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12.22 KB
- 文档页数:2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知识测试题姓名:成绩:一、填空题:1、《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是国家教育部于(2017年8月17日)发布的文件。
2、德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
3、德育工作的构建体系是(方向正确)、(内容完善)、(学段衔接)、(载体丰富)、(常态开展)。
4、德育工作应做到(专业)化、(规范)化、(实效)化。
5、德育工作格局是(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6、德育工作应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7、德育工作应以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为根本,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为重点,以落实(《中小学生守则(2015年修订)》)为抓手。
8、德育工作要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坚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不断完善中小学德育工作长效机制,全面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水平。
9、《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四个基本原则:(坚持正确方向)、(坚持遵循规律)、(坚持协同配合)、(坚持常态开展)。
10、中小学德育工作研究应探索新时期德育工作(特点)和(规律),创新德育工作的(途径)和(方法),定期(总结交流)研究成果,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和做法,增强德育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实效性)。
二、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案填在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1.《指南》倡导构建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格局是( B )A.领导有力、条件完善、队伍优化B.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C.专业化、规范化、实效化D.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立德树人2.在中小学德育工作必须遵循的四个基本原则中,集中体现“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一根本要求的是(A )A.坚持正确方向B.坚持协同配合C.坚持遵循规律D.坚持常态开展3.在中小学德育工作必须遵循的四个基本原则中,最直接体现学校德育工作开放性特点的是(C )A.坚持常态开展B.坚持遵循规律C.坚持协同配合D.坚持正确方向4.在中小学德育工作必须坚持的四个基本原则中,最有利于形成长效机制的是(D )A.坚持正确方向B.坚持遵循规律C.坚持协同配合D.坚持常态开展5.在高级中学,德育课程是指(C )A.综合实践活动课B.道德与法治课C.思想政治课D.思想政治理论课6.《指南》在阐述“优化校园环境”的要求时指出,(B )必须有国旗标识。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知识测试题姓名:成绩:一、填空题:1、《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是国家教育部于(2017年8月17日)发布的文件。
2、德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
3、德育工作的构建体系是(方向正确)、(内容完善)、(学段衔接)、(载体丰富)、(常态开展)。
4、德育工作应做到(专业)化、(规范)化、(实效)化。
5、德育工作格局是(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6、德育工作应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7、德育工作应以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为根本,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为重点,以落实(《中小学生守则(2015年修订)》)为抓手。
8、德育工作要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坚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不断完善中小学德育工作长效机制,全面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水平。
9、《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四个基本原则:(坚持正确方向)、(坚持遵循规律)、(坚持协同配合)、(坚持常态开展)。
10、中小学德育工作研究应探索新时期德育工作(特点)和(规律),创新德育工作的(途径)和(方法),定期(总结交流)研究成果,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和做法,增强德育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实效性)。
二、多选题:1、《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的德育内容有(ABCDE )A理想信念教育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C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D生态文明教育E心理健康教育更多精品文档2、《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的实施途径有(ABCDEF )A课程育人B文化育人C活动育人D实践育人E管理育人F协同育人三、简答题:1、小学低年级学段目标是什么?答:教育和引导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会常识和有关祖国的知识,保护环境,爱惜资源,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习惯,形成自信向上、诚实勇敢、有责任心等良好品质。
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道德修养手册该指南旨在为中小学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个道德修养的指导手册。
本文档将简要概述该指南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1. 指南概述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道德修养手册是教育部为了加强中小学生道德修养工作而制定的指南。
该指南旨在帮助教育工作者全面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惯。
2. 指南内容该指南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2.1 道德修养的重要性指南强调了道德修养对于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它提醒教育工作者要认识到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和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2.2 道德修养的目标和原则指南明确了道德修养的目标和原则。
它强调了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良好品德、自律意识、社会责任感和积极行为惯的重要性。
2.3 道德修养的教育方法和策略指南提供了一系列的教育方法和策略,帮助教育工作者有效开展道德修养教育。
这些方法包括开展德育活动、道德实践、例外人文教育、身心健康教育等。
2.4 道德修养的评价和检查指南介绍了如何评价和检查道德修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
它提醒教育工作者要建立健全的评价体系,定期对学生的道德行为进行评估。
