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935.50 KB
- 文档页数:105
引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引水工程是一项重要的水利工程,为了实现地区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水利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对引水工程进行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组织设计是指在施工之前,根据引水工程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求,通过科学分析和合理规划,制定出最佳的施工方案和组织措施,确保施工顺利进行,工程质量高效完成。
本文将就引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进行详细分析和讨论。
1. 引水工程概况引水工程是指通过建设运河、渠道等水利设施,将水资源从一个地区输送到另一个地区,以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分配。
引水工程在农业灌溉、城市供水、工业用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提高地区水资源利用率和水资源供给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施工组织设计的目的和意义施工组织设计是引水工程施工的第一步,它的目的是在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施工周期和施工成本,提高工程建设效率。
通过施工组织设计,可以合理规划施工流程,科学安排施工队伍和施工设备,保证施工过程中各项工作有序进行,达到预期的施工目标和效果。
3. 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1) 工程分析:对引水工程的地理位置、地形条件、水资源来源等进行详细分析,确定引水工程的规模和施工难度,为后续施工方案的确定提供依据。
2) 施工方案设计:根据工程分析的结果,制定出合理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工艺、施工方法、材料选用等。
4. 施工组织设计的步骤1) 确定施工目标和需求:明确引水工程的建设目标和施工需求,了解工程的特点和要求。
2) 工程分析和评估:对引水工程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包括工程地理位置、地质条件、水文特征等。
3) 制定施工方案:根据工程分析的结果,制定出合理的施工方案和组织措施,包括施工程序、施工队伍和设备安排、施工监理等。
4) 建立施工计划:根据施工方案,制定出详细的施工计划,包括施工进度、施工技术要求、施工质量控制等。
5) 预防措施:对施工期间可能出现的风险和问题进行分析和评估,制定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案。
偏桥水电站引水隧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一、项目背景偏桥水电站位于XX省XX市,是一座重要的水电工程。
引水隧洞工程是工程中的关键部分,对于整个水电站的正常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本文将围绕偏桥水电站引水隧洞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展开介绍。
二、工程概况偏桥水电站引水隧洞工程总长XX米,采用XX工艺,设计流量为XX立方米/秒。
工程主要分为掘进、衬砌、马绞接、支护等工序,施工难度较大。
三、施工组织设计方案3.1 施工总体组织1.制定施工方案: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详细施工方案,确保施工按计划进行。
2.组建施工队伍:组建专业技术团队,确保施工人员具备相应资质。
3.安全管理: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保障施工人员安全。
3.2 工程施工流程1.掘进工程:采用XX方法进行隧道掘进,确保施工质量。
2.衬砌工程:选用XX材料进行隧道衬砌,确保隧道结构牢固。
