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历史易错字词
- 格式:doc
- 大小:11.00 KB
- 文档页数:1
初一历史上册易错知识点大全(学霸笔记)1、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2、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都处于旧石器时代,以打制石器为主。
3、元谋人知道用火,北京人会使用火并保存火种,山顶洞人懂得人工取火。
4、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工具以磨制石器为主,处在新石器时代。
5、由穴居到开始定居生活的重要条件,是原始农业的产生。
6、半坡居民居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河姆渡人居住干栏式房屋主要是自然环境决定的。
7、皇帝在阪泉之战中打败炎帝;炎帝和黄帝部落联合,通过涿鹿之战打败蚩尤。
8、与禅让制有关的人物有尧、舜、禹,通过禅让制取得部落联盟首领的是舜和禹。
9、炎帝、皇帝、尧、舜、禹都是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
炎帝、皇帝同时存在。
尧、舜、禹先后成为部落联盟首领。
10、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它的出现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开始进入阶级社会。
11、禹建立夏朝;汤建立商朝,盘庚迁都到殷;周武王建立西周。
夏朝的暴君是桀,商朝的暴君是纣王。
12、仓颉造字是古老传说。
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13、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但这不能说明我国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
14、春秋争霸战争的实质是诸侯争当周王的替代者、争当天下共主的斗争,周天子仍然存在。
春秋时期的霸主是先后存在的。
15、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的重要标志。
16、春秋时期的时代特征是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17、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这是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根本原因。
18、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秦国封建制度确立起决定作用的废除井田制,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容许土地自由买卖。
对奴隶主贵族打击最大的是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是建立县制和统一度量衡。
19、生产力的发展引发社会变革是百家争鸣出现的根本原因。
20、在治理国家问题上,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儒家主张“以德治国”;墨家主张要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法家主张要靠法令、权术和威势,以使臣民慑服,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2017年历史中考总复习(三十五)易错字整理七年级上册:元谋人氏族河姆渡居民干栏式房屋嫘祖仓颉伶伦禅让尧舜禹盘庚迁都伊尹涿鹿之战牧野大战镐京司母戊鼎齐桓公尊王攘夷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岷江商鞅大篆扁鹊离骚御史大夫圆形方孔铜钱蒙恬临洮董仲舒主父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五铢钱冒顿单于卫青霍去病呼韩耶单于大月氏张骞蔡伦九章算术张衡华佗张仲景纪传体史记赤壁之战夷洲司马炎司马睿建康羯族氐族羌族苻坚拓跋割圆术贾思勰郦道元王羲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云冈石窟七年级下册:隋炀帝涿郡邗沟房玄龄杜如晦魏征曲辕犁筒车越窑青瓷邢窑白瓷殿试武举吐蕃逻些松赞干布文成公主金城公主遣唐使玄奘鉴真天竺那烂陀寺大唐西域记新罗赵州桥金刚经三吏颜真卿柳公权阎立本敦煌莫高窟契丹赵匡胤澶州之战党项郾城大捷占城稻苏州湖州哥窑冰裂纹瓷器交子邸店瓦子勾栏忽必烈马可·波罗行纪会通河通惠河宣政院资治通鉴编年体关汉卿窦娥冤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赵孟頫锦衣卫靖难之役朱棣倭寇戚继光努尔哈赤满洲康熙雍正乾隆揆一托尔布津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伊犁将军土尔扈特部渥巴锡嘉峪关天工开物水浒传施耐庵汤显祖徐渭八年级:林则徐魏源青浦大捷慈溪大捷伊犁左宗棠伊藤博文东交民巷曾国藩谭嗣同中外纪