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大学工业设计导师(精)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12
沈艳、刘玲玲、周屹设计作品
作者:暂无
来源:《艺术评论》 2015年第12期
作者简介:
沈艳,女,讲师,硕士,毕业于江南大学设计学院,研究方向为工业设计及理论,任职于桂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产品设计教研室主任。
刘玲玲,女,讲师,湖北荆门人,东南大学工业设计专业在读博士,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艺术学院设计艺术学专业工业设计方向,任职于桂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工业设计教研室。
周屹,男,讲师,硕士,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研究方向为产品设计,任职于桂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产品设计教研室主任。
胡伟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硕、博就读于湖南大学工业设计专业,2010年获湖南大学工业设计专业博士学位,师从赵江洪教授。
研究方向为:交互设计与体验策略、用户研究与产品定义、产品设计理论与方法、设计哲学、品牌基因等。
先后参与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973计划项目子课题(课题编号:2004CB7194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项目编号:60635020)、中气专项(中国高水平汽车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等多项纵向研究课题。
主持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项目编号:11YJCZH063)、湖南大学汽车车身先进设计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项目编号:31115018)、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引进人才项目(项目编号:1005-56YAH11016)、江南大学自主科研项目等纵向研究课题。
在《机械工程学报》、《中国机械工程》、《机械设计与研究》、《装饰》等学术期刊及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10多篇,其中EI检索3篇、ISTP检索2篇、CSSCI检索1篇。
主持多项横向企业产品开发项目,帮助三一重工、康佳、美的、大连机床集团、中国兵器工业集团、中联等企业成功开发了80多项新产品,以及多宽基于移动终端的交互式APP开发和实体交互产品,获得软件著作权一项。
教育与工作背景:1998.09-2002.07 湖南大学工业设计系工业设计专业工学学士2002.09-2005.07 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工业设计专业硕士2005.09-2010.12 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工业设计专业博士工作经历: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副教授、硕导学术成果(科研论文):[1]胡伟峰,赵江洪. 用户期望意象驱动的汽车造型基因进化. 机械工程学报, 2011,47(16), 176-181 (EI检索)[2]胡伟峰,赵江洪,赵丹华. 基于造型特征线的汽车造型意象研究. 中国机械工程, 2009, (2): 496-500[3]胡伟峰,陈黎,刘苏,赵江洪. 汽车品牌造型基因提取及可视化研究. 机械设计与研究, 2011, 27(2): 60-65[4]Hu Weifeng, Zhao Jianghong. Study on styling image and brand identity of vehicle based on mechanism constraints. In: The 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Aided Industrial Design & Conceptual Design. US: IEEE Press, 2006, 126-130 (EI & ISTP检索)[5]Hu Weifeng, Zhou Haihai, Chen Li. A study of method on automobile form feature lines evolutionary design driven by users’expectation image. In: The 6th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atural Computation, 2010, 8: 2259-2263 (EI & ISTP检索)[6]胡伟峰,赵江洪. 中国古车的功能特征探析. 装饰, 2008, 4: 30-34[7]胡伟峰,杨雄勇. 基于计算机的现代客车造型设计. 客车技术与研究, 2005, 27(1): 16-17, 23[8]Hu Weifeng, Zhao Jianghong, Liao Haijin. Research on style image cognition of vehicle form based on feature. 2007国际工业设计教育研讨会论文集,2007, 10: 184-187[9]李然,赵江洪,胡伟峰. 传统制器之道——中国汽车造型设计之本土化根源. 艺术与设计, 2008, 6: 155-156[10]吴相均,赵江洪,胡伟峰. 精简求真, 材美工巧——中国古车车轮设计思想探析. 艺术与设计, 2008, 8: 186-188[11]周海海,胡伟峰,陈黎. 工业设计与工程结构设计的衔接研究——以金融机具类产品设计为例. 价值工程, 2010, 23: 135-136[12]陈黎,胡伟峰,周海海. 信息论视角的产品广告美学效果测量方法初探,价值工程,2011.11承担科研项目:1.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11YJCZH0632,2011-2013(主持)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引进人才科研启动项目,项目批准号:1005-56YAH11016,2011-2013(主持)3.湖南大学汽车车身先进设计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课题编号:311150184.江南大学自主科研基金项目。
2010年设计学院相关硕士点研究生导师及研究方向一览有意报考江南大学设计学院设计艺术学、美术学、工业设计工程的考生,必须在报名考试前对导师及具体的研究方向有所了解和选择,并通过邮箱或其它联系方式与导师取得联系,就所报导师及方向进行双向的沟通和确认。
如需对导师及研究成果作进一步的详细了解,可通过谷歌或其他学术搜索进行:1、Google学术搜索(/);2、万方数据(/);3、CNKI知识搜索(/Default.aspx)等。
教授硕导一般每届指导硕士研究生5-8名,副教授硕导每届指导硕士研究生3-5名。