3.马绞接工程:采用XX技术进行隧道马绞接,保证马绞接质量。
4.支护工程:采用XX支护措施,保证隧道支护稳定。
3.3 施工设备及材料1.设备配置:配备XX设备,确保施工进度。
2.材料选用:选用XX材料,保证工程质量。
四、施工安全与质量控制1.安全措施:制定严格的安全操作规程,保障施工人员安全。
2.质量控制:建立严格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施工质量。
五、施工进度计划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确保工程按时完成。
六、施工经费预算根据工程施工方案,制定详细的经费预算,合理使用经费,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七、总结偏桥水电站引水隧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是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和进度的关键,只有经过合理规划和科学组织,才能保证工程顺利完成。
希望本文所述方案能够为工程实施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以上是偏桥水电站引水隧洞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相关内容,如有不足之处,欢迎批评指正。
引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引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一、项目背景本工程将对某地区进行引水工程施工,目的是解决该地区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并为农田灌溉和居民生活提供稳定可靠的水源。
该工程将包括水源地勘察、水源地保护、引水系统设计、水泵站建设等。
二、工程概述1.引水工程范围- 水源地:具体位置/范围,包括地貌、地质环境等特征。
- 引水系统:通过哪些管道或者隧道来引水,包括直径、材质、施工方法等。
- 水泵站:建设水泵站的位置和容量,以及所需的设备和技术要求。
2.施工流程- 勘察阶段:对水源地进行详细勘察,包括地质调查、水质检测等。
- 设计阶段:根据勘察结果进行系统设计,包括引水系统设计、水泵站设计等。
- 施工阶段: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包括土方开挖、管道敷设、水泵站建设等。
- 调试阶段:对施工完成的引水系统和水泵站进行调试,确保其正常运行。
三、施工组织设计1.组织机构及人员安排- 工程部:负责工程总体协调和管理。
- 技术部:负责工程设计和技术指导。
- 施工队伍:包括各工种的施工人员,如土方工、管道工、电工等。
2.施工方案- 土方开挖:确定开挖方式、时间节点和施工工艺。
- 管道敷设:确定敷设路径和施工工艺,考虑到地形、地质条件等。
- 水泵站建设:确定建设方式、时间节点和所需设备。
3.安全措施- 按照国家规定制定安全生产方案,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
- 为施工人员提供必要的安全防护设备,并对其进行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的培训。
- 安排专人负责工地安全管理,并定期进行巡查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四、施工进度计划1.编制施工计划表,明确各施工阶段的时间节点和工作内容。
2.确保施工进度的合理安排,避免工期延误。
3.定期对施工进度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五、质量控制与检验1.制定施工质量控制方案,包括对土方开挖、管道敷设、水泵站建设等的质量要求和检测标准。
2.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进行监督,并及时进行整改。
3.进行质量检验,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规定要求。
