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火作业程序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2
外企动火作业管理程序外企动火作业管理程序为了保障外企生产运营的安全性,在动火作业时需要有一个管理程序,方便员工遵守规定,减少事故发生概率,下面是外企动火作业管理程序。
一、动火作业申请1. 动火作业前,申请人必须在内部申请系统上提交动火申请,该申请需要包含以下内容:(1)动火时间和地点。
(2)动火作业人员名单及其工作任务。
(3)动火作业方式(开火,焊接,切割、加压容器等)。
(4)作业保护措施(如通风、灭火设备等)。
2. 值班安全员对申请进行审核,并决定是否批准该申请,审核后将决策通知申请人。
二、现场准备1.作业人员应该进行安全培训,了解动火的危险性并熟悉急救措施。
2.动火作业前必须设立警戒区,用明显的标识划定范围,并设置警示牌。
未授权人员不得进入警戒区。
3.作业人员必须使用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
4.检查动火地点并清除任何引火源。
5.标识和封闭出口和入口,防止火势蔓延。
6.在动火现场,应该配备灭火设备,如灭火器、水带、泡沫等。
三、动火作业一般要求1.动火操作必须由经过培训的人员进行。
2.油、氧气和火源等火源不得贮放和使用在同一地点。
3.动火作业必须对环境产生最小影响。
4.动火作业时必须有人监督。
5.如遇到紧急情况,应立即停止动火作业,并通知值班安全员。
四、动火作业结束1.动火作业完毕后,必须进行现场清理和检查,确保无火源。
2.在动火作业期间经过培训的员工必须检查并确认现场完全熄灭。
3.关闭消防设备并清空使用过的消防水。
外企动火作业管理程序的建立将增加动火作业的安全性、降低事故概率。
同时,制度也能使员工更好地了解和遵守规定。
动火作业安全管理程序范文一、目的及适用范围本安全管理程序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动火作业的安全,并规范作业过程中的各项安全措施,以防止火灾和事故的发生。
本程序适用于所有进行动火作业的单位和个人。
二、程序内容1. 动火作业计划编制(1)动火作业的计划编制应在动火作业开始前提前制定,并由专业人员负责编制。
计划中应包括作业地点、作业时间、作业人员、安全措施、应急预案等内容。
(2)计划编制完成后,应报经相关部门审核并下发,作为动火作业的依据。
2. 动火作业许可证申请(1)动火作业前,负责动火作业的单位或个人应向相关部门提交动火作业许可证申请,并提供计划编制及相关安全措施的详细说明。
(2)相关部门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核,并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发放动火作业许可证。
如果申请被驳回,应提出具体修改意见,并在修改后重新申请。
3. 动火现场安全检查(1)动火作业开始前,相关部门应进行现场安全检查,确保动火作业地点符合安全要求。
(2)现场安全检查包括对作业场所的火灾隐患、消防设施和设备的完好性进行检查。
(3)如发现安全问题或隐患,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确保动火作业安全进行。
4. 安全防护措施(1)动火作业前,动火作业人员应进行相应的安全培训,并按照培训要求佩戴相应的个人防护装备。
(2)在动火现场,应设置警示标志,标明禁止烟火、易燃物品存放区域等。
(3)动火作业现场应设置灭火器材,并制定灭火预案。
(4)作业中应保持通风良好,确保空气流通。
(5)严禁使用明火。
5. 应急预案(1)动火作业前,应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明确各种应急情况下的处理措施。
(2)应急预案中应包括火灾报警、疏散指引、急救措施等内容。
(3)应急预案的有效性应定期进行演练和评估。
6. 动火作业结束及验收(1)动火作业结束后,负责动火作业的单位或个人应进行现场清理,并进行验收。
(2)验收时应检查作业场所是否有残余火焰或热源等。
(3)如发现问题或隐患,应立即进行整改,确保作业结束后无安全隐患。
动火作业安全操作规程1000字动火作业安全操作规程一、前言动火作业是指在一定范围内使用明火进行工作的行为。
因为存在明火,所以动火作业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为了保障工人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必须做好动火作业的安全工作。
为此,制定了本安全操作规程。
二、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在企业中进行的所有动火作业行为,包括对设备、管道等进行焊接、割死,以及进行焚烧、加热等操作。
三、安全防范措施1. 审批程序:动火作业需经过企业安全部门的审批,并领取动火作业的许可证才能进入现场。
