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复习总结
- 格式:doc
- 大小:45.00 KB
- 文档页数:8
名词解释连枷胸:多根多处肋骨骨折使局部胸部失去完整肋骨支撑而软化,出先反常呼吸,骨折局部胸廓形如连枷。
气胸:胸膜腔内积气。
血胸:胸膜腔积血。
血气胸:血胸和气胸同时存在。
纵膈扑动:开放性气胸患者,纵膈在吸气时移向健侧,呼气时移向伤侧的来回移动。
Beck三联征:心脏压等时出现静脉压升高,心音遥远,心搏微弱,脉压小,动脉压降低。
创伤性窒息:是钝性暴力作用于胸部所致的上半身广泛皮肤、黏膜、末梢毛细血管出血及出血性损害。
胸部吸吮伤口:胸壁外伤时,伤侧胸壁可见伴有气体进出胸腔发出吮样声音的伤口。
腹股沟斜疝:疝囊经过腹壁下动脉外侧的腹股沟管深环突出,向内,向下,向前斜行经过腹股沟管,在穿出腹股沟管浅环,并可进入阴囊,称为~。
腹股沟直疝:疝囊经腹壁下动脉内侧的直疝三角区直接由后向前突出,不经过内环,也不进入阴囊,称为~。
直疝三角(海氏三角):直疝三角的外侧边是腹壁下动脉,内侧边为腹直肌外侧缘,底边为腹股沟韧带。
股疝:疝囊通过股环,经股管向卵圆窝突出的疝,称为股疝。
绞窄性疝:嵌顿性疝如处理不及时,其内容物(多为肠管)在疝环处受压,使血液循环阻断,终至疝内容坏死的情况。
Richter疝(肠管壁疝):嵌顿的内容物仅为部分肠壁,系膜侧肠壁及其系膜并未进入疝囊,肠腔并未完全梗阻,这种疝称为Richter疝Littre疝:如小肠憩室(常为Meckel憩室)被嵌顿则为Littre疝。
难复性疝:疝内容物不能完全回入腹腔但并不引起严重症状的,称为难复性疝脊髓震荡:脊髓损伤后出现短暂性功能抑制,表现为损伤平面以下感觉、运动及反射功能完全丧失。
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指神经平面以下仍保留有某些感觉和运动功能完全性脊髓损伤:指脊髓实质完全性横贯性损伤,骶节感觉和运动功能丧失马尾损伤:马尾损伤涉及马尾部腰骶神经根,而脊髓本身无损伤脊髓休克:指脊髓与高位中枢断离以后,脊髓暂时丧失反射活动的能力而进入无反应状态的现象。
脊髓半切征:又称Brown_Sequard综合征,导致损伤平面及以下伤侧本体感觉及运动丧失、对侧痛觉和温觉丧失。
综合外科知识点总结一、解剖学知识点1. 人体结构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包括头部、颈部、胸部、腹部、盆腔和四肢等部分。
外科医生需要了解人体各个部位的结构,以便准确定位病变部位和进行手术操作。
2. 器官解剖各种器官如心脏、肝脏、胃肠、肾脏等在解剖上有其特定的位置、结构和功能,外科医生需要深入了解各个器官的解剖结构,以便在手术时准确处理和保护这些器官。
3. 血管、神经解剖血管和神经是人体内重要的组织结构,对于外科手术非常重要。
外科医生需要了解血管和神经的走向、分布和解剖特点,以便在手术中准确处理和保护血管和神经。
4. 解剖标志解剖标志是指人体表面的一些特定的标志性结构,对于外科医生定位和手术操作非常重要。
外科医生需要熟悉人体各个部位的解剖标志,以便在手术中准确定位病变部位。
5. 非常规解剖有些人体器官存在非常规的解剖结构,外科医生需要了解这些非常规解剖,以便在手术中防止意外损伤。
二、生理学知识点1. 循环系统循环系统主要包括心脏、血管和血液等组成部分。
外科医生需要了解循环系统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以便对心血管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
2. 呼吸系统呼吸系统主要包括肺部和气道等组成部分。
外科医生需要了解呼吸系统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以便对呼吸系统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
