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安县林相改造及绿化造林工程探析
- 格式:pdf
- 大小:86.58 KB
- 文档页数:6
浅谈当前造林绿化中存在的问题摘要林业是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体,能从多方面给人们带来福祉,就林业造林绿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为修水的山清水秀,为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林业工程;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分析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具有社会、生态和经济三大效益。
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森林改善生态环境的期望更加迫切。
修水县地处赣西北边陲,居幕阜山与九岭山之间,总面积为4504平方公里。
地势西高东低,中部广布丘陵,从渣津沿修河至三都为主要谷地中心。
基本情况是:“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
修水县宜林地的现状:大部分残次林通过封、补、造、改相结合转变为疏林地和有林地。
据2004年二类森林资源的清查,修水县还存在4857.1公顷的宜林地,24公顷的采伐迹地,1865.5公顷的火烧迹地和88.6公顷的其它无立木林地。
上述林地通过近几年来的退耕还林和其后续产业造林、水保造林、长防林造林、金太阳公司的造林、海迪公司的造林、欧洲银行投资造林和2008至2010年度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建设等造林减少了一定数量的荒山荒地和火烧迹等宜林地的面积。
就局部看目前我国绿化造林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主要有认识观念上的问题,有经济政策上的问题,也有技术要求与管理体制上的问题。
1当前造林中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及原因分析1)规划设计方面。
我国常规的林业调查规划设计与当前西方林业发达国家常用的社区林业评估相比较,有如下不足:常规林业调查规划设计注重对自然资源信息的调查和利用规划,主要依靠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调查,规划与设计内容多以上级文件和规划进行,很少征求当地农民的意见,设计的结果以符合上级的要求为准,脱离了群众的参与,整个设计是按“自上而下”的原则进行。
社区林业评估彻底改变了过去开发者与受益者分离的传统林业模式,它强调当地农民自主地直接参与项目设计,他们既是项目的开发者,又是未来的受益者。
森林公园林相改造技术分析摘要:目前有不少地区森林公园由于管理和维护不到位,存在树种类型和结构单一、景观功能弱化、病虫害问题凸显等的林相不良情况。
为此需要进行人为干预,采取科学的林相改造技术,实现森林公园区域范围内植物的优化配置,营造更为良好的植物景观效果,对森林生态系统加以有效完善,同时增强森林公园树种的抗病虫害能力,提升林木的抗逆性,最终实现森林公园生态价值、景观价值、经济价值的有机统一。
本文就主要围绕森林公园林相改造技术展开分析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森林公园;林相改造技术林相通俗来讲就是森林外形,就像人的面相一样,林相反映的是森林的整体面貌,这个外形和面貌既包括森林的林冠层次,同时也包括森林中现有林木的品质和健康状况。
森林公园当中植被种类丰富、林分结构清晰、有高低错落的层次变化,同时有着季节色彩上的变换,我们则可以称之为林相良好[1]。
反之植被类型单一、林分结构不清晰、缺乏层次变化、林阶模糊、缺乏季节色彩,我们称之为林相不良,针对林相不良状况,必须要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加以改造,以更好维护森林公园生态体系,促进森林公园可持续发展以及经济收益的持续增加。
一、森林公园林相改造目标在制定和完善森林公园林相改造技术方案时,首先要明确森林公园林相改造的目标,依据目标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技术举措。
森林公园林相改造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一调节林分,也就是将现有的纯林改造为混交林、单层林改造为复层林,使树冠层次结构更为明显且富有变化;二是丰富树种,通过科学种植与配置,使森林公园的树种类型趋于多样化,营造多树种、多层次的植被群落,在增强林木抗病虫害能力的同时,又能够使生态景观功能融为一体;三是色彩变化,在进行林相改造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春夏秋冬四季交替的景观变化,注重观叶观花植物的搭配种植,确保森林公园四时有景。
二、森林公园林相改造原则1、生态保护原则森林公园林相改造技术的运用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就是生态保护原则。
