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河养鱼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
- 格式:doc
- 大小:842.00 KB
- 文档页数:69
渔业养殖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一、研究背景二、研究目的和意义三、研究方法四、资源和环境分析五、市场分析六、技术与生产设备分析七、投资规划与风险分析八、可行性分析九、结论与建议一、研究背景渔业养殖是一种既古老又新兴的产业,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很早就有关养殖的记载。
我国地大物博,渔业资源丰富,渔业养殖也早已有数百年的历史,而在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养殖业以其高效益和较低的投资成本,成为国内农业最活跃的领域之一。
尤其是一些新兴的生产模式如淡水珍珠养殖、虾蟹养殖以及迄今在发达国家非常流行的双固态水体鱼类养殖等,养殖产业展现出了长足的发展。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本研究旨在对渔业养殖的可行性进行深入分析,探索渔业养殖的发展前景以及投资的风险和机会,为相关企业和政府决策部门提供科学的数据和建议,有利于推动当地渔业养殖业的发展,促进渔业产业的现代化和规范化。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实地走访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对渔业内部环境资源的实地调查、对潜在客户的问卷调查等手段,对渔业养殖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四、资源和环境分析1.资源分析我国沿海地区和内陆水域资源丰富。
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渔业资源种类繁多,鱼类、虾类、蟹类及软体动物资源十分丰富。
同时,我国内河面积较大,淡水资源丰富,适合进行淡水渔业养殖。
2.环境分析经过对渔业养殖环境的调查和分析,发现我国多数渔业养殖地区具有气候温和,水质良好的特点。
此外,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政府已加大对环境保护力度,为渔业养殖提供了更好的环境保障。
五、市场分析1.市场需求当前,渔业产品的需求量持续增长,尤其是高品质、绿色、有机的产品备受市场青睐。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优质渔业产品的需求不断上升。
2.市场规模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渔业产品市场规模庞大,且需求量不断增加。
特别是高端市场的需求量大幅增长,而高端产品所占市场份额不断扩大。
渔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渔业产业正逐渐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渔业资源丰富,渔业生产规模大,市场需求广阔,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为了推动渔业产业的发展,提高我国渔业的竞争力和效益,本项目拟在某地区建设一个现代化渔业基地,开展集渔业养殖、捕捞、加工和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渔业产业项目。
二、项目概述1. 项目名称:某地区现代化渔业基地建设项目2. 项目内容:该项目主要包括渔业养殖、捕捞、加工和销售业务3. 项目规模:总投资额约为5000万元,预计年产值达到5000万元4. 项目地点:该项目将在某地区沿海地区建设,占地面积约为100亩5. 项目周期:预计项目周期为3年,分为前期准备、建设和运营阶段三、项目市场分析1. 行业前景:当前中国渔业产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市场需求持续增长2. 竞争分析:虽然渔业市场竞争激烈,但是该地区尚未形成规模化的现代化渔业产业3. 市场定位:该项目将以优质、绿色、有机的水产品为主打产品,开拓高端市场四、项目运营模式1. 渔业养殖:利用现代化的养殖设施和技术,开展鱼类、虾类、蟹类等水产品的养殖2. 渔业捕捞:通过现代化捕鱼船只和作业设备,进行大规模的渔业捕捞活动3. 渔业加工:建设先进的加工车间和设备,实现水产品的加工、包装和冷链配送4. 渔业销售: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五、项目投资分析1. 投资构成:项目总投资约为5000万元,包括土地、基础设施、设备、运营资金等2. 资金来源:项目资金主要采用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的方式融资,资金结构合理3. 投资回报:预计项目建设完成后,年产值可达5000万元,盈利能力较强六、项目风险分析1. 