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全国自考00024普通逻辑试卷及答案解释
- 格式:doc
- 大小:13.00 KB
- 文档页数:1
一、前置知识点:3、三段论的一般规则(1)一个正确三段论,有且只有三个不同的项(2)中项至少要周延一次(3)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4)两个否定的前提推不出结论(5)前提中有一个是否定的,则结论只能是否定的;结论是否定的,则前提中必有一个是否定的(6)两个特称前提不能提出结论。
(7)如果两个前提中有一个是特称的,那么,结论也是特称的二、历年真题及答案试运用三段论的基本规则证明:第三格的有效三段论的结论必须是特称命题【201404】【201704】【202010】假设第三格的结论是全称命题,则结论中主项周延,结论中的主项是该三段论的小项,根据第三格的形式可知,三段论的是小项是小前提的谓项。
根据规则3前提中不周延的,结论也不得周延,小前提中谓项周延,则小前提必然是否定判断。
根据规则5,前提有一个是否定的,结论也必须是否定的,则结论为否定全称判断,谓称也周延,则大前提必定是否定判断。
根据规则4,两个否定前提,推不出结论,可知上述推理与规则矛盾,所以假设不成立,第三格的有效三段论必须是特称命题。
试运用三段论的基本规则证明:第二格的有效三段论前提中必须有一个是否定命题【201410】假设第二格的前提是肯定命题,则前提是A判断、I判断,谓项均不周延,根据第二格的形式可知,三段论的中项是大、小前提的谓项,根据规则2中项必须周延一次,可知上述推理与规则矛盾,所以假设不成立,第二格的有效三段论前提中必须有一个是否定命题。
试运用三段论的基本规则证明:第三格的小前提必须是肯定命题【201504】【202104】假设第三格的小前提是否定命题,根据规则5前提有一个是否定的,结论也是否定,则结论是否定判断命题,结论中的谓项周延,根据规则3 前提中不周延的,结论也不得周延,则大前提也周延,根据三段论的形式可知,大前提是谓项,周延则为否定判断命题,根据规则4 两个否定前提,推不出结论,可知上述推理与规则矛盾,所以假设不成立,第三格的小前提必须是肯定命题。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00024普通逻辑》考前模拟试卷一[单选题]1.这一推理式是二难推理的A.简单构成式B.简单破坏式C.复杂构成式D.复杂破坏式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暂无解析[单选题]2.班主任老师对一个学习优秀的学生说:“你之所以取得这样好的成绩,主要是因为我教学有方”以下哪项如果为真将最有力地反驳老师的说法?A.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B.班里其他大部分同学学习都不好C.另一个班里也有学习很优秀的学生,而他并不是班主任D.这个优秀学生的家长为该学生请了一个著名的学者当家教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暂无解析[单选题]3.“不必然非p”与“可能非p”之间的关系应该是()A.下反对关系B.差等关系C.矛盾关系D.反对关系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不必然非p”等值于“可能p”。
由模态判断之间的逻辑方阵图可知“可能p”与“可能非p”之间是下反对关系。
[单选题]4.下列推理形式中,有效式是()A.(p∨q)→﹁r,p├﹁rB.﹁(p∨﹁q)├pC.(p→q)∧﹁p├﹁qD.﹁p∨q∨r├r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暂无解析[单选题]5.“(p→q)∧(p→r)∧(┑q∨┑r)├┑p”这一推理式是二难推理的()A.简单构成式B.简单破坏式C.复杂构成式D.复杂破坏式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暂无解析[单选题]6.能够成立的推理形式是()A.((p∨q)→r)∧p├┑rB.┑(p∧q)├pC.(p→q)∧┑q├┑pD.p∨q∨r├r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暂无解析[单选题]7.“p∨﹁q”真,“q”真,据选言推理否定肯定式可推出()A.“p”真B.“p”假C.“q”假D.“非q”真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暂无解析[单选题]8.心脏的搏动引起血液循环,对同一个人,心率越快,单位时间进入循环的血液量越多。
血液中的红血球运输氧气。
一般地说,一个人单位时间通过血液循环获得的氧气越多,他的体能及其发挥就越佳。
因此,为了提高运动员在体育比赛中的竞技水平,应该加强他们在高海拔地区的训练,因为在高海拔地区,人体内每单位体积血液中含有的红血球数量,要高于在低海拔地区。
2018年l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一致命题考试一般逻辑试卷(课程代码00024)本试卷共6页,满分l00分。
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题一定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反面均可作底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一定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 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一定注明大、小题号,使用 0.5毫米黑色笔迹署名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高出答题地区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l5小题.每题l分。