3. 消化系统消化系统主要包括胃肠道和消化腺等组成部分。
外科医生需要了解消化系统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以便对消化系统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
4. 泌尿系统泌尿系统主要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组成部分。
外科医生需要了解泌尿系统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以便对泌尿系统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
5. 神经系统神经系统主要包括大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等组成部分。
外科医生需要了解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以便对神经系统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
三、病理学知识点1. 炎症炎症是一种非特异性的生理反应,是机体对损伤和感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
外科医生需要了解各种炎症的病理特点,以便进行手术治疗。
医学外科笔记期末总结一、导言医学外科是一门综合学科,涵盖了许多不同的领域,包括普通外科、神经外科、骨科、心脏外科等等。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对外科学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期末考试中,我不仅理论知识的掌握更加扎实,还对实际操作有了更多的经验和技巧。
二、理论学习1. 外科学基础知识在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外科学的基础知识,包括手术室常用的器械和设备、手术室的环境准备、手术的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等。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我对外科手术的流程和要求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2. 外科手术的操作技巧除了理论知识,我们还进行了实际的操作练习,包括模拟手术器械的使用和手术操作的模拟训练。
通过这些练习,我学会了如何正确地操作手术器械,掌握了手术操作的基本技巧。
3. 外科手术的安全措施在外科手术中,安全是最重要的考量之一。
我们学习了外科手术的安全措施,包括手术室的无菌操作、手术器械的消毒和清洁、手术室的环境卫生等。
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我了解到了外科手术的风险和安全防范的重要性。
三、实践经验1. 参与手术患者的看护工作在课程中,我们有机会参与实际的手术患者的看护工作。
通过这个机会,我了解到了手术患者的需求和特殊的护理要求,学会了如何与手术患者沟通和照顾。
2. 实际手术操作的练习在实践环节中,我们进行了实际的手术操作练习。
通过这些练习,我掌握了手术操作的基本技巧和注意事项,提高了自己的操作水平。
3. 观摩实际手术过程除了自己进行手术操作,我还有机会观摩了一些实际的手术过程。
通过观摩,我了解了不同类型的手术操作和手术器械的使用,进一步加深了对外科手术的认识。
四、反思与展望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我收获了很多。
首先,我对外科学的理论知识有了更全面的了解,掌握了一些基本的操作技巧。
其次,通过参与实践活动,我增加了实际操作的经验,提高了自己的技能水平。
