③ 水源性荨麻疹 皮肤接触水位的部位,即刻出现风 团。与水温无关。
④ 运动性荨麻疹 在运பைடு நூலகம்开始5~30分钟后出现风团。
诊断
诊断不难: 迅速发生和消退的风团 消退后不留痕迹
病因难找: 详细询问病史、生活史及生活环境的变化 物理性荨麻疹和特殊类性荨麻疹还需依赖各
项特异性诊断试验
荨麻疹检查方法
皮肤性病学——荨 麻疹
定义
俗称“风疹块”,是皮肤黏膜由于暂时性 血管通透性增加而发生的局限性水肿。
病因
多数找不到确切病因,常见原因有: 1.食物 动物性蛋白、植物、食品添加剂
2.感染 各种病毒、细菌、真菌和寄生虫感染
3.药物 常见如青霉素、血清制剂、磺胺等,以 及一些药物添加剂
4.呼吸道吸入物及皮肤接触物 花粉、粉尘、尘螨等
鉴别诊断
丘疹性荨麻疹 荨麻疹性血管炎(皮疹为风团,持续24h以
上,伴低补体血症。发热、关节痛、腹痛等; 淋巴结肿大;严重者可有肾脏损害) 伴有腹痛、腹泻者需与急腹症及胃肠炎鉴别 伴高热、中毒症状者,应考虑合并严重感染
预防和治疗
治疗原则:
去除病因 抗过敏 对症治疗
1. 系统药物治疗 ① 急性荨麻疹: 首选二代H1受体拮抗剂治疗 维C和钙剂降低血管通透性 伴腹痛给予解痉药物 脓毒血症或败血症予以抗生素,并处理病灶
⑥ 震颤性荨麻疹(血管性水肿) 比较少见,震动刺激皮肤几分钟后局部出 现的水肿和红斑。
4. 特殊类型荨麻疹 ① 胆碱能性荨麻疹
躯体深部温度上升,胆碱能神经发生冲动 释放乙酰胆碱,作用于肥大细胞发病。
上肢胆碱能性荨麻疹
② 接触性荨麻疹 皮肤直接接触变应原后出现风团和 红斑。常见原因是一些化学物质。
引起肥大细胞等炎症细胞活化的机制分两种: 1.免疫性机制 多数为Ⅰ型超敏反应,少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