统一思想认识加大工作力度全力以赴推进珍贵彩色健康森林建设——在全省珍贵彩色健康森林建设现场会上的讲话林云举(2015年12月1日)同志们:这次珍贵彩色健康森林建设现场会非常重要,会议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精神和省委关于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总结近年来全省森林抚育工作成效,交流各地经验做法,部署安排下一阶段工作任务,全面推进全省千万亩珍贵彩色健康森林建设,以实际行动深入贯彻去年省委26号文件精神,加快推进“森林浙江”建设。
昨天,会议组织参观了桐庐县珍贵彩色健康森林建设现场。
今天,桐庐、鄞州、德清、仙居、开化、龙泉等6个县(市、区)分别介绍了珍贵彩色健康森林建设和森林抚育工作的经验做法。
会后,还要专门组织培训,请国家林业局造林司森林经营处蒋三乃处长、中国林科院陆元昌研究员等领导、专家给讲解技术要求。
希望大家进一步统一思想,深化认识,认真学习借鉴,加大工作力度,切实把珍贵彩色健康森林建设和森林抚育工作抓紧抓实抓好。
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认真总结近年来我省森林抚育工作取得的成效自2010年起,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我省开始启动森林抚育工作,坚持扩面提质同步,层层组织发动,积极探索创新,大力实施中央财政森林抚育补贴,加大省级财政投入力度,实现了思想认识从忽视到重视、资金投入从无到有、抚育规模从小到大的有效转变,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组织部署持续发力。
国家林业局高度重视森林抚育工作,建立了造林和抚育的补贴制度,实现了森林抚育国家扶持零的突破。
省委、省政府把森林抚育作为森林浙江建设的重要内容,要求大力推进森林抚育工作,并纳入新农村和生态省年度考核。
省林业厅把森林抚育作为重点工作,强化工作部署,加大推进力度,先后在建德、富阳、龙泉、江山召开全省森林抚育工作现场会,出台森林抚育相关政策,有力有序推进组织实施。
各地结合实际抓落实,采取有效举措,结合“四边三化”、松材线虫病除治、珍贵树种发展、大径材培育等工作,突出重点,优化布局,优先安排通道沿线、城镇周边、国有林场等区域,沿线连片整体推进。
202314淳安县古树资源调查与分析郑新建1汪圣礼1宋唯真1*刘敏1杨晓锋1华懿璇2吴迟庆1方根深3(1淳安县林业局,浙江淳安311700;2淳安县梓桐镇人民政府,浙江淳安311711;3淳安盛林林业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浙江淳安311700)摘要在对淳安县古树资源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当地古树资源总量、树种、生长因子、分布格局等特征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淳安县共有古树4744株,其中散生古树2260株,群状古树2484株;按保护级别分,一级古树294株,二级古树946株,三级古树3504株;古树隶属于39科65属96种,树种起源古老残遗成分多,地理成分多样,分布型以热带和温带为主,中国特有成分少,珍稀古树有10种459株;古树树高10~25m 区段共3865株(占81.47%),胸围100~399cm区段共3979株(占83.87%),平均冠幅5.00~14.99m区段共3255株(占68.61%);树龄100~299年区段共3504株(占73.86%),树龄1000年以上的古树15株;古树水平分布以淳安县西南部和西部数量较多,乡镇分布以汾口镇古树最多;垂直分布海拔区域100~199m古树最多,共2107株(占44.41%)。
关键词古树;资源总量;树种特征;生长因子;浙江淳安中图分类号S75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23)14-0145-06DOI:10.3969/j.issn.1007-5739.2023.14.038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Ancient Tree Resources in Chun′an CountyZHENG Xinjian1WANG Shengli1SONG Weizhen1*LIU Min1YANG Xiaofeng1HUA Yixuan2WU Chiqing1FANG Genshen3(1Chun′an County Forestry Bureau,Chun′an Zhejiang311700;2Zitong Town People′s Government of Chun′an County,Chun′an Zhejiang311711;3Chun′an Shenglin Forestry Planning and Design Co.,Ltd.,Chun′an Zhejiang311700) Abstract Based on field investigation of ancient tree resources in Chun′an County,this paper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cient tree resources in the locality,such as total resources,ancient tree species,growth factors and distribution pattern.