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 格式:docx
- 大小:19.99 KB
- 文档页数:4
第十章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学习要求:1.掌握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概念2.熟悉开展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策略、城市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农村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主要内容和方法3.了解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意义一、社区、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1.社区的定义与作用社区是指由一定数量,具有共同意愿,相同习俗和规范的社会群体结合而成的生活共同体。
社区是人们从事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基本环境,具有管理和制约作用,具有凝聚作用,社区健康是社区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
2.社区的类型按照经济结构、人口状况和生活方式多元化标准分类,我国现阶段社区可划分为城市社区、农村社区和乡镇社区三种类型。
3.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社区健康教育是指以社区为单位,以社区人群为教育对象,以促进居民健康为目标,有组织、有计划、有评价的健康教育活动。
其目的是发动和引导社区人民树立健康意识,关心自身、家庭和社区的健康问题,积极参与社区健康教育活动,养成良好卫生行为和生活方式,以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和群体健康水平。
社区健康促进是指通过健康教育和社会支持,改变个体和群体行为、生活方式和环境影响,降低社区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社区人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社区健康促进的两大构成要素是:健康教育及其他能促使行为和环境有益于健康改变的一切社会支持系统。
二、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策略(一)社区组织与动员1.开发领导,实现行政干预(1)争取社区各级领导的理解和支持(2)政府组织建立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决策机构,联合社区卫生医疗、文教、新闻、企事业及群众团体等各有关部门共同组建社区健康促进委员会,统筹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开展。
(3)实行双轨管理双轨(向)管理是指开展健康教育工作,一靠各级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组织和业务指导,二有各级政府部门的协调和干预。
(4)制订规章制度和地方法规是行政干预的有效形式2.动员社会力量,建立健全组织网络组织网络分为两种,第一,以健康教育专业机构和人员为骨干,以社区医疗部门为主体,充分利用城乡初级卫生保健体系,形成纵向网络。
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的区别
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是两个相互关联但又有所区别的概念。
健康促进是指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策略,提高个体、群体和社区的整体健康水平。
它注重通过改变社会、环境和个人行为等因素来预防疾病和提高健康。
健康促进的目标是使人们能够在具有高质量生活和福祉的条件下享受长寿。
健康教育是一种系统性的、有组织的教学活动,旨在提供有关健康和健康行为的知识、技能和态度,以便个体和社区能够做出明智的决策并采取积极的行动保护和促进健康。
健康教育的重点是通过传授相关的健康信息和技能来提高人们的健康素养,以便他们能够作出健康的选择和行为。
因此,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有以下区别:
1. 目标不同:健康促进旨在提高整体健康水平,预防疾病,改善生活质量;而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提供健康知识、技能和态度,以便个体和社区能够做出明智的决策并采取积极的行动来保护和促进健康。
2. 手段不同:健康促进通过改变社会、环境和个人行为等因素来提高健康水平;而健康教育则主要通过教学活动来传授相关的健康知识和技能。
3. 范围不同:健康促进注重整体社会和个体的健康提升,包括改善生活条件、健康政策制定、健康环境的建设等;而健康教
