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物理 第七章 2.2 电阻的测量 新人教版
- 格式:ppt
- 大小:635.50 KB
- 文档页数:29
实验八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注意事项1.可选用旧电池:为了使电路的路端电压变化明显,电池的内阻宜大些,可选用已使用过一段时间的1号干电池。
2.电流不要过大,读数要快:干电池在大电流放电时,电动势E会明显下降,内阻r会明显增大。
因此,实验中不要将I调得过大,读数要快,每次读完立即断电。
3.计算法求E、r:要测出不少于6组I、U数据,且变化范围要大些,用方程组求解时,要将测出的I、U数据中,第1和第4为一组、第2和第5为一组、第3和第6为一组,分别解出E、r值,再求平均值。
4.合理选择标度:为使图线分布空间大,如图1所示,纵坐标可以不从零开始,则图线和横轴的交点不再是短路电流,电源的内阻不能用r=EI短确定,应根据r=⎪⎪⎪⎪⎪⎪ΔUΔI确定。
图1误差分析1.用图象法求E和r时作图不准确。
2.由于电流表或电压表的分压或分流存在系统误差。
本实验中测量结果是:E测<E真,r测<r真。
热点一实验原理与实验操作【例1】(2015·江苏单科,10)小明利用如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一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图2(1)如图2中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____A。
(2)调节滑动变阻器,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记录如下:U(V) 1.45 1.36 1.27 1.16 1.06I(A)0.120.200.280.360.44由图线求得:电动势E=________V;内阻r=________Ω。
(3)实验时,小明进行了多次测量,花费了较长时间,测量期间一直保持电路闭合。
其实,从实验误差考虑,这样的操作不妥,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由实验装置图可知,电流表使用0.6 A 量程,所以读数为0.44 A ;(2)描点画图,如图所示,根据U =-Ir +E 可得电动势为E =1.60 V ;图线的斜率绝对值等于内阻r =1.22 Ω;(3)干电池长时间使用后,电动势和内阻会发生变化,导致实验误差增大。
高中物理目录注:高一上学期为必修1,下学期为必修2。
高二文科为选修1-系列,理科为选修3-系列。
其中理科选修3-1、3-2、3-5为高考必考(3-5是2017年刚变成必考的),3-3和3-4学校老师可任选一本,高考任选一本书的题作答,现在大部分学生学的是3-4,但一中学生学的是3-3。
现在一般高二上学期学3-1、下学期学3-2和选修3-3(或3-4)和3-5,高三已基本结课,全面转入复习。
选修2-系列为少数工科学生学,我没见过补选修2-系列的学生。
必修1第一章运动的描述1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2 时间和位移3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4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5 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1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4 自由落体运动5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第三章相互作用1 重力基本相互作用2 弹力3 摩擦力4 力的合成5 力的分解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1 牛顿第一定律2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3 牛顿第二定律4 力学单位制5 牛顿第三定律6 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一)7 用牛顿定律解决问题(二)高中物理目录新课标教材•必修2第五章曲线运动1 曲线运动2 平抛运动3 实验:研究平抛运动4 圆周运动5 向心加速度6 向心力7 生活中的圆周运动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1 行星的运动2 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3 万有引力定律4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5 宇宙航行6 经典力学的局限性第七章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1 追寻守恒量2 功3 功率4 重力势能5 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6 实验: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7 动能和动能定理8 机械能守恒定律9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10 