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天津市滨海新区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
- 格式:docx
- 大小:300.23 KB
- 文档页数:12
天津市部分区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物理一、单项选择题1.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科学家是A. 亚里士多德B. 伽利略C. 笛卡尔D. 牛顿【答案】B【解析】【详解】A.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A项不符合题意;B.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提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B项符合题意;C.笛卡尔在伽利略研究的基础上,强调了惯性运动的直线性,故C项不符合题意;D.牛顿在伽利略等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牛顿第一定律,认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但不是第一个根据实验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原因的科学家,也不是第一个提出惯性的科学家,故D项不符合题意.2.下列位移一时间、速度一时间图像中表示物体静止的是A. B.C. D.【答案】B【解析】【详解】A.位移-时间的图象的斜率等于速度,斜率不变,说明物体的速度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A 错误;B.位移-时间的图象的斜率等于速度,斜率为零,表示物体静止,故B正确;C.速度时间图像的斜率等于加速度,则该图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选项C错误;D .速度时间图像的斜率等于加速度,则该图中斜率为零,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选项D 错误;故选B 。
3.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相互垂直的两个共点力,大小分别为3N 和4N ,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为A. 1N B. 2NC. 5ND. 7N【答案】C【解析】【详解】两个分力垂直,则合力为2234N 5N F .A .1N ,与与与与与与,与与A错误;B .2N ,与结论不相符,选项B 错误;C .5N ,与结论相符,选项C 正确;D .7N ,与结论不相符,选项D 错误;与与C.4.一轻质弹簧竖直悬挂,弹簧的原长为10cm ,当弹簧的下端挂 2.4N 的重物静止时,弹簧的长度为12cm (在弹性限度内),则弹簧的劲度系数为A. 120N/mB. 24N/mC. 20N/mD. l.2N/m【答案】A【解析】【详解】弹簧伸长量为?L=12-10=2cm ,由胡克定律F =k?L ,解得2.4N/m=120N/m0.02F k L A .120N/m ,与结论相符,选项A 正确;B .24N/m ,与结论不相符,选项B 错误;C .20N/m ,与结论不相符,选项C 错误;D .l.2N/m ,与结论不相符,选项D 错误;故选A.。
天津市部分区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物理一、单项选择题1.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科学家是A. 亚里士多德B. 伽利略C. 笛卡尔D. 牛顿[答案]B[解析][详解]A.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A项不符合题意;B.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提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B项符合题意;C.笛卡尔在伽利略研究的基础上,强调了惯性运动的直线性,故C项不符合题意;D.牛顿在伽利略等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牛顿第一定律,认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但不是第一个根据实验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原因的科学家,也不是第一个提出惯性的科学家,故D项不符合题意.2.下列位移一时间、速度一时间图像中表示物体静止的是A. B.C. D.[答案]B[解析][详解]A.位移-时间的图象的斜率等于速度,斜率不变,说明物体的速度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A错误;B.位移-时间的图象的斜率等于速度,斜率为零,表示物体静止,故B正确;C.速度时间图像的斜率等于加速度,则该图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选项C错误;D .速度时间图像的斜率等于加速度,则该图中斜率为零,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选项D 错误;3.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相互垂直的两个共点力,大小分别为3N 和4N ,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为 A. 1NB. 2NC. 5ND. 7N [答案]C [解析][详解]两个分力垂直,则合力为2234N 5N F =+=,选项C 正确;4.一轻质弹簧竖直悬挂,弹簧的原长为10cm ,当弹簧的下端挂2.4N 的重物静止时,弹簧的长度为12cm (在弹性限度内),则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A. 120N/mB. 24N/mC. 20N/mD. l.2N/m [答案]A [解析][详解]弹簧伸长量为∆L =12-10=2cm ,由胡克定律F =k ∆L ,解得2.4N/m=120N/m 0.02F k L ==∆,选项A 正确; 5.体育课上一学生将足球踢向斜台,如图所示。