最后,通过观摩实际手术过程,我对手术操作和手术器械的使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
外科知识点重点总结外科知识点:一、人体解剖学1.1 人体解剖学的基本原理1.2 人体器官的解剖结构1.3 人体组织的解剖结构1.4 生理解剖学知识1.5 影像学在外科学中的应用二、外科病理学2.1 外科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2.2 外科疾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2.3 一般性感染疾病在外科学中的应用2.4 外科疾病的预防控制方法三、外科手术学3.1 外科手术学理论基础3.2 外科手术的操作技巧3.3 术前准备和麻醉3.4 术中安全和局部止血3.5 术后处理和并发症的处理四、外科学常见疾病及处理4.1 外科急重症处理4.2 外伤及意外伤害处理4.3 心血管外科疾病及处理4.4 消化系统外科疾病及处理4.5 呼吸系统外科疾病及处理4.6 泌尿生殖系统外科疾病及处理4.7 骨科疾病及处理五、外科手术新技术5.1 微创手术技术5.2 机器人辅助手术技术5.3 三维打印技术在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六、外科手术并发症及处理6.1 术后感染6.2 出血及血栓形成6.3 术后疼痛6.4 术后肺部并发症6.5 术后肠胃并发症七、外科护理知识7.1 外科患者的护理要点7.2 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7.3 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八、外科医学伦理8.1 外科手术的伦理原则8.2 外科医生的职业操守8.3 外科疾病的伦理治疗总结:外科医学是一门高度技术和实践性的医学学科,涉及到广泛的医学知识和手术技能。
外科医生需要具备扎实的解剖学知识、临床诊断能力和娴熟的手术技能,同时需关注外科手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和患者的术后恢复。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医学的进步,外科医学在外科手术技术、手术安全性和术后护理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为临床治疗带来了更多的选择和希望。
外科医生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普外科知识点总结一、普外科常见疾病1. 胃溃疡:胃溃疡是指胃黏膜层或球部黏膜层穿透黏膜下层的溃疡。
其病因有感染Helicobacter pylori、非甾体抗炎药、酒精等刺激因素。
临床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饥饿感、吐血等。
2. 胆囊结石:胆囊结石是指在胆囊内形成的硬结石,主要由胆固醇、胆钙盐、胆色素等组成。
常见症状包括右上腹部剧痛、恶心、呕吐等。
3. 胰腺炎:胰腺炎是由胰腺内自身的酶作用引起的自身消化和炎症反应,临床表现有剧痛、发热、恶心、呕吐等。
4. 肠梗阻:肠梗阻是指由多种原因造成的肠腔腔梗阻,表现为腹部胀痛、呕吐、便秘等。
5. 肠瘘:肠瘘是指肠与其他脏器或体表之间的瘘管形成,可导致消化道内容物破溃、渗漏、感染等症状。
二、普外科手术治疗1. 胃次全切除术:对于胃溃疡恶性变、食道癌、胃癌等疾病,可以通过切除病变部位、重建胃肠吻合术的方式来治疗。
2. 胆囊切除术:对于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等疾病,可以通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开腹胆囊切除术等方式来治疗。