目录第一章工程简况及说明1.1 工程简况1.2 水文气象和工程地质1.3 控制性工期要求1.4 现场施工条件第二章工程施工总规划2.1 编制依据2.2 施工进度、质量、安全目标2.3 施工重点、难点分析及主要措施2.4 施工段划分第三章施工总体部署2.1 组织机构设置2.2 管理原则及制度2.3 施工平面布置2.4 施工准备第四章引水埋管工程4.1 简述4.2 管道基坑开挖4.3 管道安装4.4 埋管填土4.5 护坡砌筑第五章引水隧洞工程5.1 简述5.2 隧洞开挖5.3 隧洞支护施工5.4 隧洞洞身衬砌施工5.5 灌浆与排水孔施工5.6 进人孔施工第六章箱涵及通气管工程6.1 简述6.2 出口箱涵施工6.3 通气管施工6.4 出口箱涵及通气管填土第七章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7.1 总工期7.2 确保计划工期的总体措施第八章资源配置计划8.1 机械设备的安排计划8.2 人员的安排计划8.3 材料组织及供应计划第九章施工质量保证措施9.1 工程质量目标9.2 施工质量管理体系9.3 施工质量控制体系9.4 混凝土质量保证措施9.5 各施工要素的质量控制措施9.6 技术保证措施第十章施工安全保证措施10.1 安全管理体系10.2 施工安全措施第十一章文明施工及环保施工措施11.1 文明施工保证措施11.2 环境保护措施第十二章季节性施工措施12.1 冬季施工措施12.2 雨季施工技术措施第十三章其他管理措施13.1 地下设施及管线等保护措施13.2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措施13.3 民工工资支付保证措施附表附表一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设备表附表二拟配备本标段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附表三劳动力计划表附表四计划开、竣工日期和施工进度横道图附表五施工总平面图附表六临时用地表第一章工程简况及说明1.1 工程简况1.1.1 工程简况xx街区水文化景观光彩展示项目(西街xx街区引水工程)位于四川省xx 市西北部xx境内,距xx约50km,距xx州xx县约90km,距xx市城区5公里,交通较为便利。
一、工程概况引水渠道工程是城市供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运行和供水效果。
本工程为XX市新建供水渠道,起点为某水库,终点为城市水厂。
渠道总长约10km,设计流量为10m³/s。
渠道沿线地形复杂,涉及山地、丘陵和平原等地貌。
二、施工方案1. 施工准备(1)施工前进行现场踏勘,了解渠道沿线地形地貌、地质条件、交通状况等,为施工提供基础数据。
(2)根据设计图纸,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明确施工顺序、施工方法、质量标准等。
(3)组织施工队伍,配备足够的人员和施工设备。
(4)准备施工所需的原材料,确保原材料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2. 土方开挖(1)根据渠道设计高程,制定土方开挖方案,确保渠道边坡稳定。
(2)采用挖掘机、推土机等机械设备进行土方开挖,遵循自上而下的开挖顺序。
(3)开挖过程中,及时进行边坡支护,防止边坡坍塌。
(4)土方开挖完成后,进行渠道清底,确保渠道底部平整、干净。
3. 渠道衬砌(1)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渠道衬砌材料,如混凝土、砖砌体等。
(2)渠道衬砌前,进行渠道底部验收,确保渠道底部质量符合要求。
(3)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渠道衬砌施工,确保衬砌结构牢固、平整。
(4)衬砌完成后,进行渠道防渗处理,提高渠道的防渗性能。
4. 渠道排水设施施工(1)根据设计要求,设置渠道排水设施,包括排水沟、排水井等。
(2)排水设施施工时,确保排水畅通,防止渠道积水。
(3)排水设施与渠道衬砌同步施工,确保排水设施与渠道结构牢固结合。
5. 渠道绿化(1)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绿化植物,如草皮、树木等。
(2)渠道绿化时,遵循景观与功能相结合的原则,提高渠道绿化效果。
(3)绿化完成后,进行渠道绿化养护,确保绿化植物生长良好。
6. 施工进度及质量控制(1)制定施工进度计划,明确各施工阶段的完成时间。
(2)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加强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3)定期对施工质量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引水工程设备安装施工方案一、项目概况1.1 项目名称:引水工程设备安装施工1.2 项目地点:XX省XX市1.3 项目范围:引水工程设备的安装及调试1.4 项目背景:为了解决当地用水问题,引进了一批国内先进的引水工程设备,现需进行安装施工。
