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灵魂阅读提升灵魂写作
- 格式:pdf
- 大小:144.60 KB
- 文档页数:2
作为一门语文课程,写作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在八年级的语文学习中,我们需要学会如何让文字灵魂呼之欲出。
写作不仅是一种表达方式,更是一种思考和沟通的方式。
下面,笔者将结合自己的学习经验和观察,介绍如何让文字更有灵魂。
一、寻找灵感写作最难的分之一就是找到灵感。
对于初学者来说,很难想到一个可以展开的主题。
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地积累素材,以便在写作时可以使用。
怎样才能积累素材呢?1.阅读阅读是积累素材的最佳方式之一。
不同的书籍、文章中都蕴藏着独特的灵感,可以启迪我们的思想。
通过阅读,我们可以了解各种不同的文体和表达方式,在写作中可以借鉴各种不同的风格和技巧。
同时,阅读也可以扩大我们的词汇量,提高写作水平。
2.观察观察可以启迪我们的灵感,也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表达事物。
无论是周围的人、景色、事件,都可以成为我们的创作素材。
在自然中,可以欣赏到大自然的美丽,体验不同季节的魅力;在城市里,可以感受到现代文明的发展和变化,了解人们的日常生活。
只要保持好奇心,积极观察,就能够从中获取丰富的灵感。
3.思考思考是写作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我们进行写作前,需要理清我们的思路,明确表达的主题和目的。
思考过程中需要注意结合自己的真实感受和体验,加入自己的想法和见解。
只有这样,才能让文章更加有灵魂。
二、提升语言表达力好的文章除了要有灵魂,还需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力。
语言表达力是建立在扎实的语言基础上的,在文章中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想法。
培养语言表达力需要时间和实践,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提升。
1.扩大词汇量扩大词汇量是提升语言表达力的重要途径。
词汇量越丰富,就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因此,我们需要不断地阅读、记忆生词并应用到写作中。
2.学习文法知识文法规则是语言表达力的基础。
掌握了基本的语法规则,才能够写出结构合理、通顺的文章。
我们需要学习句子结构,掌握常见的语法知识,加强对语法的理解,这样才能够在写作中有效地运用。
读书点亮人生作文读书点亮人生作文(通用26篇)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
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读书点亮人生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读书点亮人生作文篇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书让我们一起在吃的海洋里遨游,享受着读书的乐趣。
毛泽东曾经说过: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
当我见到这些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时,我便下定决心好好读书。
热爱读书是每个人必须的的,只要小时候好好读书,长大后必成大器。
如果少壮不努力,长大后只有后悔。
在《劝学》的里面有一句话: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在21世纪里,科技发达。
现在送快递,收银员等等都是有机器人代替。
所以一定要好好读书,获得好的工作,读上好的大学。
只要好好读书,自己的身体习惯都会得到改变。
在书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各国土风人情,了解了一些人物勇于斗争的故事。
了解到中国的风光,了解到一些名人,了解到国外的知识。
书就像我们心里一闪一闪的小星星。
说就像从天上射下来的光明,让我们成长成人。
让我们一起好好读书,拥有一个好的生活。
让更多的人们爱上读书,让讨厌读书的人们都改变成会好好读书的人。
书就是人生中不可失去的东西。