3. 胰腺切除术:对于胰腺癌、胰腺炎等疾病,可以通过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腺体尾切除术等方式来治疗。
4. 肠梗阻切除术:对于肠梗阻病变,可以通过切除梗阻部位、吻合术的方式来治疗。
5. 肠瘘修补术:对于肠瘘病变,可以通过手术修补瘘口、腹腔引流术的方式来治疗。
三、普外科手术并发症及预防措施1. 术后感染:手术后可能出现切口感染、脏器感染等情况。
预防措施包括手术前的预防性抗生素使用、手术过程中严格控制感染源、手术后切口伤口的护理等。
2. 出血: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术中或术后的出血情况。
预防措施包括严格控制手术操作、术中适时止血、术后的定期复查等。
3. 吻合口瘘:手术后可能出现吻合口瘘的情况。
预防措施包括术中细致操作、选择合适的吻合器材、术后的严格卧床休息等。
4. 腹膜炎:手术后可能出现腹膜炎的情况。
预防措施包括术中的严格操作、术后的卧床休息、抗感染治疗等。
5. 深静脉血栓形成:手术后可能出现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情况。
外科知识点总结全部外科学概述
- 外科学的定义
- 外科学的历史
- 外科学的发展与现状
外科手术技术
- 切口与缝合
- 微创手术
- 植入物与移植术
外科实用技能
- 消毒与无菌操作
- 伤口处理与创面护理
- 长线留置与拆除
外科疾病
- 外伤
- 消化系统疾病
- 循环系统疾病
- 泌尿系统疾病
- 呼吸系统疾病
- 内分泌系统疾病
外科手术风险与并发症
- 术前风险评估
- 术中监测与干预
- 术后并发症与处理
外科治疗新技术与新方法
- 激光技术
- 内窥镜技术
- 介入手术技术
外科护理
- 术前护理
- 术中护理
- 术后护理
外科医疗管理
- 外科医疗质量管理
- 外科医疗事故处理
- 外科医疗人力资源管理
以上大纲可以帮助您进行系统地总结外科知识点,如果您需要更具体的内容,也可以告诉我,我将根据您的需求再进行增补。
外科执医考点总结引言外科是医学专业中的重要学科之一,外科执医考试是外科医生执业的重要准入考试。
本文将对外科执医考点进行总结,帮助考生有针对性地复习和准备考试。
1. 外科基础知识1.1 外科解剖学 - 人体器官的解剖结构、位置和相互关系 - 重要器官的血供和淋巴引流 - 腔隙解剖学知识,如纵隔、腹腔等 - 骨骼系统的解剖结构1.2 外科生理学 - 重要器官的生理功能,如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 体液平衡和酸碱平衡的调节机制 - 神经系统对外科手术的影响1.3 外科病理学 - 常见外科疾病的发病机制和病理过程 - 外科病理学与临床表现的关联2. 外科手术技术2.1 基本外科手术技术 - 切开和缝合技术 - 外科手术器械的使用方法 - 正确熟练的手术姿势和操作步骤2.2 特殊外科手术技术 - 腔镜技术和微创手术技术 - 血管吻合技术 - 显微外科手术技术2.3 围手术期管理 - 麻醉的原理和方法 - 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 - 术中并发症的处理3. 外科常见疾病3.1 胃肠道疾病 - 胃溃疡、胃癌的诊断和治疗 - 胆囊炎、胆结石的处理 - 结肠癌、直肠癌的手术治疗3.2 心脑血管疾病 - 冠心病、心肌梗死的外科治疗 - 颈动脉狭窄、脑动脉瘤的手术处理3.3 骨科疾病 - 骨折、韧带损伤的处理 - 骨肿瘤的外科治疗4. 外科急症处理•外科急症的分类和处理原则•创伤的分类和急救处理•急性腹痛的鉴别和处理5. 外科并发症和院内感染控制•外科手术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术后并发症的识别和处理6. 专科外科知识6.1 心胸外科 - 心脏外科手术的常见手术方法和操作技巧 - 胸腔积液、肺癌的外科处理6.2 神经外科 - 脑肿瘤、颅脑外伤的外科治疗 - 脊柱手术的操作技巧6.3 泌尿外科 - 肾结石的治疗方法和手术技术 - 前列腺癌、膀胱癌的外科处理6.4 整形外科 - 鼻整形、隆乳手术的技术和操作方法 - 面部整形术的常见手术方法和操作技巧总结外科执医考点涵盖了外科基础知识、手术技术、常见疾病、急症处理、并发症预防和处理以及专科外科知识等多个方面。