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艺术硕士(MFA)导师及研究方向一、工业设计及理论1、李世国教授,交互设计工作室主任研究方向:产品交互设计;设计艺术的数字化研究;产品虚拟展示设计(此方向招收适量跨专业机械、信息类工科专业学生)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电子邮箱:shiguo_edu@2、潘祖平教授,基础造型工作室主任研究方向:基础造型教学研究;环境空间中的动造型研究;民族艺术设计研究(工设、视觉)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电子邮箱:pzp20734@3、张宇红教授,交互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产品设计研究;产品人性化设计研究;交通工具与社会、自然环境的研究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电子邮箱:wushouyu@4、张焘副教授,系统整合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工业设计与资源利用;产品开发;设计管理(此方向招收适量跨专业学生)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电子邮箱:zhangtaodesign@5、张凌浩副教授,博士,系统整合设计工作室主任研究方向:产品创新设计及管理;产品系统及服务设计(此方向招收少量视觉专业学生);传统文化的可持续设计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电子邮箱:wowo.zlh@6、蒋晓副教授,交互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此方向招收跨专业机械、信息类工科专业学生);产品交互设计;可用性与用户体验研究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电子邮箱:cwtyz@7、于帆副教授,系统整合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感性设计研究、产品系统设计与管理研究、本土化设计研究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电子邮箱:yufan_10group@8、熊微副教授,博士,生活创新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工业设计及艺术设计历史与理论(设计批评研究、生活创新设计及理论研究、20世纪中国平面设计研究、陶瓷艺术史论研究)(招收跨专业学生)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电子邮箱:xiongw03@9、杜军虎副教授,博士,文化创意与策划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工业设计及艺术设计历史与理论(艺术设计历史与理论研究、艺术设计批评理论研究)(招收跨专业学生)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电子邮箱:dsj-015@10、张凌浩副教授—张福昌教授组合,张福昌教授、博士生导师,设计文化与科学研究所导师研究方向:家具设计研究;传统产业的设计振兴;无障碍人性化设计研究(招收少量)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电子邮箱:wfczhang@11、李世国教授—李彬彬教授组合,李彬彬教授,设计文化与科学研究所导师研究方向:设计心理研究;设计效果心理评价;产品品牌心理研究(招收少量)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电子邮箱:lbbwx@12、鲍懿喜副教授,文化创意与策划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设计社会学、文化创意与设计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电子邮箱:byx7161@13、过伟敏教授,博士生导师,景观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环境设施产品研究(此方向招收少量)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艺术设计硕士(MFA)电子邮箱:gwm6316@14、徐诚一教授,公共艺术设计工作室主任研究方向:礼品与旅游纪念品开发研究(此方向招收少量)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联系电话:136-01489318(短信联系)15、朱蓉副教授,博士,景观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环境设施产品研究(此方向招收少量)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艺术设计硕士(MFA)电子邮箱:zhurongseu@16、吴尧副教授,博士,建筑设计工作室主任研究方向:环境设施产品研究(此方向招收少量)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艺术设计硕士(MFA)电子邮箱:wuyaoseu@二、视觉传达设计及理论1、王安霞教授,品牌形象与包装设计工作室主任研究方向:包装设计与理论研究;绿色包装研究;传统艺术设计研究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艺术设计硕士(MFA)电子邮箱:waxdesigner@2、王安霞教授—陈新华教授组合陈新华教授,数字媒体与多维视觉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企业形象及品牌形象战略研究;民族视觉符号研究;二维到多维拓展的设计研究;概念设计与创新研究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艺术设计硕士(MFA)电子邮箱:xinhuachen@3、朱华副教授,品牌形象与包装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广告设计与理论研究;色彩设计理论及其应用研究;传统艺术设计应用研究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艺术设计硕士(MFA)邮箱:nailaohua@4、过宏雷副教授,品牌形象与包装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企业形象及品牌形象战略研究;视觉传达设计理论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艺术设计硕士(MFA)电子邮箱:guohonglei211@5、熊微副教授,博士,生活创新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工业设计及艺术设计历史与理论(设计批评研究、生活创新设计及理论研究、20世纪中国平面设计研究、陶瓷艺术史论研究)(招收跨专业学生)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电子邮箱:xiongw03@6、杜军虎副教授,博士,文化创意与策划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工业设计及艺术设计历史与理论(艺术设计历史与理论研究、艺术设计批评理论研究)(招收跨专业学生)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电子邮箱:dsj-015@7、吴祐昕副教授,文化创意与策划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设计管理、网络化生存设计研究、文化创意与广告设计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电子邮箱:wuyouxin@吴祐昕博客:/u/17360473438、李道国副教授,文化创意与策划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视觉传播与设计研究;视觉设计的符号学研究;传统文化资源的创新设计研究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电子邮箱:wuxilidaoguo@三、环境艺术设计及理论1、过伟敏教授,博士生导师,景观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建筑艺术遗产保护与再生;城市景观艺术设计理论与方法;环境艺术系统设计研究;环境设施产品研究(工设方向)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艺术设计硕士(MFA)电子邮箱:gwm6316@2、毛白滔教授,室内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建筑文化及伦理功能研究;建筑美学及建筑批评研究;建筑室内外环境设计研究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艺术设计硕士(MFA)电子邮箱:baitao8118@3、杨茂川副教授,室内设计工作室主任研究方向:地域空间发展研究;传统文化应用研究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艺术设计硕士(MFA)电子邮箱:yangmc007@4、朱蓉副教授,博士,景观