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4744ancient trees in Chun′an County,among them,there were 2260scattered ancient trees and2484clustered ancient trees.According to protection class,there were294first-class ancient trees,946second-class ancient trees and3504third-class ancient trees.The ancient trees belonged to39 families,65genera and96species.There were many ancient remnants of origin,geographical elements were diverse, and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s were mainly tropical and temperate.There were few unique ingredients in China,and there were459rare ancient trees belonging to10species.There were3865ancient trees(81.47%)in the height range of10-25m,a total of3979ancient trees(83.87%)in the chest circumference range of100-399cm,a total of3255ancient trees(68.61%)with an average crown width of5.00-14.99m.There were3504ancient trees in the age range from100 to299,accounting for73.86%,and there were15ancient trees over1000years old.The horizontal distribution of ancient trees was the largest in the southwest and west of Chun'an County,Fenkou Town had the most ancient trees. There were2107ancient trees with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100-199m above sea level,accounting for44.41%.Keywords ancient tree;total resource;tree species characteristic;growth factor;Chun′an Zhejiang第一作者郑新建(1973—),男,工程师,从事森林资源、古树名木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工作。
2020年11月华东森林经理Nov.2020第34卷第4期East China Forest Management Vo1.34No.4浙江省东阳市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杜璟玲1卢珊珊2单佳月1刘庆圆1张晶2(1浙江省东阳市南山省级森林公园服务中心322100;2浙江省东阳市林业总场322100)摘要:分析了东阳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优势,从东阳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实践经验和注意的问题出发,提出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两高两聚一提高一壮大”的举措,可供其他城市作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国家森林城市;创建;东阳市;绿化管理;成效中图分类号:S73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7743(2020)04-0078-03森林是孕育人类文明的摇篮,能有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维持城市生态平衡。
城市森林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主体,不仅是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也是实现城市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1]。
近年来,全国各地把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作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切入点和着力点,积极探索新思路、新举措,取得了明显成效,为推动城市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介绍了东阳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实践经验,并提出了创森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可供其他城市作参考和借鉴。
1东阳市概况1.1基本概况东阳市地处浙江省中部,甬金高速、诸永高速在境内交叉而过,为浙中交通枢纽。
市域总面积1747平方公里,坐拥“三山夹两盆、两盆涵两江”的独特地貌。
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
