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比较图形的面积》教学设计以及反思
- 格式:docx
- 大小:3.49 MB
- 文档页数:7
《比较图形的面积》课时教学设计
学 习
内 容
分 析 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以及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不规则图形的特征,初步感受到解决图形面积的问题的思维方式,即用单位面积去度量一个图形的面积。在此基础上,开展的比较图形的面积的活动,具体方法有:数方格法、重叠法、拼凑法、割补法等,主要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割补过程,即转化的数学思想,为后面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打下基础,以及清楚拼凑法,为后面学习三角形的面积和梯形的面积做准备。
学 情
现 状
分 析 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合作探究能力,这为本节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学生也对图形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是学生在实践操作中可能会遇到一定的困难,比如数不清方格的格数、2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不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等等。
重 点
难 点
预 设 重点:体验比较图形面积方法的多样性
难点:图形形状变化但面积不变
学 习
目 标
设 定 借助方格纸,能直接判断图形面积的大小,初步体验数方格法和割补法在探索图形的面积中的应用,积累活动经验。
通过观察、对比、交流、归纳等活动,知道比较图形面积的多样性。
体验图形变化与面积大小变化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策略设计
媒 体
资 源 PPT
方 式
方 法 习本课堂 课前习——课中习——课后习
教 学
结 构
流 程
课前习
观察并比较图形,你有什么发现?
课中习
情景导入 分享智慧 小组探究 总结应用
课后习
学习评价设计
课 前 习 基本 课题课时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比较图形的面积》 授课类型 习本
我用( )方法,发现:
我用( )方法,发现:
我还发现:
关于比较图形,你有什么想知道的?有哪些困惑?
【评价反馈】
1.面积方面:大部分同学的观察点是图形的面积,学生自己总结出来的重合法、数数法
2.拼凑方面:两个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等等
3.想知道比较有哪些方法?怎么求三角形的面积?怎么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主要内容】 课堂练测 任务1:请剪下《书》117页10个图形,要小心剪哦!
任务2:观察并比较下面各图形的面积大小,你有什么发现?
【评价反馈】
1.此题目主要考察学生对割补法的应用,全班都可以快速答出②和③。
2.此题目主要考察学生的空间想象能里,部分同学需要一些时间去思考,但95%的同学都可以做出来
3.此题目考察的是割补法和空间想象相结合,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80%的学生可以做出。
【设计意图】
3道题目由易到难,层层递进,即考察了学生的课堂知识也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主要内容】
【评价反馈】
1.部分同学画的是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
2.有很多同学有创新精神,画出楼梯、火箭等图形
教学过程设计
情境导入 课后评测 【游戏——猜图形 】
1.等腰直角三角形
2.平行四边形
3.六边形
【设计意图】
1.通过猜图形的游戏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复习学习过的图形的特征。
2.通过漏出的边来判断图形的可能性,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3.将这3个具有代表性的图形和课前习中的10个图形进行衔接。
【 分享智慧 】
Q:观察并比较下面的图形,你有什么发现?
1. :图形1和图形3可以拼成一个正方形、也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2.图形2和图形5、或图形5和图形6、或图形5和图形6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3.④和⑩可以拼成一个房型。
Q:观察并比较下面的图形的面积,你有什么发现?
相等的情况:
发现1:图形1放到到图形3,刚好完全重合,所以图形1与图形3面积相等。(1=3)
数方格图形1有4.5格,图形3有4.5格,所以图形1和图形3相等
发现2:图形2放到图形6,能完全重合,所以图形2与图形6面积相等。
发现3:图形5与图形6相对称,所以图形5与图形6面积相等。(2 = 5 = 6)
拼凑的情况:(小组探究)
发现5:旋转图形6以后,再与图形5拼凑在一起,就是图形8,所以图形5和图形6的面积之和就等于图形10的面积。(5+6=2+6=2+5=10)
割补的情况:(小组探究)
发现6:将图形8右边的直角三角形剪下来,补到左边就能组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与图形10能完全重合,所以图形8与图形10面积相等。(8=10)
发现7:将图形9右边的三角形剪下来,补到左边就能组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与图形10能完全重合,所以图形9与图形10面积相等。(9=10)
发现8:将图形7上边的直角三角形剪下来,补到下边就能组成一个9格的正方形,图形1和图形3也能拼成一个9格的正方形,所以图形1和图形3的面积之和与图形7的面积相等。图形1和图形3合起来比图形4要大。
发现9:面积大小的顺序:⑧ = ⑨ = ⑩ > ⑦ > ④ > ② = ⑤ =⑥ > ① = ③
总结比较图形面积的基本方法:
a.数方格法:直接通过数图形所占方格的多少来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
b.重叠法:通过平移或旋转图形来判断是否能重叠。 学与教的活动 c.拼凑法:通过拼凑几个图形与其它图形作比较。
d.割补法:通过分割、移补来拼成新图形,更易于比较。
PPT展示动画过程
【设计意图】
1.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合作探究的基础上,一方面组与组之间有一种比拼的气氛,同时再一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氛围,从动手到想象,从直观到抽象,即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2.体会比较图形的面积方法的多样性。
【 总结应用 】【智勇闯关】
本环节将设置3个题目,从不同的角度和维度去体会割补法。
【设计意图】
1.将知识进行总结,在进行巩固和应用,对于所学习的知识进一步理解。
2.闯关游戏是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闯关成功的欲望,将难的知识和游戏相结合,从而突破重难点。
3.为后面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打下基础。
【 课后习】
【设计意图】
1.应用数方格法、割补法进行相仿和还原,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2.长方形和前面所学习的找因数的知识相联接,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是为后面的学习做准备。
3.学生可能会创新出新的图形,比如楼梯、火箭等等
教学评价与反思
【优点与特色】
1.本节课运用习本课堂的模式,至重视学生的习得过程。通过课前习提前了解学生的困惑以及掌握知识的程度,从而制定教学过程
2.全程注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环节,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问题与建议】 自我反思 课堂小结 1.可以给学生更多的空间去发挥、让学生自创比较图形的方法,源于书本知识又亲近学生的知识内化和输出。
2.在探究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时,可以渗透添补法,任何一个三角形,都可以添补成一个长方形,且都是这个长方形面积的一半,这样为后面学习三角形的面积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优点与特色】
1.车老师这节课课堂学生的学习氛围非常好,有动手,有动脑,有比赛也有思考。
2.车老师更注重学生的数学思考以及数学思想,如数形结合。
3.车老师采用习本课堂,将大问题提前布置给学生,却又不同之处,并没有注重面积,而是学生自己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思考空间更大,同时在上课前非常清楚学生的额掌握程度,所以这节课行云流水。
4.车老师的课深入浅出,从比较图形到比较图形的面积,从不同角度,在一次探究图形的特征。
【问题与建议】
1.注意时间的把握
2.难度可以在有所提高
【优点与特色】
1.留给学生的发挥空间非常大,有助于学生的多面性思考
2.学生从进教室到离开教室,非常清楚本节课的知识要点,从通关数据来看,也掌握的很好。
3.更注重学生的素养,是一位有潜力的年轻教师。
【问题与建议】
1.设置的闯关多以些维度
2.多注意细节的处理以及对学生的正面评价。
专家点评 同伴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