共15分。
在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最切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作为万物之灵,人相同是有性其余动物,分为男人和女人。
这句话关于看法“人”来说A .明确了内涵,但没有明确外延B .没有明确内涵,但明确了外延C .明确了内涵,而且明确了外延D .没有明确内涵,而且没有明确外延2.看法A和B的外延完整不一样,而且两者的外延之和小于两者属看法的所有外延,则 A、B看法之间拥有A.交错关系 B .反对关系 C .真包括于关系 D. 真包括关系3.“有些S是P”和“所有 S不是P”这两个命题形式A .逻辑常项不一样可是变项相同B .逻辑变项和常项均不一样C .逻辑变项和常项均相同D .逻辑变项不一样可是常项相同4.“所有三角形都不是四边形”,这个判断是A.单称判断 B .特称判断 C .全称判断 D .复合判断5.桌子上有4只杯子,每只杯子上写着一句话,第一只杯子:“所有的杯子中都有水果糖”;第二只杯子:“本杯中有苹果”;第三只杯子:“本杯中没有巧克力”;第四只杯子:“有些杯子中没有水果糖”。
假如此中只有一句实话,那么为真的是A .所有的杯子中都有水果糖B .所有的杯子中都没有水果糖C .第二只杯子中有苹果D .第三只杯子中有巧克力6.两个看法之间的全同关系是A.对称且传达的关系 B .非对称且传达的关系C.反对称且传达的关系 D .对称且非传达的关系7.“李林不是钢铁工人,又不是煤炭工人”与“假如李林是钢铁工人,那么李林不是煤炭工人”这两个判断A.不行同真但可同假C.可同真而且可同假B.不行同假但可同真D.不一样真而且不一样假“要么p,要么q”的逻辑含义是.P和q必有一真,并可同真C.P真或q真,但不行能同时为真.P和q至多一真,也可能同假.P和q可能都真A9.若“假如王林掌握了两门外语,那么他精晓逻辑”为假,则为真的是.王林没有掌握两门外语而且不精晓逻辑.王林掌握两门外语而且精晓逻辑.或许王林没有掌握两门外语或许他精晓逻辑.王林掌握两门外语但不精晓逻辑10.断言“小夏是一位画家”和“小夏不是一位画家”同时都真,违犯了A.同一律B.矛盾律 C.排中律D.充分原因律11.从SEP能够推出A.PIS B.SIP C.PESD.SAP12.pq;真,据联言推理分解式可推出A.“p”真8.“p”假C.“q”假D.“非q,,真13.在不完整归纳推理中,结论的判定范围和前提的判定范围关系为.前者少于后者.前者等于后者.前者高出后者.前者有时等于后者,前者有时高出后者14.心脏的搏动惹起血液循环。
2018 年 4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和答案解析(课程代码:03709)本试卷共 4 页。
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 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 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5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历史时代及其提出的各项任务,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B)A.主观条件B.客观条件C.理论基础D.理论前提【解析】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历史时代及其提出的各项任务,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
【考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5.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既表现为它具有彻底的批判精神,又表现为它具有(C)A.完整的理论体系B.严密的逻辑结构C.鲜明的政治立场D.崇高的社会理想【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1)科学性表现在,首先它不带任何偏见,其次在于它具有深刻性,再次它还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2)其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还表现在它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上。
【考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6.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区别在于如何问答(A)A.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B.世界可否被认识的问题C.世界的存在是怎样的问题D.世界统一性的问题【解析】物质和意识哪个是本原、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这在哲学上属于本体论的问题,是最重要的方面。
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
全国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普通逻辑试题课程代码:00024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15分)1.“p∧q”与“r∨s”这两个逻辑形式,它们的()A.变项和逻辑常项都相同B.变项不同但是逻辑常项相同C.逻辑常项不同但变项相同D.变项和逻辑常项都不同2.在下列两概念中具有矛盾关系的是()A.黑、白B.对称关系、非对称关系C.马克思主义、非马克思主义D.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3.在“有S不是P”中,S和P不可能有欧拉图()所示之关系。