这里青山环抱、绿水穿境,山水相融,生物多样,文化悠远,享有“建筑之乡”“教育之乡”“木雕竹编之乡”“文化影视名城”之美誉。
改革开放以来,东阳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先后获得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浙江省文明城市、省首批小康县市、省森林城市、省园林城市等荣誉称号。
1.2创建优势分析1.2.1森林资源总量较大全市林业用地面积110021.3公顷,占国土总面积的62.29%,森林面积106481公顷,森林覆盖率61.33%,林木绿化率83.1%。
千岛湖生态景观林林相改造树种选择与配置模式探讨鲁为忠;朱红伟;余爱红;余启国【摘要】Based on Landscape Ecology and theory of the relative forest reform ,the investigation into native vegetation ,land type, target broad leaved tree species abundance and site quality was made on landscapc forest of Thousand-isles Lake. By taking the zonal top forest community and the forest vegetation types in the middle stage "of succession as the goal landscape forest, 11 arrangement patterns of tree species aiming at forest reform were also designed.%根据景观生态学及林相改造的相关理论,对千岛湖森林的原生植被、林地类型、目的阔叶树种丰缺度和立地质量等4要素进行了调查,以地带性顶级群落及进展演替中期的森林植被类型为目标景观林分,提出了林相改造11种树种配置模式。
【期刊名称】《江苏林业科技》【年(卷),期】2012(039)003【总页数】4页(P20-22,33)【关键词】生态景观林;林相改造;树种选择;配置模式【作者】鲁为忠;朱红伟;余爱红;余启国【作者单位】浙江省淳安县林业局,浙江淳安311700;浙江省淳安县林业局,浙江淳安311700;浙江省淳安县林业局,浙江淳安311700;浙江省淳安县林业局,浙江淳安3117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59淳安县千岛湖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森林公园,生态地位十分重要。
浅谈山体林相改造措施摘要:长期以来,南桉北杨的造林模式为我国绿化造林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随着林地的老化以及人们对生态环境的进一步认识,单一模式的造林技术弊端逐渐凸显出来。
本文从实际项目着手,研究如何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来进行林相改造,为类似项目提供些许借鉴。
关键词:林相改造;绿化;景观改造;生态修复城市森林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城市森林为城市生态系统提供了多方面的服务功能。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上许多国家在城市建设中把目光投向森林,构建高效的城市生态系统,建设森林城市已成为了共识。
为了贯彻十八大精神,落实习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和森林城市建设的重要指示,深圳市制定了“城市双修”实施计划,提出要大力改善生态环境,加快山体修复、开展水体治理和修复、修复利用废弃地。
雷公山项目是在构建森林城市的大环境下提出的,主要是进行林相改造、抚育管护、采石场等废弃地修复等,是响应深圳市城市双修计划的示范性项目。
1.项目概况雷公山项目位于深圳大鹏新区葵涌街道,是通往南澳和大鹏的门户山体。
雷公山现状山体植被几乎全部为人工林,主要为相思林、桉树林、相思桉树混交林、果林,山顶及山谷分布有少量次生灌草丛。
林下已经有乡土植物入侵。
经本地调查,乔木主要有山杜英、枫香、山乌桕、藜蒴等,约20株/ha,灌木主要有鸭脚木、九节、桃金娘、野牡丹、岗松等,地被主要为芒萁。
山体植被林相单一,群落层次较为简单,生态效益较差。
林缘部分有入侵植物薇甘菊、五爪金龙分布,有一定危害。
山体有两处采石场,局部植被破坏严重,需要进一步修复。
雷公山隧道虽穿越雷公山山体,但对周边生态环境和生态连通性影响不大。
大面积种植的桉树及大叶相思,生长周期较短,到一定年限便成熟老化;抗逆性差,病虫害较多;桉树属速生耗肥树种,对土壤改良作用差;形成群落后郁闭度过大,由于遮荫作用其他种类无法侵入,林下其他的种类较少,林层过于单一,不利于向结构完整的顶极群落自然演替,导致森林生态功能低下。
淳安县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研究从研究淳安县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意义出发,对淳安县生物多样性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千岛湖所在的浙江省淳安县建立了从法规政策、管理机构、宣传教育直至动植物保护方法等网络体系,但依然存在诸多胁迫因素。