市场风险:受政策、天气等因素影响,市场需求波动可能导致销售额下降2. 技术风险:由于渔业生产技术较为复杂,技术更新换代需要耗费大量资金3. 资金风险:由于项目资金较为庞大,资金链断裂可能使项目陷入困境七、项目可行性分析1. 市场需求:根据市场调研和需求预测,该项目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2. 技术条件:项目运营所需的技术设备和生产工艺已经较为成熟,具备较高的技术可行性3. 经济效益:项目建设后,年产值可达5000万元,投资回报率较高,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八、项目实施建议1. 项目前期:加强市场调研和需求分析,明确项目目标和定位,为项目建设做好准备2. 项目中期:加大资金投入,完善生产设备和技术,提高渔业养殖和加工效率3. 项目后期:拓展销售渠道,提高产品品质,推动渔业产业链的延伸和发展九、结论在当前中国渔业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该项目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良好的发展空间。
渔场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水产品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然而,由于过度捕捞和环境污染等原因,传统的渔业已经难以满足人们对水产品的需求。
因此,发展现代化的渔业已成为当前的重要课题。
作为一个拥有丰富海洋资源的国家,发展渔业是我国的重要战略选择。
然而,传统的渔业发展模式已经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需要通过现代化技术手段来提高渔业的生产效率,提高渔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项目概述本项目是一项关于渔场可行性的研究,旨在通过现代化技术手段提高渔业的生产效率,增加渔业的产值,提高渔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本项目将通过引入先进的养殖技术、建设先进的水产养殖设施,以及通过科学的管理和运营方式,来改善传统的渔业现状,提高渔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市场分析1.市场需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水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而当前的渔业供给已经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
因此,发展现代化的渔业可以有效增加水产品供给,满足人们的需求,为市场带来新的增长点。
2.市场竞争目前,虽然我国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但由于传统养殖方式的滞后和过度捕捞等原因,造成了渔业资源的枯竭和水产品的品质下降。
因此,现代化技术的引入将提高渔业的生产效率,改善水产品的品质,提高渔业的竞争力。
3.市场前景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水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现代化渔业将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目前,国内外一些先进的水产养殖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通过引进这些技术手段,可以有效提高渔业的生产效率,改善水产品的品质,为渔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四、技术选型1. 养殖水域选择合适的养殖水域是现代化渔业的首要条件。
养殖水域应该具备良好的水质条件,避免污染源的直接影响,同时要有充足的水量和适度的温度条件。
2. 养殖技术现代化的渔业养殖技术包括生态养殖、循环养殖等多种技术手段,通过科学的管理和运营方式,可以有效改善渔业的生产效率,提高渔业的产值。
鱼类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规划设计 / 投资分析鱼类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说明该鱼类项目计划总投资11420.91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9745.4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5.33%;流动资金1675.4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4.67%。