闻庶民的胜利李大钊曹汝霖吴佩孚汀泗桥贺胜桥井冈山杨虎城佟麟阁赵登禹长崎晋冀鲁豫张謇詹天佑侯德榜冼星海丁玲奏定学堂章程天演论阿沛·阿旺晋美鞍山钢铁公司赎买邓稼先焦裕禄一国两制汪道涵辜振甫九年级:晚期智人汉谟拉比法典种姓制度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伯利克里迦太基布匿战争凯撒屋大维穆罕默德释迦牟尼拜占廷帝国琅城君士坦丁堡马其顿亚历山大楔形文字阿基米德哈姆雷特罗密欧和朱丽叶权利法案克伦威尔莱克星顿罗伯斯庇尔蒸汽机哈格里夫斯史蒂芬孙克莱武章西女王玻利瓦尔马克思恩格斯欧仁鲍狄埃狄盖特废藩置县幕府卡尔本茨塞尔维亚凡尔赛宫伏尔泰孟德斯鸠梵高布尔什维主义斯莫尔尼宫克里孟梭劳合乔治威尔逊罗斯福新政纳粹党慕尼黑绥靖诺曼底叶利钦尼赫鲁纳赛尔卡斯特罗阿富汗德莱塞贝克特等待戈多毕加索罗曼·罗兰好莱坞格尔尼卡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主要科技成就:1、商周时期的青铜器2、西汉的造纸术;东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3、张衡发明的地动仪4、华佗发明的麻沸散5、隋朝李春设计的赵州桥6、祖冲之计算的圆周率7、贾思勰的《齐民要术》8、唐末的火药、北宋的指南针、活字印刷等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原因及特点:1、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稳定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妲(dá)己:商纣王的妃子。
鞑靼(dá dá):古代北方的少数民族大(dà)夫:古代官职冒顿单于(mòdú chán yú):匈奴的首领。
蚌埠(bèng bù):安徽的地名。
孛(bèi):彗星。
般若(bā rǒ):佛教用语,智慧之意。
亳州(bó):安徽地名。
堡(bǔ):堡子,围有土墙的村镇,泛指村落。
例:瓦窑堡。
蕃(bō):吐蕃,我国古代少数民族,在今青藏高原,唐朝时曾建立政权。
刹(chà):佛教寺庙。
例:古刹。
乘(shèng)例:四匹马拉的战车。
例:万乘之兵。
蚩尤(chī)古代一位杰出的部落首领,被炎帝、黄帝联合打败。
茌平(chí):地名,在山东省。
幢(chuáng):刻写经文的石碑。
例:经幢。
蹴鞠(cù jv):踢球,古代的一项体育运动。
落垡(lào fa):义和团运动时一个战役地点名称。
伽蓝(qié lán):佛教用语中的-----------垓下(gāi):楚汉战争时,项羽被围失败的地方。
桔槔(jié gāo):古代的一种提水灌溉工具。
句(gāu):高句丽,古朝鲜的国名。
皈依(guī):归依宗教。
邗(hán):邗沟,古大运河的一段。
万俟(mò qí):复姓。
镐京(hào):古长安。
阖闾(hé lǘ):春秋时,吴国的国王。
阿訇(hōng):***教的----------华山(huà):陕西境内,称西岳。
堤垸(di yuàn):-------------候(hòu)风地动仪:东汉时张衡创制的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
猃狁(xiǎn yǔn):中国古代的少数民族之一。
吐谷浑(yù):中国古代的少数民族。
郦食其(lì yì jí):古代人物。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易错字(要求听写)【1】裴文中元谋人北京人的头骨,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颧骨突出,鼻骨扁平,嘴部前伸。
采集狩猎【2】河姆渡人半坡人粟黍稻耒耜浙江余姚干栏式建筑半地穴式圆形房屋陶埙纺织壕沟【3】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后羿射日、伏羲画卦、神农尝草、夸父追日、精卫填海、愚公移山蚩尤阪泉之战、涿鹿之战人文初祖炎黄子孙琴瑟轩辕仓颉、伶伦、隶首、嫘祖尧舜禹禅让制疏导鲧【4】阳城世袭制二里头遗址夏桀亳盘庚迁殷商纣王牧野之战镐京宗亲诸侯卿大夫周厉王国人暴动周幽王烽火戏诸侯犬戎周平王洛邑【5】泥范铸造法司母戊鼎四羊方尊毛公鼎甲骨文河南安阳殷墟王懿荣祭祀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6】王室衰微分封制逐渐瓦解各自为政诸侯争霸尊王攘夷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管仲民族融合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城濮之战《退避三舍》【7】齐、楚、燕、韩、赵、魏、秦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商鞅秦孝公度量衡井田制李冰岷江都江堰渠首灌溉网鱼嘴、宝瓶口、飞沙堰沃野天府之国【8】百家争鸣无为而治老子庄子孔子孟子荀子韩非子墨子礼治【9】嬴政丞相御史大夫太尉郡县制小篆圆形方孔半两钱度量衡灵渠临洮辽东陇西【10】赋税徭役兵役严苛陈胜吴广渔阳大泽乡张楚政权巨鹿之战西楚霸王汉王垓下之战刚愎自用破釜沉舟骊山刘邦项羽【11】凋敝残破荒凉人口锐减田地荒芜休养生息巩固统治汉高祖刘邦汉文帝汉景帝奴婢轻徭薄赋徭役赋税兵役以德化民严刑峻法勤俭治国奢侈浮华以身作则文景之治提倡以农为本钱粮充盈【12】:郡国并行制(或:郡国制)汉武帝“推恩令”主父偃嫡长子继承刺史制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富商大贾五铢钱盐铁专卖平抑物价[lóu]耧车冒顿单于[mò