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老年人肛周尖锐湿疣临床观察
- 格式:pdf
- 大小:175.02 KB
- 文档页数:2
中西医结合治疗尖锐湿疣疗效观察尖锐湿疣,又名尖圭湿疣或性病疣。
是由人尖乳头瘤病毒感染所致的生殖器、会阴和肛门部位的皮肤黏膜良性赘生物,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少数可通过接触污染物品如浴盆、浴巾等传播,也可在家庭中通过非性行为密切接触而感染。
好发于男性包皮、系带、冠状沟、龟头、尿道口,少数见于阴茎,罕见于阴囊。
同性恋者常见于肛门及直肠。
女性者多见于大小阴唇、阴蒂、尿道口、会阴、阴道内、宫颈和肛周。
本病发病率高,易于复发,且与生殖器、肛门癌的发生相关,故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6年来用二氧化碳激光治疗机加中药内服,外疗治疗尖锐湿疣患者159例。
通过临床观察,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收治尖锐湿疣患者159例,女129例,男30例,年龄17~58岁。
病程1~14个月。
男性发于冠状沟、包皮、系带及尿道口21例,肛门部湿疣9例,其中1例是肛门巨大尖锐湿疣;女性发生于大小阴唇、尿道口及阴道、宫颈部位108例,会阴及肛门部位20例。
同时伴发白色珠阴道炎9例。
二氧化碳激光治疗的患者均无糖尿病,均无过敏史。
所治疗的159例患者,疣体有的为淡红色丘疹状,有的是乳头状.菜花状或鸡冠状湿润肉质样赘生物,表面粗糙,甚者角化不平,根部有蒂,有的融合成巨大尖锐湿疣,损害形态,大小不一,因分泌物湿润疣体表面呈白色,无灰色,红色或出血表现,颗粒间积有脓液,发生恶臭。
治疗方法:159例尖锐湿疣患者均采用二氧化碳激光碳化治疗,停用其他外用药物及机体免疫疗法。
患者疣体用碘伏常规消毒,5%利多卡因局部麻醉,二氧化碳激光机的功率50~85W,对疣体进行碳化切割,巨大尖锐湿疣采用分期分批处理,操作时要注意激光治疗疮面的深浅度,疮面太浅疣体易再次长出,疮面太深容易灼伤深部组织。
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后,采用自拟中药内服兼外洗巩固治疗尖锐湿疣:①中药抗疣汤(自拟)内服,方药组成:生薏仁20g,板兰根15g,木贼15g,蜂房10g,威灵仙10g,白花蛇舌草15g,赤芍15g,白术15g,黄芪20g,党参20g,日1剂,清水煎服,7天1疗程。
中西医结合治疗肛周尖锐湿疣118例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肛周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
方法:采用中药肛门部熏洗配合电灼切除术治疗肛周尖锐湿疣118例。
结果:一次性治愈11例复发8例经二次手术切除及中药熏洗后痊愈。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肛周尖锐湿疣疗效确切治愈率高。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尖锐湿疣临床观察资料与方法我科自5~8年采用中西医结合共治疗尖锐湿疣118例男78例女例合并外阴尖锐湿疣例;年龄18~65岁其中18~岁9例约占78%;病程.5~6个月。
尖锐湿疣多发生在肛管黏膜与皮肤交界处的肛门外缘呈黄褐色或淡红色。
较小者如粟粒大散在分布;较大者疣体呈灰白色融合成片高出皮肤质地较硬在肛门两侧呈对称生长;巨大者如菜花状表面糜烂。
多数病例以“痔”就诊且否认性不洁史。
治疗方法:术前肛周备皮清洁灌肠。
取左侧或右侧卧位常规肛周消毒铺无菌洞巾。
用1%利多卡因行肛周局部湿润麻醉对较大疣体先行基底部切除再用c-肛肠综合治疗仪高频电刀烧灼基底部创面深度达真皮层既可止血又防止复发;较小者用高频电刀逐个直接烧灼切除注意保护疣体间正常的肛门皮肤防止因创面较大而发生瘢痕挛缩导致肛门畸形。
切除干净后重新消毒用干扰素万u行创面皮下注射。
术后每日中药法疣泡洗剂肛门部熏洗坐浴创面外用干扰素凝胶及湿润烧伤膏。
手术当日和术后第1天可进半流食第天即可排便。
结果本组一次性治愈11例愈合时间7~天。
8例术后1~个月复发再次行上述治疗痊愈。
少数患者术后创口轻微疼痛烧灼感能忍受一般不需用止疼药;部分患者因注射干扰素后可出现发热、头痛等经多饮水第天即可消失。
无1例感染、出血及肛门狭窄等并发症。
讨论肛门尖锐湿疣是一种病毒性皮肤病系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所致。
中医称之为“臊疣”“疣目”等认为本病由于气血失和腠理不密加之房事不洁感染秽浊之邪湿热邪毒下注肛门浊毒湿热蕴结气血郁阻经络不畅浊邪凝聚肛周肌肤而发病。
肛周尖锐湿疣近年来有逐渐增多的趋势其治疗方法很多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激光治疗、冷冻治疗等各有其疗效特点和不足之处。
中西医结合治疗尖锐湿疣69例临床观察汇报人:2023-12-08contents •引言•临床资料•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治疗效果及分析•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结论与展望目录引言0103中西医结合治疗是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等优点,因此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01尖锐湿疣是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由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
02全球范围内,HPV感染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研究背景与意义文献综述01已有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尖锐湿疣具有明显优势。
02中医学认为尖锐湿疣的发生与湿热、毒邪有关,治疗应以清热解毒、除湿化痰为主。
03西医学认为HPV感染与免疫功能下降有关,因此应使用免疫调节剂进行治疗。
研究目的与方法本研究旨在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安全性。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如激光、冷冻等物理疗法),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进行治疗。
评价指标:以疣体消失情况、症状改善情况、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为主要评价指标。