达产年营业收入13867.00万元,总成本费用10791.73万元,税金及附加200.20万元,利润总额3075.27万元,利税总额3699.65万元,税后净利润2306.45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1393.20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26.93%,投资利税率32.39%,投资回报率20.19%,全部投资回收期6.45年,提供就业职位273个。
重视环境保护的原则。
使投资项目建设达到环境保护的要求,同时,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企业安全卫生的各项法律、法规,并做到环境保护“三废”治理措施以及工程建设“三同时”的要求,使企业达到安全、整洁、文明生产的目的。
......主要内容:概论、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分析、市场分析预测、项目投资建设方案、项目选址规划、土建工程说明、工艺技术、清洁生产和环境保护、企业卫生、风险应对评价分析、节能可行性分析、项目实施进度、投资计划、经济效益评估、项目综合评价结论等。
第一章概论一、项目概况(一)项目名称鱼类项目(二)项目选址xx经济示范中心(三)项目用地规模项目总用地面积37325.32平方米(折合约55.96亩)。
(四)项目用地控制指标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52.14%,建筑容积率1.01,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5.80%,固定资产投资强度174.15万元/亩。
(五)土建工程指标项目净用地面积37325.32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19461.4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7698.57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29143.73平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2185.45平方米。
(六)设备选型方案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123台(套),设备购置费3019.97万元。
(七)节能分析1、项目年用电量500156.80千瓦时,折合61.47吨标准煤。
养鱼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摘要本报告对养鱼的可行性进行了全面的调研和分析。
通过对市场需求、投资成本、收益预期、风险控制等方面进行细致的研究,得出了养鱼项目在目前条件下是可行的结论。
报告中提出了养鱼项目的发展策略和运营模式,为投资者和决策者提供了可行的参考和建议。
一、研究背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鱼类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
而传统的捕捞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因此开展养鱼项目成为一种可行的发展方式。
本报告旨在对养鱼项目的可行性进行深入研究,为投资者和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二、市场需求分析1. 消费者需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鱼类产品的消费需求逐渐增加。
尤其是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丰富的淡水鱼类产品,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目前市场上供不应求,远远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
2. 行业前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水产养殖技术的提升,养鱼项目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投资方案稳健、市场潜力巨大,是未来水产养殖业的重要方向之一。
三、投资成本分析1. 建设投资养鱼项目需要建设养殖场、购置鱼苗、养殖设备等,投资规模较大。
需要充分考虑建设投资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降低建设成本。
2. 运营成本养鱼项目的运营成本主要包括饲料费、劳动费、管理费用等。
需要对运营成本进行全面分析,合理控制成本,确保项目的良好运行。
四、收益预期分析1. 预期销售收入养鱼项目的主要收入来源是鱼类产品的销售收入。
根据市场需求和养殖规模,可以初步预计项目的销售收入。
2. 盈利能力通过对养鱼项目的收入和成本进行综合分析,可以初步估计项目的盈利能力。
养鱼项目的盈利能力受到市场行情、经营管理水平、养殖技术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五、风险评估1. 市场风险受市场价格波动、竞争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养鱼项目存在着一定的市场风险。