天津市部分区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物理一、单项选择题1.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得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科学家是A. 亚里士多德B. 伽利略C. 笛卡尔D. 牛顿【答案】B【解析】【详解】A.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故A项不符合题意;B.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提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B项符合题意;C.笛卡尔在伽利略研究的基础上,强调了惯性运动的直线性,故C项不符合题意;D.牛顿在伽利略等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牛顿第一定律,认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但不是第一个根据实验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原因的科学家,也不是第一个提出惯性的科学家,故D项不符合题意.2.下列位移一时间、速度一时间图像中表示物体静止的是A. B.C. D.【答案】B【解析】【详解】A.位移-时间的图象的斜率等于速度,斜率不变,说明物体的速度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A错误;B.位移-时间的图象的斜率等于速度,斜率为零,表示物体静止,故B正确;C.速度时间图像的斜率等于加速度,则该图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选项C错误;D.速度时间图像的斜率等于加速度,则该图中斜率为零,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选项D 错误;故选B。
3.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相互垂直的两个共点力,大小分别为3N 和4N ,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为 A. 1N B. 2N C. 5N D. 7N【答案】C 【解析】【详解】两个分力垂直,则合力为5N F ==.A .1N ,与结论不相符,选项A 错误;B .2N ,与结论不相符,选项B 错误;C .5N ,与结论相符,选项C 正确;D .7N ,与结论不相符,选项D 错误; 故选C.4.一轻质弹簧竖直悬挂,弹簧的原长为10cm ,当弹簧的下端挂2.4N 的重物静止时,弹簧的长度为12cm (在弹性限度内),则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A. 120N/m B. 24N/m C. 20N/m D. l.2N/m【答案】A 【解析】【详解】弹簧伸长量为∆L =12-10=2cm ,由胡克定律F =k ∆L ,解得2.4N/m=120N/m 0.02F k L ==∆ A .120N/m ,与结论相符,选项A 正确; B .24N/m ,与结论不相符,选项B 错误; C .20N/m ,与结论不相符,选项C 错误; D .l.2N/m ,与结论不相符,选项D 错误; 故选A.5.体育课上一学生将足球踢向斜台,如图所示。
2020-2021学年天津市滨海新区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模拟试卷解析版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40分,每小题4分)1.(4分)表示能量的单位,下列正确的是()A.瓦特B.焦耳C.牛顿D.米【解答】解:A、瓦特是功率的单位,故A错误;B、焦耳是能量单位,故B正确;C、牛顿是力的单位,故C错误;D、米是长度单位,故D错误。
故选:B。
2.(4分)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A.伽利略提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亚里士多德猜想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并直接用实验进行了验证C.笛卡尔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发现了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D.牛顿认为力的真正效应是改变物体的速度,而不仅仅是使之运动【解答】解:A、伽利略利用实验和推理相结合的方法,得出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A错误。
B、伽利略猜想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但不是直接用实验进行了验证,故B错误。
C、伽利略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发现了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故C错误。
D、牛顿认为力的真正效应是改变物体的速度,而不仅仅是使之运动,故D正确。
故选:D。
3.(4分)2008年9月25日晚21点10分,我国在九泉卫星发射中心将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7号”宇宙飞船成功地送上太空,飞船绕地球飞行一圈时间为90分钟.则()A.“21点10分”和“90分钟”前者表示“时间”后者表示“时刻”B.卫星绕地球飞行一圈,它的位移和路程都为0C.卫星绕地球飞行一圈平均速度为0,但它在每一时刻的瞬时速度都不为0D.地面卫星控制中心在对飞船进行飞行姿态调整时可以将飞船看作质点【解答】解:A、“21点10分”对应一个点,是时刻,“90分钟”对应一个线段,表示“时第1 页共14 页。
2019-2020学年天津市滨海新区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4分,共40分.)
1.(4分)下列各物理量的单位属于国际基本单位的是()
A.力单位N B.长度单位m C.质量单位g D.时间单位h 2.(4分)物理学中通常运用大量的科学方法建立概念,如“理想模型”、“等效替代法”、“控制变量法”、“比值定义法”等,下列选项均用到“等效替代法”建立概念的是()A.质点B.力C.速度D.合力与分力3.(4分)天津地铁3号线,是天津市快速轨道交通网中的南北骨干线,如图所示。