dú chán yú] 卫青霍去病漠北战役察举制【13】:外戚王莽刘秀光武帝郡县贪官污吏光武中兴宦官遭殃腐败流离失所灾害频繁张角黄巾起义一蹶不振成由俭,败由奢【14】丝绸之路张骞西域阳关玉门关新疆大月氏河西走廊中南半岛马来半岛马六甲海峡孟加拉湾锡兰西域都护乌垒城巴尔喀什湖东汉明帝班超甘英大秦安息班勇【15】蔡伦蔡侯纸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治未病”理论医圣华佗针灸麻沸散“五禽戏” 《史记》司马迁纪传体通史秉笔直书张角太平道张陵五斗米道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16】官渡之战挟天子以令诸侯招揽屯田曹操袁绍以少胜多赤壁之战疲惫三顾茅庐三国鼎立曹丕汉献帝刘备孙权卫温夷洲诸葛亮【17】司马懿司马炎晋武帝晋惠帝八王之乱迁徙游牧氐族羌族匈奴羯族鲜卑族苻坚王猛颠沛流离民族融合【18】司马睿建康“王与马,共天下” 祖逖闻鸡起舞中流击楫宋、齐、梁、陈宋武帝宋文帝轻徭薄赋梁武帝萧衍【19】淝水之战龟兹汉水苻坚前秦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东山再起以少胜多北魏孝文帝鲜卑族拓跋部移风易俗汉化政策民族交融隔阂与偏见隋唐【20】贾思勰《齐民要术》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不误农时刘徽圆周率“割圆术” 祖冲之《缀术》《大明历》水碓磨锺繇楷书胡昭王羲之“书圣” 《兰亭集序》“天下第一行书” 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云冈石窟龙门石窟范缜《神灭论》郦道元《水经注》。
七年级上册历史期末默写练习及易错字整理1.原始农耕生活中长江流域的代表居民是_____________,他们的房屋主要是__________建筑,这是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主要种植_______,其中出土的代表陶器是_____________。
2.原始农耕生活中黄河流域的代表居民是________________,他们的房屋主要是_____________圆形房屋,主要种植______,手工业中最具特色的为_____陶,代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半坡居民和河姆渡人建筑和农作物上的不同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中华民族的____________。
原始社会________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叫“_______________”,和这一制度有关的人物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______朝,_____________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__________”。
5.“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指的是西周时期的________制。
(1)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象:________、________和帝王之后(3)权力:有权管理_____________________,建立___________,再分封。
义务:向周王进献贡物,服从调兵。
(4)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周代的贵族等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_______朝开始,原因是在这一时期出现了___________。
7.春秋后期,_________和______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也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
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易错易混知识点先秦时期【易错点】1.元谋人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2.北京人使用打制石器,已经学会使用火,并会长时间保存火种。
3.半坡人居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种植粟,制作彩陶;河姆渡人居住干栏式建筑,种植水稻。
4.炎帝和黄帝被后人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尧、舜、禹时期实行禅让制。
5.禹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一夏朝。