2. 现场准备:动火前必须将现场进行清理,特别是易燃会爆炸的物品必须清理干净。
3. 保护设备:动火前必须将设备进行保护,并对设备进行闪避或者遮盖。
4. 防护设施:动火前必须对现场进行安全设施改造,比如安装消防器材,制定应急预案等。
5. 工人防护:动火现场工人必须穿上防护服、防护帽等个人防护用品。
6. 燃烧物品处理:动火现场必须将易燃物品进行安全处理,包括隔离和涂刷防火涂料等。
四、应急措施1. 火势扑灭:一旦发现着火情况,第一时间进行灭火。
2. 人员疏散:如果发现燃烧物品严重,火势无法控制,应当立即疏散人员。
3. 通知上级:一旦发现火势严重,需要通知上级进行应急调度。
五、总结动火作业是现代生产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但是由于动火作业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必须进行严格的安全防范措施。
本安全操作规程是企业进行动火作业时的一份标准化操作规程。
希望大家都能够认真执行安全操作规程,保障自己和他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动火作业指导书动火作业指导书1.范围本制度规定了单位动火作业分级、动火作业安全防火要求、动火分析及合格标准、职责要求及《动火安全作业证》的管理。
本制度适用于单位禁火区的动火作业。
本制度不适用于单位的固定动火区作业和固定用火作业。
外来供应商同样遵守公司内部动火管理作业指导书。
2.规范性引用文件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aq 3028-2015 化学品生产单位受限空间作业安全规范 aq 3025-2015 化学品生产单位高处作业安全规范 3. 动火作业程序 3.1动火作业能直接或间接产生明火的工艺设置以外的非常规作业,如使用电焊、气焊(割)、喷灯、电钻、砂轮等进行可能产生火焰、火花和炽热表面的非常规作业。
3.2动火作业分级动火作业分为特殊动火作业、一级动火作业和二级动火作业,共三个级别。
3.2.1特殊动火作业在生产运行状态下易燃易爆生产装置、输送管道、储罐、容器等部位上及其他特殊危险场所进行的动火作业。
带压不置换动火作业按特殊动火作业管理。
3.2.2一级动火作业在易燃易爆场所进行的除特殊动火作业以外的动火作业。
厂区管道上,厂区公共部位的动火作业按一级动火作业管理。
3.2.3二级动火作业3.2.3.1 除特殊动火作业和一级动火作业以外的禁火区的动火作业。
3.2.3.2凡生产装置或系统全部停车,装置经清洗、置换、取样分析合格并采取安全隔离措施后,可根据其火灾、爆炸危险性大小,经公司安全环保科或分管副总批准。
3.2.3.3遇节日、假日或其他特殊情况时,动火作业应升级管理。
共5页第1页4.动火作业安全防火要求4.1 动火作业安全防火基本要求。
4.1.1 动火作业应办理《动火安全作业许可证申请》(以下简称《作业证》)。
4.1.2 动火作业应有专人监火,动火作业前应清除动火现场及周围的易燃物品,或采取其他有效的安全防火措施,配备足够适用的消防器材或水源。
4.1.3 凡在盛有或盛过危险化学品的容器、设备、管道等生产、储存装置区域的生产设备上动火作业、应将其与生产系统彻底隔离,并进行清洗、置换,取样分析合格后方可动火作业;因条件限制无法进行清洗、置换而确需动火时按4.2规定执行。
目的:加强对动火作业的安全管理,防止因动火作业引发火灾、爆炸和人身伤害事故。
范围:凡是动用明火或者可能产生火种的检修作业。
职责:生产部、检修班、生产车间、外来施工队程序:1.在安全管理中,凡是动用明火或者可能产生火种的检修作业都属于动火作业的范围。
故动火作业除包括焊接、切割、熬炼、烘烤、焚烧废物、喷灯等明火作业外,还应包括作业本身不用明火,但在作业过程中可能产生撞击火花、磨擦火花、电火花、静电火花等火种的检修作业。
例如凿水泥构件、铁器工具敲击、电烙铁锡焊、砂轮打磨工件、电气高压试验、物理探伤作业等1.1动火作业的分类1.1.1火作业可分为特殊危险动火作业、一级动火作业和二级动火作业三类。
1.1.2特殊危险动火作业,系指在生产运行状态下的易燃易爆介质生产装置、储罐、容器等部位上及其他特别危险场所的动火作业。
1.1.3级动火作业系指在易燃易爆场所进行的动火作业。
1.1.4二级动火作业系指在火灾、爆炸危险性较小的场所进行的动火作业。
2.动火作业区域等级的划分2.1了加大安全管理的力度,以便于采取不同的控制措施,可根据生产物料、生产装置或生产单元发生火灾爆炸危险性的大小,以及发生火灾或爆炸事故后的严重程度,将整个生产区域划为一类动火区、二类动火区和固定动火区三个等级区域,以便于采取不同的控制措施。
2.1.1一类动火区。
通常是指该生产区域内存在较大易燃易爆危险性,在该区域内若发生火灾或爆炸事故后可造成较大的财产损失和较多的人员伤亡。
2.1.2 类动火区。
是指生产区域内存在较小火灾或爆炸危险性,若区域内发生火灾或爆炸事故后,只造成一定的财产损失和较少的人员伤亡。
2.1.3类动火区还可简单地视为一类动火区和固定动火区范围以外的生产区域。
2.1.4定动火区。
是指在生产区域内无燃烧或爆炸危险性的区域。
