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基础思维导图
- 格式:doc
- 大小:1.03 MB
- 文档页数:2
高中化学全套思维导图(高清版)第一章:物质的组成与结构1. 物质的分类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混合物:溶液、胶体、悬浊液2. 原子结构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电子云、能级3. 元素周期表周期律:周期、族元素周期表的排列:原子序数、电子排布第二章:化学键与化学反应1. 化学键离子键:离子化合物共价键:共价化合物金属键:金属单质2. 化学反应反应类型: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平衡、反应物、物第三章:溶液与胶体1. 溶液溶质、溶剂溶液的浓度:摩尔浓度、质量浓度、体积浓度2. 胶体胶体粒子:分散相、分散介质胶体的性质:丁达尔效应、布朗运动第四章:酸碱反应与盐类1. 酸碱反应酸、碱的定义中和反应:酸碱反应、盐和水2. 盐类盐的分类:正盐、酸式盐、碱式盐盐的水解:酸碱盐、盐的水解平衡第五章:氧化还原反应1.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2. 电化学原电池:电极反应、电池反应电解质:电解质溶液、电解反应第六章:有机化学1.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烃类:烷烃、烯烃、炔烃含氧有机物:醇、酚、醚、醛、酮、羧酸、酯2. 有机反应加成反应、消除反应、取代反应、重排反应第七章:化学实验1. 实验基本操作仪器使用、实验步骤、数据处理2. 化学实验安全实验室安全规范、急救措施第八章:化学计算1. 化学计量学摩尔质量、摩尔体积、物质的量2.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反应速率方程、速率常数、化学平衡常数第九章:环境化学1. 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2. 环境保护绿色化学、可持续发展第十章:化学与生活1. 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食品、药品、化妆品、材料2. 化学与社会化学在工业、农业、医疗、能源等领域的应用第十一章:物质的量与物质的量浓度1. 物质的量物质的量的定义:摩尔物质的量的计算:摩尔质量、物质的量浓度2. 摩尔体积摩尔体积的定义:摩尔体积摩尔体积的计算:气体摩尔体积、液体摩尔体积、固体摩尔体积第十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1.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速率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温度、浓度、催化剂、表面积2. 化学平衡化学平衡的定义:平衡状态化学平衡的建立:平衡常数、平衡反应物和物的浓度第十三章: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1.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氧化剂、还原剂氧化还原反应的类型:单一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合成反应、分解反应2. 电化学电化学的定义:电流、电极电化学反应:原电池、电解池第十四章:有机化学1.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烃类:烷烃、烯烃、炔烃含氧有机物:醇、酚、醚、醛、酮、羧酸、酯2. 有机反应加成反应、消除反应、取代反应、重排反应第十五章:化学实验1. 实验基本操作仪器使用、实验步骤、数据处理2. 化学实验安全实验室安全规范、急救措施第十六章:化学计算1. 化学计量学摩尔质量、摩尔体积、物质的量2.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反应速率方程、速率常数、化学平衡常数第十七章:环境化学1. 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2. 环境保护绿色化学、可持续发展第十八章:化学与生活1. 