需要将市场风险纳入考虑,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策略。
2. 生产风险受天气变化、水质问题、疫病等因素的影响,养鱼项目存在一定的生产风险。
需要加强技术研究和管理,降低生产风险,确保项目的持续稳定运行。
渔业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一、引言渔业是我国重要的传统产业之一,也是许多沿海地区的重要经济支柱。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对渔业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渔业产业被寄予了更高的期望和发展目标。
然而,由于过度捕捞、海洋环境污染等问题,我国渔业面临着种种挑战和困难。
为了更好地推动渔业的良性发展,提高渔业产业的整体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我们开展了本次渔业可行性研究报告,旨在探讨当前我国渔业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二、渔业产业现状分析1. 渔业产业规模我国是一个拥有广阔海域的国家,拥有着丰富的海洋资源。
据统计,我国海洋面积约为约3,000万平方公里,年渔业生产总值超过千亿美元。
2. 渔业产业结构我国的渔业产业包括海洋捕捞和水产养殖两大部分,其中以水产养殖为主。
目前,我国的渔业产业结构相对分散,养殖规模也较小,缺乏大规模集中的现代化养殖场。
3. 渔业资源利用状况由于过度捕捞、海洋环境污染等问题,我国许多海域的渔业资源遭受了严重破坏,部分鱼类资源已经濒临枯竭。
目前,我国许多地区的捕捞量和养殖量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三、渔业可行性分析1. 渔业可行性分析根据以上的现状分析,我们认为当前我国渔业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资源短缺、环境污染、技术水平低、市场需求不足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可行性分析:(1)资源短缺问题的解决针对当前资源短缺的问题,可采取海洋资源保护措施,限制过度捕捞,修复生态环境等方式,保护我国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2)环境污染问题的解决为了解决海洋环境污染问题,可加强海洋环境监测,规范渔业生产活动,推行绿色养殖等方式,减少对海洋环境的污染。
(3)技术水平提升为了提升渔业的技术水平,可加强科研力量,推广先进的养殖技术,提高生产效益和产品质量。
(4)市场需求激增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渔业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可以通过开发新产品、拓展海外市场等方式,增加对渔业产品的需求,提高整体效益。
鱼类养殖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研究背景
养殖业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鱼类养殖作为其中的一种方式,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本报告旨在对鱼类养殖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研
究和分析,以提供决策参考。
方法和数据
本研究采用实地调研和文献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我们拜访
了多家现有的鱼类养殖场,并参考了相关的市场报告和统计数据。
市场需求分析
鱼类作为一种重要的蛋白质来源,受到人们的广泛青睐。
随着
人们对健康饮食的关注增加,对鱼类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然而,
目前市场上的供应还无法满足需求,并存在价格波动的风险。
技术和设备分析
现代的鱼类养殖技术和设备已经非常成熟,可以提高养殖效率
和产量。
通过合理的投资和管理,可以使鱼类养殖项目取得良好的
经济效益。
成本效益分析
鱼类养殖项目的成本主要包括设备投资、饲料成本、人力成本等。
同时,养殖规模和市场行情也对项目的收益产生影响。
在评估可行性时,需对各项成本进行全面考虑,以确保项目的经济可持续性。
风险分析
鱼类养殖项目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市场波动、疾病传播等。
在规划和管理过程中,需要制定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以确保项目的稳定运行。
结论
基于市场需求的增长,成熟的技术和设备,以及鱼类养殖项目的良好经济效益,本研究认为鱼类养殖项目具有可行性。
然而,投资者应对市场风险保持警惕,并制定合理的管理策略。