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建筑设计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艺术设计硕士(MFA)电子邮箱:zhurongseu@5、吴尧副教授,博士,建筑设计工作室主任研究方向:建筑设计及理论;历史建筑保护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艺术设计硕士(MFA)电子邮箱:wuyaoseu@6、史明副教授,景观设计工作室主任研究方向:建筑设计方法与理论研究;景观艺术设计方法与理论研究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艺术设计硕士(MFA)电子邮箱:sm7683@四、公共艺术设计及理论1、徐诚一教授,公共艺术设计工作室主任研究方向:公共艺术研究;公共艺术与民间艺术理论研究;礼品与旅游纪念品开发研究(工设方向)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联系电话:136-01489318(短信联系)2、周阿成副教授,公共艺术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公共艺术创作设计与理论研究;当代雕塑艺术研究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电子邮箱:zac876@3、王峰副教授,博士,公共艺术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公共艺术研究;数字化虚拟展示设计研究;城市艺术遗产保护与再设计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电子邮箱:water6@4、赵昆伦副教授,公共艺术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公共艺术策划与表现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电子邮箱:liwu737@美术学导师及研究方向1、徐诚一教授,公共艺术设计工作室主任研究方向:景观与装饰雕塑研究;造型艺术理论研究;民间与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指导学位:美术学联系电话:136-01489318(短信联系)2、陈嘉全教授,新艺术形态研究工作室主任研究方向:绘画艺术;造型艺术理论研究指导学位:美术学电子邮箱:cc90902@3、唐鼎华教授,基础造型研究工作室主任研究方向:国画;设计素描;插图设计;动漫连环画指导学位:美术学电子邮箱:tangdingding@4、黄培杰教授,绘画研究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中国画研究指导学位:美术学电子邮箱:huangpeijie2008@5、李方明教授,绘画研究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油画语言;油画创作研究指导学位:美术学电子邮箱:henryxiewenhao@6、王建源副教授,绘画研究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书法艺术研究指导学位:美术学电子邮箱:wangjy@7、周阿成副教授,公共艺术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公共艺术创作设计与理论研究;当代雕塑艺术研究指导学位:美术学电子邮箱:zac876@8、周亮副教授,博士,绘画研究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中国美术史;中国版画史;版画创作研究指导学位:美术学电子邮箱:drzhouliang@9、王大濛副教授,绘画研究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中国画研究;花鸟画研究与创作指导学位:美术学电子邮箱:1303350770@10、顾琴副教授,信息设计与文字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书法和篆刻实践与理论研究、书画鉴定、视觉传达中的现代书刻艺术研究指导学位:美术学电子邮箱:guqinjiaoxue@顾琴博客:/pingbuju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师资队伍教授:过伟敏王安霞、李世国、徐诚一、毛白滔、陈新华、陈嘉全、唐鼎华、张宇红、潘祖平、黄培杰、李方明、顾平、杨茂川副教授:冉海泉、周亮、朱华、过宏雷、鲍懿喜、蒋晓、张焘、于帆、张凌浩、周阿成、史明、朱蓉、吴尧、邵剑波孙政军、熊微、杜军虎、李道国、吴祐昕、赵昆伦、杜守帅、顾琴、王建源、王大濛、田超、吴宇华、陈伟萍、朱志刚张丽英、姬佐秋、魏洁讲师:朱方诚、章岁青、邹林、胡心怡、孙立新、唐宏轩、陈旻瑾、林煜峰、方如、陈原川、吴建军、江明、王俊、代福平崔华春、赵明、张雳、徐建海、沈杰、张宪、许洪滨、殷润元、邓嵘、曹鸣、黄昊、刘钢、巩淼森、吴科玲谢恒强、张贇、余雅林、周震、吴恽、何隽、张希晨、范晓莉、杜鹏、高亚峰、吕永新、范剑才、宣炜、林瑛张翠玲、姬琳、张寒凝、陈嬿、魏娜、贺文忠、李春艳、谢益、潘一吾、廖曦、邓彬、张敏、杨永俭、杜力徐晴、门坤玲助教:徐庆文、姥海永、史一飞、窦小敏、姜靓、张立“产品系统设计与理论”博士专业(江苏省“十一五”重点学科)产品系统设计与理论是一个新兴的、综合性的应用研究学科方向,主要研究产品系统的设计艺术创新的规律、行为和文化价值。
浅谈工业设计作者:蒋晓来源:《CAD/CAM与制造业信息化》2014年第01期作者介绍:蒋晓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工业设计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多年从事交互设计、情感化与体验设计、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产品创意设计、可用性与用户体验等方向的研究。
曾参与完成国家“九五”重点科技攻关子项目,主编国家级“十一五”规划教材一部。
近年来,出版图书十二种,发表论文四十余篇,完成科研项目十余项。
工作室网址:http://工业设计(Industrial Design 简称ID)一词,最早出现在20世纪初的美国,1919年,设计师西奈尔(Joseph Sinel,1889~1975)开设了自己的设计事务所,并在信封上印上“工业设计”一词,用以代替工艺美术和实用美术这些概念而开始使用的。
工业设计是经过产业革命,实现工业化大生产以后的产物。
工业设计有传统和现代之分,也有广义和狭义的理解,工业设计在不同的国家其定义亦不相同。
随着世界工业的发展,其内涵和外延也是不断地充实和扩大。
从历史视角看,不同背景下人们对工业设计有多次不同的定义。
1970年国际工业设计协会ICSID(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Societies of Industrial Design)为工业设计下了一个完整的定义:“工业设计,是一种根据产业状况以决定制作物品之适应特质的创造活动。
适应物品特质,不单指物品的结构,而是兼顾使用者和生产者双方的观点,使抽象的概念系统化,完成统一而具体化的物品形象,意即着眼于根本的结构与机能间的相互关系,其根据工业生产的条件扩大了人类环境的局面。
”1980年国际工业设计协会理事会(ICSID)给工业设计更新的定义:“就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而言,凭借训练、技术知识、经验及视觉感受,而赋予材料、结构、构造、形态、色彩、表面加工及装饰以新的品质和规格,叫做工业设计。
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工业设计师应当在上述工业产品全部侧面或其中几个方面进行工作,而且,当需要工业设计师对包装、宣传、展示和市场开发等问题的解决付出自己的技术知识、经验以及视觉评价能力时,这也属于工业设计的范畴。
邓鸿勋:原海南省委书记吴仁祜:原总后军需部副部长、党委副书记,少将汤天署:中国轻工业联合总会副会长苏森:原青海省副省长徐国健:原江苏省委常委、组织部长包国新:江苏省政协副主席,原江苏省财政厅长李华栋:江西省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江西省委会主委,江西省科学院副院长王瑞元:原商业部商办工业司司长,中谷粮油集团副董事长兼总裁陈士家:原上海市粮食局党组书记、局长周秀德:原江苏省供销社主任杜国玲:苏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袁秀梅:现任海南省人民政府政务服务中心主任,原海口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伟: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局长、党组书记易振球:原广东省体改委主任蔡永伦:原桂林市市长,广西工商管理局局长马振华:原西安市副市长、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主任吴国梁:原江苏省粮食局局长刘恒山:山东省商业厅厅长、党组书记。