二、安装施工组织设计2.1 施工组织结构为了保证施工安全、质量和进度,组织如下施工队伍:- 项目经理:负责整个项目的管理和协调工作- 安装工程师:负责制定安装方案、安装施工图纸设计- 施工队长:组织具体的安装施工任务- 作业人员:负责具体的安装作业2.2 安装施工计划根据设备的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安装施工计划,包括设备的搬运、吊装、安装等具体步骤,安排合理的施工顺序,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临时安全措施。
2.3 安装施工方案编制安装工程师根据设备的具体情况,制定安装施工方案,包括安装的具体步骤、安全措施、质量要求等。
方案需经项目经理审核批准后执行。
三、施工准备工作3.1 安装材料采购根据安装方案确定所需的安装材料清单,组织采购,确保材料质量和数量无误。
3.2 劳务准备根据安装施工计划,组织所需的作业人员,包括起重工、电工、焊工等,并确保人员持有相应的证书和资格。
3.3 设备检查与调试在施工前,需要对引水工程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和调试,确保设备完好无损,能够满足安装施工要求。
3.4 安全措施制定详细的安全生产方案,包括搬运设备的安全、工地围栏的设置、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使用等,确保安全施工。
3.5 现场布置和标志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进行布置和标志,包括施工区域的划分、设备的放置等,确保施工环境整洁有序。
四、安装施工流程与方法4.1 设备搬运根据安装施工计划,组织起重工和作业人员对设备进行搬运,确保安全、快速地将设备运至指定位置。
4.2 设备吊装根据设备的重量和形状,确定吊装方案,组织起重工进行吊装作业,并确保吊装过程中的安全。
4.3 设备安装依据安装方案和施工图纸,组织作业人员进行设备的安装,确保安装质量和进度。
标题:引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一、工程概述引水工程是西华县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旨在解决我县水资源分布不均、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本工程主要内容包括新建一座调节水库、一条输水管道和若干个加水站点。
工程的建设将对我县农业、工业、生活用水提供有力保障,对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施工组织设计1. 施工总体布局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需求,将施工现场划分为三个区域:水库施工区、输水管道施工区和加水站点施工区。
各施工区域之间交通便利,有利于材料和设备的调配。
2. 施工进度安排本工程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水库建设阶段,第二阶段为输水管道建设阶段,第三阶段为加水站点建设阶段。
预计工程总工期为24个月。
具体进度安排如下:(1)水库建设阶段:预计工期6个月,完成水库主体结构建设、堤坝填筑、排水系统建设等任务。
(2)输水管道建设阶段:预计工期12个月,完成输水管道的铺设、连接、试压等任务。
(3)加水站点建设阶段:预计工期6个月,完成加水站点的建设、设备安装、调试等工作。
3. 施工资源配置为了保证施工进度和质量,本项目将配置以下资源:(1)人力资源:组建一支专业的施工队伍,包括工程师、技术员、施工人员等,共计100人。
(2)材料资源:根据施工图纸和工程量清单,提前采购所需建筑材料,确保材料质量合格。
(3)设备资源:根据施工需求,配置适量的挖掘机、推土机、混凝土泵车、搅拌机等施工设备。
4. 施工质量控制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确保工程质量。
采取以下措施:(1)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严格执行施工方案,确保施工安全、进度和质量。
