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8年《饮料通则》国家标准解读
- 格式:ppt
- 大小:249.50 KB
- 文档页数:31
运动饮料国标定义
一、引言
运动饮料是指在运动过程中饮用的特定饮料,旨在满足运动员的水分和能量需求,以提高运动表现和恢复能力。
运动饮料国标的制定是为了确保运动饮料的质量和安全性,并为消费者提供清晰的产品信息和标准。
二、国标定义
1.名称和分类
运动饮料应在产品包装上明确标注“运动饮料”字样,并根据其功能和成分分为两类:功能型运动饮料和能量型运动饮料。
2.成分要求
(1)功能型运动饮料应包含适量的水分、电解质(如钠、钾、镁等)以及维生素B群等,以满足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的水分和微量元素的需求。
(2)能量型运动饮料应在功能型运动饮料的基础上增加适量的碳水化合物(如葡萄糖、果糖等)和蛋白质,以提供额外的能量支持。
3.营养标签要求
运动饮料的包装上应明确标注产品的成分、含量、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信息,并符合国家相关食品标签规定。
4.质量要求
运动饮料的生产应符合卫生标准,确保产品的无菌和无污染,以保证消费者的安全。
三、结论
运动饮料国标的制定对于保障运动员的健康和运动表现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规范运动饮料的名称、分类、成分要求、营养标签要求和质量要求等方面,既能提高产品质量,又能提供准确的产品信息,为消费者选择合适的运动饮料提供了依据。
希望运动饮料国标的实施能够促进运动饮料行业的健康发展,并为广大运动爱好者提供更好的产品选择。
软饮料分类标准
一、水果味型
软饮料的水果味型主要根据其口感和香气的不同来区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水果味型:
柑橘味:包括柠檬、柚子、酸橙等。
热带水果味:包括菠萝、芒果、木瓜等。
核果味:包括苹果、梨、桃等。
浆果味:包括蓝莓、黑莓、草莓等。
混合水果味:包括热带水果混合、核果混合等。
二、营养成分
软饮料的营养成分主要包括糖分、维生素、矿物质等。
根据营养成分的不同,软饮料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高糖饮料:糖分含量较高,热量较高,如可乐、雪碧等。
低糖饮料:糖分含量较低,热量较低,如无糖饮料、低糖茶饮料等。
含维生素饮料:含有一定量的维生素,如维生素C饮料、维生素B饮料等。
含矿物质饮料:含有一定量的矿物质,如钙饮料、锌饮料等。
三、咖啡因含量
咖啡因是软饮料中常见的一种成分,根据咖啡因含量的不同,软饮料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高咖啡因饮料:咖啡因含量较高,如咖啡、能量饮料等。
低咖啡因饮料:咖啡因含量较低,如茶饮料、某些碳酸饮料等。
无咖啡因饮料:不含咖啡因,如一些果汁饮料、矿泉水等。
四、酒精含量
根据酒精含量的不同,软饮料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非酒精饮料:不含酒精,如矿泉水、果汁饮料等。
低酒精饮料:酒精含量较低,如麦芽汁饮料、一些果味啤酒等。
高酒精饮料:酒精含量较高,如啤酒、葡萄酒等。
五、气泡含量
根据气泡含量的不同,软饮料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高气泡饮料:气泡含量较高,口感较为刺激,如碳酸饮料等。
低气泡饮料:气泡含量较低,
口感较为柔和,如一些果汁饮料等。
风味饮料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风味饮料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饮用水为原料,辅以食盐,添加食品添加剂[乙酰磺胺酸钾、环己基氨基磺酸钠、阿斯巴甜、三氯蔗糖、木糖醇、冰乙酸、DL-苹果酸、柠檬酸、乳酸、柠檬酸钠、山梨酸钾、黄原胶、卡拉胶、羧甲基纤维素钠、琼脂、食用香精、胭脂红、柠檬黄、日落黄、亮蓝、苋菜红、乙基麦芽酚、焦糖色(普通法)],经调配、过滤、杀菌、灌装等工序调配制成的风味饮料。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 1886.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冰乙酸(又名冰醋酸)GB 1886.2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柠檬酸钠GB 1886.3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环己基氨基磺酸钠(又名甜蜜素)GB 1886.3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山梨酸钾GB 1886.4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黄原胶GB 1886.4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天门冬酰苯丙氨酸甲酯(又名阿斯巴甜)GB 1886.6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焦糖色GB 1886.16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卡拉胶GB 1886.17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乳酸GB 1886.20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乙基麦芽酚GB 1886.21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亮蓝GB 1886.22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胭脂红GB 1886.23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羧甲基纤维素钠GB 1886.23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木糖醇GB 1886.23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柠檬酸GB 1886.23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琼脂GB 272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盐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4479.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苋菜红GB 4481.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柠檬黄GB 4789.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总则GB 4789.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GB 478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GB 478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GB 4789.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GB 4789.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GB 4806.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GB 4806.