启继承父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6.夏、商、西周三朝的开国君主分别是禹、汤、周武王7.西周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实行分封制,分封制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局势,扩大了统治范围。
8.司母成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等多种造字方法。
9.春秋时期的时代特征: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期【易混点】1. 化石、遗址、遗迹是研究早期人类的主要依据。
2. 元谋人和北京人都使用天然火,但北京人不仅会使用天然火,还会保存火种,这是北京人进步的地方。
山顶洞人则更进一步,会人工取火。
3. 纸出现之前中国书写材料的演进:陶器(刻画符号)→龟甲、兽骨(甲骨文)→青铜器(金文)一竹木简、丝帛(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4. 不能说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文字,只能说是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文字。
【易考点】一、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标志着我国早期国家的产生。
二、分封制,西周为巩固统治而实施的一项社会等级制度,周天子根据血缘关系和功劳大小将土地、平民、奴隶进行分封给诸侯,建立侯国,诸侯又可以继续往下分封,等级鲜明,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
诸侯的义务:服从天子,缴纳贡品,镇守疆土,服从周王调兵。
作用:开发了边疆,加强了统治,使得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1.政治上:争霸兼并战争不断,出现了局部统一;各国实行改革变法,成为增强国力的重要手段。
七年级上册历史易错字词
第1课:元谋人;群居
第2课:半坡;粟;浙江余姚河姆渡;干栏式;骨耜
第3课:黄帝;阪泉;涿鹿;尧舜禹;禅让制
第4课:启;桀;世袭制;盘庚;纣;分封制;卿大夫;犬戎;洛邑
第5课:司母戊鼎
第6课:齐桓公
第7课:都江堰;商鞅;县制
第9课:嬴政;郡县制;小篆;焚书坑儒
第10课:巨鹿
第11课:休养生息
第12课:主父偃;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五铢钱
第13课:光武中兴;黄巾起义
第14课:张骞;西域都护
第15课:蔡伦;华佗;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司马迁:《史记》、纪传体
第16课:曹丕;建业;夷洲
第17课:五胡:匈奴、鲜卑、羯、氐、羌
第20课:贾思勰:《齐民要术》;祖冲之;钟繇;王羲之;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龙门石窟;云冈石窟;郦道元:《水经注》(地理学著作)。
1、元谋人
2、裴文中
3、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4、粟
5、河姆渡
6、骨耜
7、干栏式房屋
8、水稻
9、阪泉之战 10、涿鹿之战 11、禅让制 12、殷
13、夏桀 14、商纣王 15、周厉王 16、诸侯17、卿大夫 18、司母戊鼎 19、四羊方尊 20、王懿荣21、甲骨文 22、分封制 23、诸侯崛起 24、齐桓公25、桂陵之战 26、商鞅变法 27、官吏 28、徭役29、岷江 30、都江堰 31、因材施教 32、商鞅变法33、嬴政 34、丞相 35、中央集权制度 36、御史大夫37、太尉 38、郡县制 39、圆形方孔半两钱 40、度量衡41、小篆 42、抵御匈奴 43、灵渠 44、临洮45、焚书坑儒 46、禁锢思想 47、巩固统治 48、陇西49、赋税 50、大泽乡起义 51、皇权至高无上 52、破釜沉舟53、休养生息 54、刘邦 55、轻徭薄赋 56、推恩令57、主父偃 58、董仲舒 59、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60、五铢钱61、汉武帝 62、黄巾起义 63、守卫疆土 64、大月氏65、奠定基础 66、丝绸之路 67、张骞通西域 68、河西走廊69、民族交融 70、蔡伦 71、《伤寒杂病论》 72、华佗73、“麻沸散” 74、“五禽戏” 75、官渡之战 76、纪传体77、赤壁之战 78、袁绍 79、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80、成都81、建业 82、军阀割据 83、卫温出访夷洲 84、蜀国85、鲜卑 86、羯族 87、氐族 88、羌族89、司马睿 90、淝水之战 91、北魏孝文帝拓跋宏 92、苻坚93、贾思勰 94、《大明历》 95、锺繇和胡昭 96、祖冲之97、王羲之 98、《洛神赋图》 99、《女史箴图》 100、顾恺之。
人民日报总结出经常读错的116个汉字,涨知识啦!
人民日报:孩子不可不知的40个中国古代历史典故,收藏长知识!
人民日报推荐,适合学生暑期看的40部纪录片,老师转给孩子暑假看!人民日报整理出100组易混用词语辨析,赶快收藏,考试用得上!
人民日报建议:这40条教养礼仪,家长趁暑假教给孩子,让孩子更优秀!《人民日报》推荐9首励志诗词, 快让孩子读一读!
人民日报提醒:中考前,家长、考生都要知道这15件事!