设置固定动火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方便经常需要进行动火作业的车间或单位的检修作业。
在该区域范围内进行动火作业时,可免去办理动火作业安全许可证的手续。
动火作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动火作业是指在一定的范围内,使用明火或引起火花的工作方式进行的作业。
动火作业具有一定的危险性,需要进行严格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来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
以下是动火作业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主要内容。
一、动火作业前期准备1.确定动火作业的范围和任务,并明确作业的目的和要求。
2.组织编写动火作业计划,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作业的时间、地点和作业人员。
3.对作业场所进行勘察和评估,确定防火设施的完好性,并进行必要的修复和维护。
4.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技术培训,了解动火作业的相关知识和安全操作规程。
5.准备必要的防火器材和工具,并保持其良好的工作状态。
二、动火作业现场安全措施1.在动火作业现场设置明确的警示标志,善于利用临时隔离措施,防止无关人员进入作业区域。
2.在作业区域附近放置灭火器和消防栓,并保证畅通可用。
3.对作业区域周围的易燃物和可燃物进行清理,并做好防火处理。
4.检查和保证作业现场的通风状态良好,保证空气流通。
5.为动火作业人员配备个人防护装备,如防火服、防火帽、防火手套等。
三、动火作业操作规程1.在进行动火作业前,必须进行动火许可的申请和审批程序,并由专人负责监督和审核。
2.动火作业应按照相关的规范和标准进行操作,不能随意进行。
3.在进行动火作业前,必须对周围环境进行详细的检查,并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
4.明火作业必须使用防爆电器和防爆工具,并保持工具的良好状态。
5.动火作业中,严禁使用易燃、易爆物品,严禁吸烟和使用明火点燃物品。
6.动火作业时,必须有专人监控,随时发出警报,并做好灭火准备。
7.在动火作业结束后,必须进行彻底的消防检查和清理,确保没有残留的火源。
四、动火作业事故应急预案1.制定完善的动火作业事故应急预案,明确各级责任和应急措施。
2.在动火作业现场设置应急疏散通道和应急出口,并随时保持畅通。
3.指定专人负责信息报告和紧急救援措施的执行,确保事故应急处置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一、为了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建筑施工现场安全规程》等相关法律法规,现制定施工动火令,特此通告:二、动火范围及条件:1. 动火范围:施工现场内所有需要进行明火作业的场所,包括但不限于焊接、切割、喷漆、熔接等动火作业。
2. 动火条件:必须经专业人员评估,并办理相关手续,获得动火许可证方可进行动火作业。
三、动火操作程序:1. 施工单位需提前向施工现场安全部门提出动火申请,明确动火范围、作业内容、时间计划以及安全措施等信息。
2. 施工现场安全部门派专业人员对动火作业进行评估,并在通过评估后办理动火许可证。
3. 动火作业前,必须进行现场安全检查,确保周围环境无明火隐患。
4. 动火作业过程中,必须配备专职人员进行监控,并有消防器材、灭火设备随时待命。
5. 动火结束后,必须进行火灾现场清理并核实灭火情况。
四、动火安全措施:1. 动火现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禁止他人靠近。
2. 动火范围内必须保持通风良好,防止气体积聚引发爆炸。
3. 动火作业前需清理现场及周围易燃物品,保持周围环境整洁。
4. 动火作业时,施工人员必须穿戴防护装备,并遵守作业规程。
5. 动火作业现场应配备足够数量的消防器材,保持灭火设备畅通。
五、动火禁令:1. 未经审批,擅自进行动火作业者,一经发现将立即予以制止,情节严重者将给予相应处罚。
2. 动火作业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作业,并报告现场主管负责人及安全部门。
3. 禁止在施工现场内乱倒乱丢烟蒂、纸屑、易燃物品等,以免引发火灾。
4. 禁止在无防火设施的场所进行动火作业,一律使用防火材料搭建作业平台。
1. 施工单位负责严格执行施工动火令,确保动火作业的安全顺利进行。
2. 现场监督人员应定期对动火作业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3. 对于违反动火规定或发生火灾事故的单位和个人,将依法进行处理,并追究责任。