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纸和纸板材料及制品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GB 5009.2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的测定GB 5009.3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合成着色剂的测定GB 5009.9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环己基氨基磺酸钠的测定GB/T 5009.140饮料中乙酰磺胺酸钾的测定GB 5009.2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阿斯巴甜和阿力甜的测定GB 6227.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日落黄GB 710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饮料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T 10789 饮料通则GB/T 12456 食品中总酸的测定GB 1269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饮料生产卫生规范GB 1929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装饮用水GB 2554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 DL-苹果酸GB 2225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三氯蔗糖(蔗糖素)的测定GB 2553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三氯蔗糖GB 2554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乙酰磺胺酸钾GB 2805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992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致病菌限量GB 306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用香精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23号《食品标识管理规定》3 技术要求3.1 原料和辅料要求3.1.1 原料饮用水:应符合GB 19298的规定。
并处罚金。
结束标准不一乱象文/本刊记者 李颖6月21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饮用天然矿泉水》(GB 8537-2018)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装饮用水生产卫生规范》(GB 19304-2018)正式实施。
据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信息,《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饮用天然矿泉水》(G B 8537-2018)是对《饮用天然矿泉水》(GB 8537-2008)标准的修订。
在新修订的标准中,把原标准中加工工艺要求描述删除,直接在各类天然饮用矿泉水定义中细化表述,同时,进一步明确了天然矿泉水在水源地附近进行包装等要求。
新国标的实施,是否会对消费者和饮用水企业产生影响,天然矿泉水未来发展如何?新旧标准对比与旧国标《饮用天然矿泉水》(GB 8537-2008)相比,《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饮用天然矿泉水》(GB 8537-2018)主要修改了以下内容:原料要求、部分感官要求、部分限量指标以及微生物指标。
将“色度”指标限值由15度降低到10度,将“浑浊度”指标限值由5NTU降低到1NTU。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2019年9月232019年9月24真相Superuise Bearing按照国际通行做法和我国行据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信息,《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包装饮用水生产卫生规范》代替原食品卫生标准《定型包装饮用水企业生产卫生规范》(GB 19304-2003)和《饮用天然矿泉水厂卫生规范》(GB 16330-1996),修订后的标准适用于饮用天然矿泉水、饮用纯净水、其他饮用水。
而与G B 19304-2003和G B 16330-1996相比,《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饮用天然矿泉水》(GB 8537-2018)主要变化如下:增加了源水采集卫生要求及加工过程微生物监控程序指南等修改了序指南”。
标准的早期乱象记者早期在北京调查了市面上公开售卖的瓶装水,调查显示,占据主要市场份额的15家水企业中,共有19种瓶装水产品。
沙棘果汁饮料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沙棘果汁饮料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沙棘果为原料,经精选、清洗、榨汁、过滤,辅以白砂糖、果葡糖浆,添加食品添加剂(羧甲基纤维素钠、黄原胶、柠檬酸、柠檬酸钠、蔗糖脂肪酸酯、山梨酸钾、D-异抗坏血酸钠、食品用香精),经配料、过滤、均质、杀菌、灌装等工序制成的沙棘果汁饮料。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317 白砂糖GB 1886.2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柠檬酸钠GB 1886.2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蔗糖脂肪酸酯GB 1886.2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 D-异抗坏血酸钠GB 1886.3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山梨酸钾GB 1886.4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黄原胶GB 1886.23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羧甲基纤维素钠GB 1886.23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柠檬酸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4789.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总则GB 4789.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GB 4789.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GB 4789.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GB 4789.1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GB 4789.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GB 4806.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玻璃制品GB 4806.