山东省商业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戴顺林:原山东省纺织工业厅厅长陆益桐:原四川省纺织工业厅长尤新:原轻工业部食品局总工程师、司长傅敦智:原安徽省粮食局副局长,阜阳地区行政公署副专员朱念琳: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市场部主任王根源:原德州市副市长,德棉集团董事长毛庚年:原连云港市副市长盛志刚:原合肥市副市长朱民阳:无锡市委常委、江阴市委书记秦武:蚌埠市副市长麻建国:原无锡市副市长,江苏省政协副秘书长张叶飞:无锡市委常委章一中:无锡市政协副主席、民进无锡市委主委陈琛:厦门市同安区区委书记孙贵宝:民建宁夏回族自治区委主委,宁夏中卫市副市长卢艳光:江苏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副局长刘绍文: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沈德林:原盐城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赵明:原广西壮族自治区体改委副主任许卫国:无锡市人大副主任郑廷贵:湖北当阳市委副书记、市长姜龙:江苏海门市委书记汪驰:浙江文成县委副书记、县长上市公司:季克良:茅台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蒋金华:江苏开元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华正兴:重庆啤酒董事长张亚东:原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樊伟: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总工程师邵瑞琦:原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先保:安徽洽洽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自主创业)乔昕:深圳市实益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自主创业)孙松华:安徽古井贡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叶伟泉:宜宾五粮液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家岭:原中国轻骑集团董事长、总裁兼党委书记彭小英:诚志股份副总裁,江西草珊瑚集团公司董事长(自主创业)高春和:江苏时代超市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兼总裁郭东劭:钱江摩托公司董事总经理兼总工程师高仲芳:无锡市太极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顾诚:上海申通地铁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陶寿龙:江龙集团董事长(自主创业)陈兴康:大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自主创业)胡云峰:徐州维维食品饮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田为坤:双象股份常务副总经理吴云生:中国华源集团董事长,原安徽省纺织工业厅厅长赵继东:上海华源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洪平凡:联合国全球经济监测部主任、经济学家山奇:著名策划人/ 音乐人/ 制作人/学者/ 导演姚惠源:农产品深加工重大科技专项首席专家,中国工程院有效候选人诸葛健:发酵工程专家,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中国工程院有效候选人熊幼翎:长江学者王小元:长江学者冯露:南开大学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张伟:北京工业大学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陈坚:江南大学校长,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陈卫:江南大学教授,国家杰青青年基金获得者徐同根:档案专家,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获得者孙志浩: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教授,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获得者刘立明:江南大学教授,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获得者,江南大学第一位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杨瑞金:江南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获得者徐学明:江南大学食品学院副院长,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获得者任树忠:江苏省睢宁县酒厂总工程师,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陶文沂:原江南大学校长,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刘大川:武汉工业学院副院长,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张福昌: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教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刘恒飞:原吉林省粮食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许美琪:《家具》杂志社主编,教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李寅:中科院微生物所能源与工业生物技术中心主任、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沈卓娅: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全国模范教师宛晓春:安徽农业大学校长王武:江南大学副校长,全国人大代表王嘉华:南通大学党委副书记汤斌:安徽工程大学副校长蒋家新:中国计量学院副校长丁霄霖:原无锡轻工大学校长孙武亮:武汉粮食工业学院院长张根旺:原郑州粮食学院院长周坚:武汉工业学院副院长高亚东:南京经济学院副院长、党委副书记何晓佑: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钱慈明:无锡轻工业学院党委书记袁育芬:国家粮食储备局郑州科研设计院院长周伯川:国家粮食储备局西安油脂科学研究设计院院长姚专:国家粮食储备局无锡科学研究设计院院长孙晓明:供销总社南京野生植物综合利用研究院副院长孙颎: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院长张金泽: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副院长沈振寰:轻工业部环保所所长、总工程师周新平:江西省轻工业设计院副院长刘建军:山东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院长程渡:内蒙古自治区牧吉草地研究所所长欧朝东:广西粮油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胡文效:山东省酿酒葡萄科学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高国强:无锡市城市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张荣华: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王远东:无锡高等师范学校党委书记吴雪纯: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副院长贺仰东: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戴光顺: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林家阳:同济大学传播学院院长、设计艺术研究中心主任王沂蓬: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党总支书记,奥运奖牌设计者崔武卫:现任加拿大农业部科学家杨虹: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风险评估研究员尹象胜:美国酿酒化学家协会(ASBC)主席。