因而,提出了淳安县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原则、目标、区划布局,在继续开展原有生态建设工程的基础上,抓紧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包括千岛湖森林与湿地生态系统恢复工程、自然保护小区建设工程、古树名木与林木种质资源保护工程以及保护能力与支撑体系建设。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保护;湿地生态系统;林相改造;林木种质资源;淳安县;千岛湖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的生物——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及其所构成的综合体。
生物多样性通常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1]4个层次。
生物多样性水平已经成为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一个重要标志[2-3]。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生产力高速发展、人口爆炸、人类对资源和能源的需求急遽增加,人类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强度破坏着自然生态系统。
生境片段化则是其中最严重的生态后果之一,它使地球上多数现存陆地上的物种只能存在于各种不同面积、形状和来源的生境岛屿——片段之中,被认为是导致物种灭绝乃至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重要因素。
而座落在浙江省淳安县的千岛湖犹如全球生境片段化的缩影,原来的一座座山峰因水库大坝建设成为1 000多个陆桥岛屿(片段),组成了独一无二的片段化景观。
因此,从动植物、群落和景观等各个层次保护淳安县的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护千岛湖生态安全和生态平衡,改善人居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生物多样性概况11植被与植物淳安县植被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北部亚地带,为浙皖山丘青冈、苦槠林植被区,天目山、古田山丘陵山地植被片。
据1984年12月至1985年3月间进行的生物资源初步调查,淳安县自然植被有5个植被型组,13个植被型;人工植被有7个植被型组。
2020年12月华东森林经理Nov.2020第34卷增刊East China Forest Management Vo1.34增刊淳安县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探讨詹立明(浙江省淳安县林业局311700)摘要:淳安县生态保护红线面积3539.65平方公里,占比80.13%,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性非常强,生态保护红线亟需调整优化。
根据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工作的要求,以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双评价结果得出生态功能极重要区、极敏感区分布范围为基础,与已划定生态红线范围进行矢量数据空间叠加分析,结合淳安县的实际提出了调整建议。
关键词: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公益林;千岛湖中图分类号:X3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7743(2020)增刊-0091-031引言生态保护红线是指在生态空间范围内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强制性严格保护的区域。
优先将具有重要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水土保持、防风固沙、海岸防护等功能的生态功能极重要区域,以及生态极敏感脆弱的水土流失、沙漠化、石漠化、海岸侵蚀等区域划入生态保护红线。
淳安县是杭州市重要饮用水源地,饮用水水源一二级保护区占县域总面积的87.73%,同时还拥有富春江—新安江风景名胜区、千岛湖国家级森林公园等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范围面广积大。
浙江省人民政府正式公布浙江省生态保护红线方案(2018年7月20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审批),明确该县生态保护红线面积3539.65平方公里,占县域国土面积4417.48平方公里的80.13%,所占面积比重非常大,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性非常强。
根据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工作的要求,对已划定的生态红线进行了分析,结合淳安县的实际提出了调整建议。
2评估调整方法以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双评价结果得出生态功能极重要区、极敏感区分布范围为基础,与已划定生态红线范围进行矢量数据空间叠加分析,确定红线范围外的生态功能极重要区、极敏感区与生态红线内的非生态极重要区,结合现有自然保护地界线,从大局出发,实事求是分等分级逐地块进行优化评估。
