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药理学综述
- 格式:ppt
- 大小:370.62 KB
- 文档页数:14
创新药临床药理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中国目前正处于传统药物与创新药物的转型期,而临床药理学作为创新药物的研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研究技术和指导原则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就临床药理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进行全面综述,旨在提供有关专业人士有关此研究领域相关技术指导。
临床药理学研究的指导原则分为三个层次:一是通用原则,二是研究技术,三是评价标准。
首先,通用原则是指关于医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它们主要包括:必须遵守诚信、公正、真实、安全可靠、专业著作、反对一切滥用权力的行为。
另外,必须尊重受试者的安全和权益,尊重研究对象的安全和权益,严格遵守伦理原则,加强对研究实施过程的监督,有效地管理研究费用,维护卫生部门数据安全性,定期审计研究进行情况,做好研究成果的发布等。
其次,研究技术是指创新药物的研究方法。
这些技术主要包括:实验室预测技术、临床前研究技术、临床中期研究技术、临床后研究技术,以及治疗用药安全性、疗效、经济效益,药物不良反应(ADR)的评价技术等。
这些技术的运用是通过有效的操作原理和实验设计合理实施研究,使研究结果具有可靠性、准确性,具备可用性。
最后,创新药研究的评价标准是指用于判断创新药物研究成果的标准,它们主要包括:最低检出限(LOD),最小有效浓度(MEC),有效抗菌活性(EAA),抗逆转酶活性(EAAC),及其他重要指标。
评价标准是研究质量的高低的关键,可以有效提高研究的准确性,并为创新药物的注册审批和合理使用提供有力的支撑。
总之,临床药理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是针对创新药物研发进行研究所设置的标准,可以有效控制研究质量,确保创新药物研究的规范、科学性和可靠性。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结合实际情况灵活使用,以确保研究的高效性和更好的结果。
此外,临床药理学技术指导原则的开展和实施,还可以为创新药物的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和保障,以确保创新药物的有效应用和安全性。
临床药学发展文献综述临床药学论文临床药学(Clinical pharmacy)是一门以患者为对象,研究药物及其剂型与机体的相互作用和作用规律的综合性学科。
其目的是用客观、科学的指标来研究具体患者的合理用药,其核心问题是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的疗效,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与合理[1]。
我国的临床药学工作起步早发展晚,虽然近10余年越来越受到重视,2005年卫生部启动“临床药师培训试点基地建设”,并于2007年下发《关于开展临床药师制试点工作的通知》,遴选批准44家医院为试点单位[2],得到了较快发展,但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
本文通过文献回顾分析,比较同期国内、外临床药学工作的开展情况以及临床药师工作的开展情况,以期找出差距,为我国临床药学发展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来源中文文献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为检索工具,分别以“临床药学”、“临床药师”、“药学服务”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检索年限为2008-2009年。
英文文献以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PubMed 检索系统(U.S. 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http:///pubmed/)为检索工具,检索年限同中文文献,分别以clinical pharmacy、clinical pharmacist、phar-maceutical care 为关键词进行检索。
1.2 文献筛选与提取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筛选文献,使用自拟文献提取表提取文献并交叉核对,不同意见与第三方讨论解决。
共获取中文文献504篇,英文文献885篇,排除动物实验、药物分析、药理学、综述、临床试验等及重复文献,最终纳入中文文献483篇,英文文献576篇。
对纳入的文献进行分类统计。
采用Excel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运用Excel进行百分比的运算。
2 结果2.1 中文文献研究内容分析在483 篇中文文献中,医疗机构发表的有444 篇,占91.9%;高校发表的有23篇,占4.8%;其他机构发表的有16篇,占3.3%。
药学综述
药学综述是指对药物学领域内的研究进展、理论发展、应用技术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地综合评述和总结的学术文献。
药学是研究药物的开发、生产、质量控制、药理学、临床应用等方面的学科,与药物学、药理学、药剂学、医药经济学等学科密切相关。
药学综述通常会对特定的研究领域或主题进行梳理和分析,总结过去的研究成果,评估目前的研究现状,提出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研究重点。
综述的内容可以包括药物的开发与筛选、药物的合成和分离、药物的药理学特性、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药物的质量控制、药物的剂型选择、药物的临床应用等方面。
药学综述的编写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进行文献检索,查找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文献资料;然后对选取的文献进行筛选和评估,确定适合综述的研究内容和材料;接着进行文献的梳理和整理,将不同领域的研究结果和观点进行归纳和总结;最后进行综合分析和评述,提炼出核心观点和结论,撰写综述文稿。
药学综述的意义在于促进药物学领域的学术交流和研究进展,为研究人员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和研究方向,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和创新。
同时,药学综述也可以为药物研发、临床应用、政策制定等方面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支持。
总之,药学综述是对药物学领域内研究进展的全面梳理和评价,
是药学学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药物科学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药理学综述3000字