第一工作室曹鸣1、大众概念车设计项目(与上海大众合作课题)起亚汽车设计大赛针对相应的合作项目与比赛的课题,需要具备一定的汽车设计知识及全面的设计表达的能力。
2、城市次级交通工具设计(磁动车、自行车、滑板车等)关注日常生活出行方式,基于系统范畴进行设计思考,希望多关注平民生活。
3、传统的现代。
基于本土文化研究的现代家具家居产品设计。
刘钢1、电动生活(自行车Bike、乘用车Car、游艇Yacht、有轨电车Train、充电设备Charging、公共设施Public等)2、移动生活(手机Phone、平板电脑Pad、笔电Notebook、耳机等数码附件Accessory、保护壳及外套Shell等)3、城市生活(餐饮器具、烟具酒具、生活用具、办公用品、家居摆设、儿童游具等巩淼森1、可持续设计:以可持续性为目标的设计课题(如“环境未来”中英高校低碳设计竞赛)2、产品服务体系设计(如“Tucano+Apple”项目、上一届“藤工坊”、“健身系统”课题等)3、单兵携行终端设计(企业合作项目)张宪1、工艺的痕迹关键词:慢、精致、引导新的生活方式、向传统致敬;背景:现实生活的快节奏与慢工出细活的工艺技术似已形成对立,日渐凋敝的传统工艺需设计介入开辟新路径。
目的:探索设计师介入工艺的可能性与方法,重塑传统的同时引导慢生活。
2、日常的另一面关键词:意外、创造新价值、可持续;背景:我们身边充斥着太多的廉价物品,他们被快速生产、快速消费、快速抛弃,设计可有力量使廉价不再廉价?目的:赋予寻常之物新价值,籍此延续物品的生命。
3、自然附体关键词:绿植、枯枝、装置、自然新表现。
背景:常常看到寻常人家腾出方寸之地摆弄花草,人们渴求自然的心从未消褪过,即使没有私家园林,自然也可以籍着物与人的身体有新的表现。
目的:自然可安抚心灵,设计可将此日渐稀缺之物纳入生活。
沈杰1、体验——关注时间维度意义的产品2、回归——关注形态、材料、构造之机能意义的产品3、传承——关注形态、材料、构造之文化意义的产品注释:时间维度——产品不限于满足某个割裂的状态的需要,而更注重与使用者的某一段时间的交互关系。
2010艺术节美术专家讲座工作安排及流程一、后勤1、印刷横幅:(12月16日前总务处负责)内容:江南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张凌浩教授讲座“全国美术高考与特长生招生情况分析”要求:挂行政楼四楼学术报告厅上,红底黄字,两边到边2、鲜花、水、订餐:(12月17日上午前总务处负责)插花1盆摆放讲台正中嘉宾胸花10个嘉宾席处放好矿泉水艺术节组织委员会、嘉宾晚餐3、座位区域提示:(12月16号前钟美琴、谢静老师负责)嘉宾席2排教师席中间学生席最后5排4、摄影:程洲老师(12月17日下午2:00)5、音箱电脑:刘霞老师(12月17日下午2:00)6、礼仪及维持秩序:张兰兰老师负责(12月17日下午2:00)礼仪学生2名、签到2人、维持秩序4人7、学校大屏幕周工作安排:(12月13日-17日刘霞老师负责)1)周五14:30 2010艺术节美术专家讲座“全国美术高考与特长生招生情况分析”2)专家简介(12月13日显示)张凌浩,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副院长,工业设计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入选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学干教师。
在国内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15余篇,并如版《产品形象的视觉设计》、《产品的语意》等著作。
主持参与捷按特、正泰等多项产品开发与策略推广。
设计和指导的作品获第十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环境设施概念设计比赛等多个奖项。
3)热烈欢迎江南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张凌浩教授来校指导艺术工作(12月17日显示)广州市第六十五中学艺术节组委会2010年12月9日2010艺术节美术专家讲座工作流程及安排二、参加人员:(12月17日下午2:20)1、艺术节组织委员会主任:朱继忠副主任:江金明杨斗委员:肖淦平江永雄邝鉴演罗永新江建辉沈在连梁伟针雷基洪朱天放黄燕飞郑冬梅张兰兰陈亚谋田正辉曾国志王耀顺王晓东张晓玉2、特邀嘉宾:赞助单位领导、广州市美术中学副校长黄隆基、白云区高中美术教研员陈紫帆、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主任翟成3、市、区师生代表培英总校:熊健、培英太和:牛宝丰、白云中学:邓中华、杨淡鑫、彭加木中学:李仲明、郑亮亮、广大附校:张岭裕、同德南方:童文举、广外附校:王岳盛、市65中学:全体美术教师、市66中学:刘海蓉、市68中学:黄南华、刘晓敏、肖器宇、梁昕、市71中学:罗敏、市80中学:陈兴庸、市81中学:周剑、黄贞珏、广州市美术中学师生4、本校各级班主任及学生代表高一级参加班主任及学生代表:(高一级长王耀顺老师负责12月17日下午2:10到)高二级参加班主任及学生代表:(高二级长曾国志老师负责12月17日下午2:10到)高三级参加班主任及学生代表:(高三级长田正辉老师负责12月17日下午2:10到三、讲座流程广州市第六十五中学艺术节组委会2010年12月9日。
江南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2013届(09级)争优答辩学生名单包装工程专业:姓名毕业设计题目指导教师沈涛气相防锈包装材料的制备及性能评价—防锈膜卢立新刘婧时间温度指示器中淀粉酶的固定技术研究钱静王利培小型固体颗粒胶囊充填包装机的设计王利强张哲源包装纸板用疏水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张新昌章俊祥袜子骑马标插钩打钉机设计蔡和平罗仡袜子挂标机设计陆佳平赵丽伟湿度对蜂窝纸板能量吸收行为的影响王军张鑫鑫粽子自动真空包装工艺方案研究与设计陆佳平张志伟袜子腰标机设计蔡和平吴联顺日常用品包装创新设计龚宁平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姓名毕业设计题目指导教师李欢欢连续式15KW微波真空干燥机的设计石秀东朱天立微波干燥曲线模拟和仿真李静安琪茶汁旋转浓缩装置传动部件设计崔政伟徐源学校综合楼螺杆机空调系统设计朱海清李吉祥一种双涡流果蔬清洗机的内流数值模拟研究戴宁张欢欢行政综合楼地源热泵空调系统设计朱海清刘华伟功率控制电路设计与制造浦宏杰宋全森疗养院冰蓄冷空调系统设计朱海清徐满小型双螺杆挤压机设计张裕中张小林新型安全阀校验台夹紧与提升设备设计李静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制造+模具方向):姓名毕业设计题目指导教师童洁筷子清洗烘干排序机设计汪群康晓静扭结式糖果包装机的改进设计(二)汪群周斌轿车稳定杆中频感应加热自动上料、理料及出料生产线的设计周建华马群圆柱端面专用磨床设计傅蔡安纪飞赛车车架优化设计傅蔡安高海峰微型模块化台式数控机床机械结构的研发傅蔡安韩威陶瓷上秞生产线旋转平台系统的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武美萍单汝健铁路重载货车制动机箱壳成型分析及模具设计任志俊王向东钛基燃料电池极板成型性能分析及成型模具设计任志俊单晖基于模块化机器人的柔性装配线设计李楠薛杰回转式自动装配机设计李楠严宇峰圆珠笔芯自动装配线设计(三)袁艳玲顾夏东多功能卧式枕型包装机的改进设计(一)袁艳玲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机电方向)姓名毕业设计题目指导教师孙沂琳 