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食品、药品、化妆品、材料2. 化学与社会化学在工业、农业、医疗、能源等领域的应用第十九章:物质的组成与结构1. 物质的分类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混合物:溶液、胶体、悬浊液2. 原子结构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电子云、能级3. 元素周期表周期律:周期、族元素周期表的排列:原子序数、电子排布第二十章:化学键与化学反应1. 化学键离子键:离子化合物共价键:共价化合物金属键:金属单质2. 化学反应反应类型: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平衡、反应物、物第二十一章:溶液与胶体1. 溶液溶质、溶剂溶液的浓度:摩尔浓度、质量浓度、体积浓度2. 胶体胶体粒子:分散相、分散介质胶体的性质:丁达尔效应、布朗运动第二十二章:酸碱反应与盐类1. 酸碱反应酸、碱的定义中和反应:酸碱反应、盐和水2. 盐类盐的分类:正盐、酸式盐、碱式盐盐的水解:酸碱盐、盐的水解平衡第二十三章:氧化还原反应1.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2. 电化学原电池:电极反应、电池反应电解质:电解质溶液、电解反应第二十四章:有机化学1.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烃类:烷烃、烯烃、炔烃含氧有机物:醇、酚、醚、醛、酮、羧酸、酯2. 有机反应加成反应、消除反应、取代反应、重排反应第二十五章:化学实验1. 实验基本操作仪器使用、实验步骤、数据处理2. 化学实验安全实验室安全规范、急救措施第二十六章:化学计算1. 化学计量学摩尔质量、摩尔体积、物质的量2.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反应速率方程、速率常数、化学平衡常数第二十七章:环境化学1. 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2. 环境保护绿色化学、可持续发展第二十八章:化学与生活1. 化学在生活中的应用食品、药品、化妆品、材料2. 化学与社会化学在工业、农业、医疗、能源等领域的应用。
化工原理思维导图第三章本文旨在探讨有机化工原理的心理思维导图第三章的内容。
首先,有机化学是一门涉及有机物质的化学学科,研究有机物质的构造、性质和反应机理。
其次,有机化学涉及各种有机物质和化学反应,从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到大分子结构及其相互作用,以及有机物质间的化学反应。
有机化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涉及分子的构成及其相互作用,有机物质的构型、性质和反应机理,以及有机物质间的反应机理。
有机化学原理思维导图第三章从有机化学的定义、有机物质的构造、性质以及反应机理出发,围绕四个主题进行论述,分别为:1)有机物质构造;2)有机物质性质;3)有机物质反应机理;4)有机物质反应机理的研究。
有机物质构造是指有机物质的构成,包括分子内部的原子排列和原子之间的关系、有机物质的构型以及有机物质的稳定性和可分解性等。
有机物质的性质主要指有机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如沸点、折射率、溶解度、比重、熔点、抗热性等。
有机物质的反应机理是指有机化合物之间的化学反应机理,反应机理是指物质之间发生反应的原理和过程。
有机物质反应机理研究主要涉及各种有机化合物之间的化学反应机理,如碱基和酸基之间的反应、有机物质的自由基反应、芳香族化合物的反应等。
从有机化工原理思维导图第三章可以看出,有机化学是一门涉及有机物质的化学学科,它涉及有机物质的构造、性质和反应机理,是研究有机物质的构造、性质和反应机理的重要基础。
有机化学的研究内容广泛,从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到大分子结构及其相互作用,以及有机物质间的化学反应。
有机物质反应机理研究主要涉及各种有机化合物之间的化学反应机理,如碱基和酸基之间的反应、有机物质的自由基反应、芳香族化合物的反应等。
总之,有机化工原理思维导图第三章涵盖了有机化学的定义、有机物质的构造、性质以及反应机理,是研究有机物质的构造、性质和反应机理的重要基础。
高一必修一化学第一章思维导图
(1)混合物
