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亚乙基四胺;三乙烯四胺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1
危险品目录
1、丙酮
2、异丙醇
3、三甲基氯硅烷
4、磷酸
5、甲酸
6、四氢呋喃
7、乙酸乙酯
8、硫酸
9、乙酸
10、盐酸
11、亚硫酸
12、乙醇
13、甲酸
14、乙腈
15、二氯甲烷
16、氨水
17、三乙胺
18、五氯化磷
19、氢氧化钠
20、石油醚
21、三氯乙烷
22、吡啶
23、六甲基二硅烷
24、正已烷
25、液氨
26、三氧甲烷
27、醋酸酐
主要原辅料-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表丙酮
表异丙醇
表三甲基氯硅烷
表磷酸
表甲酸
表四氢呋喃
表乙酸乙酯
表硫酸
表乙酸
表盐酸
表亚硫酸
表乙醇
表甲醇
表乙腈
表二氯甲烷
表氨水
表三乙胺
表五氯化磷
表氢氧化钠
表石油醚
表三氯乙烷
表吡啶
表六甲基二硅烷
表正己烷。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三亚乙基四胺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三乙烯四胺化学品英文名称: Triethylenetetramine国家应急电话:(0532)3889090;(0532)3889191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化学品名称:三亚乙基四胺纯品有害物成分浓度98%CAS No. 112-24-3三亚乙基四胺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8.2类碱性腐蚀品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吸入本品蒸气或雾对鼻、喉和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吸入可引起头痛、恶心、呕吐和昏迷,蒸气、液体或雾对眼有强烈腐蚀作用,重者可致失明,皮肤接触可发生灼伤;对皮肤有强致敏作用;口服液体灼伤消化道,慢性影响:有明显的致敏作用。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的危险,燃烧时,放出有毒气体,能腐蚀铜及其合金。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并隔离被污染的衣服和鞋。
用肥皂和清水清洗皮肤。
注意患者保暖并且保持安静,确保医务人员了解该物质相关的个体防护知识,注意自身防护。
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误服者立即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有害燃烧产物:氧化氮、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用水喷射逸出液体,使其稀释成不燃性混合物,并用雾状水保护消防人员。
灭火剂: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用沙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危险品目录
1、丙酮
2、异丙醇
3、三甲基氯硅烷
4、磷酸
5、甲酸
6、四氢呋喃
7、乙酸乙酯
8、硫酸
9、乙酸
10、盐酸
11、亚硫酸
12、乙醇
13、甲酸
14、乙腈
15、二氯甲烷
16、氨水
17、三乙胺
18、五氯化磷
19、氢氧化钠
20、石油醚
21、三氯乙烷
22、吡啶
23、六甲基二硅烷
24、正已烷
25、液氨
26、三氧甲烷
27、醋酸酐
1.4主要原辅料-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表1.4-1 丙酮
表1.4-2异丙醇
表1.4-3三甲基氯硅烷
表1.4-4磷酸
表1.4-5甲酸
表1.4-6四氢呋喃
表1.4-7乙酸乙酯
表1.4-8硫酸
表1.4-9乙酸
表1.4-10盐酸
表1.4-11亚硫酸
表1.4-12乙醇
表1.4-13甲醇
表1.4-14乙腈
表1.4-15二氯甲烷
表1.4-16氨水
表1.4-17三乙胺
表1.4-18五氯化磷
表1.4-19氢氧化钠
表1.4-20石油醚
表1.4-21三氯乙烷
表1.4-22吡啶
表1.4-23六甲基二硅烷
表1.4-24正己烷。
1、物质的理化常数CA国标编号: 82026112-24-3S:中文名称: 三亚乙基四胺英文名称: Triethylenetetramine别名: 二缩三乙二胺;三乙(撑)四胺分子分子式: C6H18N4;NH2(C2H4NH)2C2H4NH2146.24量:熔点: 12℃ 沸点:278℃密度: 相对密度(水=1)0.98蒸汽压: 143℃溶解性: 与水混溶,微溶于乙醚,溶于乙醇稳定性: 稳定外观与性无色或微黄色粘稠液体状:危险标记: 20(碱性腐蚀品)用作络合试剂、碱性气体的脱水剂、染料中间体、环用途:氧树脂的溶剂等2.对环境的影响:一、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蒸气或雾对鼻、喉和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高浓度吸入可引起头痛、恶心、呕吐和昏迷。
极高浓度或长时间吸入可引起意识丧失,甚至死亡。
蒸气、液体或雾对眼有强烈腐蚀作用,重者可致失明。
皮肤接触可造成灼伤;对皮肤有强致敏作用;可经皮肤吸收引起中毒。
口服液体灼伤消化道。
慢性影响:本品有显著的致敏作用。
二、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毒性:属低毒类。
急性毒性:LD504340mg/kg(大鼠经口);805mg/kg(兔经皮)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的危险。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3.现场应急监测方法:4.实验室监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参照《分析化学手册》(第四分册,色谱分析),化学工业出版社5.环境标准:6.应急处理处置方法:一、泄漏应急处理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