3. 使用建议该指南是一份有力的工具,能够指导中小学教育工作者进行有效的道德修养教育。
以下是一些建议:- 了解指南的内容和目标,确保将其纳入自己的教育工作中;- 充分利用指南中提供的教育方法和策略,如例外人文教育和身心健康教育;- 建立完善的评估体系,根据指南提供的方法,对学生的道德行为进行评估;- 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行为惯,使其成为有道德修养的公民。
4. 结论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道德修养手册是一份具有指导意义的文件,对于中小学德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通过遵循指南的要求,教育工作者能够更好地开展道德修养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该指南的内容将在实际工作中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一、总则为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
二、德育目标1. 坚定理想信念,强化道德品质,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2. 增强法制意识,树立规则观念,提高社会责任感。
3. 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促进身心健康,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三、德育内容1. 爱国主义教育:深入开展国旗、国歌、国徽、国家版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教育,增强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2. 道德品质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诚信、友善、尊重、感恩等品质,强化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
3. 法制教育:普及法律知识,提高法制观念,引导中小学生自觉遵纪守法。
4. 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开展心理辅导,提高心理素质,促进人格健全发展。
5. 生命安全教育:加强安全意识教育,提高自护自救能力,确保学生生命安全。
6. 环保教育:倡导绿色生活,提高环保意识,培养可持续发展观念。
四、德育实施1. 课程教学: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将德育内容融入各学科教学,注重学科育人价值。
2. 实践活动:组织丰富多样的德育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
3. 环境育人:创设优美校园环境,营造良好育人氛围,发挥环境对学生德育的熏陶作用。
4. 家庭和社会协同:加强家校合作,发挥家庭教育作用,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形成德育合力。
五、德育评价1. 建立健全德育评价制度,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德育成果。
2. 强化德育评价结果的运用,将评价结果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激励学生全面发展。
六、组织保障1. 加强德育工作组织领导,明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师、家长等各方面的责任。
2. 建立健全德育工作队伍,加强德育教师培训,提高德育工作水平。
3. 加大德育经费投入,保障德育工作顺利开展。
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是针对中小学教育领域制定的一份重要文件,旨在对中小学德育工作进行规范和指导,引导广大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提高学校德育水平。
该指南分为九个部分,主要介绍了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目标、任务和对策,以及相关实施指南,为当前和未来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方法。
一、德育工作的目标和任务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明确了德育工作的目标和任务,具体包括:培养全面发展、有社会责任和爱国情怀的公民;发扬传统美德和中华文化;提高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建设和谐校园等。
这些目标和任务的确立,不仅体现了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且对学校德育工作的方向和重点也进行了明确,更为中小学的德育工作提供了明确的使命和任务。
二、德育工作的实施对策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还在实施对策方面进行了详尽的阐述,这些对策围绕德育工作目标和任务,分别从课程设置、教师队伍建设、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进行引导和指导。
其中,教师队伍建设是德育工作最为关键的一环。
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鼓励中小学要培养出高素质、专业化、责任感强的师资队伍,提高教师的德育意识和教育水平。
教育工作是人的工作,优秀的教师队伍能够为学校的德育工作提供强大的支持,提高学生的德育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三、德育工作实施的指南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在实施德育工作的指南中,主要包括课程设置、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的具体建议和指导,这些德育工作的实施指南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在课程中融入德育内容,构建多元化德育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德育教育。
(2)把课堂教学和德育教育密切结合起来,发挥教师的德育引领作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3)注重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崇尚文明、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校园氛围。
(4)加强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入了解社会和人民,增强社会责任和使命感。
《纲要》和《指南》知识竞赛试卷(测试时间120分钟)一、填空题(20分)(每一小格分) 1.健康是指人在身体 、 心理 或 社会适应 方面的良好状态。
2.未经县(区)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批准,不得随意 增减 课程门类。
不得开设超越 幼儿发展阶段 的学科课程,防止幼儿园课程 小学化 。
3.保证幼儿每天睡 11-12 小时,其中午睡一般应达到 2 小时左右。
4.原则上,每周开展语言、科学、数学、音乐、美术、体育、社会等集体教学活动各 1-2 次,每周的集体教学活动小班宜开展 5-8 次,中班 8-10次,大班 10-15 次。
5.主题环境的创设和活动空间,应积极利用 乡土资源 、 家长资源 、 生活资源 创设适合本班幼儿自主活动的区域环境,将班级环境(区域环境)与教学主题有机融合。
6.对于 拍球 、 跳绳 等技能性活动,不要过于要求数量,更不能机械训练。
7.提醒幼儿要保持正确的 站、坐、走 姿势;发现有 八字脚 、 罗圈腿 、 驼背 等骨骼发育异常的情况,应及时就医矫治。
8.教师要根据本班幼儿的 年龄特点 、 活动需要 以及 教室空间布局 等实际情况,在师幼互动中共创 个性化 班级小环境,使环境成为幼儿 展示创意 、 与人交往 、 获得认同 的重要场所。
9.幼儿发展评价要遵循_全面性__、__发展性__、_动态性__、_客观性__的原则。
10. 应在 生活情境 和 阅读活动 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用 机械记忆 和 强化训练 的方式让幼儿过早识字不符合其学习特点和接受能力。
11. 园本课程占总课程量的比例,原则上省一级幼儿园不超过 20% ,省二级幼儿园不超过 10% ,其他幼儿园不超过 5% 12. 教学评价要以 幼儿发展 作为出发点和归宿。