以上是对鱼类养殖项目可行性的初步研究和分析,具体的实施方案和细节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商讨。
参考文献。
水产养殖可行性研究报告水产养殖可行性研究报告一、什么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是确定建设项目之前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工作,是在投资决策上的合理性,技术上的先进性和适应性以及建设条件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从而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在前一阶段的项目建议书获得审批通过的基础上,对项目市场、技术、财务工程、经济和环境等方面进行精确系统、完备无遗的分析,完成包括市场和销售、规模和产品、厂址、原辅料供应、工艺技术、设备选择、人员组织、实施计划、投资与成本,效益及风险等的计算、论证和评价,选定最佳方案,作为决策依据。
可行性研究可分为投资机会研究、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及项目申请报告这四个阶段。
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定位大中型投资项目通常需要报请地区或者国家发改委立项备案。
受投资项目所在细分行业、资金规模、建设地区、投资方式等不同影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立项报告为简版可行性研究报告)均有不同侧重。
为了保证项目顺利通过发改委批准完成立项备案,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应当请有经验的专业咨询机构协助完成,或者委托有资质的设计单位完成。
三、水产养殖可行性研究报告(精选5篇)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语言要准确、简洁。
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水产养殖可行性研究报告(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水产养殖可行性研究报告1一、药材水蛭简介中药水蛭,俗称蚂蝗,为水蛭科动物蚂蝗、柳叶蚂蝗及水蛭的干燥体。
水蛭在我国自古以来均有重要的药用价值,中外医学都有应用水蛭的古老传统。
我国古代即有利用水蛭吮吸脓血的特性来治疗体表疾病,故名“医蛭”在2000多年前的《神农本草径》就明确记载水蛭“主逐恶血、瘀血、月闭、破血瘕积聚,利水道”。
汉代张仲景首先将水蛭用于临床,立抵当汤,大黄丸破血逐瘀,治疗各种瘀血顽疾。
近代国外也曾报导,用活水蛭进行放血疗法,法疗高血压及脑血管循环障碍,收到明显疗效。
养渔业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一、研究背景养渔业是指利用人工方式饲养水生动植物,以获取经济价值的生产活动。
随着人口增长和消费升级,水产品市场需求不断增加,养渔业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模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报告旨在对养渔业的可行性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为相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
二、养渔业发展现状近年来,中国养渔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据统计,2018年全国养殖产量达到5000万吨,产值超过1.5万亿元。
其中,淡水养殖水产品占据主导地位,海水养殖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养渔业的发展主要受益于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等多方面因素。
政府制定了相关政策法规,支持养渔业发展;科研机构加大了技术研发投入,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消费者对健康安全的需求增加,推动了高品质水产品的需求。
三、养渔业可行性分析1.市场需求分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水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大城市消费者对水产品的需求更为旺盛,农村消费市场也在逐渐扩大。
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市场对安全、健康、高品质的水产品需求在不断增加。
2.投资回报分析养渔业是一种资金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投资用于场地、设备、饲料等方面。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典型的渔场建设投资成本在5000万元左右,投资回报周期一般在3-5年。