4.在“有的S是P”这个特称肯定判断中,量项“有的”的逻辑含义是()的意思。
A.“一部分”B.“少数”C.“至少有一个”D.“大多数”5.如一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则这一判断必为假。
A.前件真,后件真B.前件假,后件假C.前件假,后件真D.前件真,后件假6.在三段论推理“所有P都是M,有的S不是M;所以,有的S不是P”中,()A.小项在前提和结论中均周延B.小项在前提和结论均不周延C.大项在前提和结论中均不周延D.中项在前提中周延两次7.“这场球赛,或者英国队胜,或者德国队胜,或者两队踢平。
德国队没有胜,英国队也没有胜,所以,两队踢平。
”该推理属于()A.联言推理B.选言推理C.假言推理D.二难推理8.以“如果要增强企业活力,就必须进行体制改革”和“不进行体制改革”为前提,可推出的必然结论为()A.不要增强企业活力B.既要增强企业活力,又必须进行体制改革C.能增强企业活力D.或者要增强企业活力,或者必须进行体制改革9.必要条件假言推理的否定前件式可用符号表示为()A.(p→q)∧p→qB.(p→q)∧┐q→┐pC.( p←q)∧┐q→┐pD.(p←q)∧┐p→┐q10.从个别性的前提得到个别性结论的推理是()A.演绎推理B.归纳推理C.类比推理D.必然性推理11.若“并非所有的花都是红的”这一断定为真,则下列为真的判断是()A.有的花是红的B.有的花不是红的C.并非有的花是红的D.并非有的花不是红的12.据卫星提供的最新气象资料表明,原先预报的明年北方地区的持续干旱不一定出现。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00024普通逻辑重点汇总(一)第一章引论1、逻辑学主要研究推理有效性问题。
2、推理的有效性,指的是推理形式的有效性。
推理形式指的是推理的前提和结论在形式上的联系方式。
第二章概念第一节概念概述1、概念:是反映思维对象及其特有属性或者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2、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是概念的基本逻辑特征:内涵: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特有属性或者本质属性。
外延: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属性或者本质属性所组成的集合。
第二节概念的种类一、依据概念外延的大小,可以讲概念划分为空概念、单独概念与普遍概念。
1、空概念:外延为空集的概念称为空概念。
2、单独概念:外延只有一个对象的概念称为单独概念。
3、普遍概念:外延包括一个以上对象的概念称为普遍概念。
二、依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否集合体,可将概念分为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1、集合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一个集合体的概念。
集合概念所反映的集合体,指的是由若干同类个体组成的统一整体。
2、非集合概念:所反映的对象不是一个集合体的概念称为非集合概念。
3、辨别集合概念还是非集合概念的方法:看这个概念所反映的属性是否为这个概念所涉及的每一个个体所具有。
如果这个概念所反映的属性为这个概念所涉及的每一个个体所具有,则这个概念通常是非集合概念。
如果这个概念所反映的属性未必为这个概念所涉及的每一个个体所具有,则这个概念通常是集合概念。
三、根据概念所反映的是个个体、性质还是关系可以分为个体概念、性质概念与关系概念。
1、个体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一个个体的概念称为个体概念。
2、性质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个体性质的概念称为性质概念。
3、关系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的概念称为个体概念。
4、判断关系概念是几元关系概念,其关键是看这个概念涉及几个个体。
5、个体概念是和性质概念、关系概念相对而言的,同一个语词在不同的句子中可能有时表达的是个体概念,有时表达的是性质概念或者关系概念。
四、依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否具有某种属性,可以将概念分为正概念和负概念。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00024普通逻辑》考前模拟试卷三[单选题]1.如果同时肯定p→q和q∨s,那么A.违反同一律B.不违反逻辑规律C.违反排中律D.违反矛盾律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暂无解析(江南博哥)[单选题]2.“所有的人都是动物”这一判断是A.全称肯定判断B.全称否定判断C.特称肯定判断D.特称否定判断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暂无解析[单选题]3.如果SIP为真,则一定有A.SEP为假B.SOP为假C.SOP为真D.SAP为假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暂无解析[单选题]4.“如果二角对顶,那么二角相等”可变换为等值于它的命题是A.如果二角不对顶,那么二角不相等B.只有二角相等,二角才对顶C.如果二角不相等,那么二角对顶D.只有二角对顶,二角才相等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暂无解析[单选题]5.张经理在公司大会上宣布:“此次提出的方案得到一致赞同.全体通过。