二、判断题(你认为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1.教师是幼儿园课程实施的第一责任人。
……………………………( × ) 2.建立备课制度,引导教师形成良好的备课习惯,克服对教学参考资料的__________________学校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密……………………………………封…………………………………线过度依赖。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 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知识测试题姓名:成绩:一、填空题:1、《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是国家教育部于(2017年8月17日)发布的文件。
2、德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
3、德育工作的构建体系是(方向正确)、(内容完善)、(学段衔接)、(载体丰富)、(常态开展)。
4、德育工作应做到(专业)化、(规范)化、(实效)化。
5、德育工作格局是(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6、德育工作应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7、德育工作应以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为根本,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为重点,以落实(《中小学生守则(2015年修订)》)为抓手。
8、德育工作要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坚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不断完善中小学德育工作长效机制,全面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水平。
9、《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四个基本原则:(坚持正确方向)、(坚持遵循规律)、(坚持协同配合)、(坚持常态开展)。
10、中小学德育工作研究应探索新时期德育工作(特点)和(规律),创新德育工作的(途径)和(方法),定期(总结交流)研究成果,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和做法,增强德育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实效性)。
二、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案填在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10分)1.《指南》倡导构建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格局是( B )A.领导有力、条件完善、队伍优化B.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C.专业化、规范化、实效化D.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立德树人2.在中小学德育工作必须遵循的四个基本原则中,集中体现“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一根本要求的是(A )A.坚持正确方向B.坚持协同配合C.坚持遵循规律D.坚持常态开展3.在中小学德育工作必须遵循的四个基本原则中,最直接体现学校德育工作开放性特点的是(C )A.坚持常态开展B.坚持遵循规律C.坚持协同配合D.坚持正确方向4.在中小学德育工作必须坚持的四个基本原则中,最有利于形成长效机制的是(D )A.坚持正确方向B.坚持遵循规律C.坚持协同配合D.坚持常态开展5.在高级中学,德育课程是指(C )A.综合实践活动课B.道德与法治课C.思想政治课D.思想政治理论课6.《指南》在阐述“优化校园环境”的要求时指出,(B )必须有国旗标识。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精选5篇)
1.《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
这是一本关于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指南,内容涵盖了德育工作的目标、原则、策略、方法等方面。
指南中重点关注学生的品德培养和全面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德育活动的组织和实施方法,对于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实践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2.《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家庭教育篇》
这本指南侧重于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方法,提供了一些家庭教育的实施方案和具体操作步骤。
指南中强调了家庭教育与学校德育工作的紧密联系,提供了一些家长参与学校德育工作的建议和方法,对于加强家校合作、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3.《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班级管理篇》
这本指南主要关注中小学班级管理中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和方法。
指南中介绍了一些班级德育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班级德育规划的制定步骤,提供了一些班级德育活动的策划和实施方案。
对于提高班级德育工作的质量和效果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4.《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课堂教育篇》
这本指南侧重于中小学德育工作在课堂教育中的具体操作和方法。
指南中介绍了一些提高学生德育水平的课堂教学策略和方法,提供了一些实例和案例,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课堂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5.《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校本德育计划篇》
这本指南主要关注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校本化和系统化建设。
指南中提供了一些校本德育计划的制定方法和步骤,介绍了一些学校德育活动的组织和实施经验,对于推动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深入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知识测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知识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25分)1.以下哪项是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核心内容?A.爱国主义教育B.道德品质教育C.法制教育D.心理健康教育2.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以下哪个阶段是学生德育工作的关键期?A.小学阶段B.初中阶段C.高中阶段D.幼儿园阶段3.以下哪个原则不是中小学德育工作应遵循的原则?A.以人为本B.全面发展C.知识本位D.家校共育4.《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提出了哪几种主要的德育途径?A.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校园文化、家庭教育、社会教育B.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校园文化、心理健康教育、法制教育C.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校园文化、家庭教育、师生关系D.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校园文化、心理健康教育、师生关系5.以下哪项不属于中小学德育工作的主要任务?A.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B.提高学生的法制意识C.促进学生身心健康D.提高学生学科成绩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请简要阐述《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提出的德育工作原则。