从起点小淀站到终点天津南站全长33.7km,最高时速80km/h,单程总时长约为59min。
以下说
法正确的是()
A.33.7 km指的是位移
B.地铁3号线运营平均速度是80 km/h
C.估算地铁运行的时间,可以把地铁看成质点
D.根据上述条件可以估算地铁的瞬时速度
4.(4分)秋日,树叶纷纷落下枝头,其中有一片梧桐叶从高为5m的枝头自静止落至地面,所用时间可能是()
A.0.1s B.0.5s C.1s D.3s
5.(4分)如图所示,一架无人机执行航拍任务时正沿直线朝斜向下方匀速运动。
用G表示无人机重力,F表示空气对它的作用力,下列四幅图中能表示此过程中无人机受力情况的是()
第1 页共19 页。
2019-2020学年天津一中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
一、单项选择题(本项共10题)
1.(3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方向一定发生变化
B.速度方向发生变化的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
C.速度大小发生变化的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
D.加速度变化的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
【解答】解:A、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沿轨迹的切线方向,所以其速度方向一定改变,故A正确。
B、速度方向发生变化的运动不一定是曲线运动,如往返运动,故B错误。
C、速度大小发生变化的运动不一定是曲线运动,如匀变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
D、加速度变化的运动不一定是曲线运动,如简谐振动。
故D错误。
故选:A。
2.(3分)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静止着一辆小车,酒精灯及试管固定在小车支架上构成小车整体,在酒精灯燃烧一段时间后塞子喷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于塞子的质量小于小车的质量,喷出时塞子受到的冲击力将大于小车受到的冲击力B.由于塞子的质量小于小车的质量,喷出时塞子受到的冲击力将小于小车受到的冲击力C.塞子喷出瞬间,小车对水平面的压力大于小车整体的重力
D.若增大试管内水的质量,则小车整体惯性不变
【解答】解:AB、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喷出时塞子受到的冲击力和小车受到的冲击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AB错误;
C、塞子喷出瞬间,试管内的气体对小车有斜向左下的作用力,所以小车对水平面的压力
大于小车自身的重力,故C正确;
D、若增大试管内水的质量,则小车整体惯性增大,因为惯性只与质量有关,故D错误。
故选:C。
第1 页共15 页。
天津市滨海新区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卷高一年级物理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和答题纸上。
答卷时,考生务必将Ⅰ卷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Ⅱ卷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第Ⅰ卷选择题(60分)注意事项: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4小题,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多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45分,共40分。
)1.下列各物理量的单位属于国际基本单位的是()A.力单位N B.长度单位m C.质量单位g D.时间单位h2.物理学中通常运用大量的科学方法建立概念,如“理想模型”、“等效替代法”、“控制变量法”、“比值定义法”等,下列选项均用到“等效替代法”建立概念的是()A.质点B.力C.速度D.合力与分力3.天津地铁3号线,是天津市快速轨道交通网中的南北骨干线,如图所示。
从起点小淀站到终点天津南站全长33.7 km,最高时速80 km/h,单程总时长约为59 min。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33.7 km指的是位移B.地铁3号线运营平均速度是80 km/hC.估算地铁运行的时间,可以把地铁看成质点D.根据上述条件可以估算地铁的瞬时速度4.秋日,树叶纷纷落下枝头,其中有一片梧桐叶从高为5 m的枝头自静止落至地面,所用时间可能是(g取10 m/s2)()A.0.1 s B.0.5 s C.1 s D.3 s5.如图所示,一架无人机执行航拍任务时正沿着直线朝斜向下方向匀速运动。
用G表示表示无人机重力,F 表示空气对它的作用力,下列四幅图中能表示此过程中无人机受力情况的是()A .B .C .D .6.公交车起步时提醒乘客:“车辆起步,请拉好扶手……”,拉好扶手可以使乘客( )A .惯性减小B .惯性增大C .惯性消失D .避免因惯性而摔倒7.如图所示,重为100 N 的物体静止在粗糙水平地面上,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
2019-2020学年天津市滨海新区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及答案第Ⅰ卷选择题(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45分,共40分。
)1.下列各物理量的单位属于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的是()A.力单位NB.质量单位gC.时间单位hD.长度单位m2.物理学中通常运用大量的科学方法建立概念,如“理想模型”、“等效替代法”、“控制变量法”、“比值定义法”等,下列选项均用到“等效替代法”建立概念的是()A.质点B.力C.速度D.合力与分力3.天津地铁3号线,是天津市快速轨道交通网中的南北骨干线,如图所示。