为了有更好的人生,大家一起读书吧!读书点亮人生作文篇2今天下午,我们学校荣幸请来了一级作家、编审,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汤素兰阿姨。
同学们都十分喜欢阅读汤素兰阿姨的书,她写的大多数都是一些童话故事,其中都含有十分深刻的道理,有些也是写关于一些校园生活的,与我们的生活十分贴近,我爱看的有:《笨狼的故事》系列、《张牙舞的日记》系列、《小巫婆真美丽》系列……下午三点钟左右,我们举行交流会,与汤素兰阿姨交流我们的读书心得,并听汤素兰阿姨讲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
让灵魂在文学中栖息的作文在这个快节奏的世界里,我们的灵魂就像一只无头苍蝇,到处乱撞,疲惫不堪。
这时候,文学就像一个温暖舒适的小窝,能让我们的灵魂停下来,好好地歇一歇。
你看,当我们翻开一本好书,就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另一个世界的门。
那个世界里,有浪漫的爱情,有惊险的冒险,有深刻的思考,有温暖的感动。
我们跟着书中的人物一起哭,一起笑,一起经历人生的起起落落。
这感觉,就像是在和一群有趣的朋友聊天,他们把自己的故事毫无保留地分享给我们,让我们的心灵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文学不仅能让我们体验不同的人生,还能让我们的心灵得到净化。
在这个充满喧嚣和浮躁的社会里,我们的心很容易变得麻木和冷漠。
但是,当我们沉浸在文学的世界里,那些优美的文字,那些真挚的情感,就像一股清泉,流淌在我们的心田,洗去了我们心头的尘埃,让我们重新找回内心的柔软和善良。
而且,文学还是我们心灵的避风港。
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挫折和困难,感到无助和迷茫的时候,文学就像一位慈祥的长者,默默地陪伴着我们,给我们力量和勇气。
它告诉我们,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只要我们坚持下去,总会迎来希望的曙光。
所以啊,朋友们,让我们多花点时间在文学上吧!让我们的灵魂在文学的海洋里自由自在地遨游,在文学的怀抱中安安心心地栖息。
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丰富多彩,我们的心灵才会更加充实和美好!。
【高二作文】唤醒灵魂关于阅读作文700字【高二作文】唤醒灵魂关于阅读作文700字周国平说过:“阅读不但能够让我有一个好的心境,能够养心,而且能够养生。
”毕淑敏说过:“读书使人优美。
”三毛说过:“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
”我说:“读书能唤醒灵魂。
”当我们沉醉在在书海里,无形中已提高了自己的人生格调,提高了学识,这其中一部分源自于不好的书籍,只有不好书籍就可以给人精神的体悟。
在读书的过程中,你可以步入至另一个世界,辨认出了熟识但没注意到的东西,这种东西似的一直封印着,现在被唤起了,被转化成了,因此赢得了生长、开花、结果的机会,周国平称作智慧。
养成坚持读书的习惯,我觉得最适宜的时间莫过于睡前的三十分钟阅读了。
那三十分钟的时间使我的脑子充实了,我想这大概是读书的魅力吧。
宋代诗人黄山谷有一句名言:“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
”林语堂将这句话解释为,你三日不读书,别人就觉得你语言乏味,面目可憎。
一个不爱读书的人往往受眼前世界禁锢,是无趣的。
每翻阅一本新书,心中期盼的就是一次代莱机遇,《岛上书店》并使我懂了如何渡过人生的困境,《时生》并使我懂亲情和人性的温柔转型,《小王子》并使我懂了为眼睛就是看不到最本质的东西的。
跟随着作者的脚步,跟著他的思想跑,我体味着他的喜怒哀乐,这就是一场奇妙的旅行啊!读书丰富了我们的内心世界,“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人只有读书多了,身上自然会带一股书卷之气,言谈举止间流露出读书人所特有的气质。
在一个喧嚣的社会里,能在一个幽静的夜晚,将一颗浮躁的心通过书而沉淀,这时,书就是你灵魂的伴侣、思想的朋友。
一次,我突发奇想:使我把世界上的书都看看回去吧,哈哈,这当然就是不大可能的,所以我想要在非常有限的人生时光里装进书籍所给与我的代莱灵魂,就是多么欢乐的事情。
时间的来去匆匆,需要学习的知识太多。
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让我们不断充电,跟上时代的步伐,才不会被社会淘汰。
百年经典滋养灵魂作文分论点
古典文学,真是有味道!