2.请列举三种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常用的德育方法。
3.请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在中小学德育工作中发挥家庭教育的积极作用。
三、案例分析题(共45分)请阅读以下案例,回答相关问题。
案例:某中学开展了一次以“关爱他人”为主题的德育活动,活动内容包括为贫困生捐款、帮助孤寡老人、为残障人士提供便利等。
活动结束后,学校组织了一次座谈会,让学生谈谈自己在活动中的感受和收获。
1.请分析该德育活动的目标是什么?(15分)2.请评价该德育活动的效果,并提出改进措施。
(15分)3.请结合《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谈谈如何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5分)第二部分:《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知识测试题答案解析一、选择题答案解析1. 答案:A。
解析:爱国主义教育是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核心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强化国家意识。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一、填空题:1、《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是国家教育部于(2017年8月17日)发布的文件。
2、德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
3、德育工作的构建体系是(方向正确)、(内容完善)、(学段衔接)、(载体丰富)、(常态开展)。
4、德育工作应做到(专业)化、(规范)化、(实效)化。
5、德育工作格局是(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6、德育工作应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7、德育工作应以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为根本,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为重点,以落实(《中小学生守则(2015年修订)》)为抓手。
8、德育工作要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坚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不断完善中小学德育工作长效机制,全面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水平。
9、《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四个基本原则:(坚持正确方向)、(坚持遵循规律)、(坚持协同配合)、(坚持常态开展)。
10、中小学德育工作研究应探索新时期德育工作(特点)和(规律),创新德育工作的(途径)和(方法),定期(总结交流)研究成果,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和做法,增强德育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实效性)。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1.2017年8月17日,教育部正式发布了《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并在相关通知中明确指出,该《指南》适用于所有普通中小学。
2.《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从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体系、内容安排、实施途径与要求以及组织实施等6个方面对中小德育工作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3.为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着力构建方向正确、内容完善、学段衔接、载体丰富、常态开展的德育工作体系。
4.中小学德育工作要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坚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不断完善中小学德育工作长效机制。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知识测试题
姓名:成绩:
一、填空题:
1、《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是国家教育部于(2017年8月17日)发布的文件。
2、德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
3、德育工作的构建体系是(方向正确)、(内容完善)、(学段衔接)、(载体丰富)、(常态开展)。
4、德育工作应做到(专业)化、(规范)化、(实效)化。
5、德育工作格局是(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6、德育工作应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7、德育工作应以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健全人格)为根本,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为重点,以落实(《中小学生守则(2015年修订)》)为抓手。
8、德育工作要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坚持(学校
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不断完善中小学德育工作长效机制,全面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水平。
9、《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四个基本原则:(坚持正确方向)、(坚持遵循规
律)、(坚持协同配合)、(坚持常态开展)。
10、中小学德育工作研究应探索新时期德育工作(特点)和(规律),创新德育工作的(途径)和(方法),定期(总结交流)研究成果,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和做法,增强德育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和(实效性)。
二、多选题:
1、《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的德育内容有(ABCDE)
A理想信念教育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C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D生态文明教育
E心理健康教育
2、《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中的实施途径有(ABCDEF)
A课程育人B文化育人
C活动育人D实践育人
E管理育人F协同育人
三、简答题:
1、小学低年级学段目标是什么?
答:教育和引导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初步了解生活中的自然、社会常识和有关祖国的知识,保护环境,爱惜资源,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习惯,形成自信向上、诚实勇敢、有责任心等良好品
质。
2、小学中高年级学段目标是什么?
答:教育和引导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了解家乡发展变化和国家历史常识,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党的光荣革命传统,理解日常生活的道德规范和文明礼貌,初步形成规则意识和民主法治观念,养成良好生活和行为习惯,具备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形成诚实守信、友爱宽容、自尊自律、乐观向上等良好品质。