”会后,小陈对此事进行了调查,发现张经理所言不是事实。
如果小陈的发现为真,下面必定为真的是A.大家都不赞同B.有些人赞同,有些人反对C.至少有人不赞同方案D.至少有人赞同方案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张经理的宣布是p,小陈的发现是┐p。
┐p为真,则p为假。
因此,此次提出的方案并非一致赞同,至少有人不赞同方案,故选C。
[单选题]6.一项全球范围的调查显示:近10年来,吸烟者的总数基本保持不变;每年只有10%的吸烟者改变自己的品牌,即放弃原有的品牌而改吸其他品牌;烟草制造商用在广告上的支出占其毛收入的10%。
在烟草公司的年终董事会上,董事A认为,上述统计表明,烟草业在广告上的收益正好等于其支出,因此,此类广告完全可以不做。
以下哪项,构成对董事A的结论的最有力的质疑?A.董事A的结论忽略了:世界烟草业是一个由处于竞争状态的众多经济实体组成的B.董事A的结论忽略了:近年来各种品牌的香烟的价格都有了很大的变动C.董事A的结论基于一个错误的假设:每个吸烟者在某个时候只喜欢一种品牌D.董事A的结论基于一个错误的假设:每个烟草制造商只生产一种品牌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暂无解析[单选题]7.“共青团”和“共青团员”,这两个概念是A.矛盾关系B.反对关系C.既非矛盾,也非反对的不相容关系D.属种关系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暂无解析[单选题]8.若“p∧q”与“p→q”均真,则()A.p与q均假B.p与q均真C.p真q假D.p假q真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暂无解析[单选题]9.具有真包含于关系的一组概念是()A.中国-联合国B.机器人-人C.性质判断-判断D.数学家-哲学家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暂无解析[单选题]10.“吸毒”和“感染艾滋病”之间是什么关系?A.前者是后者的充分条件B.前者是后者的必要条件C.前者是后者的充分必要条件D.前者和后者不构成条件关系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暂无解析[单选题]11.若“如果王林掌握了两门外语,那么他精通逻辑”为假,则为真的是A.王林没有掌握两门外语并且不精通逻辑B.王林掌握两门外语并且精通逻辑C.或者王林没有掌握两门外语或者他精通逻辑D.王林掌握两门外语但不精通逻辑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暂无解析[单选题]12.“所有三角形都不是四边形”,这个判断是A.单称判断B.特称判断C.全称判断D.复合判断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暂无解析[单选题]13.“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这个命题是A.单称命题B.特称命题C.全称命题D.既可以为特称命题,也可以为全称命题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单称命题的标准形式是:这个s是(不是)P;空称命题的标准形式是:所有s都是(不是)P;特称命题的标准形式是:有的s是(不是)P。
全国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普通逻辑试题课程代码:0002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某体操队有些队员来自广西”,这个判断的对象是(D)A、某体操队B、某体操队有些队员C、体操队D、某体操队的队员2、如果SIP为真,则一定有(A)A、SEP为假B、SOP为假C、SOP为真D、SAP为假3、根据性质判断的对当关系,驳斥“有的金属不导电”的正确判断是(C)A、有的金属导电B、并非有的金属导电C、所有的金属都导电D、所有的金属都不导电4、“控告”这种关系是(C)A、对称关系B、禁对称关系C、非对称关系D、传递关系5、“或者p,或者q”的逻辑含义是(B)A、p和q只有一真,不能同真B、p和q至少一真C、p和q至多一真,不可能同假D、p和q可能都假6、“如果二角对顶,那么二角相等”可变换为等值于它的命题是(B)A、如果二角不对顶,那么二角不相等B、只有二角相等,二角才对顶C、如果二角不相等,那么二角对顶D、只有二角对顶,二角才相等7、据真值表,以下命题形式中与p→q具有等值关系的是(D)A、p∧¬qB、¬p∧qC、p∨¬qD、¬p∨q8、大多数人都熟悉安徒生童话《皇帝的新衣》,故事中有两个裁缝告诉皇帝,他们缝制出的衣服有一种奇异的功能:凡是不称职的人或者愚蠢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不能从裁缝的断言中逻辑地推出的是(B)A、凡是不称职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B、凡是看不见这衣服的人都是不称职的人或者愚蠢的人C、凡是能看见这衣服的人都是称职的人或者不愚蠢的人D、有些称职的人能够看见这衣服9、所有聪明人都是近视眼,我近视得很厉害,所以,我很聪明。
以下揭示了上述推理明显错误的是(A)A、所有的鸡都是尖嘴的,这只总在树上呆着的鸟是尖嘴的,因此它是鸡B、所有的猪都有四条腿,但这种动物有八条腿,所以它不是猪C、小李十分高兴,所以小李一定长得很胖,因为高兴的人都长得很胖D、所有的天才都高度近视,我一定是高度近视,因为我是天才10、“一个推理只有形式正确,才能得出可靠的结论,这个推理结论不可靠,所以这个推理形式不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