七、动火作业完成后,施工单位需将安全部门递交的动火许可证归还,并做好动火作业记录。
动火作业安全操作规程一、引言动火作业是指在施工现场进行焊接、切割、热加工等操作时所产生的明火作业。
由于动火作业涉及到明火操作,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因此必须制定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和工作人员的健康。
二、目的本文档的目的在于规范和指导动火作业的安全操作,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并确保工作人员遵循正确的安全操作流程,降低发生事故的风险。
三、适用范围本文档适用于所有进行动火作业的人员,包括施工现场的操作人员、监管人员以及其他工作人员。
四、安全操作规程1. 前期准备1.1. 在动火作业前,必须进行风险评估和安全检查,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1.2. 清理施工现场,清除易燃物质和可燃物质,确保动火作业区域的清洁和无障碍。
1.3. 确保动火作业区域通风良好,预防烟尘积聚和有害气体产生。
2. 动火作业前的操作2.1. 动火作业前,必须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火服、防火靴、安全帽、防护眼镜等。
2.2. 确保明火操作工具的质量和安全性,检查焊接机、切割机等设备的连接线路和电源是否正常。
2.3. 确保工作人员具备动火作业的技术资格和安全操作的知识,掌握相关的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
3. 动火作业的操作流程3.1. 在动火作业区域设置防护标志和警戒线,确保周围人员的安全。
3.2. 进行焊接和切割前,必须清理焊接或切割的表面,以降低火花的飞溅和产生高温的风险。
3.3. 严格遵守焊接或切割的操作要求,注意工作电流和电压的控制,避免电流过大导致火焰失控。
3.4. 在进行焊接或切割时,必须保持工作区域的干燥和清洁,避免在可燃物料或易燃气体附近进行明火作业。
4. 灭火与应急处置4.1. 动火作业现场必须配备灭火器材,包括灭火器、灭火器箱等,以应对突发火灾情况。
4.2. 如果发生火灾,应立即停止动火作业,并及时使用灭火器进行灭火。
4.3. 在发生火灾时,应按照应急预案的要求进行疏散和报警。
五、工作人员的责任1. 所有动火作业人员必须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作业,杜绝违规操作。
动火作业安全管理程序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相关法律法规,保障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制定本安全管理程序。
第二条本安全管理程序适用于所有需要进行动火作业的施工现场,包括新建工程、维修工程和改建工程等。
第三条动火作业是指采用明火、电气设备、氧气、气瓶、切割、焊接等方式进行的施工作业。
第四条动火作业应在施工前进行详细的安全策划和安全风险评估,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第五条所有参与动火作业的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和持有相关证书,并具备相应的安全常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第六条动火作业应遵循“预防为主、防范为先、综合治理、系统管理”的原则,确保施工期间的安全。
第七条动火作业应按照下列程序执行:1. 动火作业前,需由施工单位编制动火作业安全管理方案,报经施工单位负责人批准后方可执行;2. 动火作业前,由专职安全员组织召开动火作业安全交底会议,明确工作任务、作业方法、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等内容;3. 动火作业前,需进行现场安全检查,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4. 动火作业期间,应由专职安全员进行现场安全监督,并随时配备灭火器材和应急救援设备;5. 动火作业结束后,由专职安全员进行动火现场的清理和复核,确保安全隐患得到有效消除。
第二章动火作业前的准备工作第一条施工单位应委派专职安全员负责动火作业的安全管理工作。
第二条动火作业前,施工单位应编制动火作业安全管理方案,并报经施工单位负责人批准。
动火作业安全管理方案内容应包括:1. 动火作业的具体任务和作业时间;2. 动火作业的作业方式和方法;3. 动火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和安全隐患;4. 动火作业的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5. 动火作业需要的安全器材和防护设备;6. 动火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和证书要求。