想要卷面整洁先练字,人民日报公布练字最全攻略。
容易读错的历史字词,你读对了吗?1、会稽郡(会,拼音:kuài,读若快)2、岑参(cén shēn)3、炮烙(páo luò)之刑4、大月氏(ròu zhī)5、女娲(wā)6、樊於期(fányú jī)7、苻(pú)坚8、龟兹(qiū cí)9、可汗(kè hán )10、吐蕃(bō)11、帝喾(kù)12、万俟勰(mò qí xié)13、赤嵌(kàn )城14、褒姒(bāo sì)15、范蠡(lǐ)16、焚(fén)书坑儒(rú)17、呼韩邪单于(yé chán yú )18、金兀术(wù zhú)19、祖逖(tì)20、老聃(dān )21、汨(mì)罗江22、淳(chún )于越23、临洮(líntáo )24、鸭绿(lù)江25、芒砀山(mánɡdànɡ) 26、缇萦(tí yínɡ)27、于阗(tián )28、张骞(qiān )29、谯(qiáo )县30、应玚(yīnɡyánɡ) 31、阮瑀(ruǎn yǔ)32、拓跋珪(tuò bá ɡuī)33、元昊(hào )34、郯([tán])城35、暹(xiān )罗36、蕲(qí)县37、虞姬(yú jī)38、范滂(pānɡ )39、鄯善(shàn shàn)40、蔡邕(yōnɡ) 41、许攸(yōu)42、刘歆(xīn )42、邗(hán )沟43、范缜(zhěn )44、鄄(juàn )城45、郓( yùn )城46、鲜卑(xiān bēi )47、樵(qiáo )夫48、大汶(wèn)口49、燧(suì)人氏50、蚩尤(chī yóu )51、有扈(hù)氏52、亳(bó)53、镐(hào)京54、夏桀(jié)55、商纣(zhòu )56、共(ɡōnɡ)伯和57、藁(ɡǎo)城58、蟠(pán)龙59、郢(yǐnɡ) 60、李悝(kuī)61、阖闾(hé lǘ)63、公子虔(qián)64、大宛(yuān)65、邯郸(hán dān)66、虢(ɡuó)国67、弈(yì)秋68、阿房(ēpánɡ)宫69、骊(lí)山70、胡亥(hài)71、垓(ɡāi)下72、刘濞(bì)73、主父偃(yǎn)74、淄川(zi chuan),古名般阳。
历史教材中读音易混淆字的读音妲(dá)己:商纣王的妃子。
鞑靼(dá dá):古代北方的少数民族大(dà)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冒顿单于(mòdú chán yú):汉初匈奴族的一个首领。
蚌埠(bèng bù):安徽的地名。
孛(bèi):古书上指光芒四射的彗星。
般若(bō rĕ):智慧(佛经用语)。
亳(bó)州:地名,在安徽。
堡(bǔ):堡子,围有土墙的村镇,泛指村落。
例:瓦窑堡。
蕃(bō):吐蕃,我国古代少数民族,在今青藏高原,唐朝时曾建立政权。
刹(chà):佛教寺庙。
例:古刹。
一刹那乘(shèng):古代称四匹马拉的车辆为一乘。
例:千乘之国,万乘之兵。
春秋时晋国的史书叫“乘”,后来泛指一般史书。
例:史乘、野乘。
蚩(chī)尤:古代一位杰出的部落首领,被炎帝、黄帝联合打败。
茌(chí)平:地名,在山东。
幢(chuáng):刻着佛号(佛的名字)或经咒的绸伞或石柱子。
例:经幢,石幢。
蹴鞠(cù jv):踢球,古代的一项体育运动。
落垡(lào fá):义和团运动时一个战役地点名称,在河北。
伽蓝(qié lán):佛寺。
垓(gāi)下:楚汉战争时,项羽被围失败的地方。
桔槔(jié gāo):汲水的一种工具,在井旁或水边的树上或架子上挂一杠杆,一端系(xì)水桶,一端坠大石块,一起一落,汲水可以省力。
高句(gōu)丽(lí):古朝鲜的国名。
皈(guī)依:原指佛教的入教仪式,后来泛指虔诚地信奉佛教或参加其他宗教组织,也作归依。
邗(hán)江:地名,在江苏。
万俟(mò qí):复姓。
镐(hào)京:古长安。
阖闾(hé lǘ):春秋时,吴国的国王。
七年级历史易混知识点总结历史学科作为一门涵盖极广的学科,其中蕴含了各种复杂的知识点和事件,对于学生而言,这意味着需要对大量的信息进行学习和消化。
因此,很容易出现知识点混淆或混淆的状况。
在此,本文旨在总结一些七年级历史学科中常见易混知识点,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
一、汉字和地名的区别在学习古代历史时,汉字和地名之间很容易混淆。
汉字是象形、指事或会意的文字,而地名是指地理位置名称。
例如,诸葛亮的名字中包含“葛”字,但他并不是葛城的人,他是出生在四川绵竹的。
二、年号和年份的区别学生在学习中国古代历史时,年号和年份也是经常混淆的。