6自由度台式关节机器人设计周一届徐灿绳牵引并联机器人设计周一届韩松林鸡肉哑铃成型机设计周一届周海英基于机器视觉的梨表面检测方法研究化春键陈宵燕 6自由度关节型台式机器人设计——控制系统软件设计张秋菊宋嘉伟新型螺杆加工数控铣床设计张秋菊王帅阻尼器对汽车碰撞性能的影响张超锋马祺超变形机器人设计—变形机器人总体结构设计及制作尤丽华吕福彬电路板外形自动检测机检测控制系统设计尤丽华蔡晨 PCB输送系统三轴联动机械手结构设计吴静静朱伟华基于ARM Cortex-M3的STM32智能小车感知与控制功能开发李挺王幸皋 FMS上下料机械人作业规划与实现李挺刘振四旋翼飞行器飞控模型的建立及控制系统设计张洪杜汶励吸尘机器人的设计张洪宗冠臣自行车自动变速系统设计盛卫锋卞启杰微型六旋翼飞行器控制系统设计盛卫锋张德浩模块化多功能台式数控机床设计(底层控制器) 陈海卫董君雨模块化多功能台式数控机床设计(上层软件) 陈海卫白亮亮滚筒洗衣机用磁流变阻尼器的设计陈海卫陈光微型四旋翼直升机设计周德强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设计+基础方向)姓名毕业设计题目指导教师何杰救生艇收放装置的设计孙明段攀自动印标机设计蔡召冲谢尚祥可移动配重式擦窗机结构设计、平衡控制和稳定性研究田常录赵倩文船用水密门液压及电控系统设计孙明苏丽丽汽车发动机盖锁的结构设计与改进何雪明查加浩食品给料装置的设计邵振国李洋材料受力变形实验装置的设计邵振国沙美妤斜盘柱塞泵设计刘利国任翔超高楼层逃生用救援设备的设计及优化何雪明刘洪轩大型桥梁专用轨道式伸缩吊船结构设计和稳定性研究田常录郑迪大型屋面轨道式擦窗机结构设计和计算分析田常录张扬基于流体动力学分析的齿轮泵改进设计何雪明陈望轿车座椅的设计分析与优化闫俊霞郁艳明双齿辊破碎机设计倪自丰机械工程学院2013-6-5。
江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中西沐浴文化比较研究和我国沐浴发展趋势探索姓名:周晓江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工业设计工程指导教师:江建民20040101弟二蕈黄十沭沿旋和观念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进入中国的,到20世纪20年代,现代卫浴设施和观念在中国象上海这样的一些大城市慢慢推广开来。
1949年后国产洁具在唐山开始生产,但是发展缓慢,直到1980年改革开放后才有了飞速的发展。
尽管在中国由于地域的差异而存在着对洗浴观念的差异,但是,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卫浴空间大多是强调功能性,由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浴室和卫生间还没有明显的区分…一这名字就让人有一个最直接的解释:沐浴,就是为了清洁卫生。
因此,“卫生问”总是被安排在某一个阴暗的角落,这对于连住房都无法解决的人来说也许是真的出于无奈。
据广州市建筑装饰协会的一项调查表明:在go年代末期广州居民的居室中,卫生间的面积占建筑总面积的平均数还不到百分之四,只能满足人最起码的生理需求。
由此看来大多数的人的居室还是以最基本功能为主的。
他们要求的是一个容易清洁的、合理布局和功能强的浴室。
随着经济、城市基础设施和制造业的发展,人们对家庭沐浴的理解也在发生变化。
那种对沐浴深层次的理解和渴望又开始抬头,人们越来越多的把高科技运用到实现自己的沐浴梦想上。
因为现代浴室设备和家具的加入,使卫生问在功能上超越了传统的洗浴、方便等基本功能,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新的文化倾向,即“3R'’卫浴文化理念:放松(Relax)、充电(Recharge)、恢复(Restore)。
在这种新的文化理念之下,卫浴间已然成为除起居室外、最让人们停留休憩、图2一l现代浴室“3R”卫浴文化理念的引入放松身心的享乐空间。
卫浴空间的面积在扩大,空间的形式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以前缩在角落的“卫生间”变得位置重要了,开放了,各种各样的设各和家具也进入到这一空间。
功能化的浴室设备和家具有着显著的个性化特征,打破了以往的使用界限,重组了传统的家居空间分配模式,将穿衣间、化妆间、储物间有机地统一在一起,同时,还包括了健身、休闲、娱乐的成分。
GONG MIAOSEN: THE FUNDAMENTAL CONCEPT OF SOCIAL DESIGN IS "KEEN CARE"巩淼森:社会设计的根本理念是“敏锐的关怀”《设计》:作为国内最早从事社会设计的学者之一,您从何时开始关注或实践社会设计的?能否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概括您进行社会设计实践的理念?巩淼森:这要追溯到我在意大利留学的经历了。
2005年,我申获一笔意大利政府奖学金,在米兰理工大学POLI.Design攻读战略设计(MDS)二级专业硕士学位。
这个课程培养方案的四大核心板块为可持续设计、服务设计、社会设计和商业模式设计。
这些内容其实与我当时的留学意图有一定的差异,那时国内设计教育和产业的实际状况是传统工业设计的水平和发挥空间还很有限,对可持续设计、服务设计、社会设计等新兴领域的关注较少,我急切希望学习意大利在家具、电器、文创等各类产品设计的方法和经验。
直到课程学习的后半段,我才充分意识到这些新兴领域的价值以及为何称其为战略设计,遂申请了意大利政府博士奖学金,师从埃佐·曼奇尼(Ezio Manzini)教授从事可持续战略设计和社会创新设计方向的研究。
在读博期间,参于了欧盟EMUDE和联合国环境署CCSL等大型社会创新研究项目,参会组织了2008 Changing the Change国际可持续设计学术会议和2008采访人:李叶 李杰受访者:巩淼森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巩淼森,博士,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DESIS Lab主任,米兰理工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联合培养的设计学博士。
现任国际艺术与设计院校联盟(Cumulus Association )执委,国际社会创新与可持续设计联盟(DESIS Network)国际协调委员会委员及中国联盟(DESIS-China)联合协调员,中国高校设计学博士论坛和中国服务设计教育联盟的发起人之一。
浅谈工业设计的理念作者:暂无来源:《智能制造》 2014年第11期撰文 /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江南火鸟设计工作室张振东蒋晓自从20世纪初叶开始,工业设计经历了从工业时代到后工业时代的飞速变革。
这种变革不仅仅包含外在造型特征的进化,更重要的是工业设计理念发生的深刻变化。
在短短的100年时间里,工业设计领域出现过纷繁多样的理念。
总的来说,工业设计从工业时代对“物”的设计,逐渐转变为后工业社会对“非物”的设计。
一、工业时代的设计理念:对形式与功能的探索工业设计产生于现代化大工业生产的背景,它经过了以工艺美术运动和新艺术运动为代表的酝酿和探索阶段,以包豪斯和现代主义为代表的形成与发展时期,以及以后现代主义等新兴理念产生的时期。
在以实体产品为主要设计对象的工业时代,工业设计探讨的终极命题便是:如何达到产品形式与功能的统一。
围绕着这个问题,衍生出众多影响深远的设计理念。
1.现代主义现代主义发源于1907年成立的德意志制造联盟,在20世纪30年代随着包豪斯的兴盛而成熟,它对工业设计产生过极为深远的影响。
(图1为现代主义设计案例)就设计理念来说,现代主义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理性主义理念。
产品的设计不依附于对外观和装饰的需要,而是理性分析做出最符合产品功能需求的适当设计。
(2)“形式服从功能”。
现代主义设计追求简约的造型,常常使用简单的几何造型。
对于装饰一般持有反对的意见。
(3)设计的民主化。
现代主义在发展初期是建立在工业化大生产和人民大众需求的基础之上的,带有一定的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色彩,关注廉价实用的大规模生产产品。
2.后现代主义从理念上来说,后现代主义反对设计形式的单一化,反对理性主义,关注人性,注重产品的意义和内涵。
(图2为后现代主义设计案例)后现代主义的发言人斯特恩(RobertA.M.Stem)把后现代主义的主要特征归结为三点:文脉主义、引喻主义和装饰主义。
从理念上看,后现代设计力图让设计更贴近人性,更有趣,更有生命力,这很像是对冷漠的现代主义的一种修正。
深深怀念百利达研修班和松丸隆先生作者:***来源:《设计》2020年第14期在我從事工业设计教育的历史过程中,与日本的谷田社长和松丸隆先生的交往中建立了难以忘怀的情谊,至今还留下一段段美好的记忆。
