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生产(CP)[1]
- 格式:ppt
- 大小:1.35 MB
- 文档页数:38
第1篇一、清洁生产的定义清洁生产(Clean Production,简称CP)是一种旨在减少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双赢的生产方式。
它强调在生产过程中从源头预防污染,通过优化生产工艺、改进生产设备和加强环境管理,降低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
二、清洁生产的意义1. 环境效益:清洁生产有助于减少污染物排放,降低对环境的破坏,实现可持续发展。
2. 经济效益:通过优化生产过程,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3. 社会效益:清洁生产有助于提高员工环保意识,改善生产环境,促进社会和谐。
4. 政策支持: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清洁生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企业开展清洁生产,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三、清洁生产的实施步骤1. 评估现状:对企业生产过程进行全面评估,了解资源消耗、污染物排放等情况。
2. 设定目标:根据评估结果,设定清洁生产的目标,包括资源节约、污染物减排等。
3. 制定方案: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具体的清洁生产方案,包括技术改造、设备更新、工艺优化等。
4. 实施方案:组织人员实施清洁生产方案,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5. 监测与评估:对清洁生产实施情况进行监测,评估方案实施效果,对不足之处进行调整。
6. 持续改进:根据监测与评估结果,不断优化清洁生产方案,实现持续改进。
四、清洁生产在企业发展中的应用1. 资源节约:通过优化生产工艺、提高设备利用效率,实现资源节约。
例如,某企业通过改进生产工艺,将原材料利用率从原来的80%提高到95%,每年节约原材料成本数百万元。
2. 污染减排:通过改进生产设备、优化生产流程,降低污染物排放。
例如,某企业采用先进的废气处理设备,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净化后达标排放,每年减少污染物排放量数百吨。
3. 技术创新:通过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例如,某企业引进先进的自动化生产线,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
清洁生产与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0的定义内容及其相互关系1 清洁生产定义及内涵1.1 清洁生产定义联合国环境署对清洁生产的定义为:清洁生产是关于产品的生产过程的一种新的、创造性的思想,该思想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增加生态效应和减少人类及环境的风险。
对生产过程,要求节约材料和能源,淘汰有毒原材料,减降所有废弃物的数量和毒性;对产品要求减少从原材料提炼到产品最终处置的全生命周期的不利影响;要求将环境因素纳入设计和所提供的服务中。
1.2 清洁生产(简写CP)内容CP既是一种战略体现于宏观层次的总体污染预防,又可以从微观上体现于企业采取的预防污染措施。
在宏观上,CP的提出和实施使环境进入决策如工业行业的发展规划、工业布局、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发行以及管理模式的完善等都要体现污染预防的思想。
如我国许多行业、部门提出严格限制和禁止能源消耗高、资源浪费大,污染严重的产业、产品发展,对污染重、质量低、消耗高的产品实行关、停、并、转等等,都体现了清洁生产战略对宏观调控的重要影响,也体现着工业管理部门对清洁生产的日益深刻的认识。
在微观上,CP通过具体的手段措施达到工业全过程污染预防。
如清洁工艺、环境管理体系、产品环境标志,产品生态设计,全生命周期分析等,用清洁的生产工艺技术,生产出清洁的产品。
针对某个企业而言,推行清洁生产主要应用清洁生产审计,即由企业对正在进行或计划进行的工业生产进行预防污染分析和评估。
在检查有关单元操作、原材料、耗水、耗能废物的来源、数量以及类型的基础上,通过全过程定量评估,运用投入—产出的经济学原理,找出不合理排污点位,确定削减排污方案,从而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2 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2.1 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的定义国际标准组织认为: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是整个管理体系的一部分,管理体系的这一部分包括制定、实施、实现、评价和持续环境政策所需要的组织结构、规划活动、责任、实践、步骤、流程和资源。
环境战略持续运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提高生态效率,并减少对人类及环境的风险。
(1)对生产过程而言,要求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淘汰有毒原材料,减少和降低所有废弃物的数量及毒性;(2)对产品而言,要求减少从原材料提炼到产品最终处置的整个生命周期的不利影响;(3)对服务而言,要求将预防性的环境战略结合到服务的设计和所提供服务的活动之中。
原则:持续性预防性综合性清洁生产《清洁生产促进法》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理,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或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危害。