(2)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高施工技能和质量意识。
(3)加强工程质量检测,对关键部位和关键环节进行全程监控,确保工程质量。
5. 施工安全管理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至关重要,本项目将采取以下措施:(1)制定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生产责任。
(2)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
为解决这一问题,山体引水工程应运而生。
山体引水工程是指通过人工开凿山体,将山体内的地下水引入水库或供水系统中,以满足城市供水需求。
本文针对某山体引水工程,提出以下施工方案设计。
二、工程概况1. 工程名称:某山体引水工程2. 工程地点:某市某区3. 工程规模:引水流量为每日5万立方米,引水管道总长20公里4. 工程工期:12个月三、施工方案设计1. 施工准备(1)成立项目组,明确各岗位职责。
(2)进行施工现场勘察,了解地形、地质、水文等基本情况。
(3)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明确施工顺序、施工方法、施工进度等。
(4)办理施工许可证,确保工程合法合规。
2. 施工工艺(1)开挖山体:采用钻爆法进行山体开挖,开挖深度根据设计要求确定。
在开挖过程中,注意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对周边植被的破坏。
(2)引水管道施工:采用预制管道分段安装,管道连接采用焊接或法兰连接。
管道安装过程中,注意管道坡度、高程、管道间距等要求。
(3)隧洞施工:采用新奥法进行隧洞施工,主要包括初期支护、二次支护、衬砌等工序。
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围岩的监测,确保隧洞安全。
(4)泵房施工:泵房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泵房主体采用钢结构。
泵房施工过程中,注意排水、防渗、防雷等要求。
3. 施工进度安排(1)施工准备阶段:1个月(2)开挖山体阶段:3个月(3)引水管道施工阶段:4个月(4)隧洞施工阶段:3个月(5)泵房施工阶段:1个月(6)工程验收阶段:1个月4. 施工质量控制(1)严格遵循施工规范,确保工程质量。
(2)加强对施工材料的检验,确保材料质量。
(3)对施工过程进行全程监控,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4)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确保施工安全。
四、施工安全保障措施1. 制定完善的施工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岗位职责。
2. 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3. 加强施工现场安全巡查,及时发现并整改安全隐患。
甘肃省引洮供水二期工程主体工程施工50标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文件及其它投标资料表投标人:(盖单位章)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代理人):(签名) 2016 年 8月 28 日第一章综合说明一、编制依据、范围、原则1、编制依据1.1甘肃省引洮供水二期工程主体工程施工50标施工招标文件及图纸。
1.2建设部、水利部颁发的有关技术规范。
1.3国家及行业现行设计、施工规范、验收标准及有关文件。
1.4工地现场踏勘情况。
1.5我公司准备调用到本工程的各类资源。
2、编制范围2.1 10#隧洞出口控制段施工开挖、支护、衬砌、灌浆等。
2.2 11#隧洞进口控制段施工开挖、支护、衬砌、灌浆等。
2.3 8#暗渠施工开挖、夯填及砼浇筑等。
2.4 11#直斗节制闸开挖、回填及砼浇筑工程。
2.5 9#暗渠施工开挖、夯填及砼浇筑等。
2.6 3#马路倒虹吸开挖、夯填、砼浇筑、管道安装、沟道防护及机电安装等2.7 3#退水渠开挖、夯填、砼浇筑等。
2.8 12#直斗开挖、回填及砼浇筑工程。
3、编制原则3.1依据合同工期要求,抓住关键、控制难点,全面合理的安排施工人员、机械设备及施工进度计划,作好工序衔接,在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加快施工进度,缩短工期。