用沙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
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二、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佩带防毒面具或供气式头盔。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三亚乙基四胺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三乙烯四胺化学品英文名称: Triethylenetetramine国家应急电话:(0532)3889090;(0532)3889191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化学品名称:三亚乙基四胺纯品有害物成分浓度98%CAS No. 112-24-3三亚乙基四胺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8.2类碱性腐蚀品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吸入本品蒸气或雾对鼻、喉和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吸入可引起头痛、恶心、呕吐和昏迷,蒸气、液体或雾对眼有强烈腐蚀作用,重者可致失明,皮肤接触可发生灼伤;对皮肤有强致敏作用;口服液体灼伤消化道,慢性影响:有明显的致敏作用。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的危险,燃烧时,放出有毒气体,能腐蚀铜及其合金。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并隔离被污染的衣服和鞋。
用肥皂和清水清洗皮肤。
注意患者保暖并且保持安静,确保医务人员了解该物质相关的个体防护知识,注意自身防护。
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误服者立即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有害燃烧产物:氧化氮、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用水喷射逸出液体,使其稀释成不燃性混合物,并用雾状水保护消防人员。
灭火剂: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用沙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三亚乙基四胺化学品英文名:3,6-diazaoctanethylenediamin;triethylenetetramine;bis(2-amino-ethyl)ethylenediamine化学品别名:二缩三乙二胺;三乙撑四胺CAS No.:112-24-3EC No.:203-950-6分子式:C6H18N4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液体。
会引起皮肤烧伤,有严重损害眼睛的危险。
跟皮肤接触可能会引起敏化作用。
有严重损害眼睛的危险。
对水生环境可能会引起长期有害作用。
GHS危险性类别根据GB30000-2013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系列标准(参阅第十六部分),该产品分类如下:皮肤腐蚀/刺激,类别1B;皮肤敏化作用,类别1;眼损伤/眼刺激,类别1;危害水生环境-慢性毒性,类别3。
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信息:造成严重皮肤灼伤和眼损伤,可能导致皮肤过敏反应,造成严重眼损伤,对水生生物有害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预防措施:不要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作业后彻底清洗。
受沾染的工作服不得带出工作场地。
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事故响应:立即呼叫中毒急救中心/医生。
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如误吸入:将受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舒适的体位。
如发生皮肤刺激或皮疹:求医/就诊。
如误吞咽:漱口。
不要诱导呕吐。
如皮肤(或头发)沾染:立即去除/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
用水清洗皮肤或淋浴。
如进入眼睛:用水小心冲洗几分钟。
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隐形眼镜。
继续冲洗。
安全储存:存放处须加锁。
废弃处置:按照地方/区域/国家/国际规章处置内装物/容器。
物理化学危险:无资料健康危害:腐蚀物能引起呼吸道刺激,伴有咳嗽、呼吸道阻塞和粘膜损伤。
吸入该物质可能会引起对健康有害的影响或呼吸道不适。
意外食入本品可能对个体健康有害。
三乙胺;N,N-二乙基乙胺标识中文名:三乙胺;N,N-二乙基乙胺英文名:Triethylamine;N,N-Diethylethanamine 分子式:C6H15N分子量:101.19CAS号:121-44-8RTECS号:YE0175000UN编号:1296危险货物编号:32168IMDG规则页码:3285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无色油状液体,有强烈氨臭。