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高中物理目录新课标教材•选修1-1第一章电流1、电荷库仑定律2、电场3、生活中的静电现象4、电流和电源5、电流的热效应第二章磁场1、指南针与远洋航海2、电流的磁场3、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4、磁声对运动电荷的作用5、磁性材料第三章电磁感应1、电磁感应现象2、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3、交变电流4、变压器5、高压输电6、自感现象涡流7、课题研究:电在我家中第四章电磁波及其应用1、电磁波的发现2、电磁光谱3、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4、信息化社会5、课题研究:社会生活中的电磁波高中物理目录新课标教材•选修1-2第一章分子动理论内能1、分子及其热运动2、物体的内能3、固体和液体4、气体第二章能量的守恒与耗散1、能量守恒定律2、热力学第一定律3、热机的工作原理4、热力学第二定律5、有序、无序和熵6、课题研究:家庭中的热机第三章核能1、放射性的发现2、原子核的结构3、放射性的衰变4、裂变和聚变5、核能的利用第四章能源的开发与利用1、热机的发展和应用2、电力和电信的发展与应用3、新能源的开发4、能源与可持续发展5、课题研究:太阳能综合利用的研究高中物理目录新课标教材•选修2-1第一章电场直流电路1、电场2、电源3、多用电表4、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5、电容器第二章磁场1、磁场磁性材料2、安培力与磁电式仪表3、洛伦兹力和显像管第三章电磁感应1、电磁感应现象2、感应电动势3、电磁感应现象在技术中的应用第四章交变电流电机1、交变电流的产生和描述2、变压器3、三相交变电流第五章电磁波通信技术1、电磁场电磁波2、无线电波的发射、接收和传播3、电视移动电话4、电磁波谱第六章集成电路传感器1、晶体管2、集成电路3、电子计算机4、传感器高中物理目录新课标教材•选修2-2第一章物体的平衡1、共点力平衡条件的应用2、平动和传动3、力矩和力偶4、力矩的平衡条件5、刚体平衡的条件6、物体平衡的稳定性第二章材料与结构1、物体的形变2、弹性形变与范性形变3、常见承重结构第三章机械与传动装置1、常见的传动装置2、能自锁的传动装置3、液压传动4、常用机构5、机械第四章热机1、热机原理热机效率2、活塞式内燃机3、蒸汽轮机燃气轮机4、喷气发动机第五章制冷机1、制冷机的原理2、电冰箱3、空调器高中物理目录新课标教材•选修2-3第一章光的折射1、光的折射折射率2、全反射光导纤维3、棱镜和透镜4、透镜成像规律5、透镜成像公式第二章常用光学仪器1、眼睛2、显微镜和望远镜3、照相机第三章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1、机械波的稍微和干涉2、光的干涉3、光的衍射4、光的偏振第四章光源与激光1、光源2、常用照明光源3、激光4、激光的应用第五章放射性与原子核1、天然放射现象原子结构2、原子核衰变3、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4、射线的探测和防护第六章核能与反应堆技术1、核反应和核能2、核列变和裂变反应堆3、核聚变和受控热核反应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选修3-1第一章静电场1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2 库仑定律3 电场强度4 电势能和电势5 电势差6 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7 电容器与电容 8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第二章恒定电流1 导体中的电场和电流2 电动势3 欧姆定律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5 焦耳定律6 电阻定律7 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8 多用电表9 实验: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10 简单的逻辑电路第三章磁场1 磁现象和磁场2 磁感应强度3 几种常见的磁场4 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力5 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6 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选修3-2第四章电磁感应1 划时代的发现2 探究电磁感应的产生条件3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4 楞次定律5 感生电动势和动生电动势6 互感和自感7 涡流第五章交变电流1 交变电流2 描述交变电流的物理量3 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的影响4 变压器5 电能的输送第六章传感器1 传感器及其工作原理2 传感器的应用(一)3 传感器的应用(二)4 传感器的应用实例附一些元器件的原理和使用要点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选修3-3第七章分子动理论1 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2 分子的热运动3 分子间的作用力4 温度的温标5 内能第八章气体1 气体的等温变化2 气体的等容变化和等压变化3 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4 气体热现象的微观意义第九章物态和物态变化1 固体2 液体3 饱和汽和饱和汽压4 物态变化中的能量交换第十章热力学定律1 功和内能2 热和内能3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4 热力学第二定律5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微观解释6 能源和可持续发展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选修3-4第十一章机械振动1 简谐运动2 简谐运动的描述3 