投资者需谨慎评估投资风险和投资回报比。
3.技术支持分析养渔业需要技术人员配合进行管理和操作,技术人员应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目前,国内已有不少技术团队在养渔业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提供了技术培训和技术咨询服务。
四、养渔业发展策略1.加强政策支持。
政府应加大对养渔业的扶持力度,鼓励投资者参与养渔业发展。
同时,加强监管和规范,提升行业竞争力。
2.加强科研创新。
加大科研投入,推动养渔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3.加强市场营销。
养渔业企业应加强产品品牌建设和市场宣传,提升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五、结论养渔业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但同时也面临着市场竞争激烈、技术难度较高和资源环境限制等挑战。
鱼类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本一、研究目的我国是一个渔业资源丰富的国家,而且渔业是我国重要的第一产业之一。
为了更好地利用这一资源,提高渔业产值,探讨鱼类的可行性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该研究旨在通过对鱼类资源的充分调查和分析,评估不同鱼类的利用价值,为我国渔业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方法1. 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向渔民、渔业公司和渔业专家等渔业相关人员发放问卷调查表,了解他们对不同鱼类的看法和利用价值,从而掌握鱼类资源的情况和利用现状。
2. 采用实地调查法通过走访不同地区的渔港、渔船和渔市场,实地观察和调查各地渔业资源的种类和数量,了解不同地区的渔业发展情况。
3. 采用文献调研法通过查阅大量的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渔业资源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研究鱼类可行性提供理论依据。
三、研究内容1. 鱼类资源概况对全国范围内不同地区的鱼类资源进行统计分析,掌握各地渔业资源的分布和规模。
2. 鱼类利用价值通过调查和研究,评估不同鱼类的利用价值,包括食用价值、养殖价值、药用价值等方面。
3. 渔业发展情况分析不同地区的渔业发展情况,包括渔业产值、渔业就业情况等方面,了解渔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四、研究结果1. 鱼类资源丰富经过调查和分析,我国各地的鱼类资源非常丰富,包括淡水鱼和海水鱼等,其中部分鱼类具有较高的市场价值。
2. 部分鱼类有较高的利用价值通过对各种鱼类的调查和研究,发现不少鱼类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比如部分淡水鱼类适合进行养殖和加工,而一些海水鱼类则适合作为高档食材在市场上销售。
3. 渔业发展取得成效我国的渔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渔业产值持续增长,渔业就业人口持续增加,为国民经济作出了重要贡献。
五、研究建议1. 加大淡水鱼类养殖力度由于我国内陆水域丰富,因此可以加大对淡水鱼类的养殖力度,提高淡水鱼类的产量和品质,满足市场需求。
2. 推广海水鱼类加工和销售一些海水鱼类由于种类稀缺或者口感鲜美,市场需求较大,因此可以推广海水鱼类的加工和销售,提高其市场价值。
第1章总论1.1概述1.1.1项目名称、建设单位及法人1.1.1.1项目名称:XX有限公司绿色水产品养殖基地建设项目1.1.1.2 项目法人代表:XX(绿色水产品养殖基地总经理)项目执行单位:XX市水产局1.1.1.3 建设单位法人代表:筹划拟定建设单位:筹划拟定1.1.1.4项目性质:新建1.1.1.5项目建设地点:XX有限公司绿色水产品养殖基地建设项目建设地点位于镜泊湖与小北湖之间1.1.1.6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1.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依据和原则1.1.2.1依据我省渔业资源现状和未来发展的趋势1.1.2.2依据《中华人民共和水资源法》、《渔业法》、《环境保护法》及国家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
1.1.2.3依据调研设计人员的实地勘探详细资料,参考宁安市镜泊湖渔业历史资料背景。
1.1.3 项目提出背景1.1.3.1宁安市镜泊湖养殖区基本概况:镜泊湖位于东经129.五、北纬42.2,古称忽汗海,金女真人称毕尔腾湖,清初称瑚布图湖,后称镜泊湖满语为毕尔腾候温,即程度如镜的湖面,海拔351米,全湖南边和北边长45千米,最宽处9千米,最深处62米,湖平行面或者物体表面的大95平方千米,蓄水量16亿立米米,镜泊湖群山环抱、山重水复、景致秀丽,镜泊湖出产湖鲫、红尾、鳌花等40多种特种鱼类。