育通常聚焦于个体和小范围社区,通过教育活动来提升健康状况。
综上所述,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虽然有一些重叠之处,但在目标、手段和范围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健康促进更注重整体健康水平的提升,而健康教育则主要关注通过教育活动传递健康知识和技能。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区别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区别在于它们侧重的目标和方法。
健康教育是一种教育过程,旨在向个体和群体传授健康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以增强他们对健康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这种教育通常通过学校课程、社区活动或宣传手段来实施,以提高个体和群体的健康素养和自我管理能力。
健康教育的目标是通过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使个体和群体能够做出有益健康的选择和行为。
健康促进是一种综合性的干预策略,旨在创建和维持一个支持和加强身体、心理和社会福祉的环境。
它强调社会和环境对个体健康的影响,并通过政策、项目和倡导来改善和保护人们的健康。
健康促进的目标是从根源上改变社会和环境因素,以减少健康风险和提高整个社区的健康水平。
总体而言,健康教育强调个体的健康知识和技能,以帮助他们作出健康选择。
健康促进则强调社会和环境对健康的影响,通过改进社会条件来提供更加健康的环境。
两者在方法上也存在差异,健康教育主要通过教育和传授知识来影响个体的健康行为,而健康促进则通过干预社会和环境来提供更广泛的健康影响。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关系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是密切相关的概念,它们共同致力于提高个体和社区的健康水平。
健康教育是通过传递健康知识、培养健康技能和促进健康行为改变,以匡助人们获得和维持健康的过程。
而健康促进则是指通过创造健康支持性的环境,提供健康服务,以及制定健康政策等综合性措施,促进人们的健康。
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关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1. 共同目标: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共同目标是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
健康教育通过传递健康知识和培养健康技能,匡助人们了解如何保持健康,预防疾病和伤害。
健康促进则通过创造健康支持性的环境和提供健康服务,为人们提供获得健康的机会和资源。
2. 相互促进: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相互促进,共同推动健康行为的改变。
健康教育提供了关于健康的知识和信息,匡助人们认识到自己的健康问题,并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健康促进则创造了支持健康行为改变的环境,提供了便利和支持,使人们更容易采取积极的健康行为。
3. 综合性措施: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都需要采取综合性的措施,涉及多个层面和多个领域。
健康教育可以通过学校教育、社区宣传、媒体宣传等渠道进行传达。
而健康促进需要政府、卫生部门、社区组织等多方合作,制定健康政策、提供健康服务、改善环境等。
4. 长期效益: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效益是长期的。
健康教育可以匡助人们养成良好的健康习惯和行为,从而降低患病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健康促进则通过改善环境和提供健康服务,为人们提供持续的健康支持,促进健康行为的延续。
总之,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是相辅相成的,它们共同为人们提供了获得和维持健康的机会和资源。
通过健康教育的知识和技能的传递,人们能够了解如何保持健康,预防疾病和伤害。
而健康促进则通过创造健康支持性的环境和提供健康服务,为人们提供获得健康的机会和资源。
这两者的综合性措施和长期效益,为个体和社区的健康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
第三章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一、名词解释
1.健康
2.健康教育
3.健康促进
4.健康相关行为
5.A型行为模式
二、填空题
1.影响健康的因素可以分成、环境因素、生物学因素及四类。
2.健康教育的根本目标是。
3.健康行为包括、预警行为、、避开危险环境及戒除不良嗜好。
