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黄葆华
- 格式:pptx
- 大小:814.92 KB
- 文档页数:44
通信原理教学大纲第一篇:通信原理教学大纲《通信原理》教学大纲(Principles of Communication)(电子、通信专业适用)学时:64学分:4(授课:52学时,实验:12学时)一、教育目标(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和通信工程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通信主干课程。
它既是通信专业知识的入门课又是重要的通信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讲课、练习,使学生掌握通信原理的基础知识,掌握通信系统的一般问题的解决方法。
二、课程内容与基本要求通信系统概述掌握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通信系统分类及通信方式。
掌握信息及其度量方法。
掌握模拟和数字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2 随机信号分析理解随机过程的一般描述;掌握随机过程的数字特征;掌握维纳一欣钦定理,即平稳随机过程的相关函数与功率谱密度是傅立叶变换对;掌握高斯过程的数字特征以及一维密度函数;掌握窄带随机过程的包络和相位分别为瑞利分布和均匀分布;掌握正弦波如窄带随机过程的包络满足莱斯分布;掌握平稳随机过程通过线性系统还是平稳随机过程。
3 信道掌握信道定义、分类和信道数字模型。
掌握恒参信道及随参信道的定义。
了解分集接收方法。
掌握数字信道和模拟信道的容量计算方法,尤其是要理解香农公式的含义及应用条件等。
模拟调制系统掌握幅度调制中AM、DSB、SSB和VSB的基本原理、调制与解调框图、数学描述、以及抗噪性能;掌握模拟调频的基本原理、调制与解调框图以及数学描述;掌握频分复用的概念;了解复合调制和多级调制。
5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掌握数字基带信号及其频谱特性;基带传输的常用码型;深入理解数字基带传输中码间干扰和噪声;熟练掌握无码间干扰的基带传输特性以及噪声对传输性能的影响;掌握改善传输性能的重要措施:部分响应系统和时域均衡。
6 数字调制系统掌握2ASK、2FSK、2PSK和2DPSK数字调制的基本原理、调制和解调框图及系统的抗噪声性能并进行比较;掌握多进制数字调制系统中的QPSK、QDPSK和16QAM的基本原理及系统抗噪声性能。
2013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考研专业课 ③ 历年真题 主编:@西电点儿敬告:1.本资料完全免费;2.请使用B5纸打印;3.建议双面打印;4.更多资料:/xduky。
准备考研,无论是哪个专业,真题都是最重要的,西电通院也是如此。
在做真题之前请务必了解试卷的题型结构及分值,为此,编者做了下表:通信原理部分信号与系统部分一、填空二、简答三、综合/计算一、选择二、填空三、计算题数分值题数分值1 2 3 4 5分值题数分值题数分值1 2 3 4 分值2011 10 10 5 25 8 88 8 840 4 16 4 1612 12 12 7 43 2010 10 10 5 25 8 88 8 840 4 16 4 1612 12 12 7 43 2009 10 10 5 25 8 88 8 840 4 16 4 1612 12 12 7 43 2008 10 10 5 25 8 88 8 840 4 16 4 1612 12 12 7 43 2007 10 10 5 25 8 88 8 840 4 16 4 1612 12 12 7 43 2006 10 10 5 25 8 69 9 840 4 16 4 1611 11 11 10 43 2005 10 10 5 25 8 88 8 840 4 16 4 1610 10 12 11 43 2004 10 10 4 20 9 99 9 945 4 16 4 1610 10 12 11 43 2003 10 10 4 20 9 99 9 945 4 16 4 169 9 13 12 43试卷分为两部分,通信原理、信号与系统,各占75分,从来没变过。
2003年的第一部分是信号与系统,第二部分是通信原理;而从2004年开始至今,第一部分是通信原理,第二部分是信号与系统。
至于各部分的题型与分值,上表已经很详细了,不做过多解释。
需要提一点,通信原理部分的第三大题“综合/计算”是指:2008和2009年试卷上写的是“计算题”,其余的年份写的是“综合题”,但是其中小题的类型却是一样的,都是“需要计算的综合题”,综合题一般集中在四、五、六、七、八、九章(以大纲章序号为准),有时会两章综合(如五八章、六八章)另外,专业课是可以使用计算器的,计算一些复杂的算式或者对数(如香农公式)很方便。
《通信原理(黄葆华)》书代号:TN1779作译者:黄葆华出版日期:2007-03定价:¥25.0元出版社: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I S B N:978-7-5606-1779-4/TN.0361适用对象:研究生本科教育>工学>电气信息类>通信工程配套资料下载内容简介本书以各种现代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为模型,全面系统地论述了现代通信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全书共11章,内容包括:预备知识、各类通信信道的介绍、模拟通信系统、数字通信系统、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最佳接收技术、信道编码技术和同步系统等。