从起点小淀站到终点天津南站全长33.7km,最高时速80km/h,单程总时长约为59min。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33.7km指的是位移B.地铁3号线运营平均速度是80km/hC.估算地铁运行的时间,可以把地铁看成质点D.根据上述条件可以估算地铁的瞬时速度4.秋日,树叶纷纷落下枝头,其中有一片梧桐叶从高为5m的枝头自静止落至地面,所用时间可能是A.0.1sB.0.5sC.1sD.3s5.如图所示,一架无人机执行航拍任务时正沿直线朝斜向下方向匀速运动.用G表示无人机重力,F表示空气对它的作用力,下列四幅图中能表示此过程中无人机受力情况的是()A. B.C. D.6.公交车起步时提醒乘客:“车辆起步,请拉好扶手……”,拉好扶手可以使乘客()A.惯性减小B.惯性增大C.惯性消失D.避免因惯性而摔倒7.如图所示,重为100N的物体静止在粗糙水平地面上,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
当物体受到一个大小为5N、水平向右的推力F作用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和方向分别为(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A.5N,水平向左B.5N,水平向右C.10N,水平向左D.10N,水平向右8.在一次女子跳高比赛中,某选手以2.01m的成绩获得冠军.该运动员身高约为1.93m,忽略空气阻力,g取10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运动员下降过程处于超重状态B.该运动员起跳以后在上升过程处于失重状态C.该运动员起跳时地面对她的支持力大于她对地面的压力D.该运动员起跳离开地面时的初速度大约为3m/s9.生活中经常用刀来劈开物体。
19-20学年天津市部分区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48.0分)1.历史上首先正确认识力和运动的关系,推翻“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是()A. 阿基米德B. 牛顿C. 伽利略D. 亚里士多德2.A、B、C三个物体从同一点出发,沿着一条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三者者的位移不相等B. A物体做曲线运动C. 三个物体在0~t0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 A>v C>v BD. 三个物体在0~t0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 A=v B=v C3.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共点力,大小分别为2N和5N,则它们的合力大小可能是()A. 9NB. 0C. 6ND. 10N4.将原长10cm的轻质弹簧竖直悬挂,当下端挂200g的钩码时,弹簧的长度为12cm,则此弹簧的劲度系数为()A. 1N/mB. 10N/mC. 100N/mD. 1000N/m5.体育课上一学生将足球踢向斜台,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足球和斜台作用时斜台给足球弹力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A. 沿v1的方向B. 沿v2的方向C. 先沿v1的方向后沿v2的方向D. 沿垂直于斜台斜向左上方的方向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打乙一拳,乙感到痛,而甲未感到痛,说明甲对乙施加了力,而乙未对甲施加力B. “风吹草动”,草受到了力,但没有施力物体,说明没有施力物体的力也是存在的C. 磁铁吸引铁钉时,磁铁不需要与铁钉接触,说明力可以脱离物体而存在D. 网球运动员用力击球,网球受力后飞出后,网球受力的施力物体不再是人7.如图所示,冰壶在冰面运动时受到的阻力很小,可以在较长时间内保持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不变,我们可以说冰壶有较强的抵抗运动状态变化的“本领”.这里所指的“本领”是冰壶的惯性,则惯性的大小取决于()A. 冰壶的速度B. 冰壶的质量C. 冰壶受到的推力D. 冰壶受到的阻力8.如图所示吊环动作,先双手撑住吊环(设开始时两绳与肩同宽),然后身体下移,双臂缓慢张开到如图所示位置.则在两手之间的距离增大过程中吊环两根绳的拉力为F T(两个拉力大小相等)及它们的合力F大小变化情况为()A. F T增大,F不变B. F T增大,F增大C. F T增大,F减小D. F T减小,F不变9.人站在电梯内的体重计上,当体重计示数增大时,可能的原因是()A. 电梯匀速上升B. 电梯匀减速上升C. 电梯匀减速下降D. 电梯匀加速下降10.如图所示,在匀速转动的圆筒内壁上,有一物体随圆筒一起转动而未滑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受重力,弹力,摩擦力和向心力共4个力作用B. 当圆筒的角速度增大后,物体所受弹力和摩擦力都增大了C. 当圆筒的角速度增大后,物体所受弹力增大,摩擦力不变D. 当圆筒的角速度增大后,物体所受弹力和摩擦力都减小了11.如图所示,一轴竖直的锥形漏斗,内壁光滑,内壁上有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A,B各自在不同的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A. 线速度v A>v BB. 角速度ωA=ωBC. 向心加速度a A=a BD. 小球对漏斗的压力F NA>F NB12.如图所示,物体A和B叠放在水平地面上,此时地面受到的压力的施力物体是()A. AB. BC. A和BD. 地面二、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8.0分)13.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中,实验装置示意图如图甲所示。