…实施清洁生产的重要意义(理解)①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经之路②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有效途径和客观要求③防治工业污染的必然选择和最佳模式④现代工业发展的基本模式和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是企业树立良好社会形象的内在要求⑤有利于消除国际贸易壁垒⑥是促进环保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⑦实现工业污染源稳定达标和总量控制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的重要途径⑧?⑨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减少企业的环境风险等2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的区别(1)清洁生产侧重“防”,末端治理侧重“治”;(2)清洁生产实现了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而传统的末端治理只有环境效益,没有经济效益;(3)清洁生产对于企业来讲有动力,能主动;末端治理对于企业没有太大动力,比较被动;(4)清洁生产可以持续,而末端治理不易持续。
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的关系末端治理是清洁生产的补充,是清洁生产的最后环节,两者应长期并存:3什么是工业生态学工业生态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生产活动中自然资源从源、流到汇的全代谢过程及其生命支持系统相互关系的学科。
(工业生态学的三个应用层次:企业内部、工业系统内部、区域或全球范围)生态工业(理解)按生态经济(学)原理和知识经济规律组织起来的基于生态系统承载能力、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的网络型进化型工业,它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生产体系或环节之间的系统耦合使物质和能量多级利用、高效产出或持续利用。
一、清洁生产的理念清洁生产的定义(UNEP,1996):清洁生产(Cleaner Production,缩写CP)是一种创新思想,该思想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提高生态效率,并减少对人类及环境的风险。
对生产过程而言,要求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淘汰有毒原材料,削减所有废弃物的数量及毒性;对产品而言,要求减少从原材料提炼到产品最终处置的整个生命周期的不利影响;对服务而言,要求将环境因素纳入到设计和所提供的服务活动之中。
“清洁生产”定义的解读思想本质:环境战略、发展的创新理念基本特征:预防性、整体性/系统性/综合性核心要素:源头削减、污染预防,持续运用--持续改进适用对象:生产过程、产品、服务运用要求:对生产过程—节能降耗、替代淘汰、减量降毒;对产品—权衡整个生命周期;对服务活动—纳入环境因素战术:环境设计、节约、替代、再利用,源削减、过程控制宗旨:提高生态效率,并减少对人类及环境的风险二、清洁生产的产生与发展主要的环境问题:生态环境恶化:树林减少、土地退化、水土流失、沙漠化、物种消失。
大气环境污染:酸雨、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与全球气候变化。
水环境污染:污染事件、富营养化、COD。
有毒有害物质:化学品、危险品。
生物多样性危机、海洋污染等资源问题:自然资源:土地、树林、水。
能源:化石燃料、水力、核能、其他。
矿产资源:表1-7为什么要推行清洁生产?清洁生产是人类社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原有的生产及服务等活动模式是不可持续的:造成资源的过度消耗和日益稀缺;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及环境污染;地球不可再生资源的可利用量存在极限原有的单纯依赖末端手段治理污染的方式也是不可持续的:治理代价高、经济上难以承受;治理难度大、所实现的环境改善十分有限、又存在污染转移的风险;其资源利用方式极不合理、无助于减少生产过程中资源能源的浪费实施清洁生产的意义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经之路,控制环境污染的有效手段,减轻末端治理的负担,缓解资源短缺压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最佳途径总结:清洁生产是一种创新的资源环境战略清洁生产是一种全新的产品设计、产品生产、产品服务方式清洁生产理念着眼于消除造成污染的根源清洁生产目的是节能、降耗、减污、增效,目标是减少人类及环境的风险1.清洁生产审核主要原理清洁生产审核:是指按照一定程序,对生产和服务过程进行调查和诊断,找出能耗高、物耗高、污染重的原因,提出减少有毒有害物料的使用、产生,降低能耗、物耗以及废物产生的方案,进而选定技术经济及环境可行的清洁生产方案的过程。
清洁生产审核步骤及方法简述清洁生产(Cleaner Production,简称CP)是指在生产活动中,通过改进工艺、采用先进设备和技术、减少能源和原材料的使用、减小和防止废物产生,以及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破坏的一种生产方式。
清洁生产审计是CP的重要工具,可以帮助企业识别和实施清洁生产措施。
下面我将对清洁生产审核的步骤和方法进行详细描述。
一、清洁生产审核的步骤:1.确定审核的目标和范围:明确要审查的生产过程、设备和相关环境管理体系的内容和界定,确定审核的目标和期望的结果。
2.预备工作:收集与生产过程和环境有关的资料和信息,组织审核小组,制定审核方案和时间计划。
3.实地调查:对企业的生产过程进行实地调查,收集数据和信息,包括原材料使用情况、能耗情况、废物排放情况、污染物排放情况等。
4.进行数据分析: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在此基础上,评估企业的清洁生产水平,确定产生污染和资源浪费的原因和主要问题。
5.制定清洁生产目标和措施: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确定清洁生产的目标和措施,包括改进工艺、提高能源和物料利用率、减少废物产生和污染物排放等。
6.编制审核报告:将审核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归纳和总结,编制审核报告,包括所发现的问题、建议的改进措施和实施计划等。
7.提出改进建议和跟踪服务:向企业提出改进建议,并根据企业的需要,提供跟踪服务,帮助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措施,促进持续改进。