主要用途:用作溶剂、阻聚剂、防腐剂,及合成染料等。
熔点:-114.8沸点:89.5饱和蒸汽压(kPa):8.80/20℃相对密度(水=1):0.70相对密度(空气=1):3.48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等多数有机溶剂。
临界温度(℃):259燃烧热(kj/mol):4333.8临界压力(MPa):3.04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1.45燃烧爆炸危险性燃烧性:易燃建规火险分级:甲最小点火能(mJ):0.75闪点(℃):-7℃开杯;-9℃闭杯自燃温度(℃):引燃温度(℃):249爆炸下限(V%):1.2爆炸上限(V%):8.0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引着回燃。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腐蚀性。
易燃性(红色):3;反应活性(黄色):0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
稳定性:稳定聚合危害:不能出现禁忌物:强氧化剂、酸类。
灭火方法: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
用水灭火无效。
消防器具(包括SCBA)不能提供足够有效的防护。
若不小心接触,立即撤离现场,隔离器具,对人员彻底清污。
如果该物质或被污染的流体进入水路,通知有潜在水体污染的下游用户,通知地方卫生、消防官员和污染控制部门。
在安全防爆距离以外,使用雾状水冷却暴露的容器。
包装与储运危险性类别: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危险货物包装标志:7包装类别:Ⅱ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
危险品目录
1、丙酮
2、异丙醇
3、三甲基氯硅烷
4、磷酸
5、甲酸
6、四氢呋喃
7、乙酸乙酯
8、硫酸
9、乙酸
10、盐酸
11、亚硫酸
12、乙醇
13、甲酸
14、乙腈
15、二氯甲烷
16、氨水
17、三乙胺
18、五氯化磷
19、氢氧化钠
20、石油醚
21、三氯乙烷
22、吡啶
23、六甲基二硅烷
24、正已烷
25、液氨
26、三氧甲烷
27、醋酸酐
主要原辅料-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表丙酮
表异丙醇
表三甲基氯硅烷
表磷酸
表甲酸
表四氢呋喃
表乙酸乙酯
表硫酸
表乙酸
表盐酸
表亚硫酸
表乙醇
表甲醇
表乙腈
表二氯甲烷
表氨水
表三乙胺
表五氯化磷
表氢氧化钠
表石油醚
表三氯乙烷
表吡啶
表六甲基二硅烷
表正己烷。
分子量146.24浅黄色粘稠液体。
凝固点12℃。
沸点278℃。
密度0.9818g/cm3。
闪点115℃(开杯)。
自燃点337.78℃。
折射率1.4986。
溶于水、乙醇和酸,微溶于乙醚。
挥发性低,吸湿性强,呈强碱性。
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可燃,接触明火和高热有发生燃烧的危险。
腐蚀性强,能刺激皮肤粘膜、眼睛和呼吸道,并引起皮肤过敏、支气管哮喘等症状。
应用合成树脂工业用作环氧树脂固化剂和用于制造聚酰胺树脂和离子交换树脂。
橡胶工业用于制造橡胶促进剂。
电镀工业用于制造无氰电镀扩散剂和光亮剂。
炼油工业用作油品净化分散剂。
油脂工业用于制造润滑油添加剂。
CAS: 112-24-3分子式: C6H18N4分子量: 146.23沸点: 267℃熔点: -35-268℃中文名称: 三乙烯四胺;三亚乙基四胺;二缩三乙二胺;三乙撑四胺;三乙四胺英文名称: Triethylene tetramine;2-Ethanediamine, N,N'-bis(2-aminoethyl)-1;n,n'-bis(2-aminoethyl)-2-ethanediamine;1,4,7,10-tetraazadecane;1,8-diamino-3,6-diazaoctane;3,6-diazaoctane-1,8-diamine;araldite hardener hy 951;araldite hy 951性质描述: 具有强碱性和中等粘性的黄色液体,其挥发性低于二亚乙基三胺,但其性质相近似。
沸点266-267℃(272℃),157℃(2.67kPa),凝固点12℃,相对密度(20、20℃)0.9818,折射率(nD20)1.4971,闪点143℃,自燃点338℃。
溶于水和乙醇,微溶于乙醚。
易燃。
生产方法: 其生产方法为二氯乙烷氨化法。
将1,2-二氯乙烷和氨水送入管式反应器中于150-250℃温度和392.3kPa压力下进行热压氨化反应。
危险品目录
1、丙酮
2、异丙醇
3、三甲基氯硅烷
4、磷酸
5、甲酸
6、四氢呋喃
7、乙酸乙酯
8、硫酸
9、乙酸
10、盐酸
11、亚硫酸
12、乙醇
13、甲酸
14、乙腈
15、二氯甲烷
16、氨水
17、三乙胺
18、五氯化磷
19、氢氧化钠
20、石油醚
21、三氯乙烷
22、吡啶
23、六甲基二硅烷
24、正已烷
25、液氨
26、三氧甲烷
27、醋酸酐
1.4主要原辅料-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表1.4-1 丙酮
表1.4-2异丙醇
表1.4-3三甲基氯硅烷
表1.4-4磷酸
表1.4-5甲酸
表1.4-6四氢呋喃
表1.4-7乙酸乙酯
表1.4-8硫酸
表1.4-9乙酸
表1.4-10盐酸
表1.4-11亚硫酸
表1.4-12乙醇
表1.4-13甲醇
表1.4-14乙腈
表1.4-15二氯甲烷
表1.4-16氨水
表1.4-17三乙胺
表1.4-18五氯化磷
表1.4-19氢氧化钠
表1.4-20石油醚
表1.4-21三氯乙烷
表1.4-22吡啶
表1.4-23六甲基二硅烷