第三条动火作业前,施工单位应组织召开动火作业安全交底会议,明确动火作业的具体要求和安全措施。
第四条动火作业前,施工单位应进行现场安全检查,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动火作业安全操作规程动火作业是指在生产生活中为了实施焊接、切割、电焊、烘烤等需应用明火、电火进行的作业。
动火作业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如果操作不当可能会引发火灾、爆炸等严重事故,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动火作业安全操作规程对确保人身安全和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阐述动火作业安全操作规程。
一、动火作业前的准备工作1. 在进行动火作业之前,必须进行详细的危险性评估,确定动火作业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并将评估结果记录下来。
2. 制定动火作业计划,明确动火作业的时间、地点、范围和工艺流程。
3. 确定参与动火作业的人员,并对其进行专业培训,掌握动火作业的基本知识和安全操作规程。
4. 准备必要的安全防护器材,如防火毯、灭火器、防火服等,并检查器材的完好性。
5. 检查动火作业现场的周边环境,清除易燃易爆物品,保持现场干净整洁。
6. 对动火作业现场进行必要的安全标识和警示标示,明确禁止烟火进入动火区域。
二、动火作业时的安全操作规程1. 动火作业必须由经过专业培训并持证上岗的人员负责,未经授权的人员严禁进行动火作业。
2. 在动火作业现场必须设立专人负责看守,严禁无人值守。
3. 动火作业现场必须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以减少有害气体和烟雾的积聚。
4. 严格控制动火作业的燃烧条件,避免出现不可控的火焰和火花。
5. 动火作业时,必须佩戴专门防护装备,如防火服、防火帽、防火鞋等。
6. 确保动火作业现场的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处于工作状态,随时可以使用。
7. 动火作业时严禁使用易燃易爆物品,并尽量减少动火作业现场的可燃物品。
8. 严禁将明火和火花靠近易燃易爆物品,要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
9. 在动火作业现场必须设立专人负责观察和站岗,及时发现和报告异常情况。
10. 动火作业完成后,要及时关闭动火设备,并进行必要的封锁和标记,确保安全。
三、动火作业的事故应急处理1. 一旦发生火灾或其他事故,必须立即向上级报告,并启动应急预案。
2. 动火作业现场的其他人员必须立即撤离,避免人员伤亡。
动火作业安全管理程序一、引言动火作业是指在特定场所通过燃烧等方法产生火焰或者高温以达到特定目的的作业活动。
由于动火作业涉及高温、火焰等危险因素,如果管理不当将会引发火灾、爆炸等重大安全事故,因此必须建立科学的动火作业安全管理程序,确保动火作业的安全进行。
二、范围本管理程序适用于本单位内进行的所有动火作业,包括常规动火作业、特殊动火作业等。
三、责任与义务1. 本单位的负责人负有最终责任,他应当明确动火作业的安全重要性,并从全局上推动动火作业安全工作的开展。
2. 管理人员应当负责具体的动火作业安全管理工作,包括审批动火作业申请、指派专人负责监督执行、检查动火现场等。
3. 动火作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教育培训,熟悉动火作业的安全操作规程,并按规程进行动火作业。
四、程序流程1. 申请阶段(1)动火作业人员向管理人员提出动火作业申请,申请人应当提供动火作业的目的、时间、地点、过程、安全预防措施等相关信息。
(2)管理人员收到动火作业申请后,应当对申请进行审查,包括检查动火作业是否符合安全规定、是否具备必要的安全措施等。
(3)如果动火作业申请满足安全要求,管理人员可以批准申请;如果不满足安全要求,应当要求申请人修改申请或者提供更详细的安全措施,并重新审查。
2. 实施阶段(1)经过审查批准的动火作业申请,管理人员应当指派专人负责监督动火作业的实施。
(2)动火作业人员应当按照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作业,包括检查动火器材的完好性、检查周围环境是否存在易燃物质等。
(3)动火作业人员应当在动火现场贴好警示标志,确保周围人员知晓动火作业正在进行。
3. 监督阶段(1)专人负责监督动火作业的实施,包括检查动火器材的使用情况、动火现场的安全情况等。
(2)如发现动火作业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或违反规定情况,监督人员应当立即采取措施阻止,并向管理人员报告。