2019-2020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试卷一、选择题1.如图,一名学生将球丛同一位置斜向上抛出,其中有两次篮球垂直撞在竖直墙上,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从抛出到撞墙,第一次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较短B.篮球第二次撞墙的速度比第一次大C.篮球两次抛出时速度的竖直分量可能相等D.篮球第一次抛出时的速度一定比第二次大2.物体沿某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为7.0m/s,经2.0s速度变为了11.0m/s,则物体在这2.0s内的位移大小为:()A.10m B.12m C.18m D.24m3.水滴自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至落地前的过程中遇到水平方向吹来的风,则()A.风速越大,水滴下落的时间越长B.风速越大,水滴落地时的瞬时速度越小C.水滴着地时的瞬时速度与风速无关D.水滴下落的时间与风速无关4.小明乘电梯从商场的顶楼下降到底层地下停车场,在此过程中经历了先加速、后匀速、再减速的运动过程,则电梯对小明的支持力做功情况是()A.加速时做正功,匀速和减速时都做负功B.加速时做正功,匀速时不做功,减速时做负功C.始终做负功D.始终做正功5.在物理学的发展历程中,下面哪位科学家首先建立了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等概念用来描述物体的运动,并首先采用了实验检验猜想和假设的科学方法,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和谐地结合起来,从而有力地推进了人类科学的发展()A.亚里士多德B.爱因斯坦C.伽利略D.牛顿6.把一个小球放在光滑的球形容器中,使小球沿容器壁在某一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关于小球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受到的合力为零B.重力、容器壁的支持力和向心力C.重力、向心力D.重力、容器壁的支持力7.在如图所示的电场中,将一个负电荷从A点移到B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点场强比B点大B.电荷在A点受力大C.整个过程电场力做负功D.整个过程电势能减小8.设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物体在距离地球表面是地球的半径处,由于地球的作用而产生的加速度为g,则为A.1 B.C.D.9.如图所示为A、B两人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位移图像,下列关于图像的分析正确的是( )A.0~2 s内,A、B两人同向而行B.0~2 s内,A的速度比B的速度大C.0~5 s内,A走的路程比B走的路程多D.0~5 s内,A的位移比B的位移大10.如图所示为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象,根据图线得出如下几个判定不正确的是()A.物体始终沿正方向运动B.物体先沿负方向运动,在后开始沿正方向运动C.运动过程中,物体的加速度保持不变D.末物体回到出发点11.我国发射的“神州六号”载人飞船,与“神州五号”飞船相比,它在更高的轨道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神州六号”的速度大于“神州五号”的速度B .“神州六号”的周期大于“神州五号”的周期C .“神州六号”的角速度大于 “神州五号”的角速度D . “神州六号”的向心加速度大于 “神州五号”的向心加速度12.有A 、B 两小球,B 的质量为A 的两倍;现将它们以相同速率沿同一方向抛出,不计空气阻力.图中①为A 的运动轨迹,则B 的运动轨迹是( )A.①B.②C.③D.④二、填空题 13.一种采用电力和内燃机双动力驱动的新型列车,质量为M ,当它在平直的铁轨上行驶时,若只采用内燃机驱动,发动机额定功率为1P ,列车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1v ;列车行驶在倾角为 的坡道上时,为了保证列车上坡时有足够大的动力,需改为电力驱动,此时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2P ,已知列车在坡道上行驶时所受铁轨的阻力是在平直铁轨上行驶的k倍,重力加速度为g,则列车在坡道上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_______;14.一皮球从离地高5m的地方竖直下落,与地面碰撞后,反弹到高2m处被接住。
2020年天津滨海新区第十四中学高一物理期末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下列现象中,哪些物体受到了滑动摩擦的作用?A.二外同学们在大操场的跑道上跑步煅炼身体时的脚B.同学们在给饮水机上水时手提着的水桶C.慢慢行驶在校园内的汽车的轮胎D.同学考试过程中写字时的钢笔笔尖参考答案:D2. (单选)以v=36 km/h的速度沿平直公路行驶的汽车,遇障碍刹车后获得大小为a=4 m/s2的加速度。
刹车后3 s内,汽车走过的路程为:( )A.12mB. 90mC. 12.5mD.126m参考答案:C3. 如图,一个大人单独提起一桶水和两个小孩共同提起同一桶水,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大人的拉力可以看作两个小孩拉力的合力B、大人拉力一定等于两个小孩拉力大小之和C、两个小孩两手臂夹角θ越大,则小孩拉力越小D、两个小孩两手臂夹角θ越大,则小孩拉力越大参考答案:AD 4. 如图所示,物体静止在粗糙斜面上.将它的重力G分解为F1、F2两个分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力F1又叫下滑力,F2是物体对斜面的压力.B.物体受支持力N、摩擦力f及F1、F2四个力的作用.C.物体只受重力mg、弹力N和摩擦力f的作用.D.设想将重力mg撤消,代之以与F1、F2等大同向的两个力,物体可能在斜面上静止.参考答案:C5. 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A.质点的初速是5m/sB.质点的加速度是C.第3s末速度为12m/sD.任意1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2m/s参考答案: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 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低压______(填“交”或“直”)流电源的计时仪器。