百利达公司在中国东莞设立的百利达公司开设国际艺术研究所对中国设计事业的贡献更是值得永远铭记。
1987年百利达公司设计室室长松丸隆先生访问无锡,我参与接待(当时我担任无锡轻院造型系主持工作的党总支副书记)。
当时用不太流畅的日语与他交谈,他竟然也能说点儿汉语。
原来他少年时代有一段在北京生活的经历,有着帮助中国发展工业设计的情结。
而我即将在翌年去日本访学,希望得到他们的帮助。
正好他们公司在秋田新建了工厂;会议室需要一幅大画,社长喜欢牡丹,我当即答应为他们画一幅,作为赠礼,松丸先生喜出望外。
事后我画了一幅6尺宣纸的牡丹图,16朵各色牡丹,72只蜜蜂,题款是“天上有香能盖世,国中无色可为邻”,寓意他们企业独领风骚,画好就托人带了过去。
1988年4月底,我作为姐妹学校首位访学人员前往东京造形大学。
松丸隆先生知道后第一时间来宿舍看望我,请我吃晚饭,设计室的橫内富义先生作陪。
边吃边聊,聊得很轻松,让我了解到很多日本的情况。
有时不免说说笑话。
当我想上卫生间时,饭店服务员告诉我到最里面一间,我一看门框上挂着“经理室”的牌子,敲了敲门没有回应,就推开门往里张望了一下,确实是卫生间。
回到饭桌上,我问他们为什么是经理室,松丸先生笑着说:你们中国不是也叫“一号”吗?这时我才知道碰到中国通了。
后来谷田社长亲自请我吃饭,介绍他们公司的情况,并了解一些有关中国的事情。
谷田社长对艺术有浓厚的兴趣,我也根据他的爱好赠送了一些书画作品。
正好杨向东老师先我一年在千叶大学留学,我们是轻工部日语培训班的同学,一起约好星期天到百利达公司拜访。
我们发现公司对设计很重视,松丸隆先生有很高的地位。
我们在那里不仅能够学到一些设计的知识技能,还能了解企业设计的实际流程。
2010年设计学院相关硕士点研究生导师及研究方向一览有意报考江南大学设计学院设计艺术学、美术学、工业设计工程的考生, 必须在报名考试前对导师及具体的研究方向有所了解和选择, 并通过邮箱或其它联系方式与导师取得联系, 就所报导师及方向进行双向的沟通和确认。
如需对导师及研究成果作进一步的详细了解,可通过谷歌或其他学术搜索进行:1、 Google 学术搜索(/;2、万方数据(/;3、 CNKI 知识搜索(/Default.aspx等。
教授硕导一般每届指导硕士研究生 5-8名,副教授硕导每届指导硕士研究生 3-5名。
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艺术硕士(MFA 导师及研究方向一、工业设计及理论1、李世国教授,交互设计工作室主任研究方向:产品交互设计;设计艺术的数字化研究; 产品虚拟展示设计(此方向招收适量跨专业机械、信息类工科专业学生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电子邮箱:shiguo_edu@2、潘祖平教授,基础造型工作室主任研究方向:基础造型教学研究;环境空间中的动造型研究;民族艺术设计研究(工设、视觉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电子邮箱:pzp20734@3、张宇红教授,交互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产品设计研究;产品人性化设计研究;交通工具与社会、自然环境的研究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电子邮箱:wushouyu@4、张焘副教授,系统整合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工业设计与资源利用;产品开发;设计管理(此方向招收适量跨专业学生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电子邮箱:zhangtaodesign@5、张凌浩副教授,博士,系统整合设计工作室主任研究方向:产品创新设计及管理; 产品系统及服务设计 (此方向招收少量视觉专业学生 ; 传统文化的可持续设计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电子邮箱:wowo.zlh@6、蒋晓副教授,交互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此方向招收跨专业机械、信息类工科专业学生;产品交互设计;可用性与用户体验研究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电子邮箱:cwtyz@7、于帆副教授,系统整合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感性设计研究、产品系统设计与管理研究、本土化设计研究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电子邮箱:yufan_10group@8、熊微副教授,博士,生活创新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工业设计及艺术设计历史与理论(设计批评研究、生活创新设计及理论研究、 20世纪中国平面设计研究、陶瓷艺术史论研究(招收跨专业学生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电子邮箱:xiongw03@9、杜军虎副教授,博士,文化创意与策划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工业设计及艺术设计历史与理论 (艺术设计历史与理论研究、艺术设计批评理论研究 (招收跨专业学生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电子邮箱:dsj-015@10、张凌浩副教授—张福昌教授组合,张福昌教授、博士生导师,设计文化与科学研究所导师研究方向:家具设计研究;传统产业的设计振兴;无障碍人性化设计研究(招收少量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电子邮箱:wfczhang@11、李世国教授—李彬彬教授组合,李彬彬教授,设计文化与科学研究所导师研究方向:设计心理研究;设计效果心理评价;产品品牌心理研究(招收少量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电子邮箱:lbbwx@12、鲍懿喜副教授,文化创意与策划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设计社会学、文化创意与设计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电子邮箱:byx7161@13、过伟敏教授,博士生导师,景观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环境设施产品研究(此方向招收少量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艺术设计硕士(MFA电子邮箱:gwm6316@14、徐诚一教授,公共艺术设计工作室主任研究方向:礼品与旅游纪念品开发研究(此方向招收少量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联系电话:136-01489318(短信联系15、朱蓉副教授,博士,景观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环境设施产品研究(此方向招收少量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艺术设计硕士(MFA电子邮箱:zhurongseu@16、吴尧副教授,博士,建筑设计工作室主任研究方向:环境设施产品研究(此方向招收少量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艺术设计硕士(MFA电子邮箱:wuyaoseu@二、视觉传达设计及理论1、王安霞教授,品牌形象与包装设计工作室主任研究方向:包装设计与理论研究;绿色包装研究;传统艺术设计研究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艺术设计硕士(MFA电子邮箱:waxdesigner@2、王安霞教授—陈新华教授组合陈新华教授,数字媒体与多维视觉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企业形象及品牌形象战略研究; 民族视觉符号研究; 二维到多维拓展的设计研究; 