3.2科学合理的配置资源,充分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施工设备,尽量提高机械化程度。
3.3加强质量管理,争创优质工程。
3.4强化内部管理,控制工程成本。
3.5文明施工,做好环保工作。
二、工程概况1、工程概况引洮供水二期工程供水范围为定西市安定区、陇西县、通渭县,白银市会宁县,天水市武山县、甘谷县、秦安县及平凉市静宁县4市8个县区97个乡镇1692个行政村,供水县城4个(通渭、会宁、秦安、静宁)。
总干渠设计引水流量20 立方米每秒,加大引水流量为22.5立方米每秒。
2030年二期工程供水量为 3.13亿立方米,受水区总人口达到267.76万人,新增灌溉面积29.2万亩。
施工总工期70个月。
引洮供水二期工程建设内容包括1条总干渠,长95.091km;6条干渠(四~九干渠)及2条分干渠,总长299.968km(其中:干渠总长254.719km,分干渠总长45.249km); 18条供水管(渠)线,总长176.471km(包含三座加压提水泵站)。
引洮供水二期工程属Ⅱ等工程,工程规模为大(2)型;总干渠主要建筑物级别为2级,次要及临时建筑物级别为3级;六干渠主要建筑物级别为3级,次要及临时建筑物级别为4级。
本工程为第50标段,该标段位于八干渠10#洞出口(伏家湾)控制段起点~3#马路倒虹吸穿管隧洞(11#洞)中部(北家岔沟脑)之间,渠系桩号为八干22+538.35~28+955.29,标段渠线长6416.94m,含10#洞出口控制段(22+538.35~23+990.60)长1452.25m、第8暗渠段(23+990.60~24+114.95)长124.35m(含22#进入孔)、11#直斗节制闸(24+114.95:~24+129.95)长15m、2#陡坡(24+129.95~24+191.95)长62m、第9暗渠段(24+191.95~25+648.30)长1456.35m(含23#~25#进入孔)、3#马路倒虹吸上半段长3306.99m等。
2、主要工程量土方明挖(m3)土方洞挖(m3)石方洞挖(m3)土石方回(夯)填(m3)现浇砼(m3)喷砼(m3)灌浆(m3)钢筋及型钢制安(T)压力钢管(T)10#隧洞399.19 970.2 9352.4 17.56 3969.97 1032.6 2735.23 583.868#暗渠2671.52 2650.81 621.54 30.229#暗渠24794.3 38692.87 4119.48 328.853#倒虹吸及退水进口段4850 1460 1284.8 110.423#倒虹吸压力管道73459 46438 1907.89 83.41 1661.7 3#倒虹吸11#隧洞1284 4210 20592 9750.36 1581.6 7081.4 1385.483#倒虹吸退水管15301 12590 654.6 43.1 2#陡坡1166.2 4503 331 17.93、合同工期本标段计划工期:47个月。
开工日期:2016年9月20日,竣工日期:2020年8月19日,总工期47个月。
4、水文、气象及工程地质4. 1水文气象资料引洮二期工程供水区气候属北温带温和干旱、半干旱区,受地形及纬度影响,区域内气候具有较明显的分带性,总体特征是降水稀少,气候干燥,夏季不热,冬季寒冷,日照时间长,气温日差大。
根据供水区气象统计资料,其年均气温6℃~10℃,历年极端最高气温37.8℃,极端最低气温-29.6℃,多年平均风速1.1~3.2m/s,多年平均日照时数2131~2666h。
工程区降水多集中在汛期七、八、九三个月,约占年降水量的60%~78%;4、5、6月作物生长需水季节降水量相对较少,占年降水量的30%左右。
降水的这种年际变化特征,导致农作物易受旱涝而减产,对以集雨水窖为饮水源的黄土丘陵干旱山区,枯水段常造成连年无水可蓄,给人畜饮水带来极大困难。
4.2工程地质引洮供水二期主体工程施工第50标位于引洮八干22+538.35~28+955.29,标段长6416.94m,主要建筑物有10#洞出口控制段(22+538.35~23+990.60)长1452.25m,8#暗渠段(23+990.60~24+114.95)长124.35m、11#直斗节制闸(24+114.95~24+648.30)长15m、2#陡陂(24+129.95~24+191.95)长62m、9#暗渠段(24+191.95~25+648.30)长1456.35m,3#马路倒虹吸上半段长3306.99(即倒虹吸进口25+648.30~11#洞进口控制段(27+314.93~28+955.29长1640.36m),包括3#退水渠、12#直斗)等。