表1.4-24正己烷。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三乙四胺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三乙四胺化学品英文名:triethylenetetramine;3,6-diazaoctane-1,8-diamine供应商名称:哈尔滨****化工有限公司供应商地址:哈尔滨**区**路**号**室供应商电话:3426-58****69邮编:245**8供应商传真:3426-58****64电子邮件地址:8888**************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用作络合试剂、碱性气体的脱水剂、染料中间体、环氧树脂的溶剂等。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造成严重的皮肤灼伤和眼损伤,可能导致皮肤过敏反应。
GHS危险性类别:皮肤腐蚀/刺激-类别1B;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类别1;皮肤致敏物-类别1;危害水生环境-长期危害-类别3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信息:H314:造成严重的皮肤灼伤和眼损伤H317:可能导致皮肤过敏反应H412:对水生生物有害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防范说明:预防措施:P260:不要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64:作业后彻底清洗……。
P280: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P261: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72:受沾染的工作服不得带出工作场地。
P273: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应急响应:P301+P330+P331:如误吞咽:漱口。
不要诱导呕吐。
P303+P361+P353:如皮肤(或头发)沾染:立即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
用水清洗皮肤/淋浴。
P363: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P304+P340:如误吸入:将受害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舒适的休息姿势。
P310:立即呼叫解毒中心/医生。
P321:具体治疗(见本标签上的.....)。
P305+P351+P338:如进入眼睛:用水小心冲洗几分钟。
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隐形眼镜。
继续冲洗。
P302+P352:如皮肤沾染:用大量肥皂和水清洗。
三亚乙基四胺水合物三亚乙基四胺水合物的深度评估与应用探索1. 引言三亚乙基四胺水合物(SPTA)是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的化合物。
它具有独特的物化性质,使其在许多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对SPTA的深度评估进行探讨,并重点关注其在某些领域中的具体应用。
2. SPTA的基本性质和结构SPTA的化学式为C10H24N4O2,其分子结构呈现出四胺和乙基基团的特征。
该化合物具有可溶性、稳定性以及良好的亲水性,这使得它在配位化学和催化反应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潜力。
3. SPTA在某领域中的应用案例3.1 化学配位聚合物SPTA可以与金属离子形成配位化合物,这一属性使它成为合成化学配位聚合物的理想选择。
SPTA与铜离子的配位能够产生催化剂,用于催化环氧树脂的聚合反应,提高聚合速率和产品质量。
3.2 医药领域SPTA广泛应用于药物合成和制备中。
SPTA可以作为药物晶体的添加剂,通过与药物分子形成水合物或螯合物来提高药物的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
这在药物研发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改善药物的治疗效果并降低用药剂量。
3.3 环境保护SPTA在环境保护方面也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它可以用作废水处理剂,通过吸附和分解有机废物来净化水源。
SPTA还可以与某些重金属形成稳定的配位络合物,从而有效地防止这些金属离子对环境的污染。
4. 我对SPTA的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SPTA作为一种多功能化合物,其应用领域的广度和深度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它不仅在化学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同时也在医学和环境保护等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尤其是在环境保护方面,我认为SPTA的应用潜力尚未完全发挥出来,我们可以进一步探索其在水处理和废物管理领域的应用。
5. 总结与回顾通过深度评估,我们对SPTA的基本性质、结构和应用进行了全面的了解。