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A、B、C、D、E为我们在纸带上所选的记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s,各点间的距离如下图所示,则纸带的_ __(填“左”或“右”)端与小车相连,打D点时小车的速度为________m/s.并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m/s2.若当交流电的实际频率小于50Hz时,仍按50Hz计算,则测量的加速度值比真实的加速度值______(填“偏大”“偏小”“不变”)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参考答案:交流左 0.340.40偏大7. 某人站在一半径为R的星球上,以速度V0竖直上抛一物体,经t秒钟后物体落回抛出点。
天津塘沽区滨海中学高一物理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容器中盛有冰水混合物,冰的质量和水的质量相同且保持不变,则容器内 ( )A.冰的分子平均动能大于水的分子平均动能B.水的分子平均动能大于冰的分子平均动能C.水的内能大于冰的内能D.冰的内能大于水的内能参考答案:C2. 关于两个力的合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合力的大小一定大于每一个分力的大小B.合力大小至少大于两个分力中的一个分力的大小C.在0~180°间,两个分力的夹角越大,合力的大小越大D.两个分力夹角为锐角时,合力大小一定大于每个分力的大小参考答案:D3. 一个物体在相互垂直的恒力F1和F2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突然撤去F2,则物体以后的运动情况是:A.物体做匀变速曲线运动 B.物体做变加速曲线运动C.物体沿F1的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D.物体做直线运动参考答案:A4. 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点的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B.质点通过的路程不等,但位移可能相同C.质点通过的路程不为零,但位移一定为零D.质点做直线运动时,它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大小参考答案:AB5. 地球质量是月球质量81倍,若地球吸引月球的力大小为F,则月球吸引地球的力大小为()A.F B.9F C.27F D.81F参考答案:A【考点】万有引力定律及其应用.【分析】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地球吸引月球的力大小为F,则月球吸引地球的力大小也一定为F.【解答】解: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地球吸引月球的力大小为F,则月球吸引地球的力大小也一定为F.故选:A.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 某同学做《共点的两个力的合成》实验作出如图所示的图,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固定点,O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合点,图中是F1、F2合力的理论值,是合力的实际值。
2019届天津市高一年级第一学期必修1综合测试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0分)1.关于路程和位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通过的路程不同,但位移可能相同B. 物体做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C. 位移有方向,位移的方向即物体运动的方向D. 路程就是位移的大小【答案】A【解析】【详解】A.物体通过的路程不同,位移可能相同,只要起点与终点相同即可.故A正确.B.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不能说路程就是位移.故B错误.C.质点的位移是矢量,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物体运动有往返时,位移的方向可能与运动方向不相同.故C错误.D.物体做往复的直线运动,路程不等于位移的大小.故D错误.2.在研究机械运动时,下列物体中可以被当作质点处理的是()A. 研究地球的自转运动时,地球可以当作质点来处理B. 在大海中航行的船,要确定它在大海的位置时,可以把它当作质点来处理C. 研究杂技演员在走钢丝的表演时,杂技演员可以当作质点来处理D. 为提高乒乓球运动员球技,研究乒乓球的旋转时乒乓球可作为质点来处理【答案】B【解析】【分析】物体可以看成质点的条件是看物体的大小体积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产生影响,同一个物体在不同的时候,有时可以看成质点,有时不行,要看研究的是什么问题.【详解】A、为提高乒乓球运动员球技时,要研究运动员肢体的电阻,不可将运动员作为质点来处理,所以A错误;B、在大海中航行的船,要确定它在大海的位置时,船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可以把它当作质点来处理,所以B正确;C、欣赏杂技演员的精彩表演时,看的就是杂技演员的优美的动作,所以此时的杂技演员不能看成是质点,所以C错误;D、研究地球的自转运动时,不能当作质点来处理,所以D错误;故选B.3. 关于时刻和时间间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1秒很短,所以1秒表示时刻B. 第3秒是指一个时刻C. 12秒80是男子110米栏最新世界纪录,这里的12秒80是指时间间隔D. 物体在5s内指的是物体在4 s末到5 s末这1 s的时间间隔【答案】C【解析】【详解】A.时间和时刻的区别不是在于长短的不同,时间是指时间的长度,时刻是指时间点,1秒很短,1秒也表示时间.故A错误;B.第3秒内是第3s初到第3s末1s内的时间,是一段时间,故B错误;C.12秒80是持续的,是指时间间隔,故C正确;D.物体在5s内指的是物体在0时刻到5s末这5s的时间,故D错误.4.关于矢量和标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B. 标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比5m小C. 位移10mD. 位移、速度、加速度、时间都是矢量【答案】A【解析】【详解】AB.