淳安县林相改造及绿化造林工程探析徐高福1,唐陆法2,陈华进2(1.淳安县新安江开发总公司,浙江淳安311700;2.淳安县林业局,浙江淳安311700)摘要:遵循“乡土化、彩叶化、珍贵化、经济化、乔木化、速生性”原则选择树种,根据建设区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条件,重点营建好“三片林”:一是建设彩色森林,改变淳安县部分森林林相不美、景观单一的状况;二是建设健康森林,转变淳安县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治、森林火灾防控理念,从被动防治向主动改造转变;三是建设芒秆山定向改造森林,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培育生态经济林、生态公益林,适度发展珍贵与彩化树种。
关键词:绿化造林;林相改造;芒秆山改造;彩色健康森林;淳安县中图分类号:F326.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5919(2016)04-0008-05DOI:10.13691/j.cnki.cn23-1539/f.2016.04.003AnalysisofForestFormTransformationandGreeningAfforestationEngineeringinChun’anCountyXUGao-fu1,TANGLu-fa2,CHENHua-jin2(1.Xin’anRiverDevelopmentCorporationofChun’anCounty,Chun’an,Zhejiang311700,China;2.ForestryBureauofChun’anCounty,Chun’an,Zhejiang311700,China)Abstract:Choosethetreespeciesaccordingtotheprincipleof“ruralization,colorfulleaves,rarity,economization,macrophanerophytes,speedgrowth”,onthebasisofnaturalenvironmentandsocialeconomicconditionsofconstructionarea,build“threepiecesofforest”mainly:Thefirstiscolorfulforestconstruction,changethestatusofunbeautifulforestformandsinglelandscapeinsomeofChun’anCountyforest;Thesecondishealthyforestconstruction,changetheconceptofpinenematodediseasespreventionandcontrol,forestfirepreventionandcontrolinChun’anCounty,frompassivepreventiontoactivetransformation;Thethirdistransformationofmiscanthusmounttoforestdirectionally,adjustmeasurestolocalconditionsandoptimaltree,cultivateecologicaleconomicforest,ecologicalpublicwelfareforest,moderatedeveloppreciousandcolorfultreespecies.Keywords:GreeningAfforestation;ForestFormTransformation;MiscanthusMountTransformation;ColorfulandHealthyForest;Chun’anCounty1问题的提出淳安县地处浙江西部,是全省最大的林业重点县,著名的千岛湖横贯其中,不论从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还是从千岛湖生态安全角度看,其地位均十分重要[1-2]。
淳安县有马尾松纯林9万hm2,林分结构较为单一、森林景观相对单调,且周边县市相继发现松材线虫病,对淳安县松林形成包围之势,实施马尾松林相改造显得尤为迫切。
相当面积的芒秆山植被给全县的森林生态系统埋下了极大的不稳定因素。
芒秆丛生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有些地块农耕后抛荒,造成芒秆疯狂滋长;二是一些林地营造林后,业主培育管理不及时,有些火烧迹地更新不及时造成芒秆侵入蔓延;三是交通、民居、酒店等基础设施造成的破碎边坡,由于绿化治理不到位,被芒秆强势占领,一些地方荆棘藤蔓遍野。
收稿日期:2016-05-24基金项目:杭州市重点软科学研究项目(20150834M12)第一作者简介:徐高福(1963-),男,浙江淳安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研究方向:风景园林与森林经营。
2016年8月第4期(总第139期)改革实践中国林业经济CHINAFORESTRYECONOMICSAug.2016No.4(Total139)上述两大类植被带来了一系列问题,第一,缺少生物多样性,生态效益低下。
第二,景观单调,林地生产力利用率低下,不能满足新时期人们对环境的需求。
第三,容易引发森林火灾,使林区森林遭受安全威胁,进而使林区生态环境和森林景观遭到破坏。
因此,加大投资力度,建设淳安县林相改造及绿化造林工程,对马尾松纯林为主的林相以及芒秆山植被进行改造重建,促其快速恢复森林植被,使其形成较为完备的森林生态系统,是解决此问题根本所在,实乃当务之急。
2建设目标规划在2017—2020年完成林相改造及绿化造林工程项目0.2万hm2,其中:实施林相改造0.07万hm2,芒秆山改造0.13万hm2,总投资3亿元。