我们发现SPTA在化学配位聚合物、医药领域和环境保护等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对于未来的研究和应用,我们应该继续探索SPTA在新领域中的潜力,并发展出更加高效和可持续的利用方法。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三亚乙基四胺化学品俗名或商品名:三乙烯四胺化学品英文名称: Triethylenetetramine企业名称:爱敬海洋(江西)化工有限公司地址:江西省宜春市工业园邮编:336000电子邮件地址:传真号码:0086-795-3653666企业应急电话: 0086-795-3666260技术说明书编码:生效日期:2010年3 月5 日国家应急电话:(0532)3889090;(0532)3889191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化学品名称:三亚乙基四胺纯品有害物成分浓度 CAS No.三亚乙基四胺98% 112-24-3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8.2类碱性腐蚀品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吸入本品蒸气或雾对鼻、喉和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吸入可引起头痛、恶心、呕吐和昏迷,蒸气、液体或雾对眼有强烈腐蚀作用,重者可致失明,皮肤接触可发生灼伤;对皮肤有强致敏作用;口服液体灼伤消化道,慢性影响:有明显的致敏作用。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的危险,燃烧时,放出有毒气体,能腐蚀铜及其合金。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并隔离被污染的衣服和鞋。
用肥皂和清水清洗皮肤。
注意患者保暖并且保持安静,确保医务人员了解该物质相关的个体防护知识,注意自身防护。
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误服者立即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有害燃烧产物:氧化氮、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用水喷射逸出液体,使其稀释成不燃性混合物,并用雾状水保护消防人员。
灭火剂: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用沙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经稀释的洗水放入废水系统,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
四乙烯五胺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四乙撑五胺化学品英文名称:tetraethylenepentamine中文别名:英文别名:技术说明书编码:分子式: C 8 H 23 N 5分子量:189.31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主要成分:纯品CAS No.:112-57-2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吸入本品蒸气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和致敏作用。
眼接触可致角膜损害。
皮肤接触可致灼伤,有致敏作用。
摄入灼伤消化道,引起腹痛、恶心、呕吐和腹泻。
环境危害:燃爆危险: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可燃。
遇热或火焰有轻微爆炸的危险。
燃烧时,放出有毒气体。
具有腐蚀性。
有害燃烧产物: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用水喷射逸出液体,使其稀释成不燃性混合物,并用雾状水保护消防人员。
灭火剂:水、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2,4,6-三亚乙基氨基-1,3,5-三嗪化学品英文名:2,4,6-tri(ethyleneimino)-1,3,5-triazine;tretamine;tria ethylenmelamin trisaziridinyl triazine化学品别名:曲他胺CAS No.:51-18-3EC No.:200-083-5分子式:C9H12N6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工业上用于制造树脂、织物整理剂,医学上用于治疗白血病及恶性肿瘤。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固体。
吞食后有剧毒。
GHS危险性类别根据GB30000-2013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系列标准(参阅第十六部分),该产品分类如下:急毒性-口服,类别2。
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信息:吞咽致命。
预防措施:作业后彻底清洗。
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事故响应:漱口。
如误吞咽:立即呼叫中毒急救中心/医生。
安全储存:存放处须加锁。
废弃处置:按照地方/区域/国家/国际规章处置内装物/容器。
物理化学危险:无资料健康危害:吸入该物质可能会引起对健康有害的影响或呼吸道不适。
意外食入本品可导致严重的毒性反应。
意外食入本品可能对个体健康有害。
通过割伤、擦伤或病变处进入血液,可能产生全身损伤的有害作用。
眼睛直接接触本品可导致暂时不适。
环境危害:请参阅SDS第十二部分。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物质混合物危险组分浓度或浓度范围CASNo.2,4,6-三亚乙基氨基-1,3,5-三嗪>=99.0 51-18-3第四部分急救措施急救措施描述一般性建议:急救措施通常是需要的,请将本SDS出示给到达现场的医生。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物。
用大量肥皂水和清水冲洗皮肤。
如有不适,就医。
眼睛接触: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如有不适,就医。
吸入:立即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畅通。
如果呼吸困难,给于吸氧。
如患者食入或吸入本物质,不得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