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标量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故A 正确,B错误.-的大小为10m,比5m大,故C错误.C.位移是矢量,矢量的大小是其绝对值,故10mD.位移、速度和加速度都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时间是标量,故D错误.故选A.【点睛】物理量按有无方向分矢量和标量,矢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标量是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矢量的大小是其绝对值.5.甲、乙两物体从同一点出发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它们的位移-时间()x t -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以得出在04s -内( )A. 甲的平均速度等于乙的平均速度B. 4s 时甲、乙两物体间的距离最大C. 甲、乙两物体始终同向运动D. 甲、乙两物体间的最大距离为6m 【答案】A 【解析】 【分析】x-t 图像的斜率等于速度,斜率的符号反映速度的方向,两图像的交点表示位移相等;平均速度等于位移和时间的比值.【详解】A .在0-4s 内,甲乙的位移相等,根据xv t=可知,甲的平均速度等于乙的平均速度,选项A 正确;B .4s 时甲、乙两物体间的距离为零,选项B 错误;C .乙始终向正方向运动,甲先向正方向运动,后向负方向运动,选项C 错误;D .甲、乙两物体在2s 时距离最大,最大距离为3m ,选项D 错误;故选A. 6.关于物体运动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加速度就是增加的速度 B. 速度越大,加速度也越大 C. 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D. 加速度的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也一定保持不变 【答案】C 【解析】A 、加速度大小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不是增加的速度,故A 错误;B 、速度大,加速度不一定大.比如比较大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虽然很大,但加速度很小,为0,故B 错误;C 、加速度是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大,速度变化快,故C 正确;D 、加速度的方向不变,速度的方向可能改变,比如平抛运动,加速度方向不变,速度方向时刻改变,故D 错误. 故选C .7.物体从h 高处做自由落体运动,经时间t 到达地面,落地速度为v ,那么当物体下落时间为3t时,物体的速度和距离地面的高度分别是( )A. 3v ,9hB. 9v ,9hC. 9v ,3hD. 3v ,89h【答案】D 【解析】【详解】根据v=gt ,可知在3t 和t 末的速度比为1:3,所以3t 末的速度为3v ;根据公式h=12gt 2,可知在3t 和t 内的位移比为1:9,所以3t 内的位移为9h,此时距离地面的高度为89h .故D 正确,ABC 错误.故选D .8.以20m/s 的初速度从地面竖直上抛一物体(g 取10m/s 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运动过程加速度不断变化 B. 从抛出到上升至最高点的时间为1s C. 上升最大高度为25m D. 从上抛至落回原处的时间为4s【答案】D 【解析】【详解】A 、物体在竖直上抛运动时,只受重力,则加速度保持不变,故A 错误; B 、上升过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由v =gt 可得,上升时间20s 2s 10v t g ===;故B 错误. C 、上升的最大高度222020m 22m 10v h g ===⨯;故C 错误; D 、上升和下降过程为互逆过程,时间相等,故从上抛至落回原处的时间为4s ;故D 正确;故选D.【点睛】竖直上抛运动是加速度大小始终为g ,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变速运动,可分段求解,也可整体法求解,选用适当的方法求解即可.注意向上的减速运动可以反向作为向下的匀加速进行分析.9.如图所示,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放一质量为2kg 的物体,现用F=8N 的力,斜向下推物体,力F 与水平面成30o 角,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滑动摩擦系数为μ=0.5,则A. 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为24NB. 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为12NC. 物体加速度为26/m sD. 物体将向右匀速运动 【答案】A 【解析】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在竖直方向上,由平衡条件得sin3024N N F mg =︒+=,物体与水平地面间最大静摩擦力max 12N F N μ==,水平方向上cos3043N x F F =︒= ,由于max x F F <,物体将静止不动,故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43N x f F ==,综上分析,正确答案为A .10.如图所示,在探究平抛运动规律时,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金属片水平弹出P 球,同时Q 球被松开而自由下落,已知P 、Q两个相同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则A. Q球先落地B. P球先落她C. 两球同时落地D. 两球落地的先后由小锤打击力的大小而定【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装置图可知,两球由相同高度同时运动,P做平抛运动,Q做自由落体运动,由于平抛运动在竖直方向的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因此将同时落地;A.与分析不符,故A错误;B.与分析不符,故B错误;C.与分析相符,故C正确;D.与分析不符,故D错误;故选C。