年号指的是历代皇帝即位后使用的年号名称,而年份则是指年份数字。
例如,元代皇帝朱元璋建立年号为“洪武”,但这并不是年份。
三、中原和周边地区的人口分布中原地区是中国文化和政治的发源地,学生很容易把中原地区视为人口最多的地区。
然而,在古代,中原地区的人口数量并不是最多的,南方和西北地区的人口数量也比较多。
四、三皇五帝和夏、商、周三代的区别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三皇五帝是最为神秘的时期,而夏、商、周三代则是中国最早的王朝。
学生可能会混淆这两个时期的差异,需要认识到三皇五帝是一个更为神秘和模糊的时期,而夏、商、周三代则是有明确纪录和实实在在的文化和历史遗存的时期。
五、法家和道家的区别法家和道家为中国古代思想家派别之一,其中法家主张严格的制度和法律,而道家则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
需要注意的是,法家和法律并不完全一致,法家思想在中国古代非常重要,但法家的主张不一定是最高行为准则。
六、郑和和艺术的时期郑和和艺术时期都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时期,学生很容易将这两个时期混淆。
郑和是明朝时期的一位航海家和军事将领,而艺术时期则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化和艺术风格。
七、孔子和儒家思想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被认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
但是,很多学生会将孔子和儒家思想混淆。
孔子的思想是儒家思想的起源,但儒家思想并不完全等同于孔子的思想,儒家思想发展至今已经经历了多个历史时期的演变。
1.半坡人主要种植:粟
2.河姆渡人主要农业生产工具:骨耜
3.黄帝VS炎帝:阪泉
4.炎黄VS蚩尤:逐鹿
5.尧舜禹传位制度:禅让制
6.周朝建立者:周武王
7.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齐桓公
8.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口号:尊王攘夷
9.战国时期秦国的变法:商鞅变法
10.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荀子
11.秦始皇统一文字统一使用:小篆
12.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文化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3.两次出使西域:张骞
14.张仲景著作:《伤寒杂病论》
15.《史记》作者:司马迁
16.三国:魏蜀吴
17.前秦VS东晋:淝水之战
18.《齐民要术》:贾思勰
19.曹魏时期书法家:锺繇、胡昭
20.东晋画家:顾恺之
21.顾恺之作品:《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22.书圣:王羲之
23.南北朝时期石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
渲(喧)腾隐密(秘) 缀(啜)泣荒费(废)搔(骚)扰振(震)惊沉绽(淀)挑斗(逗)雏型(形)脊锥(椎)简炼(练)慷概(慨)纯萃(粹)即(既)然坚(艰)辛圣(盛)名晌(响) 晴艰(坚)韧缘份(分)丛(葱)茏茏(笼)罩申(绅)士故嶂(障)开避(辟)头街(衔)缈(渺)小遵(尊)重嗽(喇)叭御骋(聘)狼籍(藉)拥(臃)肿书熟(塾)琢摸(磨)大雨顷(倾)盆肢(支)离破碎通幽屈(曲)径一年之季(计)在于春炫(绚)丽倜(惆)怅贮(伫)立恢(灰)心丧气盘丘(虬)卧龙伶(玲)珑剔透险象叠(迭)生专心至(致)志清(轻)风流水惊慌失错(措)更胜一畴(筹)慌(恍)然大悟随声附合(和)不能自己(已)人情事(世)故无病而伸(呻)锁(索)然无味徽(微)不足道止(趾)高气扬平(萍)水相逢消遗(遣)笸萝(箩)皱(煞)费苦心言简意骇(赅)陶治(冶)苦心孤译(诣)需要注意的字:滑稽猝不及防撰写戏谑寂寥第二单元缀(辍)学脸夹(颊)祖藉(籍)执着(著zhuó)落莫(寞)炫(绚)丽含辛如(茹)苦风尘扑扑(仆仆)消(销)声匿迹毛丕(坯pī)幕(蓦mò)地浩翰(瀚)注意字:哽咽憧憬蹒跚无垠第三单元蕴(酝)酿黄韵(晕)簑(蓑)衣头暨(髻)呈(澄)清贮(储)蓄宽敝(敞)襄(镶)嵌山簏(麓)蜜蜜(密密)扎扎(匝匝)竹呜(坞)竹若(箬)匾(箪)担名付(副)其实儒(濡)湿溱(榛)树穹隆(窿)头晕目炫(眩) 