1、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分类①单质
一、物质的分类(2)纯净物②化合物(有机、无机)
2、分散系及其分类
分散系中被分散成粒子的物质叫做分散质,另一种物质叫做分散剂。
(1)溶液(分散粒子直径小于1nm)
分散系分类:(2)乳浊液或悬浊液(分散粒子直径大于大于100nm)
(3)胶体(分散粒子直径大于大于1-100nm)
(1)不同的酸溶液中都含有H+
1、酸、碱、盐的性质(2)不同的碱溶液中都含有OH-
二、物质的转化(3)不同的碳酸盐溶液中都含有碳酸根离子
2、物质的转化(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实现物质之间的转化)
电解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形成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
有离子参加的反应称为离子反应,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属于离子反应。
一、氧化还原反应:根据反应中物质得到氧或失去氧,把化学反应分为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
氧化剂和还原剂作为反应物共同参加氧化还原反应。
二、氧化剂和还原剂所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即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的物质是氧化剂。
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反应时本身被还原。
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升高,即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 )的物质是还原剂。
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反应时本身被氧化。
二、有机物概要岛状冇机物•“的揪分类{脂环化冊有机物的分类V环状祈机初(芳香化林'mrrttki 分类 ・有机物的结构待点 有机物的命名研究竹机物的一般步鼻利方搭:分鳥.提纯亠兀累宦峨分析聽定实脸式•测立相对分于质锻3立分子式•波谱分析确定给构式认识有机化czlw草的通式化学性质环烷婭3n - 1通式:GIUX42>+ 点冬nCO2+(刃+DH2O②取代:(以CHq为例)CHq :HjClH2C1:备CHCb宫能知G«C、(平血形)反舁构代衣物(CH2—CH Z)1X8烂:GH,・ 4-yOr 色気OOi +xH^O②■化(•性KMnO4>t WW双银斯衆・KMMh济液紫色林去③・成(&二.HC1、出等儿CH’ —CHi + Br2― BrCHz一CHz Br④YH? ■ - >-ECH2~CH2^MJR:CH,CH;OH 弋罟11YH2 —CH, f + H±O ,化学性质<逋式:GH/25A2)"能团:一C=「一(JX线形)代表彻(CH=CH)I«ttiC.H^2 - —nCO2 4 (n-l)HtOCMfcfOn KWOJ:氏礁=僻斯裂.KMnOq洛液紫色褂左③“《Br, ・HaHACH・CH + 2BQ — HBra—CHBn制取XaQ+2HrO—OH>J^CH=CH •化学性贋(与乙催相toa)**M:2QH4 + 15O, -12CO* f6H,O+ Br» ‘* HBr4 HO—NOj 上壬—^JV-NO: - H;O 43出警Q倂己切通式汰-.(帀工6)①慰烧:GH—-*na> 亠5—3用2()②加成<H,+3H,—代粉(甲仪二甲和竝匹V•化也W慕环己烷)③氯化(《C性KMnO<): U^YH, WCH3CH3g化:b +3HO-NO, 土警Op)-NQ +3HgNO:⑤卤代,根携一定条件•将分别"苯环或坏星上取代与同I!能团v 通丄R—X・tt<和一元卤代绘的通式为GH加M XG I R)官能团,一X化学性质:①心强緘的水洛液中发生水解反应住成t»(取代反应)②在强碱的醉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烯婭和一元詡的通式为GH“+】OH(或GH2T O)(>I2】)官徒团:-OH代表够(CH J CH2OH)(D与沽泼金属(Na.K.M«・AI等)反应故出H:②催化黄化成莊(K他呼債化氧化有可能成* M«n KMn()<溶液(或箴性心50榕液)魚化成酸③脱水成乙髓或消去成乙烯④痢化成酯⑤与氣卤哉取代生成卤代烂Jr ^S>【制法,①乙“水化②淀粉■纤维素-化学性质<割钮饱和的酚类物质的通式为GH加<(Xn>6)①易被氧化变色②対酸性(不能使紫色石薄试液变红)①与蔽複水发生取代反应、④与FcClj溶液发生乂色反应代表林)化学性质通式:R-CHO,饱和-兀酵的通式为GH加()(”玄1〉W能团;CHO化学性质!