本书的最大特点是物理概念清楚、公式推导详略得当、内容叙述深入浅出、语言流畅、条理清楚、例题丰富,便于读者自学以及组织实施教学活动。
本书既可作为通信工程、电子工程、信息工程及相关专业的本科生教材,也可作为广大科技人员的参考书。
目录第1章绪论1.1 通信的概念及系统模型1.2 通信系统的分类及通信方式1.3 信息的度量及香农公式1.4 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1.5 通信的发展过程本章小结习题第2章确知信号分析2.1 引言2.2 周期信号的频谱分析2.3 非周期信号的频谱分析2.4 傅氏变换的基本性质及应用2.5 信号通过线性系统不失真传输条件2.6 波形相关2.7 谱密度和帕塞瓦尔定理2.8 信号的带宽本章小结习题第3章随机信号分析3.1 引言3.2 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与概率密度函数3.3 随机过程3.4 随机过程通过线性系统3.5 通信系统中的噪声本章小结习题第4章信道4.1 引言4.2 信道的定义及其数学模型4.3 恒参信道特点及其对信号传输的影响4.4 随参信道特性及其对信号传输的影响4.5 随参信道特性的改善技术本章小结习题第5章模拟调制系统5.1 引言5.2 线性调制系统5.3 线性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5.4 角度调制5.5 频率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5.6 频分复用(FDM)5.7 模拟调制系统应用举例本章小结习题第6章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第7章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第8章数字调制技术第9章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第1O章信道编码第11章同步原理附录主要参考资料。
《通信原理》课程标准课程编码:适用专业:应用电子技术电气自动化通信专业学时:60学时开课学期:第三学年第一学期一、课程性质通信工程是一门工程学科,主要是在掌握通信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运用各种工程方法对通信中的一些实际问题进行处理。
通过该专业的学习,可以掌握电话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等各种通信系统的原理,研究提高信息传送速度的技术,根据实际需要设计新的通信系统,开发可迅速准确地传送各种信息的通信工具等。
二、课程培养目标本课程的培养目标是(一)知识目标(1)掌握模拟与数字通信理论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2)具备对简单通信系统进行建立模型、定性分析、定量计算的能力;(3)能对给定的通信电路进行调试;(4)对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能够进行分析和排除;(5)对规定任务有一定的创新能力;(二)素质目标(1)能根据工作任务的需要,使用各种工具、媒体收集资料,并能针对任务筛选有用信息。
(2)能根据工作任务要求,制定工作计划,并有步骤地开展工作。
(3)能分析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案。
(4)能主动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并能有选择地运用到工作中。
(三)能力目标(1)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能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态度和观点。
(2)具有团队协作精神,能以团队形式工作并使自己的工作与前后工序相协调;能主动与他人合作、参与团队工作,与他人交流和协商,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3)能适应企业环境,融入企业文化的能力,具有严明的纪律性和对企业足够的忠诚度。
(4)具有产品质量意识、工作责任心、良好的社会责任感。
三、与前后课程的联系(一)与前续课程的联系与高频数字电路,傅里叶变换,频谱问题联系紧密。
(二)与后续课程的联系无后续课程四、课程内容标准和要求根据专业课程目标和涵盖的工作任务要求,确定课程内容和要求,说明学生应获得的知五、教学实施建议(一)推荐教材黄葆华,等. 通信原理. 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二)教学参考资料孙学军,等. 通信原理.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1.陶亚雄,等.现代通信原理.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三)教师素质要求通信专业培养具备通信技术、通信系统和通信网等方面的知识,能在通信领域中从事研究、设计、制造、运营及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国防工业中从事开发、应用通信技术与设备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