二、清洁生产审核的方法:1.文献调研和归纳总结: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和资料,了解和研究该行业或企业的清洁生产技术和实践经验,对比和评估企业的水平和差距,为审核提供依据。
2.数据收集和分析:利用数据收集方法,收集与生产过程和环境有关的数据和信息,包括原材料利用率、能源消耗、废物排放和污染物排放等,然后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找出问题和改进的方向。
3.现场实地观察和调研:通过对企业的生产过程进行实地观察和调研,了解企业的实际操作情况,发现问题和隐患,为制定改进措施提供依据。
清洁生产复习重点-(1)本页仅作为文档页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1.清洁生产的定义(UNEP,1996)清洁生产(Cleaner Production,缩写CP)是一种新的创造性思想,该思想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运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提高生态效率,并减少对人类及环境的风险。
(1)对生产过程而言,要求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淘汰有毒原材料,减少和降低所有废弃物的数量及毒性;(2)对产品而言,要求减少从原材料提炼到产品最终处置的整个生命周期的不利影响;(3)对服务而言,要求将预防性的环境战略结合到服务的设计和所提供服务的活动之中。
原则:持续性预防性综合性清洁生产《清洁生产促进法》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理,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或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危害。
实施清洁生产的重要意义(理解)①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经之路②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有效途径和客观要求③防治工业污染的必然选择和最佳模式④现代工业发展的基本模式和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是企业树立良好社会形象的内在要求⑤有利于消除国际贸易壁垒⑥是促进环保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⑦实现工业污染源稳定达标和总量控制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的重要途径⑧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减少企业的环境风险等2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的区别(1)清洁生产侧重“防”,末端治理侧重“治”;(2)清洁生产实现了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而传统的末端治理只有环境效益,没有经济效益;(3)清洁生产对于企业来讲有动力,能主动;末端治理对于企业没有太大动力,比较被动;(4)清洁生产可以持续,而末端治理不易持续。
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的关系末端治理是清洁生产的补充,是清洁生产的最后环节,两者应长期并存3什么是工业生态学?工业生态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生产活动中自然资源从源、流到汇的全代谢过程及其生命支持系统相互关系的学科。
1.清洁生产的定义(UNEP,1996)清洁生产(Cleaner Production,缩写CP)是一种新的创造性思想,该思想将整体预防的环境战略持续运用于生产过程、产品和服务中,以提高生态效率,并减少对人类及环境的风险。
(1)对生产过程而言,要求节约原材料和能源,淘汰有毒原材料,减少和降低所有废弃物的数量及毒性;(2)对产品而言,要求减少从原材料提炼到产品最终处置的整个生命周期的不利影响;(3)对服务而言,要求将预防性的环境战略结合到服务的设计和所提供服务的活动之中。
原则:持续性预防性综合性清洁生产《清洁生产促进法》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理,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或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危害。
实施清洁生产的重要意义(理解)①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经之路②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有效途径和客观要求③防治工业污染的必然选择和最佳模式④现代工业发展的基本模式和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是企业树立良好社会形象的内在要求⑤有利于消除国际贸易壁垒⑥是促进环保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⑦实现工业污染源稳定达标和总量控制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的重要途径⑧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减少企业的环境风险等2 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的区别(1)清洁生产侧重“防”,末端治理侧重“治”;(2)清洁生产实现了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而传统的末端治理只有环境效益,没有经济效益;(3)清洁生产对于企业来讲有动力,能主动;末端治理对于企业没有太大动力,比较被动;(4)清洁生产可以持续,而末端治理不易持续。
清洁生产与末端治理的关系末端治理是清洁生产的补充,是清洁生产的最后环节,两者应长期并存3 什么是工业生态学?工业生态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生产活动中自然资源从源、流到汇的全代谢过程及其生命支持系统相互关系的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