(3)监督人员应当定期进行动火现场检查,确保动火作业的安全进行。
五、安全措施1. 动火作业应当在封闭或密闭的场所进行,确保火焰和高温不会对周围环境产生威胁。
施工现场动火作业审批制度范文一、引言施工现场动火作业是建筑施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但动火作业若不谨慎进行,可能引发火灾事故,造成巨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
因此,为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制定一套严格的动火作业审批制度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二、动火作业的定义动火作业是指施工现场对具有易燃、易爆特性的物质进行使用明火、电火花、高温、高压等方式产生的作业行为。
三、动火作业的审批程序1. 动火计划编制进行任何动火作业,必须事先编制详细的动火计划。
动火计划需包括以下内容:(1)动火地点、时间、范围;(2)动火前所需准备、防护措施;(3)动火人员、设备、工具的安排;(4)动火现场安全措施;(5)相邻区域、周边环境、人员的安全防护。
2. 动火计划审批审核动火计划需经施工现场负责人审核,并提交给项目经理或相关安全管理部门审批。
审批前,动火计划应经过本单位生产技术部门、安全管理部门等专业人员的审查。
3. 动火许可证审核通过的动火计划需由项目经理或相关安全管理部门出具动火许可证,明确动火时间、地点、范围等。
动火作业人员须携带许可证进入动火作业现场。
4. 动火作业前安全交底动火作业前,应进行安全交底,详细说明动火现场的安全措施、疏散路线、逃生设施等,确保动火人员具备足够的安全意识。
5. 动火现场监督检查动火作业期间,安全管理人员应定期对动火现场进行检查,确保动火作业按照计划进行,并及时发现和解决动火作业中的安全隐患。
6. 动火作业结束验收动火作业结束后,需进行动火现场的验收。
验收标准应根据动火计划制定,包括动火现场的清理、验光等。
验收合格后,方可撤销动火许可证。
四、责任分工1. 项目经理负责对动火计划进行审核和审批,签发动火许可证,并监督动火作业按计划进行。
2. 生产技术部门负责对动火计划进行专业审查,确保动火作业满足安全要求。
3. 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对动火计划进行安全审核,监督动火作业现场的安全措施的实施和执行。
4. 动火作业人员严格按照动火计划执行动火作业,确保动火过程的安全。
简述动火作业的主要流程及注意事项英文:The main process of hot work operation typically includes several steps:Obtain necessary permits and approvals: Before starting any hot work, relevant permits and approvals must be obtained from the safety department or other responsible authorities.Conduct a risk assessment: A thorough risk assessment should be carried out to identify potential hazards and implement appropriate control measures.Prepare the work area: The work area should be cleared of any flammable materials, and fire extinguishers and other safety equipment should be on hand.Implement safety measures: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such as gloves, goggles, and face shields should be worn by operators. Additional safety barriers or shields may also be required to protect nearby personnel and equipment.Monitor the work continuously: During the hot work, continuous monitoring of the work area is essential to ensure that all safety measures are being followed and to respond immediately to any potential hazards.Perform a final inspection: After the hot work is complete, a final inspection should be