咱们聊聊古典文学吧,那些老书,真的是有魔力啊。
你知道吗,翻开一本书,就像进入了一个古老的世界,那些故事、那些情感,
都好像能触摸到。
它们不仅仅是字面上的东西,更像是历史的回声,让人回味无穷。
音乐,真的是心灵的慰藉。
说到音乐,那更是不得了。
有时候,心情不好的时候,我就听
听古典音乐,那旋律一起,好像所有的烦恼都消失了。
音乐,真的
是个神奇的东西,它不用说话,就能让你感受到各种情感,这就是
音乐的魅力吧!
绘画,简直美得让人窒息。
再来说说绘画吧。
如何用好的阅读长养文字的魂魄与美感?阅读是这个时代每个人都应该投资的、门槛最低的也是最宝贵的资产,对于内容创作者来说,阅读更是必不可少的基本功之一。
互联网时代无论何种职业的人处处都需要文字表达,而文字之中处处流淌着一个人的思想高度和人文修养,好阅读才有好文字,阅读有根脉有源头,写出来的文字才有七魂六魄。
当我看到经典的书冷冷清清地挂在网站上,我会觉得我有一种特别的责任,把它们请回家,让它们成为我的智慧的宝库,向它们谦虚地学习、取经。
曾有社群内的伙伴咨询我如何选书,借回答他的契机,在此对“如何选书”浅析一二。
因为功利主义的影响,很多人把阅读当作一个极其有用、极其需要产出经济价值的事情。
然而经过了几年知识付费、知识服务、快餐主义的浸淫,知识消费者们终于大彻大悟,原来阅读的本质、学习的本质并没有改变,想要通过读书建立认知体系,就必须放弃快餐主义和速食主义,踏踏实实地回归到最基本的动作上,点滴积累、方有所成。
常读经典书籍首先我们一定要常读一些看似无用,实则大为有用的古典智慧书籍。
毕竟现代人的生活议题再复杂,其中的道理早就被老祖宗看破了、讲明白了,所以我们终其一生都应该养成习惯虚心地研读经典智慧,向老祖宗取经求教,这是个不错的解决终极问题的方法。
每天翻一翻经典,跟老祖宗对话两三句,下载一星半点儿的古人智慧,于是眼睛里的污垢消失了,内心的沟壑舒展了,生活变得通透简单了,文字长出精气神来了,何乐而不为?常读文学作品我经常建议以广告、文案、创意、内容创作为生的伙伴们一定要多读文学类的作品,包括古代诗歌、现代诗歌、小说、戏剧等。
就拿诗歌来举例,为什么读诗与写文案息息相关?因为现在的表达越来越短、频、快,比如:文章的一个标题、开头的破题、金句、朋友圈文案、海报文案、企业的使命愿景、价值观、品牌slogan等,都是文本较短的表达,这一类表达方式跟诗歌的创作逻辑是非常近似的。
所以一名想要在商业写作领域有所成就的人,必须要学会两条腿走路,一条腿是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这是创作人格、底蕴,是内容输出的培养皿、蓄水池,蓄水池里的水位越高,在面对各种写作议题的时候,水源和灵感就越丰沛。
用灵魂读书
书,使人沉醉其中,无法自拔,书的世界何其大、何其广!“文”是那蔚蓝的天空,“字”则是那丰饶的土壤,在这一个乌托邦中,与书中的主角一同冒险。
小说,是一个无尽的深渊,一不小心便会跌入然后再也出不来,而我,恰巧是位罹难者。
每当进入书的世界,便会忘了自我,流连忘返。
在《老残游记》中,与老残一同欣赏大明湖那澄清的水,听着王小玉说书,那声音在脑中一遍又一遍的流转;须臾,又到了大观园看着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的悲欢离合,为他俩感叹生不逢时;顷刻,又至天龙八部中瞧见英雄萧峰因种族之间的嫌隙,为国而死,这又是何苦呢……
教育哲学家杜威曾道:“读书是一种探险,如探新大陆,如征新天地。
”每一本书皆为你我开起一扇崭新的大门,让你遨游于其中,雨果也说:“书籍是改造人类灵魂的工具,它对于人们所需,就在于它是滋补光明的养料。
”读书是最平凡的快乐啊!