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塑料材料及制品GB 4806.9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用金属材料及制品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GB 5009.1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铜的测定GB 5009.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锌的测定GB 5009.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锡的测定GB 5009.2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和糖精钠的测定GB 5009.9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铁的测定GB 710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饮料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T 10789 饮料通则GB 1269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饮料生产卫生规范GB/T 18192 液体食品无菌包装用纸基复合材料GB 1929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包装饮用水GB/T 20882 果葡糖浆GB 2805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992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致病菌限量GB 306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用香精GB/T 31121 果蔬汁类及其饮料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23号《食品标识管理规定》3 技术要求3.1 原料和辅料要求3.1.1 原料3.1.1.1 沙棘果:新鲜、无腐烂,应符合GB 2762和GB 2763的规定。
果汁国标17325果汁国标17325是指中国国家标准GB 17325-2018《果汁及蔬菜果汁食品》的简称,该标准规范了果汁及蔬菜果汁食品的质量要求、标签要求、包装要求等内容。
下面是关于果汁国标17325的相关参考内容。
一、标准的背景和作用果汁国标17325是中国针对果汁及蔬菜果汁食品制定的质量标准,其主要目的是确保果汁产品的质量安全,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该标准的制定还有助于推动果汁行业的健康发展,提升产品质量,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选择。
二、标准的适用范围果汁国标17325适用于饮料类的果汁和蔬菜果汁产品,包括鲜榨果汁、浓缩果汁、果汁饮料等。
该标准不适用于从果汁中提取的其他食品成分(如果胶、果糖等)。
三、标准的主要内容1. 品质要求:标准规定了果汁的色泽、气味、滋味等品质指标,确保果汁产品具有良好的口感和风味。
2. 卫生要求:标准规定了果汁生产过程中的卫生要求,包括原料的卫生要求、加工设备的卫生要求、生产环境的卫生要求等,以确保产品的卫生安全。
3. 包装要求:标准规定了果汁产品的包装要求,包括包装材料的选择、容器的尺寸、密封性能等,以确保产品在运输和销售过程中的安全和卫生。
4. 标签要求:标准规定了果汁产品的标签要求,包括产品名称、成分表、保质期、生产日期等必须标注的内容,并对标签的材质、印刷等方面提出了要求。
5. 检验方法:标准列出了果汁产品质量检验的方法和步骤,包括对果汁的感官检验、理化指标的检验、微生物指标的检验等。
四、标准的执行与监督果汁国标17325是强制性标准,对于符合标准要求的果汁产品都必须进行认证,并在产品标签上注明相关认证信息。
执行标准的单位和个人要建立质量控制体系,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相关监督机构会对果汁产品进行监督抽检,对不符合标准要求的产品进行处罚。
五、标准的意义和影响果汁国标17325的制定和执行将推动果汁行业的规范化发展,提升产品质量,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标准的实施还有助于加强果汁行业的管理,促进行业的良性竞争,提高市场透明度。
2《饮料生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
考 评 讲 明
1.本评定标准适用于《GB10789饮料通则》所示的饮料类生产企业,包括碳酸饮料(汽水)类、果汁和蔬菜汁类、蛋白饮料类、包装饮用水类、茶饮料类、咖啡饮料类、植物饮料类、风味饮料类、专门用途饮料类、固体饮料类及其他饮料类等企业。
2.本评定标准共13项考评类目、47项考评项目和150条考评内容。
3.在本评定标准的“自评/评审描述”列中,企业及评审单位应按照“考评内容”和“考评方法”的有关要求,针对企业实际情形,如实进行扣分点讲明、描述,并在《自评扣分点及缘故讲明汇总表》(见附表)中逐条列出。
4.本评定标准中累计扣分的,直到该考评内容分数扣完为止,不得显现负分。
有需要追加扣分的,在该考评类目内进行扣分,也不得显现负分。
5.本评定标准共计1000分。
最终评审评分换算成百分制,换算公式如下:
=
100
1000- 评定标准实际得分总计
评审评分空项考评内容分数之和
最后得分采纳四舍五入,取小数点后一位数。
因考评类目“6.生产设备设施”中可能显现的空项较多,能够单独换算成百分制。
6.标准化等级分为一级、二级和三级,一级为最高。
评定所对应的等级须同时满足评审评分和安全绩效等要求,取最低的等级来确定标准化等级(见下表)。
饮料生产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
自评/评审单位:
自评/评审时刻:从年月日到年月日自评/评审组组长:自评/评审组要紧成员:
附表
自评扣分点及缘故讲明汇总表。
碳酸饮料的国家标准碳酸饮料是一种受到广泛欢迎的饮品,它口感清爽,口味多样,深受消费者喜爱。
然而,由于碳酸饮料的生产和销售涉及到大众的健康和安全,因此有必要对碳酸饮料制定国家标准,以保障消费者的权益,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首先,碳酸饮料的国家标准应包括对原料的要求。
碳酸饮料的主要原料包括水、二氧化碳、糖、酸味剂、香精等。
国家标准应规定这些原料的来源、质量标准、使用比例等,以确保原料的安全和质量,避免因原料问题导致的产品质量不合格或者安全隐患。
其次,国家标准还应对碳酸饮料的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进行规范。
生产工艺和设备的规范对于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国家标准应规定生产工艺的步骤、温度、时间等关键参数,以及生产设备的选择、维护和清洁要求,确保生产过程中不会产生对产品质量和安全有害的因素。
此外,国家标准还应对碳酸饮料的包装和标识进行规范。
包装是产品的外在保护,国家标准应规定包装材料的选择、印刷标识的内容和方式等,以确保产品在包装过程中不受到污染和变质。
同时,标识是产品的身份证,国家标准应规定标识的内容、形式和位置,确保消费者能够清晰地了解产品的信息,避免因标识不清晰或者不准确导致的消费者误解或者误食。
最后,国家标准还应对碳酸饮料的质量和安全指标进行规定。
包括对产品的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等进行规范,确保产品的口感、色泽、气泡、甜度等符合消费者的需求,同时保证产品不含有害物质,达到卫生标准。
总之,制定碳酸饮料的国家标准对于保障消费者的权益,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标准的制定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包括政府部门、企业、科研机构和消费者。
只有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可行可操作的国家标准,为碳酸饮料行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