conducted to ensure that all fire hazards have been eliminated and the area is safe for normal operations.Precautions for hot work:Ensure that all personnel involved in the hot work are properly trained and aware of safety procedures.Check that all equipment and tools are in good condition and suitable for the task.Avoid working alone; always have a buddy system in place.Be aware of the potential for fire, explosions, or harmful fumes, and take appropriate precautions.In case of an emergency, know the evacuation routes and have a plan to respond quickly and effectively.中文:动火作业的主要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获取必要的许可和批准:在开始任何动火作业之前,必须从安全部门或其他相关主管部门获取相关许可和批准。
动火作业操作规程一、运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所有需要进行动火作业的场所和岗位。
二、术语定义1. 动火作业:指进行明火或者产生明火的作业。
2. 动火许可证:由安全管理部门颁发的合法准许进行动火作业的证书。
3. 动火区域:指进行动火作业的场所。
4. 动火工作票:由安全管理部门颁发,进行动火作业人员必须携带的合法证书。
5. 动火作业人员:指被授权进行动火作业的员工。
三、安全要求1. 动火作业前,必须取得动火许可证,并按照规定的动火作业区域进行作业。
2. 动火作业期间,必须配备足够的灭火器材和消防器材,并进行设置和测验。
3. 动火作业期间,必须对周围环境进行检查和排查,确保没有可燃物和可燃气体泄漏。
4. 在动火区域内,必须有专人进行监督和指挥,并严禁任何人员闲杂人等。
5. 动火作业期间,必须配备足够的防护装备,并进行相关的培训和指导。
6. 动火作业期间,必须保持通风良好,确保人员的安全和作业的顺利进行。
7. 动火作业结束后,必须进行清场工作和检查,确保没有遗留的火源和遗留的危险物品。
四、操作流程1. 动火作业前(1)申请动火许可证:动火作业人员必须向安全管理部门申请动火许可证,详细说明动火的时间、地点、数量和原因。
(2)准备工作:动火作业人员必须准备足够的灭火器材和消防器材,并进行设置和测验;检查作业区域周围环境,确保没有可燃物和可燃气体泄漏;配备防护装备并进行培训和指导。
(3)动火前会议:动火作业人员必须进行动火前会议,明确责任分工和安全要求。
2. 动火作业期间(1)人员配置:在动火区域内,必须有专人进行监督和指挥,确保作业的顺利进行,并严禁闲杂人等。
(2)防护措施:动火作业人员必须穿戴防护装备,并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操作,确保自身安全。
(3)周围环境检查:动火作业人员必须定期对周围环境进行检查和排查,确保没有可燃物和可燃气体泄漏。
(4)通风措施:动火作业区域必须保持通风良好,确保人员和作业环境的安全。
3. 动火作业后(1)清场工作:动火作业结束后,必须进行清场工作,清除作业现场的可燃物和危险品。
施工动火作业审批程序施工动火作业审批程序,听起来挺正式的,其实这背后可是有一套门道的。
说到动火作业,大家一定知道,火焰和油漆桶可不是什么好搭档。
就像老妈不喜欢你在厨房里玩火一样,动火作业也是要小心翼翼的。
你得搞清楚动火的必要性,真的是非做不可吗?如果不是,那就赶紧收手,别惹麻烦。
可是,如果你真的得动手,那就得申请审批了,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得有张纸,这样才能安心做事。
咱们得准备一份动火作业申请。
这就好比你要去朋友家蹭饭,得提前打个招呼。
申请表上,你得写得明明白白,为什么要动火,哪儿要动,动多久,还得把相关人员都列上。
是不是有点像写作业?记得把安全措施写上,毕竟“安全第一”可不是随口说说的。
人家审批人员看到你的申请,第一眼就得觉得你这人靠谱,火不会乱飞。
然后,咱们得把申请交给相关的审批部门。
这就像把你写的作业交给老师,期待能得个好分数。
审批人员会认真审核的,他们可不想为了一把火把工地变成火场,真是让人汗颜。
审批的过程有点像评委打分,哪怕你表现得再出色,细节也不能马虎。
比如说,动火前的消防设备检查、作业人员的培训,都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一旦你的申请通过了,接下来可就是真刀真枪的活了。
动火前,现场的安全措施得落实到位,消防器材要齐全。