实验设计: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69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试验。
临床资料0269例尖锐湿疣患者均来自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就诊于某三甲医院皮肤科的患者。
确诊为尖锐湿疣的患者,年龄18-60岁,无其他严重器质性疾病,同意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
病例来源与入选标准入选标准病例来源患者一般资料性别男40例,女29例。
年龄18-30岁15例,31-40岁30例,41-50岁20例,51-60岁4例。
病程1个月-1年者45例,1-3年者20例,3年以上者4例。
病变部位外阴及肛周50例,阴道及宫颈15例,其他部位4例。
临床表现及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出现皮肤或黏膜的菜花状、乳头状或结节状赘生物,皮损可伴有瘙痒、疼痛及感染等症状。
部分患者有性传播疾病史。
诊断标准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病理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尖锐湿疣。
病理学检查可见表皮乳头瘤样增生伴角化不全,颗粒层和棘层上部细胞有空泡化改变。
中西医结合治疗肛周尖锐湿疣论文【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肛周尖锐湿疣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60例肛周尖锐湿疣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内服、解毒除疣外洗方外洗,配合冷冻、胸腺五肽肌注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co2激光、百多邦外用治疗。
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1.2诊断标准参照《皮肤性病学》[1]肛周尖锐湿疣的诊断。
主要表现为:①肛门菜花状或鸡冠状赘生物。
②取病变部位皮损活检,镜下见乳头瘤样增生,棘层上部和颗粒层凹空细胞及真皮乳头内毛细血管增生。
③用5%醋酸溶液涂抹肛门皮损处,5min后可见赘生物变白。
1.3 排除标准有系统性疾病及免疫力低下者;1周内进行过抗病毒治疗者。
2 治疗方法2.1 治疗组(1)采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大青叶、蒲公英各20g,焦栀、龙胆草、丹参、土茯苓、紫草各15g,桃仁、生地、当归各12g,黄芩、车前草各10g,甘草3g,每日l剂,水煎服,分3次口服。
(2)用解毒除疣外洗方外洗。
药用马齿苋、板蓝根、大青叶、苡仁、大黄各30g,白芷、细辛、桃仁、木贼、露蜂房各15g,生牡蛎10g,甘草5g,每天1剂,水煎至2000ml,先热熏患处,待温度合适后坐洗患处20min。
(3)用液氮对每个皮损行冷冻治疗。
(4)注射用胸腺五肽1mg肌注,每日1次。
2.2 对照组用2%的利多卡因注射液行肛周局部麻醉,用co2激光炭化去除疣体,然后外涂百多邦于肛周炭化创面处,每日1次。
两组均以15天为1个疗程,共2个疗程。
治疗结束8个月后观察疗效。
2.3 调摄护理禁止不洁性交;注意肛周卫生,保持肛周的清洁干燥;内裤的洗涤最好以温和的肥皂手洗,不要用强效的洗衣粉或洗衣机;饮食需要改变,以增强免疫力,避免常常感染霉菌,应少吃淀粉类、糖类以及刺激性的食物如酒、辣椒等,多吃蔬菜水果类,水份要充足;积极治疗性伴侣,避免交叉感染。
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肛周湿疹50例临床观察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肛周湿疹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诊断明确的100例肛周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采用亚甲蓝混合液肛周封闭,配合百部苦参汤外用熏洗坐浴及中药内服。
对照组以盐酸左西替利嗪口服,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外涂皮损处治疗。
结果:治疗组痊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44.0%、94.0%,对照组分别为34.0%、78.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肛周湿疹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标签:肛周湿疹;中西医结合;亚甲蓝局部封闭;中药坐浴;中药内服肛周濕疹是肛肠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约占肛门疾病的10%左右。
是一种由多种内、外因素所致的肛门周围浅层真皮及表皮的非特异性变态反应,属于非传染性皮肤病[1]。
主要发生于肛门周围皮肤,偶有蔓延至会阴部、阴部及臀部皮肤。
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及性别的人群,其病因复杂,反复发作。
主要临床特点:急性期突出表现为浆液性渗出明显,剧烈瘙痒,伴多形性皮损;慢性期表现为皮肤局限性浸润肥厚[2]。
相当于中医学的“肛门湿疡”。
中医文献中多属于“肛门湿疮”“肛门圈癣”等范畴。
临床多以皮质类固醇激素、抗组胺药联合治疗为主。
但易反复发作,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方法不当,易发展为顽固性肛门湿疹。
笔者所在医院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肛周湿疹,疗效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3月-2016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00例肛周湿疹患者,按患者就诊顺序,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18~72岁。
平均(40.5±2.4)岁。
病程6 d~12年。
平均(2.7±1.1)年。
急性肛周湿疹8例,亚急性肛周湿疹20例,慢性肛周湿疹22例。
对照组50例,男26例,女24例,年龄19~73岁,平均(42.7±2.5)岁。
病程8 d~11年,平均(2.8±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