4.危险行为包括、、不良疾病行为及违反社会法律道德的危害健康行为。
5.制定健康教育计划的步骤包括需求评估、、、制定计划与评价标准。
6.婴儿期主要的健康教育对象是。
7.依据对社区居民健康威胁的严重程度选择,应当优先进行健康教育的问题是、、相关危险因素影响面大者、与疾病转归结局有密切联系者。
8.进行任务分析时能力因素包括、态度,行为技能包括交流技能、与决策技能。
9.讲授法每次使用时间不宜超过。
10.使用讨论的方法时每组讨论人数以人为宜。
11.角色扮演主要用于改善和,培训决策技能时也可用到。
12.示教与反示教是培训的最重要的方法。
13.依媒介的特性不同,健康教育资料可以分为和两类。
三、单选题
1.个人的健康状态在影响健康的因素中属于
A.行为因素
B.生物学因素
C.环境因素
D.生活方式因素
E.健康服务因素
2.属于C型行为模式的是
A.吸烟
B.酗酒
C.缺乏运动
D.高脂饮食
E.情绪过分压抑
3.下列属于基本健康行为的是
A.平衡膳食
B.定期体检
C.预防意外伤害
D.保持情绪稳定
E.戒除不良嗜好
4.与冠心病密切相关的行为模式是
A.A型行为模式
B.B型行为模式
C.C型行为模式
D.D型行为模式
E.E型行为模式
5.为了解社区居民对高血压知识的掌握程度,某社区护士抽样调查该社区居民100位。
回答正确率达到合格标准者60人,其中包括正确回答所有问题者20人。
则该社区高血压知识合格率为
A.30%
B.40%
C.50%
D.60%
E.70%
6.为增加糖尿病患病高危人群对糖尿病的了解,某社区护士计划开展讲座1次。
该护士共管理具有高危因素的居民50人,参加讲座者45人,则该次活动的暴
露率为
A.50%
B.60%
C.70%
D.80%
E.90%
7.社区护士成功进行健康咨询的基础是
A.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
B.宽松的沟通氛围
C.敏锐的观察能力
D.丰富的专业知识
E.解决问题的能力
8.健康教育中最常用的教育方法是
A.提问
B.讨论
C.讲授
D.角色扮演
E.案例分析
9.培训操作技能的最重要的方法是
A.讲授法
B.角色扮演
C.案例分析
D.提问与讨论
E.示教与反示教
10.印刷类宣传品中最常用的是
A.标语
B.宣传单
C.宣传画
D.录像带
E.电视广告
11.第一届国际健康促进大会发表《渥太华宪章》是在
A.1948年
B.1968年
C.1975年
D.1986年
E.1996年
12.能减少40%~70%的早死,1/3的急性残废,2/3的慢性残废的方法是
A.进行全面健康教育
B.控制不良生活方式
C.修改人类基因信息
D.消灭病员微生物
E.改善自然环境
13.直接影响社区居民接受健康教育的动机与愿望的因素是
A.家庭经济条件
B.居民职业状况
C.受教育程度
D.生活习惯
E.年龄状况
14.依据制定健康教育具体目标的要求,以下目标中合格的是
A.人人保持正常血糖
B.通过健康教育使居民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C.通过健康教育使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到80%
D.通过一年的健康教育,降低社区糖尿病患者的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E.通过1年的健康教育,使社区内体重指数超过28的老年人中有30%体重指数下降到24以内
15.制定健康教育具体目标的基本要求不包括
A.具体
B.可信
C.可测量
D.可完成
E.明确方向
16.健康教育具体目标中可以不明确回答的问题是
A.对谁
B.实现什么变化
C.变化程度多大
D.如何测量这种变化
E.在多长时间之内实现这种变化
17.效应评价指标不包括
A.卫生知识合格率
B.卫生知识知晓率
C.干预活动暴露率
D.行为流行率
E.行为改变率
18.健康咨询基本步骤中实际上发生在咨询的每一个步骤当中的是
A.问候
B.询问
C.接受反馈
D.讲解基本知识及方法
E.帮助咨询对象作出合理的选择
19.使用讨论法进行健康教育时应当保证讨论时间不少于
A.1分钟
B.1~3分钟
C.3~5分钟
D.5~10分钟
E.10~15分钟
四、多选题
1.不良生活方式对健康影响的特点是
A.变异性大
B.广泛存在
C.潜伏期长
D.特异性差
E.协同作用强
2.下列属于基本健康行为的是
A.平衡膳食
B.定期体检
C.合理运动
D.预防意外伤害
E.保持情绪平稳
3.依据危险因素的可干预性确认健康问题的依据是
A.优先选择明确的致病因素进行健康教育
B.优先选择可测量可定量评价的项目进行健康教育
C.优先选择能用最低成本达到最大的效果的项目进行健康教育
D.优先选择社区居民能够接受、操作简便的项目进行健康教育
E.优先选择可以预防控制、有明确健康效益的项目进行健康教育
4.下列指标属于健康教育效应评价指标的是
A.卫生知识合格率
B.卫生知识知晓率
C.干预活动覆盖率
D.干预活动暴露率
E.行为改变率
5.提问与讨论适于培训
A.知识
B.态度
C.交流技能
D.决策技能
E.操作技能
五、简答题
1.简述健康的含义
2.简述健康促进的策略
3.简述制定健康教育具体目标的基本要求
4.简述健康咨询的基本步骤
5.简述宣传画的制作要求
六、论述题
1.结合工作实际论述社区人群评估的内容及意义
2.结合工作实际论述社区健康教育重点对象及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