俯瞰项目养殖区河道纵横,依山傍水,水源充足,植物种类繁多,环境幽雅,空气清新,自然景色美丽,因此,被列为联合国世界地质公园。
1.1.3.2项目建设依据及必要性:镜泊湖鱼类资源丰富,共有鱼类16科,69种。
占全省淡水鱼类种类的90%以上。
其中有举世界闻名的虹鳟鱼、红尾、鳌花、细鳞鱼等珍稀冷水鱼类。
另外还盛产镜泊湖野鲤、红肚鲫鱼、胖头鱼、鳜鱼、怀头鲶、鲶鱼,特别是的“三花五罗”在市场上享有盛誉。
镜泊湖自然水域十分辽阔,而且水质优良,是世界上仅有的没受污染的湖泊之一。
尤其到了夏季,山涧溪流汇入湖中,使湖水清澈透明,水温凉爽。
这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衍生了具有高寒地区的特色的冷水鱼类。
因此,十分必要利用自然资源的优势,开发镜泊湖水域特种鱼类人工繁育,建立绿色水产品养殖基地,迅速形成宁安市新型的支柱产业,具有重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黑龙江省过去水产养殖一直延续着传统生产方式,主要是以鲤、鲢、草鱼等为当家品种,而且生产技术落后产量偏低。
改革开放后由于政策的改变和科学技术的普及,渔类产量迅猛增长,解决了长期以来的“吃鱼难”的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广大消费者对水产品的品质和种类有了新的转变,特别是对肉质鲜美,营养价值高又具有保健功能的名优种类需求量越来越大。
常规水产品在市场价格偏低和销售疲软,而绿色天然水产品深受青睐,而且价格看好,供不应求。
镜泊湖特产鱼类在市场作为畅销品种,其价格高于普通养殖鱼类2-3倍。
为此抓住当前机遇,发展天然特产鱼类养殖,开僻我省绿色水产食品基地,是目前水产养殖业的当务之急。
近年镜泊湖鱼类的捕捞产量急居下降,必须改变过去的传统观念,转捕为养,开展具有镜泊湖特色的水产养殖业,提高水产养殖的经济效益,转变养殖品种单一的局面,是今后水产业发展的方向。
省市领导到宁安市检查指导工作时,对镜泊湖名特优鱼养殖给予高度评价,称这项工作是一种保护生态环境,增殖自然资源,改善人民生活水平,造福子孙后代的大好事。
确立在今后几年重点发展的经济产业之一,要求各级领导在资金上对该项工作给予支持,作为“创汇型经济”列入“两特战略”,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名优鱼产业化基础建设,尽快形成集约化、规模化生产能力,在国内外市场打造“镜泊湖”绿色水产品品牌。
该项目旨在开发镜泊湖特产经济鱼类养殖。
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与天然生态环境结合,实施集约化、产业化生产,养殖过程中根据各种鱼的生理特点,投喂天然饵料(如小型鱼、虫类等)为主,绿色鱼饲料为辅,以不改变肉质的天然风味。
最终实现高产、稳产、优质的镜泊湖绿色水产品生产基地。
1.2项目的研究结论1.2.1综合评价1.2.1.1符合产业政策的发展要求:从国家制定的水产品远期发展规划及国内水产品市场对绿色水产品需求情况看,XX有限公司绿色水产品养殖基地建设项目是妥当和可行。
1.2.1.2符合市场需求和产品流向:经市场需求预测分析,国内市场宽阔,产品流向基本合理。
1.2.1.3产品方案及规模合理:根据XX有限公司实际情况和条件,确定的产品方案和规模是合理的。
1.2.1.4养殖技术先进、适用、可靠:该项目采用鱼苗繁育和商品鱼养殖等关键技术是在省有关科研部门的指导下,通过几年的生产实践积累宝贵技术,同时探索出一套名优鱼的养殖模式,其鱼苗繁育和商品鱼养殖等关键技术成熟来源明确,工艺先进可靠,生产的产品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
1.2.1.5总图布置:总图布置紧凑,产品运输方便厂外运输以公路为主,该公司交通运输条件方便有利。
1.2.1.6消防、环保、安全与工业卫生可达标:根据国家的有关设计规范和标准,对环境保护、劳动安全、防火和工业卫生等方面,均采取适当措施,确保项目建设投产后各项指标达到有关标准和规范要求。
1.2.1.7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该项目总投资:15000万元建筑工程及设备安装费用:9350万元流动资金: 550万元其它费用和预备费用:600万元养殖水面租用费(30年):4500万元资金筹措:企业自筹资金2000万元,申请资金1000万元,引资12000万元。
其中企业自筹资金占投资总额的13.33%。
1.2.1.8财力评价和经济效益:该项目的财务评价和国民经济评价指标均较好,财务内部收益率38.26%,企业年创利润1589.5万元,并具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
1.2.2研究结论1.2.2.1研究结论:该项目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该项目的建设增加企业的可待续发展和经济活力。
经过研究分析可认定,该项目技术先进可靠,建设条件好,产品流向明确,项目的财务评价较好,其财务内部收益38.26%,并能承受一定的风险。