2019年天津第一中学滨海学校高一物理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一物体自距地面高h处自由下落,则它在离地面多高位置时的即时速度大小等于全程平均速度A.h/4 B.h/3 C.3h/4 D.h/2参考答案:A2. 关于地球同步卫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它的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B.它的周期、高度、速度都是一定的C.我们国家发射的同步通讯卫星可以定点在北京上空D.我国发射的同步通讯卫星必须定点在赤道上空参考答案:C3. 如图所示,A、B两球用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相连,B球用长为L的细绳悬于0点,A球固定在0点正下方,且O、A间的距离恰为L,此时绳子所受的拉力为F1,现把A、B间的弹簧换成劲度系数为k2的轻弹簧,仍使系统平衡,此时绳子所受的拉力为F2,则F1与F2大小之间的关系为( )A、F1<F2B、F1>F2C、F1=F2D、无法确定参考答案:C4. 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甲所示,河水的流速与船离河岸的距离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则当船沿渡河时间最短的路径渡河时()A.船渡河的最短时间60sB.要使船以最短时间渡河,船在行驶过程中,船头必须始终与河岸垂直C.船在河水中航行的轨迹是一条直线D.船在河水中的最大速度是5m/s参考答案:BD5. 明代诗人曾写下这样一首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
其“桥流水不流”中的“桥流”应理解成其选择的参考系是 ( )A. 水B. 桥C. 人D. 地面参考答案:试题分析:要确定“桥流”是以哪个物体为参考系的,必需知道桥是相对于哪个物体运动的,本题中水沿岸向下流动,故若水不动,则桥相对于水向上游流动,所以本题是以水为参照物的。
故选B考点:参考系点评:参考系是假定不动的物体,熟练掌握参考系的概念就能顺利解决此类问题.二、填空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6分6. 一个同学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中,只画出了如图9所示的一部分曲络线,于是他在曲线上取水平距离相等的三点A、B、C,量得 = 0.2m。
2020-2021学年天津市滨海新区高一(上)期末物理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40.0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参考系是为了研究物体运动而选取的B. 宇宙中的物体有的静止,有的运动C. 只能选取不动的物体作为参考系D. 同一物体的运动对不同的参考系,其观察结果一定相同2.下列说法表示同一时刻的是()A. 前3s末和第3s内B. 第2s末和第3s初C. 第3s末和第2s初D. 第1s末和第1s内3.如图所示,一位晨练者早晨进行锻炼时,从A点出发,沿半径分别为3m和5m的半圆经B点到达C点,则他的位移和路程分别为()A. 8 m,方向从A到C;8πmB. 16 m,方向从A到C;16 mC. 16 m,方向从A到C;8πmD. 8πm,方向从A到C;16 m4.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只有受力时才有惯性B. 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C. 物体运动越快,惯性越大D. 物体只有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才有惯性5.下列单位与牛顿等价的有()A. kg⋅m/s2 B. kg⋅m⋅s2 C. kg⋅m/sD. m2/kg⋅s6.两个共点力的大小分别为8N和15N,则这两个共点力的合力不能是()A. 4NB. 8NC. 16ND. 20N7.跳水一直是我国的优势体育项目,一运动员站在3m跳板上,用F1表示人对跳板的压力,F2表示跳板对人的支持力,则()A. F1就是运动员的重力B. F1和F2是一对平衡力C. 先有力F1,后有力F2D. F1和F2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8.在升降电梯内的地板上放一体重计。
当电梯静止时,晓明同学站在体重计上,体重计示数为60kg;当电梯运动过程中,某一段时间内晓明同学发现体重计示数如图所示,则在这段时间内()A. 晓明所受的重力变小了B. 晓明的加速度大小为gC. 电梯一定在竖直向下运动D. 电梯的加速度方向一定竖直向下9.某种加速度计的构造示意图如图所示,沿汽车运动方向安装的固定光滑杆上套一质量为m的滑块,滑块两侧分别与劲度系数为k的弹簧相连,两弹簧的另一端与固定壁相连。
2019-2020学年天津市滨海新区高一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解析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4分,共40分.)
1.(4分)下列各物理量的单位属于国际基本单位的是()
A.力单位N B.长度单位m C.质量单位g D.时间单位h 【解答】解:A、N是力的单位,是国际单位,但不是基本单位,故A错误;
B、m是位移的单位,是国际基本单位,故B正确;
CD、质量和时间的国际基本单位,是Kg和s,故CD错误。
故选:B。
2.(4分)物理学中通常运用大量的科学方法建立概念,如“理想模型”、“等效替代法”、“控制变量法”、“比值定义法”等,下列选项均用到“等效替代法”建立概念的是()A.质点B.力C.速度D.合力与分力【解答】解:A、“质点”采用理想化模型的方法,故A错误;
B、力F=ma采用了乘积定义法,故B错误;
C、速度采用了比值定义法的方法,故C错误;
D、“合力与分力”采用等效替代的方法,故D正确;
故选:D。
3.(4分)天津地铁3号线,是天津市快速轨道交通网中的南北骨干线,如图所示。
从起点小淀站到终点天津南站全长33.7km,最高时速80km/h,单程总时长约为59min。
以下说
法正确的是()
A.33.7 km指的是位移
B.地铁3号线运营平均速度是80 km/h
C.估算地铁运行的时间,可以把地铁看成质点
D.根据上述条件可以估算地铁的瞬时速度
【解答】解:A、33.7km指的是路程,故A错误。
第1 页共1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