外科知识点归纳总结一、解剖学知识外科医生需要深入了解人体的解剖结构,包括各个器官的位置、形态、结构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等。
解剖学知识对于外科手术的准确操作和术前术后的评估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外科医生需要了解头颈部、胸部、腹部、盆腔、四肢及各个器官的解剖结构及其生理功能。
二、生理学知识外科临床医生需要了解人体的生理功能,包括心血管、呼吸、神经、免疫、内分泌等系统的生理功能和相互作用,同时对血容量、电解质平衡、酸碱平衡以及代谢等方面的生理知识也有所了解。
这些知识有利于外科医生在手术前进行术前评估和手术操作时的处理。
三、病理学知识外科医生需要了解各种疾病的病理生理变化,包括疾病的发病机制、病程演变、临床表现以及对身体器官组织的损害程度等。
对于一些常见病理生理变化,外科医生需要了解相应的外科治疗方法,以便进行正确的手术操作。
四、诊断学知识对各种常见病症和外科疾病的诊断是外科医生的重要任务。
外科医生需要掌握各种临床检查、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的方法和技巧,可以通过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手段最终确定临床诊断,为手术治疗提供依据。
五、手术学知识手术学是外科医生的核心知识点。
外科医生需要精通各种外科手术技术和操作方法,包括常规的开放手术、微创手术以及机器人辅助手术等,同时还需要了解手术准备、手术操作及手术后的处理。
外科医生还要具备操作各种手术器械和设备的技能。
六、麻醉学知识外科手术需要麻醉医生的协助,因此外科医生也需要了解麻醉的基本知识,包括麻醉的类型、原理、操作方法、并发症等。
外科医生需要了解麻醉在手术中的应用,以及在手术前和手术后对患者进行的评估和处理。
七、创伤外科知识创伤是一种常见的外科急症,外科医生需要了解各种创伤的类型、危害程度和处理方法,包括创伤急救的基本知识、创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处理手法等。
八、感染与外科使用抗菌药物在外科手术和治疗中,外科医生需要了解感染的危害和预防,以及各种外科手术感染的处理方法。
外科学知识点期末总结大全外科学是医学的重要分支,涉及到人体各个器官的疾病诊断、治疗和手术操作。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总结外科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为大家复习期末考试提供援助。
第一部分:常见器官疾病1. 肺部疾病:肺炎、肺癌、肺气肿等,常见症状包括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切除等。
2. 心脏疾病:冠心病、心肌梗塞、心衰等,常见症状包括胸痛、气短、心悸等。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冠脉搭桥手术等。
3. 肝脏疾病:肝炎、肝硬化、肝癌等,常见症状包括黄疸、腹水、消瘦等。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肝移植等。
4. 胃肠疾病:胃溃疡、胃癌、炎症性肠病等,常见症状包括消化不良、腹痛、腹泻等。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胃切除术等。
5. 肾脏疾病:肾炎、肾结石、肾衰竭等,常见症状包括尿频、腰痛、血尿等。