铿镪(锵)第四单元分拔(拨)伦(纶)巾笑容可拘(掬)并(迸)发经(径)直石揭(碣)咳(骇)然恍忽(惚)悉悉(窸窸)窣窣俄倾(顷)瓒(簪)子抽掖(噎)神州(洲)频(濒)临绫(棱)角分明喜(熹)微拘紧(谨)忻(颀)长朗朗(琅琅)书声第五单元荒莫(漠)哀掉(悼)章(障)碍劳(牢)骚沉绽(淀)积畜(蓄)泡沬(沫)诺(偌)大喜(嬉)游心有余季(悸)司空见贯(惯)退(褪)色度(虔)诚憨态可拘(掬)第六单元不亦悦(说)乎学而不思则惘(罔)默而自(识)之昨夜见军贴(帖)著我旧时常(裳)双兔磅(傍)地走杨(扬)子江头扬(杨)柳村天崖(涯)若比邻第七单元唯(惟)手熟尔随风直到夜朗(郎)西七年级上册【观沧海】(曹操)碣沧澹竦峙茂萧瑟洪若中灿烂里哉咏【次北固山下】(王湾)绿潮悬生雁【钱塘湖春行】(白居易)贾莺啄欲蹄杨堤【天净沙秋思】(马致远)藤鸦瘦断肠涯【龟虽寿】(曹操)犹竟螣骥枥烈暮已盈缩怡【过故人庄】(孟浩然)黍邀合郭轩圃桑麻待就【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径禅深悦潭籁寂磬【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规啼道寄【夜雨寄北】(李商隐)未涨池烛巴山【泊秦淮】(杜牧)笼泊淮商隔犹庭【浣溪沙】(晏殊)亭回奈似径徘徊【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 莫岭赚喜欢圈拦【如梦令】(李清照)溪沉醉误藕渡滩鸥鹭【观书有感】(朱熹)塘鉴徘徊渠那得许为有源头七年级诗词默写易错字(命题:巷子深)《论语》填空1、人不知而不(),不亦乐乎2、学而不思则( ),思而不学则()3、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也4、死而后(),不亦远乎?5、()所不欲,勿()()人诗词填空1、水何澹澹,山岛()()2、乡书何处达,归()()边3、谁家新()()春泥4、乱花()欲迷人眼,浅草才能()马()5、绿杨()里白沙堤6、旧时()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7、枯()老树昏鸦 8、老()伏(),志在千里9、绿树村边()10、还来()菊花 11、曲()通幽处,( )房花木深 12、万()此都寂,但余钟()音 13、我寄愁心()明月,随君直到夜()西14、烟笼寒水月笼()15、隔江犹唱后()花16、一曲新()酒一杯17无可()何花落去,似曾相识()归来 18、一山放过一山()19、兴尽晚回舟,误入()花深处20、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鹭21、半亩方塘一()开 22、问渠()得清如许。
历史易错字大纲(七上)姓名班级第一单元:Cū cào Lěi sì Sù Chì yïu Zhuï lù Yáo shùn yǔ粗糙耒耜粟蚩尤涿鹿尧舜禹第二单元:Shì xí zhì Shàn ràng Jié Yīn Pán gēng Zhîu 世袭制禅让桀殷盘庚纣Hao Si mu wu ding Ji si Qi huan gong Zun wang rang yi 镐司母戊鼎祭祀齐桓公尊王攘夷Cheng pu He lv Sun bin Pang juan Lian po Min jiang 城濮阖闾孙膑庞涓廉颇岷江Du jiang yan Shang yang Zhan mo Li sao Yu bie 都江堰商鞅蘸墨离骚鱼鳖第三单元:Jun xian zhi Fen shu keng ru Li shan Yao yi Huan guan 郡县制焚书坑儒骊山徭役宦官Po fu chen zhou Xiao fan Ba chu bai jia,du zun ru shu Ding sheng 破釜沉舟削藩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鼎盛Mo du chan yu Zhao jun chu sai Zhang qian Guan xia Pang bo 冒顿单于昭君出塞张骞管辖磅礴第四单元:Wei shu wu Dian ding Yi zhou Si ma yi Cuan duo Fu xiu 魏蜀吴奠定夷洲司马懿篡夺腐朽Jia si xie Li dao yuan Wang xi zhi Gu kai zhi nv shi zhen tu贾思勰郦道元王羲之顾恺之女史箴图政权都城在洛阳:北魏,东汉,东周,曹魏,西晋两个统一北方的少数民族政权:北魏(鲜卑),前秦(氐)在南京建都的政权:东吴,东晋,宋,齐,梁,陈本书中,四个以少胜多的战役:巨鹿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百家争鸣:墨家(墨子),儒家(孔子,孟子,荀子),道家(老子,庄子),法家(韩非),兵家(孙武,孙膑)。