因此,该项目在经济和技术上是可行的。
1.2.2.2存在的问题和建议a、作为高科技项目,企业需要高素质的生产和管理人员,为保证产品质量和企业正常运行,投产前必须对上岗人员进行严格的岗位培训,并组织投产后进行经常性的职业技术再教育。
b、建议项目建设单位尽快争取通ISO9000系列质量认证,以提高生产管理水平,稳定产品质量,以质量创名牌,以名牌创市场,以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c、建议政府职能部门加大推进力度尽快建成此项目。
表1-1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表第2章市场预测及生产规模的确定2.1市场分析及预测当前世界上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快速发展和产生的资源危机,环境的人为破坏,人们开始向往原始生态环境,尤其是人工添加剂和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造成人为食物污染,使人们对现代饮食产生了恐惧感。
渴望每天都能吃到无污染、无公害的绿色食品、有机食品。
目前一些养殖业和种植业已开始试验,生产无公害的肉类、蛋类和蔬菜的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虽然价格大大高于相同种类,往往出现供不应求局面。
为此,镜泊湖区域具有水资源丰富,而且水质没有任何污染,生态环境为原始状态的地理位置,作为绿色水产品生产基地,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
镜泊湖出产的优质鱼是市场的抢手货常年供不应求。
如果采取一定的人工工程和技术措施,在不破坏生态环境,保证天然鱼生产的有利条件下,进行镜泊湖名特优鱼养殖,是缓解市场供不应求的重要措施。
宁安市是全省淡水鱼基地县(市),全市养殖面积3万6千亩,全市驯化养鱼面积7500亩,无公害水产品养殖面积7020亩,河蟹养殖面积17290亩,渔业总产值预计5300万元。
未来市场预测,即使恢复到历史最高产量也不会存在市场过剩问题。
相反,优质鱼的养殖规模扩大,将会对宁安市经济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并带动着其它产业的市场发展。
镜泊湖名特优鱼从市场发展看在一定时间内不会出现滞销问题,而且由于难以满足需求量情况下,价格还将持续上涨。
2.2建设规模确定本项目建设人工繁殖、苗种培育、商品养殖为一体的现代化大型绿色水产品的养殖基地。
总建设面积3010公顷,分6个生产区,即繁育生产区、鲤鱼生产区、鲫鱼生产区、肉食性鱼类生产区、河蟹生产区和网箱生产区。
其中鱼类繁殖车间20000平方米;育苗车间30000平方米,商品鱼养殖面积3000公顷。
设计年生产各类名优鱼苗1400万尾,河蟹鱼苗1.5万斤,饵料小型杂鱼苗8600--9000万尾,。
生产各类名优商品鱼500万公斤。
2.2.1繁育生产区鱼苗品种:年生产镜泊湖野鲤鱼苗620万尾,鲫鱼苗530万尾;鲶鱼苗、怀头鲶鱼鱼苗、虹鳟鱼、细鳞鱼、鳜鱼及狗鱼等250万尾。
河蟹鱼苗1.5万斤,小型杂鱼苗8600-9000万尾,年产10000万尾鱼苗。
2.2.2鲤鱼生产区鲤鱼养殖面积2万亩,采用黑光灯诱虫,主要以天然饵料饲养为主,绿色鱼饲料为辅。
亩产125公斤,年产量250万公斤。
2.2.3鲫鱼生产区鲫鱼养殖面积1.25万亩,采用黑光灯诱虫,主要以天然饵料饲养为主,绿色鱼饲料为辅。
亩产100公斤,年产量125万公斤。
2.2.4肉食性鱼生产区鲶鱼、怀头鲶、虹鳟鱼、细鳞鱼、鳜鱼及狗鱼等养殖面积10000亩,以投喂小型杂鱼为主,绿色鱼饲料为辅。
亩产100公斤,年产量100万公斤。
2.2.5河蟹生产区河蟹养殖面积2500亩,以天然饵料饲养为主,绿色鱼饲料为辅。
亩产40公斤,年产量10万公斤。
2.2.6网箱生产区肉箱养殖面积50000平方米,主养鲤、鲫,以天然饵料饲料饲养为主,绿色鱼饲料为辅。
亩产2000公斤,年产量15万公斤。
第3章项目建设条件及技术方案3.1项目建设的环境条件3.1.1环境概述绿色水产品生产应在无污染的环境条件下自然过程,本项目所选的6个生产区,水源均为镜泊湖支流水系,发源于山区,水质清洁,周边多为林地,没有生活区和工业区,水域曾在历史上盛产鳌花鱼、湖鲤、白鲢、红尾等40多种特种鱼类,从环境上是符合绿色水产盛产条件的。
3.1.2自然条件3.1.2.1自然环境:该项目的6个生产区均在镜泊湖支流水系入湖口低湿地段,四周环山封闭区域,具有生物多样性特点,生物饵料充足,为生产天然水产品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6个生产区的地势处于灌河中积平原,地貌为第四系高河漫滩地。
3.1.2.2水文地质条件:镜泊湖是全国最大的高山堰塞湖,处于高山之上。
据考证,镜泊湖是在白垩纪的时候,在断陷湖盆的基础上,经火山熔岩堰塞河床形成。
镜泊湖景区地质属火山熔岩台地地貌,受镜泊湖水域、森林的影响,这里的空气特别洁净,负离子含量高。
所以人们常以“冬有三亚湾、夏有镜泊湖”来形容镜泊湖独特的不可比拟的避暑环境,因此被列为联合国世界地质公园。
项目区地表为杂性土覆盖,依次为玄武岩,地耐力150-230kp,地下水为玄武岩岩隙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