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透析、肾移植等。
第二部分:手术操作技巧1. 麻醉:外科手术通常需要麻醉,常见的麻醉方法包括全身麻醉、局部麻醉和椎管内麻醉。
麻醉的目标是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不感到痛苦,并保证安全。
2. 切口与缝合:外科手术操作需要开刀切口,常见的切口类型包括纵行切口、横行切口和斜行切口。
缝合技巧包括手工缝合和缝合器缝合,需要保证创口闭合,防止感染。
3. 手术器械:外科手术需要使用各种器械,如手术刀、剪刀、吻合器等。
医生需要熟识各种器械的用途和操作方法,确保手术的顺畅进行。
第三部分:常见并发症及处理1. 出血: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出血,马上需实行止血措施,如电凝、缝线、血管结扎等。
2. 感染:手术创口可能出现感染,应注意术后创口的清洁和伤口的换药,必要时赐予抗生素治疗。
3. 肺部并发症:手术后患者可能发生肺炎、肺不张等并发症,需密切观察患者呼吸状况,必要时进行物理治疗。
4. 肾功能损害:某些手术过程中使用的药物或造影剂可能对肾功能造成损害,应提前评估患者的肾功能,并实行相应措施。
第四部分:其他相关知识点1. 预防措施:外科手术前需评估患者的手术风险,并实行相应预防措施,如抗生素预防、血栓预防、术前禁食等。
外科复习详细总结胸外:1,胸部损伤:(1)胸部损伤的病理生理变化(重点):(2)①肋骨骨折:1—3肋骨骨折,有锁骨、肩胛骨保护,不易发生骨折;4—7肋骨长而薄,最易骨折;②连枷胸:多处肋骨骨折将使局部胸壁失去完整肋骨支撑而软化,出现反常呼吸运动,即吸气时软化区胸壁内陷,呼气时外突。
③临床表现:胸部疼痛、痰中带血、呼吸困难、肺不张和肺部感染、血气胸、连枷胸、呼吸循环衰竭。
④治疗:原则是镇痛、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固定胸廓)和防止并发症。
(3)气胸:胸腔内积气。
分为闭合性气胸、开放性气胸、张力性气胸。
①闭合性气胸(单纯性气胸):a 胸内压仍低于大气压,气体不进不出;b伤侧肺萎缩,纵膈及气管向健侧移位②张力性气胸(高压性气胸):a胸内压大于大气压,空气只进不出;b伤侧肺严重萎缩,纵膈及气管向健侧移位;c具有纵膈气肿或皮下气肿;d应及时穿刺胸膜腔引流。
③开放性气胸:a胸内压几乎等于大气压,气体自由进出;b伤侧肺完全萎缩,纵膈及气管向健侧移位;具有纵膈扑动(呼、吸气时,两侧胸膜腔压力不均衡出现周期变化,使纵膈在吸气时移向健侧,呼气时移向伤侧)c治疗时先变开放为闭合闭式胸腔引流术的适应证:①中、大量气胸、开放性气胸、张力性气胸,②胸穿治疗后肺无法复张者;③需使用机械通气或人工通气的气胸或血气胸者;④拔除胸腔引流管后气胸或血胸复发者;⑤剖胸手术(4)血胸:与气胸同时存在。
①病情演变:血胸—凝固性血胸—感染性血胸—脓血胸;②分类:成人血胸量<=0.5L为少量血胸;0.5—1.0为中量;>1.0L为大量;③临床表现:呼吸和循环系统的双重表现,进行性血胸存在的征象是A持续脉搏加快、血压下降,或经补充血容量血压仍不稳定;B闭式胸腔引流量>200ml/h,持续3小时;C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进行性下降,引流胸腔积血的血红蛋白量和红细胞计数与周围血相近,且迅速凝固。
④治疗:A非进行性血胸采用胸腔穿刺或闭式胸腔引流术治疗;B进行性血胸应及时剖胸探查;C凝固性血胸应尽早(伤后2—3天)手术,清除血块;D感染性血胸应及时改善胸腔引流,排尽感染性积血积液。
(5)创伤性窒息:指钝性暴力作用于胸部所致的上半身广泛皮肤、粘膜、末梢毛细血管淤血及出血性损害。
2,脓胸:指病原菌经各种途径侵入胸膜腔,脓性渗出液积聚于胸腔内的化脓性感染。
3肺癌:也称支气管肺癌。
①病理:右肺多于左肺,上叶多于下叶。