①发生氧化反应:银镜反应,与新制CugHbG反直."■參.KMall落液議色'②加112被还原成CH5CH2OH通式:R—COOH•饱和•兀嚴的通式为G H^O,(R>1)W能团:一COOH代表物(CH3CHO)①具有酸的通性②与醇酯化生成酯③甲腋有还原性•能发生银備反应普通偷通式xRC()OR'•饱和」元16的通式为G HxiCOCCH—】(心0皿》】)(或GH N(>・4代农捞(CHsCOOH)螳娅代^Uj(CH3ax)CH:CH3)-------- 化学件质:水解反应Raxrih,通式: KtxxrHR W CXXX:H2舌中的基愆令机化学*质」亍(①水解反应性质儿,②氢化单梢:葡带糖、果稱一納:曲糖、麦芽越零糖:淀粉、纤績索软劇化学性质(①两性*** '②成駄反应(①水解②抡析③变性跆质缈庾I④訊色反应脱讯核箱核酸(DNA)核粘核酸(RNA)合成有机a分了化A物倉髙分十材料加覆反应:tai«c?ih-CHci 催墅L FCHNHCI士缩聚反应:ftllnH(XX-(CH2)4-COOH bHCXCHQQH』? VHO£€<CH2 )<C-O(CH2 )2OiH 十(2JI-1>»W>(聚乙烯OH合成纤维mHOOC (X)H+ nHCXJHiCHjOHOH+nHCHO---0 OHO£C-^^C—0CH2CH?C>iH-(2it-l)H:O9涤纶合成检忆nCIbYH C1I-CH2催化刑KH:C-€Z/ \H H噸式U3_ 丁二■功能高分子材料。
高中重要有机化学方程式与思维导图高中重要有机化学方程式甲烷甲烷燃烧CH4+2O2→CO2+2H2O(条件为点燃)甲烷隔绝空气高温分解甲烷分解很复杂,以下是最终分解。
CH4→C+2H2(条件为高温高压,催化剂) 甲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CH4+Cl2→CH3Cl+HClCH3Cl+Cl2→CH2Cl2+HClCH2Cl2+Cl2→CHCl3+HClCHCl3+Cl2→CCl4+HCl(条件都为光照。
)实验室制甲烷CH3COONa+NaOH→Na2CO3+CH4(条件是CaO加热)乙烯乙烯燃烧CH2=CH2+3O2→2CO2+2H2O(条件为点燃)乙烯和溴水CH2=CH2+Br2→CH2Br-CH2Br乙烯和水CH2=CH2+H20→CH3CH2OH(条件为催化剂)乙烯和氯化氢CH2=CH2+HCl→CH3-CH2Cl乙烯和氢气CH2=CH2+H2→CH3-CH3(条件为催化剂)乙烯聚合nCH2=CH2→-[-CH2-CH2-]n-(条件为催化剂)氯乙烯聚合nCH2=CHCl→-[-CH2-CHCl-]n-(条件为催化剂)实验室制乙烯CH3CH2OH→CH2=CH2↑+H2O(条件为加热,浓H2SO4)乙炔乙炔燃烧C2H2+3O2→2CO2+H2O(条件为点燃)乙炔和溴水C2H2+2Br2→C2H2Br4乙炔和氯化氢两步反应:C2H2+HCl→C2H3Cl--------C2H3Cl+HCl→C2H4Cl2乙炔和氢气两步反应:C2H2+H2→C2H4→C2H2+2H2→C2H6(条件为催化剂)实验室制乙炔CaC2+2H2O→Ca(OH)2+C2H2↑以食盐、水、石灰石、焦炭为原料合成聚乙烯的方程式。
CaCO3=== CaO + CO2 2CaO+5C===2CaC2+CO2CaC2+2H2O→C2H2+Ca(OH)2C+H2O===CO+H2-----高温C2H2+H2→C2H4----乙炔加成生成乙烯C2H4可聚合苯苯燃烧2C6H6+15O2→12CO2+6H2O(条件为点燃)苯和液溴的取代C6H6+Br2→C6H5Br+HBr苯和浓硫酸浓硝酸C6H6+HNO3→C6H5NO2+H2O(条件为浓硫酸)苯和氢气C6H6+3H2→C6H12(条件为催化剂)乙醇乙醇完全燃烧的方程式C2H5OH+3O2→2CO2+3H2O(条件为点燃)乙醇的催化氧化的方程式2CH3CH2OH+O2→2CH3CHO+2H2O(条件为催化剂)(这是总方程式)乙醇发生消去反应的方程式CH3CH2OH→CH2=CH2+H2O(条件为浓硫酸170摄氏度)两分子乙醇发生分子间脱水2CH3CH2OH→CH3CH2OCH2CH3+H2O(条件为催化剂浓硫酸140摄氏度)乙醇和乙酸发生酯化反应的方程式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