七年级历史上册重点及易错要点1.北京人使用天然火;山顶洞人能够人工取火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
2.半坡聚落,陕西西安半坡村,房屋:半地穴式,农业:粟,彩陶。
河姆渡聚落,浙江余姚河姆渡村,房屋:干栏式,农业:水稻。
3.炎帝和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4.夏(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建立者:启“公天下”喻指禅让制,“家天下” 喻指世袭制。
西周约公元前1046 年周武王镐京5.统治者荒淫暴虐是导致灭亡的原因夏商西周灭亡的启示: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6.西周的分封制(1)分封制目的:巩固对周边的统治。
(2)分封制的主要内容:①“授民授疆土” :周王把某地的土地和臣民授予某个诸侯,由诸侯管理当地的事务。
②受封者有义务(3)分封制的作用:①加强了周王室与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
②密切了西周与周边各少数民族的关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
③巩固了国家的统治。
7.齐桓公最先称霸;任用管仲为相,注重发展经济,改革内政标志:公元前651 年,葵丘会盟晋文公称霸:城濮之战。
(退避三舍);楚庄王称霸:邲之战。
(问鼎中原)8. 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上中下)9、春秋战国兼并争霸战争的影响:(1)消极:给人民带来深重苦难;(2)积极:①冲击着旧的社会秩序;②传统的贵族统治体制渐趋瓦解;③各国竞相改革。
10.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成为时代风潮最根本原因是——铁器、牛耕的使用,促使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使个体生产成为可能。
11.商鞅变法(公元前 356 年)秦孝公支持(1)商鞅变法目的:富国强兵。
(2)商鞅变法措施: A 富国:①奖励生产;②承认土地私有;B加强中央集权:③推行县制;④编制户口,加强控制;⑤统一度量衡;C强兵:⑥奖励军功(触犯旧贵族利益)。
( 3)商鞅变法作用:商鞅变法使秦国富强起来,国力大增,为以后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4)商鞅变法成功的根本原因——改革措施符合时代要求。
七年级上册历史易错字词
第1课:元谋人;群居
第2课:半坡;粟;浙江余姚河姆渡;干栏式;骨耜
第3课:黄帝;阪泉;涿鹿;尧舜禹;禅让制
第4课:启;桀;世袭制;盘庚;纣;分封制;卿大夫;犬戎;洛邑
第5课:司母戊鼎
第6课:齐桓公
第7课:都江堰;商鞅;县制
第9课:嬴政;郡县制;小篆;焚书坑儒
第10课:巨鹿
第11课:休养生息
第12课:主父偃;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五铢钱
第13课:光武中兴;黄巾起义
第14课:张骞;西域都护
第15课:蔡伦;华佗;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司马迁:《史记》、纪传体
第16课:曹丕;建业;夷洲
第17课:五胡:匈奴、鲜卑、羯、氐、羌
第20课:贾思勰:《齐民要术》;祖冲之;钟繇;王羲之;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龙门石窟;云冈石窟;郦道元:《水经注》(地理学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