第50 标自总干渠伏家湾始,其地貌类型总体呈黄土覆盖的低中山丘陵梁峁区,地形较破碎,梁峁沟谷相间发育,基岩出露很少,大部分为黄土覆盖,黄土溯源侵蚀强烈,10#~11#隧洞和暗渠布置在黄土梁峁及沟脑掌地,在黄土梁峁坡脚、沟脑及黄土川沟道阶地有落水洞和塌陷洞穴分布。
部分隧洞进出口洞段为饱水黄土状土(plQ31),围岩稳定性差。
隧洞围岩主要为马兰黄土(eolQ32)、黄土状土(plQ31)、新近系砂质泥岩。
3#倒虹吸镇墩持力层为黄土状土(plQ31)、新近系砂质泥岩。
连接段为暗渠,渠基为马兰黄土(eolQ32),地下水埋深一般大于15m,对渠基无影响。
第50 标沿线为大面积黄土覆盖,未通过区域性断裂和褶皱带。
基岩主要为新近系砂质泥岩,属软岩类,断裂不发育,产状平缓,表层风化强烈,与上覆第四系地层为不整合接触。
干渠沿线为会宁历史地震多发区,八干10#隧洞出口~11#洞进口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相应地震基本烈度为Ⅶ度,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0.45s。
工程区不良物理地质现象主要为地震诱发滑坡及黄土湿陷坍塌。
工程线路基本上避开了大的滑坡及崩塌体,但局部仍无法躲避,须采用工程处理措施。
(2)建筑物工程地质条件与评价①隧洞工程地质条件与评价10#~11#隧洞进、出口地处黄土丘陵区的沟道岸坡上及阶地后缘等,土质边坡,表层多覆盖有eolQ32马兰黄土,结构松散,厚5~15m,具中~高压缩性、自重强烈湿陷性,整体边坡稳定,部分边坡底部位于地下水位附近,plQ31黄土状土处于饱和状态,呈软塑状。
建议洞脸边坡比1:0.75~1:1,坡高大于8m 时需设 1.5m 宽的马道;在边坡外围设排水沟对坡面水进行疏导,以防坡面水对边坡的冲刷破坏。
10#~11#隧洞洞身围岩岩性:马兰黄土和黄土状土围岩类别黄土隧洞V1、黄土隧洞V2。
隧洞围岩为马兰黄土(eolQ32)、黄土状土(plQ4),结构疏松,具大孔隙,垂直节理发育,弱透水,具中~高压缩性、中等~强烈自重湿陷性,一般自重湿陷性深度在13~16m,属自重湿陷性场地,湿陷等级为III 级(严重)~Ⅳ级(很严重),干燥时毛洞围岩局部稳定,当围岩处于地下水位附近或地下水位以下,饱和或接近饱和状态,遇水浸泡后围岩强度显著降低,极易变形、坍塌,围岩自稳能力差、时间短,变形破坏严重,边挖边塌,无自稳性。
洞身围岩地下水活动轻微,隧洞开挖时洞壁潮湿、局部有滴渗水现象,地下水对围岩稳定有一定影响。
黄土状土(plQ31),杂色土为主,青灰色夹黄褐色,具水平层理,结构疏松,具大孔隙,具中~低压缩性,表层一般深度3~6m 具中等~轻微自重湿陷性,弱透水,随深度增加逐渐基本无湿陷性,但含水量增大,呈软塑~流塑状态。
饱和度48~66%。
洞室围岩含水量低于20%时,能基本稳定,含水量大于20%饱和时,软塑~流塑状态,强度显著降低,不能自稳,边挖边塌,甚至呈流塑状,开挖困难。
围岩类别为黄土隧洞V1 类,建议紧跟支护,采用钢拱架和挂网喷混凝土支护,及时衬砌。
围岩类别为黄土隧洞V2 类,建议隧洞开挖时应短进尺,及时支护,采用钢拱架和锚喷支护,二次衬砌严密止水防渗。
在饱水土洞段,应在超前支护下进行开挖,短进尺,严格控制施工用水,及时封闭底拱,洞底设干硬性混凝土或砂砾石垫层。
新近系砂质泥岩围岩类别为极不稳定的Ⅴ类,砂质泥岩,泥质结构,干燥时呈块状,遇水易泥化、崩解,失水干裂,干湿效应明显,其饱和抗压强度0.1MPa,为软岩,膨胀率0.8~1.5%,膨胀力25~37.5kPa。
洞身段节理裂隙不甚发育,主要结构面以层面为主,岩层产状平缓,呈薄层、极薄层状构造为主,局部呈中厚层,岩体较完整~完整。
围岩中基本无地下水,施工时岩壁处于干燥或局部潮湿状态,局部裂隙密集带、强风化带可能施工时有滴渗水现象。
围岩强度应力比S<1,预测隧洞施工开挖时,毛洞顶拱极易坍塌变形或掉块,围岩自稳能力差、时间短,变形破坏严重。
建议及时进行支护,设锚杆、挂网喷混凝土,局部洞段设钢拱架支护;及时衬砌,同时严格控制施工用水,及时封闭底拱,防止洞底泥化,洞底设干硬性混凝土垫层,并设集水井排水。
鉴于新近系极软岩、饱和杂色黄土状土土洞段的围岩稳定性及变形问题较为突出,建议隧洞施工过程中及时支护衬砌、加强围岩变形观测并及时反馈观测资料。
②3#倒虹吸工程地质条件及评价3#马路倒虹吸:含11#马路隧洞,斜坡为埋式倒虹吸,过马路、北家岔沟为桥式倒虹吸。
桩号26+704 为马路沟底,桩号27+314.93~30+576.21 为11#隧洞,长3261.28m,桩号30+597 为北家岔沟底。
马路冲沟左侧进口斜坡段:桩号25+648.3~26+694.51,埋式倒虹吸,线路位于马路沟左侧黄土梁峁斜坡,局部呈台阶状梯田,边坡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