乙酸乙酸和镁Mg+2CH3COOH→(CH3COO)2Mg+H2乙酸和氧化钙2CH3COOH+CaO→(CH3CH2)2Ca+H2O乙酸和氢氧化钠CH3COOCH2CH3+NaOH→CH3COONa+CH3CH2OH乙酸和碳酸钠Na2CO3+2CH3COOH→2CH3COONa+H2O+CO2↑醛类甲醛和新制的氢氧化铜HCHO+4Cu(OH)2→2Cu2O+CO2↑+5H2O乙醛和新制的氢氧化铜CH3CHO+2CU(OH)2=CH3COOH+CU2O+2H2O乙醛氧化为乙酸2CH3CHO+O2→2CH3COOH(条件为催化剂或加温)物质制备方法乙炔的实验室制法:CaC2+2H2O→Ca(OH)2+C2H2↑实验室制甲烷CH3COONa+NaOH→Na2CO3+CH4(条件是CaO加热)实验室制乙烯CH3CH2OH→CH2=CH2↑+H2O(条件为加热,浓H2SO4) 实验室制乙炔CaC2+2H2O→Ca(OH)2+C2H2↑工业制取乙醇:C2H4+H20→CH3CH2OH(条件为催化剂)乙醛的制取乙炔水化法:C2H2+H2O→C2H4O(条件为催化剂,加热加压)乙烯氧化法:2CH2=CH2+O2→2CH3CHO(条件为催化剂,加热)乙醇氧化法:2CH3CH2OH+O2→2CH3CHO+2H2O(条件为催化剂,加热) 乙酸的制取乙醛氧化为乙酸:2CH3CHO+O2→2CH3COOH(条件为催化剂和加温) 其他反应加聚反应:乙烯聚合nCH2=CH2→-[-CH2-CH2-]n-(条件为催化剂)氯乙烯聚合nCH2=CHCl→-[-CH2-CHCl-]n-(条件为催化剂)氧化反应:甲烷燃烧CH4+2O2→CO2+2H2O(条件为点燃)乙烯燃烧CH2=CH2+3O2→2CO2+2H2O(条件为点燃)乙炔燃烧C2H2+3O2→2CO2+H2O(条件为点燃)苯燃烧2C6H6+15O2→12CO2+6H2O(条件为点燃)乙醇完全燃烧的方程式C2H5OH+3O2→2CO2+3H2O(条件为点燃)乙醇的催化氧化的方程式2CH3CH2OH+O2→2CH3CHO+2H2O(条件为催化剂)乙醛的催化氧化:CH3CHO+O2→2CH3COOH(条件为催化剂加热)甲烷和氯气发生取代反应CH4+Cl2→CH3Cl+HClCH3Cl+Cl2→CH2Cl2+HClCH2Cl2+Cl2→CHCl3+HClCHCl3+Cl2→CCl4+HCl(条件都为光照。
醛和酮知识点思维导图1. 醛和酮的基本概念醛和酮是有机化合物中常见的一类官能团。
它们都含有碳氧双键,但区别在于醛分子中至少有一个氢原子连接在碳氧双键的碳上,而酮分子中则没有。
这种结构差异导致了醛和酮在性质和化学反应上的不同。
2. 醛和酮的命名方法醛和酮的命名遵循一定的规则,可以根据它们的碳链长度、位置和官能团进行命名。
醛的命名以对应的烷烃的名称为基础,去掉末尾的-e并将其替换为-al;酮的命名则以对应的烷烃的名称为基础,去掉末尾的-e并将其替换为-one。
3. 醛和酮的物理性质醛和酮的物理性质受到它们的分子结构和相互作用力的影响。
一般来说,醛和酮都是无色液体或结晶体,在常温下可以挥发。
它们的沸点和熔点随着分子量的增加而增加。
另外,醛和酮可以通过氢键和范德华力与其他分子相互作用,这对于它们的溶解性和挥发性也有影响。
4. 醛和酮的化学性质醛和酮的化学性质主要体现在它们与其他化合物的反应中。
由于醛分子上的氢原子的存在,醛比酮更容易发生氧化反应。
醛和酮都可以与一些含氢化合物发生加成反应,生成醇或醚。
此外,醛和酮还可以在碱性条件下发生亲核加成反应、缩合反应等。
5. 醛和酮的应用醛和酮在生活中和化学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醛的代表性化合物甲醛被广泛应用于防腐剂、消毒剂和合成材料中。
酮的代表性化合物丙酮被用作溶剂、合成原料和去漆剂等。
此外,醛和酮还可以作为药物中间体和香料成分。
总结醛和酮作为有机化合物中常见的一类官能团,具有一系列独特的性质和化学反应。
通过对醛和酮的基本概念、命名方法、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应用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化合物。
醛和酮的知识点思维导图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思维框架,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和应用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