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青年教师的苦恼与困惑

  • 格式:doc
  • 大小:38.50 KB
  • 文档页数: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拨云开雾,一路前行

——小学语文青年教师的苦恼与困惑时光荏苒,白驹过隙。再回首,已不再是菁菁校园的一员,再回首,告别青春年少的浮华。转眼间,12月了,不知不觉间工作已经近半年了,7月毕业时,带着梦想与憧憬离开校园,8月30日,踏进历城双语实验学校的大门,成为了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未脱稚气,犹带懵懂,漫漫人生路业已开始。回首来路,云雾弥漫,仰望前方,些许迷茫。

带着苦恼,带着困惑,走过了这一段路程,再回首,有对教师这个职业的感想;有对语文这门学科的困惑;有对语文教学的苦恼,尤其值此课程改革之机,在学校致力高效课堂之时;有对班级管理的心有余而力不足。下面将一一述来,现云现雾,为的是拨云开雾,一路前行!

一、对教师职业的感想与困惑:

教师,一直以来在我的字典里都是光荣和神圣的代表,上小学的时候,我羡慕老师的神气,我决心将来也当一名“孩子王”;中学时代,我仰慕老师的知识渊博,正是在老师的教导之下,才使我们变得有智慧,有才华。正像一句话所描述的那样: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用笔耕耘,用语言播种,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这是人民教师崇高的劳动。正是这份憧憬,这份执着给了我无穷的力量,使我的人生信念更加坚定,于是,在人生的第一个十字路口,我毅然选择了教师的这一职业,或许这个职业无法带给你多大的财富,无法带给你多大的荣耀,可是当看到一个个孩子的时候,内心里充满着最会心的笑意。

作为刚离开学校园从事教育事业的新手,我怀着激动而又沉重的心情对待每一天的工作。对于教师的描述,历代都有不同的形容。《周记》中说:“师,教之以道者称也”;杨雄则认为:“师者,人之模范也”;唐代韩愈也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现在,也常常在教科书上看到这样形容:教师是“天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教师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师。当初,我就是怀着对教师的无限敬仰和崇敬之情选择为人师表这条道路。但现实,教师应有的地位并非如此。以前对于人民教师,人们洋溢着太多太多的赞美:燃烧的蜡烛、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之类等等。人们习惯把教师的职业在理论上、言辞上人为抬高到某种高度,这体现了社会和国家有意识重视教育并提高教师地位。一直以来,

舆论有一种并不正确的导向:教师要奉献,要牺牲自己成就别人,燃烧自己,照亮别人,默默无闻,无怨无悔。教师也是凡人啊,做的也只是普通的工作,教师们顶着一份光环在国家、社会和人们的关注下喘息着。于是,越来越多关于教师的报道出现了,既包括赞扬那些只靠吃草来挤奶的教育界的具有奉献精神的牛,谁知道,更多的是对师德问题、教师“腐败”现象的大加纰漏。谁都能理解这些声音背后蕴含的对教师和教师职业的美好期待。但在文字背后,我也知道:社会对教师和教师职业的普遍认知还缺少一份人文关怀。所以当前,我们太需要以一种平常的心态来面对教师这一职业。

二、对语文这一学科的感想与困惑:

1、语文作文一门语言的主体性的丧失。长期以来,语文不是为了自身而存在,而是作为一种服务性的工具。基于这一认识,编写教材时不得不考虑别科学习和今后工作的需要,尽量把教材编写成一部“百科全书”。而教材中那大量的说明文、应用文和一部分议论文,语言干瘪,索然寡味,大大败坏了学生语文学习的胃口,挫伤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致使语文课沦为“最不受欢迎”的课程之一。同样原因,历年高考命题,总要煞费苦心地去编制一些“非语文”的题目,尤其是那些艰深晦涩的说明文,弄得考生焦头烂额,看得作家们也晕头转向,这就难怪别人怀疑高考命题者是“语文出身”。一个学生对所学的东西极少有或者毫无兴趣,教师又凭什么奢望人家喜爱你所教的学科?用什么力量去感召人家养成良好的语言文字习惯呢?也因为人们对语文学科的这一不科学认识,使得语文学科的生存空间逐渐缩小,语文教学的生态环境却日趋恶化,在不少学校,语文实际上已经沦落为二类学科了,这一前景堪忧。

2、片面地理解了语言和思维的关系,过高地估计了语文教学对于思维发展的促进作用,损害了语文自身的健康:诚然,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很密切,但密切并非等同。更何况语言和语文也还不完全是一回事,由此看来,语言训练和语文教学对于思维发展的促进作用恐怕比我们预料的要小得多。再说,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本是整个教育的任务,当然语文教育界也责无旁贷。但是语文毕竟只是学校众多课程里面的一个科目,对于整个思维发展工程来说,它所能贡献的份额非常有限。语文教育工作者对此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如果语文学科想不自量力地去包揽思维训练这项工程,或者承揽过多的思维训练任

务,其结果必然是得不偿失,使语文自身受到损害。多少年来我们比任何一个学科都更加注重思维训练,对课文往往逐层逐段地分析,最后还要整理出一个相当规范的连我们自己看了都很得意的结构示意图;我们的考试也在往这条路上导向,每次总免不了要出一点划分文章层次段落方面的题目,弄得学生稀里糊涂的做,教师莫名其妙地讲。目前看来,学生非但没有结出思维的硕果,反而连句子也造不通顺,汉字也写不正确,甚至不少人连课文也不会朗读了。

三、对语文教学的感想和困惑:

(一)大背景下对语文教学的困惑:

1、语文教师转变教学行为,那如何去备好课。

语文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必须根本转变,这样才能主动适应并投入新课程改革,才能真正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目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然而,以学生为中心,意味着教师转为合作者,那么一堂课,教师如何去备课,如何去引导学生根据教材去主动寻找问题。

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教师由权威变成合作者,那么教师跟学生是平等关系,在学习中,备课中,可以去参与学生的学习生活,根据学生的学习个性去发现问题,通过课堂的组织,并引导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从而让学生产生兴趣与个性,这样大大加强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化,运用多种教学模式,让学生找问题,可以同学提,老师提,再一起解决;还可以通过利用学生最感兴趣的字、词、句、画等入手,让学生产生兴趣,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2、不学语法,语文教师在课堂怎样培养“语感”。

谈到语文教学时,特别强调“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而不仅仅地掌握知识和笼统地提高能力。不少人感慨,“耗时多,收益少”。重视能力的培养,不重视基础知识,那不学语法知识,“语感”又怎么样培养?

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就突出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可以通过吟诵法,让学生利用读书的语气感悟,主要通过学生,老师进行有感情的朗诵,进行对比,而产生共鸣;也可以进行教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