分为中心型肺癌和周围型肺癌;②分类:表格④转移:A直接扩散;B淋巴转移:最常见;C血行转移:肝、吧、脑、骨骼、肾上腺⑤临床表现:A痰中带血点、血丝或断续地少量咯血,还可以出现胸闷、哮鸣、气促、发热和胸痛等。
B 远处转移症状:a压迫膈肌或侵犯膈神经,引起同侧膈神经麻痹;b压迫或侵犯喉返神经,引起声带麻痹,声音嘶哑;c压迫上腔静脉,引起面部、颈部、上肢和上胸部静脉怒张,皮下组织水肿,上肢静脉压升高;d侵犯胸膜,引起胸腔积液;e侵犯纵膈,压迫食管,引起吞咽困难;f压迫交感神经:Horner综合症(病侧眼睑下垂、瞳孔缩小、眼球凹陷、同侧额部和胸壁无汗)。
C非转移的全身症状:骨关节病综合症等⑥肺癌的TNM临床分期(常考):3434,食管癌:①分段:a颈段(食管入口至胸骨柄上缘);b胸段:胸上段、胸中段、胸下段;c腹段。
其中胸中段食管癌多见,下段次之,上段较少。
年龄多在40岁以上,男性较多,鳞癌常见。
②临床分型:髓质型、蕈伞型、溃疡型(梗阻症状较轻)、缩窄型(硬化型,早期出现梗阻症状)。
③转移:主要经淋巴转移,血行转移较晚,至肝、肺、脑、肾。
④临床表现:早期症状不明显;中晚期典型症状为进行性吞咽困难;持续性胸痛或背痛表示为晚期症状。
晚期可侵犯其他组织,若侵犯喉返神经,出现声音嘶哑;压迫交感神经,产生Horner综合征;若有肝、脑等脏器转移,可出现黄疸、腹水、昏迷。
⑤诊断:胃镜最可靠。
X线:A食管粘膜皱襞紊乱、粗糙或有中断现象;B小的充盈缺损;C局限性管壁僵硬,蠕动中断;D小龛影。
食管拉网检查脱落细胞是简单易行普查筛选方法。
⑥治疗:手术是治疗的首选,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
5胸主动脉瘤:由于先天性或后天性疾病,造成主动脉壁正常结构的损害,尤其承受压力和维持大动脉功能的弹性纤维变脆弱和破坏,主动脉在血流压力的作用下逐渐膨大扩张,形成主动脉瘤。
①A按主动脉壁病层次和范围分类:真性动脉瘤(全层瘤变和扩大)、假性动脉瘤(瘤壁无主动脉壁的全层结构)、夹层动脉瘤;B按病理形态分:囊性动脉瘤、梭形动脉瘤、夹层动脉瘤;②临床表现:仅在压迫或侵犯邻近器官或组织时才出现临床症状,常见为胸痛。
泌尿、男生殖系统:1,泌尿、男生殖系统主要症状:一:与排尿有关的症状(1)尿频:(2)尿急:见于膀胱炎症、膀胱容量过小(3)尿痛:在男性;多发生尿道远端,女性发生于整个尿道。
尿频、尿急、尿痛常同时存在,三者合称膀胱刺激症状(4)排尿困难:由膀胱下尿路梗阻所致;(排尿踌躇、费力、不尽感、尿线无力、分叉、变细、滴沥);(5)尿流中断:由膀胱结石引(6)尿潴留;(7)尿失禁:尿不能控制而自行流出,A,真性失禁:又称完全尿失禁,见于膀胱颈和尿道括约肌的损伤B假性尿失禁:又称充盈性尿失禁,见于慢性尿潴留;C:急迫性尿失禁:见于严重的膀胱感染;D,压力性尿失禁:多因腹压突然升高、盆底肌肉松弛。
见于多次分娩或产伤的女性。
二:尿液的改变:(1)尿量:无尿:每日尿量少于100ML;少尿:每日尿量少于400ML;多尿:每日尿量多于一天尿量的正常值。
正常人1000—2000(2)尿液的肉眼观察:A浑浊尿:B:气尿:泌尿道—胃肠道娄,泌尿道有产气细菌感染C血尿:肉眼血尿—1000ML尿液中含血量大于1ML;镜下血尿:红细胞》3个;·初始血尿:见于排尿始端,提示尿道、膀胱颈出血;·终末血尿:后尿道、膀胱颈部、膀胱三角区出血;·全程血尿:提示出血部位在膀胱或以上部位。
血尿:A膀胱刺激症状;感染;B有下尿道梗阻症状:BPH、膀胱结石、某些肿瘤;C无痛性血尿:肿瘤;D伴肾绞痛或运动后:结石(肾、输尿管)三:尿道分泌物:正常清亮2泌尿系统损伤:一:肾损伤:成年男子较常见,多为闭合性肾损伤。
临床表现:休克,血尿,疼痛,腰腹部包块,发热。
CT为首选检查(不易采用逆行肾盂造影)。
治疗:A紧急治疗;B保守治疗,绝对卧床休息,适用于肾挫伤、轻度裂伤和无其他脏器损伤的病人;C手术治疗:开放性肾损伤几乎都需要手术,闭合性肾损伤:·经积极抗休克治疗后生命体征仍未见改善,提示有内出血;·血尿加重,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继续降低;·腰、腹部肿块明显增大·有腹腔脏器损伤可能。