这就像上战场之前,士兵们得检查武器装备,准备好随时迎接挑战。
安全员可是要全程陪伴的,他们就是那位守护天使,确保一切都在掌控之中。
万一出了意外,大家可得小心应对,第一时间用灭火器处理,这种情况下可千万不能慌张。
动火作业的时候,现场的气氛可能会紧张。
工人们一个个都绷紧了神经,心里想着“可别出事啊”。
这时,安全员就像指挥家,时刻关注每一个细节,确保火焰听话,不要失控。
别小看这个过程,真正的工艺活儿全在这儿。
如果有人说火焰是可爱的,那一定是没见过失控的火,像疯了一样向四周窜去,那场面就像电影里的特效,吓人得很。
动火作业结束后,咱们得进行收尾工作。
这时候可不能掉以轻心,检查一下现场,确保没有火星留下,万一有个“死角”留着火星,那可真是潜在的隐患。
动火作业程序
1简介
本程序的目的旨在规定在矿山现场动火作业的操作和管理要求。
本程序是对该项作业的最低要求,适用于所有在矿山现场工作的员工,包括承包商。
只要在动火作业活动中存在潜在的能够引起火灾或爆炸的因素,在该项工作之前首先必须申请签发动火作业许可证(见附件)。
只有在指定的除外区域例外。
2定义
动火作业:任何一项可能对工作环境引起火情的工作,包括焊接、气割、动用明火、物体加热、使用可产生火花的设备,车辆和电器设备等可能起火的情况。
在这些工作中会用到易燃品,例如易燃的固体、液体或气体。
动火作业许可证:动火作业许可证用于在一项工作程序中对具体活动的要求进行识别和控制,并对进行动火作业的维修或厂房和设备建设项目进行授权,同时对该项工作的进行所需要的控制手段作出说明。
动火作业许可证必须完整填写并在该项工作开始前签发。
作业必须严格按照动火作业许可证中规定的要求进行。
指定的除外区域:在现场指定的不需要动火作业许可证的一些区域,因为在这些区域经常要进行动火作业,具体说指固定维修车间、移动维修车间、电气维修车间。
3劳保用品:进行上述作业要求佩戴的保护眼睛的最起码的要求为:
●有侧面保护的安全眼睛,
●合适的面罩或带有安全帽的焊接面罩;
●进行气割时,必须佩戴黑色气割专用护目镜或有类似镜片的护目镜。
4许可证签发
动火作业许可证只能由以下人员签发:选厂经理、采矿经理、选厂主管、机械监理、电气监理、维修主管、维修计划监理、选矿班长、生产班长、轮班监理、安全员、或以上人员的任命。
5动火作业的一般要求
进行焊接、焊割或打磨工作的员工有责任按照下列程序要求进行安全操作。
1)在进行动火作业之前,应将所有的可燃/易燃材料从工作区附近转移或进行足
够的保护。
2)在高空区域作业时,要防止受热的材料落下或散落到下面或周围的工作区域。
3)进行上述工作必须佩戴最低要求的眼睛防护设备。
4)在工作区域、人行道和通道处,在可能的情况下对电焊电缆和气焊/气割线进
行保护以免受到物理性损伤。
应该把这些电缆悬挂起来或沿着架空的人行道下侧布置,但是无论怎样布置,要注意的一点是必须要避免绊倒人或引起其他危险。
5)佩戴个人防护用品防止受伤或得病,用屏障将焊接工作与其他工作隔离开来。
6)确保所有的电焊和气焊/气割设备都按照矿山安全规程中的相关要求经过了检
验和维护。
7)所有接到氧气,乙炔瓶的管接头都必须是螺丝口的,不能是用液压钳压上去的。
8)任何情况下,进行运输、储存或在现场使用时,气瓶要垂直放在适当的栏子,
筐子或手推车中,并用不易燃的材料(例如:铁链、钢丝绳)固定,保证在搬运时气瓶不乱滚动。
运输时,要把压力表从气瓶上取下来。
9)压缩气体气瓶不得放在限制空间内。
使用完之后气管应该立即从限制空间中取
出并将气瓶关掉。
10)在任何动火作业附近必须备有合适的且状态良好的手提式灭火器。
11)将电缆和气焊/气割设备放在远离润滑脂和油料的地方。
带有裸露电线或导体
的旧的或损坏的焊接电缆必须立即予以更换或报废。
12)压缩气体气瓶的储藏必须符合危险品储存管理条例,并且分别进行标识。
13)在衬橡胶的罐体上、漏斗和管道上作业时必须小心和谨慎。
“如果有疑问,必
须问清楚”。
14)在离燃气或燃油管道3米远的地方进行动火作业时,必须先查看是否有潜在的
泄露发生。
如果发现有泄露,在将泄露处修理好且将泄漏物清理之间不得进行作业。
15)在离燃气或燃油管道2米的地方进行动火作业时,必须要签发动火作业许可
证。
16)在燃油储罐,化学储罐或炸药储存区附近进行焊接、焊割或动火作业时,必须
经过总经理或其代理的许可。
17)任何增加的控制项目都要将其作为JSAJ(工作安全分析)风险评估的一部分看
待。
6动火作业许可证
在动火作业开始之前并在动火作业许可证上签字时,所有相关人员都必须按照许可证上列明的所有注意事项和其他项目进行检查是否符合要求。
签发开始工作指损伤工完全理解动火作业许可证上载明的项目可以开始作业。
作业结束时,操作工要在动火作业许可证上签字说明作业结束。
如果动火作业不能在一个班之内完成,则每一班都需要一份动火作业许可证。
热工作业许可证表格请看附件。
7紧急状态的控制
在动火作业许可证中规定的任何动火作业开始前,许可证的持有人要确保必要的措施已经按要求准备好,能够避免或将火灾或爆炸的危险降低到最小程度。
另外,还必须做好紧急状态下的应急措施,直到动火作业许可证被收回或取消时再解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