一、实验药理学的基本原理
实验药理学旨在探索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及作用机制。
实验药理学
研究的原则包括:药物作用的确定性和总体安全性,小动物的反应与
人类的反应的相似性和可预测性,小动物的反应与典型反应的相似性,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规律,药物毒性的确定性,药物的治疗
疾病效果及最佳治疗途径及药物副作用的确定性。
二、实验药理学的研究方法
实验药理学主要通过实验室研究、临床前药物研究及临床试验等方法
来研究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物的安全性、药物的有效性及药物的毒性。
1、实验室研究:包括体外药理学实验、动物药理实验和细胞生物学实验。
体外药理学实验是通过体外系统来模拟动物体内状态,研究药物分子
结构、分子作用等,其结果为药物作用机制的探索提供数据支持,推
动药物研发方向的确定。
动物药理实验是利用动物模型,探究药物对动物所致疾病的作用,检
测药物的有效剂量、安全剂量等。
细胞生物学实验是指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培养细胞、分裂细胞、细胞毒理学试验等方法,探究药物对细胞的影响,。
化学药品申报资料撰写格式与内容技术指导原则——临床试验资料综述撰写格式和内容(第二稿草稿)二OO五年三月目 录一、概述 (3)二、临床试验资料综述撰写的格式与内容 (4)(一)临床文献与试验总结 (4)1、临床文献总结 (4)2、临床试验总结 (5)2.1生物药剂学研究总结 (5)2.2临床药理学研究总结 (5)2.3临床有效性总结 (6)2.3.1受试人群 (7)2.3.2有效性研究结果及比较 (7)2.3.3不同受试人群间结果比较 (7)2.3.4与推荐剂量相关的临床信息 (8)2.3.5长期疗效与耐受性问题 (8)2.4临床安全性总结 (8)2.4.1用药/暴露情况 (8)2.4.2 不良事件 (9)2.4.3 实验室检查指标评价 (11)2.4.4与安全性相关的症状体征和其他发现 (11)2.4.5特殊人群的安全性 (12)2.4.6上市后数据 (12)2.5 生物等效性研究总结 (13)(二)临床试验总体评价 (13)1、立题分析 (13)2、生物药剂学总体评价 (14)3、临床药理学总体评价 (14)4、有效性总体评价 (14)5、安全性总体评价 (15)6、获益与风险评估 (16)三、名词解释 (17)四、参考文献 (18)五、起草说明 (19)六、著者 (21)一、概述按照《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附件二的要求,化学药品申报注册时应提供的第28项申报资料为“国内外相关的临床试验资料综述”。
该综述由注册申请人撰写。
为指导和规范注册申请人撰写该综述,现参考国际协调会议(ICH)申报资料中通用技术文件(CTD)临床部分的相关技术要求,在充分考虑国内药品注册现状的基础上,制定“临床试验资料综述撰写的格式与内容”指导原则(以下简称本指导原则),其内容和形式与“化学药品申报资料的撰写格式和要求”系列指导原则中“对主要研究结果的总结及评价撰写格式和要求”指导原则和“临床试验报告的撰写的格式与内容”指导原则相衔接。
药学毕业论文文献综述随着科技和医药行业的快速发展,药学研究领域的文献数量与日俱增,对药学毕业论文文献综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本文将从药学研究的角度,综述近年来相关领域的重要文献,以及对药学毕业论文中文献综述的撰写要求进行探讨。
1. 药物发现与设计药物发现与设计是药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近年来,基于分子模拟、高通量筛选和晶体结构分析等手段的药物发现与设计方法不断涌现。
根据文献报道,分子对接技术在新药发现中的应用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例如通过分子对接筛选获得高效抑制剂和受体激动剂。
此外,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方法在药物发现领域的应用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2. 药物药理学与毒理学药物药理学与毒理学的研究对于药物的研发和药物治疗的安全性评价至关重要。
近年来,基于药物代谢酶和转运蛋白的研究在药理学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
文献中报道了药物相互作用与药物代谢相关的基因多态性对药物疗效和毒性的影响。
此外,药物的副作用与毒性评价也是药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相关研究对于保证药物的安全性和合理使用具有重要意义。
3. 药物制剂与药物传递系统药物制剂和药物传递系统的研究旨在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疗效。
近年来,纳米技术在药物载体设计和控释系统的研发中得到广泛应用。
文献报道了纳米粒子、纳米胶束、纳米脂质体等纳米载体在药物传递中的应用,这些载体具有较高的载药量、针对性传递和促进细胞内吸收的特点。
此外,基于多孔介质和聚合物材料的控释系统也是药物制剂研究的研究热点。
4. 药物临床研究药物临床研究是将药物研发应用于临床实践的重要环节。
近年来,随机对照试验在药物临床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
文献报道了随机对照试验在评价新药疗效和安全性中的重要作用。
此外,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研究也在药物临床研究中崭露头角。
文献中指出,基于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可以大大提高临床试验效率和药物评价的准确性。
总结:综上所述,药学研究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分子对接技术、基因多态性和药物载体设计等新技术的应用促进了药物发现与设计、药物药理学与毒理学、药物制剂与药物传递系统和药物临床研究等领域的突破。
2.5 临床试验综述
目录页码
1. 产品开发原理
2. 生物药剂学综述
2a. 研究中产品的生物等效性研究
3. 临床药理学综述
3a. 药代动力学
3a1. 吸收
3a2. 分布
3a3. 代谢与排泄
3a4. 年龄与疾病的作用
3b. 药效学
3b1. 对中枢神经递质系统的作用
3b2. 神经内分泌效应
3b3. 血液动力学效应
4. 疗效综述
4a . 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 申请的适应症
4a1. 非对照试验
4a2. 与安慰剂对比
4a3. 与其它抗精神病药物对比
4a4. 利培酮治疗顽固性精神分裂症
4a5. 对精神病患者情感症状的作用
4b. 对痴呆患者的行为和心理学症状的治疗4b1. 量表
4b2. 非对照与回顾性试验
4b3. 对照临床试验
4b4. 长期治疗
4c. 利培酮治疗儿童和老年精神病患者
5. 安全性综述
5a. 耐受性
5a1. 锥体外系症状
5a2. 心血管效应
5a3. 其它作用
5a4. 体重增加
5b. 药物相互作用
5c. 药物过量
6. 利益与风险结论
6a. 适应症、剂量与给药7.参考文献
模块2.7 临床研究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