立足于淳安县当前的森林植被现状,充分挖掘林业自然、生态、环境和外延功能。
在加强保护的基础上,通过科学合理的人工措施,促进森林景观效果和生态功能提升。
一方面通过林相改造,努力营造主题明确、构图优美、结构合理、色彩丰富、四季有景、景观独特的健康森林。
另一方面,通过芒秆上改造,增加有林地面积,提高森林覆盖率,加快森林自然演替,提升防灾减灾、水源涵养、水土保持能力,为林农增收服务,快速构建结构优、健康好、景观美、功能强、效益高的森林生态系统。
结构优:通过调整森林的树种结构、层次结构、区域结构和树龄结构等,建成树种丰富、林木郁闭、结构多样的复层林、异龄林。
健康好:能有效防御松材线虫病等有害生物的入侵和蔓延,抵御火灾、大气污染及其他自然灾害的危害。
景观美:建成乔、灌、花、草等多层次、多色彩的景观,富有动态美、韵律美和季节相貌变化,提升审美价值。
功能强:提升水源涵养、水土保持、防灾减灾能力,拓展碳汇功能。
效益高:提供丰富的公共生态产品,改善人居环境,提升森林的综合效益。
3建设原则与布局3.1建设原则淳安县林相改造及绿化造林工程项目建设树种应遵循“乡土化、彩叶化、珍贵化、经济化、乔木化、速生性”原则:①乡土化:淳安县林相改造及绿化造林工程项目应体现淳安地方特色,在树种选择上应以乡土树种为主[3],以突显地方文化和独特森林景观,特别是主栽树种一般不应采用新近引进的引来树种。
②彩叶化:为解决四季色彩单调的问题,人们已开始追求多姿多彩、五颜六色的园林美景,“彩叶化”应运而生。
彩叶树种是一类生长季节或生长季节的某些阶段,全部或部分叶片呈现非绿色的植物。
淳安县特别是千岛湖区相当面积森林景观单一,色彩层次感不强,四季变化不明显。
淳安县林相改造及绿化造林工程项目建设要与千岛湖彩化工程紧密结合。
③珍贵化:珍贵树种对某地区而言,是指资源稀少,品质优良,具有重要用途和特殊文化意义、科学价值及较高的经济价值树种。
因此,在选择树种时,应尽可能多地应用珍贵树种。
④经济化:淳安县林相改造及绿化造林工程项目建设要与发展经济林产业有机结合起来,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积极探索适合区域特点的现代林业发展模式,让“秀水富民”战略通过林相改造及绿化造林工程项目建设的实施也能惠及百姓。
做强林业,富裕农民,改善环境。
⑤乔木化:乔木是发挥森林功能的最为主要的自然载体,是体现森林“原、野、奇”的骨干植物,在丰富景观、提高生态功能等方面通常比灌草具有更高的效益。
因此,在选择树种时,如无特殊景观、经济要求时应尽可能多选用乔木树种。
⑥速生性:林相改造以提升千岛湖森林品质,呵护一湖秀水,实现“秀水富民”,提供更高的社会服务价值。
多选择速生树种,快速构建千岛湖山地景观林,力求当年改造,当年建效,立竿见影[5]。
由于各种原因形成的芒秆山,针对芒秆再生速度快的特点,必须多选择速生树种,并且高密度、勤抚育,尽快成林。
3.2建设内容3.2.1林相改造林相直接与林分的外貌景观相关,这种外貌景观特指林分中的林木品质和健康状况。
随着现代文明意识的提升和森林旅游趋向大众化,人们把森林的花、叶、形、香等元素,结合地形创造具有特色的森林景观组合和丰富的森林季相变化,所以便有了“多层次、多色彩、多样化”和“绿化、美化、彩化、香化”等理想林相的提法。
徐高福,等:淳安县林相改造及绿化造林工程探析改革实践林相改造是指通过抚育、补植等技术措施,对低效、残次森林进行优化配置,加入能体现一年四季变化的优良彩色阔叶树种,山林将变得缤纷而生动,同时其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美化环境以及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功能也会得到明显改善。
林相改造的根本目的在于维护生态安全、优化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2.2芒秆山改造在南方山区森林火灾常发区,普遍存在山场面积大,芒秆山多,与村落、田地、公路、景区交错等特点。
芒秆山改造是指针对农耕林地抛荒、造林后培育管理不及时与火烧迹地更新不及时、基础设施建设造成的破碎边坡绿化治理不到位,形成的芒秆山,通过抚育、补植、造林,按照自然的进程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物的多样性,增强调节能力,减少因火灾、森林病虫害及基础设施建设造成绿化治理不及时和造林后培育管理不及时、农耕林地抛荒等因素引起的损失,使可持续的生态系统得到适时更新,恢复和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满足多目标、多价值、多用途、多产品和多服务水平的需要。
3.3建设布局遵循景观生态学“基质、斑块、廊道”的基本原理,构建以千岛湖湖区、森林休闲区、国有林场、重点村庄(尤其是芒秆山区域)、承包大户等为“斑块”,以“高速公路、省道、干线河道、铁路两侧”为“廊道”,“点、线、面”相结合的森林景观格局,充分体现地方特色。
根据建设区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条件,重点营建好“三片林”:一是建设彩色森林,改变淳安县部分森林林相不美、景观单一的状况;二是建设健康森林,转变淳安县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治、森林火灾防控理念,从被动防治向主动改造转变;三是建设芒秆山定向改造森林,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培育生态经济林、生态公益林,适度发展珍贵与彩化树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