二:输尿管损伤:早期诊断很重要。
临床表现:血尿、尿外渗、尿瘘、梗阻症状。
手术中怀疑有输尿管损伤时,由静脉注射靛胭脂,可见蓝色尿液从输尿管裂口流出。
通过导管注入美蓝溶液可鉴别输尿管瘘与膀胱瘘三:尿道损伤:多见于男性,以尿生殖膈为界 (biaoge)3:泌尿、男生殖系统感染:常见致病菌来自肠道细菌。
(1)诱发因素:梗阻因素,机体抗病能力减弱,医源性因素,女性尿道较短。
(2)感染途径:常见为上行感染和血行感染。
(3)诊断方法:在尿液中找到细菌或白细胞。
A尿标本的采集:·分段收集尿液,一般是中段;·导尿常用于女性病;·耻骨穿刺,最适合新生儿和截瘫病人,用此法留取的尿标本最可靠。
B尿液镜检:尿沉渣检查有无白细胞,如每高倍镜视野白细胞超过5个则为脓尿,提示有尿路感染C,细菌培养和菌落计数,是诊断尿路感染的主要依据。
D,定位检查E影像学检查一,上尿路感染:(1)急性肾盂肾炎:女性多见。
感染途径:上行感染、血行感染。
致病菌为大肠杆菌。
临床表现:发热(突然发生寒战、高热,伴有头痛、全身痛及恶心、呕吐),腰痛,膀胱刺激症状(上行感染:先膀胱刺激症状后全身症状;血行感染:先全身症状,后膀胱刺激症状)诊断:尿液检查有白细胞、红细胞、蛋白、管型和细菌(2)肾积脓:肾实质感染所致广泛化脓性病变,或尿路梗阻后肾盂肾盏积水、感染而形成一个积聚脓液的囊腔二:下尿路感染:(1)急性细菌性膀胱炎:20—40岁的女性。
感染途径:上行(多见)。
致病菌:大肠杆菌。
诱因:性交、导尿、个人卫生不洁及个体对细菌抵抗力降低。
临床症状:发病突然,有尿痛、尿频、尿急,常见终末血尿,可有急迫性尿失禁;全身症状不明显,体温正常或低热;耻骨上膀胱有压痛,但无腰部压痛。
治疗:多饮水,口服碳酸氢钠碱化尿液,减少对尿路的刺激。
奎诺同累是治疗膀胱炎的首选(2)尿道炎:(biaoge)三:男生殖系统感染:(1)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主要由尿道上行感染引起。
临床表现:发病突然,有寒战和高热,尿频、尿急、排尿痛;会阴部坠痛;可发生排尿困难或急性尿潴留。
治疗:卧床休息、止痛、解痉、抗感染(疗程7—14天)严禁行前列腺按摩,急性尿潴留者禁行尿道导尿。
(2)急性附睾炎:多见于中青年,主要途径为局部感染扩散。
临床症状:发病突然,全身症状明显,寒颤、高热;阴囊明显肿胀,皮肤红肿,会阴部放射痛;可伴膀胱刺激症状;一般无排尿困难4,泌尿系统结核:多数起源于肾结核。
(1)病理:A,病理肾结核;结核杆菌经血行感染进入肾,主要在双侧肾皮质的肾小球周围毛细血管从内,形成多发性微小结核病灶,由于该处血循环丰富,修复力较强,这种早期微小结核病变可以全部愈合,临床常不出现症状。
B,临床肾结核:病人免疫能力低下,细菌数量大或毒力较强,肾皮质内的病灶不愈合逐渐扩大,结核杆菌经肾小管达到髓质的肾小管袢处,由于该处血流缓慢、血循环差,易发展为肾髓质结核。
病变继续发展,穿破肾乳头到达肾盏、肾盂,发生结核性肾盂肾炎,出现临床症状及影像学改变。
①肾髓质和乳头病变,干酪样坏死,空洞;②高度纤维化,梗阻性肾皮质萎缩;③贝壳样钙化,位于脓肿表面④肾自截:少数病人全肾钙化时,其内混有干酪样物质,肾功能完全丧失,输尿管常完全闭塞,含有结核杆菌的尿液不能流入膀胱,膀胱继发性结核病逐渐好转和愈合,膀胱刺激症状也逐渐消失,尿液检查趋于正常;⑤挛缩膀胱:膀胱结核结节可互相融合形成溃疡、肉芽肿,有时可深达肌层。
病变愈合致使膀胱壁广泛纤维化和瘢痕收缩,使膀胱壁失去伸张能力,膀胱容量显著减少。
输尿管狭窄多见于输尿管膀胱连接处,其次为肾盂输尿管连接处,中段者少见(2)临床症状:20—40的青壮年,男性多见。
①尿频、尿急、尿痛是肾结核的典型症状;②血尿是肾结核的典型症状,常为终末血尿③脓尿④腰痛和肿块⑤男性生殖系统结核⑥全身症状:贫血、浮肿、恶心、呕吐、少尿等,甚至无尿(3)诊断:肾结核是慢性膀胱炎的常见原因。
尿中找到结核杆菌是诊断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