“三日不读书,便觉面目可憎”读书的乐趣应由自己去探索、开发,享受在读书之中,便会了解到书,并非由一串又一串的文与字来组成的,而是由作者呕心沥血所做出来的灵魂哪!在书的世界中,宛如一只翱翔的大鸢,享受风的轻拂,不必在意地上那细微的蚂蚁是如何看我。
书,可以陶冶灵魂,将其提升至一个更加璀璨的境界。
第1页共1页。
在阅读中丰养灵魂_800字关于《在阅读中丰养灵魂_800字》,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语文作为中国文字、符号乃至言辞,文章所集合的学习科目其本身的学习途径更不胜枚举。
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处处可学语文。
自小,我们就在书海中徜徉,一本《笠翁对韵》让孩童时期的我真切体会到深藏在古老汉字中的韵律与美。
这对长大以后的我也不可不说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由此,我捧卷而读,枕书而眠,借课外大量的阅读开阔视野,丰富涵养,提升语文素养。
阅读是登上金字塔的阶梯,勃克科夫这么说,品读书籍,以一字一句开始,那些或华美或平实的词藻,那些货引人深思货令人明智的哲语都在阅读中向我走来。
浩瀚如星沙的书首先教导我的便是选择。
固然以开始我们都有杂而不精、广而不深的弊病,但大量的阅读却能让我们从多方面取考虑问题。
相对于课堂教学仅是“一家之言”,有了更多思想的余地。
冰心说:“选择一本好书便是有了一个好老师。
”由浅入深,由博而精是借阅读养成的深虑慎思,升华语文学习素养第二步。
如果说社会生活实践是站在巨人的肩上种树,那么课外大量阅读就是让我们首先在思考上成为巨人。
对于中学生而言,社会实践有一定的片面性,这就好比我们无法再实际操作中挖穿地球来证明地球中心是高温内核,也无法穿越到春秋时期与孔子坐而论道。
事实上,在我们探求先贤的思想,追溯文化根源时,最主要的途径仍是阅读。
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我们才能积累足够的知识取更好地认识自已,认识语文,当我们学到诸葛亮的名句:“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时,心头是否去有感而发,想到程颢曾经有诗曰:“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间”,想到白石老人的“心闲气静时一挥”,由一个“静”字延展开去,这确实是要经过大量阅读才能塑造出的文化敏感与语文素养。
阅读让我爱上了语文,我心中种下了一颗种子,它促使我不断以名家名句中汲取养分,以辞章句读中吸收水分,以修辞排比中获得阳光——阅读令我丰养了自已的精神,在庄子“至人无已、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中品读精神上的自由;在王羲之的“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妾作”中感受生命中释怀;在王勃的《腾王阁序》中领悟才情的华美——语文便是从这一次次阅读中在我面前展现它深邃的灵魂。
阅读使灵魂沐浴在学术写作中我爱看书,我爱看书时的墨香。
书有自己的颜如玉,书有自己的金屋。
书中有一个与现实世界不同的空间。
在那里,快乐或悲伤总能牵动读者的心。
我爱看书,也爱书中扣人心弦的情节。
或者是上下翻滚,或者是如流水般流淌,时尚清新淡雅,或者慷慨激昂;或静如止水,忽起涟漪,或乌云聚,忽天阔。
时而蜿蜒转弯,时而向前行驶。
这个时候,我的心跟着它走,在那个世界里游泳。
翻开书看看“羽扇黑丝巾”的孔明是如何“巧借东风”的;和他一起解决各种问题,克服很多困难。
有时候,我聚精会神地看书,可以想象孔明破解敌人战术时嘴角挂着得意的笑容,可以想象他在“为蜀汉的基业鞠躬尽瘁”,在各地辛勤劳作。
但后来,他“但还没来得及征服,他就死了”,却也让我的读者哭了——。
真可惜!无奈,我放下了肩上的担子。
看到军务没有安排妥当,没有“忙而杀人”,没有“兴汉归旧都”,却要永远离开.于是几天没碰书,但内心的感受已经被剧情控制住了,只好重新打开。
