刑罚权客体的犯人之间关系的公法;但是,出现了刑法私法化倾向:几年,欧美一些国家在被害人—加害人调解模式的基础上发展处“修复性司法制度”;在我国,倡导“刑事和解”,但是有条件(民间纠纷,轻伤害案件,3年以下有期徒刑)。
三.刑法的渊源1.刑法典:是以刑法名义颁布的、系统规定犯罪及其法律后果的法律。
上编刑法总论第一章刑法概说第一节刑法的概念、性质及与刑法学的关系一、刑法的概念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
刑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刑法是指一切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它不仅包括刑法典,还包括单行刑事法律以及非刑事法律中的刑事责任条款。
狭义刑法即指系统规定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刑法典。
二、刑法的性质(一)刑法的阶级性质(二)刑法的法律性质三、刑法与刑法学的关系刑法是刑法学研究的对象;刑法学是研究刑法及其所规定的犯罪、刑事责任和刑罚的科学。
第二节刑法的创制与完善一、刑法的创制(一)建国初期的单行法规(二)1954年至1957年刑法典的起草工作(三)1961年至1963年对刑法典草案的修改、研究工作(四)1976年至1979年第一部刑法典的通过,1980年1月1日正式实施。
二、刑法典的完善(一)1981年至1995年先后通过的24部单行刑事法律(二)1982年至1997年修改刑法典的五个阶段(三)新刑法典的特点第三节刑法的根据和任务一、刑法的根据宪法是法律根据,同犯罪作斗争的具体经验和实际情况是实践根据。
二、刑法的任务(一)保卫国家安全、人民民主专政和社会主义制度(二)保护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三)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四)维护社会秩序第四节刑法的体系和解释一、刑法的体系(一)刑法的体例(二)刑法的规范(三)刑法的条文:条、款、项;段。
(四)刑法的"但书"二、刑法的解释(一)按解释的效力分类1、立法解释就是由最高立法机关即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刑法的含义所作的解释。
2、司法解释就是由最高司法机关对刑法的含义所作的解释。
3、学理解释就是由国家宣传机构、社会组织、教学科研单位或者专家学者从学理上对刑法含义所作的解释。
(二)按解释的方法分类1、文理解释就是对法律条文的字义,包括单词、概念、术语,从文理上所作的解释。
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有关信用卡规定的解释(2004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根据司法实践中遇到的情况,讨论了刑法规定的“信用卡”的含义问题,解释如下:刑法规定的“信用卡”,是指由商业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发行的具有消费支付、信用贷款、转账结算、存取现金等全部功能或者部分功能的电子支付卡。
第一章刑法概说第一节刑法的概念与属性一、刑法的概念1.广义的刑法:泛指一切与犯罪和刑罚相关的法律规范。
狭义的刑法:仅指一国的刑法典。
一般意义的刑法:指以刑罚为制裁措施的实体法规范。
2.我国刑法学界对刑法概念的界定①刑法是“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②刑法是“规定犯罪、刑事责任与刑罚的法律”。
③刑法是“规定犯罪及其刑事责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④刑法是规定犯罪成立条件与适用刑罚标准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刑法规范的内容:规定什么样的行为构成何种犯罪(犯罪的成立条件)及对实施了某种犯罪的人应该如何运用刑罚(国家适用刑罚的标准)。
对刑法概念界定上的迥别将导致刑法总论体系的聚讼二、刑法学的概念1.最广义的刑法学:研究有关犯罪与刑罚的一切问题的科学,其研究对象包括实体的规范、犯罪原因与对策、刑事诉讼程序、刑罚的执行等等。
这种最广义的刑法学实际上是刑事法学。
2.广义的刑法学:是指对现行刑法进行解释(刑法解释学)、对刑法规范的哲学基础进行阐释(刑法哲学或理论刑法学)、对刑法的历史进行研究(刑法史学)、对不同的刑法进行比较(比较刑法学)的学科。
3. 狭义的刑法学:仅指刑法解释学。
三、刑法的性质(一)刑法的政治属性我国刑法学界的通说:“掌握政权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和统治秩序,以国家的名义颁布”的法律规范。
(二)刑法的法律属性1.刑法在整个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归属:基本法、子法、公法、实体法◆刑法到底是独立法还是附属法?2.刑法作为独立的法律部门的特殊性(1)刑法调整内容的特殊性①涉及犯罪与刑罚②利益的整体性和利益范围的广泛性:涉及社会生活的全部领域③内容的确定性:经由其他部门法调整后形成的社会关系(重婚罪)(2)制裁方法的严厉性:以剥夺公民的基本人权为内容(3)保护手段的终极性:保障法和后盾法第三节刑法的根据与任务一、刑法的根据◆刑法第1条规定:“为了惩罚犯罪,保护人民,根据宪法,结合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具体经验及实际情况,制定本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