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欧(KΩ) 兆欧(MΩ) 1KΩ =103 Ω 1 MΩ =103 KΩ 3、在电路图中的符号:
导体中为什么存在电阻呢?
电路中常见的定值电阻-----电阻器
金属氧化膜电阻 器
线绕电阻
线绕电阻器
线绕电阻内部构造
常见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阻阻值
常见用电器
电阻R/ Ω
白炽电灯(15W)
3227
白炽电灯(60W)
导线分为 线芯和外层两 部分,它们是 由什么材料构 成的?
实验探究一:常见物质的导电性能
探究目标:常见物质中哪些容易导电?哪些不容易导电? 探究方法:
一、导体:物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小,容易导电的物体
常见的导体:所有金属、人体、石墨、大地、
酸、碱、盐水溶液
导电原因:导体内有大量可自由移动的电荷
绝缘体:物体对电流的阻碍大,不容易导电的物体
金属导体的电阻与温度有关.
金属导体的温度升高, 电阻往往会增大.
金属导体的温度降低, 电阻往往会减小.
1911年,荷兰物理学家昂尼斯(Onnes )发 现,某些材料的温度降低到很低时,电阻值 会突然变为零,这就是超导现象.超导材料 的最大特征是”零电阻效应”和”完全抗 磁性(又称迈斯纳(Meissner) 效应 )”.
细 粗
电压
相同 相同
电流
小 大
电阻
大 小
结论:材料、长度相同的导体,电阻与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横 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
三、影响电阻大小因素
1、材料
2、长度: 材料相同、粗细相同的导体, 长度越长,电阻越大
3、横截面积: 材料相同、长度相同的导体, 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
有些导体的电阻与温度有关
A.R甲=R乙=R丙 C. R甲>R乙>R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