当我们得知孔明死后蜀汉没有被其他人摧毁,孔明的策略在他死后仍然有效时,被带走的心感到有点平衡。
书的力量有多大!就连心也不由自主的被它拖走了。
然而,这就是书的魅力。
好读书,好读书。
这是我们学生应该养成的良好阅读习惯。
一本好书往往能带给我们很多乐趣和感悟。
阅读《昆虫记》,可以和Fabres一起探索神秘有趣的昆虫世界,聆听昆虫的故事;阅读《名人传》,可以深入了解贝多芬、米开朗基罗、列夫托尔斯泰的内心世界,体验“英雄气息”。
业余时间,打开《海底两万里》,和尼莫船长、阿龙纳斯教授一起解开海底的秘密;闲暇之余,看看《鲁滨逊漂流记》,看看他是如何在荒岛上生活了20xx年,谱写出“劳动创造一切”的赞歌。
我们应该学习书中人物的优秀品质。
帕维尔科尔查金钢铁般的意志;约翰克利斯朵夫不屈不挠的正义精神和丑陋但高贵的敲钟人加西蒙都激励着我们。
我们应该像他们一样。
读书的时候也要“取长补短”。
当我们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发现一些缺点时,我们应该思考我们是否有相同或相似的问题。
用灵魂阅读提升灵魂写作一,当下作文教学的流弊在大力推行新课程改革的当下语文界,作文教学到底离写作的真谛有多远,离学生的心灵有多远,这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作文教学已经成为当前语文教学的一个盲区,成为语文教师心头的痛。
在笔者看来,当前作文教学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流弊:对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设置人为的藩篱,未能打通二者的经脉。
在相当一部分人看来,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完全是两个领域的问题。
教授一篇阅读课文时只是象征性地罗列其“写作特色”,而不注意从写作的角度谈阅读的方法,或从写作的角度谈如何阅读。
传统观点没有认识到作文和阅读实则是一块硬币的两面,是心源一体、经脉互通的,而将二者的教学割裂开来,使其油水分离,这是完全违背阅读和写作的内在规律的,必将使教学低效化,并最终走人死胡同。
对课外阅读认识的偏狭制约了它对提高作文水平的作用的发挥。
热衷于让学生读时文选粹、心灵鸡汤、读者文摘一类的快餐式文章是当前相当一部分语文老师指导学生作文“制胜”的法宝,而实际上长此以往,学生的思想、思维和情感陷于低幼化,作文日趋肤浅和程式化,对学生作文水平乃至语文整体水平的提高起到致命而可怕的制约作用,这是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的。
作文教学方法的单调死板导致学生丧失写作兴趣,甚至出现写作心理障碍。
一些语文教师长期把作文教学置于语文教学的边缘地位,采取炒冷饭(写与评拉距太长)、“以写代讲”(实则是只写不讲)、堆砌写作技巧等陈旧低效的教法,甚至有的教师对作文教学有敷衍心理。
如此一来学生厌倦、厌恶、厌弃作文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殊不知,作文教学和作文写作的关键之一,是“要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
忽视心理需求而进行刻板的技巧训练,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
造成这种情况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的作文教学研究的步伐相对滞后,教师对作文教学的储备相对不足。
因此,作文教学急需更新观念,以上种种瘤疾必须根除,必须摸索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给当下作文教学吹一股新鲜空气,哪怕是一缕清风,能在死水中漾起微澜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