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能量4 单摆5 外力作用下的振动第十二章机械波1 波的形成和传播2 波的图象3 波长、频率和波速4 波的反射和折射5 波的衍射6 波的干涉7 多普勒效应第十三章光1 光的折射2 光的干涉3 实验: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4 光的颜色色散5 光的衍射6 波的干涉7 全反射 8 激光第十四章电磁波1 电磁波的发现2 电磁振荡3 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4 电磁波与信息化社会5 电磁波谱第十五章相对论简介1 相对论诞生2 时间和空间的相对性3 狭义相对论的其他结论4 广义相对论简介高中物理新课标教材•选修3-5第十六章动量守恒定律1 实验:探究碰撞中的不变量2 动量守恒定律(一)3 动量守恒定律(二)4 碰撞5 反冲运动火箭6 用动量概念表示牛顿的第二定律第十七章波粒二象性1 能量量子化:物理学的新纪元2 科学的转折:光的粒子性3 崭新的一页:粒子的波动性4 概率波5 不确定的关系第十八章原子结构1 电子的发现2 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3 氢原子光谱4 玻尔的原子模型5 激光第十九章原子核1 原子核的组成2 放射性元素的衰变3 探测射线的方法4 放射性的应用与防护5 核力与结合能6 重核的裂变7 核聚变 8 粒子和宇宙。
准兑市爱憎阳光实验学校电阻R x的测量1.万用电表测电阻.思考:能否用万用电表测量电流表或电压表的内阻?2.伏安法:就是设法测出R x两端的电压U和通过R的电流I, 由R x=U/I 算出R的阻值.这样题目所给的测量仪器是什么,以及测量仪器的内阻是否就很关键。
有时候需要把电流表当电压表使用,有时候需要把电压表当电流表使用,即有时候需要对电表的量程进行扩充,有时候要对电表进行改装。
正因为如此,才使得复杂多变,但只要弄清规律,就能对自如。
〔1〕题目所给测量仪器是一个○V、一个○A.①.假设○V、○A的内阻未知, ○A是内接还是外接,电源是限流器电路还是分压器电路.例1:有一个待测电阻约40~60Ω,现有如下器材可供选择:电源E=9V r=0.5Ω电压表○V 0~15V 内阻约20kΩ4Ω电流表○A1 0~50mA 内阻约约4Ω电流表○A2 0~300mA 内阻滑动变阻器 R1 0~20Ω1AR2 0~1700Ω 0.3A开关及导线假设干为了尽可能多测量几组数据,数据尽量准确.试选出所需器材,并画出电路图.电阻②.假设○A内阻, 那么用○A内接法. 待测AxRIUR-=例2:用伏安法测量某电阻R x的阻值,现有器材如下:待测电阻R x〔约5Ω,额功率1w〕电流表○A1〔量程0.6A,内阻0.2Ω〕电压表○V1 〔量程3V,内阻约3kΩ〕电压表○V2 〔量程l5V,内阻约15kΩ〕滑动变阻器R0〔最大电阻50Ω〕;蓄电池〔电动势为6V〕;开关,导线假设干.为了较准确地测量R x的阻值,保证器材平安以及操作方便,电流表、电压表选_______,并画出电路图.③.假设○V内阻, 那么用○A外接法. 待测电阻UIRURRvvx-=例3:用伏安法测量某电阻R x的阻值,现有器材如下:待测电阻R x〔约5Ω,额功率1w〕电流表○A1〔量程0.6A〕电压表○V1 〔量程3V,内阻3kΩ〕电压表○V2 〔量程l5V,内阻15kΩ〕滑动变阻器R0〔最大电阻50Ω〕;蓄电池〔电动势为6V〕;开关,导线假设干.为了较准确地测量R x的阻值,保证器材平安以及操作方便,电流表、电压表选_______,并画出电路图.〔2〕题目所给测量仪器是两个○V. 那么至少有一个○V的内阻必须,此○V当作○A使用。
高三物理复习第七章稳恒电流人教实验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 复习第七章稳恒电流二. 重点、难点 〔一〕电流1. tqI =是电流的定义式,电流方向规定为电路中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与负电荷运动方向相反。
常见有三种情况:〔1〕一种是电荷定向移动,直接用tqI =进展求解。
〔2〕一个电荷做高速圆周运动〔环型电流〕对这种情况关键是理解“连续和连续〞之间的转化。
电荷运动时有两个特点:一是循环性,二是高速性。
正是这两个特性使问题从“连续〞向“连续〞转化,这种情况可用I=q/T 来求。
〔T 为运动的周期〕如:一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的带电粒子在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其效果相当于一环形电流,如此此环形电流I=________。
解析:由I=q/t 知m 2/B q )qB /m 2/(q I 2π=π=〔3〕两种电荷的定向移动这种类型的特点是:正、负电荷移动方向相反,但形成电流同向,如时间t 内通过导体某一横截面的正电荷量为1q ,反方向通过的负电荷量为2q ,如此有tq q t /q I 21+==。
如:在10s 内通过电解槽某一横截面向右迁移的正离子所带的电荷量为2C ,向左迁移的负离子所带的电荷量为3C 。
那么电解槽中电流的大小应为多少?解析:A 5.0A 1032t q q I 21=+=+=,而不是A 1.0A 1023I =-=。
2. I=neSv 是电流的微观表达式,式中n 为金属导体内部单位体积内自由电子数,S 是导体横截面积,v 是电子定向移动速率,e 为电子电量。
电流是标量,但习惯上规定正电荷移动方向为电流方向,实际上反映的是电势的上下。
3. 三种速率的区别〔1〕电流传导速率等于光速,电路一连通,导体中的电子立即受到电场力作用而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对整体而言〕。
〔2〕电子定向移动速率,其大小与电流有关,约为s /m 105-。
〔3〕电子热运动速率,任何微观粒子都做无规如此运动,其速度与温度有关,通常情况为s /m 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