概念设计与创新研究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艺术设计硕士(MFA电子邮箱:xinhuachen@3、朱华副教授,品牌形象与包装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广告设计与理论研究;色彩设计理论及其应用研究;传统艺术设计应用研究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艺术设计硕士(MFA邮箱:nailaohua@4、过宏雷副教授,品牌形象与包装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企业形象及品牌形象战略研究;视觉传达设计理论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艺术设计硕士(MFA电子邮箱:guohonglei211@5、熊微副教授,博士,生活创新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工业设计及艺术设计历史与理论(设计批评研究、生活创新设计及理论研究、 20世纪中国平面设计研究、陶瓷艺术史论研究(招收跨专业学生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电子邮箱:xiongw03@6、杜军虎副教授,博士,文化创意与策划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工业设计及艺术设计历史与理论 (艺术设计历史与理论研究、艺术设计批评理论研究 (招收跨专业学生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电子邮箱:dsj-015@7、吴祐昕副教授,文化创意与策划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设计管理、网络化生存设计研究、文化创意与广告设计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电子邮箱:wuyouxin@吴祐昕博客 :/u/17360473438、李道国副教授,文化创意与策划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视觉传播与设计研究;视觉设计的符号学研究;传统文化资源的创新设计研究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电子邮箱:wuxilidaoguo@三、环境艺术设计及理论1、过伟敏教授,博士生导师,景观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建筑艺术遗产保护与再生;城市景观艺术设计理论与方法;环境艺术系统设计研究; 环境设施产品研究(工设方向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艺术设计硕士(MFA电子邮箱:gwm6316@2、毛白滔教授,室内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建筑文化及伦理功能研究;建筑美学及建筑批评研究;建筑室内外环境设计研究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艺术设计硕士(MFA电子邮箱:baitao8118@3、杨茂川副教授,室内设计工作室主任研究方向:地域空间发展研究;传统文化应用研究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艺术设计硕士(MFA电子邮箱:yangmc007@4、朱蓉副教授,博士,景观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建筑设计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艺术设计硕士(MFA电子邮箱:zhurongseu@5、吴尧副教授,博士,建筑设计工作室主任研究方向:建筑设计及理论;历史建筑保护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艺术设计硕士(MFA电子邮箱:wuyaoseu@6、史明副教授,景观设计工作室主任研究方向:建筑设计方法与理论研究;景观艺术设计方法与理论研究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艺术设计硕士(MFA电子邮箱:sm7683@四、公共艺术设计及理论1、徐诚一教授,公共艺术设计工作室主任研究方向:公共艺术研究;公共艺术与民间艺术理论研究; 礼品与旅游纪念品开发研究 (工设方向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联系电话:136-01489318(短信联系2、周阿成副教授,公共艺术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公共艺术创作设计与理论研究;当代雕塑艺术研究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电子邮箱:zac876@3、王峰副教授,博士,公共艺术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公共艺术研究;数字化虚拟展示设计研究;城市艺术遗产保护与再设计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电子邮箱:water6@4、赵昆伦副教授,公共艺术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公共艺术策划与表现指导学位:设计艺术学、工业设计工程电子邮箱:liwu737@美术学导师及研究方向1、徐诚一教授,公共艺术设计工作室主任研究方向:景观与装饰雕塑研究;造型艺术理论研究;民间与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指导学位:美术学联系电话:136-01489318(短信联系2、陈嘉全教授,新艺术形态研究工作室主任研究方向:绘画艺术;造型艺术理论研究指导学位:美术学电子邮箱:cc90902@3、唐鼎华教授,基础造型研究工作室主任研究方向:国画;设计素描;插图设计;动漫连环画指导学位:美术学电子邮箱:tangdingding@4、黄培杰教授,绘画研究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中国画研究指导学位:美术学电子邮箱:huangpeijie2008@5、李方明教授,绘画研究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油画语言;油画创作研究指导学位:美术学电子邮箱:henryxiewenhao@6、王建源副教授,绘画研究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书法艺术研究指导学位:美术学电子邮箱:wangjy@ 7、周阿成副教授,公共艺术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公共艺术创作设计与理论研究;当代雕塑艺术研究指导学位:美术学电子邮箱:zac876@ 8、周亮副教授,博士,绘画研究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中国美术史;中国版画史;版画创作研究指导学位:美术学电子邮箱:drzhouliang@ 9、王大濛副教授,绘画研究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中国画研究;花鸟画研究与创作指导学位:美术学电子邮箱:1303350770@ 10、顾琴副教授,信息设计与文字设计工作室导师研究方向:书法和篆刻实践与理论研究、书画鉴定、视觉传达中的现代书刻艺术研究指导学位:美术学电子邮箱:guqinjiaoxue@ 顾琴博客:/pingbuju 江南大学设计学院师资队伍教授:过伟敏王安霞、李世国、徐诚一、毛白滔、陈新华、陈嘉全、唐鼎华、张宇红、潘祖平、黄培杰、李方明、顾平、杨茂川副教授:冉海泉、周亮、朱华、过宏雷、鲍懿喜、蒋晓、张焘、于帆、张凌浩、周阿成、史明、朱蓉、吴尧、邵剑波孙政军、熊微、杜军虎、李道国、吴祐昕、赵昆伦、杜守帅、顾琴、王建源、王大濛、田超、吴宇华、陈伟萍、朱志刚张丽英、姬佐秋、魏洁讲师:朱方诚、章岁青、邹林、胡心怡、孙立新、唐宏轩、陈旻瑾、林煜峰、方如、陈原川、吴建军、江明、王俊、代福平崔华春、赵明、张雳、徐建海、沈杰、张宪、许洪滨、殷润元、邓嵘、曹鸣、黄昊、刘钢、巩淼森、吴科玲谢恒强、张贇、余雅林、周震、吴恽、何隽、张希晨、范晓莉、杜鹏、高亚峰、吕永新、范剑才、宣炜、林瑛张翠玲、姬琳、张寒凝、陈嬿、魏娜、贺文忠、李春艳、谢益、潘一吾、廖曦、邓彬、张敏、杨永俭、杜力徐晴、门坤玲助教:徐庆文、姥海永、史一飞、窦小敏、姜靓、张立“产品系统设计与理论” 博士专业(江苏省“十一五”重点学科)产品系统设计与理论是一个新兴的、综合性的应用研究学科方向,主要研究产品系统的设计艺术创新的规律、行为和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